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巩固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唐朝时期与那一地区的交往最为频繁()A.朝鲜半岛B.非洲C.阿拉伯半岛D.印度半岛2.下列对隋唐历史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A.文明初露的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3.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道德经》B.《大唐西域记》C.《徐霞客游记》D.《史记》4.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5.唐太宗时期,哪位高僧西游天竺()A.班超B.玄奘C.鉴真D.张骞6.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7.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8.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时期()A.隋朝——隋文帝B.秦朝——汉武帝C.唐朝——唐玄宗D.宋朝——赵匡胤10.“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二非选择题1.遣唐使( 1 )背景: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 2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基础知识】知识点 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____、天文历法、__________、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1)鉴真简介:他是扬州________的高僧,6次东渡,在________年抵达日本。
(2)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 2 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简介:________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2.交往(1)文化: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________。
(3)制度: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制选拔官吏。
(4)科技:新罗引入了中国的医学、________、历算等科技成就。
(5)音乐: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知识点 3 玄奘西行1.贞观初年,高僧________西行取经,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________。
他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基础达标】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新罗B.印度C.日本D.越南2.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D.将朝鲜音乐引入中国4.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D.新罗派遣唐使来华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3(含答案)
(2)《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 策: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 实求真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B4、C5、C 6、A 7、A8、D9、A10、B
二、简答题
11.⑴玄奘,天竺
⑵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⑶开放和开明
【解析】
试题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内容。要识别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 根据所学知识,书中的图画即可回答,玄奘是唐朝著名法师,世称唐三藏,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 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为了求得 佛学的真谛,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 者是高僧玄奘, 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 “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 ,我们可以判断出玄 奘西游的目的是:寻求佛法(或佛经) 。
(2)本题考查的是《大唐西域记》的相关知识,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后,专 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 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材料二是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这幅图,我们 知道: 唐朝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玄奘西游就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一个重大事件, 因为唐朝国家统一安 定;经济繁荣发展: 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 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这些都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唐都长安的西市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酒馆,还发现了东罗马的金币等。
上述发现说明了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4.郭沫若曾赋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可能包括()①儒家思想②建筑艺术③佛学经典④活字印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传播的宗教是()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6.它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它”是()A.长安B.开封C.余杭D.涿郡7.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弥”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A.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B.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C.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8.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
”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A.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B.新罗商人来长安经商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9.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10.《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B. 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C. 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D. 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A. 天竺B. 波斯C. 新罗D. 日本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道教D. 佛教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B. 经济繁荣C. 政治清明D. 交通发达5.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 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6.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 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 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D. 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7.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那烂陀寺B. 白马寺C. 敦煌莫高窟D. 唐招提寺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 )A. 阿倍仲麻吕B. 鉴真C. 玄奘D. 李白9.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A. 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B. 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C.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 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10.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④都去过日本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1.识读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他曾几次东渡日本?结果如何?(2)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12.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记载其西行过程的著作。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习题 (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3.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4.“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
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的“东瀛”指的是()A.天竺B.朝鲜C.日本D.印度6.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7.“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8.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9.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A.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B.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10.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1.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训练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文明初露曙光B.从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从暴政到鼎盛2.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
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3.“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肺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
”这反映了()A.唐朝完善合理的政治制度B.唐政府大力招揽外国人才C.唐朝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唐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发展4.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B.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D.瓦舍正在讲岳飞等英雄故事5.“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3月20日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
“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
出现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这些金币的同时出现能够说明唐朝()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6.“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朝都城长安布局的描写,从此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①长安人口众多①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①长安街道整齐划一①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
这说明了《大唐西域记》()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8.据史料记载,日本官方曾派出遣唐使十余次,其目的是()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D.求取佛经9.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2.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 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 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 毕昇——编著《本草纲目》3.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③④4.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①玄奘②晁衡③鉴真④空海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5.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
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A. 《大唐西域记》B. 《史记》C. 《西游记》D. 《西行漫记》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 《史记》B. 《大唐西域记》C. 《马可·波罗行记》D. 《资治通鉴》7.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
这说明()A.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B. 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C.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D. 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图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A.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D. 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9.唐朝有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A. 僧一行B. 玄奘C. 郑和D. 鉴真10.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
2020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来华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B.日本C.越南D.天竺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4.1998 年,唐招提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唐招提寺门前的立石。
唐招提寺是历史上哪两个国家友好交往的见证( )A.唐朝与阿拉伯B.唐朝与日本C.唐朝与新罗D.唐朝与天竺5.唐朝和新罗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B.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C.唐朝派官员去新罗任职D.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6.玄奘年少出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
历史上,他曾( )A.西行天竺B.东渡日本C.出使西域D.七下西洋7.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的到来8.唐朝时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史记》D.《资治通鉴》9.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A.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B.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C.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D.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10.下列哪一项不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都是僧人B.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C.都为唐朝与邻邦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D.都是去日本11.“兼容并包,繁荣开放”是唐朝特有的文化符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含答案)
材料二 印度学者这样评价下图人物: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他 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2)图中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3)由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 活动探究题
12、(10 分)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阅读下列图 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假如你要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及地理情况最适合的参考资料是大唐西域记6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通过在唐朝的学习传回日本的有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贞观之治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对外交往交通便利9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鉴真东渡开通大运河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11唐朝的对外交往史上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①先进的制度 ②天文历法 ③文字、典籍 ④书法艺术 ⑤建筑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唐朝之所以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使国家有机会吸收外来的经验。下列举例能证明这个观
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贞观之治
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9
度过五十多个春秋,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并赐其中国名晁衡,且出仕唐朝,官至从三品。当年他以唐朝使 者身份学成归国时,不幸在海上遭遇大风,李白以为他遇难,还为他作悼诗《哭晁卿衡》一首:“日本 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其它三项都不是反映中外交往的。故选 B。 5.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天竺遍访佛教名寺,并在佛学最 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 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 7 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 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 D。 6.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唐朝的相关知识。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 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后,传播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和立 法、文字和典籍、书法艺术以及建筑技术等,这些文化影响了日本很长时间,故 D 符合题意;ABC 表述不 全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D。 7. 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行的知识。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 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 19 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 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 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 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7 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 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 75 部、1335 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 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 C 是吸收外来的文化;选项 AD 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措施;选项 B 是唐朝对外 传播文化。所以排除 ABD,故选 C。 8.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的根本原因。本题四个选项中, 对外交流非常便利是因为对外交通的便利,这是中外交往频繁的必要条件;开明的对外政策则是重要的 客观前提,制度先进,疆域广大为中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只有便利的交通、先进的制度和开放 的对外政策,都是不可能出现对外交往盛况的,这一切都是以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作为基础的,故 ACD 都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故选 A。 9. 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时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唐朝时,很 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 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 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 交往的基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所以①③④ 符合题意,为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 河,因此②开通大运河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0. 略 11. (1)本题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知识。依据“东海”“奈良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盲 目航东海”是指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所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大总寺。设计唐招提寺是鉴真“传道 艺”的一个事例。 (2)本题考查玄奘西游天竺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玄奘在取经回国后翻译出《大唐西域记》;印度学 者这样评价玄奘:“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扩大了唐朝疆域D.传播了中国文化2.李庆新在《海为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网络发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2016年4月,由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关于玄奘西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日本B.玄奘西游发生在唐玄宗时期C.玄奘西游回国后,其亲身经历被记载在《大唐西域记》D.玄奘西游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5.观察如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唐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多样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与欧洲、阿拉伯交往密切6.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
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D.郑和下西洋7.如图是七年级(9)班为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此主题是()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B.唐朝民族交往频繁C.唐朝商业贸易的繁荣D.唐朝中外文化交流8.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唐都长安的西市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酒馆,还发现了东罗马的金币等。
上述发现说明了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4.郭沫若曾赋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可能包括()①儒家思想②建筑艺术③佛学经典④活字印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传播的宗教是()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6.它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它”是()A.长安B.开封C.余杭D.涿郡7.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弥”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A.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B.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C.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8.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
”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9.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10.《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巩固练习(word包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西游记》的故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历程。
唐僧师徒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指()A.天竺13.大食C.日本D.波斯2.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金城公主人藏D.遣唐使来华3.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史记》D.《资治通鉴》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僧人B.都对唐朝和邻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C.为完成使命出生人死,历尽艰辛D.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5.“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6.“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中国广州尼泊尔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7.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A.《唐本草》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金刚经》8. 数次派使节团访问日本。
遣唐使节团成员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达500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唐朝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辐射邻近国家B.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C.日本遣唐使团次数多,规模大D.日本吸收盛唐先进文化,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9.“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玄奘B.鉴真C.忽必烈D.郑和10.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1.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2.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3.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B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时期(C )A.隋朝——隋文帝 B.秦朝——汉武帝C.唐朝——唐玄宗 D.宋朝——赵匡胤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B )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6.下列文化不是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是 (D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7.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玄奘: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杰出的使者。
他带回大量佛经,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玄奘口述、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鉴真:东渡日本后,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沟通测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交融和中外交往的过程。
以下事件按先后次序摆列正确的是( A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 ①④②③B. 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 ①②④③2、1998 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富”的重要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唐招提寺是(D)友善交往的目睹A、唐朝与阿拉伯B、唐朝与朝鲜C、唐朝与天竺D、唐朝与日本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善交往的目睹。
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波及的宗教是(A)A、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4、《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该故事发生在( B )D.唐玄宗期间A. 唐高祖期间B.唐太宗期间C.武则天期间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春联高度赞誉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B)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6、《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人人皆知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期间远足印度、追求佛教经书的高僧(C)A、鉴真B、法显C、玄奘D、阿倍仲麻吕7、2015 年 5 月,印度总理莫迪接见中国,中印关系获得进一步发展。
追忆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C)A、鉴真B、张骞C、玄奘D、班超8、唐朝的繁华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沟通的程度相关,以下最能表示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勤苦精神的是(A)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9、唐朝期间,与亚洲各国友善交往达到亘古未有的盛况,根来源因是(B)A、对外交通发达B、社会稳固,经济繁华,制度先进,文化鼎盛C、采纳对外开放政策D、领土辽阔,国力富强10、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以下对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玄奘东渡日本流传唐朝文化B、日本依据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期间日本差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屡次二、阅读题11.阅读以下资料:( 10分)资料一:见以下图:玄奘西行资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含答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1.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A.遺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D.商人2.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3.2019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 B.鉴真 C.玄奘D.班禅4.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D.佛教5.《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第 2 页第 3 页中外交往的过程。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鉴真的贡献有哪些?练习答案:第 4 页1.A2.A3.C4.D5.B6.B7.B8.A9.A.10.(1)玄奘。
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2)鉴真东渡。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绘画,还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 5 页。
初一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
1、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根据亲身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重要书籍,它是()A.《马可•波罗行纪》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4、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的亲身见闻被写成《大唐西域记》5、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有()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6、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
反映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7、“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天竺B.朝鲜C.日本D.越南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材料二(1)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3)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应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参考答案:1A 2A 3C 4D 5C 6A 7C8、(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遗唐使”来华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抵抗侵略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
3.《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这部书的作者是()
A.鉴真B.吴道子C.玄奘D.魏征
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
5.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6.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A.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7.唐朝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
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将佛教传入中国
D.玄奘的亲身见闻被写成《大唐西域记》
9.“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大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10.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
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
据此判断,下列对唐朝中外交流的解读中,最全面的是()
A.唐朝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
B.唐朝向外族宣传了中国文化
C.唐朝在中外交流中起主导作用
D.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
二、判断题
11.唐玄宗时期,高僧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
()
12.唐朝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
()
三、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的典籍是什么?
(2)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文化等方面考虑)
(4)请你再举出一位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
(1)图一和图二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中的人物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著作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4)当时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从材料二的描述和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5.聚焦隋唐中外交流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频繁,中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例如,唐朝时期,遣唐使有十多批。
日本的吉备真备年轻时,随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
由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海航行。
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
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玄奘)发现各宗派对经论的考察存在或显或隐的不同之处,众说纷纭,不知道该信哪一个。
所以发誓去西方寻求佛法以解疑惑。
——译自(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材料三大和上(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睿、普照(日本僧人)至大明寺……曰:“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
……愿和上东游兴化。
”
——《唐大和上东征传》材料四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图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唐朝处于我国古代经济繁荣上升阶段,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唐朝时期,满载丝绸等商品的驼队,将商品运送到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③作为唐朝派出的使者,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唐文化,促进了中日交流。
④唐政府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长期居住。
⑤《中国印度见闻录》在唐朝广受欢迎,销量很大。
(2)玄奘和鉴真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代表。
阅读材料二、三,分别概括玄奘、鉴真远行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仿照范例,完成你对鉴真东渡的简介。
(范例)唐朝高僧玄奘历经磨难西行天竺研习佛法,回国后翻译佛经,介绍游历所见风土人情,为佛教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D 8.D 9.A 10.D 11.错误;12.正确
13.(1)寻求佛法;《大唐西域记》。
(2)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
(3)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对外交通文化发达。
(4)鉴真。
14.(1)玄奘;鉴真。
(2)《大唐西域记》
(3)开放的对外政策;
(4)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策开放;文化繁荣。
(5)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冒险,互相借鉴,敢于创新等。
15.(1)正确;○;错误;正确;○
(2)玄奘西行原因:唐朝佛法教义阐释众说纷纭,玄奘准备去天竺求取佛经。
鉴真东渡原因:受日本僧人邀请,前往日本弘扬佛法。
(3)唐朝高僧鉴真排除千难万险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的医药和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