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六国论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六国论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 20 课 六国论
学国学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选自《论语》 【译文】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
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
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 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选自《论语》 【译文】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 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4.字音识记 弥 ( . 殆 尽( . 洎 ( . ) )繁 ) 草芥 ( . 厥 ( . 暴 霜露( . ) ) ) 赂 秦( . 与 嬴( . ) )
答案:mí jiè lù dà i jué yǔ jì pù
5.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_________________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_________ (4)暴霜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厌”通“餍”,满足 (2)“当”通 “倘”,如果 (3)“无”通“毋”,不要 (4)“暴”通 “曝”,冒着、暴露
答案:(1)古义: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 实际情况(承上文, 多含转折意) (2)古义: 祖辈、 父辈 今 义:父亲的父亲 (3)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人认识、 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古义:先例 今 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 吸引力,能感染人
答案:(1)非兵不利 (2)子孙视之不甚惜 (3)终继五 国迁灭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原文及逐字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逐字翻译六国论原文及逐字翻译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课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翻译】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1六国论〔宋〕苏辙【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翻译】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秦国通过攻打其他国家,小的时候获得城邑,大的时候获得城池。
与秦国所得相比,通过战胜获得的东西微不足道。
秦国想要的东西,正是诸侯国家最害怕的,就是不战而屈服。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先祖,他们不畏严寒酷暑,砍伐荆棘,只为拥有一小块土地。
然而,我们的子孙却视之为不值一提,轻易地丢掉它,就像丢弃草芥一样。
今天,我们割让了五个城池,明天就要割让十个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
但是,当我们抬头看四周时,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因此,诸侯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野心是无限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屈服于秦国,那么他们的侵略只会变得更加猖獗。
因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经注定了。
最终,颠覆是不可避免的。
古人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为什么齐国从未贿赂秦国,却最终成为了五国之一?这是因为他们与秦国结盟,但并没有帮助其他五国。
当其他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无法幸免。
燕赵的君主一开始有远大的计划,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土,因此没有向秦国贿赂。
因此,即使燕国是一个小国,也最终灭亡了。
这就是战争的结果。
在丹水之战中,XXX的计策导致了燕国的迅速失败。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后来,秦国又两次攻击赵国,但XXX将其击退。
然而,XXX最终被谗言所害,邯郸成为了秦国的郡。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虽然他们善于战斗,但是他们没有坚持到底。
当燕赵处于革命和灭亡的边缘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都很孤立和危险。
虽然他们在战斗中失败了,但是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如果当时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与秦国结盟,刺客没有行动,那么良将仍然存在,胜负之数和生死之理就可以与秦国相抗衡,也许并不会那么容易。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虽然实力比秦国弱小,但也有可能在不贿赂的情况下战胜秦国。
如果要统一天下,就不能采取跟随六国灭亡的旧路,否则又会变成六国的下属。
尽管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但实力相对较弱,或许还有不靠贿赂就能战胜秦国的可能性。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高中语文六国论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原文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六国论》(解析版)
《六国论》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六国论》〔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第五单元第二讲 六国论
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秦是怎么灭亡六国的? 六国又是怎样被灭的?
先看看六国与秦国争斗的形势图
秦国 韩、魏、楚 齐、燕、赵
北宋地图
•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 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常保此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皆虽散而不乱。
《祭十二郎文》语 言复沓重叠,回环转折, 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 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 竹记》语言凝练生动, 活泼幽默,乐中寓悲, 凄恻动人。皆情感充沛, 有文气贯注于首尾。
课题解释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 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 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 破灭之论”。
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冯婉贞》:“诸君而有
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劝学》:“吾尝跂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⑦表示因果关系。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 • ⑧表示目的关系。如《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关于介宾结构后置
•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 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 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 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 “比蓝青”。
•
——《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语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
” 四个字写出六国破灭的根
• 弊在赂秦
• 3. 《六国论》中运用 比喻论证说明六国赂秦的句子是: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 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 侍奉,动词 • 得:适宜,得当,形容词
点评讲授
1.第二段是从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的?
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 灭的原因?
论证方法:
•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父 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中。
一读课文:疏通字词
赂lù秦 小则获邑yì 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或未易量liáng
日削xuē月割
六国互丧sàng 思厥jué先祖父 下咽 yàn 革灭殆dài尽 悲夫 fú 苟gǒu以天下之大
率shuài赂秦耶yé 暴pù霜露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tǎng与秦相较
• 兵:兵器 道:原因 • 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 率:全,都,副词 • 以:因为,表因果连词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 完:保全,形做动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①赂秦而力亏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曰:弊 在赂秦也
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 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 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本文属于史论文
•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 破灭之论”“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 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5单元1六国论PPT课件人教版
三、词类活用
8
(1)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4)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
(5)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6)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
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李牧 连 却 之。 李牧:赵国的良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李牧连续打退了它。后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洎 牧 以 谗 诛,
邯
郸
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的都城邯郸才变成
为 郡,惜 其 用 武 而 不 终 也。 秦国的一个郡县,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栏目导航
17
2.文化常识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启用“八大家”之名,实始 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 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 164 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 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8)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栏目导航
9
四、古今异义 (1)至.于.颠覆 古义: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2)其.实.百倍 古义: 它的实际数目 。 今义:事实上。
第五单元 《六国论》课件—2020年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二、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出论题、主论点: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
分析六国破灭直接原因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 ❖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证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
赂者丧,论证不赂者因孤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 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 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地有限——欲无厌
(对比、事实论证)
薪不尽——火不灭 道理(引用论证)
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不助五国 勿附于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 以荆为计速祸
盖失强援 刺客不行 不能独完
赵 诛良将,用武不终
良将 犹在
(假设论证)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
写作启示二:阐发论点要抓住核心概念;抓住核心概念的矛盾对立面去阐 释;确立论点:总—分—总。效果:这样能使中心论点表述显得更加严密。
《六国论》是一篇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的议论文佳作,请 从中思考对我们议论文写作的层次布局有什么启发。
写作启示三:要紧扣分论点按顺序展开论证;分论点要分层次多角度探求 原因;起始句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分论点可先举例直接论证,后反面假设 论证;另外,论证方法要灵活多样。效果:这样能使论证过程布局合理, 逻辑严密,深刻而有说服力。
秦—强 楚—大 齐—富
秦国 韩、魏、楚 齐、燕、赵
•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 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在苏洵的生活年代(1004年), 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纳银 纳绢。这样贿赂的结果,既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 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 的祸患。
六国论 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秦国攻取其他国家,小的时候只拿到城邑,大的时候就能得到城池。
与用战争获得的领土相比,秦国所得到的领土是百倍的。
失去领土的诸侯国家,与在战争中失败而丧失领土的国家相比,也是百倍的。
因此,秦国的野心是诸侯国家的大患,而不在于战争。
我们的祖先们曾经为了一寸土地而经受严寒和饥饿,砍伐荆棘。
但是,子孙们却视之不甚惜,把它们送给别人,就像弃草芥一样。
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再割十座城池,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
但当我们抬头看四周,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因此,诸侯国家的领土是有限的,而秦国的野心是无止境的。
如果诸侯国家服从秦国而不战,胜负已经注定了。
最终,它们也会被颠覆。
古人曾经说过:“向秦国让地,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没有用完,火却没有熄灭。
”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
齐国从来没有贿赂过秦国,但最终还是被五个国家所灭亡。
这是因为它在XXX家和五国之间没有选择立场。
五个国家都被灭亡了,齐国也无法幸免。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一开始有远见卓识,能够保卫自己的领土,不愿意贿赂秦国。
因此,燕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
这说明用战争来保卫领土是行不通的。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
后来,秦国又攻击赵国两次,但XXX却连续击退了它。
然而,XXX最终因为谗言被诛杀,邯郸成为了郡城。
虽然XXX是个好将军,但他没有坚持到底。
当燕国和赵国处于秦国的革灭之际,它们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它们虽然在战争中失败而灭亡,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依附于秦国,刺客不行动,好将领还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就可以和秦国相比,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衡量。
唉!如果用拿土地贿赂秦国的这种办法,来封天下的谋臣,来事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一起向西进军,那么我担心秦国人吃不下饭了。
这是多么悲哀啊!有这样的力量,却被秦国的威胁所迫,日渐衰弱。
治理国家的人不能被积累的威胁所迫害啊!六个国家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家,虽然它们的力量弱于秦国,但还是有可能在不贿赂秦国的情况下战胜它的。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37张)-优秀课件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论证了什么道理?
不赂者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赵 洎牧以谗诛
分观点(二)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 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⑵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那些历史事实?
祖先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割 地之轻易的鲜明对比
“一夕安寝”与“秦兵又 至”的鲜明对比
继续揭示赂秦 政策的失败
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1. 终:最后。继:随着、跟随 2. 判断句 3. 已经 4. 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5. 所以 6. 这 7.以…为:把…作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赵尝五战于秦①,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②,李牧连却③ 之。洎④牧以谗诛⑤,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⑥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当⑦与秦相较,或⑧未易量。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 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 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 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 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 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六国论》课件36张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 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 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 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 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 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 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 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 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邯郸才成为(秦国的) 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
课堂延伸——被动句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不拘于时,学于余。
规律一: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规律二: 用“见”“见……于……”
表被动。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如姬父为人所杀。
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读准字音
六国互丧 sàng 暴霜露 pù 草芥 jiè 与嬴 yǔ 洎 jì 革灭殆尽 dài 为国者 wéi 胜负之数 shù 下咽 yān
问题展示与解析 原因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 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劫哉!
以至于
被动句
名作状,一天天
地,一月月地
问题展示与解析
第四段主要内容是?
开药方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治病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
:第五单元第1课《六国论》(共33张PPT)
( 在 总 ( 第 一 段 )
数量上
程度上 ( 过 渡 ) ( 分 总 )
道理上
(并 列)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第四段) (借古) (递 进)
赂 分 ) 秦
齐亡之事实
不 赂 (总分) 者 燕亡之教训 以 赂 者(第三段) 赵亡之悲剧 丧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第五段)(讽今)
阅读讨论
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 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和贾谊的 《过秦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 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 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 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从秦亡的教 训“过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的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 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通“餍”,满足。 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 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 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
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 颠覆:灭亡。 以:用。 固:本来。 事:侍奉。 然:这样。
译文:以致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 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二段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六国破灭 诸侯赂秦 之原因 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苏洵《六国论》课文
苏洵《六国论》课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 利,战不善,弊 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 之道也。
• 六国(被秦国攻破导 致)灭亡,并不是由 于兵器不锋利,仗 打不好,弊端在于 贿赂秦国。贿赂秦 国,自己的实力就 亏损了,这是亡国 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 • • • • • • 或:有的人。 互:交互,彼此,一个连一个。 率:一概,大率,大都,全都。 以:由于,因为。 盖: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独:独自,单独地。 完:名词或用为动词,保全。 故:所以。
翻译
• 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 思厥先祖父,暴霜 冒着霜露,披荆斩棘, 露,斩荆棘,以有 才得到很少的土地。 尺寸之地。子孙视 子孙对待它却不爱惜, 之不甚惜,举以予 拿来就送给别人,如 人,如弃草芥,今 同抛弃小草一般。今 日割五城,明日割 天割让五座城池,明 十城,然后得一夕 日割让五座城池,然 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 安寝。起视四境, 稳睡眠。(第二天) 而秦兵又至矣。 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 秦军又到了。
课文分析
第三段中,齐、赵、燕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不 赂 者 以 赂 者 丧
燕
以荆卿为计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赵
用武而不终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 咽也。 • • • • • • 呜呼: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咳”。 以:用 封:分封,封赏。 礼:以礼相待,礼遇,名词用作动词。 西向:即“向西”。 恐:恐怕。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 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 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 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 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 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 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 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 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 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六国论》的。
课文分析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
小邑 大城
对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大欲
得难 有限
大患
献易 无厌 侵急
程度上
道理上
比
奉繁
不尽
不灭
赂 秦 力 亏 破 灭 之 道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 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 • • • • • • 终:最终。继:随着。 何:疑问代词。 哉: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呢”。 与:结交,交好。 既:…… 之后。 免:幸免。 守:坚守。 义:行正义,动词。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 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 • • • 悲夫:可悲啊 势:国势。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日、月:名词作状语。 趋:趋向,走向。 为:治理。
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 • 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并力西向,则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 下咽也。悲夫!有 如此之势,而为秦 人积威之所劫,日 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 之所劫!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 厌:通“餍”,满足。 • 弥、愈:更加。 • 判:分,清楚明了。 • 至于:表示由上文引起的结果。可翻译成 “以致,到…… 的结局” • 宜:应该。然:这样。 • 事:侍奉。犹:如同。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 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 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 厥:代词。相当于“其”,他们的。 • 祖父:古今异义。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 父亲。 • 暴:通“曝”,晒,引申为“暴露”,这里指 “冒着” • 尺寸之地:很少的土地。 • 举:拿。 • 割:割让。 • 兵:军队,名词。
翻译
• 且燕、赵处秦革灭 • 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 国各爱其地,齐人 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将犹在,则 胜负之数,存亡之 理,当与秦国相较, 或未易量。
况且燕国和赵国处在秦 国征伐天下将近结束之 时,可以说智谋穷竭, 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 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的事件。假使当初三国 (韩、魏、楚)都爱惜 自己的国土,齐人不亲 附秦国,(燕国的)刺 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 将还在。那么,胜败存 亡的命运,如果和秦国 相抗衡(的话),或者 说还不能轻易地判定。
课文分析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1)赂秦而力亏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
总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之所得,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 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大患,固 不在战矣。 • 以…… 外: (除了)…… 之外。 • 邑:小城,邑镇。 • 较:比较。 • 得:得到,获得。所得:所得到的土地。 • 其实:古今异义。古:其,代词,它的; 实:实际。今:实际上。 • 亡:丢失(的土地) 欲:欲望。大欲, 即最大的欲望。大患:最大的祸患。 • 固:本来。
课文分析
• 从最后两段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 明确:劝告当政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对于强敌应不赂而胜之。 • 第五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 • 明确:一、二两句是转折关系,二、三之间 是因果关系。作者这样写,是要通过说理逐 步揭示写作意图,引导读者深思。 •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有没有隐含对统治者的批 评? • 明确:有。末句中“苟以天下之大”针对北 宋最高层统治者,“又在六国之下”是对北 宋高层统治者的严厉批评。
翻译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 • 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赵尝五 战于秦,二败而三 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 以谗诛,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能 后灭亡,这是用兵的功效啊! 等到燕太子用荆轲行刺作为 (抵抗秦国的)策略,才招 致祸患。赵国曾经五次与秦 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 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李牧连续击溃秦军。等到李 牧由于谗言而被杀害,邯郸 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 王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底。
Zx.xk
翻译
• 秦国除了用攻战取得的 秦以攻取之外,小 则获邑,大则得城。 土地之外,(还得到了 许多土地)小则得到邑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 镇,大则得到城池。比 之所得,其实百倍; 较一下秦国(由于六国 行赂而)而得到的土地,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与战争取得胜利而得到 而亡者,其实亦百 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 倍。则秦之所大欲, 将多到百倍;六国(由 诸侯之大患,固不 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 土地,比他们由于战败 在战矣。 而失去的土地,它的实 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
咳!如果(六国)用贿 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 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 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六国)合力向西进军, 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 饭也咽不下去。可悲啊! 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 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 所胁迫,一天天的割让 土地,而走向灭亡。治 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 被被人的威势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 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 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斯:指示代词,这。效:功效。 • 至:直到,为:作为。 • 始:才。速:招致 • 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句。 • 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 却:使动用法。使…… 退却(败退) • 洎:到了,等到。以:因为。 • 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 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 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 亡之理,当与秦国相较,或未易量。 • • • • • • • 且:况且。殆:尽 智力孤危:智谋穷竭,国势孤单。 诚:实在。 向使:假使。 附:归附。犹:还 数:定数。理:理数。 相较:相抗衡。量:料定、判断。
学科网
六 国 地 图
• • • • • • • • •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兵:兵器。 利:锋利。 战:作战,打仗。 亏:动词,亏损。 道:规律,道理,这里指原因。 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翻译
•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 暴秦之欲无厌,奉 秦国的欲望却是不能满 之弥繁,侵之愈急。 足的,送给他的东西越 多,他侵犯六国就越厉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 害。所以,不用交战, 已判矣。至于颠覆,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 理固宜然。古人云: 已经确定了。六国落到 颠覆的结局,从道理上 “以地事秦,犹抱 看本来就应该这样。古 薪救火,薪不尽, 人说:“用土地来侍奉 火不灭。”此言得 秦国,如同抱着木柴去 之。 救火,木柴不断,火就 不灭。”这句话讲得很 对。
• • • • • • •
皆:都是。 于:介词,比。 之:代词,它(指秦国) 之:助词,的。 苟:如果。 而:表转折。 故事:古今异义。古:旧事,成例。今: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的事件。 • 下:指不如六国。
翻译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 其势弱于秦,而犹 侯,他们的势力比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 秦国弱小,却还有 之势;苟以天下之 可以不贿赂而战胜 大,下而从六国破 它的趋势。如果以 灭之故事,是又在 偌大的天下,却取 六国下矣。 下策追随六国灭亡 的旧事,那就又在 六国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