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读段义孚《逃避主义》有感
【读后感】《逃避自由》_525183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逃避自由》是我看的第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其中有挺多的社会心理学术语和理论。
结合师兄师姐的指点,个人觉得看这种书应该要结合生活来加以研读,而不能像读小说一样自己去找出主线和主题。
《逃避自由》是弗罗姆的第一本重大著作。
在此就先赘述一下作者弗罗姆。
埃里克·弗罗姆,美籍德国犹太人。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毕生致力于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弗罗姆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
其特色便是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
他的作品以记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
《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
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弗罗姆认为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与世界的那种特殊联结关系问题,而非每个人或此或彼的本能需求之满足或受挫。
他还认为以其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
社会不但具有压抑功能,还有创造功能。
人的天性、激情和焦虑都是一种文化产物;人自身就是人类不断奋斗的最重要的创造物和成就,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理解人的创造的历史进程。
在第一章中提出了“静态适应”和“动态适应”;最后明确主题是人从人与自然的原始一体状态中获得的自由越多,愈成为一个“个人”,他就越别无选择,只有在自发之爱与生产劳动中与世界相连,或者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人自我完整之类的纽带,与社会相联,以确保安全。
这里表明了人从原始的人进入到了社会共同体的人。
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而且,其含义随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第二章主要是围绕这个概念前提来讲述。
《逃避自由》读后感2000字
对于如何解决,作者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案,但显然他的期待是乐观的。
而在这个所谓”历史的终结“之后的21世纪,哪怕再乐观的人,恐怕也会怀疑自己一丝。我们能找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吗?或许有,甚至不止一条,但我们能积极地迈出那一步吗?太多的因素影响着这些可能性,并不是因为A所以B。需要更多的好奇心。
在论述社会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时,作者在书末也许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换句话说,社会环境以性格为媒介影响意识形态现象;另一方面,性格并非对社会环境的消极适应,而是或者以人性中固有的生物天性,或者以在历史进化过程中成为人性固有组成部分的因素为基础的动态适应。
这样一种期望,它确实是异常难得。人们最终会这样生活吗?也许不会,因为决定不考虑“必然”的说法,那就有可能不发生。因为它是一种“积极自由”,它在于人的探寻的好奇心,而不在于人对待世界的反应。而人们似乎难以维持长久的好奇心。对内的好奇是一种自我的反思,对外的好奇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这两者的过程都令人疲惫、甚至沮丧,更会让你感到孤独——浮出水面透气的孤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那么又该肯定怎样的自我概念?自我不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中的自我,我想它应是一种更加流动、与外在互动的概念。就像是《禅与摩托维修的艺术》中所表达的主客二元的消融,但这并不代表所谓更高自我(上帝、自然、科学或者民族)就能喧宾夺主。我们取消掉主客的边界,不是为了承认自己的脆弱,而臣服于这些虚构的“统治者”;而是为了以自身为尺度和方法,一头扎在世界中去丈量并创造。
如果说《极权主义的起源》阿伦特论述了极权主义的哲学基础,《经济人的末日》德鲁克分析了其之所以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环境),那么《逃避自由》则讲述了其民众基础的社会心理学(人对于社会环境的反应?)。一种“孤独和无能为力感”,一种对于纳粹崛起前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失望、倦怠与愤怒,这些心理或多或少地来自当时的各个阶级,而作者认为其中显著的也许是工人阶级的倦怠屈从,和下层中产的慕强拥护。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一)前提假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一种修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前提假设,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氏在这个问题上修正综合了两者的理论成果。
弗洛伊德接受了传统的性恶论,认为人具有反社会倾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是冲突对立的。
社会在满足人的某些无法消除的生物冲动(drives)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净化并巧妙地抑制人的这些基本冲动;而且只有当社会有效地压抑了人的这些自然冲动时,被压抑的冲动才会变成变成具有文化价值的奋斗动力(strivings)和文化的人文基础,他用“升华”一词来表示这种由压抑而成为文明行为的奇妙转变。
这样,在弗洛伊德那里,对人的压抑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成正比的,即“压抑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神经症的危险也就越大)”。
(详见P11-12)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即自然的人;其次是“现实的个人”,即社会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存在物”;同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人与社会关系,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这里人的社会性与弗洛伊德的人的反社会性理论上有明显不同的。
弗洛姆的修正与综合——弗氏认为:“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
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
(P5)在这里,弗洛姆明显表达了两种含义,前者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后者可以说是马克思意义上,但这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了作者的一个有机的扬弃和整合。
(二)人的个体化进程——人是如何自由的?1.人的个体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第一,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角度看,弗洛姆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于他在与自然世界的一体化状态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周围的自然及人相分离的实体之时。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逃避自由》是法国哲学家弗洛姆的代表作之一,全书深刻地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与个体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它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对自由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由的逃避和追求。
在《逃避自由》中,弗洛姆首先对自由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摆脱外部压迫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弗洛姆指出,现代社会的自由给个体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不安,因为人们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和决策,而不再依赖于传统的权威和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选择逃避自由,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形式的群体和权威之下,以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
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的行为是一种精神上的投降和放弃,它剥夺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盲目地追随权威,沉溺于消费主义,或者投身于极端的政治运动。
这些行为都是个体在面对自由时产生的一种逃避和抵触,它们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弗洛姆并不是一味地批判逃避自由的行为,而是试图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原因。
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自由焦虑源于个体对自己内在需求的忽视和压抑,以及社会对个体的过度规训和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逃避自由成为了一种自我保护和寻求安全感的方式,它反映了个体对自由的渴望和恐惧。
因此,弗洛姆呼吁人们要认识到逃避自由的根源,并寻找更健康的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
在我看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自由的关系,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面对自由,不仅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更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逃避自由的行为并非解决之道,它只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和矛盾之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逃避自由》是一本由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1年。
这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并深入探讨了现代人面临的自由与孤独的困境,以及无意义的异化状态。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由、孤独和人的内在矛盾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弗洛姆指出,现代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紧密联系,陷入了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状态。
这种孤独感使人们在面对自由时感到无所适从,无法承受自由的重量。
因此,许多人选择逃避自由,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次,弗洛姆分析了现代人不断争取自由后却发生异化的心理机制。
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的需求和价值观,过度关注外在的物质和地位。
这种过度追求导致人们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社会的附庸和机器的奴隶。
弗洛姆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内在的自由,即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在需求来生活。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摆脱异化的困境,实现真正的自由。
此外,弗洛姆还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了人生存的内在矛盾性。
他认为,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平衡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责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只有在这种平衡中,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活的意义。
总的来说,《逃避自由》是一本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心理学著作。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由、孤独和人的内在矛盾性,使我对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寻求自我成长和解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努力追求内在的自由和平衡,不断探索和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一)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
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因此许多人在谴责所谓人性的罪恶,“哀叹”“丑陋的中国人”时,在享受道德制高点的快感之余,亦必需从历史的维度考量这种社会性格背后的群体经历及条件,即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而非“无端散发一天愁”。
此外,社会性格的概念,也可以为从社会条件到特定群体行动提供一条解释的桥梁。
比如,弗洛姆认为,当时德国工人阶级没有对纳粹主义加以政治信念指导下的真正抵抗,乃是因为其从1918年到1930年的持续失败,使工人阶级产生了深重的无奈屈从感,不信领袖,怀疑所有政治组织及活动的意义。
事实上,在1928年及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共产党的总选票分别为40.4%与36.2%,即纳粹的上台并非源于社会民主党及共产党支持者的倒转,其选票在四年间大幅上升是源于其接收了非天主教资产阶级政党的选票。
因此,从工人无奈屈从心理的角度,亦不能如同弗洛姆般认为工人(他在讲述纳粹时并无将社会不同群体区分)渴望纳粹强权提供的安全感及归属感。
社会民主阵营的失败亦源于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的分裂,在血腥五月后,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反对希特勒的选举口号孑然不同,社民党号召选兴登堡即打击希特勒,共产党说选兴登堡即选希特勒。
可见,社会性格的概念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分析工具,而不能越厨代庖。
逃避主义读后感
逃避主义读后感
这两天,我一口气看完段义孚写的《逃避主义》,个人觉得这本书相对于之前看的一些文献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
书的封面上写着“逃避自然?逃避文化?逃避混沌?逃避人类的动物本性?这些,我们都无从逃避!”。
段义孚说写这本书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自然和文化,其二是想说服读者乐观一些。
我更乐意把它称之为哲学性和心理性的书籍。
对现实的不满?恐惧现实?使人类逃向自然,逃向一个自己幻想出的乌托邦城市,抑或是逃向超市、游乐园等。
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曾经说,人们去游乐园寻求刺激体验虚幻,像迪士尼这样的具有主题性的游乐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让人们暂时逃离琐碎的现实。
可是仔细想想,体验完以后呢?
从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回来后,会不会有更大的失落感?然后使得人变得更孤单。
段义孚说,让人消除孤单的方法就是融入群体。
正如在之前的课中讲到的他者与自我,如何界定“他者”和“我们”。
人们感到孤独,感到不属于这个群体,原因无非两个,其一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自己有不同的特性,其二是因此对这个群体产生的恐惧,于是人们开始逃离甚至是厌恶。
老师的一篇博文里提到,“我查到激进的意思是急于变革和进取,这解释荒谬和肤浅,就像把荒谬和肤浅视为同义,也许解释激进的人,把它本身就看做贬义词”,这很好的说明了,人们将自己所厌恶、恐惧的映射到“他者”身上。
逃避是文化产生的过程,逃向人类想象的产物,人们构想出的美好的蓝图,不同的宗教也给了人们不同的世界观。
天堂的美好,地狱的恐怖,这些都是人类想出来的。
而人类经常会在幻想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这或许也是一些邪教产生的原因吧。
从人文地理学视角解读《无可慰藉》中的逃避主义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20, 8(2), 73-7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wlshttps:///10.12677/wls.2020.82012An Analysis of Escapism in The Unconsol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GeographyYanyan Xu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Received: Jun. 7th, 2020; accepted: Jun. 21st, 2020; published: Jun. 29th, 2020AbstractKazuo Ishiguro has a bicultural background, and his writing is full of unease and anxiety. Most of his works express sentiment, so there are many articles studying h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uma literature, but the escapism caused by sentiment is seldom discussed. Escapism belongs to human, and human cannot get rid of it. The escapism brought by the sense of cultural rootless-nes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his transformational work The Unconsoled. The city is in a spiritual crisis, and everyone is trying to solve this crisis—to fight against it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man and earth, but the final result is still futile, which reveals that the vulnerability of human lies not only in the physical pain, the cruelty of reality, but also in the inability to escape from this reality.KeywordsKazuo Ishiguro, The Unconsoled, Humanistic Geography, Escapism从人文地理学视角解读《无可慰藉》中的逃避主义许彦彦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收稿日期:2020年6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29日摘要拥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石黑一雄,在其作品的书写中充满了不安与焦虑。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1000字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构建,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
”——这是微信读书App在《人文主义地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的前言,极其简括地概述了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本质要点。
我的疑问是:1、人文主义地理学确实“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但这并非一个足够可以用来类比“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说法。
传统地理学除了自然世界,即上述“客观的地形、地貌等”,也会研究人类社会,如城市、村落等。
足够与人文主义地理学构成类比、对照功能的,应该是一种基于方法论以及足够与“人文主义”相抗横的思想资源构成的地理学研究类型?2、“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反观自然-人类社会的二元对立,以及时常回响于耳畔的“生态”,它们没有人文主义地理学这样,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圆融共在描述得那样恰到好处。
段义孚,当代华裔地理学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其人本主义地理学(又译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应原英文表达应为humanistgeography)逐渐在地理学界产生影响。
段义孚将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地理环境的丰富关系进行阐释,核心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他问道: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人何以为人?并从地理学、人地关系角度给予回答。
本书《人文主义地理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在此之前,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HumanistGeography,副标题为AnIndividual’sSearchforMeaning,乃本书的英文原著。
读《致谢》部分可知,本书动笔于2010年,此时的段义孚已经80岁,段的笔友约翰·佩里的鼓励他写出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希望“让各地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逃避自由读书心得
逃避自由读书心得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不管是逃避责任、逃避挑战还是逃避自己。
对于自由这个词,我总是觉得它太抽象、太虚幻,无法触及,也无法控制。
然而,在读完《逃避自由》这本书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著,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著作,他从一个哲学的角度来解读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原因。
在书中,弗洛姆认为,人们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给予了人们责任和选择,而责任和选择又带来了焦虑和孤独。
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人们所享有的自由越来越多,但是许多人却感到越来越失落和焦虑。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逃避的行为。
我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无论是逃避责任还是逃避挑战,这都只是一时的心理安慰,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只有真正面对自己、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在书中,弗洛姆提出了一种解决逃避自由的方法,那就是建立自律和责任感。
自律和责任感是对自由的一种积极回应,它让我们学会了承担责任、做出选择,并且自觉地去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自律和责任感,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才能摆脱逃避的束缚,迈向成熟和自我实现。
阅读《逃避自由》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建立自律和责任感,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才能摆脱逃避的阴影,迎接人生的挑战。
总的来说,读完《逃避自由》这本书,让我对自由有了全新的认识,扭转了我之前对逃避的看法,我将努力建立自律和责任感,勇敢面对自己,拥抱自由,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和指引,让我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
《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逃避自由》读后感1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
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
”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
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读书笔记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读书笔记英文回答:"Escape from Freedom" is a thought-provoking book written by Erich Fromm. It delves in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human behavior and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roughout the book, Fromm argues that although freedom is a fundamental human desire, it also brings about feelings of anxiety and isolation, leading individuals to seek escape from this burden of freedom.One of the key ideas presented in the book is the concept of "automaton conformity." Fromm suggests that many individuals conform to societal norms and values without critically evaluating them, essentially becoming automatons who blindly follow the crowd. This conformity provides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belonging, but it also stifles individu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Fromm argues that true freedom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make choices based on one's own values and beliefs.Fromm also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its role in the escape from freedom. He explains that some individuals willingly submit themselves to authoritarian leaders or systems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nxiety that comes with freedom. By surrendering their autonomy and decision-making power, they find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purpose. However, this surrender also leads to the suppress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the potential for abuse by those in power.Furthermore, Fromm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apitalism on the human psych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re to escape from freedom. He argues that capitalism promotes a culture of materialism and competition, which in turn fosters feelings of alienation and insecurity. Individuals are driven to conform to societal expectations and strive for material success,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well-being and personal fulfillment.In conclusion, "Escape from Freedom" offers valuable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human behavior. Fromm's analysis of automaton conformity, authoritari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ism providesa thought-provoking perspective on the challengesindividuals face in embracing and navigating freedom. By understanding these dynamics, we can strive to cultivate a society that values individual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genuine freedom.中文回答:《逃避统治的艺术》是埃里希·弗洛姆的一本发人深省的书籍。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读段义孚《逃避主义》有感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
・25・
19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进入众说纷纭的时期,有多种关于人文主义的观点涌现。例
图1人类在不同目的地间逃避
①“我一它”和“我一你”是以色列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尔的代表著作《我和你》提出的两种关系。“我一它”讲的 是人在生活中客观的和功能方面的活动。“我”做的事就是“它”。“我一你”讲的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主 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但可以应用到人与人,而且还可以应用到人与自然。
来的。当然这种非理性的发展方向对人文主义传统形成了一定威胁,因为人文主义传统
在反对过分依赖理性而提出要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认识到需要用精神的客观性来制约 主观性。
1.2人文主义地理学及其特点
人文主义地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标志性著作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 理系段义孚教授(现为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教授)发表在美国地理联合会会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
・27・
人们逃避的途径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第一,空间移动。例如人们从一个相对了解的、 但是并不令人满意的地方,逃往一个想象的,或不十分了解的地方。第二,改造自然。人 类许多生产活动的结果都是改造了自然。第三,建造想象的物质世界。人类建造的许多 建筑与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但是还有一些建筑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例如神殿、庙
中世纪的西方被基督教文化统治基督教文化直接把眼睛投向天堂这样就导致了中世纪对人性的异化这种人性的异化将现实生活当成是一种邪恶魔鬼的化身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无飘渺的天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的本性所以在基督教内部出现了崇高精神和卑污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导致中世纪晚期普遍的虚伪压制人性
《逃避自由》读后感1000字
人是要与人进行交流联系,人是社会的人,人是要和人发生关系的,看完书的直观感受是人追求灵魂自由的过程中是孤独的,人如果逃避灵魂自由,他是有安全感的,因为他合群,拥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思考方式,一样的信仰,一样的生活方式,书中说的自发性我很赞同,就比如,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动一下手指,你会发现手指为什么会动,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自己,是因为大脑里的神经冲动以及感受器效应器等等生物因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抛却这些因素,从直观角度上观察过,“手指为什么会动?”会不会有另一种因素在其中,是神在指引我动吗?当然世界上有没有神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想到了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比如“时间是有限的吗?”“世界存在最初的起因吗?”我觉得这种自发性是人一生来就具有的,对这世界的思考,并且怀疑这个世界,但是知识性和职业性教育抹杀了人对于一个人本身的思考,人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很幸福的,就像理想国里的洞穴思考,一个人曾经在洞穴里只知道墙壁上从外面反射的影子,直到有一天他到了洞穴外看到了太阳看到了小溪河流,但是洞穴里的人不相信他,他想拯救洞穴里的人,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更加真实的,洞穴里只是反射的影子,然后他进入了洞穴,却失去了见证太阳的能力,最终融入了洞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发性也是追求灵魂自由的体现,虽然我现在22岁了,我还是非常好奇---这世界是怎么来的?从懂事起我就一直好奇,我怀疑这个世界,虽然看起来很幼稚,因为这是只有小学生会思考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很多人放弃了思考。
我从小就想过自杀,不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悲伤到了极点,而是我热爱这个世界,我可以为了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死,我好奇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人死了精神还会存在吗?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吗?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黑塞的《山口》写道:“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
我独自一人,并且不因为孤单而苦恼。
我别无其他愿望。
我准备让太阳把我煮熟。
我渴望成熟。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第一篇:逃避自由 - 读书笔记逃避自由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他描述了一些关于自由和孤独的情况。
人类在最初并与自然处于一体的状态。
孩子与母体有“脐带”的关联,尽管这样的关联可能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没有自由可言,但是他因为在这个社会有固定的位置,这给了他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不会有孤独的感觉。
然而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慢慢有了个体性意识,慢慢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
人类从古至今都在追求自由,追求个人自我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在人类的个体化进程中,尽管人的个人能力、自我力量得到了增长,但同时孤独也日益加深,因为他逐渐失去了原本世界对他的庇护,他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种种危险的情况。
正是因为人在获得了所谓的“自由”后,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孤独和焦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当人无法忍受这样的孤独时,便产生了一种逃避机制,即对自由的逃避。
从弗洛姆的描述来看,在中世纪时上层社会对中层阶级和下层人的统治与压迫,中层阶级和下层人对上层社会的服从,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统治也是因为这种对自由的逃避。
弗洛姆在对逃避机制的解释中,谈到了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并比较了施虐狂与破坏欲的异同。
一、人因个体意识的苏醒而追求自由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提到了R.休斯的《牙买加的劲风》一书,里面描述了以为10岁儿童个体性意识的突然苏醒。
当这个10岁的小姑娘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她“开始严肃地思考它的含义”。
当个体意识苏醒时,他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渴望展示他的个性,他不愿被已有的社会制度束缚住。
当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自由而行动,冲破障碍,比如推翻束缚人类的封建制度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与世界分离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人终于拥有了朝思暮想的自由。
二、人因自由而孤独当人终于拥有了自由,面对强大无比的世界,他开始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众所周知,如何让一本书内化为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输出,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教授他人、作报告演讲、写读书笔记、实践运用等等,为了让书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不辜负自己付出的时间,我就先试着写一写读书笔记。
正好今天上午刚看了艾瑞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第一章,那就针对第一章的内容以及我的理解、感悟与思考写第一篇吧。
在切入主题前,先说一下关于我的阅读的题外话。
可以说,在真正地接触心理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还不错,原因在于上学时期,语文老师经常拿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而且语文成绩无论是较班内其他同学还是对于自己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是遥遥邻先,这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直到接触心理学之后,买了一些较专业的书籍,才知道自己读起来怎么这样困难。
后来加入了熊猫书院,发现不只是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读起来困难,阅读其他领域书籍的时候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时常出现的状况便是浅尝辄止,书没翻到一半就搁置起来。
连读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何输出,如何让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一度失去阅读的兴趣,但是又想到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因为阅读困难就放弃读书,放弃知识,后来我就挑一些简单易读、趣味性强、贴近自身的书籍来读,比如哲学简史,读起来就毫不费力。
再有就是,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书籍或者自己在哪些方面遇到了问题,能够提供解决办法或者帮助自己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书来读,慢慢也就开始读懂了。
那些专业性较强的书拿起来、放下、再拿起来、再放下,经过几次反复,也能读懂了。
而这部《逃避自由》一书,正是我按照自己的兴趣,顺藤摸瓜淘到的一本书。
看了大概的内容主旨以及作者简介,感觉比较合胃口,又在豆瓣读书看了下书评,反映还不错,就拿在了手里。
在这里提一下,为何要看豆瓣书评,有时候我会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力,经常是凭一己之见做出选择和决定,而且书拿在手里,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尽信书”。
经常,当作者的观点明显跟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候,不去想为何不同,而是强迫自己接受作者的观点,这样就没有做到批判性地进行阅读,成了所谓的“书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逃避”一词遂成为探讨“我一它”和“我一你”关系的一把钥匙①。
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一是自然。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发的自然灾害都会引起人们逃避 的要求。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二是文化。逃避喧闹的城市生活、逃避苛政或宗教禁锢都属 于逃避文化。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三是混沌。混沌的、不清晰的状态令人困惑,人们总是要 摆脱不清晰的、接受清晰的。人们宁愿采纳抽象的模型,也不愿意接受无头绪“现实”,因 为清晰给人“真实”的感觉。人类逃避的对象之四是自身的动物性或兽性。人类对自身某 些特征的羞耻感和厌恶感,使得人类努力逃离之。整容、遮羞等属于此类。 人类逃避的原因来自对自然的恐惧;对社会环境的无法承受;希望感受真实;对自身 动物性的反感。人类逃往的目的地在不断变化。逃避暴风雨,逃往房屋;逃避高楼林立的 都市区,逃往郊区植物园(一种中间景观);逃避现实苦恼,逃往想象的童话世界。人们的 逃避活动在图1中每两两的目的地之间进行。可能有的学者更愿意用“征服”代替“逃 避”。但是仔细比较各种状况,我们就会发现不是每种迁移都可以称为征服。
家应该接受系统思想或哲学的训练,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对服务于社会的途径是提高全社
会觉悟的水平[3|。 人文主义地理学揭示地理现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及其环境。因此, 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其最终目标而言不是地球科学。它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这是因为它们 都旨在准确地描绘人类世界。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所以作为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地理学的一个学术流派,是因为它 具有自己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L3]。人文主义地理学方法的第一个特点是“我向”思维,
主体性首先反映为个人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情感世界,无论他作为被研究
者,还是研究者,主体性都抵制普遍适用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若是一个统计上的众数 情况,那么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少数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这点上,人文主义地理学 与激进主义地理学追求公平的目标是一致的。 主体性还反映在地方的社群的主体性上。每个地方的人群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民 族国家的情感世界可以看作一个典型。段义孚在第三章中指出,文化倾向于使用集体的
性的异化将现实生活当成是一种邪恶魔鬼的化身,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无飘渺的天 空,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的本性,所以在基督教内部出现了崇高精神和卑污现实
之间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导致中世纪晚期普遍的虚伪,压制人性。 文艺复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古希腊尊重人,追求知识,古罗马向往功
利,热爱世俗国家,这些深深吸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者,激励他们探索古代世界,他们 不但效仿古代世界的修辞、文学、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还效仿古代世界善处逆境的艺
织、语言、工具等),所以说“逃避”的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2.2《逃避主义》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特色
2.2.1我向性 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则是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过程的 地理学分支。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中,空间不再是客观的,而是“有我的”。 段义孚在《逃避主义》一书中,基本没有使用“空间”(space)的概念。他在《空间与地 方))(Space
1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地理学
1.1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人文主义(Humanism)起源于西方,目前关于该词的定义有多种,即便在西方也没有 一个大家一致公认的定义。该词对应的中文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性主义和人文主义
等。如果按照唯心论和唯物论的译法,它又被译为唯人论L1j。本文作者采用目前中国哲
学界普遍使用的“人文主义”译法。 探索人文主义需要回顾人文主义的历史。人文主义起源于欧洲,在西方哲学、政治 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文学、艺术学等领域有深远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 以前,西方文化至少有三种传统:希腊的、罗马的和基督教的。中世纪的西方被基督教文 化统治,基督教文化直接把眼睛投向“天堂”,这样就导致了中世纪对人性的异化,这种人
2逃避主义与人文主义地理学
2.1《逃避主义》的主题
《逃避主义》L5J一书是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该书源于段义 孚的一个灵感。一次他应邀从美国威斯康星州到加利福尼亚州开会,是时威斯康星州正 值严冬,他“逃避”开了中西部的风雪,享受了加州的温暖。在参观洛杉矶迪斯尼乐园时, 他看到人们沉浸在人类自己创造的未来世界和童话仙境中,“逃避”了现实中的各种烦恼。
如,面对国家机器的暴政,以德・维克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公民人文主义”。这种人文
主义认为,为了民主本身的利益,相信自由价值的人必须积极投身于争取足够的保障来支
持民主,来制约平等的大众社会将出现的权利过于集有了新的发展。从以尼采为代表的学者的作品中,人
们可以看到他们要与那个过分有组织和过分理性的文明决裂,要让本能和情感超越理 智L2j2。20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以质疑科学主义的学术争论就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发展而
①有些时候,place被汉译为“场所”。如在建筑学论著中。但是place也指那些空间范围较汉语中场所更大的区 域范围。例如中国的中原地区也可以被视为一个place,对于这样的地区将之称为地方比场所更合适些。 ②基米人还处于石器时代。
・28・
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产物。 2.2.2主{本性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带有主体性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者也是带有主体性的。 用科学主义的方法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就是要避免由于主观性带来的 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偏差。然而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要强调两种主体性,这种强调的结果 是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的多样性。
and
Place)①[6]一书中专门介绍了空间如何成为地方。空间被赋予文化意义
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人化”的过程。段义孚在第二 章中指出:自然是真实的,为了逃避自然给人类造成的压力,人类创造人化世界来逃避自 然造成的压力,这个人化的小世界就是“地方”。人归属于这一地方,形成一种归属感或 “地方感”。人就是在同地方的相互作用中定义自己的。 “我向性”并不意味着自然就是“我”。在第一章中,段义孚列举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基 米人(Gimi)②的例子。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我们所说的“自然/文化”。他们依赖自然为 生,但是并没有从自然界中划分出一块永久的文化空间。因此,“自然/文化”不大可能成 为他们词汇中的一部分。由于他们毫不怀疑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因此,外来者对他们讲
即不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投向无人的世界,而是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大舞台。自然的意
义是由人产生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方法的第二个特点是诉诸情感。情感是主体的感受,它
①段义孚自己确定的主要学术领域是地学哲学。
・26・
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本身是主体性的,作为情感思维方法来说,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对象本身的特点,而是对象 给主体自身造成的种种感受。外在的地理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人们在刻画
例如:地理知识、领土和地方、拥挤和隐私、生计和经济学、宗教等。人文主义地理学探
索这些主题的基本方法是本着人类的经验、意识和知识去分析。人文主义地理学对科 学的贡献是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各种迄今为止超越了科学范围的事实。人文主义地 理学与历史地理也有区别,它强调人们创造了他们各自的历史神话。人文主义地理学
它们时,其指标不再是统一的,因为人的性格、气质、意志、心境、人生态度、生活期望等方 面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L 4|。因此,针对同一个客观对象,人文主义地理 学研究方法指导下的每个研究结论都会不同;人文主义地理学方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感悟 性。尽管人文方法不排斥理性分析和推理计算,但在它那带有诗意般感性光辉的世界中, 绝不能“滥用”科学的方法。
来的。当然这种非理性的发展方向对人文主义传统形成了一定威胁,因为人文主义传统
在反对过分依赖理性而提出要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认识到需要用精神的客观性来制约 主观性。
1.2人文主义地理学及其特点
人文主义地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标志性著作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 理系段义孚教授(现为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教授)发表在美国地理联合会会
刊1976年6月号上的“人文主义地理学”L2j。该文章被后续的地理学读本广泛引用,它
是段义孚被学术界认可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的代表性文章。① 当代人文主义思潮是作为反对“神化”了的科学主义出现的,这种思潮对地理学的影 响就是产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在美国的出现,使得美国人文地理界在 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地位有所提高,它表明人文地理学不但可以在应用地理学方向上扩展, 还有向哲学理论层次上拓展的能力。 由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焦点是人及人们的环境,因此,人文主义地理学基本上 不是地球科学。但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依然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这是因为它揭示的各 种类型的现象引起了地理学其他分支的兴趣。段义孚从人文主义角度探究许多主题,
述的天然和自然,与他们的理解全然不同。准确地说,所谓自然对于他们更像一个世界,
它被命名、被编人传说、被仪式化,它是个人的体验L 4|。而对于多数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 地球人来说,自然与人类还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与非人文主义地理学相比,人文主义地 理学将作为“它”的自然(环境)和转化为作为“你”的自然。 正是因为自然不是“我”,因此,才存在“逃避自然”与“逃向自然”。逃避自然是逃向自 然的基础。为了逃避自然界带来的不确定感,人类需要利用各种文化手段创造出文化世 界。但是文化世界又不能彻底地满足人类的情感需要,因此,人类选择逃向自然,但是人 类逃向的自然是人类想象中的自然,“是人类愿望直指的明确目标”,因而也是人类文化的
图1人类在不同目的地间逃避
①“我一它”和“我一你”是以色列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尔的代表著作《我和你》提出的两种关系。“我一它”讲的 是人在生活中客观的和功能方面的活动。“我”做的事就是“它”。“我一你”讲的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主 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但可以应用到人与人,而且还可以应用到人与自然。
术、治国的艺术,以此来逃避现实世界的黑暗。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一直贯穿这一过程, 这一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是潜伏的,需 要唤醒,需要让他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