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事件反思—空难自救及预防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心得体会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心得体会空难逃生自救指南心得体会飞行事故是一场人类始终无法避免的灾难。
在这些突发的空难中,我们必须冷静应对,迅速行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逃生的机会。
我最近读过有关空难逃生自救指南的资料,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保持冷静是逃生成功的关键。
在飞机遭遇紧急情况时,人们有时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惊慌,这对逃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更好地判断和处理逃生的各种情况。
其次,了解飞机的安全设施和逃生出口非常重要。
在搭乘飞机前,我们应该看一下安全示意图,并仔细阅读安全手册。
这将使我们对飞机内部的布局有所了解,知道如何迅速找到最近的逃生出口,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衣和滑梯等。
掌握这些信息,我们就能更加迅速和有效地逃生。
再次,合理利用时间是逃生的关键。
在逃生过程中,时间通常非常有限。
因此,在疏散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时间。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快速地撤离现场,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次,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队伍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避免混乱和拥堵。
最后,我们应该尽量少停留在飞机上,因为飞机一旦起火或倾覆,生存的机会将大大降低。
此外,互相帮助是逃生的重要方式。
在逃生过程中,我们不应只顾着自己,还应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这不仅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也是为了增加逃生的成功率。
我们可以互相搀扶,互相鼓励,保证大家一起安全逃生。
同时,在集结点或安全地点,我们应该互相关心和照顾受伤的人,并主动寻求帮助。
最后,有必要进行定期的逃生演练和紧急情况模拟训练。
只有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如何应对和逃生。
通过参与逃生演练,我们可以熟悉逃生的流程和步骤,增强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演练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完善逃生计划,提高自救的成功率。
总结起来,空难逃生自救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在紧急情况下自救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危险情况,为自己和他人的逃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航空事故防范与自我反思(5篇)
航空事故防范与自我反思(5篇)文档1: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航空事故防范是航空行业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来预防航空事故。
通过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以及改进飞行器维护和技术支持,我们可以降低航空事故的发生率。
文档2:飞行员培训与航空事故防范本文将探讨飞行员培训对航空事故防范的重要性。
飞行员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直接影响着航班的安全性。
通过加强飞行员的培训和评估,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错误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文档3:航空器维护与航空事故防范本文将探讨航空器维护对航空事故防范的重要性。
良好的航空器维护不仅可以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通过建立严格的维护流程和检查标准,以及定期进行飞机维修和检修,我们可以预防由于机械故障而引发的航空事故。
文档4:空中交通管制与航空事故防范本文将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对航空事故防范的重要性。
空中交通管制是确保航班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对飞行安全的监控和指导能力,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空中碰撞和其他空中事故的发生。
文档5:航空事故自我反思与改进本文将探讨航空事故发生后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措施。
通过对航空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研究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也是提高航空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关于航空事故防范与自我反思的五篇文档的简要介绍。
每篇文档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航空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和相应的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提高航空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马航事件危机管理之我见
马航事件危机管理之我见案例描述: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1时20分,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239人中包括153名中国大陆乘客。
北京时间3月24日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客机在南太平洋“终结”。
案例分析:马航对于整个事件的危机管理有成功有失败,从马航自身的表现来看,领导重视、措辞严谨,是其成功之处,但马航方面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违背了危机管理的诸多基本原则,包括事先预防、快速反应、承担责任、坦诚沟通等,是其危机管理致命的失败。
1.违背Forecast(事先预防)原则马来西亚航空作为一家马来西亚的国营航空公司,是全东南亚最多机队的一家航空公司,多次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之一。
毋庸置疑,马航一定制定有航班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但从航班失联后其应对来看,预案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马航失联客机中确认有两名冒名登机者,其安保措施存在缺陷,不管这是不是飞机失联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来西亚机场、航空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和隐患,反映出在常态下危机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措施缺位、防范不力等问题。
2.违背Fast(迅速反应)原则飞机失踪的消息在3月8日早晨已经被媒体广泛报道,马航方面却未第一时间做出迅速反应,而是下午才召开新闻发布会。
要知道,危机公关早已有“黄金四小时”之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黄金周期更加缩短。
马航在航联失联五小时后方才发出第一份声明,确认MH370航班失联,瞬间引起公众一致致疑。
大家都知道空中飞行的航班是掐秒定分的,在航班未能在既定时间抵达之时,地管就应该已经知晓,并且应该在两地之间进行航班确认,这些操作远远不需要五个小时之多。
更何况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航班一旦失去联系超过30秒,航空公司应该启动预案,而马航在这一点上表现非常不尽人意,不仅错过了最佳的黄金搜救时间,并且在向乘客家属说明情况时也仅仅只花了五分钟照本宣科便匆匆而去,对乘客家属、对失联事件带有一种官僚行事风格,令到乘客家属情绪激动,气愤难抑。
马航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马航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编号为4U9525的空客A320型客机,径直撞上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南麓,150名机上人员全部丧生。
空难令人震动,但此后的发现更令人难以置信,27岁的副驾驶卢比茨选择了坠毁飞机。
调查人员随后发现,卢比茨可能患有抑郁症,同时,他的弱视或许在持续恶化。
视力和心理问题给卢比茨的职业前景笼上阴影,而他没有选择求助。
曾执飞十年的安德鲁•麦吉为纽约时报撰文回忆往昔,说飞行员的工作要义就在于“每次都一模一样地执行一成不变的程序”:飞前准备、发动、滑行、起飞、降落。
每个步骤都有备忘清单,每种紧急事故都有应急程序。
为了将人为差错降到最低,飞行员牢记一个个标准流程:机械故障怎么办,乘客失控怎么办,另一个飞行员急病怎么办。
惟独一件事缺乏流程——当“你自己出了问题”,怎么办?“求助”似乎从来不是首选项。
遇到难题,当然应该自己试着解决,不行就上网搜搜办法,还不行,那就咬紧牙关等待,或许我能“熬过去”。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求助?不求助的表面理由是——“不麻烦别人”是美德。
更真实的理由是——如果开口求助,别人会认为我能力低下,我会因此丧失各种机会。
而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众”。
目标可分为两种,“精熟型目标(mastery goal)”和“绩效型目标(performance goal)”。
精熟型目标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认为目的是自我提升,不是获得肯定。
哪怕我现在还“做不到”,但通过不断努力也能有所进步。
既然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遇到困难时,自然就会寻求帮助。
而绩效型目标只看最终结果,你要么“能做到”,要么“不能做到”,要么力压众人表现出色,要么挑战失败沦为笑柄。
既然目的是“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感觉上像是“示弱”的求助就不会被列入选项。
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者曾让学生们做七道智商测量题,被告知“每对一道题得一美元”的学生里,有73.5%在求助机会出现时选择了求助。
历史空难总结与反思(推荐3篇)
历史空难总结与反思第1篇记住,致命的往往是看不见的,空难撇去人为或机器故障,天气是重要因素,我们对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更何况空中大气层里链接这茫茫宇宙,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也是空难的致命杀手。
我们能做的,尽量不造传谣,不起哄,不盲从...,网络铺天盖地的哀伤,都这时了,还发一些等他们回来,等好消息,这些人脑子是不是缺斤少两,应该质问东航,还有波音官方,为什么空难这样发生了!还应该问后续的处理和赔偿,而不是期待奇迹,简直就毒鸡汤。
逝者需要走的安详,繁华落尽才祭奠,活着的人更值得被关注和我们施以援手帮忙!我是后知后觉,几乎没发散性思维的,是智商吗?更是硬伤,有可能是xi脑后遗症,有好有坏,对国家来说,弊大于利,对团体则是,利大于弊,而对个人,有时是灾难,有时又是白莲下的水草,衬托下的阴暗也很绚烂。
人类社会,世俗化程度越高,先知越少,比如乡镇农村市场,以前是道德的考量,现在是行政站岗。
传播技术越高,自认为聪明的糊涂人就越多。
比如各大电视、媒体自媒体、网络、短视频等等,信息的泛滥、碎片化,将人的思考能力几乎磨灭完毕,何况是一些输出意识形态的领头羊,我不知道如何解释,有点词穷,时代就好像在亏本里高速前进。
病入膏肓回光返照?好像也不尽然是这样。
也有人在恶补、深究、沉思,说较真或者兴趣也可,在虚拟世界中守护真实,但终究是没啥力量。
记住,网络是网络,生活是生活。
疫情当下,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庆幸生在蓝天下,长在红旗中,在想,即便他们得了XIN GUAN也是好的吧,起码不会落个直接下场。
最后,推荐一部纪录片《空中浩劫》系列,从科学性还是比较全面的分析展示了最近几十年来的空难原因,同样是蓝天下,我们要靠自己,毕竟我们要做全能型的扛把子,才能尽量做到不被生活_吧!历史空难总结与反思第2篇尽量安抚亲属和后期保障,家中老人、孩子,遗孀等等(开始我信久了我们容易健忘)尽量调查真相,什么原因导致值得考量,引以为戒,反思反想...(我自己都不信)网说飞机失事前没有发送任何紧急救援等讯息,不知真假,近万米高空,失事前完全有时间进行地面呼叫等作业,比较奇怪,就像一个人遇到麻烦会呼喊或者制造动态寻求帮助一样,若真也就值得考量,可度娘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类型境况。
以事故为鉴:我的飞行安全反思与体会
以事故为鉴:我的飞行安全反思与体会飞行安全是航空业的首要任务,每一次飞行都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飞行事故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本文将结合具体飞行事故案例,对飞行安全进行深入反思和探讨,以期提高飞行安全意识,保障飞行安全。
一、事故案例回顾以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为例,该事件导致了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生死未卜。
经过调查,事件原因仍未完全明确,但飞行员可能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了飞机偏离航线。
此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飞行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与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二、飞行安全反思1. 加强飞行员心理素质培训飞行员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和果断。
为保证飞行员心理健康,航空公司应加强心理素质培训,定期对飞行员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确保飞行员在心理问题上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
2. 完善飞行操作流程飞行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应不断完善飞行操作流程,确保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遵循规定,降低飞行事故风险。
3. 提高飞行器设备性能飞行器设备性能的提高有助于降低飞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航空公司应关注飞行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飞行器性能,确保飞行安全。
4. 强化飞行安全意识飞行安全意识是飞行安全的基础。
航空公司、飞行员、维修人员等所有从事航空工作的人员都应强化飞行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
三、飞行安全体会1. 严谨的态度是飞行安全的关键。
无论是飞行员、维修人员还是地面服务人员,都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2. 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飞行安全需要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团队协作,才能确保飞行安全。
3. 持续学习与进步。
航空业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规定层出不穷。
从业人员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4. 敬畏生命。
飞行安全关乎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敬畏生命,珍惜每一次飞行。
马航失联的观后感
马航失联的观后感自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来,这一事件就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谜团之一。
虽然时至今日,真相仍被深深埋藏在迷雾之中,但这起失联事件仍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触动。
当初,关于MH370失联的消息不胫而走,全球范围内的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广泛报道。
短短几个小时内,这架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飞机就从雷达上消失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失联令人震惊,无论是那些乘客的亲朋好友,还是全球的航空业和航空安全局,都不敢置信。
对我来说,这起事故不仅仅是一次航空灾难,更是一次人类困境和科技进步的反思。
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如何让一架大型飞机在茫茫大海中消失?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问题,但没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难以接受的是,当技术越发先进时,我们偶尔还会面临这种无法解释的可怕事故。
MH370事件也彰显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失联初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投入搜索行动,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
这次合作不仅包括情报共享和搜索资源的调度,还涉及到不同国家间的外交协商和政策冲突。
这对国际关系和国家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坚信,MH370事件的处理和调查也使得世界各地的航空安全局认识到了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
这次事故促使出现了许多新的航空安全规定和技术改进。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都加强了对机长和机组人员的背景调查和安全培训。
同时,有关部门也着手研发了更先进的飞行追踪技术和设备,以提高飞机在地面与空中的定位能力。
此外,MH370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飞行安全和航空技术的广泛讨论。
有关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的培训质量、飞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航空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次事件促使公众对于航空事故的原因和飞行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大家再次认识到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永恒的责任。
与此同时,MH370事件也激发了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思考。
当时的搜索过程充满了许多未知和挑战,并暴露出我们在海洋搜索和追踪技术方面的薄弱之处。
航空安全自救手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航空安全自救手册导语:航班MH370失联的消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你想要了解这一新闻的具体信息吗?你想要学习一些航空安全自救的方法吗?你知道坐飞机的注意事项有航班MH370失联的消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你想要了解这一新闻的具体信息吗?你想要学习一些航空安全自救的方法吗?你知道坐飞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吗?带着这些问题,赶紧去下文了解一下吧!热点聚焦:马航飞机离奇失联据报道,航班MH370于当地时间早上2点40分“消失”。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官网称,这架客机系波音777-200型号,在周六午夜时分离开吉隆坡,计划于北京时间6:30分抵达北京。
经国家民航总局核实,马航提供数字称机上有158名中国人,在越南曾与空管联系,之后失联。
经向相关管制部门联络证实,该机一直未与我国管制部门建立联络或进入我国空管情报区。
美国派出飞机和海军舰艇,协助搜索援助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事故。
据美联社报道,越南空军在失联的MH370航班失踪附近海域发现2条油迹带。
越南政府声明表示油迹带是在越南南部海域发现,每条长度在10-15公里之间。
目前尚不能证实油迹与失联飞机有关。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3月8日上午,中国海警指挥中心获悉马来西亚一架航班失联后,立即调派距客机可能出事海域最近的中国海警3411船前往。
目前,中国海警3411船已启动应急预案,正全速赶赴相关海域,预计9日下午抵达。
科技追踪:飞机失联会发生什么状况1、机组失能飞机长时间失去联系有可能是机组失能。
比如由于飞机慢释压机组故障未察觉而导致飞机全员缺氧休克,但是一般情况下乘务组要求要定时进入驾驶舱关注机组状况,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另一个可能是通讯系统失效,但机组有相应的程序可以应对。
因此不太可能是因为以上两种情况导致飞机失去雷达信号。
2、发生事故飞机单纯失去信号的话,如果按照民航组织标准程序来处理,比如应答机设置7600,地面管制可以识别。
而此次很有可能是机械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飞机状态急剧变化,机组根本无暇顾及标准程序。
飞行事故检讨反思汇报材料
地服公司为集中力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将库区保安及消防业务进行了分步外包.通过分离劳务密集型业务的方式.实现公司向'管理型'过渡.而外包业务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在了国内货运部。
每一次空难暴露出的技术问题.都会引发航空业全方位的讨论及改进.人们坐飞机旅行才得以越来越安全。
由于马航MH370客机神秘失联事件.飞机实时跟踪如今终于被正式提上日程。
据路透社消息.未来将出台航班实时追踪国际标准.联合国分支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行局局长南希·格雷厄姆称.随着航空公司采取自愿措施.对飞机进行实时追踪的进程有望加速。
抓好安全管理.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岗位应知应会的操作流程和技能.才能将理论业务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是公司的生命.要坚持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以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优质的设备杜绝事故的发生.以优良的规范操作流程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吃安全饭'、'我要安全'的观念要深入人心。
两机相撞.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次空难震动了美国.报纸打出伤感的标题“大峡谷成为了墓地。
平时.监督员十分关心外包人员的生活.多谈心.多了解.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暑运期间.还为他们发放防暑降温药、西瓜、饮料等>慰问品。
虽为外包单位.但地服公司对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员工一样.让他们有归属感.融入公司.以机场为家。
2014年国内货运部根据机场安全文化理念打造了外包安全文化培训室.提出了以'忠于职守、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的安全文化>口号、以'临渊履冰、持续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以'从零开始、为零奋斗'为安全文化目标。
民航空难事例分析报告
民航空难事例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民航空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民航业的发展和旅客的安全。
本报告准备通过对两起民航空难事例的分析,探讨造成空难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航空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马航MH370航班失踪马航MH370航班于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在飞行途中突然失去联系。
经过长时间搜寻,失踪航班至今未找到,造成239人遇难。
1.原因分析经调查,MH370航班失踪是由于系统故障和人为因素共同引发的。
飞行员失去意识后,飞机自动导航系统执行错误的航线,最终导致飞机在印度洋失事。
关键原因包括:缺乏系统故障监测系统、飞机黑匣子不容易找到、机组人员安全培训不足等。
2.教训总结通过MH370航班失踪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加强飞机设备及系统故障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改进飞机黑匣子的定位技术、提高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水平等,以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三、案例二:埃航MS804航班坠毁埃航MS804航班于2016年5月19日从巴黎飞往开罗,在飞行途中突然坠毁。
事故造成66人遇难。
1.原因分析经初步调查,埃航MS804航班坠毁是由于技术故障和人为因素共同引发的。
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巴黎起飞后未能正常工作,导致飞行员在失去自动驾驶系统后无法及时应对。
此外,相关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2.教训总结通过埃航MS804航班坠毁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加强飞机维修和保养工作的质量控制,提高飞行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和检测工作,确保飞机的正常运行。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以上两起民航空难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航班监控系统、飞机设备及系统故障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前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
2. 完善飞机黑匣子定位技术,提高失事飞机的查找效率。
3. 加强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改进飞机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飞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
马航失联—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马航失联——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于“马航失联”事件,大多数人感到气愤,感到莫名,感到惋惜。
当然,我也不例外。
但是当看到新浪微博上被无数次转发的家属留言板上的内容时,我才真正地被深深地触动到:那是无数个变得支离破碎的家庭,也许婆媳争端发生过,也许公司正面临破产,也许马上就要结婚,也许很快就要升职加薪……但这些人们苦苦追逐的东西,在生命面前却变得那么渺小,渺小的如同尘埃,抖一抖就会掉落。
近年来,中国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呈直线下降,抛开老生常谈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外在的原因,从内心世界来讲,我觉得是缺乏一种inner peace(内心的沉静),过多的浮华,过多的功利,遮蔽了我们的双眼,也遮住了我们的心,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缺乏理解,导致了家庭不和,离婚率居高不下,剩男剩女异军突起。
如果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都能当做生命中能在一起的最后的17天,那样是不是就会理解妈妈的苦口婆心?是不是就能看到结婚多年的妻子的可爱的一面?是不是就能发现身边真正爱自己的人?是不是就能抛开喧嚣,好好地听一次内心的声音?家属留言板上写了很多话,写了很多平时也许说不出口的话,看了让人潸然泪下。
“小豆豆,老公等着接你回来…等你回来嫁给我;父亲您不在身边时,只想听听您的教诲;亲爱的老公,我们等你回来。
”等待着等不到的爱,悲剧终究已经酿成,但是能不能给我们这些还在世上的人一些反思呢?爱,就要勇敢说出来,你不说我不说,世界就变得淡漠,生命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斑斓色彩。
马航失联,17天,239条生命,它再一次向人类证实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没有人能与死神相抗衡。
既然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就要努力扩宽它的宽度,不要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正妙,走进别人的心中,做一个幸福的人。
马航客机搜救反思:中国急需建立海外驻足点
马航客机搜救反思:中国急需建立海外驻足点【马航客机搜救暴露中国急缺大型反潜巡逻机】今天曝出马航MH370失联客机坠毁南印度洋的噩耗。
痛定思痛之际,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此次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所谓“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首先,即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搜救依然会受到各国相互间信任程度的影响。
比如某些国家借口自身安全不愿出具详细的雷达数据以供搜寻参考,在人命关天的重大关口,白白贻误掉宝贵的搜救时间。
第二,各国的技术实力不尽相同,一些国家的技术监控水平与我国的差距很大,这些国家往往有心无力。
这就告诉我们,执行这样的和平搜救行动,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搜救的同时,还要“以我为主”。
第三,MH370马航客机载有154名中国人,事件伊始,祖国方面展开搜救的急切之情可想而知,但是限于各种国际因素,搜救工作的迅速有效展开受到掣肘,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现实情况是,中国严重缺乏海外驻足点。
从维护国家及国民利益的角度出发,设立海外驻足点或基地,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设立海外驻足点(基地)乃是世界主要大国的惯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肩负着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与履行国际人道主义的双重任务,没有海外驻足点的支撑,即便在和平时期亦不能有效地履行内外应尽的义务。
设立海外驻足点(基地)并非是改变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而是国家利益的延伸,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战略。
类似马航的搜救行动,无论是装备配备,还是人员效能,多要靠军队来唱主角。
提到设立海外基地,有些人可能担心,此举会不会引发新的“中国威胁论”?那么请问,很多年来,在中国没有在海外驻扎一兵一卒,“中国威胁论”就自动消亡了吗?没有!实际上,“中国威胁论”真正消亡的时间恰恰是也只能是在中国真正崛起之后。
说到底,就是国际社会基本适应了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军事大国之后。
当今国际社会为何不流行“美国威胁论”?答案无需赘言。
关于海外驻足点(基地)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也门及苏丹等对华友好国家都应在考虑之列。
对马航事件评论的总结及自己的看法
所有权威媒体的评论大致分成以下几项内容:首先是关于马方工作。
在这一点上,所有评论无一例外都表达出了不满与谴责的态度。
马方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上可谓问题百出,不仅消息发布太慢,信息内容也是前后不一,甚至给出的持假护照者的照片有明显的PS痕迹;对于乘客家属也丝毫没有认真负责、安抚赔偿的意思。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作为事故责任方对于整个事件及后续处理所采取的态度。
但无论如何,马方的敷衍与不负责任给事故的后续处理和救援工作的开展都带来了麻烦。
作为全球仅有的6家五星级航空公司之一,马航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显然没有尽到其应有的担当,缺乏面对灾难的人道主义,这无疑是让人们失望和不满的。
有不少评论也表现出了对于机场安保工作的担忧。
两个持假护照的人轻而易举就通过的机场的安检,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各航空公司与海关必须加大安检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我知道这可能会无形中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在和平年代,他们是责任无比重大的国门的第一道捍卫者。
其次,关于后续救援。
对于中国的救援行动,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部分评论认为,中国此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机立断,令人满意,体现出了一个负责任打过的形象(eg.中国网);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在此次事件上反应过慢,顾虑过多,采取的救援行动不够有力。
孰对孰错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马航问题的救援工作,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绝不仅仅是下道命令派人救援这么简单的事。
原本就有《国际搜寻救助公约》的限制,再加上出事海域地缘政治因素复杂,而各国的救援行动又往往掺杂着政治军事因素,致使救援行动中人道主义难以成为唯一的考量,中国的行动效率自然也被大大拖慢。
当然,民众认为国家行动过慢也没有错。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在这种时候能做的,只有寄希望于我们的国家,焦急的民众对于国家的苛求与稍显过分的责难正是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依赖,应当给予理解。
中国也确实应该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救援能力。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机制急需建立。
飞行事故检讨反思材料
马航失联观后感
马航失联观后感2014年3月8日,一架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却在途中失去联系。
这起令人痛心的空难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悲伤。
对于我们乘坐航班的人来说,这起事故无疑是对我们安全感的重大打击,也让我们对民航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当时的媒体报道不断,各种揣测和猜测充斥着我们的视线。
有人说是恐怖分子劫持,有人说是飞机出了故障,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阴谋论。
但事实是,整个调查过程非常漫长而艰辛。
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搜索行动都没有找到MH370航班的踪迹,这也让人们对于事故原因的推测更加困惑和无助。
这起空难让我意识到了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交通工具的出行,其中包括乘坐飞机。
飞行机群除了需要安全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外,更需要高素质的机组人员。
因为他们将我们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
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监督,这是保障航班安全的重要环节。
机组人员应具备丰富的飞行经验和职业操守,能够面对复杂的飞行环境和突发状况。
另外,他们还负有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的责任,例如熟悉紧急救援程序、保持良好的应急反应等。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应加强对飞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航班失联的原因中有一种可能是飞机机械故障,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
只有做好日常的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才能预防飞机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事件。
此外,航空公司还应加强对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航空公司除了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也需要与各地的通信和安全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航空公司和安全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努力进行搜索和调查。
这种合作对于保障全球航空安全至关重要,应在未来加强和持续推进。
此外,在这起失联事件之后,全球对于飞机的飞行记录和通讯系统有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黑匣子的数据记录和保护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加强,以便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好地追溯和分析情况。
马航事件心理效应总结(蔡芳霖)
马航事件心理效应总结1、关于MH370马航的搜救解释期间(3.8-3.24)到目前为止,失联事件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尽管亲属们多少有凶多吉少的预感,但始终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期待奇迹能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求助心理援助的人可能不会太多,更多的人宁愿在焦虑的等待中煎熬。
各国的搜救一直都没有很确切的消息,谣言四起,其中的“阴谋论”却成了乘客家属们心里的唯一寄托。
很多人在煎熬中紧张、无力、无助甚至愤怒,大家都抱着这样的“阴谋论”的“幻想”坚强的坚持。
面对突如其来的伤痛,很多人选择默默地等待,等待好消息,等待亲属的平安。
在这样的日子里,对于这些乘客家属而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任何大事件,尤其那些蒙上神秘色彩的事件,都不可避免要引起阴谋论者的热切关注。
这固然与有些事件确实含有阴谋成分有关,但更与人类认识的特性脱不了干系。
当可靠消息匮乏,感官经验和理性分析都无能为力时,猜测和臆想便会乘虚而入,这正是最适合阴谋论滋生的温床。
马航MH370失踪已久,已经结成了世界商用航空史上从未见过的大谜团。
仅这一已经确知的事实,就给阴谋论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而涉事当局不可思议的信息管理,从按住关键信息迟迟不发到所发消息出尔反尔、自相矛盾,更足以让阴谋论者忙个不亦乐乎。
第一批到达吉隆坡的乘客家属在悲痛中决定成立受难家属委员会,在急迫的心理驱使下,他们面对着马方的旧说辞、作为慢慢失去信心,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扔水樽。
甚至马来西亚在这次危机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背后,是否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也让乘客家属怀疑起来。
乘客家属的决绝的态度无疑不是在表达:我们对马航MH370的下落暂时没有铁证,但这更坚定了我们确知其下落的信念。
急救黄金时间(事发一个星期)过了之后,乘客家属似乎也明白了凶多吉少的问题,却一直关注着找到黑匣子,找到真正的原因,让所谓的“阴谋论”大白于天下。
二、马航宣布“终结”期间(3.24-?)马航失联事件已经过去近二个月了,能否打捞出黑匣子近日成了关注焦点。
马航事件 思想汇报
马航事件思想汇报马航事件是一起发生在2014年3月的重大航空事故,又被称为马航MH370失联事件。
这起事件发生在我国邻国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我在这篇思想汇报中,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起事件给我带来的思考。
首先,马航事件让我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这一事件造成了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惨痛牺牲,他们有家庭、有亲人,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以及身边人的陪伴。
我们要懂得珍惜每一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用更多的关怀和爱来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其次,这起事件也揭示出航空安全意识和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航空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追求的重要目标。
马航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航空安全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确保每一次航班都能安全平稳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共同维护航空旅行的安全。
此外,马航事件还引发了对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的思考。
在这起事件中,来自不同国家的搜救人员和专家共同努力,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规模庞大的搜救行动。
然而,在艰难的搜救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信息共享和合作的困难。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面对类似事件的挑战。
无论是在航空安全、灾害救援还是其他领域,国际合作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种合作中,为全球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马航事件也让我思考到了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面对突发的不幸事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观望和指责,而是要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做出贡献。
这可以是提供帮助和支持,也可以是为了维护公众的权益而发声。
马航事件发生后,公众和媒体持续关注和追问,这推动了事件的调查和真相的揭示。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社会问题,发扬公民意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客机失事牵人心 “空中飞人”安全健康须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客机失事牵人心“空中飞人”安全健康须知导语:马航客机失联到现在依旧下落不明,这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大家都在祈祷它没事,希望能够赶快找到MH370!此次事情,我想给大家敲响了警钟,马航客机失联到现在依旧下落不明,这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大家都在祈祷它没事,希望能够赶快找到MH370!此次事情,我想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日常坐飞机,要知道一些安全知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了一些安全乘坐非常的小知识,快去看看吧!“MH370你在哪儿?亿万颗心的祈祷牵挂,一分一秒的煎熬等待,只愿真爱的光芒照亮生命的奇迹。
”马航客机失联超60小时,MH370客机依然下落不明。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乘坐飞机出行可以说是方便快捷,但是空中飞行的安全常识您知道多少呢?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您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您带病乘飞机,是否会对您自身的健康安全产生影响呢?为了您自身的安全也为了您家人将康,跟随小编一起来恶补一下相关知识吧!一、飞机出意外专家教你6条空难逃生术飞机失事前,会有一些预兆,如机身颠簸,飞机急剧下降,机舱内出现烟雾,机舱外出现黑烟,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飞机的轰鸣声消失),在高空飞行出现巨响后舱内尘土飞扬,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
澳大利亚教授盖里尔研究了105次坠机事件及2000多名幸存者的受访记录,总结出了6条自救方法:1、别与家人分开如果与家人一道旅行,应该坚持不让航空公司将你们分开。
如果你们坐在机舱里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们总想先团聚,这很危险。
对一个4口之家来说,他们应该坐在一起,并准备好分别逃生。
2、学会解安全带盖里尔的研究显示,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甚至机组人员也会在这一问题上出错。
在飞机上,解开安全带的方式和汽车上不同,需要打开插销,如果不能解开安全带,逃生的机会就很渺茫。
3、距离逃生口近盖里尔得出经验法则:幸存者在逃生时要走的平均距离约为7排座位,还要数一下距离最近的两个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出口,因为距离生活知识分享。
谈谈马航
提高灾难自救能力勿放“马后炮”——不得不说的“马航”事件近二十天以来,马航飞机失事一直是全世界人们的焦点,而国人也悬着一颗颗焦虑的心,默默地为飞机上的154位中国人祈祷。
前几天马航正式发表声明:飞机上的全体人员于印度洋全部遇难,这算是给“马航”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不管公众有着太多的疑问也罢,“阴谋论”也罢,总之马来西亚的官方声明,让“马航”事件远离了人民的视线。
事件之后,国内媒体纷纷提醒和教育人们——飞机失事,我们该怎样自救?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但这是不是像以往灾难事故一样有马后炮的嫌疑,为什么我们总要有血的教训之后,才有所醒悟?尽管马航事件的真相还没有调查清楚,尽管整个事件可能是受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操控,甚至这个事件根本无法避免,但“灾难自救能力“方面的教育却值得我们思考,尤其对于我们处于一个灾难频发的世界,无论你相信灾难是小概率事件,还是众多灾难是人为的或是源于大自然对人们的惩罚,不管你承不承认,灾难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甚至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火灾,地震…………甚至爆炸,这一切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可事实是,我们有多少人知道怎样在灾难中自救?你知道怎样使用灭火器吗?你知道应该用什么灭火器来灭掉因电、油而引起的小火吗?你知道在大火中怎么逃生吗?你知道在地震中怎样逃跑吗?你知道遇到泥石流应该怎么办吗?你知道在龙卷风袭来时,我们应该怎么自救吗?你知道在灾难中受伤了,怎么处理伤口吗?………………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知道,估计有时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你能说在上海大楼火灾中,所有的人都掌握了足够的火灾自救知识了吗?你能说在08年汶川地震中,没有人因不知道自救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吗?你能说在舟曲泥石流中,没有人不知道泥石流灾难的安全知识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吗?你说在印尼海啸中,没有人因跑错方向而失踪吗?………………一次次的灾难提醒我们,大自然的每一处地方,每一刻都不是平静的。
然而我们总是在灾难之后,才发现灾难的可怕性,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灾难到来之前做一些准备,掌握一些必备的自救知识?尽管我们可能用不到,但恰恰用不到是我们的幸运,因为灾难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用到。
飞机失事如何自救
飞机失事如何自救马航失事的伤痛仿佛还在昨日,又有空难消息不断接踵而来,难道空难高发期已来临?其实唏嘘之余,我们必须要敲响警钟!国人飞机逃生常识基本空白,一旦发生空难,留给乘客逃生的时间又是极短,在事故发生之时,我们是否能够自救?下面妈网百科与大家分享飞机失事如何自救,在事故发生时,我们要做的并不只是等待他人救援...自救守则一、清楚应急出口“应急出口”必须要知道在哪,熟读飞机上的安全手册,很多人往往认为每架飞机上的讲解都一样,没必要细听,但事实上不同机型的逃生口都不一样,一旦事故发生之时根本不知道到底往哪儿逃!自救守则二、清楚同伴坐在哪若无必要,不要和同伴分开来坐!很多人在发生空难时,第一反应是先寻找同伴,这无疑是减少了逃生的时间,因此在坐飞机时一定要清楚知道同伴坐在哪。
如果有孩子同行,要告诫孩子不能再原地等待亲人救援,一定要积极逃生。
自救守则三、戴紧氧气面罩这是很多人在逃生之时往往会忽略的,一旦舱内出现烟雾时,一定要戴好氧气面罩,使头部处于可能的最低位置,因为烟雾总是向上的,如果没有氧气面罩,就必须要屏住呼吸用饮料浇湿毛巾或手绢,捂住口鼻后才呼吸,弯腰或爬行至出口。
自救守则四、戴好逃生设备救生衣只需轻轻一拉,就立刻自动充气。
如果遇到水上迫降,就要迅速穿好救生衣。
...飞机失事的常见原因空难消息的频发让人唏嘘之余也深感坐飞机也是需要攒RP!其实飞机失事只是偶然性事件,飞机失事是有因可寻,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失事最大元凶——恶劣天气!恶劣天气原因导致的空难数不胜数,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巨大,航路或机场上空的雷暴、雷雨云、台风、龙卷风、强烈颠簸及低云、低能见度以及跑道结冰等恶劣气候,都会对飞机结构和通讯设备以及飞机起降构成直接威胁。
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两起由雷击导致的空难。
第二、坐飞机不打电话?电磁波干扰可致坠机!坐飞机的时候,空姐总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把手机调制飞行模式或者关机,这是因为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准确位置,手机开机也会辐射出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会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从而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使飞机坠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灰机遇难概率比汽车火车要高吗?这是一个相当难
以回答的问题。
一次飞行可以划分为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高度、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8个阶段。
以1.5飞行小时的航段来说,每个阶段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同,发生事故的几率也不相同。
总的说,起飞和着陆占总飞行时间的6%,但事故几率却高达68.3%,所以有“黑色10分钟”之说。
一、飞机上有保命座椅吗?
图中红色座椅表示火灾时“你基本上挂了”,绿色座椅表示“还可以活下来做俯卧撑”。
这是英国民航局委托、由格林威治大学实施的研究成果。
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是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座位和紧急出口前面及后面的一排座位。
最危险的座位是距离紧急出口6排和更远的座位。
该研究表示:坐在飞机前面的乘客,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5%,而坐在飞机后面的乘客逃生的可能性仅为53%。
坐在过道里的乘客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4%,而其他乘客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仅为58%。
二、认识“黑色10分钟”
乘坐飞机旅行对现代人来说已是越来越平常的选择,但由于飞行在天空这块人无法掌控的区域,人们潜意识中不免认为飞机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工具。
事实如何呢?据国际民航的统计,航空仍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飞机失事几率远小于其他交通工具而且它正变得越来越安全。
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率为每飞行1亿4千万英里一次,如今是14亿英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
换一个说法来计算的话,可以这样比方,一个人每天坐一次飞机,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难。
全球累计空难丧生的人数还不及全球3个月内死于车祸的人数。
但飞机失事常在瞬间,如果在高空,除非能顺利迫降,否则一旦坠毁往往同时引发爆炸,旅客生还的几率极小。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空难的后果又是最严重的。
但不少对逃生常识一知半解的旅客怀有侥幸心理,对起飞前空姐的演示和机上的逃生手册视而不见,一些惯坐飞机
的旅客对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也不熟。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与着落阶段的七分钟。
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三分钟、七分钟这么长。
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
此时无论是一个常识的错误或是设备使用的不熟练都足以致命。
三、空难三种形式:1、高空解体;2、起飞失事;3、降落坠毁;
1、在空中永远要系紧安全带如果遇到高空解体的状况,不论坐在飞机的哪一个部位,生还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体,机上228人全部遇难。
即便生还的几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带。
不然的话,飞机尚未坠地,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乘客就已经在机舱中被来回撞击丧命了。
2、起飞失事:数数座位离紧急出口差几排起飞后失事有可能是因为飞机出现故障或遭遇恶劣天气。
如果出现故障却没有爆炸起火,机上乘客有可能全部获救;如果遭遇恶劣天气特别是从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气流,飞机就会坠毁。
比如2010年1月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波音737迎着狂风暴雨起飞,不久就坠落地中海,无人生还。
无论哪种原因,乘客在起飞前应观察紧急出口在哪里,尽量数一下从你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间有多少座位,这样即使看不见,你也能知道什
么时候赶到了紧急出口位置。
3、降落坠毁:保持冷静赶快逃离残骸一般飞机在降落时头稍低,这时机头最容易遭到撞击,机尾则完好无损,这种状况下,坐在机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
比如此前的利比亚空难,机身完全粉碎,只有机尾基本保持完整。
一些专家认为那名幸存的男童应该是坐在机尾部分。
只要所坐位置没有发生撞击和爆炸,乘客在保持头脑冷静的情况下,尽快远离残骸,生还几率最大。
四、事故瞬间反应要快
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迎面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我们当中很多人脑中瞬间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反应不是马上跳开,而是僵立原地等着车子撞。
这种“来不及反应”,是人面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飞机爆炸前,机上旅客坐以待毙的事也确有记录。
因此旅客首先要锻炼自己的是第一时间跳出大脑空白状态,冷静地做出选择。
空难三大杀手如果飞机正在紧急迫降,要按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向后收,头部前倾尽量贴近膝盖。
这个姿势可以降低旅客被撞昏或者脊椎受伤的风险。
有婴儿的父母不要把婴儿抱在怀中,因为婴儿可能在冲击下被抛离;且坠机时父母往往身体前倾,压住孩子。
飞机成功迫降后,旅客要立刻解开安全带逃离。
迅速解安全带这条建议乍听下有些可笑,但在紧急状态中,即使是机组人员也会犯下
解不开安全带的错误。
下一步就是尽快离开飞机。
如果有空乘人员组织疏散,一定要听从安排,一股脑儿地涌向出口极有可能堵死求生通道。
成功离开飞机后,哪怕担心机内的家人,也不要留在飞机附近。
飞机即使不爆炸,也会因为燃烧产生有毒气体,旅客应马上跑到飞机残骸的上风头。
五、未雨绸缪,提高生还几率
飞机失事前,会有一些预兆,如机身颠簸,飞机急剧下降,机舱内出现烟雾,机舱外出现黑烟,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飞机的轰鸣声消失),在高空飞行出现巨响后舱内尘土飞扬,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
在飞机事故中,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座位、紧急出口前面及后面的一排座位,是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
最危险的座位,则是距离紧急出口6排和更远的座位。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飞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
澳大利亚教授盖里尔研究了105次坠机事件及2000多名幸存者的受访记录,总结出了6条自救方法:
1.别与家人分开
如果与家人一道旅行,应该坚持不让航空公司将你们分开。
如果你们坐在机舱里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们总想先团聚,这很危险。
对一个4口之家来说,他们应该坐在一起,并准备好分别逃生。
2.学会解安全带
盖里尔的研究显示,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甚至机组人员也会在这一问题上出错。
在飞机上,解开安全带的方式和汽车上不同,需要打开插销,如果不能解开安全带,逃生的机会就很渺茫。
3.距离逃生口近
盖里尔得出经验法则:幸存者在逃生时要走的平均距离约为7排座位,还要数一下距离最近的两个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出口,因为距离你最近的逃生口不一定可用。
另外,靠通道座位可以使你更快地进入通道,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时间就是一切。
4.背朝飞行方向
如果飞机的座位都是面向后的,乘客会更加安全,在军事飞机上,座位的安排常常是面向后的。
盖里尔坐火车旅行时通常坐在对面没有人的座位上。
他说:“因为在发生冲撞事件时,坐在我面前的人会撞到我的身上,使我受伤。
”
5.带上防烟头罩
如果能从冲撞中幸存,接着要面对的是大火和烟雾。
烟雾含有有毒气体,过多地吸入将导致死亡。
盖里尔在旅行时会带上一个防烟头罩,但他警告说,想带上这样的用具,就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否则会为戴上它而浪费时间。
6.听乘务员讲解
登机后要认真听取乘务员的讲解,阅读安全条例。
在发
生坠机前,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
防冲击姿势是乘客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减少被撞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