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_比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导语】⽐的基本性质是在学⽣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公约数、最⼩公倍数以及⽐的意义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做,练习⼗⼀第4-6题。

教学⽬标: 1、掌握⽐的基本性质,能根据⽐的基本性质化简⽐。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的基本性质化简⽐。

教学过程: ⼀、激趣定标 1、20÷5=(20×10)÷( × )=() 2、 想⼀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想:在⽐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的问题。

⼆、⾃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的基本性质 学习⽅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不同,可是它们的⽐值却相同,这⾥⾯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较,发现规律。

(1)利⽤⽐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2)利⽤⽐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值不变,这叫做⽐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化简⽐ 学习⽅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要满⾜两个条件,⼀是⽐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是⽐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个最简单的整数⽐。

2、运⽤性质,掌握化简⽐的⽅法。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性质和比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会计算比值,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比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3. 比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2. 学习比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和性质,理解比的概念。

3. 学习比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比值,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比的应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比的定义和性质2. 比的计算方法3. 比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的比值。

2. 提高题: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能够解决简单的比大小问题;
3.能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比的基本概念;
2.比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2.多种问题的整合与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利用生活中的比喻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运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入比的基本性质。

二、讲解
1.通过黑板板书、课件等方式,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用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讨论。

三、练习
1.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将解题过程与方法分享给同学,促进合作交流。

四、拓展
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拓展比的应用场景;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性思考。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体会。

五、作业布置
1.布置适量的巩固练习,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2.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六、教学反思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与不足;
2.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在上海举办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盛会,知道是什么吗(世博会)对,老师也去参观了,参观中,老师还拍下了我最喜欢的建筑(出示:中国馆),知道这是什么吗(中国馆)对,中国馆的造型很独特,寓意也很深刻,老师想把他放大放到家里做装饰品,看看,哪一副图是按比例放大后的照片,为什么生:第二幅只扩大了长,宽没变,第三幅图只扩大了宽,长没变,第三幅图长和宽都扩大了。

二、探索新知师:通过观察选择了第三幅图,如果给出相应的数据,你能结合前面学习的比例知识和大家说一说,为什么选第三幅图吗(给出数据:20cm、10cm,30cm、15cm)师:有道理,根据这两幅图,你还能写出哪些比例(生独立写)反馈板书:20∶30=10∶1530∶15=20∶1010∶15=20∶3020∶10=30∶15讲解:内项与外项刚才我们用四个数组成了多个比例,在数学里,我们把组成了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内项,外面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外项。

(板书)观察:组成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你有什么发现,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反馈: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同意吗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20×15=30×10)师:每一个人再写一个比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学生写并小组内交流。

谁再来说一说这一发现师:PPT出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a×d=b×c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结果怎样说一说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例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含义。

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3.能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比的概念。

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例题。

2.板书工具:彩色粉笔/白板笔。

3.教学素材: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比”的概念,如“张三和李四身高的比是多少?”引起学生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讲解比的概念:比就是两个数或量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深入理解比的含义。

第三步:基本性质学习1.讲解比的基本性质:若a > b,则a/b > 1;若a = b,则a/b = 1;若a< b,则a/b < 1。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

第四步: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对比的困惑。

第五步: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比的应用场景,展示给全班。

第六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

2.鼓励学生对比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比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习题。

2.思考并总结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基本性质展开教学,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比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视巩固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一、课程背景《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比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对比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比的基本概念,了解比的比较方法,掌握比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的概念、比的大小关系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和活动,确保课堂有条不紊进行。

2.教学材料:准备好教师演示用的教具、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教学环境:保持教室整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学生准备: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准备好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与导入1.教师用简单的例子引出比的概念,如牛顿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的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意义和作用。

2.教师提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比吗?比有什么特点?如何比较大小?步骤二:讲解比的定义与性质1.教师通过教材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比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2.教师示范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比的比较规则。

步骤三:分组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并用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步骤四:巩固练习1.学生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

2.教师布置了解实际问题,并运用比的性质进行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复习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学生可以给予自己和同学的表现评价,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五、教学特点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探索数学中一个有趣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

这是一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我将带领大家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教材中第五章“比例”的第二节“比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变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变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实际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两只动物,它们的身高和体长之比可能不同,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简要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比较两个量的大小的一种方法,它由两个数构成,用冒号“:”表示。

3.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我会详细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们通过例题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6.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板书,清晰地展示比的基本性质,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一些作业题,包括一些变换比的题目,让学生们课后巩固所学。

六、作业设计1. 请列出五个你认为的比,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2. 判断下列变换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3 → 4:65:7 → 10:143. 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将下列比进行变换:8:12 → 4:615:20 → 3:4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变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区别
一种运算 一种数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数值
(不能为 不能为0) 不能为
前项 比号
后项
(不能为 不能为0) 不能为
比值
一种关系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6÷8 =(6×2)÷(8×2) =12÷16 6︰8 =(6×2)︰(8×2)=12︰16 6︰8 =(6÷2)︰(8÷2)= 3︰4 6÷8 =(6÷2)÷(8÷2) 3÷4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
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 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最简分数。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
4︰6 ︰

2︰3 2︰
整数,而且互质. 整数,而且互质.
前项、后项同时除以2 前项、后项同时除以2 前、后项必须是
下面哪些比是最简比: 下面哪些比是最简比: 6:9 2:9 4:22 7:13 : : : : (不是)( 是)(不是 ( 是 ) )
1
(1) “神舟”五号 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 一面长15cm,宽 10cm,另一面长 180cm,宽120cm。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 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除外),商不 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 ), 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比的概念和运算。

比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比较关系,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比的知识点和应用。

一、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的定义非常简单明了,它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是由两个数构成的,这两个数分别称为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的表达方法有几种常见的形式,包括用冒号、用分数和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我们可以用冒号来表示一比二,即1:2;用分数表示一比二,即1/2;用百分数表示一比二,即50%。

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都可以反映出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关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表达方法。

二、比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在进行比的运算时,我们需要了解比的一些性质和运算法则。

首先,我们要知道比具有比例性质,即比中的两个数成比例。

比如,如果两个数的比是2:4,那么它们分别除以2后得到的比是1:2,它们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比中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而不改变比的大小关系。

另外,比还具有反比性质,即两个数的倒数之间的比也是相等的。

例如,如果两个数的比是2:3,那么它们的倒数之间的比是3:2。

这表明两个数的比和它们的倒数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对应的。

这个特性在实际问题中经常被用到,例如计算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反比关系来解决问题。

在进行比的计算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比的四则运算法则。

比的加减法运算可以直接对应数的加减法运算,而比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则需要应用比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来进行变形和简化。

三、比的应用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打折的情况。

这时,商家通常会以折扣比例的方式来表示打折的幅度。

比如,如果一件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那么实际支付的价格是100乘以0.8,即80元。

在这个例子中,折扣比是8:10,也可以化简为4: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建立。

2.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初步感知比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导解题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在操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二、教学资源1.实物投影仪—台。

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

验证表举例结论3.比,除法,分数关系表:比前项相当于后项相当于比值相当于除法分数4.卡片若干张。

(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3)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提出猜想:(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2)**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大小比较等。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等数学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比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学表达式的化简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大小比较等,并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大小比较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兴趣和思考。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4.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的定义及比的基本性质。

2.掌握比大小的判断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比的定义。

2.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
1.比的大小关系的抽象理解。

2.比的不同形式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比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比如两个水桶装水的比例、两种水果的比例等。

2. 讲解
•讲解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对象)的大小关系表示方法。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等比具有传递性,即若a:b=b:c,则a:c。

3. 练习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判断不同数值的大小关系,并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4.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场景,比如比赛场景中的排名比较、购物中的折扣比较等。

5. 总结
•总结比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强调比的灵活运用。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的相关知识。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提高了比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
•记录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做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比的基本性质》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比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

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

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

《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例1(1)、(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4~7题。

设计思想:《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和比的应用》的第二节内容。

它是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内容也是“比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共安排了一道例题包含两个小题(1)、(2)及“做一做”等。

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为教学重点,并围绕牵动教学主线的“猜想”,引领学生参与“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过程,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总结、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应用于实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人生态度。

本课教学采用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凸显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并且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经历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探究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后面学习比例和百分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着对于比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对于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为学习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通过探究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比的性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比的基本性质的相关图片、例子等。

2.练习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教学道具:用于展示比的基本性质的实物或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基本性质。

例如,妈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问学生如何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基本性质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比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时,比值不变。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题目,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大小比较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比例、分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大小比较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方法的掌握。

2.比的大小比较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比的基本性质的定义、实例、练习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分数、比例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基本性质的定义和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感知比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复习
什么叫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5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16×4)÷(25 ×4)=64 ÷100=0.64
30÷10=(30÷10)÷(10÷10)=3÷1=3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和4365129343343=⨯⨯=把下列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208=÷÷4204852=12111=÷÷11121111111112
10262565=⨯⨯=
联系区别除法
分数
比前项比号后项
(不能为0)比值一种关系
被除数除号除数
(不能为0)

分子分数线分母
(不能为0)分数值
一种运算
一种数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分数、除法、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难点:理解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6÷86︰8 6÷86︰8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12÷16
=(6×2)︰(8×2)=12︰16
=(6÷2)︰(8÷2)= 3︰4
=(6÷2)÷(8÷2)= 3÷4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4︰6=︰前项、后项同时除以2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3
前、后项必须是
整数,而且互质.
下面哪些比是最简比:
6:9 2:9 4:22 7:13 ()()()()

不是不是是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 ,宽10cm ,另一面长180cm ,宽120cm 。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15cm
10cm
180cm
120cm
1
(15÷5) ︰(10÷5) =3︰2 15︰10 =
同时除以15和10的最大公约数
180︰120
=(180÷60) ︰(120÷60)
=3︰2
同时除以180和120的最大公约数
=()︰619
2×18()×18=3︰4︰6192同时乘6和9的最小公倍数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19
20.75︰2
1
0.75︰2
=(0.75×100)︰(2×100)=(75÷25)︰(200÷25)
=3︰8
不管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一个
最简的整数比,而不是一个数。

=75︰200
32 : 16=(32÷16) : (16÷16)=2 : 1
48 : 40=(48÷8) : (40÷8)=6 : 5
怎样化解整数比?
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简比。

0.15 : 0.3
=(0.15×100) : (0.3×100)
=15 : 30
=(15÷15) : (30÷15)
=1 : 2
0.75︰2
=(0.75×100)︰(2×100)
=75︰200
=(75÷25)︰(200÷25)
=3︰8
怎样化解小数比?
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61 : 65)61
( : 6)(665⨯⨯=1 : 5=83 : 127)8
3
( : 24)(24127⨯⨯=9 : 14=怎样化解分数比?
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
(1)整数比(2)小数比(3)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简比。

——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85
: 0.125)8
5( : 8)(881⨯⨯=5
: 1=一个小数和一个分数组成的比,怎样化解?85 : 81=8
5
: 0.1255
: 1=625
01250. : .=)
.( : ).(1000625010001250⨯⨯=625
125 : =)
( : (125625125125÷÷=)
1、看谁的眼睛看得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题)
(1)4 : 15=(4×3):(15÷3)=12 : 5 (
)(2)10 : 15=(10÷5):(15÷3)=2 : 3 ()
(3): =(
×6):(
×6)=2 : 3 (
)(4)0.6 :0.13 =(0.6×100):(0.13×100)= 60 : 13 ()
1
3
121
3
12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9︰6的比值是()
(A )3 ︰2 (B )1—(C )2 ︰3
(2)——的最简比是()(A )300 ︰1 (B )300 (C )1︰300(3)0.25 ︰1.25的最简比是()
(A )25 ︰125 (B )1︰5 (C )5︰1
1
2
90.03B A B
3、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8小时完成。

(1)、甲完成任务的时间与乙完成任务的时间
的最简比是()︰()
(2)、甲的工作效率与乙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比
是()︰()
(3)、乙的工作效率与甲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比
是()︰()
3 43 4
4 3
比最简单的整数比比值
25 ∶100∶4.2∶1.44
1
652135
求比值和化简比:
1∶43∶13
5∶3
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求比值化简比
意义方法结果
比的前项除以
后项所得的商
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
的整数比的过程
是一个比
是一个数
前项÷后项前、后项同时乘或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习十一
(1) 49:50 = (49×2):(50×2) = 98:100
(2) 0.12:1 = (0.12×100):(1×100) = 12:100
(3) 275:250 = (275÷2.5):(250÷2.5) = 110:100
学习着……快乐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