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和血气分析动脉穿刺-24小时医学频道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检测动脉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情况,对于重症监护、急诊等临床环境下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这项检查。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包括动脉采血针、血气分析仪、消毒液、无菌手套、止血带、敷料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消毒无菌是非常重要的。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之前,需要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获得其配合和同意。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其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
3. 采血操作。
采血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戴上无菌手套。
然后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再用消毒液擦拭采血部位。
接着使用动脉采血针进行采血,注意要保持采血针的稳定和垂直,避免损伤血管壁。
4. 采血样本处理。
采血完成后,需要将采集的动脉血样本转移到血气分析仪的采血盒中。
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空气污染和氧气接触,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血液凝固,保持血样的流动性。
5. 检测操作。
将采血盒插入血气分析仪中,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通常需要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然后启动仪器进行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仪器的显示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结果解读。
当检测完成后,仪器会显示出相应的检测结果,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氢离子浓度等指标。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7. 结束工作。
在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完成后,需要将采血针、采血盒等设备进行丢弃或清洁消毒。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处理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血气分析
机体调节
1、血液缓冲系统:HCO3-/H2CO3是最重要的缓冲系统,缓冲能力最
强(含量最多;开放性 缓冲系统 )。两者的比值决定着pH值。正常 为20/1,此时 pH值为7.4。其次红细胞内的Hb-/HHb,还有HPO42/H2PO4-、Pr-/HPr。 2、肺呼吸: PaCO2↑或PH↓使呼吸中枢兴奋,PaCO2↓或PH↑使呼吸
中枢抑制。通过调节使HCO3-/H2CO3趋于20/1,维持PH值的相对恒
定。 3、肾脏排泄和重吸收: ① H+分泌和重吸收: CO2+H2O(在CA作用下)←→H2CO3→H++HCO3近端小管和远端集合小管 泌氢,对碳酸氢钠进行重吸收。 ② 肾小管腔内缓冲盐的酸化: 2HPO4 +H+→H2PO4氢泵主动向管腔内泌氢与HPO42-成H2PO4- 。 ③ NH4+的分泌: 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NH3+HCO3- NH3+H+→NH4+ 通过Na+/NH4+交换,分泌到管腔中。集合管则通过氢泵泌氢与管腔中的NH3结合成为NH4+。 4、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细胞内外的H+-K+、H+-Na+、Na+-K+、Cl--HCO3-,多位于红细胞、肌细胞、骨组织。酸中毒时常 伴有高血钾,碱中毒时,常伴有低血钾。
3.HCO3- 即实际碳酸氢盐(actule bicarbonate,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 HCO3-值 正常值 22~27 mmol/L 平均值 24 mmol/L 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 <22mmol/L 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 >27mmol/L 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4.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在标准条件下 [PCO2 40mmHg、Hb完全饱和、温度37℃] 测得的HCO3-值,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 22~27 mmol/L 平均值 24 mm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及血气分析要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及血气分析要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要点操作步骤:1. 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方法 1:使用一次性动脉采血器,将动脉采血器针栓推至底部再拉到预设位置 1.6 mL。
方法 2:使用常规注射器,先核对药物,抽取肝素钠 0.2 mL,转动注射器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头向上排出多余的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把备好的注射器放入治疗盘内。
注意: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均可使用。
应用一次性动脉采血器进行穿刺可保证血样不混入空气,明显减轻疼痛。
3. 操作过程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检验单;解释采血目的,取得患者配合;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点。
桡动脉:将手腕平稳放于一小的面垫卷上,腕部背屈约30°,定位在腕横纹上两横指动脉搏动最强处。
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
股动脉:向外旋转患者的大腿,选择靠近腹股沟皱褶处的部位,大约在腹股沟韧带下 2 cm 处。
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肱动脉:让手臂伸展,并在肘部下放一面垫卷,将腕部向外选择。
进行桡动脉穿刺时,应进行艾伦(Allen)试验,检查手的侧枝循环情况。
艾伦(Allen)试验的步骤:抬高患者的手和前臂几秒,嘱患者紧握拳头,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松拳,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而变得苍白持续按压桡动脉并松开对尺动脉的按压,密切观察手和手掌有无立即变红。
若手能在 10s 内立即恢复红色,表明侧支循环丰富,该侧桡动脉可以进行穿刺;若 10s 后仍处于苍白状态,表明侧支循环不充分,应避免该侧桡动脉的穿刺艾伦(Allen)量化试验: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不能配合操作,可将患者拇指或食指连接血氧饱和度指套,先记录血氧饱和度数值;检查者以双手按压于患者腕横纹上方动脉搏动处,同时压迫阻断桡动脉和尺动脉,使血氧饱和度描计曲线为直线。
检查者继续按压桡动脉并松开尺动脉,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描计曲线恢复正常状态或 2s 内血氧饱和度下降≤ 2%,则视为 Allen 量化试验阴性。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动脉采血(血气分析))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动脉采血(血气分析))(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
2.宜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血标本。
若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先抽取肝素钠0.2ml,转动注射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
3.选择并消毒患者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食、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
若穿刺成功,可见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采血1ml。
4.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无菌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min。
5.轻轻转动血气针,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
6.经动脉测压管取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1ml。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及按压时间。
(四)注意事项。
1.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min再采血。
2.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
3.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min。
4.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
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并发症【一】皮下血肿(1)原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动脉血采集及血气分析
动脉血的采集1、采血用物无菌治疗盘、血气针。
2、部位选择及穿刺角度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一般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决定选择其一。
我们通常选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不常用。
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桡侧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穿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进针角度一般选择20°~30°为宜。
股动脉直径相对较粗,动脉搏动感强,虽位置较深但直刺易刺入,且周围组织可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故股动脉穿刺取90°角进针。
3、穿刺的方法和步骤(1)了解病情,并向患者做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取得配合。
备好所有物品和器具。
(2)通过患者情况及动脉搏动强弱选择穿刺部位,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体位。
(3)常规消毒患者的穿刺部位及操作人员的左手中、食指。
必要时用0.5%的利多卡因0.25ml做穿刺部位的局部麻醉。
(4)右手握注射器,左手摸动脉搏动感最强处,找准穿刺点,两指分开,目的是绷紧皮肤固定血管。
若穿刺桡动脉,让患者的手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空针保持20~30°角,针头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血管。
若穿刺股动脉,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空针保持90°角,穿刺针垂直刺入动脉,皮肤进针部位应在脉搏搏动感最强处。
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进入针芯。
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针到皮下(不要完全拔出),根据动脉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见鲜血,利用动脉压力将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
获取足够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棉签并压迫穿部位10~15min,排出针管内的气泡,穿刺针套上橡皮套,以隔绝空气。
(5)标本在两手间滚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立即送检。
六、注意事项1、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保护措施。
2、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操作熟练。
临床操作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解析
临床操作动脉血气分析:实践标准解析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配合,并确保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准备齐全。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动脉血气分析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状况,如局部皮肤状况、患者体位等因素。
对于股动脉穿刺,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暴露股动脉;而桡动脉穿刺则需患者取坐位,前臂平放于桌上,暴露桡动脉。
在穿刺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穿刺技术,以确保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前,先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并用酒精棉球进行皮肤消毒。
待消毒液干透后,即可进行穿刺。
穿刺时,一手紧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45°角刺入动脉。
见到血液涌出后,轻轻旋转穿刺针,直至血液顺畅流出。
穿刺成功后,应迅速将动脉血气分析针头连接到分析仪器上,并启动采样程序。
在采样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相应处理。
待血气分析结果出来后,应对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在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之前,我会详细向患者解释这项检查的必要性、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我会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它们功能正常。
在操作过程中,我会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
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时,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判断。
例如,如果患者局部皮肤有损伤或炎症,我会选择另一个部位作为穿刺点。
在穿刺过程中,我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的痛苦。
当穿刺成功,血液顺畅流出时,我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为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而感到自豪。
检验科24小时急诊检验管理规定
检验科24小时急诊检验管理规定1急诊检验的要求1.1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样本后,应及时进行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
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急诊检验窗和相关设备。
急诊检验工作在日常工作时间由各实验组完成,值班时间由值班人员完成。
1.2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电子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急”特殊情况可用纸质申请单,但须注明急诊”),标本由护士或科室义工急送检验科。
1. 3若需由检验科采样的,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
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或科室义工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检验科。
1.4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进行检验;特殊紧急样本可直接送交相应实验组进行标识、处理。
1.5急诊检验完成并审核结果后,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结果报告送检医师,可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检验的范围2.1急诊患者。
2.2门诊危重患者。
2.3急诊室观察室患者或病情突然变化者。
2.4住院重症患者或病情突变者。
3急诊检验项目3.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DIC诊断项目、疟原虫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尿沉渣镜检、尿糖、尿酮体、尿隐血、尿胆原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3大便常规检验:理学检验、涂片镜检、隐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及定量、氯化物定量、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3.5 生化检验:K、Na、CL、CA、GL U、CR、BU N、AMY、CHE 测定,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测定,氨基转移酶,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6胃液毒物分析:如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动脉采血与血气分析
复合型血气报告的分析
• 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有酸碱一致性和酸碱 混合性之分。此外还有两种形式三重性酸 碱平衡紊乱。 •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包括:①以 pH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②以原发因素判 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失衡;③根据代偿 情况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分析的具体实例
2、某冠心病继发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及利尿药数月。 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显示:pH7.59,PaCO2 30mmHg, HCO3- 28mmol/L,问: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分析: 患者pH为7.59,明显高于7.45,存在碱中毒。引起pH上升有 两种可能性:PaCO2原发性减少引起呼吸性碱中毒;HCO3-原 发性升高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本例患者既有PaCO2下降,又 存在HCO3-增高,故患者有可能两种情况均存在。根据单纯 性酸碱平衡紊乱代偿调节的规律,当PaCO2原发性减少引起 呼吸性碱中毒时,HCO3-则应代偿性减少,低于24mmol/L的 正常水平,该患者实际HCO3-为28mmol/L,故存在代谢性碱 中毒;当HCO3-原发性增高引起代谢性碱中毒,PaCO2则应代 偿性增高,其数值应高于40mmHg的正常水平,该患者实际 PaCO2为30mmHg,故存在呼吸性碱中毒。
适应症
•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
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 者
• 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征
• 有出血倾向者;
• 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等; • 动脉炎或血栓形成者。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一、目的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通过对动脉血气的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状态以及氧合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阐述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为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信息:在采集动脉血样前,应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信息,确保采集正确的血样。
2、准备器材:准备好动脉采血针、注射器、橡皮塞、清洁棉球、消毒液等器材,确保其清洁、干燥、无菌。
3、选择采血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
4、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采集动脉血样的目的和方法,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取得患者的合作。
三、操作步骤1、消毒:用消毒液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为5cm以上。
2、穿刺:用动脉采血针进行穿刺,穿刺角度应与动脉走向平行,穿刺成功后抽取足够血样。
3、拔针:拔出穿刺针,将注射器中的血样推入事先准备好的橡皮塞中,并立即轻轻摇晃以防凝血。
4、标识:在血样瓶上标注患者信息、采血时间、采血部位等信息。
5、送检:将血样瓶放入试管架或转运盒中,送至实验室进行血气分析。
四、注意事项1、采集动脉血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穿刺前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避免选择硬化或炎症的血管。
3、穿刺时应避免穿破血管后壁,以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4、采集的血样应立即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血样变质。
5、如需重复采集血样,应间隔一定时间,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6、在操作过程中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患者的反应和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临床应用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对动脉血气的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氧合状态以及酸碱平衡情况,为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2、急危重症: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如严重创伤、休克、重症感染等,及时的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指导医生进行正确的抢救和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来评估患者的氧合状况、酸碱平衡及呼吸功能等。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术前准备十分重要。
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前,需要检查患者的动脉穿刺部位,确保该部位没有血管穿透或其他异常情况。
此外,还需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对重要的临床指标有所了解,以便在分析结果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其次,对于动脉穿刺过程要小心谨慎。
动脉穿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操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医务人员应掌握准确的穿刺技术,以避免损伤动脉血管和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配合和安慰,以减轻他们的不适感。
再次,采集动脉血样时要注意规范操作。
采集动脉血样时,要使用无菌容器,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医务人员应注意不要过度抽取血样,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过多的压力。
同时,要及时封闭血样容器,避免空气进入,以免造成血气分析结果的误差。
此外,在血样采集后,应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血样应该尽快送达实验室,以避免血气分析结果的延误。
同时,还需要注意血样的正确保存,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在解读分析结果时要综合考虑。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涉及到多个指标,包括 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等等。
医务人员在分析结果时,应该注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总之,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临床检测方法,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遵守规范操作,确保采集到准确的血样。
在分析结果时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使得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和可靠。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采集前准备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确保采集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免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体重等,以便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分析参数。
我们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和鼓励,让他们放松心情,配合我们的采集工作。
二、采集方法1.1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动脉血气分析需要从动脉血管中采集血液样本,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采血部位。
具体选择哪个部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例如,对于老年人或者血管较细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桡动脉;而对于年轻人或者血管较粗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股动脉。
1.2 消毒与穿刺在选择好采血部位后,我们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感染。
消毒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酒精消毒、碘伏消毒等。
消毒完成后,我们需要用一根针头穿刺皮肤,进入血管。
在穿刺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针头与血管的垂直关系,以免影响到血液的采集。
1.3 采集血液样本当针头成功进入血管后,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针头的进针速度和深度,来采集不同深度的血液样本。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采血器的负压状态,以免血液流出体外。
我们还需要定期更换采血器上的吸管,以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
1.4 采血完毕后的处理在采血完毕后,我们需要将采血器上的吸管取下,然后用棉球或绷带压迫采血部位,以止血。
我们还需要将采血器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以便于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无菌为了避免污染血液样本,我们需要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在每次使用采血器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采血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2 注意采血深度和速度在采集血液样本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采血深度和速度。
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器械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检查患者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诊断资料;-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
2. 定位动脉穿刺点:- 使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动脉穿刺点,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 使用消毒液清洁穿刺点周围的皮肤。
3. 穿刺动脉操作:-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以30度角插入皮肤和组织;- 将针头向下穿过皮肤和组织,直到动脉血液进入注射器;- 注意避免穿刺过深或损伤周围组织。
4. 采集血样:- 一旦确定动脉血液已进入注射器,轻轻抽回一定量的血液;- 完成血样采集后,缓慢地从注射器中释放血液;- 将血液转移到标有患者信息的试管中。
5. 处理穿刺点:- 轻轻地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使用无菌敷料或绷带覆盖穿刺点,防止感染。
6. 清洗和记录器械:- 将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进行正确的清洗和消毒;- 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穿刺点位置、血样采集量等。
评分标准动脉穿刺(血清分析)的操作需要严格的技术操作和谨慎的态度。
根据以下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价:1. 穿刺点准确定位:评判穿刺点是否准确选择,是否经过适当消毒。
2. 穿刺操作技巧:评判操作者是否准确地穿刺到动脉,操作是否轻柔且不损伤周围组织。
3. 血样采集质量:评判采集的血样是否足够,是否有血栓或杂质污染。
4. 穿刺点处理:评判穿刺点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注重止血和防止感染。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每个评分项给予合适的分数,总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完成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后,应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以上为动脉穿刺(血清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然而,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检查,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血样采集:动脉血气分析需要从动脉中采集血样,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常用的动脉包括桡动脉和肱动脉。
采血前要对皮肤进行充分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在采血时,要注意避免抽吸过多血样,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2.采样容器:动脉血样的保存容器要选择适合的玻璃容器,避免使用塑料容器。
因为塑料容器可能会与血液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指标的测量准确性。
此外,在采样容器中要注明相关的病历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记录。
3.保存和运输:采集血样后,要及时封闭容器,避免空气进入,防止指标的变化。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持续震动和剧烈摇晃,以防血样的混杂或指标的损伤。
4.手术患者和呼吸机患者:对于正在接受手术的患者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血气分析。
在手术中和使用呼吸机期间,动脉血气指标可能会受到干扰,因此需要确保患者处于静态状态。
5.分析时间和条件:动脉血气分析需要在采血后尽快进行分析,以避免指标的变化。
分析时要选择适当的仪器,保证准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和仪器校准等要素,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6.临床状况评估:动脉血气分析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综合分析。
只有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才能更好地解释血气结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等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7.正确解读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应该根据临床经验和参考范围进行解读。
不同的疾病或条件可能导致血气指标的异常变化,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
有时候,可能需要重复测试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然而,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采样、保存、分析和解读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进行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预备:在进行血气分析前,病人应该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或吸烟等会影响呼吸功能的行为。
临床医生应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其病史和症状,特别是有关呼吸系统的信息。
2. 术前准备: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妥善的准备,包括消毒、采集血液样本所需的器械、试剂等。
确保所有的器械都是干净的、无菌的,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3. 采集血液样本: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来进行的,因此需要在术前确定采集点。
常见的采集点有人体外侧动脉(一般是桡动脉)和下肢动脉(长者或手术时),采集前需进行局麻或麻醉,减轻病人的疼痛。
采集完毕后,需要将血样立即送至检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血气参数的变化。
4. 观察病情变化:在进行血气分析前后,医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检测结果能够反映病人的呼吸功能、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等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指标,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5. 技术操作:血气分析需要熟练的技术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了解各项操作规范和方
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
同时,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持其稳定的性能。
综上所述,进行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上的事项。
这些事项旨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
因此,在进行血气分析时,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检测结果和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
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分析动脉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方法1.选取动脉采血部位: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肱动脉。
通常情况下,采血部位应该选择肥厚较显著的、贴近皮表的部位,并避免靠近关节和血管弯曲处。
2.消毒:采用无菌消毒棉球将采血部位彻底消毒。
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70%的酒精涂擦,方法是从穿刺点向外呈扇形敷酒精;二是采用碘酒,方法是从穿刺点中心开始,直径为2~3cm的圆圈,再从中心向外绕圈敷碘酒。
3.穿刺:需要使用标准的动脉穿刺工具,常用的有蘑菇针和翅膀针。
正确握持穿刺器械,选择适当的角度和位置进行穿刺,避免刺伤动脉血管壁。
穿刺后应有持续的血流出现,表明已成功穿刺动脉。
4.插管固定:成功穿刺后,应将插管与外部装置连接,确保血样准确采集。
插管的固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胶布固定法、箍带固定法和结扎固定法。
5.血液采集:血气分析需要采集一定量的动脉血液样本。
在插管与外部装置连接后,可以用注射器采集样本,同时记录下样本采集时间。
6.气体分析: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气体分析。
在送检前,应确保血样的完整性和保存温度,以避免样本质量的变化。
1.术前准备: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动脉病变、感染或局部皮肤损伤等情况,应特别注意选择穿刺部位,并加强术前准备工作。
2.监测患者症状:采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头晕、肢体无力、出血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果出现异常,如血液外渗、血肿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动作并及时处理。
3.遵守无菌操作:血气分析是一项无菌操作,护士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消毒工具和保持干净的操作场所。
动脉血气的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的注意事项动脉血气是一种检测动脉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常规临床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和肺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在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下面将对这些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进行动脉血气检查需要取血,因此需要使用穿刺针穿刺患者的动脉进行血液采集。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确保自己具备良好的穿刺技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常用的穿刺点有桡动脉、肱动脉和股动脉等。
选择穿刺点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肤色等因素,同时要注意避免伤及神经和血管结构,以及尽量减少出血和感染的发生。
其次,在动脉血气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当的采血时间和方法。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气的采血时间应该选择在患者处于稳定状态、无呼吸困难和持续性正常供氧状态时。
一般情况下,早上空腹采集的动脉血气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此外,在采血时需要注意采血量的控制,确保采集到足够的血液量进行检查,一般要求采集2-3mL的动脉血液。
另外,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
例如,采血前需要告知患者,让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出汗、发热、吸烟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动脉血气结果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在采血前及时告知患者,以便减少干扰因素的发生。
在采集到动脉血液样本后,需要迅速进行分析和检测。
由于动脉血液样本中的氧气浓度很高,故需要在采集后尽快将血液样本放置于带有防氧化剂的采血管内,并且要密封好以防止氧气损失。
同时,还需要将血液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快速分析和检测,以便及时获取结果,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动脉血气检查是一种微创操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淤血、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细心小心,并在操作结束后对穿刺点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护理。
同时,在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时,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感染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
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临床表现: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肖退,疼痛减轻。
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假性动脉瘤形成临床表现: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面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
因此,假性动脉瘤是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医院血气分析时动脉穿刺术的告知程序
医院血气分析时动脉穿刺术的告知程序
1.操作前告知患者或家属:根据病情观察及治疗需要,需抽动脉血0.5~2ml进行血气分析。
2.动脉部位较深,需要触摸到动脉搏动后才能进行穿刺,操作中可能稍有疼痛,请患者配合,进针时请勿活动,以免损伤血管。
3.操作中护士会观察患者病情,如有不适请即刻告诉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4.穿刺后,局部按压5~10分钟。
按压时稍用力,禁止环揉,以免局部出血或发生血肿。
5.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局部不要着水,以免引起感染。
6.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用力,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恢复。
7.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时要及时告知护士,以便处理。
8.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血气分析(采集动脉血:用血气分析专用采集针,采集量不少于1ml)
血气分析
(采集动脉血:用血气分析专用采集针,采集量不少于1ml)
1.采集病人桡动脉或深部动脉,儿科病人可采集头皮动脉。
2.采集后排除采集管内的气泡和充分混匀标本,之后立即封闭标本,避免标本与空气接触。
如采血不顺,怀疑有凝块的标本必须重新采集。
3.动脉血采集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一般建议病人休息30分钟后采集。
4.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测定,应保存于4℃环境中,但不得超过2小时。
5.如病情许可,最好在停止给氧30分钟后采集或注明给氧浓度,并注明病人采集时的体温。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穿刺
【目的】
为监测动脉血相关指标、检测动脉血压、血管造影及其它相关疾病治疗进行单次性穿刺、 放置套管针、动脉导管术、动静脉瘘等技术。
【适应证】
1. 严重休克的急危重病人,需经动脉快速输液或输血,提高有效血容量、血压,改善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以争取时间。
2. 各种需检查和监测动脉血气的情况。 3. 手术、麻醉及急危重症病人需监测动脉血压。 4. 特殊检查和治疗:选择性动脉造影、或注射抗肿瘤药物,行区域性化疗治疗、心脏介入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 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 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可能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 3~5 分钟。 4. 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反复穿刺会引起动脉痉挛和损伤血管,并使穿刺更为困
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 5. 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 6. 将钢丝由针腔送入动脉,然后退出金属穿刺针,将钢丝留置在动脉内,盐水纱布擦拭导
引钢丝。 7. 将动脉导管沿钢丝导入动脉,再将钢丝撤出,可见动脉血由导管喷射出。 8. 迅速连接测压管。 9. 固定套管。
三通、套管针(成人 20G,儿童 22G 或 24G)、无菌注射器(5ml)、小切开包(无菌持物钳,) 延伸连接管、加压装置、测压装置。
0.1%肾上腺素、抗凝剂(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冲洗液或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液)。 需要时备输液或输血用物。
【术前准备】
1. 操作者熟悉患者病情,熟练掌握本操作的技术。 2.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和解释操作的目的,操作简要过程,取得理解与配合。 3. 根据所选部位进行局部备皮。 4. 器械准备等。
治疗、血液透析治疗等。
【禁忌证】
1.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 慢性严重心、肺或肾疾病、晚期肿瘤等不能耐受者。 3. 穿刺局部有感染者。 4. 穿刺动脉有痉挛、血肿、动脉瘤或血栓形成。 5. 动脉闭塞或由于纤维疤痕等因素导致穿刺困难者。
【物品及器材】 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2~2.5%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消毒棉签(球),无菌纱布。 清洁弯盘、橡皮塞、试管、笔、砂轮。 动脉留置导管(内径 1.1mm),导引钢丝(内径 1.1mm)、金属穿刺针(内径 1.1mm)、
肱动脉:病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
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1~2cm 动 脉搏动处。
具体操作步骤
用于检测血气分析 桡动脉穿刺 1. 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 桡动脉穿刺点:桡骨茎突近端 1cm 处。 3. 术者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 2cm 动脉搏动明
【操作关键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治疗项目等。 2. 再次向患者或者家属解释操作目的、方法。
3. 再次查对检查注射器的包装、有效期等。 4. 洗手、戴口罩、帽子。 5. 可选的动脉
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新生儿可用脐动脉插管。
6. 穿刺点 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 1~2cm 动 脉搏动处。
钢丝导引法 桡动脉 1. 通常选用左手。 2. 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 60°。 3. 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 两手指间。 4.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 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及动脉周围浸润麻醉。注意麻醉 药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对桡动脉搏动的触摸。 5. 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 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 入动脉。 6. 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J”型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 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 7. 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 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 8. 将钢丝由针腔送入动脉后,然后退出金属穿刺针,将钢丝留置在动脉内,盐水纱布擦拭 导引钢丝上的血迹。 9. 将动脉导管沿钢丝导入动脉,再将钢丝撤出,可见动脉血由导管喷射出。 10. 迅速连接测压管。 11. 固定套管。
影响检测结果。
用于连续测动脉血压 套管针法 桡动脉
1. 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 2. 距动脉搏动最明确处 0.5~1.0cm,相应型号套管针穿入皮肤。 3. 针头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对。 4. 针干与皮肤的角度根据患者的胖瘦和动脉的深浅而定,越瘦越表浅角度约小,约 10°左
右。 5. 在退出针芯可见有鲜红色动脉血喷出即表明穿刺成功。 6. 迅速将送入的套管与测压管连接。 7. 固定套管。
影响检测结果。
股动脉穿刺
1. 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2. 股动脉穿刺点:皮肤进针处应选择腹股沟韧带下 2~3cm 处,多数在皮肤皱褶下 1cm 左右,
股动脉搏动最强点的部位。 3. 术者在穿刺侧,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 4. 右手持注射器(已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者与动脉走向呈 40 度角刺入。 5. 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人注射器,固定注射器,右手采血 2ml。 6. 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 5 分钟。 7. 抽取动脉血后,排出注射器内气体,立即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内,防止空气进入,
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4. 右手持注射器(已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 40 度角刺入。 5. 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人注射器,表示已刺入动脉。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
右手采血 2ml。 6. 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 5 分钟。 7. 抽取动脉血后,排出注射器内气体,立即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内,防止空气进入,
股动脉
1. 腹股沟韧带下方 2cm 左右,股动脉搏动表面,三指确定动脉走向。 2. 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及动脉周围浸润麻醉。 3. 针头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对,穿刺针与皮肤成 45°进针,针进入动脉时可见鲜红色动脉血
喷出。 4. 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J”型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