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

合集下载

轴对称图形 教学流程

轴对称图形  教学流程

轴对称图形教学流程环节1欣赏图片初步感知活动一说一说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看这幅画面,瞧,在公园里,草地上,很多人借助春风进行一种活动,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你真是个会观察会生活的小朋友!对啦,就是放风筝!老师收集了几个风筝,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活动二看一看请仔细观察这四幅图片,你能找到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你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相同的地方!真赞!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你很会倾听!是的,这四幅图片虽然看起来五颜六色,各不相同,但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不管颜色、形状,还是图案都完全一样。

环节2结合实例学习新知活动一找一找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

你们看!谁来说一说这些图片的特征?你最勇敢,你第一个来说。

这个是青蛙卡通图片。

从它的耳朵和两条腿中间分开,青蛙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第二幅图是蝴蝶,从它的眼睛和身体中间分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第三幅图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从中间的国徽、毛主席像和门洞城楼分开,城楼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第四幅图是我们京剧的脸谱,从他额头的红线和鼻子中间的花纹分开,脸谱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以上四图利用课件讲到从中间分开时呈现一条直线一一对称轴) 像这样,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对称现象。

(板书:两边完全一样对称)这个字,念做chèn,是个多音字,也读作chèng 或chēng,这里,我们读作chèn。

认识对称现象以后,我们一起做个会发现会搜集的细心小朋友,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对称现象的物体吗?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很赞,找到了这么多有对称现象的物体,了不起!那我就要出难题考考你们这些小聪明家了!敢来挑战吗?活动二剪一剪1.(出示卡纸和爱心剪纸)大家看到了,这是一个什么?没错,爱心!请问,它是对称现象吗?怎么判断?是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ok,是对称现象。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和判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3.学会使用轴对称性质,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4.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特点。

2.在黑板上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步骤二:概念讲解1.教师简单地解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可以以某一条直线为轴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则该图形具有轴对称性。

2.教师通过示例图形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步骤三:判断轴对称图形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不同的图形,并要求学生判断其中哪些具有轴对称性质。

2.学生根据概念讲解和示例图形的经验,分组讨论,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结果。

步骤四:轴对称图形的变换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线。

2.教师向学生解释轴对称图形的变换规律:以轴对称线为轴,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关于轴对称线对称。

3.学生根据规律,尝试进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变换,并在纸上进行实践操作。

步骤五:活动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配对活动,每对学生交替出一道轴对称图形的题目,另一个学生要尝试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质,并给出理由。

2.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正确率,并提供指导与反馈。

步骤六: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方法和变换规律。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操作过程,评估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练习中的表现以及总结展示中的发言,评估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案[修改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案莱芜高新区实验学校初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总第页)课题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 课型新授第4 课时,主备王莹成员刘军、李伟、狄杰、董慧、王莹审核刘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优美的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体会几何图形的和谐美。

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同伴交流,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难点:掌握等腰三角形有关概念及特征;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和应用。

5、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6、教学工具:多媒体二、激情导课我们在以前就已经学习过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现在我们来研究等腰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特殊性,它具有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示案导学阅读P9“想一想”上面的内容,自学过程中结合图形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各元素的名称。

四、交流展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能找到他的对称轴吗?小组讨论并交流你所得到的结论。

五、精讲拓展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六、训练题组1、如图,AB=AC,图中注明腰、顶角、底角、底边.A60BC (1)2、如图,在下面的等腰三角形中,∠A是顶角,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AB(2)CA 120CB(3)3、下图是由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请你画出它的对称轴.七、创新提升1、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居民区B 居民区A2、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要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房梁就是水平的。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下)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下)

BC DB AD DB
A
C
AB 14
=
课堂小结
尺规 作图
角平 分线
性质 定理
辅助线 添加
属于基本作图,必须熟练掌握
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 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 垂线段
当堂检测
1. 如图,DE⊥AB,DF⊥BG,垂足
分别是E,F, DE =DF, ∠EDB=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角的平分线;
(2)点在该平分线上;
(3)垂直距离.
O
A D
PC
定理的作用:证明线段相等.
E
B
应用格式: ∵OP 是∠AOB的平分线, PD⊥OA,PE⊥OB, ∴PD = PE
推理的理由有三个, 必须写完全,不能
少了任何一个.
随堂训练
(1)∵ 如下左图,AD平分∠BAC(已知),
知识讲授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仔细视察步骤 作法:
A
M C
(1)以点O为圆心,适当
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 点M,交OB于点N.
B
N
O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
2
∠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知识讲授
已知:平角∠AOB. 求作:平角∠AOB的角平分线.
做一做:请大家找到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并说明作图方法与仪器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示:
A
(1)已知什么?求作什么?
(2)把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仪器的顶
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仪器的两边相等,怎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案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案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案一、引言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让学生们比较头疼的一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构造方法以及教学流程等方面探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案。

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我们需要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轴对称图形是指将一个图形对称地平分,使图形的两部分完全重合的轴称为轴对称线。

又称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左右对称、前后对称、上下对称或斜对称等。

三、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1、对称轴的确定需要确定对称轴的位置和方向。

对称轴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根据图形中已知的线段、对角线、中垂线、平行线等线段来确定。

对称轴应该能够把图形完全分成两部分并且两部分完全重合。

2、对称点的求法确定对称轴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对称点是指沿对称轴对称后重合的点。

对称点的求法可以根据图形中已知点、线段的对称性质来进行。

对称点的求法是轴对称图形中最关键的一步。

四、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流程1、引入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概念讲解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几何、形象的语言、图片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3、实例演练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不同形状和规律的轴对称图形,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构造方法。

4、自主探究教师可以搭建轴对称图形的模型或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在轴对称图形的实践中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拓展延伸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拓展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和延伸,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五、教学方法与技巧1、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轴对称图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规律和性质。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通用5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通用5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够准确的判断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对称的剪纸作品,对称的图片,剪刀,彩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欣赏剪纸作品:师:我们班有许多同学都参加了剪纸兴趣小组,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学校的展览,我们教室里也贴有他们的作品,你们喜欢这些剪纸作品吗?老师也很喜欢这些作品,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欣赏。

(出示剪纸作品)师:这些作品美不美?美在哪里?(答案强调图形的两边是对称的,对称也是一种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图形中的对称美。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反思:利用学生自己的剪纸作品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剪一剪师:同学们都认为对称也是一种美,那么我这儿有一幅图,谁能把它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一种对称的美。

(出示一个只画了一半的花瓶。

)指生上来画完整。

师:画得美不美?对称吗?(肯定不太对称)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两边完全对称?师:我有一个好办法,能使它两边完全对称。

《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

•••••••••••••••••《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梯形和三角形。

学生: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对象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

学生在前面已经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一个图形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认识了对称轴。

所以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撕纸玩轴对称图形,学生对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

教学过程:一、“玩”对称,谈话激趣谈话: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打算怎么玩这张纸?……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这张纸?看好了,先对折,对折后有一条折痕(板书:折痕),然后从折痕处撕开。

怎么样,想试一试吗?(把教师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二、自主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仔细观察你的作品,它是一个什么图形?(我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线,有一条折痕,两边完全一样,完全重合)板书:轴对称图形提问:为什么你觉得你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谈话:轴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而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角的平分线有关性质;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的有关性质.难点: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相关图片,微课,动画五、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在S区有一个集贸市场P,它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要从P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一条到铁路.问题1:怎样修建道路最短?问题2:往哪条路走更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图形,体现对称图形的美丽一面的同时揭示对称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胜心.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间相互交流看法.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课题---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新知】 探究角的对称性:活动 1.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再打开纸片 ,看看折痕与这个角有何关系?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设计意图:体验角平分线的简易作法,并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引出做铺垫,为下一步设置问题墙.活动2.(1)将∠AOB 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看一看,第一条折痕是∠AOB 的平分线OC ,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PD ,PE 是角的平分线上一点到∠AOB 两边的距离,这两个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改变点C 的位置,线段CD 和CE 仍相等.PE DCBOOBA角平分线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 ∠1=∠2, PD ⊥OA ,PE ⊥OB ∴PD =P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说明道理已知: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是D ,E .求证:PD =PE .证明:∵ PD ⊥OA ,PE ⊥OB (已知) ∴∠PDO =∠PEO =90(垂直的定义) 在△PDO 和△PEO 中∴△PDO ≌△PEO (AAS )∴ PD =P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把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明确角平分线性质如何运用.活动3 尺规作图例2.利用尺规,作∠AOB 的平分线. 已知:∠AOB .求作:射线OC ,使∠AOC =∠BOC .作法:(1)在OA 和OB 上分别截取OD ,OE ,使OD =OE . (2)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则射线OC 即为所求(如图示).C ED BAO【典型例题】例1.判断正误(1)∵ 如图,OP 平分∠AOB (已知)∴PD =PE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 如图,DC ⊥AC ,DB ⊥AB (已知)∴BD =CD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 AD 平分∠BAC , DC ⊥AC ,DB ⊥AB (已知)∴BD =CD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DC BAD CB例2.如图,CD⊥OA,CE⊥OB,D、E为垂足.(1)若∠1=∠2,则有___________; DC=EC(2)若CD=CE,则有___________.∠1=∠2设计意图:熟练掌握角平分线性质,明确条件,能正确运用.例3.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如图),其中AB=AD,BC=DC,将A点放角的顶点,AB和AD分别与角的两边重合,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BAD的平分线,为什么?证明:在△ACD和△ACB中AD=AB(已知)DC=BC(已知)CA=CA(公共边)∴△ACD≌△ACB(SSS)∴∠CAD=∠C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C平分∠DAB(角平分线的定义)设计意图:说明用其他实验的方法可以将一个角平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例4.在Rt△ABC中,BD是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与DC相等吗?还有其它相等的线段吗?解:∵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E=DC,∵∠ADE =180°-∠EAD -∠AED ,∠ADC =180°-∠C -∠CAD , ∴∠ADE =∠ADC , ∴△ADE ≌△ADC , ∴AE =AC .∴图中相等的线段:DE =DC ,AE =AC .设计意图: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注意与全等三角形相结合解决问题.例5.如图,已知点O 为△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过点O 作OD ⊥BC 于点D ,且OD =4.若△ABC 的周长是17,求△ABC 的面积.解:如图,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连结OA , ∵点O 是∠ABC 、∠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 ∴OE =OD ,OF =OD ,即OE =OF =OD =4, ∴S△ABC=S△ABO+S△BCO+S△ACO=12AB •OE +12BC •OD +12AC •OF =12×4×(AB +BC +AC ) =12×4×17 =34.设计意图: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从整体的角度求面积.【随堂练习】1.(1)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是D 、E ,PD =4cm , 则PE =__________cm. 4(2)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 =2,BC =8,则△BDC 的面积是 .82.已知△ABC 中,∠C =900,AD 平分∠CAB ,且BC =8,BD =5,求点D 到AB 的距离是多少?解: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在△ABC 中,∠C =90°,AD 平分∠CAB , ∴DE =CD ,∵BC =8,BD =5, ∴CD =BC -BD =3, ∴DE =CD =3,即点D 到线段AB 的距离是3.设计意图: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如图,求作一点P ,使PD PC =,并且使点P 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说明你的理由.解:作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和∠AOB 的角平分线,两线交点即为所求点. 设计意图:角平分线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综合运用.4.如图,在△ABC 中,AB C ,90︒=∠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垂足为E ,若2,30=︒=∠DE A ,求DBC ∠的度数和CD 的长.分析:由︒=∠30A ,︒=∠90C 可知︒=∠60ABC ,又知D 是AB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所以有DBE A BD AD ∠=∠=,,从而求出DBC ∠,由DBE DBC ∠=∠,所以有2==DE CD .解:因D 是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所以BD AD =,所以︒=∠=∠30A DBE ,所以︒=∠=∠30DBE DBC 又因为BC DC AB DE ⊥⊥,,所以2==DE CD . 故2,30=︒=∠CD DBC .设计意图:在这个题中应用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分线的性质.5.如图,∠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求证:BD +EC =DE .证明:∵BF 平分∠ABC ,∴∠DBF =∠FBC .∵DE ∥BC ,∴∠DFB =∠FBC .∴∠DBF =∠DFB . ∴DF =DB ,同理FE =EC ,∴DE =DF +FE =BD +EC .6.如图,CE ⊥AB 于点E ,BD ⊥AC 于D ,BD ,CE 交点O ,且AO 平分∠BAC , 求证:OB =OC .证明:∵AO 平分∠BAC ,CE ⊥AB 于点E ,BD ⊥AC 于点D , ∴OE =OD ,又∵在Rt △OBE 和Rt △OCD 中EOB DOC OE ODBEO BDC ∠∠∠⎧⎪⎪⎩∠⎨=== ∴△OBE ≌△OCD (ASA ), ∴OB =OC .设计意图: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把证明线段相等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常用的解题思路.【课堂小结】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1)角平分线与全等三角形相结合说明线段相等; (2)与面积问题相结合.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掌握线段与角的对称性.【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对称性,对对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培养观察、操作、归纳和推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2.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寻找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3.利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美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同时,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五篇)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五篇)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1、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2、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散发活力,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本着这样的思想,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策略,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通过教师适时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的“探”,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放”来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使师生双边产生共鸣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教学对象分析:鉴于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章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图形与变换中重要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探索生活中的轴对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能完成上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堂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堂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能够通过实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判断它们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4.了解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引入课题:通过引入一张图案或一个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让他们思考问题的答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示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性:也就是图形经过一个轴对称,两边成为对称关系,互相照应,即“对称”的性质。

3.学生实践:教师出示一幅轴对称图形,要求学生找出它的轴线,并画出对称轴线两侧图形的对称部分。

4.讲解轴对称的判定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形,找出两幅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轴线),进而总结出判定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实例活动:采用游戏方式,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画的轴对称图形,并让另外一位同学找出它的对称轴线。

6.轴对称图形的应用: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图形的物品或物体,来引出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饼干、公墓牌坊、建筑中的壁饰等。

7.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牢固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点、判定方法以及应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法:以图形、实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观念和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

2.问题导向法: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互动探究法:采用游戏、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第四部分: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与学生的互动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情况,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充和提醒。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案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案3
【拓展提升】
图5-3-78
例2如图5-3-78,AD平分∠BAC,DE⊥AC,DF⊥AB,说明:△DEC≌△DFB.
解:因为AD平分∠BAC,DE⊥AC,DF⊥AB,
所以DE=DF.
又因为在△DEC与△DFB中,
∠DEC=∠DFB,DE=DF,∠EDC=∠FDB,
所以△DEC≌△DFB.
强化训练,进一步掌握知识.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1.课本P126随堂练习.
2.课本P127习题5.5T1,T2,T3.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课堂总结】
教师: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学生:(主动起立回答)角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说明线段相等可考虑哪几种方法?
图5-3-77
变式 如图5-3-77,已知在△ABC中,∠C=90°,AD平分∠CAB,且BC=8,BD=5,求点D到AB的距离.
解:如图5-3-77,过点D作DE⊥AB于点E.
因为AD平分∠CAB,CD⊥AC,DE⊥AB,所以CD=DE,
所以DE=BC-BD=3,即点D到AB的距离是3.
此例的设计较为简单,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三】 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对这种可以折叠的角可以用折叠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线,对不能折叠的角应怎样得到其角平分线呢?
下面我们探究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图5-3-74
已知:如图5-3-74,∠AOB.
求作:射线OC,使∠AOC=∠BOC.
作法:
(1)在∠AOB的两边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折叠纸飞机或剪窗花时出现的对称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奥秘。
2.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性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探讨轴对称图形性质和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环节,学生们能够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手把手教你做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手把手教你做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指通过某个轴线进行对称操作后,图形两侧完全重合的图形。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爱心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因为爱心可以通过一条中心轴线进行对称操作,两侧完全重合。

那么,要如何手把手地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呢?以下是一份简单易懂的教案:
一、知识准备
1.定义轴对称图形。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

3.了解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

二、教学过程
1.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轴对称练习。

2.引导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轴对称图形。

3.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轴对称图形。

4.指导学生用铅笔和纸制作轴对称图形。

5.让学生用彩笔或颜料将轴对称图形涂色。

6.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轴对称图形,让他们彼此欣赏。

三、教学总结
1.简单回顾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

2.指导学生如何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

3.建议家长多和孩子一起制作轴对称图形,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以上就是一份简单易懂的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轴对称图形制作的方法。

同时,家长也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孩子一起亲手体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乐趣。

轴对称图形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轴对称图形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年龄段:小学三年级
主题:轴对称图形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其特点。

3.能够寻找轴对称图形。

4.能够自主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设计方法,创新出自己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一:轴对称概念的引入
老师将一张图形投影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图形有哪些对称的地方?是否有一个中心点,使得将图形折叠后两边完全一致?这种对称你们是否见过?”引领孩子们来提出“轴对称”这一概念。

课堂活动二:寻找轴对称轴线
老师出示多个轴对称图形并指导学生尝试讨论,找到图形的轴对称轴线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

通过较多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寻找轴对称轴线的方法。

课堂活动三:练习画轴对称图形
给学生发放白纸,让学生用线标记出轴对称轴线,并在轴对称轴线两侧画出与对称轴线相似的图形。

课后布置作业以便孩子们进一步练习。

课堂活动四:创造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探究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互相分享他们的经验。

让学生拿出他们的轴对称图形并跟班级分享。

并对学生们轴对称图形设计方式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将更多的创意投入到轴对称图形设计中。

结论:
通过本节数学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寻找、绘制并创造轴对称图形。

这不仅是提高孩子们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趣味性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敢于创新、完美展示的理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案

七年级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

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角平分线性质的推导过程。

难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角平分线的概念: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2、下图中能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是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哪些?【探究成因】1、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再打开纸片看看折痕与这个角有何关系?结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对这种可以折叠的角可以用折叠方法找到角平分线,对不能折叠的角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其角平分线呢?结论:利用角平分仪。

3、根据角平分仪的原理怎样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角平分线有哪些性质?(学生操作探究)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猜想:有两条折痕相等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共享成功】1、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②∵ DC ⊥AC ,DB ⊥AB①∵ AD 平分∠BAC ∴ DB=DC∴DB=DC( ) ( )③∵ AD 平分∠BAC, 2、小试牛刀(练一练)DC ⊥AC ,DB ⊥AB ①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 点P 在OC 上, ∴ DB=DC PD ⊥OA,PE ⊥ OB, 垂足分别是D 、E., PD=4cm,则PE=__________cm.( )② 已知△ABC 中, ∠C=900,AD 平分∠ CAB,且 BC=8,BD=5,求点D 到AB 的距离是多少?CADCB【课堂小结】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达标检测】1、如图,OP 平分∠MON,PA⊥OM,PB⊥ON,垂足分别为A、B.,若PA=6,则PB为( )A、2B、4C、6D、8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3、如图,利用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A、SASB、ASAC、AASD、SSS4、下列各图中,OP是∠MON的平分线,点E,F,G分别在射线OM,ON,OP上,可以解释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图形是()【布置作业】1、课本P127 习题5.5 第1、2、3题2、导练P30 对应练习中基础题课后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轴对称图形教案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在学习绘画、设计和数学等课程时,轴对称图形是一种常见的基本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线条和色彩的关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制作一份轴对称图形教案需要根据课程要求精心准备,下面将介绍一下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教案设计与规划要制作一份高质量的教案,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

此外,教案还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介绍概念、绘图技巧、应用实例等。

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和授课时间的分配,并根据学习目标来制定教学策略。

在规划阶段中,要确定教案的主题、内容、方式及学习目标等,这样可以有序地进行后续的工作。

2.制作教案PPT在准备教案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制作教案PPT。

通过制作PPT,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

制作PPT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思维模式。

一般来说,在制作教案PPT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简洁明了,不占用太多时间;(2)图像质量高,对称明显;(3)字体大小适当,方便学生阅读。

3.准备绘图工具在制作教案时,我们需要准备绘图工具,如钢笔、圆规、直尺等,以便制作精美的轴对称图形。

另外,在选择颜色时要注意搭配,避免暴露过于招摇的色彩。

4.制作轴对称图形制作轴对称图形前,需要先明确对称轴的位置。

对称轴是使图形对称的基础。

制作轴对称图形要考虑到对称轴的位置和图像的比例关系,以便保持对称的美感。

在制作轴对称图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仔细考虑图像的对称性,避免使整个图形出现偏差;(2)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使得整个图形看起来合理且美观;(3)需要掌握绘画技巧,尤其是对表示对称的线条的绘制。

5.教学互动与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让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也有助于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评估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绘制轴对称图形表达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 3.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4. 运用轴对称图形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直尺、铅笔和橡皮擦;2.教学资源: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通过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概念。

2. 概念解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解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师: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任意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对称另一个部分。

请看板书上的示例。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绘制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向学生解释其特点和性质。

教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果我们在中间的这条直线上折叠,两边就完全重合了。

学生们可以找找身边还有哪些轴对称的图形?学生:...3.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绘制教师给学生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几种常见形状,并讲解如何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圆形,你们能说说它是否是轴对称的吗?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的特点,解释为什么圆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对不起,我的问题有误导。

圆形不是轴对称的,因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圆形都是一样的。

请大家再看一下这个正方形,它是轴对称的吗?学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正方形的特点,并解释正方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非常好,正方形是轴对称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来判断其他形状的轴对称性。

谁愿意来演示一下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折纸操作,判断其他形状的轴对称性,并向全班展示。

4.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教师介绍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教师:轴对称图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那就是任意一点到轴的距离与对称点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师通过图示、实例等方式向学生解释该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数学新授《5.3.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流程
合计45´:生32´,师13´
流程 内容与目的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分)
自主学习 内容:角的对称性,角平分线的
性质
①前一天晚修自学完成
②简单对答案;
强调易错点。

3´ 生2´,师1´
探究新知 内容:课本P125-126学习内容
目的: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角的对称性,角平分线的性质
①学生自研回顾探讨 ②教师点拨
10´ 生6´,师4´
跟踪训练 目的:查看学生是否掌握角的对
称性,角平分线的性质
① 学生回答问题 5′ 生4´,师1´
典型例题 内容:角的对称性,角平分线的
性质应用
①对子间讨论
②教师点拨,指导要点 5´ 生4´,师1´
巩固提升 内容:新知实际应用,典型题训

目的:拓展思维,灵活运用
①小组合作讨论、展示
② 师精讲点拨
5´ 生4´,师1´
课堂小结 内容:角的对称性,角平分线的
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2´ 生2´,师0´
巩固训练
布置作业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布置作业
15´ 生10´,师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