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三年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

合集下载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考纲解读明方向考点内容解读要求高考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1.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2.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①能画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②了解函数y=Asin(ωx+φ)的物理意义;能画出掌握y=Asin(ωx+φ)的图象,了解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的理解单调性2017课标全国Ⅰ,9;2016北京,7;2016课标全国Ⅲ,14;2015湖南,92017课标全国Ⅲ,6;2016课标全国Ⅱ,7;2015课标Ⅰ,8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析解读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往往结合三角公式进行化简和变形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及最值问题,且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其考查内容及形式仍是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分值为10~12分,属于中低档题.2018 年高考全景展示上单调递增1.【2018年理天津卷】将函数A.在区间上单调递增C.在区间B.在区间D. 在区间的图象向右平移上单调递减上单调递减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平移之后的函数解析式,然后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详解:由函数图象平移变换的性质可知: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之后的解析式为:.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满足:,即,令可得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即,令.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满足:可得一个单调递减区间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2018年理北京卷】设函数f(x)=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若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点睛:函数(1).(2)周期的性质(3)由求对称轴,最大值对应自变量满足,最小值对应自变量满足,(4)由求增区间;由求减区间.3.【2018年江苏卷】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由求减区间.4.【2018年全国卷Ⅲ理】函数【答案】在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零点,属于基础题。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项专题11 解三角形(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项专题11 解三角形(含解析)

专题11解三角形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在中,,,,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5.【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6.【2018年理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A=(2) AC边上的高为【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方关系求sin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sinA,即得∠A;(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两种表示形式列方程,再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求,解得AC边上的高.详解:解:(Ⅰ)在△ABC中,∵cos B=–,∴B∈(,π),∴sin B=.由正弦定理得=,∴sin A=.∵B∈(,π),∴A∈(0,),∴∠A=.(Ⅱ)在△ABC中,∵sin C=sin(A+B)=sin A cos B+sin B cos 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 C=,∴h==,∴AC边上的高为.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7.【2018年理新课标I卷】在平面四边形中,,,,.(1)求;(2)若,求.【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合角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之后在中,用余弦定理得到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由题设知,,所以.由题设知,,所以.(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山东,理9】在C ∆AB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AB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 C 2sin cos C cos sin C B +=A +A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2a b = (B )2b a = (C )2A =B (D )2B =A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sin()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A C B C A C A C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2B C A C B A b a =⇒=⇒=,选A. 【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2.【2017浙江,14】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取BC 中点E ,DC 中点F ,由题意:,AE BC BF CD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DBC DBC ∴∠=-∠==,BC 1sin 2D S BD BC DBC ∴=⨯⨯⨯∠=△又21cos 12sin ,sin 4DBC DBF DBF ∴∠=-∠=-∴∠=,cos sin BDC DBF ∴∠=∠=综上可得,△BCD cos BDC ∠=.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3.【2017课标1,理1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面积为23sin a A(1)求sin B sin C ;(2)若6cos B 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 【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等式21sin 23sin a ac B A=,再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成角,从而得出sin sin B C 的值;(2)由1cos cos 6B C =和2sin sin 3B C =计算出1cos()2B C +=-,从而求出角A ,根据题设和余弦定理可以求出bc 和b c +的值,从而求出ABC △的周长为3试题解析:(1)由题设得21sin 23sin a ac B A =,即1sin 23sin a c B A =.由正弦定理得1sin sin sin 23sin AC B A =. 故2sin sin 3B C =.【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名师点睛】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sin()y A x b ωϕ=++,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4.【2017课标II ,理17】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 8sin 2B AC +=, (1)求cos B ;(2)若6a c +=,ABC ∆的面积为2,求b 。

专题11 解三角形—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理)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专题11 解三角形—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理)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山东,理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所以,选A.【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 2.【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在ABC △中,π4B =,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 ,则cos A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BC 边上的高线为AD ,则3BC AD =,所以AC ==,AB =.由余弦定理,知222cos2AB AC BC A AB AC +-==⋅,故选C . 考点:余弦定理.3.【2016高考天津理数】在△ABC 中,若AB ,BC=3,120C ∠= ,则AC = ()(A )1(B )2(C )3(D )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213931AC AC AC =++⇒=,选A.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1.正、余弦定理可以处理四大类解三角形问题,其中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既可以用正弦定理求解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解.2.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其关键是运用两个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从而达到知三求三的目的.4.【2017浙江,14】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取BC 中点E ,DC 中点F ,由题意:,AE BC BF CD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DBC DBC ∴∠=-∠==,BC 1sin 2D S BD BC DBC ∴=⨯⨯⨯∠=△.又21cos 12sin ,sin 4DBC DBF DBF ∴∠=-∠=-∴∠=,cos sin BDC DBF ∴∠=∠=综上可得,△BCD cos BDC ∠=.【考点】解三角形5.【2015高考北京,理12】在ABC △中,4a =,5b =,6c =,则sin 2sin AC= .【答案】1【解析】222sin 22sin cos 2sin sin 2A A A a b c a C C c bc+-==⋅2425361616256⨯+-=⋅=⨯⨯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及二倍角公式,灵活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化角、角化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题目所求分式的分子为二倍角正弦,应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变形后为角的正弦、余弦式,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角化边,再把边长代入求值.6.【2016高考江苏卷】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若sin 2sin sin A B C =,则tan tan tan A B C 的最小值是. 【答案】8.【解析】sin sin(B C)2sin sin tan tan 2tan tan A B C B C B C =+=⇒+=,因此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2tan tan tan tan tan 8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即最小值为8.考点:三角恒等变换,切的性质应用【名师点睛】消元与降次是高中数学主旋律,利用三角形中隐含的边角关系作为消元依据是本题突破口,斜三角形ABC 中恒有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这类同于正余弦定理,是一个关于切的等量关系,平时多总结积累常见的三角恒等变形,提高转化问题能力,培养消元意识7.【2015高考新课标1,理16】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如图所示,延长BA ,CD 交于E ,平移AD ,当A 与D 重合与E 点时,AB 最长,在△BCE 中,∠B =∠C =75°,∠E =30°,BC =2,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BC BEE C=∠∠,即o o2sin 30sin 75BE=,解得BE ,平移AD ,当D 与C 重合时,AB 最短,此时与AB 交于F ,在△BCF 中,∠B =∠BFC =75°,∠FCB =30°,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BF BC FCB BFC =∠∠,即o o2sin 30sin 75BF =,解得BF 所以AB 的取值范围,.【考点定位】正余弦定理;数形结合思想8.【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4cos 5A =,5cos 13C =,1a =,则b =. 【答案】211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45cos ,cos 513A C ==,且,A C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312sin ,sin 513A C ==,13sin sin[()]sin()sin cos cos sin 65B AC A B A C A C π=-+=+=+=,又因为sin sin a bA B=, 所以sin 21sin 13a Bb A ==.考点:三角函数和差公式,正弦定理.能用到。

解三角形、数列2018全国数学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解析]

解三角形、数列2018全国数学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解析]

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A.B.C.D.2.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 B. C. D.23.已知a1,a2,a3,a4成等比数列,且a1+a2+a3+a4=ln(a1+a2+a3),若a1>1,则()A.a1<a3,a2<a4B.a1>a3,a2<a4C.a1<a3,a2>a4D.a1>a3,a2>a4 4.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A.﹣12 B.﹣10 C.10 D.12二.填空题(共4小题)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BD=1,则4a+c的最小值为.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B=,c=.7.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8.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2a n+1,则S6=.三.解答题(共9小题)9.在△ABC中,a=7,b=8,cosB=﹣.(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10.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Ⅰ)求sin(α+π)的值;(Ⅱ)若角β满足sin(α+β)=,求cosβ的值.1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B ﹣).(Ⅰ)求角B的大小;(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12.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90°,∠A=45°,AB=2,BD=5.(1)求cos∠ADB;(2)若DC=2,求BC.13.设{a 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 n}是首项为b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设a1=0,b1=1,q=2,若|a n﹣b n|≤b1对n=1,2,3,4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2)若a1=b1>0,m∈N*,q∈(1,],证明:存在d∈R,使得|a n﹣b n|≤b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的取值范围(用b1,m,q表示).14.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且a3+a4+a5=28,a4+2是a3,a5的等差中项.数列{b n}满足b1=1,数列{(b n+1﹣b n)a n}的前n项和为2n2+n.(Ⅰ)求q的值;(Ⅱ)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15.设{a 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S n(n∈N*),{b n}是等差数列.已知a1=1,a3=a2+2,a4=b3+b5,a5=b4+2b6.(Ⅰ)求{a n}和{b 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S n}的前n项和为T n(n∈N*),(i)求T n;(ii)证明=﹣2(n∈N*).16.等比数列{a n}中,a1=1,a5=4a3.(1)求{a n}的通项公式;(2)记S n为{a n}的前n项和.若S m=63,求m.17.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1=﹣7,S3=﹣15.(1)求{a n}的通项公式;(2)求S n,并求S n的最小值.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A.B.C.D.【解答】解:∵△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ABC∴sinC==cosC,∵0<C<π,∴C=.故选:C.2.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 B. C. D.2【解答】解:在△ABC中,cos=,cosC=2×=﹣,BC=1,AC=5,则AB====4.故选:A.3.已知a1,a2,a3,a4成等比数列,且a1+a2+a3+a4=ln(a1+a2+a3),若a1>1,则()A.a1<a3,a2<a4B.a1>a3,a2<a4C.a1<a3,a2>a4D.a1>a3,a2>a4【解答】解:a1,a2,a3,a4成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奇数项符号相同,偶数项符号相同,a1>1,设公比为q,当q>0时,a1+a2+a3+a4>a1+a2+a3,a1+a2+a3+a4=ln(a1+a2+a3),不成立,即:a1>a3,a2>a4,a1<a3,a2<a4,不成立,排除A、D.当q=﹣1时,a1+a2+a3+a4=0,ln(a1+a2+a3)>0,等式不成立,所以q≠﹣1;当q<﹣1时,a1+a2+a3+a4<0,ln(a1+a2+a3)>0,a1+a2+a3+a4=ln(a1+a2+a3)不成立,当q∈(﹣1,0)时,a1>a3>0,a2<a4<0,并且a1+a2+a3+a4=ln(a1+a2+a3),能够成立,故选:B.4.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A.﹣12 B.﹣10 C.10 D.12【解答】解:∵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3S3=S2+S4,a1=2,∴=a1+a1+d+4a1+d,把a1=2,代入得d=﹣3∴a5=2+4×(﹣3)=﹣10.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BD=1,则4a+c的最小值为9.【解答】解:由题意得acsin120°=asin60°+csin60°,即ac=a+c,得+=1,得4a+c=(4a+c)(+)=++5≥2+5=4+5=9,当且仅当=,即c=2a时,取等号,故答案为:9.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B=,c=3.【解答】解:∵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2,A=60°,∴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sinB==.由余弦定理得:cos60°=,解得c=3或c=﹣1(舍),∴sinB=,c=3.故答案为:,3.7.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a n=6n﹣3.【解答】解:∵{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解得a1=3,d=6,∴a n=a1+(n﹣1)d=3+(n﹣1)×6=6n﹣3.∴{a n}的通项公式为a n=6n﹣3.故答案为:a n=6n﹣3.8.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2a n+1,则S6=﹣63.【解答】解: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a n+1,①当n=1时,a1=2a1+1,解得a1=﹣1,=2a n﹣1+1,②,当n≥2时,S n﹣1由①﹣②可得a n=2a n﹣2a n﹣1,∴a n=2a n﹣1,∴{a n}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S6==﹣63,故答案为:﹣63三.解答题(共9小题)9.在△ABC中,a=7,b=8,cosB=﹣.(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解答】解:(Ⅰ)∵a<b,∴A<B,即A是锐角,∵cosB=﹣,∴sinB===,由正弦定理得=得sinA===,则A=.(Ⅱ)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即64=49+c2+2×7×c×,即c2+2c﹣15=0,得(c﹣3)(c+5)=0,得c=3或c=﹣5(舍),则AC边上的高h=csinA=3×=.10.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Ⅰ)求sin(α+π)的值;(Ⅱ)若角β满足sin(α+β)=,求cosβ的值.【解答】解:(Ⅰ)∵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过点P(﹣,﹣).∴x=﹣,y=,r=|OP|=,∴sin(α+π)=﹣sinα=;(Ⅱ)由x=﹣,y=,r=|OP|=1,得,,又由sin(α+β)=,得=,则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或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cosβ的值为或.1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B ﹣).(Ⅰ)求角B的大小;(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解答】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得bsinA=asinB,又bsinA=acos(B﹣).∴asinB=acos(B﹣),即sinB=cos(B﹣)=cosBcos+sinBsin=cosB+,∴tanB=,又B∈(0,π),∴B=.(Ⅱ)在△ABC中,a=2,c=3,B=,由余弦定理得b==,由bsinA=acos(B﹣),得sinA=,∵a<c,∴cosA=,∴sin2A=2sinAcosA=,cos2A=2cos2A﹣1=,∴sin(2A﹣B)=sin2AcosB﹣cos2AsinB==.12.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90°,∠A=45°,AB=2,BD=5.(1)求cos∠ADB;(2)若DC=2,求BC.【解答】解:(1)∵∠ADC=90°,∠A=45°,AB=2,BD=5.∴由正弦定理得:=,即=,∴sin∠ADB==,∵AB<BD,∴∠ADB<∠A,∴cos∠ADB==.(2)∵∠ADC=90°,∴cos∠BDC=sin∠ADB=,∵DC=2,∴BC===5.13.设{a 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 n}是首项为b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设a1=0,b1=1,q=2,若|a n﹣b n|≤b1对n=1,2,3,4均成立,求d的取值范围;(2)若a1=b1>0,m∈N*,q∈(1,],证明:存在d∈R,使得|a n﹣b n|≤b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的取值范围(用b1,m,q表示).【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 n﹣b n|≤1对任意n=1,2,3,4均成立,∵a1=0,q=2,∴,解得.即≤d≤.证明:(2)∵a n=a1+(n﹣1)d,b n=b1•q n﹣1,若存在d∈R,使得|a n﹣b n|≤b1对n=2,3,…,m+1均成立,则|b1+(n﹣1)d﹣b1•q n﹣1|≤b1,(n=2,3,…,m+1),即b1≤d≤,(n=2,3,…,m+1),∵q∈(1,],∴则1<q n﹣1≤q m≤2,(n=2,3,…,m+1),∴b1≤0,>0,因此取d=0时,|a n﹣b n|≤b1对n=2,3,…,m+1均成立,下面讨论数列{}的最大值和数列{}的最小值,①当2≤n≤m时,﹣==,当1<q≤时,有q n≤q m≤2,从而n(q n﹣q n﹣1)﹣q n+2>0,因此当2≤n≤m+1时,数列{}单调递增,故数列{}的最大值为.②设f(x)=2x(1﹣x),当x>0时,f′(x)=(ln2﹣1﹣xln2)2x<0,∴f(x)单调递减,从而f(x)<f(0)=1,当2≤n≤m时,=≤(1﹣)=f()<1,因此当2≤n≤m+1时,数列{}单调递递减,故数列{}的最小值为,∴d的取值范围是d∈[,].14.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且a3+a4+a5=28,a4+2是a3,a5的等差中项.数列{b n}满足b1=1,数列{(b n+1﹣b n)a n}的前n项和为2n2+n.(Ⅰ)求q的值;(Ⅱ)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Ⅰ)等比数列{a n}的公比q>1,且a3+a4+a5=28,a4+2是a3,a5的等差中项,可得2a4+4=a3+a5=28﹣a4,解得a4=8,由+8+8q=28,可得q=2(舍去),则q的值为2;(Ⅱ)设c n=(b n+1﹣b n)a n=(b n+1﹣b n)2n﹣1,可得n=1时,c1=2+1=3,n≥2时,可得c n=2n2+n﹣2(n﹣1)2﹣(n﹣1)=4n﹣1,上式对n=1也成立,则(b n﹣b n)a n=4n﹣1,+1﹣b n=(4n﹣1)•()n﹣1,即有b n+1可得b n=b1+(b2﹣b1)+(b3﹣b2)+…+(b n﹣b n﹣1)=1+3•()0+7•()1+…+(4n﹣5)•()n﹣2,b n=+3•()+7•()2+…+(4n﹣5)•()n﹣1,相减可得b n=+4[()+()2+…+()n﹣2]﹣(4n﹣5)•()n﹣1=+4•﹣(4n﹣5)•()n﹣1,化简可得b n=15﹣(4n+3)•()n﹣2.15.设{a 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S n(n∈N*),{b n}是等差数列.已知a1=1,a3=a2+2,a4=b3+b5,a5=b4+2b6.(Ⅰ)求{a n}和{b 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S n}的前n项和为T n(n∈N*),(i)求T n;(ii)证明=﹣2(n∈N*).【解答】(Ⅰ)解: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由a1=1,a3=a2+2,可得q2﹣q ﹣2=0.∵q>0,可得q=2.故.设等差数列{b n}的公差为d,由a4=b3+b5,得b1+3d=4,由a5=b4+2b6,得3b1+13d=16,∴b1=d=1.故b n=n;(Ⅱ)(i)解:由(Ⅰ),可得,故=;(ii)证明:∵==.∴==﹣2.16.等比数列{a n}中,a1=1,a5=4a3.(1)求{a n}的通项公式;(2)记S n为{a n}的前n项和.若S m=63,求m.【解答】解:(1)∵等比数列{a n}中,a1=1,a5=4a3.∴1×q4=4×(1×q2),解得q=±2,当q=2时,a n=2n﹣1,当q=﹣2时,a n=(﹣2)n﹣1,∴{a n}的通项公式为,a n=2n﹣1,或a n=(﹣2)n﹣1.(2)记S n为{a n}的前n项和.当a1=1,q=﹣2时,S n===,由S m=63,得S m==63,m∈N,无解;当a1=1,q=2时,S n===2n﹣1,由S m=63,得S m=2m﹣1=63,m∈N,解得m=6.17.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1=﹣7,S3=﹣15.(1)求{a n}的通项公式;(2)求S n,并求S n的最小值.【解答】解:(1)∵等差数列{a n}中,a1=﹣7,S3=﹣15,∴a1=﹣7,3a1+3d=﹣15,解得a1=﹣7,d=2,∴a n=﹣7+2(n﹣1)=2n﹣9;(2)∵a1=﹣7,d=2,a n=2n﹣9,∴S n===n2﹣8n=(n﹣4)2﹣16,∴当n=4时,前n项的和S n取得最小值为﹣16.。

精品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61

精品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61

专题11解三角形
考纲解读明方向
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
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
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
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在中,,

,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
详解:因为所以
,选A.
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2.
c=___________.
【答案】 3
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
,所以,,,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
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9。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

专题11解三角形考纲解读明方向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在中,,,,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5.【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6.【2018年理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A=(2) AC边上的高为【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方关系求sin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sinA,即得∠A;(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两种表示形式列方程,再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求,解得AC边上的高.详解:解:(Ⅰ)在△ABC中,∵cos B=–,∴B∈(,π),∴sin B=.由正弦定理得=,∴sin A=.∵B∈(,π),∴A∈(0,),∴∠A=.(Ⅱ)在△ABC中,∵sin C=sin(A+B)=sin A cos B+sin B cos 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 C=,∴h==,∴AC边上的高为.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7.【2018年理新课标I卷】在平面四边形中,,,,. (1)求;(2)若,求.【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合角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之后在中,用余弦定理得到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由题设知,,所以.由题设知,,所以.(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山东,理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所以,选A.【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2.【2017浙江,14】已知△ABC,AB=AC=4,BC=2.点D为AB延长线上一点,BD=2,连结CD,则△BDC的面积是______,cos∠BDC=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取BC中点E,DC中点F,由题意:,△ABE中,,,.又,,综上可得,△BCD面积为,.【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3.【2017课标1,理1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1)求sin B sin C;(2)若6cos B cos C=1,a=3,求△ABC的周长.【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成角,从而得出的值;(2)由和计算出,从而求出角,根据题设和余弦定理可以求出和的值,从而求出的周长为.试题解析:(1)由题设得,即.由正弦定理得.故.【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名师点睛】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4.【2017课标II,理17】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2)若,的面积为,求。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往往结合三角公式进行化简和变形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及最值问题,且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其考查内容及形式仍是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分值为10~12分,属于中低档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天津卷】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A.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B.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C.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平移之后的函数解析式,然后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 详解:由函数图象平移变换的性质可知: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之后的解析式为:.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满足:,即,令可得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满足:,即,令可得一个单调递减区间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2018年理北京卷】设函数f(x)=,若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点睛:函数的性质(1).(2)周期(3)由求对称轴,最大值对应自变量满足,最小值对应自变量满足,(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3.【2018年江苏卷】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4.【2018年全国卷Ⅲ理】函数在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零点,属于基础题。

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1,理9】已知曲线C1:y=cos x,C2:y=sin (2x+),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B.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C.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D.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名不同,所以先将利用诱导公式转化成与相同的函数名,则,则由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变为,再将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名师点睛】对于三角函数图像变换问题,首先要将不同名函数转换成同名函数,利用诱导公式,需要重点记住;另外,在进行图像变换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而先伸缩后平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无论哪种变换,记住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变量而言.2.【2017课标3,理6】设函数f(x)=cos(x+),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f(x)的一个周期为−2πB.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C.f(x+π)的一个零点为x=D.f(x)在(,π)单调递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则函数的周期为,取,可得函数的一个周期为,选项A正确;函数的对称轴为,即:,取可得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选项B正确;,函数的零点满足,即,取可得f(x+π)的一个零点为x=,选项C正确;当时,,函数在该区间内不单调,选项D错误;故选D.【考点】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1)求最小正周期时可先把所给三角函数式化为y=Asin(ωx+φ)或y=Acos(ωx+φ)的形式,则最小正周期为;奇偶性的判断关键是解析式是否为y=Asinωx或y=Acosωx+b的形式.(2)求f(x)=Asin(ωx+φ)(ω≠0)的对称轴,只需令,求x;求f(x)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只需令ωx+φ=kπ(k∈Z)即可.3.【2017天津,理7】设函数,,其中,.若,,且的最小正周期大于,则(A),(B),(C),(D),【答案】【考点】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名师点睛】有关问题,一种为提供函数图象求解析式或某参数的范围,一般先根据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确定,再根据周期或周期或周期求出,最后再利用最高点或最低点坐标满足解析式,求出满足条件的值,另一种时根据题目用文字形容的函数图象特点,如对称轴或曲线经过的点的坐标,根据题意自己画出图象,再寻求待定的参变量,题型很活,求或的值或最值或范围等.4.【2017山东,理16】设函数,其中.已知. (Ⅰ)求;(Ⅱ)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在上的最小值.【答案】(Ⅰ).(Ⅱ)得最小值.【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得到由题设知及可得.(Ⅱ)由(Ⅰ)得从而.根据得到,进一步求最小值.试题解析:(Ⅰ)因为,所以由题设知,所以,.故,,又,所以.(Ⅱ)由(Ⅰ)得所以.因为,所以,当,即时,取得最小值.【考点】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与性质.【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典型题目,可谓相当经典.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函数、进一步讨论函数的性质,本题易错点在于一是图象的变换与解析式的对应,二是忽视设定角的范围.难度不大,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及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等.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若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则平移后函数的对称轴为,即,故选B.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与对称性.【名师点睛】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都是针对x而言,即x本身加减多少值,而不是依赖于ωx加减多少值.2.【2016高考新课标1卷】已知函数为的零点,为图像的对称轴,且在单调,则的最大值为( )(A)11 (B)9 (C)7 (D)5【答案】B考点:三角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将三角函数单调性与对称性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叙述方式新颖,是一道考查能力的好题.注意本题解法中用到的两个结论:①的单调区间长度是半个周期;②若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或.3.【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为了得到函数,只需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向右移个单位,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平移,在函数的图象平移变换中要注意人“”的影响,变换有两种顺序:一种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再把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的图象,另一种是把的图象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4.【2016高考浙江理数】设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A.与b有关,且与c有关B.与b有关,但与c无关C.与b无关,且与c无关D.与b无关,但与c有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其中当时,,此时周期是;当时,周期为,而不影响周期.故选B.考点:1、降幂公式;2、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思路点睛】先利用三角恒等变换(降幂公式)化简函数,再判断和的取值是否影响函数的最小正周期.5.【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将函数图象上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若位于函数的图象上,则()A.,的最小值为B.,的最小值为C.,的最小值为D.,的最小值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故此时所对应的点为,此时向左平移个单位,故选A.考点:三角函数图象平移【名师点睛】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两种选择:一是先伸缩再平移,二是先平移再伸缩.特别注意平移变换时,当自变量x的系数不为1时,要将系数先提出.翻折变换要注意翻折的方向;三角函数名不同的图象变换问题,应先将三角函数名统一,再进行变换6.【2016高考山东理数】函数f(x)=(sin x+cos x)(cos x–sin x)的最小正周期是()(A)(B)π (C)(D)2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故最小正周期,故选B.考点:1.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此类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典型题目,可谓相当经典.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函数、进一步讨论函数的性质,本题较易,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及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等.7.【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函数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答案】考点:1、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误区警示】在进行三角函数图象变换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经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而言,即图象变换要看“变量”起多大变化,而不是“角”变化多少.。

三年高考(2017-2019)理数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0 解三角形(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理数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0 解三角形(解析版)

专题10 解三角形1.【2018年高考全国Ⅱ理数】在ABC △中,cos25C =,1BC =,5AC =,则AB =A . BCD .【答案】A【解析】因为223cos 2cos 121,25C C =-=⨯-=-⎝⎭所以22232cos 125215325AB BC AC BC AC C AB ⎛⎫=+-⋅=+-⨯⨯⨯-== ⎪⎝⎭,则,故选A.【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2018年高考全国Ⅲ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2224a b c +-,则C =A .π2B .π3 C .π4D .π6【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2221sin 24ABCa b c S ab C +-==△,所以2222sinC a b c ab +-=, 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ab C +-=,得sin cos C C =,因为()0,πC ∈,所以π4C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运算.3.【2017年高考山东卷理数】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 )2sin cos cos sin B C A C A C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a b = B .2b a = C .2A B =D .2B A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sin()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A C B C A C A C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2B C A C B A b a =⇒=⇒=, 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再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4.【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π6,2,3b ac B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答案】【解析】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b a c ac B =+-,所以2221(2)2262c c c c +-⨯⨯⨯=,即212c =,解得c c ==-,所以2a c ==,11sin 22ABC S ac B ==⨯=△ 【名师点睛】本题易错点往往是余弦定理应用有误或是开方导致错误.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在明确方法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公式,细心计算.本题首先应用余弦定理,建立关于c 的方程,应用,a c 的关系、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本题属于常见题目,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数学式子的变形及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5.【2019年高考浙江卷】在ABC △中,90ABC ∠=︒,4AB =,3BC =,点D 在线段AC 上,若45BDC ∠=︒,则BD =___________,cos ABD ∠=___________.【解析】如图,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有:sin sin AB BD ADB BAC =∠∠,而3π4,4AB ADB =∠=,5AC ,34sin ,cos 55BC AB BAC BAC AC AC ∠==∠==,所以5BD =.ππcos cos()cos cos sin sin 4410ABD BDC BAC BAC BA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问题,即正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数形结合思想及函数方程思想.在ABD △中应用正弦定理,建立方程,进而得解.解答解三角形问题,要注意充分利用图形特征.6.【2018年高考浙江卷】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2,A =60°,则sin B =___________,c =___________.【答案】7,3【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sin a A b B =,所以πsin sin 37B == 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 ,742,3a b c bc A c c c =+-∴=+-∴=(负值舍去).【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答本题时,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 ,根据余弦定理解出c .7.【2017年高考浙江卷】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答案】,24【解析】取BC 中点E ,由题意:AE BC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DBC DBC ∠=-∠==,∴1sin 2BCD S BD BC DBC =⨯⨯⨯∠=△. ∵2ABC BDC ∠=∠,∴21cos cos 22cos 14ABC BDC BDC ∠=∠=∠-=,解得cos BDC ∠=或cos BDC ∠=(舍去).综上可得,△BCD 面积为2,cos 4BDC ∠=. 【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8.【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设22(sin sin )sin sin sin B C A B C -=-.(1)求A ;(22b c +=,求sin C .【答案】(1)60A ︒=;(2)sin 4C =【解析】(1)由已知得222sin sin sin sin sin B C A B C +-=, 故由正弦定理得222b c a bc +-=.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b c a A bc +-==.因为0180A ︒︒<<,所以60A ︒=. (2)由(1)知120B C ︒=-,()sin 1202sin A C C ︒+-=,1sin 2sin 2C C C +=,可得()cos 60C ︒+=.由于0120C ︒︒<<,所以()sin 602C ︒+=,故()sin sin 6060C C ︒︒=+-()()sin 60cos60cos 60sin 60C C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两角和差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能够利用正弦定理对边角关系式进行化简,得到余弦定理的形式或角之间的关系.9.【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sin 2A Ca b A +=.(1)求B ;(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c =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B =60°;(2)()82. 【解析】(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sin 2A CA B A +=. 因为sin A ≠0,所以sinsin 2A CB +=. 由180A BC ︒++=,可得sin cos 22A C B +=,故cos 2sin cos 222B B B=. 因为cos 02B ≠,故1sin 22B =, 因此B =60°.(2)由题设及(1)知△ABC的面积4ABC S a =△. 由正弦定理得()sin 120sin 1sin sin 2tan 2C c A a C C C ︒-===+.由于△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0°<A <90°,0°<C <90°, 由(1)知A +C =120°,所以30°<C <90°,故122a <<,ABC S <<△.因此,△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名师点睛】这道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以及正弦定理的使用(此题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解),最后考查V ABC 是锐角三角形这个条件的利用,考查的很全面,是一道很好的考题. 10.【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在△ABC 中,a =3,b −c =2,cos B =12-. (1)求b ,c 的值; (2)求sin (B –C )的值.【答案】(1)7b =,5c =;(2. 【解析】(1)由余弦定理2222cos b a c ac B =+-,得22213232b c c ⎛⎫=+-⨯⨯⨯- ⎪⎝⎭.因为2b c =+,所以2221(2)3232c c c ⎛⎫+=+-⨯⨯⨯- ⎪⎝⎭. 解得5c =. 所以7b =.(2)由1cos 2B =-得sin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14c C B b ==. 在ABC △中,∠B 是钝角, 所以∠C 为锐角.所以11cos 14C ==.所以sin()sin cos cos sin 7B C B C B C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1.【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数】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c a +=,3sin 4sin c B a C =.(1)求cos B 的值; (2)求sin 26B π⎛⎫+⎪⎝⎭的值. 【答案】(1)14-;(2)【解析】(1)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sin sin b cB C=,得sin sin b C c B =, 又由3sin 4sin c B a C =,得3sin 4sin b C a C =,即34b a =.又因为2b c a +=,得到43b a =,23c a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416199cos 22423a a a a cb B ac a a +-+-===-⋅⋅. (2)由(1)可得sin B ==,从而sin 22sin cos B B B ==,227cos 2cos sin 8B B B =-=-,故717sin 2sin 2cos cos 2sin 666828216B B B πππ⎛⎫+=+=--⨯=-⎪⎝⎭. 【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2.【2019年高考江苏卷】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若a =3c ,b,cos B =23,求c 的值; (2)若sin cos 2A B a b =,求sin()2B π+的值. 【答案】(1)3c =;(2)5. 【解析】(1)因为23,3a cb B ===, 由余弦定理222cos 2a c b B ac +-=,得2222(3)323c c c c+-=⨯⨯,即213c =.所以c =(2)因为sin cos 2A Ba b =,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得cos sin 2B Bb b=,所以cos 2sin B B =. 从而22cos (2sin )B B =,即()22cos 41cos B B =-,故24cos 5B =.因为sin 0B >,所以cos 2sin 0B B =>,从而cos 5B =.因此πsin cos 25B B ⎛⎫+== ⎪⎝⎭【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3.【2019年高考江苏卷】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 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 ,湖上有桥AB (AB 是圆O 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 上选两个点P 、Q ,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 、QA .规划要求:线段PB 、QA 上的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已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AC 和BD (C 、D 为垂足),测得AB =10,AC =6,BD =12(单位:百米). (1)若道路PB 与桥AB 垂直,求道路PB 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并说明理由;(3)在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 和QA 的长度均为d (单位:百米).求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1)15(百米);(2)见解析;(3)17+. 【解析】解法一:(1)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 为矩形,6, 8DE BE AC AE CD =====.'因为PB ⊥AB ,所以84cos sin 105PBD ABE ∠=∠==. 所以12154cos 5BD PB PBD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由(1)可得E 在圆上,则线段BE 上的点(除B ,E )到点O 的距离均小于圆O 的半径,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10AD ==,从而2227cos 0225AD AB BD BAD AD AB +-∠==>⋅,所以∠BAD 为锐角.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 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 (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1P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P B =15, 此时11113sin cos 1595PD PB PBD PB EBA =∠=∠=⨯=;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 ≥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CQ===此时,线段QA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综上,当PB⊥AB,点Q位于点C右侧,且CQ=时,d最小,此时P,Q两点间的距离PQ=PD+CD+CQ=17+因此,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7+.解法二:(1)如图,过O作OH⊥l,垂足为H.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OH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BD=12,AC=6,所以OH=9,直线l的方程为y=9,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3,−3.因为AB为圆O的直径,AB=10,所以圆O的方程为x2+y2=25.从而A(4,3),B(−4,−3),直线AB的斜率为3 4 .因为PB⊥AB,所以直线PB的斜率为43 -,直线PB的方程为42533 y x=--.所以P(−13,9),15PB==.因此道路PB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在D处,取线段BD上一点E(−4,0),则EO=4<5,所以P选在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在D处,连结AD,由(1)知D(−4,9),又A(4,3),所以线段AD:36(44)4y x x=-+-剟.在线段AD上取点M(3,154),因为5OM=<=,所以线段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 因此Q选在D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 (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1P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P B =15,此时1P (−13,9);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设Q (a ,9),由15(4)AQ a ==>,得a =4+Q (4+9),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 (−13,9),Q (4+9)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4(13)17PQ =+-=+.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方程、直线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2018年高考全国Ⅰ理数】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90ADC ∠=,45A ∠=,2AB =,5BD =.(1)求cos ADB ∠;(2)若DC =BC .【答案】(1(2)5. 【解析】(1)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D ABA ADB=∠∠.由题设知,52sin 45sin ADB =︒∠,所以sin ADB ∠=. 由题设知,90ADB ∠<︒,所以cos 5ADB ∠==.(2)由题设及(1)知,cos sin 5BDC ADB ∠=∠=.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BC BD DC BD DC BDC =+-⋅⋅⋅∠258255=+-⨯⨯ 25=.所以5BC =.【名师点睛】求解此类问题的突破口:一是观察所给的四边形的特征,正确分析已知图形中的边角关系,判断是用正弦定理,还是用余弦定理,求边角;二是注意大边对大角,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15.【2017年高考全国Ⅰ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面积为23sin a A. (1)求sin B sin C ;(2)若6cos B 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答案】(1)23;(2)3+. 【解析】(1)由题设得21sin 23sin a ac B A =,即1sin 23sin a c B A =. 由正弦定理得1sin sin sin 23sin AC B A =. 故2sin sin 3B C =.(2)由题设及(1)得1cos cos sin sin 2B C B C -=-,即1cos()2B C +=-. 所以2π3B C +=,故π3A =. 由题设得21sin 23sin a bc A A=,即8bc =.由余弦定理得229b c bc +-=,即2()39b c bc +-=,得b c +=.故△ABC 的周长为3【名师点睛】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的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sin()y A x b ωϕ=++,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16.【2018年高考天津卷理数】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 cos()6b A a B π=-. (1)求角B 的大小;(2)设a =2,c =3,求b 和sin(2)A B -的值.【答案】(1)π3;(2)b sin(2)A B -.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3分. (1)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A B=,可得sin sin b A a B =, 又由πsin cos()6b A a B =-,得πsin cos()6a B a B =-,即πsin cos()6B B =-,可得tan B =.又因为(0π)B ∈,,可得B =π3.(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及a =2,c =3,B =π3,有2222cos 7b a c ac B =+-=,故b .由πsin cos()6b A a B =-,可得sin A =.因为a <c ,故cosA =因此sin 22sin cos A A A ==21cos22cos 17A A =-=.所以,sin(2)sin 2cos cos2sin A B A B A B -=-=1127-= 【名师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17.【2017年高考全国Ⅱ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 8sin2BA C +=. (1)求cosB ;(2)若6a c +=,ABC △的面积为2,求b . 【答案】(1)15cos 17B =;(2)2b =. 【解析】(1)由题设及A B C ++=π,可得2sin 8sin 2BB =,故()sin 41cos B B =-. 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217cos 32cos 150B B -+=,解得cos 1B =(舍去),15cos 17B =. (2)由15cos 17B =得8sin 17B =,故14=sin 217△ABC S ac B ac =. 又=2ABC S △,则172ac =.由余弦定理及6a c +=得:()()222217152cos 21cos 362(1)4,217b ac ac B a c ac B =+-=+-+=-⨯⨯+= 所以2b =.【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命题大多放在解答题的第一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进行求解.解题时要灵活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边转角”“角转边”,另外要注意22,,a c ac a c ++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目小而活,备受命题者的青睐.18.【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在△ABC 中,a =7,b =8,cos B =–17. (1)求∠A ;(2)求AC 边上的高.【答案】(1)π3;(2)2. 【解析】(1)在△ABC 中,∵cos B =–17,∴B ∈(π2,π),∴sin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 b A B =⇒7sin A∴sin A . ∵B ∈(π2,π),∴A ∈(0,π2), ∴∠A =π3.(2)在△ABC 中,sin C =sin (A +B )=sin A cos B +sin B cos A =11()2727-+⨯=14.如图所示,在△ABC 中,∵sin C =h BC ,∴h =sin BC C ⋅=7=,∴AC 边上的高为2.【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基本步聚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19.【2017年高考天津卷理数】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5,6a c ==,3sin 5B =. (1)求b 和sin A 的值; (2)求πsin(2)4A +的值.【答案】(1)b sin A (2)26.【解析】(1)在ABC △中,因为a b >,故由3sin 5B =,可得4cos 5B =.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2222cos 13b a c ac B =+-=,所以b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得sin sin a B A b ==.所以,b sin A(2)由(1)及a c <,得cos A =, 所以12sin 22sin cos 13A A A ==,25cos 212sin 13A A =-=-.故πππsin(2)sin 2cos cos 2sin 44426A A A +=+=. 【名师点睛】(1)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转角”可寻求角的关系,利用“角转边”可寻求边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借助三边关系可求角,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及二倍角公式可求三角函数值.(2)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相结合,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解题.20.【2017年高考全国Ⅲ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0A A =,a ,b =2. (1)求c ;(2)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AC ,求△ABD 的面积.【答案】(1)4c =;(2【解析】(1)由已知可得tan A =2π3A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π2844cos 3c c =+-,即22240c c +-=.解得6c =- (舍去),4c =. (2)由题设可得π2CAD ∠=, 所以π6BAD BAC CAD ∠=∠-∠=.故ABD △面积与ACD △面积的比值为1πsin 26112AB AD AC AD ⋅⋅=⋅.又ABC △的面积为142sin 2BAC ⨯⨯∠=所以ABD △【名师点睛】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面积公式最常用,因为公式中既有边又有角,容易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联系起来.正、余弦定理在应用时,应注意灵活性,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 (1)由题意首先求得2π3A =,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边长取方程的正实数根可得4c =; (2)利用题意首先求得ABD △的面积与ACD △的面积的比值,然后结合ABC △的面积可求得ABD △.21.【2017年高考江苏卷】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 ,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 的长为,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 ,11E G 的长分别为14cm 和62cm .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 .现有一根玻璃棒l ,其长度为40cm .(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1)将l 放在容器Ⅰ中,l 的一端置于点A 处,另一端置于侧棱1CC 上,求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 (2)将l 放在容器Ⅱ中,l 的一端置于点E 处,另一端置于侧棱1GG 上,求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答案】(1)16 cm(如果将“没入水中部分”理解为“水面以上部分”,则结果为24cm);(2)20 cm(如果将“没入水中部分”理解为“水面以上部分”,则结果为20cm).【解析】(1)由正棱柱的定义,1CC ⊥平面ABCD ,所以平面11A ACC ⊥平面ABCD ,1CC AC ⊥.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1CC 上点M 处.因为40AC AM ==,所以30MC ==,从而3sin 4MAC =∠, 记AM 与水面的交点为1P ,过1P 作P 1Q 1⊥AC ,Q 1为垂足, 则P 1Q 1⊥平面ABCD ,故P 1Q 1=12,从而AP 1=1116sin P MACQ =∠.答:玻璃棒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16cm .(如果将“没入水中部分”理解为“水面以上部分”,则结果为24cm)(2)如图,O ,O 1是正棱台的两底面中心.由正棱台的定义,OO 1⊥平面EFGH ,所以平面E 1EGG 1⊥平面EFGH ,O 1O ⊥EG . 同理,平面E 1EGG 1⊥平面E 1F 1G 1H 1,O 1O ⊥E 1G 1. 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GG 1上点N 处.过G 作GK ⊥E 1G 1,K 为垂足,则GK =OO 1=32. 因为EG = 14,E 1G 1= 62,所以KG 1=6214242-=,从而140GG ===. 设1,,EGG ENG αβ==∠∠则114sin sin()cos 25KGG KGG απ=+==∠∠.因为2απ<<π,所以3cos 5α=-.在ENG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4014sin sin αβ=,解得7sin 25β=.因为02βπ<<,所以24cos 25β=. 于是42473sin sin()sin()sin co 3s cos sin ()5252555NEG αβαβαβαβ=π--=+=+=⨯+-⨯=∠.记EN 与水面的交点为P 2,过P 2作P 2Q 2⊥EG ,Q 2为垂足,则P 2Q 2⊥平面EFGH , 故P 2Q 2=12,从而EP 2=2220sin P NEGQ =∠.答:玻璃棒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20cm .(如果将“没入水中部分”理解为“水面以上部分”,则结果为20cm)【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时,(1)转化为直角三角形ACM 中,利用相似性质求解AP 1;(2)转化到三角形EGN 中,先利用直角梯形性质求角1EGG ∠,再利用正弦定理求角ENG ∠,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求高,即为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22.【2017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在△ABC 中,A ∠=60°,c =37a . (1)求sin C 的值;(2)若a =7,求△ABC 的面积.【答案】(1)14;(2)【解析】(1)在△ABC 中,因为60A ∠=︒,37c a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3sin 7c A C a ===. (2)因为7a =,所以3737c =⨯=. 由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得222173232b b =+-⨯⨯, 解得8b =或5b =-(舍).所以△ABC 的面积11sin 8322S bc A ==⨯⨯=【名师点睛】高考中经常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综合起来命题,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而三角变换中主要是“变角、变函数名和变运算形式”,其中的核心是“变角”,即注意角之间的结构差异,弥补这种结构差异的依据就是三角公式. (1)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a cA C=求sin C 的值; (2)根据条件可知7,3,a c ==根据余弦定理求出b 的值,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in 2S bc A =进行求解即可.。

【新】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1 解三角形 理(含解析)

【新】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1 解三角形 理(含解析)

专题11解三角形考纲解读明方向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在中,,,,则A.B.C.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 3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5.【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6.【2018年理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 ∠A= (2) AC边上的高为【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方关系求sin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sinA,即得∠A;(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两种表示形式列方程,再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求,解得AC边上的高.详解:解:(Ⅰ)在△ABC中,∵cos B=–,∴B∈(,π),∴sin B=.由正弦定理得=,∴sin A=.∵B∈(,π),∴A∈(0,),∴∠A=.(Ⅱ)在△ABC中,∵sin C=sin(A+B)=sin A cos B+sin B cos 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 C=,∴h==,∴AC边上的高为.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7.【2018年理新课标I卷】在平面四边形中,,,,. (1)求;(2)若,求.【答案】 (1) .(2).【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合角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之后在中,用余弦定理得到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由题设知,,所以.由题设知,,所以.(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山东,理9】在C ∆AB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AB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C 2sin cosC cos sinC B +=A +A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a b = (B )2b a = (C )2A =B (D )2B =A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sin()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A C B C A C A C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2B C A C B A b a =⇒=⇒=,选A. 【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2.【2017浙江,14】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取BC 中点E ,DC 中点F ,由题意:,AE BC BF CD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DBC DBC ∴∠=-∠==,BC 1sin 22D S BD BC DBC ∴=⨯⨯⨯∠=△又21cos 12sin ,sin 4DBC DBF DBF ∴∠=-∠=-∴∠=,cos sin BDC DBF ∴∠=∠=,综上可得,△BCD cos BDC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3.【2017课标1,理1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面积为23sin a A(1)求sin B sin C ;(2)若6cos B 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 【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等式21sin 23sin a ac B A=,再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成角,从而得出s i n s i n B C 的值;(2)由1c o s c o s6B C =和2sin sin 3B C =计算出1c o s ()2B C +=-,从而求出角A ,根据题设和余弦定理可以求出bc 和b c +的值,从而求出ABC △的周长为3.试题解析:(1)由题设得21sin 23sin a ac B A =,即1sin 23sin a c B A =.由正弦定理得1sin sin sin 23sin AC B A =. 故2sin sin 3B C =.【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名师点睛】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sin()y A x b ωϕ=++,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4.【2017课标II ,理17】ABC ∆的内角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 i n 8s i n 2BA C +=,(1)求cos B ;(2)若6a c +=,ABC ∆的面积为2,求b 。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i(2+3i)=()A.3﹣2i B.3+2i C.﹣3﹣2i D.﹣3+2i2.(5分)已知集合A={1,3,5,7},B={2,3,4,5},则A∩B=()A.{3}B.{5}C.{3,5}D.{1,2,3,4,5,7}3.(5分)函数f(x)=的图象大致为()A.B.C.D.4.(5分)已知向量,满足||=1,=﹣1,则•(2)=()A.4B.3C.2D.05.(5分)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A.0.6B.0.5C.0.4D.0.36.(5分)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 C.y=±x D.y=±x7.(5分)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B.C.D.28.(5分)为计算S=1﹣+﹣+…+﹣,设计了如图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A.i=i+1B.i=i+2C.i=i+3D.i=i+49.(5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B.C.D.10.(5分)若f(x)=cosx﹣sinx在[0,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A.B.C.D.π11.(5分)已知F1,F2是椭圆C的两个焦点,P是C上的一点,若PF1⊥PF2,且∠PF2F1=60°,则C的离心率为()A.1﹣B.2﹣C.D.﹣112.(5分)已知f(x)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f(1﹣x)=f(1+x),若f(1)=2,则f(1)+f(2)+f(3)+…+f(50)=()A.﹣50B.0C.2D.50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

三年高考(2016-2018)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

考纲解读明方向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全国卷Ⅲ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2.【2018年全国卷Ⅲ文】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公式可得。

详解:,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3.【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根据余弦定理解出c.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4.【2018年文北京卷】若的面积为,且∠C为钝角,则∠B=_________;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可求得;再利用,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详解:,,即,,则,为钝角,,,故.点睛:此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余弦定理的公式有三个,能够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选用合适的余弦定理公式是解题的第一个关键;根据三角形内角的隐含条件,结合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含的表达式的最值问题是解题的第二个关键.5.【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6.【2018年新课标I卷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点睛: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对正余弦定理的熟练应用,以及通过隐含条件确定角为锐角,借助于余弦定理求得,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7.【2018年天津卷文】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1,文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c=,则C=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即,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得,故选B.【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2017课标II,文16】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答案】【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3.【2017浙江,13】已知△ABC,AB=AC=4,BC=2.点D为AB延长线上一点,BD=2,连结CD,则△BDC的面积是______,cos∠BDC=_______.【答案】【解析】【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4.【2017课标3,文1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60°,b=,c=3,则A=_________.【答案】75°【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5.【2017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则【考点】数学文化【名师点睛】本题粗略看起来文字量大,其本质为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确定6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其中对文字信息的读取及提取有用信息方面至关重要,考生面对这方面题目时应多加耐心,仔细分析题目中所描述问题的本质,结合所学进行有目的的求解.6.【2017天津,文15】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I)求的值;(II)求的值.【答案】(Ⅰ);(Ⅱ).【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根据正弦定理代入得到,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得;(Ⅱ)根据(Ⅰ)的结论和条件,根据求,和以及正弦定理求得,再求,以及,最后代入求的值.【考点】1.正余弦定理;2.三角恒等变换.【名师点睛】高考中经常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综合起来命题,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而三角变换中主要是“变角、变函数名和变运算形式”,其中的核心是“变角”,即注意角之间的结构差异,弥补这种结构差异的依据就是三角公式7.【2017山东,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3,,S△ABC=3,求A和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先由数量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由此求A,再利用余弦定理求a.【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b=()(A)(B)(C)2 (D)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解得(舍去),故选D.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内容单一,根据余弦定理整理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b.运算失误是基础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请考生切记!2.【2016高考山东文数】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则A=()(A)(B)(C)(D)【答案】C【解析】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同角公式及诱导公式,是高考常考知识内容.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类问题,注重边角的相互转换是关键,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等.3.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在中,,边上的高等于,则()(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边上的高线为,则,所以.由正弦定理,知,即,解得,故选D.考点:正弦定理.【方法点拨】在平面几何图形中求相关的几何量时,需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常常将所涉及到已知几何量与所求几何集中到某一个三角形,然后选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4.【2016高考上海文科】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3,5,7,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典型题目.解答本题,往往要利用三角公式化简三角恒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达到解题目的;三角形中的求角问题,往往要利用余弦定理用边表示角的函数.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等.5.【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1,则b=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考点:正弦定理,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适合,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6.【2016高考北京文数】在△ABC中,,,则=_________.【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知,所以,则,所以,所以,即.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①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进行变形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②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7.【2016高考天津文数】(本小题满分13分)在中,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Ⅰ)求B;(Ⅱ)若,求sinC的值.【答案】(Ⅰ)(Ⅱ)【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再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化简得,(Ⅱ)问题为“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将所求角化为两已知角的和,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解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名师点睛】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解三角函数题,首先从角进行分析,善于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即注重角的变换.角的变换涉及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配角公式等,选用恰当的公式,是解决三角问题的关键,明确角的范围,对开方时正负取舍是解题正确的保证.8.【2016高考浙江文数】(本题满分14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 cos B.(Ⅰ)证明:A=2B;(Ⅱ)若cos B=,求cos C的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解析】试题分析:(I)先由正弦定理可得,进而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再判断的取值范围,进而可证;(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得,再用二倍角公式可得,进而可得和,最后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和余弦定理.【思路点睛】(I)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进而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根据角的范围可证;(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二倍角公式可得,进而可得和,再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9.【2016高考四川文科】(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I)证明:;(II)若,求.【答案】(Ⅰ)证明详见解析;(Ⅱ)4.【解析】试题分析:(Ⅰ)已知条件式中有边有角,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角进行转化(本小题是将边转化为角),结合诱导公式进行证明;(Ⅱ)从已知式可以看出首先利用余弦定理解出cos A=,再根据平方关系解出sinA,代入(Ⅰ)中等式sin A sin B=sin A cos B+cos A sin B,解出tanB的值.(Ⅱ)由已知,b2+c2–a2=bc,根据余弦定理,有cos A==.所以sin A==.由(Ⅰ),sin A sin B=sin A cos B+cos A sin B,所以sin B=cos B+sin B,故.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平方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中,凡是遇到等式中有边又有角时,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一种是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一般是化为代数式变形问题.在角的变化过程中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这个结论,否则难以得出结论.。

2016-2018三年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专题汇编解析版

2016-2018三年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专题汇编解析版

考点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E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集合 A = {x | -1 < x < 2}, B = {x | 0 < x < 3}, 则 A B =( )A.(-1,3)B.(-1,0)C.(0,2)D.(2,3)2.(D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集合 M = {x | -1 < x < 3}, N = {x | -2 < x < 1}, 则 MN =A.(-2,1)B.(-1,1)C.(1,3)D.(-2,3)3.(E ,广东,5 分)若集合 M = {-1,1}, N = {-2,1, 0}, 则 MN =A.{0,-1}B.{1}C.{0}D.{-1,1}4.(E ,福建,5 分)若集合 M = {x | -2 ≤ x < 2}, N = {0,1,2}, 则 MA.{0}B.{1}C.{0,1,2}D.{0,1}N 等于 ()5.(E ,安徽,5 分)设全集U = {1,2,3,4,5,6}, A = {1, 2}, B = {2,3,4}, 则 AA.{1,2,5,6}B.{1}C.{2}D.{1,2,3,4}(C ⋃ B) =A .{1,4}B .{2,3}C.{9,16}D.{1,2}6.(C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集合 A = {1,2,3,4}, B ={x | x = n 2, n ∈ A}, 则A B =( )A .{0}B .{-1,0}C .{0,1}D .{-1,0,1}7.(C ,北京,5 分)已知集合 A = {-1,0,1}, B = {x | -1 ≤ x < 1}, 则 A B =( )8.(E ,北京,5 分)若集合 A = {x | -5 < x < 2}, B = {x | -3 < x < 3}, 则 AB = ()A.{x | -3 < x < 2}B.{x | -5 < x < 2} c {x | -3 < x < 3} D.{x | -5 < x < 3}9.(C ,山东,5 分)已知集合 A ,B 均为全集U = {1,2, 3,4} 的子集,且¢ ( AB) = {4}, B = {1,2}, 则UA CB = ()UA.{3}B.{4}C.{3,4}D.∅10.(C ,江西,5 分)集合 A = {2,3}, B = {1,2,3}, 从 A,B 中各任意取一个数,则这两数之和等于 4 的概率是( )12.(B ,浙江,5 分)设全集U = {1,2,3,4,5,6}, 集合 P = {1,2,3,4}, Q = {3,4,5}, 则 P(C2 1 1 1 A.B.c. D.32 3 611.(B,辽宁,5 分)已知全集U = {0,1,2,3,4,5,6,7,8, 9}, 集合 A = {0,1,3,5,8}, 集合 B = {2,4,5,6,8}, 则(C A) (C B) = ()U UA.{5,8}B.{7,9}C.{0,1,3}D.{2,4,6}U Q) = (A.{1,2,3,4,6}B.{1,2,3,4,5}C.{1,2,5}D.{1,2})13. (B ,湖南,5 分)设集合 M = {-1,0,1}, N = {x | x 2 = x}, 则 MN =A.{-1,0,1}B .{0,1}c .{1}D .{0}14.(B ,陕西,5 分)集合 M = {x | kx > 0}, N = {x | x 2 ≤ 4}, 则 M N = A.(1,2) B.[1,2) C.(1,2] D.[1,2]A.{-1,0}B.{0,1}C.{-2,-1,0,1}D.{-1,0,1,2}15. (D ,四川,5 分)已知集合 A = {x | ( x +1)( x - 2) ≤ 0},集合 B 为整数集,则 AB = ()N=(16.(D,广东,5分)已知集合M={2,3,4},N={0,2,3,5},则M)A.{0,2}B.{2,3} c.{3,4} D.{3,5}B=()17.(E,山东,5分)已知集合A={x|2<x<4},B={x|(x-1)(x-3)<0},则AA.(1,3)B.(1,4)C.(2,3)D.(2,4)18.(B,广东,5分)设集合U={1,2,3,4,5,6},M={1,3,5},则C M=()UAU1h.{1,2,4h c.{1,3,5} D.{2,4,6}B=R,则a 19.(C,上海,5分)设常数a∈R,集合A={x|(x-1).(x-a)≥0},B={x x≥a-1}.若A的取值范围为()A.(-∞,2)B.(-∞,2]C.(2,+∞)D.L2,+∞)Q等于()20.(D,福建,5分)若集合p={x|2≤x<4},Q={x|x≥3},则P.A.{x | 3 ≤ x < 4}B.{x | 3 < x < 4}C.{x | 2 ≤ x < 3}D.{x | 2 ≤ x ≤ 3}21. (E ,浙江,5 分)已知集合 p = {x {x 2 - 2 x ≥ 3}, Q = {x | 2 - 4}, 则 PQ =A.[3,4)B.(2,3]C.(-1,2) D(-1,3]22. (E ,天津,5 分)已知全集U = {1,2,3,4,5,6}, 集合 A = {2,3,5 }集合 B = {1,3,4,6}, 则集合 A C B =UA.{3}B.{2,5}C.(1,4,6)D.{2,3,5}23.(A ,福建,5 分)若集合 M = {-1,0,1}, N = {0,1, 2}, 则 MN 等于A.{0,1}B.{-1,0,1}C.{0,1,2}D.{-1,0,1,2}24.(E ,四川,5 分)设集合 A = {x | -1 < x < 2}, 集合 B = {x |1 < x < 3}, AB =A.{x | -1 < x < 3}B.{x | -1 < x < 1}C.{x | 1 < x < 2}D.{x | 2 < x < 3}25.(C,辽宁,5 分)已知集合 A = {0,1,2,3,4}, B = {x || x |< 2}, 则 AB =A.{0}B.{0,1}C.{0,2}D.{0,1,2}26.(A ,湖北,5 分)已知U = {1,2,3,4,5,6,7,8}, A = {1,3,5,7}, B = {2,4,5}, 则 C ( AB) =UA.{6,8}B.{5,7} c.{4,6,7} D.{1,3,5,6,8}27.(A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集合 M = {0,1,2,3, 4}, N = {1,3,5}, P = MN , 则 P 的子集共有(A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28.(A ,安徽,5 分)集合U = {1,2,3,4,5,6}, s = {1,4,5}, T = {2,3,4}1 则 S(CUT ) 等于 ( )A.{1,4,5,611B.{1.5} c.{4} D.{1,2,3.4,5}29. (A ,江西,5 分)若全集U = {1,2,3,4,5,6}, M = {2,3}, N = {1,4}, 则集合{5,6}等于()A.M NB.M NC.(C M ) (C N )D.(C M ) (C N )UULJU30.(A,浙江,5 分)若 p = {x | x < 1},∈ -{x | x > -1}, 则A.P ⊆ QBQ ⊆ PC.C P ⊆ QD.Q ⊆ C PRR31.(E ,重庆,5 分)已知集合 A = {1,2,3}, B = {1,3}, 则 AB =A.{2}B.{1,2}C.{1,3}D.{1,2.3}, B = x x < 1 ,32.(E ,陕西,5 分)设集合 M = {x | x = x}, N = {x | lg x ≤ 0}, 则 MN = ()A.[0,1]B.(0,1]C.[0,1)D.(-∞,1]33.(D ,湖北,5 分)已知全集 U={l ,2,3,4,5,6,7),集合 A={1,3,5,6), C A =UA.{1,3,5,6}B.{2,3.7}C.{2,4,7}D.{2.5.7}34.(E,湖北,5 分)已知集合 A = {( x , y) | x 2 + y ≤ 1, x, y ∈ z}, B = {( x , y) x ≤ 2, y ≤ 2, x, y ∈ z},定义集合 A ⊕ B = {( x + x , y + y ) | ( x , y ) ∈ A, ( x , y ) ∈ B}, 则 A ⊕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1 2121122A. 77B.49C.45D.3035.(E,江苏,5 分).已知集合 A = {1,2,3 }B = {2,4,5},则,则集合 AB 中元素的个数为36.(B ,上海,4 分)若集合 A = {x 2x - 1 > 0}{ }则A B =________37. (C ,江苏,5 分)集合{-1,O ,1}共有____个子集38. (A ,上海,4 分)若全集 U=R ,集合 A = {x x ≥ 1} ,则 C A =U39.(E,湖南,5 分)已知集合U = {1,2,3,4}, A = {1,3}B = {1,3,4}, 则 A40.(D ,江苏,5 分)已知集合 A = {-2, -1,3,4}, B = {-1,2,3 }则 AB =(C B) =U_______L41.(D,重庆,5 分)已知集合 A = {3,4,5,12,13} , B = {2,3,5,8,13}, 则 A B =________42.(E ,上海,4 分)设全集U = R. 若集合 A = {1,2,3,4}, B = x 2 ≤ x ≤ 3}, 则 A C B =U答案5 b c考点 2 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l- (E ,湖北,5 分)命题 " ∃x ∈ (0, +∞),ln x = x - 1" 的否定是()0 0A.∃x ∈ (0, +∞), l nx =/ x - 1B.∃x ∉ (0,+∞), ln x = x - 10 0C.∀x ∈ (0,+∞), ln x =/ x - 1D.∀x ∉ (0,+∞), ln x = x - 12.(D ,安徽,5 分)命题 "∀x ∈ R,| x | + x 2 ≥ 0" 的否定是()A.∀x ∈ R,| x | + x 2 < 0B.∀x ∈ R,| x | + x 2 ≤ 0C.∃x ∈ R,| x | + x 2 < 0D.∃x ∈ R,| x | + x 2 ≥ 00 03.(D ,辽宁, 分)设 a , , 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 p:若 a ⋅ b = 0, b ⋅ c = 0, 则 a * C = 0; 命题 q: a // b , b // c,则 a // c. 则下列 命题中真命题是()A.P ∨ qB.P ∧ qC.(⌝p ) ∧ (⌝q )D. p ∨ (⌝q )4.(D ,天津,5 分)已知命题 P : ∀x > 0, 总有 ( x + 1)e x > 1, 则 B.P ∧ q 为()A.∃x ≤ 0, 使得 ( x + 1)e x 0 ≤ 1B.∃x > 0, 使得 ; ( x + 1)e x 0 ≤ 10 0C.∀x > 0, 总有 ( x + 1)e x ≤ 1D.∀ ≤ 0, 总有 ( x + 1)e x ≤ 15.(D ,重庆,5 分)已知命题p :对任意 x ∈ R, 总有 | x |≥ 0;q : x = 1是方程 x + 2 = 0 的根.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 ⌝qB.⌝p ∧ qC.⌝p ∧ ⌝qD. p ∧ q6.(D ,湖南,5 分)设命题 P : ∀x ∈ R, x 2 + 1 > 0, 则 ⌝p 为A.∃x ∈ R, x 2 + 1 > 0B.∃x ∈ R, x 2 + 1 ≤ 0C.∃xo ∈ R, x 2 + 1 < 0D.∀x ∈ R, x 2 + 1 ≤ 07.(E,山东,5 分)设 m ∈ R, 命题“若 m > 0, ,则方程 x 2 + x - m = 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2 ; 命题 q :函数 y =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方程 x 2 + x - m = 0 有实根,则 | m > 0B.若方程 x 2 + x - m = 0 有实根,则 m ≤ 0C .若方程 x 2 + x - m = 0 没有实根,则 m > 0D 若方程 x 2 + x - m = 0 没有实根,则 m ≤ 08.(C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命题 P : ∀x ∈ R,2 x < 3 x ; 命题 q : ∃x ∈ R, x 3 = 1 - x 2 ,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P ∧ qB.⌝P ∧ qC. p ∧ ⌝qD.⌝P ∧ ⌝q9.(C ,湖北,5 分)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 p 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 )A.(⌝P) ∨ (⌝q )B. p ∨ (⌝q )C.(⌝P) ∧ (⌝q )D. p ∨ q1O. (B ,湖北,5 分)命题“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的否定是 ()A 任意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B 任意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C 存在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D 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 11. (B ,山东,5 分)设命题 p :函数 y = sin 2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x =π)A.p 为真B.q 为假C. p ∧ q 为假D. p ∨ q 为真12.(A ,山东,5 分)已知 a, b , c ∈ R, 命题“若 a + b + c = 3. 则 a 2 + b 2 + c 2 ≥ 3,, 的否命题是()A.若 a + b + c =/ 3⋅, 则 a 2 + b 2 + c 2 < 3B.若 a + b + c = 3, 则 a 2 + b 2 + c 2 < 3C .若 a + b + c =/ 3, 则 a 2 + b 2 + C 2 ≥ 3D .若 a 2 + b 2 + c 2 ≥ 3, 则 a + b + c = 313.(A ,辽宁,5 分)已知命题 P : ∃n ∈ N ,2 n > 1000, 则 ⌝P 为()A.∀n ∈ N ,2 n ≤ 1000B.∀n ∈ N ,2 n > 1000C.∃n ∈ N ,2 n ≤ 10ωD.∃n ∈ N ,2 n < 100014.(C,广东,5分)设a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a=/0,关于向量a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①给定向量b,总存在向量c,使a=b+c;②给定向量b和c,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a=λb+∝;③给定单位向量b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c和实数λ,使a=λb+μe;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b和单位向量c,使a=λb+μr.上述命题中的向量b,c和a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15.(D,福建,5分)命题∀x∈[0,+∞),x s+x≥0,,的否定是()A.∀x∈(-∞,0),x3+x<0B.∀x∈(-∞,0),x3+x≥0()c.∃x∈[0,+∞),x3+x<0000D.∃x∈[0,+∞),x3+x≥0000答案8.(B ,天津,5 分)设 x ∈ R, 则“x > ”是“2 x 2 + x - 1 > 0”的( )考点 3 充要条件1.(E ,浙江,5 分)设 a ,b 是实数,则“a + b > 0”是 ab > 0,,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D ,北京,5 分)设 a ,b 是实数,则“a > b ”是“a 2 > b 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E ,湖南,5 分)设 x ∈ R, 则“x>l”是“x 3 > 1”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D ,广东,5 分△)在 ABC 中,角 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 ,b ,c ,则“a ≤ b ”是“≤ sin A ≤ sin B ”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非必要条件C 必要非充分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5.(C ,浙江,5 分)若 α ∈ R, 则“α = 0”是“sin α < cos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B ,陕西,5 分)设 a, b ∈ R, i 是虚数单位,则“ab = 0”是“复数 a + b i为纯虚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B ,浙江,5 分)设 a ∈ R, 则“a = 1”是“直线 l : ax + 2 y - 1 = 0 与直线 l : x + 2 y + 4 = 0 1 2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 2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E ,安徽,5 分)设 P : x < 3, q : -1 < x < 3, 则 p 是 q 成立的()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 (A ,天津,5 分)设集合 A = {x ∈ R | x - 2 > 0}, B = {x ∈ R | x < 0}, C = {x ∈ R | x ( x - 2) > 0 则“x ∈A B ”是“x ∈ c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11. (A ,浙江,5 分)设 a ,b 为实数,则“0 < ab < 1”是“b < ”的()| 5b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a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E ,天津,5 分)设 x ∈ R, 则“1 < x < 2”是“ x - 2 |< 1”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3.(E,湖北,5 分) l , 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 P : l , l 是异面直线; q : l , l 不相交,则 ( )1 21212A.p 是 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 q 的必要条件B.P 是 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 q 的充分条件C.p 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D.p 既不是 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 q 的必要条件14. (D ,江西,5 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 a, b , c ∈ R, 则 " a x 2 + bx + c ≥ 0" 的充分条件是 b 2 - 4ac ≤ 0,,B.若 a, b , c ∈ R, 则 ab 2 > cb 2 , , 的充要条件是 " a > c "C .命题“对任意 x ∈ R, 有 x 2 ≥ 0,, 的否定是“存在 x ∈ R, 有 x 2 ≥ 0,,D .L 是一条直线,α ,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若 l ⊥ α , l ⊥ β , 则 α // β15.(C ,天津,5 分)设 a, b ∈ R, 则 (a - b ) ⋅ a 2 < 0,, 是 a < b ,,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6.(B ,湖北,5 分)设 a, b , c ∈ R +, 则 abc = 1, , 是1 a + 1 b + 1c ≤ a + b + c,,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7. (C ,山东,5 分)给定两个命题 P , q ⋅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p 是 ⌝q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8.(E,陕西,5 分) sin α = cos α , , x cos 2α = 0, ,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9.(A ,湖北, 分)若实数 a , 满足 a ≥ 0, b ≥ 0, 且 ab = 0, 则称 a 与 b 互补.记 ϕ (a, b ) = a + b 2 - a - b ,那么 ϕ (a, b ) = 0 是 a 与 b 互补的( )2),k sin x cos x<x,,是"k<1"的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E,福建,5分)“对任意x∈(0,π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1.(D,浙江,5分)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D,全国新课标,5分)函数f(x)在x=x处导数存在,若P:f/(x)=0;q:x=x是f(x)的极值点,000则()A.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B.p是g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C.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23.(E,上海,4分)设z,z∈C,则"z,z均为实数”是z-z是实数”的121212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4.(A,陕西,5分)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_________答案⎩ - log ( x + 1), x > 1, 4B. - 3.(B ,江西,5 分)设函数 f ( x) = ⎨ 2 则 f ( f (3)) = ( )⎩ x , x > 1,5 B.3 ⎩ 2 x , x < 0, 则 f ( f (-2)) = (⎧ 4 C.. f ( x ) = ⎨1T 若 f ( f ( )) = 4, 则 b = ( )⎩ 8c. 6.(B ,福建,5 分)设 f ( x ) = ⎨0, x = 0, g ( x ) = ⎧1, xweiyoulishu, ⎪- 1, x < 0, ⎩ 0, xweiwulishu,考点 4 函数及函数的表示方法1.(D ,全国新课标,5 分)若函数 f ( x ) = kx - ln x 在区间 (1,+∞) 上单调递增,则 k 的取值范围是()A.(-∞,-2]B.(- ∝, -1]C.[2,+∞)D.[1,+∞)⎧ 2x -1 - 2,x ≤ 1,2.(E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函数 f ( x ) = ⎨且 f (a) = -3, 则 f (6 - a) = ()2A. - 75 4 c. - 3 14 D. - 4⎧x 2 + 1, x ≤ 1, ⎪ ⎪ A. 1 C.2 133 D. 94.(E ,陕西,5 分)设 f ( x ) = ⎨1 -x , x ≥ 0,)A. - 1 .B. 1 1 32 D.25.(E ,山东,5 分)设函数⎧3x - b ,x < 1,⎪5 ⎪ 2 x , x ≥ 1. 6A.1B. 73 4 D. 12⎧1, x > 0,⎪⎩⎨ 则 f ( g (π )) 的值为 ( )A.1B.0C. - 1D.π7 . (D, 四 川 , 5 分 ) 设 f ( x ) 是 定 义 在 R 上 的 周 期 为 2 的 函 数 , 当 x ∈ [-1,1) 时 , f ( x ) =⎧- 4 x 2 + 2, - 1 ≤ x < 0, ⎨⎩x, 0 ≤ x < 1, 3则 f ( ) = 2 _________⎪ 9.(C ,福建,4 分)已知函数 f ( x ) = ⎨⎪ - tan x,0 ≤ x < ,11. (B ,陕西,5 分)设函数 f ( x) = ⎨ 1则 f ( f (-4)) = ________ ⎪( ) x , x < 0, 12.(B,江苏,5 分)设 f ( x ) 是定义在 R 上且周期为 2 的函数,在区间[-1,1]上, f ( x ) = ⎨ h x + 2其中 a, b ∈ R, 若 f ( ) = f ( ), 则 a + 3b 的值为_________1⎧ x 2, x ≤ 1,613.(E ,浙江,6 分)已知函数 f ( x ) = ⎨ ⎪⎩⎧e x -1 , x < 1,8.(D ,全国新课标,5 分)设函数 f ( x ) = ⎨1⎪⎩ x 3 ,x ≥ 1,则使得 f ( x ) ≤ 2 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2 x 3, x < 0,⎪π ⎩ 2π 则 f ( f ( )) =4 _________10. (E ,全国新课标,5 分)已知函数 f ( x) = ax 3 - 2 x 的图象过点(-1,4),则 a = _______⎧ x , x ≥ 0, ⎪ ⎩ 2⎧ax + 1,-1 - 0, ⎪⎪⎩ x + 1 , L1,⋅32 2⎪x + - 6, x > 1, x则 f ( f (-2)) = ______ f ( x) 的最小值是___14.(A,湖南,5 分)给定 k ∈ N *, 设函数 f : N * → N * 满足:对于任意大于 k 的正整数 n, f (n) = n - k.(1)设 k = 1, 则其中一个函数 f 在 n = 1处的函数值为_________(2)设 k = 4, 且当 n ≤ 4 时, 2 ≤ f (n) ≤ 3, 则不同的函数 f 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log x - 1 的定义域为(3-17.(成,北京,5 分)函数f ( x ) = ⎨ 的值域为_________考点 5 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D ,山东,5 分)函数 f ( x ) =12A.(0,2)B.(0,2]C.(2,+∞)D.[2,+∞))2.(C ,山东,5 分)函数 f ( x ) = 1 - 2 x+1x + 3 的定义域为A.(-3,0]B.(-3,1]C.(-∞,-3) (-3,0]D.(-∞,-3) (-3,1]3.(E ,重庆,5 分)函数 f ( x ) = log ( x 2 + 2 x - 3) 的定义域是()2A.[-3,1]B.(-3,1)C.(-∞,-3]u[1,+∞)D.(-∞,-3) (1,+∞)4.(A ,江西,5 分)若 f ( x ) =1, 则 f ( x ) 的定义域为 (log (2 x + 1)1)21111A.(- ,0)B.(- ,+∞)C ⋅ (- ,0)u (0,+∞)D ⋅ (- ,2)22 22x 2 - 5x + 65.(E ,湖北,5 分)函数 f ( x ) =4 - x + lg的定义域为()x - 3A.(2,3)B.(2,4]C.(2,3) (3,4]D.(-1,3) (3,6]26.(D,上海,4 分) f ( x ) = x - x 2 , 则满足 f ( x ) < 0 的 x 的取值范周是________⎧log x, x ≥ 1,⎪1 2⎪⎩2x , x < 18.(B ,江苏,5 分)函数 f ( x ) = 1 - 2log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69.(B,广东,5 分)函数 y =x x +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10.(A ,上海,4 分)设 g ( x ) 是定义在 R 上、以 1 为周期的函数,若 f ( x ) = x + g ( x ) 在[O ,1]上的值域为[-2,5],则 f ( x ) 在区间[0,3]上的值域为________答案A. y = cos 2 x , x ∈ RB. y = log | x |, x ∈ Rqiex =/ 0C. y = , x ∈ RD ⋅ y = x 3 + 1, x ∈ RA.B.C.D.1考点 6 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1.(E ,福建,5 分)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A. y = xB ⋅ y = e xC ⋅ y = cos xD ⋅ y = e x - e - x2.(D ,全国新课标,5 分)设函数 f ( x ), g ( x ) 的定义域都为 R ,且 f ( x ) 是奇函数, g ( x )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f ( x ) g ( x ) 是偶函数B.| f ( x ) g( x ) 是奇函数rC. f ( x ) g( x ) | 是奇函数D. | f ( x ) g ( x ) | 是奇函数3.(E ,安徽,5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存在零点的是()A. y = ln xB. y = x 2 + 1C ⋅ y = sin xD ⋅ y = cos x4.(C ,北京,5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0,+∞ ) 上单调递减的是()A. y =1xB ⋅ y = e- xC ⋅ y = - x 2 + 1D ⋅ y = lg | x |5.(B ,天津,5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1,2)内是增函数的为()2e x - e - x26.(A ,全国新课标,5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 (0,+∞ ) 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 y = x 3B. y =| x | +1 C ⋅ y = - x 2 + 1 D ⋅ y = 2- | x7.(C ,湖南,5 分)已知 f ( x ) 是奇函数, g ( x ) 是偶函数,且 f (-1) + g (1) = 2, f (1) + g (-1) = 4, 则g (1) 等于( )A.4B.3 c.2 D.18.(A ,辽宁,5 分)若函数 f ( x ) =x(2 x + 1)( x - a)为奇函数,则 a = ( )1 2 3 23 49.(B ,广东,5 分)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A. y = ln x 2 + 1B. y = x 3C ⋅ y = e xD ⋅ y = sin x10.(E ,湖南,5 分)设函数 f ( x ) = ln(1 + x) - ln < 1 - x), 则 f ( x ) 是()A 奇函数,且在(O ,1)上是增函数 B.奇函数,且在(O ,1)上是减函数5C 偶函数,且在(O ,1)上是增函数D .偶函数,且在(O ,1)上是减函数11.(D ,湖北, 分)已知 f ( x )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 ≥ 0 时, f ( x ) = x 2 - 3x, 则函数 g ( x ) = f ( x ) -x + 3 的零点的集合为()A.{1,3}B.{-3,-1,1,3} c.{2 - 7 ,1,3} D.{-2 - 7 ,1,3}12. (E ,山东,5 分)若函数 f ( x ) = 2 x + 1 2 x - a是奇函数,则使 f ( x ) > 3 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A.(-∞,-1)B.(-1,0)C.(0,1)D.(1,+∞)13. (C ,天津,5 分)已知函数 f ( x )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若实数 n 满足 f (log a) + f (log - La) ≤ 2 f (1),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2211A.[1,2]B.(0, )C.[ ,2]D.(0,2]2214.(D ,全国新课标,5 分)偶函数 y =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 2 对称, f (3) = 3, 则 f (-1) = (15.(D ,安徽,5 分)若函数 f ( x )( x ∈ R) 是周期为 4 的奇函数,且在[O ,2]上的解析式为 f ( x ) =)⎧ x (1- x),0 ≤ x ≤ 1, 29 41⎨则 f ( ) + f ( ) = ⎩sin π x,1 < x ≤ 2,4 16___________⎧ | x 2 - 4 |, x ≤ 0,16.(D ,天津,5 分)已知函数 f ( x ) = ⎨ 若函数 y = f ( x ) - a | x | 恰有 4 个零点,则实数 a⎩2 | x - 2 |, x > 0.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7. (D ,湖南,5 分)若 f ( x) = ln(e 3x + 1) + ax 是偶函数,则 a = ________18.(E ,福建,4 分)若函数 f ( x ) = 2|x -a| (a ∈ R) 满足 f (1 + x) = f (1 - x), 且 f ( x ) 在 [m ,+∞ )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m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__( x + 1) 2 + sin x19.(B ,全国新课标,5 分)设函数 f ( x ) =的最大值为 M ,最小值为 m ,则 M+m =____x 2 + 120.(B ,安徽,5 分)若函数 f ( x) =| 2 x + a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 ), 则 a = _________21.(B ,上海,4 分)已知 y = f ( x) 是奇函数.若 g ( x) = f ( x) + 2 且 g (1) = 1, 则 g (-1) = _________22.(D ,上海,14 分)设常数 a ≥ 0, 函数 f ( x ) =2 x + a 2 x - a⋅(I)若 a = 4, 求函数 y = f ( x ) 的反函数 y = f-1( x );24.(E ,福建,14 分)已知函数 f ( x ) = ln x - ⋅(Ⅱ)根据 a 的不同取值,讨论函数 y = f ( x )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23.(B,上海,14 分)已知 f ( x ) = lg( x + 1).(I)若 0 < f (1 - 2 x ) - f ( x ) < 1, 求 x 的取值范围;(Ⅱ)若 g ( x ) 是以 2 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 0 ≤ x ≤ 时,有 g ( x ) = f ( x ), 求函数 y = g ( x )( x ∈ [1,2])的反函数.( x - 1) 22(I)求函数 f ( x ) 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证明:当 x > 1时, f ( x ) < x - 1;(Ⅲ)确定实数 k 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存在 x > l ,当 x ∈ (1, x ) 时,恒有 f ( x ) > k ( x - 1).0 0答案(I)当 b = + 1时,求函数 f ( x ) 在[-1,1]上的最小值 g (a) 的表达式;考点 7 二次函数1.(C ,浙江,5 分)已知 a, b , c ∈ R, 函数 f ( x ) = ax 2 + bx + ⋅c. 若 f (0) = f (4) > f (1), 则()A.a > 0,4a + b = 0B.a < 0,4a + b = 0C.a > 0,2a + b = 0D.a x 0,2a + b = 0⎧ x 2 + 2x + 2, x ≤ 0,2.(D ,浙江,4 分)设函数 f ( x) = ⎨ 若 f ( f (a)) = 2, 则 a = ________⎩ - x 2 ,x > 0.3.(E ,广东,5 分)不等式 - x 2 - 3x + 4 > 0 的解集为________(用区间表示).4.(D ,江苏,5 分)已知函数 f ( x ) = x 2 + mx - 1, 若对于任意 x ∈ [m , m + 1], 都有 f ( x ) < 0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E ,浙江,15 分)设函数 ⋅ f ( x ) = x 2 + ax + b (a , b ∈ R).a 24(Ⅱ)已知函数 f ( x ) 在[-1,1]上存在零点, 0 ≤ b - 2a ≤ 1. 求 b 的取值范围.6.(B ,福建,12 分)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 得到如下数据:单价x (元) 8 8.2 8.4 8.6 8.89I 销量y (件) 9084 83 80 7568(工)求回归直线方程 y = bx + a, 其中 b = -20.a = y - bx;(Ⅱ)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I)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 4 元/件,为使工厂 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一成本)答案, b = log 2 , c = log 112 π , c = π -2 , 则( )4B. 2C.2x - 1 的定义域是(A.( , b )B.(10a,1 - b )C.(102考点 8 根式、指数式、对数式与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D ,安徽,5 分)设 a = log 7, b = 21.1 , c = 0.83.1 , 则 ()3A.b < a < CB.c < a < bC.c < b < aD.a < c < b2.(D ,,辽宁,5 分)已知 a = 2- 1 313 23 , 则()A.a > b > cB.a > c > bC.c > b > aD.c > a > b3.(D ,天津,5 分)设 a = log 2π , b = log 1A.a > b > cB.b > a > cC.a > c > bD.c > b > a4.(B ,安徽,5 分) (log 9) ⋅ (log 4) =23( )A. 11D.45.(C ,广东,5 分)函数 f ( x ) = lg( x + 1))A.(-1,+∞ )B.[-1,+∞ )C.(-1,1) (1,+∞)D.[-1,1) (1,+∞)6.(A ,安徽,5 分)若点(a ,b )在 y = lg x 图象上, a =/ 1, 则下列点也在此图象上的是()1 a a , b + 1)D.(a 2 ,2b )7.(C ,陕西,5 分)设 a ,b ,c 均为不等于 1 的正实数,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log b ⋅ log b = log aB.log b ⋅ log a = log ba ccaccC.log (bc ) = log b ⋅ log cD.log (b + c) = log b + log caa aaxa8.(E ,山东,5 分)设 a = 0.6 0.6 , b = 0.61.5 , c = 1.50.6 ,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 < b < cB.a < c < bC.b < a < cD.b < c < a 19.(B ,天津,5 分)已知 a = 21.2 , b = ( ) -α8 , c = 2 log 2,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5 A.c < b < a 13.c < a < b C.b < a < c D.b < c < a1lO .(C ,辽宁,5 分)已知函数 f ( x ) = ln( 1 + 9 x 2 - 3x) + 1, 则 f (lg 2) + f (lg ) = ()2A. - 1B.0C.1D.211.(A ,天津,5 分)已知 a = log 3.6, b = log 3.2, c = log 3.6, 则244A.a > b > cB.a > c > bC.b > a > cD.c > a > b12.(C ,全国新课标,5 分)设 a = log 2, b = log 2, c = log 3, 则352A.a > c > bB.b > c > aC.c > b > aD.c > a > b⎧ 18. (A ,湖北,5 分)里氏震级 M 的计算公式为: M = lg A - lg A其中 A 是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最大13.(B ,浙江,5 分)设 a > 0, b > 0,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A 若 e a + 2a = e b + 3b , 则 a > bB.若 e a + 2a = e b + 3b , 则 a < bC.若 e a - 2a = e b - 3b , 则 a > bD .若 e a - 2a = e b - 3b , 则 a < b14.(E ,安徽,5 分) lg 5 1+ 2 lg 2 - ( ) -1 = 2 2___________15.(E ,浙江,6 分)计算: log2 2 2 =_________2log 23+log 43 = ________⎧ x 2 - 2, x ≤ 0,16.(D ,福建,4 分)函数 f ( x ) = ⎨ 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2x - 6 + ln x, x > 017.(A ,陕西,5 分)设 f ( x ) = ⎨lg x, x > 0,⎩10 x , x ≤ 0,则 f ( f (-2)) =________0,振幅,是相应的标准地震的振幅,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 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为 0.001,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____级;9 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 5 级地震最大振幅的____倍.答案考点9函数的图象1.(D,浙江,5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x>0),g(x)=log x的图象可能是()a2.(D,北京,5分)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p与加工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函数关系P=at2+bt+c(a,b,c是常数),下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A.3.50分钟B.3.75分钟C.4.00分钟D.4.25分钟3.(D,福建,5分)若函数y=log x(a>0,且a=/1)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函数图象正确的是()a4.(C,湖南,5分)函数f(x)=ln x的图象与函数g(x)=x2-4x+4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A.0B.1C.2D.315.(A,陕西,5分)函数y=x3的图象是()6.(A,安徽,5分)函数f(x)=ax n(1-x)2在区间[O,1]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n可能是()7.(E,浙江,5分)函数f(x)=(x-)cos x(-π≤x≤πqiex=/0)的图象可能为.A.y=1A.1B.2C.3D.41x8.(C,湖北,5分)小明骑车上学,开始时匀速行驶,途中因交通堵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赶时间加快速度行驶,与以上事件吻合得最好的图象是()9.(D,江西,5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x+象不可能的是()a2与y=a2x3-2ax2+x+a(a∈R)的图10.(D,陕西,5分)如图,修建一条公路需要一段环湖弯曲路段与两条直道平滑连接(相切)已知环湖弯曲路段为某三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111111 x3-x2-x B.y=x3+x2-3x c⋅y=x3-x D⋅y=x3+x2-2x222244211.(C,福建,5分)函数f(x)=ln(x2+1)的图象大致是()12.(C,浙江,5分)已知函数y=f(x)的图象是下列四个图象之一,且其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图象是()⎧13.(B ,山东,5 分)函数 y =∝2 x - 2 - x的图象大致为( )14.(E,安徽,5 分)函数 f ( x ) = ax 3 + bx 2 + cx + d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a > 0, b < 0, c > 0, d > 0B.a > 0, b < 0, c < 0.d > 0C.a < 0, b < 0, c > 0, d > 0D.a > 0, b > 0, c > 0, d < 015. (B ,湖北,5 分)已知定义在区间[O ,2]上的函数, y = f ( x ) 的图象如下右图所示,则 y = - f (2 - x)的图象为 ()16.(E ,全国新课标,5 分)如图,长方形 ABCD 的边 AB = 2, BC = 1, O 是 AB 的中点,点 P 沿着边 BC ,CD与 DA 运动,记∠BOP = x. 将动点 P 到 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 x 的函数 f ( x ), 则 y = f ( x ) 的图象大致为 ()17.(A ,天津,5 分)对实数 a 和 b ,定义运算 ⊗,: a ⊗ b = ⎨a, a - b ≤ 1, ⎩b , a - b > 1.设函数 f ( x ) = ( x 2 - 2) ⊗ ( x - 1),x ∈ R. 若函数 y = f ( x ) - c 的图象与 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 )A.(1,1](2,)B.(2,1](1,2]C.(,2)(1,2]D.[2,1]18.(A,江西,5分)如图,一个“凸轮”放置于直角坐标系X轴上方,其“底端”落在原点0处,一顶点及中心M在y轴的正半轴上,它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今使“凸轮”沿X轴正向滚动前进,在滚动过程中,“凸轮”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最高点”,其中心也在不断移动位置,则在“凸轮”滚动一周的过程中,将其“最高点”和“中心点”所形成的图形按上、下放置,应大致为()19.(C,江西,5分)如图,已知l1l,圆心在l上、半径为1m的圆0在t=O时与l相切于点A,圆0 212沿l以l m/s的速度匀速向上移动,圆被直线l所截上方圆弧长记为x,令y co.x,则y与时间t(0K 12l,单位:s)的函数y f(t)的图象大致为()20.(B,陕西,5分)下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____米.。

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数学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精编文档).doc

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数学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则C=( ) A . B . C . D .2.在△ABC 中,cos =,BC=1,AC=5,则AB=( )A .4B .C .D .2 3.已知a 1,a 2,a 3,a 4成等比数列,且a 1+a 2+a 3+a 4=ln (a 1+a 2+a 3),若a 1>1,则( )A .a 1<a 3,a 2<a 4B .a 1>a 3,a 2<a 4C .a 1<a 3,a 2>a 4D .a 1>a 3,a 2>a 44.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 )A .﹣12B .﹣10C .10D .12二.填空题(共4小题)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BC=120°,∠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BD=1,则4a+c 的最小值为 .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b=2,A=60°,则sinB= ,c= .7.设{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3,a 2+a 5=36,则{a n }的通项公式为 .8.记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n =2a n +1,则S 6= . 三.解答题(共9小题)9.在△ABC 中,a=7,b=8,cosB=﹣.(Ⅰ)求∠A ;(Ⅱ)求AC 边上的高.10.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 (﹣,﹣).(Ⅰ)求sin (α+π)的值;(Ⅱ)若角β满足sin (α+β)=,求cosβ的值.11.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sinA=acos (B ﹣).(Ⅰ)求角B 的大小;(Ⅱ)设a=2,c=3,求b 和sin (2A ﹣B )的值.12.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C=90°,∠A=45°,AB=2,BD=5.(1)求cos ∠ADB ;(2)若DC=2,求BC .13.设{a n }是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b n }是首项为b 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1)设a 1=0,b 1=1,q=2,若|a n ﹣b n |≤b 1对n=1,2,3,4均成立,求d 的取值范围;(2)若a 1=b 1>0,m ∈N*,q ∈(1,],证明:存在d ∈R ,使得|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 的取值范围(用b 1,m ,q 表示).1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且a 3+a 4+a 5=28,a 4+2是a 3,a 5的等差中项.数列{b n }满足b 1=1,数列{(b n+1﹣b n )a n }的前n 项和为2n 2+n .(Ⅰ)求q 的值;(Ⅱ)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15.设{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 项和为S n (n ∈N*),{b n }是等差数列.已知a 1=1,a 3=a 2+2,a 4=b 3+b 5,a 5=b 4+2b 6. (Ⅰ)求{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S n }的前n 项和为T n (n ∈N*),(i )求T n ;(ii )证明=﹣2(n ∈N*).16.等比数列{a n }中,a 1=1,a 5=4a 3.(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记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m =63,求m .17.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1=﹣7,S 3=﹣15.(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S n ,并求S n 的最小值.解三角形、数列2018年全国高考分类真题(含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则C=()A.B. C.D.【解答】解:∵△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ABC∴sinC==cosC,∵0<C<π,∴C=.故选:C.2.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B.C.D.2【解答】解:在△ABC中,cos=,cosC=2×=﹣,BC=1,AC=5,则AB====4.故选:A .3.已知a 1,a 2,a 3,a 4成等比数列,且a 1+a 2+a 3+a 4=ln (a 1+a 2+a 3),若a 1>1,则( )A .a 1<a 3,a 2<a 4B .a 1>a 3,a 2<a 4C .a 1<a 3,a 2>a 4D .a 1>a 3,a 2>a 4【解答】解:a 1,a 2,a 3,a 4成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奇数项符号相同,偶数项符号相同,a 1>1,设公比为q ,当q >0时,a 1+a 2+a 3+a 4>a 1+a 2+a 3,a 1+a 2+a 3+a 4=ln (a 1+a 2+a 3),不成立,即:a 1>a 3,a 2>a 4,a 1<a 3,a 2<a 4,不成立,排除A 、D . 当q=﹣1时,a 1+a 2+a 3+a 4=0,ln (a 1+a 2+a 3)>0,等式不成立,所以q ≠﹣1;当q <﹣1时,a 1+a 2+a 3+a 4<0,ln (a 1+a 2+a 3)>0,a 1+a 2+a 3+a 4=ln (a 1+a 2+a 3)不成立,当q ∈(﹣1,0)时,a 1>a 3>0,a 2<a 4<0,并且a 1+a 2+a 3+a 4=ln (a 1+a 2+a 3),能够成立,故选:B .4.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 )A .﹣12B .﹣10C .10D .12【解答】解:∵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3S 3=S 2+S 4,a 1=2, ∴=a 1+a 1+d+4a 1+d ,把a 1=2,代入得d=﹣3∴a 5=2+4×(﹣3)=﹣10.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BC=120°,∠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BD=1,则4a+c 的最小值为 9 .【解答】解:由题意得acsin120°=asin60°+csin60°, 即ac=a+c ,得+=1, 得4a+c=(4a+c )(+)=++5≥2+5=4+5=9, 当且仅当=,即c=2a 时,取等号,故答案为:9.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b=2,A=60°,则sinB= ,c= 3 .【解答】解:∵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b=2,A=60°,∴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sinB==. 由余弦定理得:cos60°=,解得c=3或c=﹣1(舍),∴sinB=,c=3.故答案为:,3.7.设{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3,a 2+a 5=36,则{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6n ﹣3 .【解答】解:∵{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3,a 2+a 5=36,∴,解得a 1=3,d=6,∴a n =a 1+(n ﹣1)d=3+(n ﹣1)×6=6n ﹣3.∴{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6n ﹣3.故答案为:a n =6n ﹣3.8.记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n =2a n +1,则S 6= ﹣63 .【解答】解: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a n +1,①当n=1时,a 1=2a 1+1,解得a 1=﹣1,当n ≥2时,S n ﹣1=2a n ﹣1+1,②, 由①﹣②可得a n =2a n ﹣2a n ﹣1,∴a n =2a n ﹣1,∴{a n }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S 6==﹣63,故答案为:﹣63三.解答题(共9小题)9.在△ABC 中,a=7,b=8,cosB=﹣.(Ⅰ)求∠A ;(Ⅱ)求AC 边上的高.【解答】解:(Ⅰ)∵a <b ,∴A <B ,即A 是锐角,∵cosB=﹣,∴sinB===, 由正弦定理得=得sinA===,则A=.(Ⅱ)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即64=49+c2+2×7×c×,即c2+2c﹣15=0,得(c﹣3)(c+5)=0,得c=3或c=﹣5(舍),则AC边上的高h=csinA=3×=.10.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Ⅰ)求sin(α+π)的值;(Ⅱ)若角β满足sin(α+β)=,求cosβ的值.【解答】解:(Ⅰ)∵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过点P(﹣,﹣).∴x=﹣,y=,r=|OP|=,∴sin(α+π)=﹣sinα=;(Ⅱ)由x=﹣,y=,r=|OP|=1,得,,又由sin(α+β)=,得=,则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或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cosβ的值为或.1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B﹣).(Ⅰ)求角B的大小;(Ⅱ)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解答】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得bsinA=asinB,又bsinA=acos(B﹣).∴asinB=acos(B﹣),即sinB=cos(B﹣)=cosBcos+sinBsin=cosB+,∴tanB=,又B∈(0,π),∴B=.(Ⅱ)在△ABC中,a=2,c=3,B=,由余弦定理得b==,由bsinA=acos(B﹣),得sinA=,∵a<c,∴cosA=,∴sin2A=2sinAcosA=,cos2A=2cos2A﹣1=,∴sin(2A﹣B)=sin2AcosB﹣cos2AsinB==.12.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C=90°,∠A=45°,AB=2,BD=5.(1)求cos∠ADB;(2)若DC=2,求BC.【解答】解:(1)∵∠ADC=90°,∠A=45°,AB=2,BD=5.∴由正弦定理得:=,即=,∴sin∠ADB==,∵AB<BD,∴∠ADB<∠A,∴cos∠ADB==.(2)∵∠ADC=90°,∴cos∠BDC=sin∠ADB=,∵DC=2,∴BC===5.13.设{a n }是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b n }是首项为b 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1)设a 1=0,b 1=1,q=2,若|a n ﹣b n |≤b 1对n=1,2,3,4均成立,求d 的取值范围;(2)若a 1=b 1>0,m ∈N*,q ∈(1,],证明:存在d ∈R ,使得|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 的取值范围(用b 1,m ,q 表示).【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 n ﹣b n |≤1对任意n=1,2,3,4均成立, ∵a 1=0,q=2,∴,解得.即≤d ≤.证明:(2)∵a n =a 1+(n ﹣1)d ,b n =b 1•q n ﹣1,若存在d ∈R ,使得|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则|b 1+(n ﹣1)d ﹣b 1•q n ﹣1|≤b 1,(n=2,3,…,m+1), 即b 1≤d ≤,(n=2,3,…,m+1),∵q ∈(1,],∴则1<q n ﹣1≤q m ≤2,(n=2,3,…,m+1),∴b 1≤0,>0,因此取d=0时,|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 下面讨论数列{}的最大值和数列{}的最小值, ①当2≤n≤m时,﹣==,当1<q ≤时,有q n ≤q m ≤2,从而n (q n ﹣q n ﹣1)﹣q n +2>0, 因此当2≤n ≤m+1时,数列{}单调递增,故数列{}的最大值为.②设f (x )=2x (1﹣x ),当x >0时,f′(x )=(ln2﹣1﹣xln2)2x <0,∴f (x )单调递减,从而f (x )<f (0)=1, 当2≤n ≤m 时,=≤(1﹣)=f ()<1,因此当2≤n ≤m+1时,数列{}单调递递减,故数列{}的最小值为,∴d 的取值范围是d ∈[,].1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且a 3+a 4+a 5=28,a 4+2是a 3,a 5的等差中项.数列{b n }满足b 1=1,数列{(b n+1﹣b n )a n }的前n 项和为2n 2+n . (Ⅰ)求q 的值;(Ⅱ)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解答】解:(Ⅰ)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且a 3+a 4+a 5=28,a 4+2是a 3,a 5的等差中项, 可得2a 4+4=a 3+a 5=28﹣a 4, 解得a 4=8,由+8+8q=28,可得q=2(舍去), 则q 的值为2;(Ⅱ)设c n =(b n+1﹣b n )a n =(b n+1﹣b n )2n ﹣1, 可得n=1时,c 1=2+1=3,n ≥2时,可得c n =2n 2+n ﹣2(n ﹣1)2﹣(n ﹣1)=4n ﹣1, 上式对n=1也成立, 则(b n+1﹣b n )a n =4n ﹣1,即有b n+1﹣b n =(4n ﹣1)•()n ﹣1,可得b n =b 1+(b 2﹣b 1)+(b 3﹣b 2)+…+(b n ﹣b n ﹣1) =1+3•()0+7•()1+…+(4n ﹣5)•()n ﹣2, b n =+3•()+7•()2+…+(4n ﹣5)•()n ﹣1,相减可得b n =+4[()+()2+…+()n ﹣2]﹣(4n ﹣5)•()n ﹣1=+4•﹣(4n ﹣5)•()n ﹣1,化简可得b n =15﹣(4n+3)•()n ﹣2.15.设{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 项和为S n (n ∈N*),{b n }是等差数列.已知a 1=1,a 3=a 2+2,a 4=b 3+b 5,a 5=b 4+2b 6. (Ⅰ)求{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S n }的前n 项和为T n (n ∈N*), (i )求T n ; (ii )证明=﹣2(n ∈N*).【解答】(Ⅰ)解: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1=1,a 3=a 2+2,可得q 2﹣q ﹣2=0. ∵q >0,可得q=2. 故.设等差数列{b n }的公差为d ,由a 4=b 3+b 5,得b 1+3d=4,由a 5=b 4+2b 6,得3b 1+13d=16, ∴b 1=d=1. 故b n =n ;(Ⅱ)(i )解:由(Ⅰ),可得, 故=;(ii )证明:∵==.∴==﹣2.16.等比数列{a n }中,a 1=1,a 5=4a 3.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记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m =63,求m . 【解答】解:(1)∵等比数列{a n }中,a 1=1,a 5=4a 3. ∴1×q 4=4×(1×q 2), 解得q=±2, 当q=2时,a n =2n ﹣1, 当q=﹣2时,a n =(﹣2)n ﹣1,∴{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或a n =(﹣2)n ﹣1. (2)记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 当a 1=1,q=﹣2时,S n ===,由S m =63,得S m ==63,m ∈N ,无解;当a 1=1,q=2时,S n ===2n ﹣1,由S m =63,得S m =2m ﹣1=63,m ∈N , 解得m=6.17.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1=﹣7,S 3=﹣15.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S n ,并求S n 的最小值.【解答】解:(1)∵等差数列{a n }中,a 1=﹣7,S 3=﹣15, ∴a 1=﹣7,3a 1+3d=﹣15,解得a 1=﹣7,d=2, ∴a n =﹣7+2(n ﹣1)=2n ﹣9; (2)∵a 1=﹣7,d=2,a n =2n ﹣9, ∴S n ===n 2﹣8n=(n ﹣4)2﹣16,∴当n=4时,前n 项的和S n 取得最小值为﹣16.。

全国卷历年高考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真题归类分析2019(含答案)

全国卷历年高考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真题归类分析2019(含答案)

全国卷历年高考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真题归类分析(2015年-2019年共14套) 三角函数(共20小题)一、三角恒等变换(6题)1.(2015年1卷2)o o o o sin 20cos10cos160sin10- =( )(A )32-(B )32(C )12- (D )12【解析】原式=o o o o sin 20cos10cos 20sin10+ =o sin 30=12,故选D.2.(2018年3卷4)若,则A. B. C. D.【解析】,故答案为B.3.(2016年3卷7)若3tan 4α=,则2cos 2sin 2αα+=( ) (A)6425 (B) 4825 (C) 1 (D)1625【解析】由3tan 4α=,得34sin ,cos 55αα==或34sin ,cos 55αα=-=-,所以2161264cos 2sin 24252525αα+=+⨯=,故选A .4.(2016年2卷9)若π3cos 45α⎛⎫-= ⎪⎝⎭,则sin 2α=( )(A )725 (B )15 (C )15- (D )725-【解析】∵3cos 45πα⎛⎫-= ⎪⎝⎭,2ππ7sin 2cos 22cos 12425ααα⎛⎫⎛⎫=-=--= ⎪ ⎪⎝⎭⎝⎭,故选D .5.(2018年2卷15)已知,,则__________.【解析】:因为,,所以,因此6.(2019年2卷10)已知a ∈(0,π2),2sin2α=cos2α+1,则sinα=( ) A.15B.5C.33D.255【解析】2sin 2cos 21α=α+,24sin cos 2cos .0,,cos 02π⎛⎫∴α⋅α=αα∈∴α> ⎪⎝⎭.sin 0,2sin cos α>∴α=α,又22sin cos 1αα+=,2215sin 1,sin 5∴α=α=,又sin 0α>,55B . 【点评】这类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中二倍角公式(几乎必考)、两角和与差公式、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等三角函数公式,难度以容易、中等为主。

[小初高学习]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1 解三角形 文(含解析)

[小初高学习]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1 解三角形 文(含解析)

专题11 解三角形文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全国卷Ⅲ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2.【2018年全国卷Ⅲ文】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公式可得。

详解:,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3.c=___________.【答案】 3【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根据余弦定理解出c.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4.【2018年文北京卷】若的面积为,且∠C为钝角,则∠B=_________;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可求得;再利用,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详解:,,即,,则,为钝角,,,故.点睛:此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余弦定理的公式有三个,能够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选用合适的余弦定理公式是解题的第一个关键;根据三角形内角的隐含条件,结合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含的表达式的最值问题是解题的第二个关键.5.【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6.【2018年新课标I卷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点睛: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对正余弦定理的熟练应用,以及通过隐含条件确定角为锐角,借助于余弦定理求得,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7.【2018年天津卷文】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 =.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1,文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a =2,c C = A .π12B .π6C .π4D .π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sin()sin (sin cos )0A C A C C ++-=得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0A C A C A C A C ++-=,即sin (sin cos )sin()04C A A C A π+=+=,所以34A π=.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cA C=得23sin4π=1sin 2C =,得6C π=,故选B .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2017课标II ,文1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cos cos bc B a C c A =+,则B =【答案】3π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1π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sin cos 23B B AC C A A C B B B =+=+=⇒=⇒= 【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3.【2017浙江,13】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4.【2017课标3,文1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 =60°,b c =3,则A =_________. 【答案】75°【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5.【2017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6S ,=6S .【解析】试题分析: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则233)60sin 1121(66=⨯⨯⨯⨯= S【考点】数学文化【名师点睛】本题粗略看起来文字量大,其本质为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确定6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其中对文字信息的读取及提取有用信息方面至关重要,考生面对这方面题目时应多加耐心,仔细分析题目中所描述问题的本质,结合所学进行有目的的求解.6.【2017天津,文1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4sin a A b B =,222)ac a b c =--.(I )求cos A 的值; (II )求sin(2)B A -的值.【答案】(Ⅰ)5-;(Ⅱ)5- . 【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A aB b=代入得到2a b =,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得cos A ;(Ⅱ)根据(Ⅰ)的结论和条件,根据cos A 求sin A ,和2,a b = 以及正弦定理求得sin B ,再求cos B ,以及s i n 2,co s 2B B ,最后代入求()sin 2B A -的值.【考点】1.正余弦定理;2.三角恒等变换.【名师点睛】高考中经常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综合起来命题,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而三角变换中主要是“变角、变函数名和变运算形式”,其中的核心是“变角”,即注意角之间的结构差异,弥补这种结构差异的依据就是三角公式 7.【2017山东,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3,6AB AC ⋅=-,S △ABC =3,求A 和a .【答案】3=π,4A a 【解析】试题分析:先由数量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3cos 613sin 32c A c A =-⎧⎪⎨⨯=⎪⎩,由此求A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a.【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a =2c =,2cos 3A =,则b=( ) (A(B(C )2 (D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3222452⨯⨯⨯-+=b b ,解得3=b (31-=b 舍去),故选D. 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内容单一,根据余弦定理整理出关于b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b .运算失误是基础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请考生切记!2.【2016高考山东文数】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22,2(1sin )b c a b A ==-,则A =( )(A )3π4(B )π3(C )π4(D )π6【答案】C 【解析】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同角公式及诱导公式,是高考常考知识内容.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类问题,注重边角的相互转换是关键,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等.3.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在ABC △中,π4B =,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 ,则sin A =( ) (A )310(B(C(D【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设BC 边上的高线为AD ,则3,2B C A D D C A D==,所以AC ==.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AC BC B A =3sin AD A =,解得sin A =,故选D . 考点:正弦定理.【方法点拨】在平面几何图形中求相关的几何量时,需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常常将所涉及到已知几何量与所求几何集中到某一个三角形,然后选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4. 【2016高考上海文科】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3,5,7a b c ===,∴2221cos 22a b c C ab +-==-,∴sin C =,∴2sin c R C == 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典型题目.解答本题,往往要利用三角公式化简三角恒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达到解题目的;三角形中的求角问题,往往要利用余弦定理用边表示角的函数.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等.5.【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4cos 5A =,5cos 13C =,a =1,则b =____________. 【答案】2113【解析】考点: 正弦定理,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适合,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6. 【2016高考北京文数】在△ABC 中,23A π∠=,a =,则b c =_________. 【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A a C c==2sin 1sin 2C π==,则6C π=,所以 2366B ππππ=--=,所以b c =,即1b c =.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①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进行变形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②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7.【2016高考天津文数】(本小题满分13分)在ABC ∆中,内角C B A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2sin a B A =.(Ⅰ)求B ; (Ⅱ)若1cos A 3=,求sinC 的值. 【答案】(Ⅰ)6π=B【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2sin sin cos A B B A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化简得23cos =B ,6π=B (Ⅱ)问题为“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π,将所求角化为两已知角的和)sin()](sin[sin B A B A C +=+-=π,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解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名师点睛】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解三角函数题,首先从角进行分析,善于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即注重角的变换.角的变换涉及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配角公式等,选用恰当的公式,是解决三角问题的关键,明确角的范围,对开方时正负取舍是解题正确的保证.8.【2016高考浙江文数】(本题满分14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 cos B.(Ⅰ)证明:A=2B;(Ⅱ)若cos B=23,求cos C的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22 cos27C=.【解析】试题分析:(I)先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C2sin cosB+=A B,进而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sin sinB=A-B,再判断A-B的取值范围,进而可证2A=B;(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得sin B,再用二倍角公式可得cos2B,进而可得cos A和sin A,最后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cos C.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和余弦定理.【思路点睛】(I)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进而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B的式子,根据角的范围可证2A=B;(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二倍角公式可得cos2B,进而可得cos A和sin A,再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cos C.9.【2016高考四川文科】(本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cos cos sin A B C a b c +=. (I )证明:sin sin sin A B C =;(II )若22265b c a bc +-=,求tan B . 【答案】(Ⅰ)证明详见解析;(Ⅱ)4.【解析】试题分析:(Ⅰ)已知条件式中有边有角,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角进行转化(本小题是将边转化为角),结合诱导公式进行证明;(Ⅱ)从已知式可以看出首先利用余弦定理解出cos A =35,再根据平方关系解出sinA ,代入(Ⅰ)中等式sin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解出tanB 的值.(Ⅱ)由已知,b 2+c 2–a 2=65bc ,根据余弦定理,有 cos A =2222b c a bc+-=35.所以sin A =45. 由(Ⅰ),sin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所以45sin B =45cos B +35sin B , 故sin tan 4cos B B B ==.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平方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中,凡是遇到等式中有边又有角时,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一种是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一般是化为代数式变形问题.在角的变化过程中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否则难以得出结论.。

精选三年高考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

精选三年高考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

专题11解三角形考纲解读明方向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全景展示高考年2018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在中,,,,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5.【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6.【2018年理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0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理(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0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理(含解析)

专题10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往往结合三角公式进行化简和变形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及最值问题,且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其考查内容及形式仍是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分值为10~12分,属于中低档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天津卷】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A.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B.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C.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平移之后的函数解析式,然后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 详解:由函数图象平移变换的性质可知: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之后的解析式为:.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满足:,即,令可得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满足:,即,令可得一个单调递减区间为:.本题选择A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2018年理北京卷】设函数f(x)=,若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点睛:函数的性质(1).(2)周期(3)由求对称轴,最大值对应自变量满足,最小值对应自变量满足,(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 3.【2018年江苏卷】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4.【2018年全国卷Ⅲ理】函数在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零点,属于基础题。

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1,理9】已知曲线C 1:y =cos x ,C 2:y =sin (2x +2π3),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B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C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D .把C 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2,C C 函数名不同,所以先将2C 利用诱导公式转化成与1C 相同的函数名,则222:sin(2)cos(2)cos(2)3326C y x x x ππππ=+=+-=+,则由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变为sin 2y x =,再将曲线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得到2C ,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名师点睛】对于三角函数图像变换问题,首先要将不同名函数转换成同名函数,利用诱导公式,需要重点记住sin cos(),cos sin()22ππαααα=-=+;另外,在进行图像变换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而先伸缩后平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无论哪种变换,记住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变量x 而言.2.【2017课标3,理6】设函数f (x )=cos (x +3π),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 B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83π对称 C .f (x +π)的一个零点为x =6π D .f (x )在(2π,π)单调递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21T ππ== ,则函数的周期为()2T k k Z π=∈ ,取1k =- ,可得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 ,选项A 正确; 函数的对称轴为()3x k k Z ππ+=∈ ,即:()3x k k Z ππ=-∈ ,取3k = 可得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83π对称,选项B 正确; ()cos cos 33f x x x ππππ⎡⎤⎛⎫⎛⎫+=++=-+ ⎪ ⎪⎢⎥⎝⎭⎝⎭⎣⎦,函数的零点满足()32x k k Z πππ+=+∈ ,即()6x k k Z ππ=+∈ ,取0k = 可得f (x +π)的一个零点为x =6π,选项C 正确;当,2x ππ⎛⎫∈⎪⎝⎭时,54,363x πππ⎛⎫+∈ ⎪⎝⎭ ,函数在该区间内不单调,选项D 错误;故选D .【考点】 函数()cos y A x ωϕ=+ 的性质【名师点睛】(1)求最小正周期时可先把所给三角函数式化为y =Asin (ωx +φ)或y =Acos (ω x +φ)的形式,则最小正周期为2T πω=;奇偶性的判断关键是解析式是否为y =Asin ωx 或y =Acos ωx +b 的形式.(2)求f (x )=Asin (ωx +φ)(ω≠0)的对称轴,只需令()2x k k Z πωϕπ+=+∈,求x ;求f (x )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只需令ωx +φ=k π(k ∈Z )即可.3.【2017天津,理7】设函数()2sin()f x x ωϕ=+,x ∈R ,其中0ω>,||ϕ<π.若5()28f π=,()08f 11π=,且()f x 的最小正周期大于2π,则(A )23ω=,12ϕπ= (B )23ω=,12ϕ11π=- (C )13ω=,24ϕ11π=- (D )13ω=,24ϕ7π=【答案】A【考点】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名师点睛】有关sin()y A x ωϕ=+问题,一种为提供函数图象求解析式或某参数的范围,一般先根据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确定A ,再根据周期或12周期或14周期求出ω,最后再利用最高点或最低点坐标满足解析式,求出满足条件的ϕ值,另一种时根据题目用文字形容的函数图象特点,如对称轴或曲线经过的点的坐标,根据题意自己画出图象,再寻求待定的参变量,题型很活,求ω或ϕ的值或最值或范围等. 4.【2017山东,理16】设函数()sin()sin()62f x x x ππωω=-+-,其中03ω<<.已知()06f π=.(Ⅰ)求ω;(Ⅱ)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4π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求()g x 在3[,]44ππ-上的最小值. 【答案】(Ⅰ)2ω=.(Ⅱ)得最小值32-.【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得到()y f x =)3x πω=-由题设知()06f π=及03ω<<可得.(Ⅱ)由(Ⅰ)得())3f x x π=-从而()))4312g x x x πππ=+-=-.根据3[,]44x ππ∈-得到2[,]1233x πππ-∈-,进一步求最小值.试题解析:(Ⅰ)因为()sin()sin()62f x x x ππωω=-+-,所以1()cos cos 22f x x x x ωωω=--3cos 22x x ωω=-13(sin cos )22x x ωω=-)3x πω=-由题设知()06f π=,所以63k ωπππ-=,k Z ∈.故62k ω=+,k Z ∈,又03ω<<,所以2ω=.(Ⅱ)由(Ⅰ)得())3f x x π=-所以()))4312g x x x πππ=+-=-.因为3[,]44x ππ∈-, 所以2[,]1233x πππ-∈-,当123x ππ-=-,即4x π=-时,()g x 取得最小值32-.【考点】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与性质.【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典型题目,可谓相当经典.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函数、进一步讨论函数的性质,本题易错点在于一是图象的变换与解析式的对应,二是忽视设定角的范围.难度不大,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及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等.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若将函数2sin 2y x =的图像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A )()26k x k Z ππ=-∈ (B )()26k x k Z ππ=+∈ (C )()212k x k Z ππ=-∈ (D )()212k x k Z ππ=+∈【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将函数2sin 2y x =的图像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得2sin 2()2sin(2)126y x x ππ=+=+,则平移后函数的对称轴为2,62x k k Z πππ+=+∈,即,62k x k Z ππ=+∈,故选B. 考点: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与对称性.【名师点睛】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都是针对x 而言,即x 本身加减多少值,而不是依赖于ωx 加减多少值.2.【2016高考新课标1卷】已知函数()sin()(0),24f x x+x ππωϕωϕ=>≤=-,为()f x 的零点,4x π=为()y f x =图像的对称轴,且()f x 在51836ππ⎛⎫⎪⎝⎭,单调,则ω的最大值为( )(A )11 (B )9 (C )7 (D )5 【答案】B考点:三角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将三角函数单调性与对称性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叙述方式新颖,是一道考查能力的好题.注意本题解法中用到的两个结论:①()()()sin 0,0f x A x A ωϕω=+≠≠的单调区间长度是半个周期;②若()()()sin 0,0f x A x A ωϕω=+≠≠的图像关于直线0x x = 对称,则()0f x A = 或()0f x A =-. 3.【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为了得到函数πsin(2)3y x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sin 2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行移动π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π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行移动π6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π6个单位长度【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为了得到函数sin(2)sin[2()]36y x x ππ=-=-,只需把函数sin 2y x =的图像上所有点向右移6π个单位,故选D. 考点: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平移,在函数()sin()f x A ωx φ=+的图象平移变换中要注意人“ω”的影响,变换有两种顺序:一种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个单位得sin()y x φ=+,再把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得sin()y ωx φ=+的图象,另一种是把y sin x =的图象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得sin y ω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ω个单位得sin()y ωx φ=+的图象. 4.【2016高考浙江理数】设函数2()sin sin f x x b x c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 ) A .与b 有关,且与c 有关 B .与b 有关,但与c 无关 C .与b 无关,且与c 无关 D .与b 无关,但与c 有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1cos 2cos 21()sin sin sin sin 222-=++=++=-+++x x f x x b x c b x c b x c ,其中当0=b 时,cos 21()22=-++x f x c ,此时周期是π;当0≠b 时,周期为2π,而c 不影响周期.故选B . 考点:1、降幂公式;2、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思路点睛】先利用三角恒等变换(降幂公式)化简函数()f x ,再判断b 和c 的取值是否影响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5.【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将函数sin(2)3y x π=-图象上的点(,)4P t π向左平移s (0s >)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若'P 位于函数sin 2y x =的图象上,则( )A.12t =,s 的最小值为6πB.2t = ,s 的最小值为6πC.12t =,s 的最小值为3πD.t =,s 的最小值为3π【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1sin(2)432t ππ=⋅-=,故此时'P 所对应的点为1(,)122π,此时向左平移-4126πππ=个单位,故选A. 考点:三角函数图象平移【名师点睛】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两种选择:一是先伸缩再平移,二是先平移再伸缩.特别注意平移变换时,当自变量x 的系数不为1时,要将系数先提出.翻折变换要注意翻折的方向;三角函数名不同的图象变换问题,应先将三角函数名统一,再进行变换6.【2016高考山东理数】函数f (x )=x +cos x )x –sin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2π(B )π (C )23π(D )2π【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sin 2cos 2sin 2663f x x x x πππ⎛⎫⎛⎫⎛⎫=+⨯+=+ ⎪ ⎪ ⎪⎝⎭⎝⎭⎝⎭,故最小正周期22T ππ==,故选B. 考点:1.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此类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典型题目,可谓相当经典.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函数、进一步讨论函数的性质,本题较易,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及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等.7.【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函数sin y x x =的图像可由函数sin y x x =+的图像至少向 右平移_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答案】32π考点:1、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误区警示】在进行三角函数图象变换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经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x 而言,即图象变换要看“变量”起多大变化,而不是“角”变化多少.。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61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1解三角形理含解析61

专题11解三角形考纲解读明方向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数全国卷II 】在中,,,,则A.B.C.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2.c=___________.【答案】 3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2018年全国卷Ⅲ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5.【2018年理数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6.【2018年理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 ∠A= (2) AC边上的高为【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方关系求sin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sinA,即得∠A;(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两种表示形式列方程,再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求,解得AC边上的高.详解:解:(Ⅰ)在△ABC中,∵cos B=–,∴B∈(,π),∴sin B=.由正弦定理得=,∴sin A=.∵B∈(,π),∴A∈(0,),∴∠A=.(Ⅱ)在△ABC中,∵sin C=sin(A+B)=sin A cos B+sin B cos 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 C=,∴h==,∴AC边上的高为.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7.【2018年理新课标I卷】在平面四边形中,,,,.(1)求;(2)若,求.【答案】 (1) .(2).【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合角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之后在中,用余弦定理得到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详解:(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由题设知,,所以.由题设知,,所以.(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山东,理9】在C ∆AB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AB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C 2sin cosC cos sinC B +=A +A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2a b = (B )2b a = (C )2A =B (D )2B =A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sin()2sin cos 2sin cos cos sin A C B C A C A C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2B C A C B A b a =⇒=⇒=,选A. 【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2.【2017浙江,14】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取BC 中点E ,DC 中点F ,由题意:,AE BC BF CD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4DBC DBC ∴∠=-∠==,BC 1sin 22D S BD BC DBC ∴=⨯⨯⨯∠=△又21cos 12sin ,sin 44DBC DBF DBF ∴∠=-∠=-∴∠=,cos sin BDC DBF ∴∠=∠=,综上可得,△BCD cos BDC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3.【2017课标1,理1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 的面积为23sin a A(1)求sin B sin C ;(2)若6cos B 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 【解析】试题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等式21sin 23sin a ac B A=,再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成角,从而得出sin sin B C 的值;(2)由1cos cos 6B C =和2sin sin 3B C =计算出1cos()2B C +=-,从而求出角A ,根据题设和余弦定理可以求出bc 和b c +的值,从而求出ABC △的周长为3.试题解析:(1)由题设得21sin 23sin a ac B A =,即1sin 23sin ac B A=.由正弦定理得1sin sin sin 23sin AC B A =. 故2sin sin 3B C =.【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名师点睛】在处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所给的条件,当题设中给定三角形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建立等式,再将所有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有时需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解三角形问题常见的一种考题是“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求面积或周长的取值范围”或者“已知一条边的长度和它所对的角,再有另外一个条件,求面积或周长的值”,这类问题通法思路是:全部转化为角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如sin()y A x b ωϕ=++,从而求出范围,或利用余弦定理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求具体的值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和给定条件即可.4.【2017课标II ,理17】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 8sin 2BA C +=, (1)求cosB ;(2)若6a c +=,ABC ∆的面积为2,求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1.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几何图形中有关量的问题,需要综合应用两个定理及三角形有关知识.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灵活,在高考中常与面积或取值范围结合进行考查.3.会利用数学建模思想,结合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全国卷Ⅲ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答案】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2.【2018年全国卷Ⅲ文】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公式可得。

详解:,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3.【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根据余弦定理解出c.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4.【2018年文北京卷】若的面积为,且∠C为钝角,则∠B=_________;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可求得;再利用,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详解:,,即,,则,为钝角,,,故.点睛:此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余弦定理的公式有三个,能够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选用合适的余弦定理公式是解题的第一个关键;根据三角形内角的隐含条件,结合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含的表达式的最值问题是解题的第二个关键.5.【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的最小值为.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6.【2018年新课标I卷文】△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点睛: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对正余弦定理的熟练应用,以及通过隐含条件确定角为锐角,借助于余弦定理求得,利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7.【2018年天津卷文】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分析:(Ⅰ)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1,文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c=,则C=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即,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得,故选B.【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2017课标II,文16】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答案】【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3.【2017浙江,13】已知△ABC,AB=AC=4,BC=2.点D为AB延长线上一点,BD=2,连结CD,则△BDC的面积是______,cos∠BDC=_______.【答案】【解析】【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4.【2017课标3,文1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60°,b=,c=3,则A=_________.【答案】75°【考点】正弦定理【名师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5.【2017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则【考点】数学文化【名师点睛】本题粗略看起来文字量大,其本质为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确定6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其中对文字信息的读取及提取有用信息方面至关重要,考生面对这方面题目时应多加耐心,仔细分析题目中所描述问题的本质,结合所学进行有目的的求解.6.【2017天津,文15】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I)求的值;(II)求的值.【答案】(Ⅰ);(Ⅱ).【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根据正弦定理代入得到,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得;(Ⅱ)根据(Ⅰ)的结论和条件,根据求,和以及正弦定理求得,再求,以及,最后代入求的值.【考点】1.正余弦定理;2.三角恒等变换.【名师点睛】高考中经常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综合起来命题,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而三角变换中主要是“变角、变函数名和变运算形式”,其中的核心是“变角”,即注意角之间的结构差异,弥补这种结构差异的依据就是三角公式7.【2017山东,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3,,S△ABC=3,求A和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先由数量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由此求A,再利用余弦定理求a.【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b=()(A)(B)(C)2 (D)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解得(舍去),故选D.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内容单一,根据余弦定理整理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b.运算失误是基础题失分的主要原因,请考生切记!2.【2016高考山东文数】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则A=()(A)(B)(C)(D)【答案】C【解析】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同角公式及诱导公式,是高考常考知识内容.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类问题,注重边角的相互转换是关键,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等.3.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在中,,边上的高等于,则()(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边上的高线为,则,所以.由正弦定理,知,即,解得,故选D.考点:正弦定理.【方法点拨】在平面几何图形中求相关的几何量时,需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常常将所涉及到已知几何量与所求几何集中到某一个三角形,然后选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4.【2016高考上海文科】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3,5,7,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典型题目.解答本题,往往要利用三角公式化简三角恒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达到解题目的;三角形中的求角问题,往往要利用余弦定理用边表示角的函数.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等.5.【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1,则b=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考点:正弦定理,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适合,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6.【2016高考北京文数】在△ABC中,,,则=_________.【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知,所以,则,所以,所以,即.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①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进行变形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②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7.【2016高考天津文数】(本小题满分13分)在中,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Ⅰ)求B;(Ⅱ)若,求sinC的值.【答案】(Ⅰ)(Ⅱ)【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再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化简得,(Ⅱ)问题为“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将所求角化为两已知角的和,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解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名师点睛】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解三角函数题,首先从角进行分析,善于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即注重角的变换.角的变换涉及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配角公式等,选用恰当的公式,是解决三角问题的关键,明确角的范围,对开方时正负取舍是解题正确的保证.8.【2016高考浙江文数】(本题满分14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 cos B.(Ⅰ)证明:A=2B;(Ⅱ)若cos B=,求cos C的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解析】试题分析:(I)先由正弦定理可得,进而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再判断的取值范围,进而可证;(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得,再用二倍角公式可得,进而可得和,最后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和余弦定理.【思路点睛】(I)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进而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根据角的范围可证;(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二倍角公式可得,进而可得和,再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9.【2016高考四川文科】(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I)证明:;(II)若,求.【答案】(Ⅰ)证明详见解析;(Ⅱ)4.【解析】试题分析:(Ⅰ)已知条件式中有边有角,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角进行转化(本小题是将边转化为角),结合诱导公式进行证明;(Ⅱ)从已知式可以看出首先利用余弦定理解出cos A=,再根据平方关系解出sinA,代入(Ⅰ)中等式sin A sin B=sin A cos B+cos A sin B,解出tanB的值.(Ⅱ)由已知,b2+c2–a2=bc,根据余弦定理,有cos A==.所以sin A==.由(Ⅰ),sin A sin B=sin A cos B+cos A sin B,所以sin B=cos B+sin B,故.【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商数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中,凡是遇到等式中有边又有角时,可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一种是化为三角函数问题,一般是化为代数式变形问题.在角的变化过程中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这个结论,否则难以得出结论.考纲解读明方向分析解读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往往结合三角公式进行化简和变形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及最值问题,且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其考查内容及形式仍是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分值为10~12分,属于中低档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新课标I 卷文】已知函数,则A.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3B.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4C.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3 D.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4【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余弦的倍角公式,对函数解析式进行化简,将解析式化简为,之后应用余弦型函数的性质得到相关的量,从而得到正确选项.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化简三角函数解析式,并且通过余弦型函数的相关性质得到函数的性质,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用余弦倍角公式将式子降次升角,得到最简结果.2.【2018年天津卷文】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A.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B.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C.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平移之后的对应函数的解析式,然后逐一考查所给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即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2018年江苏卷】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2017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7课标II,文13】函数的最大值为. 【答案】【考点】三角函数有界性【名师点睛】通过配角公式把三角函数化为的形式再借助三角函数图象研究性质,解题时注意观察角、函数名、结构等特征.一般可利用求最值.2.【2017课标II,文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故选C.【考点】正弦函数周期【名师点睛】函数的性质(1).(2)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 由求减区间;3.【2017天津,文7】设函数,其中.若且的最小正周期大于,则(A)(B)(C)(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条件给出周期大于,,,再根据,因为,所以当时,成立,故选A.【考点】三角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的解析式,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本题叙述方式新颖,是一道考查能力的好题,本题可以直接求解,也可代入选项,逐一考查所给选项:当时,,满足题意,,不合题意,B 选项错误;,不合题意,C 选项错误;,满足题意;当时,,满足题意;,不合题意,D 选项错误.本题选择A 选项. 4.【2017山东,文7】函数最小正周期为A. B. C. D.【答案】C 【解析】【考点】三角变换及三角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求三角函数周期的方法:①利用周期函数的定义.②利用公式:y =A sin(ωx +φ)和y =A cos(ωx +φ)的最小正周期为|ω|2π,y =tan(ωx +φ)的最小正周期为|ω|π.③对于形如的函数,一般先把其化为的形式再求周期.5.【2017浙江,18】(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sin 2x –cos 2x –sin x cos x (x R ).(Ⅰ)求的值.(Ⅱ)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答案】(Ⅰ)2;(Ⅱ)最小正周期为,单调递增区间为.【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函数概念,分别计算可得;(Ⅱ)化简函数关系式得,结合可得周期,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考点】三角函数求值、三角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以及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是高考中的常考知识点;对于三角函数解答题中,当涉及到周期,单调性,单调区间以及最值等都属于三角函数的性质,首先都应把它化为三角函数的基本形式即,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2016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周期,所以,所以,因为图象过点,所以,所以,所以,令得,,所以,故选A.考点: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名师点睛】根据图像求解析式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根据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确定A,h的值,函数的周期确定ω的值,再根据函数图像上的一个特殊点确定φ值.2.【2016高考天津文数】已知函数,.若在区间内没有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 ) (B ) (C ) (D )【答案】D 【解析】考点:解简单三角方程【名师点睛】对于三角函数来说,常常是先化为y =Asin(ωx +φ)+k 的形式,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三角恒等变换要坚持结构同化原则,即尽可能地化为同角函数、同名函数、同次函数等,其中切化弦也是同化思想的体现;降次是一种三角变换的常用技巧,要灵活运用降次公式. 3.【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若将函数y =2sin (2x +6π)的图像向右平移41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 )(A )y =2sin(2x +4π) (B )y =2sin(2x +3π) (C )y =2sin(2x –4π) (D )y =2sin(2x –3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的周期为,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周期即个单位,所得函数为,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名师点睛】函数图像的平移问题易错点有两个,一是平移方向,注意“左加右减“,二是平移多少个单位是对x 而言的,不用忘记乘以系数. 4.[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函数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答案】【解析】考点:1、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2、两角差的正弦函数.【误区警示】在进行三角函数图象变换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经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而言,即图象变换要看“变量”起多大变化,而不是“角”变化多少.5.【2016高考山东文数】(本小题满分12分)设.(I)求得单调递增区间;(II)把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的值.【答案】()的单调递增区间是(或)()【解析】试题分析:()化简得由即得写出的单调递增区间()由平移后得进一步可得()由()知把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再把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即所以考点:1.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此类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典型题目,可谓相当经典.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三角公式化简函数、进一步讨论函数的性质,利用“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变换原则,得出新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值.本题较易,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及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