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正式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之于国也原⽂翻译及赏析 《寡⼈之于国也》通过对孟⼦“仁政”思想的具体描述,点名了实⾏仁政才能得⺠⼼的主旨。

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寡⼈之于国也原⽂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寡⼈之于国也原⽂: 梁惠⺩⽈:“寡⼈之于国也,尽⼼焉⽿矣。

河内凶,则移其⺠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如寡⼈之⽤⼼者。

邻国之⺠不加少,寡⼈之⺠不加多,何也?” 孟⼦对⽈:“⺩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或百步⽽后⽌,或五⼗步⽽后⽌。

以五⼗步笑百步,则何如?” ⽈:“不可,直不百步⽿,是亦⾛也。

” ⽈:“⺩如知此,则⽆望⺠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不可胜⻝也;数罟不⼊洿池,⻥鳖不可胜⻝也;斧⽄以时⼊⼭林,材⽊不可胜⽤也。

⾕与⻥鳖不可胜⻝,材⽊不可胜⽤,是使⺠养⽣丧死⽆憾也。

养⽣丧死⽆憾,⺩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七⼗者可以⻝⾁矣。

百亩之⽥,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者⾐帛⻝⾁,黎⺠不饥不寒,然⽽不⺩者,未之有也。

狗彘⻝⼈⻝⽽不知检,涂有饿莩⽽不知发,⼈死,则⽈:‘⾮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杀之,⽈‘⾮我也,兵也’?⺩⽆罪岁,斯天下之⺠⾄焉。

” 翻译: 梁惠⺩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的。

邻国的百姓不⻅减少,我的百姓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回答说:“⼤⺩喜欢打仗,让我⽤战争做⽐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逃了⼀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逃了五⼗步然后停下来。

凭⾃⼰只跑了五⼗步⽽耻笑别⼈跑了⼀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说:“不⾏。

只不过没有跑上⼀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说:“⼤⺩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的百姓⽐邻国多了。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小编整理了关于《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希望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这篇文章和内容,也更好的了解关于孟子的事迹和思想等资料,希望《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和裨益,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分享吧!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高一语文下册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_寡人之于国也原文高一语文下册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一语文下册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够尽心的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

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著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以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年月】战国【作者】孟子【体裁】散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悉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hào)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百步尔后止,或五十步尔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yè)兵而走,或曰:“不行!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绝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行胜(shēng)食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行胜(shēng)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行胜(shēng)用也。

谷与鱼鳖不行胜(shēng)食,材木不行胜(shēng)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勿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但是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p 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悉心力了。

河内碰到饥荒,我便把那边的百姓迁徙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黄河以东的地方碰到饥荒,也这样办。

我以前观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悉心的。

但是,邻国的百姓并不所以减少,我的百姓其实不所以加多,这是什么缘由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爱战争,那就请同意我用打战来做比喻。

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其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其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其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诗词赏析:这篇__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

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

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这样办,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一篇名为《寡人之于国也》的经典篇章,讲述了一个君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和观点。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篇文章的原文,并进行翻译和详细阐释。

《寡人之于国也》的原文如下:「夫寡人之于国也,谨法度而无敢忽者三:保民、赋敛、饮食也。

此三者,守之者也。

」这段文字可以被理解为:“寡人治理国家时,有三件事非常重要,必须谨守法度,决不能忽视。

这三件事是保护国民、征收赋税和管理饮食。

”这段文字突出了寡人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决心。

下面我们来逐句翻译和解读这篇文章。

“夫寡人之于国也”——这句话开始强调了文章的主题,指出“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态度。

“谨法度而无敢忽者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严格遵循法度,决不能忽视的事情有三个”。

在古代中国,法度是指国家治理的规范和原则。

“保民、赋敛、饮食也”——这句话列举了三个重要事项,也就是“保护国民、征收赋税和管理饮食”。

“此三者,守之者也”——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这三件事的重要性,以及必须由君王来守护和负责。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寡人之于国也》的主题是关于君王治理国家的态度和责任。

君王必须紧守法度,并对保护国民、征收赋税和管理饮食三个方面予以重视。

保护国民是君王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其国民的福祉和安全息息相关。

君王必须确保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使国民能够安居乐业。

征收赋税是国家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需要财政收入来维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国防等方面的开支。

君王需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赋税公平合理,并正确使用税收收入,使其对国家和民众都产生积极影响。

管理饮食是君王在国家治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饮食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人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有直接影响。

君王需要保证国民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同时注重饮食文化的培养,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并防范饮食安全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1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作者】孟子弟子【朝代】先秦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寡人之于国也对照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幺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幺样呢”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一句一句对应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一句一句对应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一句一句对应《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对照翻译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这个国家算是尽力了)。

原文: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译文: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把黄河以东的谷子转移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遇到荒年也是这样)。

原文: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我观察邻国的当权者,不如我用心。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也没有更多,怎么回事呢?)原文: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咚咚的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五十步之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凭借自己跑五十步的人耻笑逃跑百步的人,那么你觉得怎么样?)原文: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梁惠王回答说:不行,只不过是没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原文: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的人有衣服穿,有肉吃,百姓不饿肚子,不挨冻,这样的却还不称王的人,从来没有过)原文: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诸侯贵族家的狗和猪吃人吃的粮食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原文: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百姓饿死了,就说是收成不好,不是我的罪过)’原文: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这跟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原文: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大王不要归罪于收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新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

新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作者:孟子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

按照季节砍伐树木,那木材便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 喻。填然鼓之,兵 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 止。以五十步笑百 步,则何如?”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 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 方吧。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 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 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 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 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 样呢?” 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 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 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著 名 思 想 家 、 政 治 家 、 教 育 家

名 轲 , 字 子 舆 , 战 国 时 期 邹 人 ,
孟 子 (
公 元 前 三 七 二

二 八 九
) ,
孟子精神
1、“君子当自强不息”一种 奋发向上的精 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古往今来的许多仁人 志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 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 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 “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 “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 语· 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 子· 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 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孟之 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
(1)弃甲曳(
yè )兵
,同“途” (2)涂( tú )有饿莩 (
piǎo ) (3) 鸡豚( tú n )狗彘( zhì)之畜( xù ) (4) 数( cù )罟( gǔ )不入洿( wū )池
,通“毋” (5) 无( wù )失其时
(6) 谨庠( xiá ng )序之教 (7) 颁(bān,同“斑”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悌( tì)之义 (9)移其粟: Sù (10)养生丧( )死
孔子的“仁”
巧言令色鲜仁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按:孔子眼中的仁者,话语不多。巧言 诡辩,在孔子看来即为不仁。
孔子的“仁”
克己复礼为仁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按:“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按照周 礼的规范行事为人;若对统治者而言,则要求 统治者内部能够互相尊重,推己及人,治理国 家能够“为政以德”。
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 核心问题是什么?
民不加多,何也?
民不加多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 百步 梁惠王 其他 否定梁惠王 王 的治国策略 (比 喻)
理想社会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 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 原因(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 王与邻国之君一样。) 第三部分:(5—7)阐述市“民加多”的 具体措施(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曰:“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国也。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 鱼鳖不可胜食,材 木不可胜用,是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 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 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 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 就吃不完。 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 那木材便用不尽 。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 这样,便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 (为……办丧事)死人。不至于感 到有什么不满足。 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 道的开始。
你所了解的孟子
﹃ 孔 孟 ﹄ 。
被 称 为 ﹃ 亚 圣 ﹄ , 与 孔 子 合 称
之 后 儒 家 学 派 的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
想 , 发 展 为 仁 政 学 说 , 是 孔 子
﹄ ﹃
的 再 传 弟 子 , 继 承 孔 子 仁 的 思
﹄ ﹃
孟 子 是 子 思 ( 孔 子 孙 , 名 )

孔子的“仁”
行仁之方:忠恕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 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
自主学习
对照注释,自读1-3节,
疏通文意,圈点重点字词,记下疑惑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解决疑惑
提交不能解决的问题

解释. 2.河内凶
课堂检测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邻国之民不加少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背诵前3段
1、找出通假字, 并加以解释。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毋”,不要。
通“毋”,不要。
通“斑”,花白 通“途”,道路
2、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 (2)填然鼓之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 ﹙5)树之以桑 (6)王无罪岁 (7)谨庠序之教 来、安:使动 使 鼓:名—动 敲鼓 衣:名—动 穿 王:名—动 为王 来
树:名—动 种植 罪:名—动 归咎,归罪 谨:形—动 认真从事
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 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
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 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 礼崩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 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战,杀人 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梁惠王曰:“寡 人之于国也,尽 心焉耳矣。河内 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河东凶亦 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 者。邻国之民不 加少,寡人之民 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 真是尽心竭力了。 黄河以北发生灾荒(荒年), 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 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 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 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 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 这是什么缘故呢?”
3 倒装句
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何如
宾语前臵 状语后臵 状语后臵 宾语前臵
4、重点习惯句式 1、或„„或„„ 译为“有的„„有的„„” 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3、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 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孔子的“仁”
仁者爱人:
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②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按:仁者爱人,像孕妇爱自己肚子里的宝宝 一样爱人,包括爱自己的亲人和他人。“孝弟” 即爱自己的亲人(父母、兄长),这是“仁”的 根本。
五亩之宅,树之以 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狗彘之 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 时,数口之家可以 无饥矣。谨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 了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可凭此)穿 着丝绸了。 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 百亩的田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 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 注重地方学校的教育,宣传孝敬长 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 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 背负头顶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有丝绸,吃 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做 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 曾有过。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二、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三、性善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也。”(《告子》上)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 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 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 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 问到了人口问题。












尽信书,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人皆可以为尧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