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送别》优质课课件教学文案
小学音乐歌曲 《送别》 课件PPT
送别
1=C
4 4
稍慢 深情地
..
5 35 1 6 1 5
5 12 3 21 2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
61 5
5 2 3 4. .7 1
0 61 1
晚风 拂 .柳
7 67 1
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
.
渐慢
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
《送别》
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
忧伤 惆怅 深情
1、请同学们下来自己搜集其它对我们有帮助的 影视作品。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2、熟练的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 的情感。
现在我们的在学校唱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有
《澎湖湾》《童年》等,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 校唱什么呢?
学堂乐歌是以旧曲添新 词为主,用中国的民歌 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 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李叔同 祖籍浙江 省平湖县,1880年生 于天津,是中国学堂 乐歌的杰出代表, 1918年8月披剃出家, 法号弘一。学堂乐歌 代表作品:《送别》、 《西湖》、《春景》 等。
影片透过一个小女 孩纯真的眼光,展示了20 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和当时 那种愁云惨雾的生活。
主人公6岁的小英子 住在城南一条小胡同里。 影片围绕小英子和她身边 的故事展开。是一部表现 童年往事的影片。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音乐《送别》优质课PPT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8
.
9
.
10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将 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 是悲伤的,让我们珍惜现 在的相聚,珍惜彼此之间 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 久天长!
再见!
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 的歌声中下课吧!
.
11
在我们的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是悲伤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相聚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第二课时
.
1
.
2
.
3
复习指导
1、本首歌曲是几 拍子的歌曲?
2、如何打拍子? 3、歌曲的速度怎
么样?
4、我能读唱歌谱。 5、我能有感情的演
唱歌曲?
.
7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 或者诗歌文章呢?
送别 音乐ppt课件
在西方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抒情 和感性的方式表现离别的情感,如《 再见》、《祝你一路顺风》等。
在印度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浓郁 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表现离 别的情感,如《印度之歌》、《告别 之歌》等。
在日本文化中,送别歌曲通常以简洁 、优美的旋律表现离别的情感,如《 樱花》、《故乡》等。
04 送别歌曲的影响
音乐结构
送别这首曲子主要运用了吉他、钢琴 等乐器,这些乐器能够很好地表现出 离别的情感。
送别的音乐结构非常清晰,分为前奏 、主歌、副歌等部分,这种结构使得 音乐更加有层次感,更加动人。
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送别的音乐与情感的结合非常紧密, 通过音乐的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使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离别的情感。
CHAPTER
对后人的启示
珍惜当下
送别歌曲传达了对离别之 痛的深刻感受,使后人更 加珍惜与亲朋好友相处的 时光。
感恩与回报
通过送别歌曲中的情感表 达,教育后人懂得感恩与 回报,珍惜亲情、友情和 爱情。
人生感悟
送别歌曲引发对人生意义 的思考,使后人更加深刻 地理解生命、离别和重逢 的意义。
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李健
李健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处理,赋 予这首歌曲独特的韵味。
现场演出与录音版本比较
现场演出
现场演出能够带给观众更加真实、互动的体验,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真实。
录音版本
录音版本则可以经过后期制作和处理,更加精细和完美地呈现歌曲的旋律和情 感。
谢谢
THANKS
03 音乐与文化
CHAPTER
送别文化概述
送别文化是一种表达离别之情的文化,是人们在离别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习俗和仪 式。
送别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下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 情感和思考。
歌曲《送别》课件.10
• 聆听《送别》曲子,说出里面有哪些乐器? • 笛子 古筝 • 乐曲弥漫着怎样的色彩? • 忧伤 惆怅 深情
送别
• • • • • • •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风寒
• 诗句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 是 • 如此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诗句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话 又会是怎样的意境呢? • 歌曲深情有种淡淡的哀愁,送别朋友的不舍之情。
城南旧事介绍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 《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 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 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 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 约、哀婉之美。
李叔同(1880-1942)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送别》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送别》,培养学生对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送别》是一首描绘友情离别场景的歌曲,歌词深情动人,旋律优美动人。
2. 歌曲结构:介绍《送别》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桥段等部分。
3. 音乐特点:分析《送别》的旋律线条、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送别》的曲谱,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送别》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进行指导。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特点,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程内容。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送别》,并思考友情、离别等主题。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送别》,如民谣、摇滚等风格,感受不同风格下的歌曲情感表达。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送别》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自己对友情、离别的感悟。
3. 演出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登台演唱《送别》或其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演唱、讨论等。
《送别》音乐课件ppt
这首歌曲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现 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送别》歌曲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歌曲的主题与情感主题
歌曲《送别》以离别为主题,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依依惜别的情感。
情感
歌曲通过抒发对离别的感慨和怀念,表达了对友谊、亲情和爱情的珍视与追求 。
歌曲的曲式与结构
曲式
歌曲采用常见的三段式结构,由引子 、主歌和尾声组成。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 痛苦与思念的煎熬,使听众能够深刻感 受到离别的情感冲击。
VS
艺术特色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融 入自然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感伤的艺术 氛围,使歌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04
《送别》歌曲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概述
掌握基础发声技巧是演唱《送别》的 先决条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不 夸张、不做作。
歌曲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歌词理解
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和情感,体会 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旋律与和声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了解歌曲 的音乐结构和韵律。
演奏技巧
观察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感受 他们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演奏技巧的应用与表现力提升
音色控制
通过控制吉他的音色,表现出《 送别》的深沉和柔情。
情感表达
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
歌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等自然景色元素。
象征
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意象,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无 尽的哀思。
小学音乐课《送别》教案(锦集1)ppt
歌曲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技巧 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符和连音线的演唱技巧 歌曲中出现的弱起小节和完全小节的演唱技巧 歌曲中出现的渐强渐弱和轻重的演唱技巧
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背景 和意义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播放《送别》歌曲,引导学生进 入学习状态
介绍歌曲背景和意义,引出本课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图片展示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通过听音乐、学唱歌曲等方式学习新课,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方式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拓展延伸:通过介绍音乐背景、相关文化等方式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文化。
情感教育:通过送别歌曲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和亲情,培养感恩心态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结课堂氛围,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评价方式:观察法、口头评价法、测验法、考试法 评价内容: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演奏技能及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评价标准:能否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演奏是否流畅自然,节奏感和音准是否准确等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能够通过聆听、模唱等方式欣赏 歌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 情感。
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演唱歌曲。
聆听、模唱、欣赏等音乐 表现方式来欣赏音乐
通过音乐表现来抒发自己 的感情
了解音乐背景及文化内涵, 展示音乐文化的魅力
掌握音乐元素,提高音乐 鉴赏能力及文化素养
《送别》音乐课件ppt
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界也在寻求变 革,许多音乐家开始尝试将西方音乐 元素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
西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开始大量 涌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个人背景
李叔同的留学经历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音乐方面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李叔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怀有深 厚的感情。
技能与处理
不同演唱家在技能和对歌曲的处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 歌曲的表达效果。
个人特点
每个演唱家都有自己的个人特点,这也会反应在他们的演唱中,形成 特殊的风格和魅力。
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比较
音色与音效
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和音效特点,这会影响到整首音乐的氛 围和情感表达。
技能与演奏风格
不同乐器的演奏技能和风格也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到音乐的流畅性 和表现力。
眼神交流
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
情绪渲染
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等手段,渲染歌曲的情感氛围,使观众沉浸 在歌曲的情感世界中。
06
《送别》的版本比较
原版与改编版比较
旋律与和声
原版与改编版在旋律和和声方面存在差异,改编版可能对 原曲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以适应不同的演唱风格或情感表 达。
A段
旋律优美,和声简单,表现了离别的情感 。
旋律特点
旋律优美
整首曲子的旋律流畅、优美,易 于传唱。
音程跨度大
旋律中音程跨度较大,表现出情感 的波动。
音阶使用
采取了五声音阶,具有中国传统音 乐的特Biblioteka 。节奏与节拍节奏安稳
整首曲子的节奏安稳,没 有过于复杂的切分音和连 音。
小学音乐《送别》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送别》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3.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歌词;2. 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旋律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认真听讲、反复练习;2. 歌曲情感较为深沉,需要学生理解歌词含义,把握歌曲情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送别》的歌词、旋律、作者介绍等;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3. 纸、笔,用于学生记录歌词和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送别》的背景和作者;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歌曲学习1. 教师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3.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4. 学生汇报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歌曲表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器乐演奏、舞蹈等);2. 学生分组排练,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展示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送别》的旋律和情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3. 拓展: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送别》的资料,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送别》,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同时,通过分组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3.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
音乐教学案例《送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送别》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意义;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能够理解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 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如旋律、节奏等。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2. 运用小组讨论、即兴创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2.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及意义介绍《送别》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及旋律分析分析《送别》这首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3 歌词解析对《送别》的歌词进行详细解析,使学生能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送别的场景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送别的场景和情感,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3.3 歌曲聆听让学生聆听《送别》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4 歌曲演唱教授学生演唱《送别》,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3.5 即兴创作让学生根据《送别》的旋律,即兴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演唱和创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5.2 教学音频准备《送别》这首歌曲的音频文件,用于课堂聆听和演唱。
5.3 乐理教材准备乐理教材,用于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6.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首关于送别的歌曲创作。
音乐歌曲《送别》教案模板(共5篇)
音乐歌曲《送别》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歌曲《送别》教案五年级音乐下册《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会唱歌曲《送别》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2、二、导入1、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播放歌曲《童年》。
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是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3、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学堂乐歌。
今天我们就来演唱一首学堂乐歌。
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三、了解歌曲1、认识作者: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
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
1880年9月生于天津,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2、歌曲介绍:1 发声练习节奏练习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
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
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国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
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
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3、听音范唱播放《送别》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C大调、再次听《送别》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歌曲《送别》课件
一 壶 浊 酒 尽 余 欢
知 交 半 零 落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夕 阳 山 外 山
晚 风 扶 柳 笛 声 残
芳 草 碧 连 天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授课教师:林彬
1. 刚才我们听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 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送别》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力度
中速稍慢
中弱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节奏训练
4/4
——单声部节奏的演奏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 – 0‖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请同学们练习敲打节奏型,然后同桌 互相拍打,看谁拍的最准确。
5 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较难唱的歌谱 ﹙1﹚5 ﹙2﹚5 35 23 1. 4. 7 7
送别
(流行版)
课堂总结
•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学堂乐歌《送 别》,知道了友情的可贵,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校园生活,都有难以 忘怀的青年时代,让我们珍惜友 谊,珍惜时间,珍惜美好的校园生 活.
那么在上世纪 我们的前辈在 学校唱什么呢?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 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 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 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 《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 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 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 《忆儿时》 、《春游》、《留别》、《早秋》等。
《送别》音乐课件分析PPT共24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பைடு நூலகம்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初中音乐教案ppt课件送别
初中音乐教案ppt课件送别教案标题:初中音乐教案PPT课件《送别》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送别》这首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送别》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演奏乐曲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送别》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如古筝、二胡等)。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播放《送别》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聆听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和音调变化。
二、学习乐曲背景和意义(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送别》的背景介绍,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三、学习演奏技巧(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2. 分组进行乐器演奏,指导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
3. 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个人特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合作演奏(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排练,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自己的部分,并与其他乐器协调演奏。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演奏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利用PPT展示学生演奏的精彩瞬间,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审美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协作能力和个人技巧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指导
1、本首歌曲是几 拍子的歌曲?
2、如何打拍子? 3、歌曲的速度怎
么样?
4、我能读唱歌谱。 5、我能有感情的演
唱歌曲?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 或者诗歌文章呢?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将 会遇到很多的离别,离别 是悲伤的,让我们珍惜现 在的相聚,珍惜彼此之间 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地 久天长!
再见!
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 的歌声中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