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三框学案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七课复习学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掌握基础知识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民族状况(2)我国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首要原则:(2)重要原则:(3)根本原则:[提示]正确把握几组有关民族的基本知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2)内容:①自治地方:②自治机关:③自治权: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必要性:(2)优越性:[提示](1)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没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2)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民族自治地方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对外交往的唯一主体。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内容:②地位:(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含义:②目的:(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弘扬科学精神(1)(2)(3)[提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整理重要知识点1.全面把握我国的民族政策(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金版学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3框题
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
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 护不信教的自由。
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宗教政策。 国家保护一 切在宪法、 法律和政策 范围内的 __________ 正常的宗 教活动 __________ 各宗教 一律平等 ________ 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各自的教务,并根据需要 开办宗教院校、印发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 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在登记的宗教活动 场所内和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正常 宗教活动,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 干涉。国家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 教职人员履行正常教务的权利 我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不论信众多寡、影响大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政府对这些宗教一视同 仁,不加歧视
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公民有信仰宗 教和__________ 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 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 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
(续上表) 我国宗教事务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不受外国势力 的干涉和控制,成为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循一个 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 宗教团体和 针下,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的 宗教事务 ________不 方针并不排斥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 受外国势力 世界各国宗教组织或宗教人士进行交往。对出于 的支配 宗教感情的外来援助、捐赠等只要不附带干涉我 国内部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条件,宗教组织可以 接受
1.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1)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 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 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 (2)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 使用占星、相术、看风水、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 钱财为目的的活动。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二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目标】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宗教政策【学习重难点】1.重点: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难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矛盾。
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①通读教材包括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规范、准确、简要标注出下列知识并做好必要的整理。
②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自主学习梳理主干知识合作探究共享探究成果(一).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本质是一种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宗教的产生宗教的存在有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宗教的作用宗教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请谈谈你对宗教的看法?判断1-5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2、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宗教信仰()4、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5、宗教其实就是封建迷信,对信教群众应进行无(二).宗教政策全面理解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策内容具体内容宗教信仰自由基本内涵:公民的自由,也有的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内涵: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和社会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目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内涵: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神论教育()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①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②逐步放弃宗教信仰,树立科学世界观③从事的宗教活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④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藏传佛教在玉树州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涵:“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
高中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新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四:学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启发诱导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和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①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之一,是社会稳定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国家统一的。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根本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
4、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发展这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一、课程概述本学案是针对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必修二全册的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政治与法治1. 政治的概念与特征2. 法治的概念与实现3. 国家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第二单元:国家的根本制度1.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2. 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三单元:政治文化建设1.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2. 共同价值观与中国精神3. 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第四单元: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种类2. 公民义务的范畴与内容3. 公民权力的行使和制约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碰撞。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展开思考和讨论。
4.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锻炼学生的辩论和演讲能力。
5.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4. 辩论赛评分:根据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辩论和演讲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
2. 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政治案例资料,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政治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课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联系。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
本科教材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问题要从现在起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二,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难点:我国是怎样实现民族平等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简单介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一,雪域高原上的历史性跨越结合书上的例子,分析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西藏地区的重大变化,是我们国家坚持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引导着学生提出三道题。
1)歌曲反映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状况?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56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3)形成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一)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新型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一)民族平等原则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二:第7课-第3框-《我国的宗教政策》ppt课件
2.教材P81“探究问题” 提示:(1)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其 产生、发展、消亡需要条件,要尊重其发展规律。 (2)在我国,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调动不同信仰的广大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绝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 教,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探究提示
1.教材P79“探究问题” 提示:(1)应全面地看待。既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又要看到 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既要保护正常 的宗教活动,又要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既不能 人为地消灭宗教,又要弘扬科学精神。
(2)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释。
(4)支持他们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 民族团结 、经济发展、__________ 社会和谐 和 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__________ 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等于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从本质上讲,宗教是有神论,社会主义是 无神论,宗教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说“积极引导宗教与 社会主义相适应”是错误的。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相一致。我国实行宗教事务自主自办方针,不允许任何境 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
弘扬科学精神 1.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辩证唯物主义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历史唯物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1)宗教有它自身的__________ 发展规律 ,既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 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三框学案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明确目标】1、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2、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3、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学生展示】------------【教师精讲】一、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的国家。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2、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1)(2)(3)(4)3、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②基本内涵:公民的自由,也有的自由。
国家保护的宗教活动。
③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注:课本P79专家点评:对宗教活动要求的认识,一般会出现选择题(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内涵: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和社会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和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①原因:这既是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的要求。
②内涵:内涵:“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而是: A、要求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B、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C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的阐释; D、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2、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对人民群众进行和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以及武装自己,弘扬,不断提高和,树立科学的,成为的社会主义公民。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第七课第三节第三框在奋斗中实现理想.docx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教案第七课第三节第三框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第七课第三节第三框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明确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会对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能结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分析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观条件,能归纳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并借助一些案例进行启发探究学习,设计连贯性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有效落实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实际出发来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改变好高骛远的心态,养成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学风,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注重从自身做起,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践行。
教学重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导入: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也就没有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你是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呢?活动:请同学们将自己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写在一张纸上。
(要求写的要具体一些)展示:这里有一篇网上发布的一名小学生的“理想”。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作文里、日记里也曾有着和这名小学生同样美好的愿望,请将你那时的理想写出来。
请把写在纸上的不同阶段的人生理想做一下对比,你的心中还执着地固守着你原有的理想吗?为什么理想会有所变化呢?(设问)学生回答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想要贴近现实。
教师总结:社会存在与社会的辨证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也应如此,引到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上来。
进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讨论理想、梦想、幻想、空想四个概念的不同。
教师归纳:理想、梦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当理想或者梦想的追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自身的客观实际,在一定的条件下,尤其在艰苦奋斗的情况下,理想、梦想就会得以实现,理想、梦想就转化为了现实。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2课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2课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人民政协性质:是统一战线组织,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2.协商民主地位: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协商民主的渠道:政党协商、③人大协商、政协协商、④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⑤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4.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⑥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⑦国家治理体系和⑧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人民政协的职能1.政治协商: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⑨决策之前和⑩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⑪批评、⑫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3.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⑬提案、⑭建议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1)人民政协的成员:人民政协除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成员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2)人民政协的性质。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3)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1)人民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的联合体,因为政协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第六课 6.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两个框题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它们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何不同?这些都是第三框的内容。
由此可见,第三框是本课的最终归宿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3、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我国的政党制度比较陌生。
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会把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进行比较,因此要充分调动、引导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
五、教学方法1探究性学习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自学引导法。
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1、查阅民主党派的历史资料2、搜集关于当地民主党派或民主人士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问题。
高中政治 第七课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政治学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学习目标1、识记:(1)明确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2、学习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学习难点:全面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新知导学(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什么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什么?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1)我国宪法规定:(2)我国政府的态度: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为什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怎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弘扬科学精神1.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是什么?2、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3、中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地位: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部分构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内容有哪些?(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作用?三、合作释疑探究问题一:2014年是《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各地民宗部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2014年2月14日,佛山市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个宗教的代表100多人组成第三方阵,参加佛山市“元宵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
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幸福佛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4年4月11日,山东泰安市民宗局宗教团体和部分宗教活动分责任人专题会,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管进行部署,促进宗教场所财务管理依法规范。
2014年,5月20日,在亚信峰会期间,上海黄浦区宗教活动场所共接待来自土耳其、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代表149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外宾们参观访问和宗教活动需求。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宗教政策?(2)贯彻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有何积极意义?探究问题二:某日,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来到一个极度教堂门口。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3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7课 2
学案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思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其范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辨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
提示:此观点是片面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并非所有少数民族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想一想: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设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区域自治要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模板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模板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教案1《矛盾分析法》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及依据、学法及依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后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一个框题,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第三单元矛盾分析法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理解: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3)分析: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意义、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知识导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过程与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
(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这既是一个思维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道德、觉悟提高的过程。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中学高中政治 第七课 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B层)【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重难点】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自主学习】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阅读教材79页第一、二自然段,明确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具体内容(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阅读教材79页第三、四自然段及专家点评,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及实质?温馨提示: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切活动);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阅读教材7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及80页专家点评,说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含义、目的?并能认清邪教的本质。
教师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阅读教材80页第一自然段,理解: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阅读教材8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说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原因、要求?二、弘扬科学精神阅读教材81页最后一部分内容,归纳: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作为中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疑难点拨:理解我国宗教政策要注意四个“不”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3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
A.支持和鼓励公民信教B.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C.使宗教教徒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D.消灭宗教
3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这一方针是为了()
A.抵制外国宗教的渗透,不再与外国宗教团体发生联系
B.保证我国宗教团体与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C.加强无神论教育,促使宗教逐步消亡
第28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周星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庞晓洁
目标
1.识记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理解宗教是历史现象,领会我国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规律;
3.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
重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的问题
难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
自
主
学
习
阅读课本第79—82页,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①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②作为中学生应当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精
讲
互
动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矛盾?
2.邪教的含义:
特点:
本质:
对待政策:
达
标
训
练
1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④宗教界人士要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当前,在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这是因为()
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明确目标】1、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2、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3、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学生展示】------------【教师精讲】一、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的国家。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2、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1)(2)(3)(4)3、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②基本内涵:公民的自由,也有的自由。
国家保护的宗教活动。
③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注:课本P79专家点评:对宗教活动要求的认识,一般会出现选择题(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内涵: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和社会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和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①原因:这既是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的要求。
②内涵:内涵:“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而是: A、要求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B、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C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的阐释; D、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2、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对人民群众进行和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用以及武装自己,弘扬,不断提高和,树立科学的,成为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三位一体构成的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2、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的表现(1)坚持把、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2)坚持把层面的民主制度同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3)坚持把、、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质疑】一、判断改错:1、在我国,宗教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2、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信仰宗教的自由()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4、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一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问题探究1、我国宗教界人士能不能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担任政府职务?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宣传无神论是否矛盾?【当堂小结】1【训练达标】1.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 )。
A.宗教教徒到学校给学生宣传有神论 B.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C.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D.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 ( )①在我国,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②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③我国不干涉宗教活动,任由宗教活动的自由开展④在我国,一切宗教活动都受国家的尊重和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我国,之所以要贯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 )。
A.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B.少数民族中信仰宗教的人很多C.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 D.宗教观念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4、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职业宗教人员20多万人,其中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近8千人,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 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政治地位平等B. 我国存在政教合一的现象C. 宗教信仰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D. 国家倡导宗教信仰5、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所谓“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A. 有一定教义、教规、一定组织系统和仪式的信神活动B. 不妨碍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一切宗教活动C. 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D. 教徒的一切活动6、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为了( )。
A.抵制外国宗教的渗透,不再与外国宗教团体发生联系B.保证我国宗教团体与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C.加强无神论教育,促使宗教逐步消亡D.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7、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
之所以要弘扬科学精神是因为( )。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④科学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一致。
如果把人间净土这种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人间净土的积极性推广到宗教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这反映了在我国( )。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9、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
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
”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
”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
”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10、党和政府一贯要求,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做贡献。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求( )①教徒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③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④信教群众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作贡献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1、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青年学生应该是A. 时时处处宣传科学,宣传无神论B. 不信教、不传教,也要别人不信教C. 树立科学世界观,做无神论者D. 坚持在任何场所批判有神论12、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
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预习作业】单元综合2答案:DDCAC BDCDD C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问答题,考查运用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能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⑤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DDCAC BDCDD C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问答题,考查运用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能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⑤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DDCAC BDCDD C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问答题,考查运用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能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⑤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DDCAC BDCDD C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问答题,考查运用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能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⑤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DDCAC BDCDD C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问答题,考查运用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能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