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74857c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e.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钢笔写字,能用钢笔书写规定的汉字,做到横平坚直,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策略】梳理、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时,采用学生自主回顾、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拓展训练的教学策略。
在词语积累上,采用分类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归类总结记忆。
在书写生字上,采用学生自主观察,教师示范,学生练写,小组交流归纳总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学习运用。
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2.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学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3.练习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2.回顾理解词语的方法。
(1)赏析例句1、2,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预设: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古诗中难理解的词语。
(2)赏析例句3、4,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赏析例句5,说一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预设2:我们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不仅指颜色多,而且指色彩绚丽丰富。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作文指导:材料的积累、选择和使用》精品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作文指导:材料的积累、选择和使用》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76c0f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b.png)
《作文指导:材料的积累、选择和使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积累材料的方法,明确运用材料的要求。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典型文章材料运用的揣摩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发现并感悟欣赏生活中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积累和运用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材料的具体要领。
教学方法示例法、讨论法、仿作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一、莫因点滴愁成谶,春鸟秋虫自生情1.齐读下面的诗歌:我们无法唤起所有的记忆却可以牢牢记住那些美好瞬间旅途中的一次搀扶平日里的一次发现一份让你惊喜的礼物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有些瞬间即逝的往事咀嚼它却需要一生的时间2.导入:平时注意积累素养,写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也自然会流出感人肺腑的文字。
二、不让土壤成其大,不择细流成其深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文时,素材就是我们必需的米。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选择好写作材料关系到文章写作的成败。
比如优秀的记叙文从写作材料方面来说应包括以下要素:叙事要完整,最好有波折;事情不仅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叙事完整,才可以写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事有波折,才会曲折动人;事情有意思,才会让人爱读;事情有意义,才会耐读,给人回味的余韵。
2.素材积累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从教材中积累材料素材的积累,有两条很好的途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然而,在目前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有限的时间内,这两条路都被堵塞了。
所以,我们可以立足课本,留心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典故,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基本上囊括了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样式,它有可供我们引用来增加文章文采和灵动性的字字珠玑珍珠一样的诗句;有可以引用来作为事实依据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可以用来增加文章文学性的熠熠生辉的珠宝一样的文学形象……这些都该是我们应该记诵并能随手拈来的丰富材料。
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优秀6篇
![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b2c6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4.png)
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优秀6篇积累·运用篇一教学目标:1、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半命题作文。
4、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写好作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课前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搜集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背诵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阅读短文。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格言积累语汇,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
二、朗读《燕子专列》,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些什么?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写半命题作文。
教学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指读题目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二、交流谈话1、你有哪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2、选择一件事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反馈:(总结评比作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教学要求:搜集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一、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二、鼓励合作:同学们可以结对子,了解家乡的变化。
三、请家长给予帮助、支持,也可以查阅图书资料,还可以采访退休的老人。
四、合作整理、选择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字、图表、照片等。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把选出的资料分类办成小报展览。
反馈:积累与运用教学教案篇二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积累与运用(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形式的多样性,积累成语;积累歇后语。
2. 能清楚地述说自己碰到的问题,能倾听别人的述说,并替别人出谋划策,从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1002266c85ec3a87c2c548.png)
积累运用二教学目标1.能朗读成诵五句有关人生的至理名言。
2.阅读成语故事《毛遂自荐》,完成文后练习题。
3.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1.谈话激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祖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些精辟的名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大家能否说说自己收集的我国古代的至理名言?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名言,对收集得多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3.出示课本的名言,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
4.小组合作学习,选自己喜欢的名言,先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再说说它的意思,再汇报。
5.小组汇报。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注意读准“坠、松柏、凋、帅、贱”的字音。
6.汇报完毕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喜欢哪句就背哪句。
7.指名背、大家齐背。
第二课时完成“阅读”1.导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就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们今天学习的成语故事《毛遂自荐》就发生在战国时期。
2.自由读短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不准的字音查字典。
讨论不理解的词语:平原君食客锥子4.默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5.带着第二个问题再读短文,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起讨论、补充。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
6.老师总结。
众多的成语故事,不但能让我们得到知识的熏陶,还能让我们得到人生的启示,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一、联系实际,提出话题开学半个多月了,我们班的班委和小组长都还没确定下来,老师也想学大队委竞选的做法让大家自己选自己,不知道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自己选自己,好不好?二、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上次口语交际中自己是如何表达观点并让人接受的。
概括总结出以下方法:(1)摆事实,讲道理;(2)举事例,就真话;(3)重礼仪,讲文明。
《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399a503d8ce2f01662367.png)
《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内蒙古韩中凌设计设计意图克隆技术的出现,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突破。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本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并通过阅读,知道一点有关克隆的知识。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基本的科学道德观。
3通过听、说、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搜集材料1为了使这次口语交际有充分准备,切合学生实际,要在一周前,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的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在提示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你听说过克隆技术吗?”“想象一下,如果你会克隆,你想做什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查资料或询问别人,弄明白什么是克隆技术,这是展开想象的前提。
2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占有资料的多少,进行分组,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询问师长亲朋等多种方式,了解克隆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二、交流资料,深化认识1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图文音像等,充分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
那么,克隆技术怎样应用,才能有益于人类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拓展思路。
(如,将克隆技术应用在园林业、畜牧业、农业、医学等方面)三、自选范围,分组交流1根据克隆技术的应用范围,分为农业、园艺、畜牧、医学等小组,兴趣一致的同学可结为一组。
然后展开想象,说一说想克隆什么,看谁的想法奇妙,最有益于人类。
2同组的同学在同一范围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公平、民主的竞争氛围中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四、展开竞赛,全班交流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英国科学家罗特布拉特曾说:“我担心的是人类科学中的其他进步,会导致比核武器更易获取大规模破坏的手段。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bbe8139b89680202d82513.png)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词语的概念。
2、掌握词语积累的基本方法并梳理词语。
3、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将积累的词语合理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积累的方法梳理学习中遇到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将积累的词语在表达中合理使用。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讲授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是否遇到过词语积累难的问题?那么遇到这种问题时大家是怎么办的呢?今天老师就来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如何来积累词语并运用词语。
二)概念梳理活动一:我是谁?指出下列句子分别由哪些词语构成。
1、他来送信了。
2、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
归纳小结: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逐层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节选自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三)词语“家族”谱系整理与实践1、检查课前阅读的成果2、实践检验活动二:我的“家”在哪?1)运用已知的“家族”关系梳理下列词语。
暴雨要约高祖纲要仰慕要言不烦多云敬佩弦外之音曾祖祖父诫勉老少咸宜劝诫船舷蔑视佩服规诫崇拜要挟娴静大雪父亲要塞气象明确:(1)含有同一语素的:要约纲要要言不烦要塞要挟(2)含有同音语素的:弦外之音老少咸宜娴静船舷(3)表示近义关系的:诫勉劝诫规诫(4)表示反义和近义关系的:蔑视——佩服、崇拜、仰慕、敬佩(5)表示顺序关系:高祖曾祖祖父父亲(6)表示种属、类义关系:气象暴雨大雪多云2)阅读下面的文字,对划线的词语进行分析,判断它们所属的词语家族类别。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
按花期又可分为夏菊、秋菊、寒菊。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通用15篇)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0b9e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1.png)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通用15篇)二年级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份简洁明了的教案模板,以下的范例或许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成语.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有关词语,练习讲述故事.3: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4: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一、完成读读背背1、接龙游戏,激发兴趣.(1)同学们通过读书,积累了不少成语,我们来做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2)师读一组成语,让学生发现他的特点.2、读成语,背成语.(1)自读.(2)指明读成语.(3)练习悲成语.(4)合作学习,积累成语.二、阅读成语故事画龙点睛1、导语激趣.2、自读故事,完成以下练习.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画出本文出现的成语,联系课文理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赞不绝口”“风雨交加”等成语的含义。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三、练习讲述故事1提出要求(1)时间、人物、地点不能说错。
(2)最好用上黑板上写的成语。
四布置课外作业。
第二课时一、导语二、拓展思路,选择话题1、谈话引入主题在生活中,有许多行为让我们敬佩,如“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等,也有许多行为让我们看不惯,如“随地吐谈”等,今天,我们选一个话题进行演讲。
2、提出演讲要求选一个你最想说的话题。
想好理由,从哪几个方面,用那些事例把意思说清楚。
先在小组讲一讲,也可例个提纲。
三、学生演讲小组内讲选代表讲四、讨论,评议。
[积累.运用(四)(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四》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搜索文档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篇二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的八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识字,区别多音字、形近字,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注意积累,学习运用。
2、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d0d4622cc58bd63086bd64.png)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
内蒙古丛智芳设计
设计理念
从生活入手,鼓励自由表达;用活动激趣,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活动激趣
教师根据学生即将毕业这一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机会,提起话题:“同学们,母校陪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年,她看着我们从一个六七岁的孩童,长成可爱的少年,该多么欣慰啊!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们为她送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表达我们的爱意呢?”在学生议论之后,教师提出倡议:“表达对母校的爱,有许多种方式,而关注她今后的发展,企盼她变得越来越好,则是最深沉的爱。
留下对母校工作的建议,这是最好的礼物。
”这时,出示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二、开放时空,自主表达
这次习作,要给学生较充裕的观察、调查、思索的时间,开放习作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10天内把信写好,投到班级信箱,再转交校长或老师。
三、信息反馈,多元评价
请相关收信人来班对学生的建议给予评价(没有条件的可由语文教师代评),让学生体验到交流的快乐,知道习作是生活的需要,表达的需要。
教师可就学生对学校的关注程度、习作态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修改习作,结集成册
作为礼物,把一封封信结集成册,永久留在学校,更有意义。
教师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字斟句酌,进行修改、誊抄(或打印),然后结集成册,派代表亲自交给校长,做到把活动与习作、生活与习作结合起来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94099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6.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小学三年级是小学基础阶段的关键时期,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语、数、英、科等各学科内容,而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更是要刻苦专研、精耕细作。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为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头疼不已,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积累运用二》这篇文章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够掌握《积累运用二》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③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①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听讲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②学生能够通过识别重点词汇及短语来将文章的理解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学生能够通过词语提取和组合来增加创造性思维,增强语文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②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及语文素养。
三、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通过谈论一些与鱼有关的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有趣味性,也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建立基础。
2、新课呈现:通过多种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呈现给学生。
可以采用故事情节、图片、词语图解、PPT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重点词汇、短语识别和运用: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识别出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引导学生考虑如何将这些词汇和短语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例如,文中的“千锤百炼”、“心灵手巧”、“卖鱼摆摊”的短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词语提取和组合:通过对文中词汇的提取和组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案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中词语“卖鱼摆摊”的提取,创作一篇小短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5、综合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积累运用二》教案
![《积累运用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6c5f789eb172dec63b729.png)
《积累运用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备课教师:王秀玲知识能力目标:1、培养读古诗的兴趣,感悟诗的意境。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的词语,读懂诗的内容。
3、能具体地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的一件事。
4、语言实践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
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不怕吃苦,有恒心的精神。
教学准备:1、齐白石画像及其篆刻作品若干。
2、收集喜欢的童话或编写童话。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读背背。
1、导入课题。
你们学过哪些古诗?谁愿意背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听听。
现在我们来读、背一首新的古诗《登飞来峰》。
师范读——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质疑——互相释疑,教师点拨。
——熟读成诵。
2、阅读齐白石的故事,说说你对齐白石有了哪些了解。
——再读,交流文后思考题。
——课外搜集自己喜爱的齐白石书画刻印作品。
第二课时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牵动着你的感情—高兴的、委屈的或者难过的。
举例:你喂的小动物突然死了;最要好的伙伴误解了你;或者通过努力漂亮地做好了一件事等等。
2、自我选择习作题材,思考习作思路。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征求意见。
老师巡视,了解、指导。
4、指名介绍自己习作的内容和叙述顺序。
教师顺着学生思路适当点拨。
5、教师提出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要写具体,要表达真实的感情。
还要一边写一边读,注意把语句写通顺。
6、习作起草。
第三课时一、了解学生习作起草的情况。
让没有完成草稿的,继续进行。
对已完成草稿的,掌握习作内容与语言表达状态。
二、选两篇内容与表达方法不相同的作文当堂批改。
三、自我修改与同学间相互修改。
四、誉清。
要求书写认真、工整。
第四课时一、导语。
今天的实践活动,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安排,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的语文活动。
同学们要主动参与,珍视展示自我的机会,要发挥讲演的才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主持人:今天我们班进行“童话故事”讲演活动。
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
![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fcc5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2.png)
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积累与运用教案篇一积累与运用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发现新知,积累词语。
2.朗读笑话短文,读中感悟语言的妙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用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4.通过讲述照片里的故事进行口语交际。
5.会写照片里的故事。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生表示动作的词语,鼓励学生再说一些。
2.理解和积累反义词。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教具准备字典、词典。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0)1.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表示人物动作的)2.你还能说出多少这样的词语。
3.在课文中分别找几个表示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写一写。
二、语海拾贝(10)1.指名读,齐读。
2.交流共享。
你查成语词典或访问家长后理解了哪些词语?3.再说几组你知道的成语的反义词。
三、开心一刻(10)1.自由小声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你怎么评价文中的主人和客人。
4.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四、自主阅读园地(10)1.学生自读短文。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交流共享。
3.三名学生分段读短文,生听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4.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都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勾画朱熹的话,并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
5.小声读短文,体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五、布置作业(5)自主积累成语。
教后感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向同学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中的故事,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锻炼说话能力。
2.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问题,并能给予修改建议。
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3.通过同学互改自己的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照片里的故事写清楚,语句通顺,能用上几个学过的好词。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4d4f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9.png)
(四)书写提示
1、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注意结构占格。
艳植睛最
静霜害需
2、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生3:《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
生4:《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二)课文中这些有趣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呢?
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后就把书本扔在一边,以为妈妈会帮我收拾好,便和哥哥去玩了。第二天早上我也没检查,背起书包就去上学了,到了学校后才发现,作业忘在了家里。现在想想做任何事都不能指望别人,凡是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文化自信:从语言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能正确掌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和积累。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三、思维能力: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了解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及所蕴含的道理。
少先队大队部——表示落款(通知者)
4与7日——表示通知的时间
3、通知包括: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个要素。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0a9566e2bd960591c67737.png)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所学生字。
2读、记俗语和优美词语,读背古诗,积累语言,丰富词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句通顺、完整的话。
4自主阅读,主动识字,感受阅读的快乐,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字典。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字读词,复习巩固(第1题、第2题)1第1题(读准字音)。
(1)自主练读;同桌互读互评,互相正音;推荐读,读得好的同学教读,给读得不好的同学提个醒,注意“b”和“p”、“in”和“inɡ”的发音区别。
“b”不送气,“p”要送气;“in”是前鼻韵,“inɡ”是后鼻韵。
(2)读一读,比一比。
每组中各个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声调不同,字音相近,字形不同。
)(3)学生给每个生字组词语后再读,教师相机激励。
2你还认识我吗?(1)汉字娃娃结交了新朋友(组成了词语),但担心我们会忘记它们,你们会忘记吗?(2)为了证明给汉字娃娃看,咱们先练一练。
(3)谁来证明给汉字娃娃看?(抽读,齐读。
)(4)分组接读。
(如:一组读“一股”,另一组读“泉水”。
)二、读读记记,加强积累(第3题、第7题)1谈话引入第3题:学好语文并不难,多积累是方法之一。
水虽然柔弱,但只要它天天往下滴,就能把石头滴穿。
只要我们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1)书上这两句话,有的同学可能听大人说过。
谁能说给同学们听。
(2)不会说的多读几遍,把它记住,说给同桌听,回家说给家长听。
(3)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4)在情境中运用这两句俗语。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选择运用。
(5)教师:你在生活中一定听别人说过一些有意思的话,能说给大伙听一听吗?2读读背背。
(1)教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多记古诗,对我们学好语文很有帮助。
你能背多少首白居易的诗?(2)学生互背白居易的诗。
(3)教师介绍今天要背的古诗。
(4)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5)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意思。
积累运用教案设计
![积累运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ae8e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b.png)
积累运用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好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对教案设计的一些积累与运用经验。
首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我会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特点,结合教材的要求,确定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例如,如果教授英语的词汇,教学目标可能是希望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并能够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其次,在教案设计中,我会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是指教师按照特定的顺序、方法和时机,组织、展开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安排教学步骤时,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
例如,在教授英语的时候,我会先进行单词的教学和练习,再进行句子和语法的教学,最后进行对话和口语的训练。
此外,我在教案设计中还会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操作方式。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在教学英语的听力技能时,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配合听力材料进行教学。
在教学口语时,我会采取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
最后,在教案设计中,我也会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与反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评价。
评价与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会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
综上所述,教案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与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文素材积累教学设计
![作文素材积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f02f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8.png)
作文素材积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作文素材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对各类素材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4.能够运用积累的素材进行作文写作。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PPT等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文素材的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讲解(15分钟)a) 作文素材的定义和分类教师结合PPT介绍作文素材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生活中的素材、文学作品中的素材、历史事件中的素材等。
b) 作文素材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素材对于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3.积累方法和技巧(20分钟)a) 观察积累法教师讲解观察积累法的原理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积累各种素材。
b) 阅读积累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素材,包括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
c) 写作积累法教师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包括心得体会、思考问题的过程、写作中的新发现等。
4.素材分析和运用(25分钟)a) 素材分析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素材进行分析,包括素材的优劣、适用领域等。
b) 素材的合理运用教师示范和讲解如何将不同素材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5.作文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运用所学到的素材积累方法和技巧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作文素材,并使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
积累·运用2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2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511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7.png)
积累·运用2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书写、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重点词语。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长句、难句理解。
(2)如何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积累·运用2》的第一课时,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2.自主学习(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3)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3.合作交流师:同学们,请四人一组,交流你们在自主学习中的发现和感悟。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成果。
4.课堂讨论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生:课文主要讲述了……(2)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生:课文的结构是……(3)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生:我最喜欢的好词好句是……5.课堂讲解师: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课文中的长句、难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
(1)长句、难句讲解(2)重点词语解释6.写作练习7.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课文结构,学会了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解释其含义。
创新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与改进教案
![创新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与改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f7a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5.png)
创新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与改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累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创新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学设计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3. 教学改进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教学设计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创新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案,并展示给其他组。
4. 总结:总结教学改进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教学设计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教学方案设计:评估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教学设计模板: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创新教学设计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分析成功创新教学设计的案例,提炼关键策略。
2. 头脑风暴:引导学生针对特定教学内容或环节,进行创新教学设计思路的头脑风暴。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教师角色,运用创新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践,培养教学创新能力。
七、教学实践1. 微格教学: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展示创新教学设计的效果和优点。
3. 同伴评价:同伴之间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改进1. 问题诊断:引导学生识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诊断。
2. 改进策略:根据问题诊断,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3. 跟踪反馈:对改进后的教学进行跟踪,收集反馈信息,评估改进效果。
九、创新教学设计研究1. 文献综述: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读 感悟 积累 运用《匆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自读 感悟 积累 运用《匆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b3dd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9.png)
自读感悟积累运用《匆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匆匆》,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读,感悟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匆匆》。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难点:1. 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教材:《匆匆》课文文本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话题:“你们觉得时间过得快吗?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匆匆》就是要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行朗读课文《匆匆》,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进行巩固。
4. 感悟课文意境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感悟课文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通过黑板和粉笔,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小作文,或者进行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或者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作文或者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教学设计
Accu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teaching plan teac hing design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教学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积累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2、背诵成语组成的反义词。
3、口语训练。
4、习作。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成语。
2、口语表达训练。
3、进行习作能力训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2、说说照片里的故事。
3、丰富构成反义词的成语。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温故知新
语海拾贝
口语交际
指名读词语。
这些词语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范读词语。
你知道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你还知道这类词语吗?
学生自主学习。
讲解词语意思。
你知道各组成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你能举出一些反义词的成语吗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照片里的故事,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照片,讲一讲照片里发生的故事。
小结:大家说得不错,每个人都有许多照片,每一张照片里都隐藏着小故事,有时间在选一两张照片,把其中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
读词语。
自读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自由发言。
自由轻声读,同桌互相纠正发音。
利用工具书,查找词语的意思。
自选一张照片,小组内发言。
小组内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
2、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积累
指导习作
指导修改
听写用来写动作的词语。
听写语海拾贝中的词语。
指名读题。
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过渡:可以写照片里的任何人、事、物,只要与相片里记录情景有关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写。
谁来说说你写的.是什么?
小结:不管写什么,要把想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让人看得明白。
请你把写好的习作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请你的同桌提提意见,在进行修改。
读学生修改后的习作,评价。
听写、互批。
反馈听写情况。
读习作要求。
写照片里的故事,可以写照片里的人,也可以写照片里的事,也可以写照片里的物。
选择照片。
自主回忆,选择习作的内容。
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把交流的人、事、物写下来。
写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还有心理活动。
要写出人的特点。
写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当时刹那间的事情、写照片里看不到的事情,可以充分想象。
自主修改。
互相评价。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