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
所以这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启智七年级是有六名学生组成,全部都是男生,年龄在14—19岁之间,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较强。
本班学生可分为两类:A类:朱海龙、车明浩、胡钧豪。
能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且完成效果较好,识字能力强、阅读分析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
B类:宋明富、高铭、任崇彬。
能够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在老师的帮助和提示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图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难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运用教学分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环境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以及课文的语言美,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并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和运用对比、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手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策略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2、图文并茂,学习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的妙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入情入境的去读,去体会山水的自然之美。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不同的课文彩图、影视彩图及资料。
2、朗读录音。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一谈自己都游览过哪些地方?感受如何?(学生各自畅谈)教师评价小结:从各位同学的谈论中得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景十分优美。
可是,在我国南方有一个游览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它就是桂林。
(播放录音并放映多媒体课件)2、教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玩一番。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坐好了,开车出发!”(学生做坐车样子)“各位同学,桂林游览胜地到了,请下车!让我们好好游览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谈感受。
a:看啊,景色真美呀!b:真是山青水秀,优美动人!c:有山有水,山水辉映,千姿百态,美不胜收!4、教师肯定学生评价并引导,“桂林到底有多美,不妨亲身去体会。
”二、指导学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一句。
学生读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师引导:“都”说明桂林山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这句话中也知道桂林以山水而闻名。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学生:“天下第一”。
2、教师:桂林山水真是天下第一吗?让我们乘木舟来欣赏一下。
学生: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桂林山水教案第二课时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桂林山水教案第二课时》摘要:、汇报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提出学习建议组合用学习,)、学习成展示引导评价拨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集信息进行创造性练习深入地领悟语言容及其蕴含思想感情
、结合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合作识锻炼语实践能力通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发展
【教学重】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美
【教学难】把课容与集材有机结合起相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背
、汇报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组合用学习
组学习建议⑴ 选择己喜欢语句练习感情朗
⑵ 结合课和集写简短体会
⑶ 如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己乡?⑷ 哪部分容给你印象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由选
择其或行设计题目
)、学习成展示引导评价拨
5、整体领悟容促进情感升华
.。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余嘉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一、复习导入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准吗?【幻1】出示以下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连绵不断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你知道这些优美的词是出自哪篇课文吗?——《桂林山水》【幻2】出示课题,并出示一张亲身游历桂林的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出示亲身经历的照片,让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对桂林山水更有亲切感,产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领略美感老师也去过桂林,你去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陈淼游玩桂林山水后所写的这篇文章。
他是怎样运用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呢?【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语言1.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余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桂林的水。
一边听,一边发挥想象,看看脑海里浮现什么画面。
【贴:发挥想象】【幻3】教师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2.刚才,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生说到哪就随机点击图片,并要求学生读好句子。
(个人读、男女生读、小组读)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幻6】教师引导——你看,漓江的水很静,听不到水流动的声音,看不到水流动的样子,就像一面——(大镜子)。
你能读出这种静吗?评价语:好静啊,使人感到周围一片宁静,我听出了你不忍心打破这静谧的环境的语气。
[中学教育]《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新发地小学王春红一、教材与教法设计《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小学语文大纲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以及我们学校的科研课题《儿童解决问题思维策略的发展》,本课的教学要求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运用“语言优美巧修饰”“典型特征细体会”“语言准确重点明”“多种角度看事物”等几个策略,边读边想象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3、感悟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写法,进行仿写;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则是理解写漓江的山和桂林的水的典型特征的语句,在观察理解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学习作者从多种角度抓住事物典型特征,运用优美语句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重点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抓典型特征,引导想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抓典型特征----品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想象----读出感情”的阅读方法来学习阅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自读自悟,培养能力。
《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对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典型特征进行描写的语句层次清楚、结构相似、特征明显、语句优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桂林山水所留下的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是漓江的水还是桂林的山,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主要采用“抓典型特征----品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想象----读出感情”的学习方法,先自读画批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说明。
到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在老师所提的三道自学题中都渗透了已经学过的思维策略,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维策略解决问题,也是在向学生渗透学法。
这样学生在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进行讨论交流,不仅领悟到了学法,而且也感受到了写法,学生的自主精神同时得到了发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化镇人和小学黄生富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享受审美的乐趣。
1、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1、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山川美景,大好河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课件出示桂林山水图)2、这些图片美不美?(美)想知道这是在哪吗?没错,这就是桂林的山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桂林的山山水水。
(板书课题)二、在读中感悟美1、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课件:声音图片相结合配乐朗诵)2、听了有什么感受(美),所以人们都说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3、桂林的山水这么美,你们是不是也想读读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品味水的特点。
1、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山和水呢?(2、3自然段)2、我们先来聚焦到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自己读第二自然段,并试着概括出水的特点。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3、我们一起来感受水的美。
(课件:图文结合静、清、绿)指名读,全班齐读。
4、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生合作朗读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水写得这么奇丽?(排比比喻)我也来试一试:A、公园的花真香啊,香得()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5、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思考:文章写的是桂林的水,开头为什么提到大海和西湖呢?是不是显得多余了呢?(对比,更加突出漓江水的美和独特)四、自学品味山的特点看完了水,接下来该去看山了。
其实作者写山和写水的手法是一样的,老师希望同学们自学,然后把你学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阅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2.理解重点句段,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1. 重点: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2. 难点: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法学法】谈话法、阅读法、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大意及第一段内容,回忆课文脉络并板书。
过渡: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下文就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绘。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领略桂林山水绝代风姿。
二、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山水之美,学习课文表达方法1. 自由读课文,思考: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画出能体现山水的特点的句子或词语。
2. 小组交流画出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 汇报交流,相机引导品读课文,图文印证,概括桂林山水特点,体会课文表达方法。
预设:品读句子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通过“读——议——读”的过程,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抓住漓江水的特点,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形象地描绘了漓江水之美,再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
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的水。
作者在写漓江水特点的时候,开始用对比的方法,凸显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
这一点可相机引导学生自读体会。
小结桂林水的特点。
③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教案两课时
桂林山水教案两课时【篇一:《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柏树小学魏秀荣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
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图片、小黑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趣入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后,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总分总甲天下。
引入新课。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耳听为虚,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学习课文的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同学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深读感悟。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1、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用横线画出来。
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漓江水,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边读边看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漓江与大海、西湖相比,有什么不同?(自学,小组交流,汇报。
)2.学生汇报教师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所以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怎么样?“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的不流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你能读出这种静的感受吗?(指名读,评价)把“真”换成“多、太、很”行吗?为什么?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江水很浅吗?这样写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③抬起头,向远处看,漓江的水多绿啊,绿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沈小芳一.教学目的: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
“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的漓江的水。
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
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
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4.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
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目标: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重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难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
1、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读背。
2、汇报搜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小组合用学习。
(小组学习建议:A.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B.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读后体会。
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D.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
)
4、学习成果展示,引导评价点拨。
5、整体领悟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
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入境,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深入地了解和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让我们快乐出发!同学们快看------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学生欣赏。
2、欣赏了桂林的景色,谁能告诉老师,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那漓江的水到底美在哪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小节,注意老师的阅读要求。
1、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指名学生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并进行朗读评价。
多媒体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1)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目标: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
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重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难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
1、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读背。
2、汇报搜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小组合用学习。
(小组学习建议:A.选择自己喜爱的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B.结合课
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读后体会。
C.假如你是桂林人,你怎
样介绍自己的家乡?D.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依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
)
4、学习成果展示,引导评价点拨。
5、整体领悟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目标: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重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难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
1、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读背。
2、汇报搜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小组合用学习。
(小组学习建议:A.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朗读。
B.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读后体会。
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D.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
)
4、学习成果展示,引导评价点拨。
5、整体领悟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
《桂林山川》第二案教课设计教课目 :1、指学生充足利用收集的信息,行造性,深入地悟文章言内容及此中含的思想感情。
2、合小合作学的形式,培育学生合作意,文践能力,通,促学生美情味的展。
要点:在践真实领会桂林山川的美。
点:把文内容与收集的资料有机合起来,互相作用,促学感悟。
教课流程:1、看像引入,行背。
2、收集信息,教汲取反。
3、提出学建,小适用学。
(小学建: A.自己喜的句,感情朗。
B.合文和收集的料,写一篇短的后领会。
C.假如你是桂林人,你怎介自己的家? D.文中哪部分内容你的印象最深,着明⋯⋯学生能够依据能力和爱好自由其一,或自行目。
)4、学成就展现,引价点。
5、整体悟内容,促感情升。
料供给者:(《我土地》《愁》)教案自主(1)人何不用“珠玉”之的而用“嘶”形容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领会到什么?(2)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 ”“拂晓”有哪些深刻的含.合代特色,它有哪些象征意 ?(3)句“而后我死了,羽毛也腐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 ?(4)歌的第二与第一有着怎的系?把第二去掉,歌主的表达将会遇到怎的影响 ?(5)归纳本诗的要旨.乡愁自主预习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如何跟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目词有什么特色么特色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成效???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③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如何的重要作用拓展延长?1、台湾今世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谈谈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色?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假如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模仿课文,用美丽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恒久常新的主题,像唐朝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湾《次北固山下》:“:“.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不论是内容仍是形式,都映照着中国古典诗词的风采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衡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重量.教课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理念】
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
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一、复习导入
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准吗?
【幻1】出示以下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连绵不断
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你知道这些优美的词是出自哪篇课文吗?——《桂林山水》
【幻2】出示课题,并出示一张亲身游历桂林的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出示亲身经历的照片,让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对桂林山水更有亲切感,产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领略美感
老师也去过桂林,你去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陈淼游玩桂林山水后所写的这篇文章。
他是怎样运用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
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语言
1.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余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桂林的水。
一边听,一边发挥想象,看看脑海里浮现什么画面。
【贴:发挥想象】【幻3】
教师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
2.刚才,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
生说到哪就随机点击图片,并要求学生读好句子。
(个人读、男女生读、小组读)
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
【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幻6】
教师引导——你看,漓江的水很静,听不到水流动的声音,看不到水流动的样子,就像一面——(大镜子)。
你能读出这种静吗?
评价语:好静啊,使人感到周围一片宁静,我听出了你不忍心打破这静谧的环境的语气。
谁再来读一读?女生读一读
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
【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幻7】
教师引导——漓江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可以看见游过的鱼儿,好清啊,令人意想不到,读出惊讶的语气。
男同学试一下,谁来试一下?
评价语:好清啊,我仿佛捉到了那条小鱼了。
我真想尝尝这清澈的水啊!
听起来这水好像还比较浑浊,谁再来试一下?
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
【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幻8】
教师引导——你看,两岸的树郁郁苍苍,倒映在水中,这水真绿啊,咱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评价语:在我眼前仿佛有块碧绿的价值连城的大硬玉。
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一样吗?陈淼是怎么说的?
【出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幻4、5】
教师引导——“波澜壮阔”说明了水声势浩大,我们应该读出气势来,“水平如镜”说明水很平静,应该读出静,这两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美,读出赞美的语气,“从没看见过”说明作者第一次看见,表示惊讶。
我们试着把这三种感觉都读出来吧!
评价语:同学们跌宕起伏的语气让老师仿佛身临其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谁愿意再试一下?
3.谁来总结一下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板书】
4.这三个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是用什么标点符号隔开的?——分号【贴:品味词句】
这样写是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贴:表达方法】
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近、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5.我们也来说一个这样的排比句好吗?先跟同桌讨论,看如何把这个句
子说好。
【幻9】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6.漓江的水美,作者也写得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
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一遍吧!
(根据提示,齐背诵)【幻10】
【设计意图】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是半扶半放,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漓江水的特点。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描述,对桂林山水喜爱和赞美的感情被充分激发,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沟通和共鸣,从而使感情朗读课文做到投入而声情并茂。
这里着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感情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容量大的优势,让学生快速浏览,畅所欲言,加深对漓江水的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灵气与悟性。
以感情朗读、平等交流作为主要手段,体现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
四、自学第三自然段,品味语言
我们刚才通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也抓住了【品味词句】去体会,还欣赏了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叫做品味语言。
我们充分领略了漓江水的美,课文还写了桂林的什么?——山
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书,去品味,去发现吧!同学们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再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练习。
【幻11】
1、这一段的结构与上一段是____________。
2、课文写了哪些山?各有什么特点?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幻12】
3、读了这一段,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形状的山?再想想桂林还会有什么形状的山?这是写出了桂林的山的哪个特点?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好呢?【幻13】
4、哪些词写出了桂林的山的颜色?写出了桂林的山的哪个特点?我要把这个句子多读几遍。
【幻14】
5、这里的山容易爬吗?从哪些词看出?这是桂林的山的什么特点?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幻15】
6、陈淼写得太精彩了,我们也学着写一写吧!
我会写:
校园的树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的树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的树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桂林的山这么特别,我们一起回顾一遍吧!配乐齐读【幻16】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学习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后,给学生思维以导向,使他们积极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得以充分体现。
读写结合,才能赋予学到的课本知识以生命力。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运用所学习过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使学生及时积累所学过的知识,并与伙伴享受成功的愉悦,激起了良好的学习心境。
五、精读第四段,品味语言
过渡语:单看漓江的水,美;单看桂林的山,也美;当它们共同构成一幅
山水相依的图画时,那才是美不胜收啊!我们再来读最后一段课文。
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山和水联系在一起观赏的?(围绕、倒映)“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指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回顾板书)【幻17】
1.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清带,盘绕在两岸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青山浮水,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这样说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中有些什么景物?(有山、有水、有迷蒙的云雾、有绿树红花、有竹筏小舟等。
)
2.如何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呢?
谁来声情并茂地为这美景配上画外音?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幻18】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六、回应第一自然段
这么美的山水风景,让人感觉就像在画中游玩一样,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为有了人们去欣赏它,它才能得以闻名于中外啊!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七、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今天余老师再一次游览桂林山水,我真想说:桂林,你好美啊!你的已经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深处,我好想再去看看你!同学们,你也和同桌说说自
己的感受吧!
(“啊,美丽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爱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
)
八、布置作业【幻19】
1.动手画一张桂林山水的画
2.背诵全文
3.拓展阅读《浓碧》
九、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山展开想象
静清绿奇秀险品味词句
甲天下表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