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 专题十七 写作(B卷)(含解析)
17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7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下列哪个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高鹗C. 施耐庵D. 罗贯中4. 下列哪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A. 曹操B. 关羽C. 张飞D. 赵云5. 下列哪个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A. 宋江B. 武松C. 林冲D. 张顺二、判断题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试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十七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选择题1.[2024浙江杭州重点中学考试]某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其代议机关由选民干脆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
据此推断,该国 ( )A.是多党制国家B.可能是议会制国家C.是君主立宪制国家D.可能是总统制国家2.马克龙任法国总统后,亲力亲为主动参加国际事务,并要求内阁成员必需全盘接受其在竞选承诺中的整体政策和改革布局,同时他又保持一种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感”,如把“劳动法改革”全盘授权给总理。
由此可见,在法国( )①政府对总统负责②总统居于主导地位③总统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④政府是立法机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24浙江嘉兴教学测试]2024年美国大选堪称一场闹剧。
尽管拜登领先获得了当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但特朗普拒绝承认失败,并试图通过法律诉讼扭转乾坤。
两党的支持者们相互对峙,甚至持枪示威,美国大选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僵局。
从中可以看出( )①美国社会的分裂性持续扩大②两大阵营的对立进一步加深③美国的选举制度已不合时宜④总统对司法的干预不断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依据《国防生产法案》,美国联邦政府有权对关键物资的订单进行调配,让他们能优先获得私人公司或州和地方政府的订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许多州在购买医疗物资上均实行保密的方式。
这是因为,在美国( )A.联邦与州共享政治权力B.只有联邦政府享有政治权力C.各州必需遵守联邦法律D.联邦政府能干涉州政府的施政5.[2024浙江7月选考]2024年12月实行的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保守党取得压倒性成功,获365席,工党获203席,苏格兰民族党获48席,自民党获11席,包括新芬党在内的其他六个政党共获23席。
后经国王任命,保守党领导人鲍里斯·约翰逊成为新一届英国首相并负责组阁。
这表明( )①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②英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③权力关系上英国的议会高于内阁④英王驾驭政府的人事大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4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近年来,受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攻击等影响,欧洲各国的右翼保守政治势力有所抬头。
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十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专题十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2019·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众多。
为了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异下,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
1978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自1986年起,党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先后制定实施了《因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013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中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
【材料二】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加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
例如,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8年已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贫困失学的儿童犹如久旱禾苗逢甘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而发达地区、科研院校、民营企业,適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
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自1996年至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
专题十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人教版(含解析)
专题十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1.【2012•东城期末考】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该事件是指()A.建立深圳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D 根据材料中的限定词“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可以确定该事件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A、B、C三项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不能称其为进入新阶段。
答案为D。
2.【2012•海淀期末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A ①②④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都体现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③属于左倾错误,背离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③,选。
答案为A。
3.【2012•日照调研】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B 依照图示,可知保罗·肯尼迪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是快速增长,那么他在1987年的依据只能是①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所以排除③。
答案为B。
4.【2012•日照调研】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1~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 (含解析)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含解析)课时作业(十七) 文学类阅读——散文一、分析结构思路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黄”记情徐刚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我生下三个月,父亲即因病去世,丢下了母亲、两个姐姐、我和一只大黄狗。
我家的狗叫大黄。
母亲告诉我,我儿时摸墙学走路,大黄便亦步亦趋,跟在我旁边,如我摔倒,定会倒在它毛茸茸的背上。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已没有记忆,唯一记得的是它的离世。
在萧瑟寒冷的腊月,一个下午,母亲在纺纱,让我关门并插上门闩。
门外,堂哥们呼叫大黄,他们似乎捉到了大黄。
我觉得惊讶,母亲示意我不要开门,然后是宅门口沟边大杨树下传来的一声惨叫。
母亲哭了,没有出声,只是眼泪不断地落到纺车边上。
晚饭时,门外飘来烧狗肉的香味,母亲特意叮嘱我:“不要开门。
”少顷便有拍门声:“弟弟,开门!”“不开。
”“趁热,吃狗肉。
”“不吃!”我大声地说,“你还我大黄!”我在北大中文系做工农兵学员第一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时与母亲闲聊,言及大黄,母亲告诉我,父亲喜欢狗,大黄与家里人、宅上的叔伯都很亲。
父亲去世后,母亲视大黄为父亲的遗物,还能帮着照看我,何其珍贵!那又为什么要吃它呢?“过年想吃肉,没钱买,大家都穷,便来和我商量,把黄狗吃了如何?”母亲未及回应,几个堂哥就动手了。
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
“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但不让他们吃又说不出口。
”这大黄便一命呜呼了。
母亲洒泪以祭。
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隐隐约约地留在了记忆中。
而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寻找大黄,也记住了母亲教我面对某种诱惑时的态度——“关门”!又见大黄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部队在江苏溧阳种地瓜和水稻。
生产队长迎接我们时,一只大黄狗突然飞奔而至,尾巴高翘,“呜呜”声不断,它不知道村子里为什么来了那么多陌生人。
次日早起晨练,声音惊动了大黄狗,它匆匆赶来,又怕又急,转身叫来了它的主人,生产队长摸了一下狗脑袋说:“大黄,那都是我们的朋友,兵哥哥。
2015年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阅读新题型(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七阅读理解之阅读新题型1.【2015·北京卷】第二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填入空白处。
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is Way to DreamlandDaydreaming means people think about something pleasant, especially when this makes them forget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 Daydreamers have a bad reputation for being unaware of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m. They can seem forgetful and clumsy._71__They annoy us because they seem to be ignoring us and missing the important things. But daydreamer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greatest ideas and achievements in human history. __72__ Can you imagine what kind of world we would have without such ideas and inventions?So how can you come up with brilliant daydreams and avoid falling over tree roots or otherwise looking like a fool?First, understand that some opportunities(机会) for daydreaming are better than others. Feeling safe and relaxed will help you to slip into daydreams.__73_ And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chances of having a creative idea while you’re daydreaming, try to do it while you are involved in another task—preferably something simple, like taking a shower or walking, or even making meaningless drawings.It’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avoid daydreams for those times when you really need to concentrate. “Mindfulness”, be ing focused, is a tool that some people use to avoid falling asleep.__74__Finally, you never know what wonderful idea might strike while your mind has moved slowly away.____75_Always remember that your best ideas might come when your head is actually in the clouds.A. Having interesting things to think about also helps.B. They stare off into space and wander by themselves.C. Without wandering minds, we wouldn’t have relatively, Coke or Post-it notes.D. At one time, daydreaming was thought to be a cause of some mental illnesses.E. It involves slow, steady breathing for self-control that helps people stay calm and attentive.F. Daydreams are often very simple and direct, quite unlike sleep dreams, which may be hard to understand.G. Therefore, it’s a good idea to keep a notebook or voice recorder nearby when you’re in the daydream zone.【解析】【考点定位】生活类短文阅读【名师点睛】本文是七选五常考的建议类说明文,第1、2自然段为概念的提出及导入,第3段明确了下文的内容:如何在“白日做梦”中趋利避害。
高考语文专题新闻阅读试题(有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新闻阅读试题(有答案)专题十七新闻阅读 [学法――立足文体,抓住要素] [视情选学,有备无患] [把握文体特征] 明结构,快读文;知特点,准做题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才能更迅速地读懂文本。
因此本专题从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入手,点拨阅读技巧,教考生快速读文,准确做题。
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侧重于具有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三、新闻的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具有交代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体中的观点、解释主题等作用。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新闻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有的新闻,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
它可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做结,可对发展趋势做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简记为“五W”+“1H”,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怎么发生的”(how)。
专题17 古代诗歌阅读之赏析艺术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来自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2)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在具体的诗句中,修辞手法的独特作用,是指该修辞手法一般作用的某一方面。
(3)鉴赏修辞手法的应用,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仅仅只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方法指导
(1)在宏观把握全诗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明确所考诗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定与抒发的主要情感、凸显的诗作主旨密切相关。
1.近几年高考对古诗词进行考查时,常将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意思是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意思是穿着蜡屐登山真诚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据此看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意思是闲暇之时在溪边题上一首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专题07二元思辨话题“扬长”与“促(补)短”“促(补)短”与“避短”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
专题07 二元思辨话题:“扬长”与“促(补)短”“促(补)短”与“避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2)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成功之人,擅长“扬长避短”,如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1.存“短”则“补短”,善“长”当“扬长”2.“补短”以筑基,“扬长”以进取3.“补短”与“避短”相行,方至彼岸繁花路4.扬长与补短齐飞,突破共完善一色【范文1】扬长与补短齐飞突破共完善一色丁文静仰望泰山,巍峨风景令人心驰神往;俯视黄河,滔滔水势令人赞叹不已。
山水善于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在外,而人亦然。
人们往往喜欢显露长处而隐蔽短处,殊不知那短处恰恰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所以,在追求强大的途中,我们应善于拔高“长处”,又要敢于补全“短处”,积极争做突破自我、完善自我的时代青年。
扬“长”以求突破,怀一技之长,定能背负青天,翱翔于万里长空。
当贝多芬用他那绝妙的才思谱出雄浑激昂的英雄曲时,没人会关心他早已失聪的双耳;当拿破仑组织百万法军纵横驰骋于欧罗巴大陆时,没人会在意他那一米六二的身高;当邰丽华用曼妙的舞姿舞出“千手观音”的无限魅力时,没有人会关注她是一个聋哑人……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为世人所熟知,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将自己不可改变的缺点回避到让人忽略不计的地步。
综上可知,扬长破己,燃烧生命之火,定能背负青天,翱翔于万里长空。
补“短”以谋完善,破短处之枷锁,方能逆流而上,驶向遥不可及的碧海深波。
即使改变现状,完善“短板”很困难,但如果可以借此以追求更优秀的自己,为什么不勇敢破短处之枷锁呢?羽生结弦曾笑对镜头说道:“做不到的话,就做到能做到为止;做到后,就做到完美为止。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精品课件专题十七作文技巧篇
真情实感,并期望个性和创新。对文体没有限制, 续写、仿写、缩写、改写、扩写、读后感、评论文、说 明文、描写文、记叙文都可以。从内容上讲,新材料作 文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 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由于新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体裁的灵活性、 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体现了在开发之 中有约束、在灵活之中有规范的命题趋势,自2006年出 现以来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综观2010年 18套高考试 卷,新课标全国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山东高考卷、 安徽高考卷、福建高考卷、湖北高考卷、辽宁高考卷、 四川高考卷都采用此种作文命题方式。可以说,新材料 作文已经占据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因此考生在备考 时应有意识地训练此种作文形式。
【解析】 该作文题有强烈的现实性,以正面关注的 方式,切合当前“人才立国”的大政方针,是典型的弘扬 主旋律的题目。同时,人才成长也符合考生的实际生活状 况,很容易选取素材。 与往年材料作文一样,此题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又有 一定的限制性,即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有何种规 律又因具体情况和人而异。对此,考生可以根据三则材料 整体提取观点入题,也可以取任意一则单独设题。考生必 须根据三则材料显示的信息来谈规律,不能凭空臆想,谈 人才成长的其他规律。在具体解读材料时,考生首先应抓 住材料中的最后一句,“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依 此作为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构成整个 材料的三个小故事,又把人才成长的规律主题限定在一定 的范围之内,可以让考生有话可说并言之有物,不至于让 考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这是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可见,此类作文的 写作弹性虽然很大,但也不是没有限度。认真、全面、 多角度地审读材料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 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 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有文字材 料和图画材料两种,文字材料又大体分为故事型、论说 型和事例型。下面从这几个分类角度来谈如何审读材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徽因:美与智慧的绝唱蒯乐昊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个男人的光线,才看到他背后的女人——对于那些从民国时代走来的文艺女青年们——但林徽因是个例外。
在她身上,折射着许多优秀男人的光芒,而她反过来又为这些男人增添了光彩,我们举着她这支蜡烛,把那些有着别样才情与身世的男人照看得更加清楚。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彼时林徽因刚满16岁,但谈吐和悟性已经超越了她的年龄,在她的美貌和聪慧面前被迫放低天伦辈分的不只是林长民,徐志摩也不顾自己是林徽因父亲的好友,且在国内已有妻儿,公然闹离婚并追求起这个刚刚中学毕业的小姑娘来。
这段公案因影视、小说、文史学家津津乐道的介入而妇孺皆知。
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她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安排下相识相爱了。
梁启超对长子寄予厚望,亲自挑选了未来儿媳,并在林徽因丧父后视她一如亲女。
两家安排只待梁思成从清华一毕业,就送他们一起去美国深造。
这对小儿女于是常在一起憧憬未来,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以后准备学习建筑。
梁思成大感意外,他从未想过文弱的女孩子要学盖房子:“建筑?”他反问道,“你是说房子?还是建筑物?”林徽因笑起来,她左边脸腮上有一个不对称的酒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建筑学吧!”这位建筑学巨匠晚年承认,自己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只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
”——梁思成以多种重要身份存在于历史之中,但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身份,竟首先是个一心疼顾老婆的温和男人。
这一点,在后来的金岳霖事件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见过梁氏夫妇的人,莫不承认他们是恩爱的一对。
1923年一次学生游行示威中,梁思成被军阀金永炎的汽车撞伤,并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林徽因每天都来安慰他寂寞的病榻,为他拭汗、打扇、读书。
2015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语文复习试题:专题十七 文言断句和翻译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七文言断句和翻译训练一文言断句用斜线(/)给下面文句断句。
1.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
2.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3.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5.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6.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9.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10.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11.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12.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13.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文本一:[略]1. 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略]2. 作者在论述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案:[略]3. 根据文本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6题。
文本二:[略]4. 文本二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答案:[略]5. 文本二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略]6. 文本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略](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7~9题。
文本三:[略]7. 文本三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案:[略]8. 文本三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答案:[略]9. 根据文本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略]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本四:[略]10.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答案:[略]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略]12. 文中作者表达了哪些观点?答案:[略]13. 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答案:[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14~15题。
文本五:[略]14.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答案:[略]15.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案:[略](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空,多选则按前6空计分)(1)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硕鼠》)(2)______,______。
(《离骚》)(3)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Ⅲ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20年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七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专题十七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考点(归纳、分析与鉴赏)呈现轮考和组合特征,可以是“归纳+分析”“归纳+鉴赏”模式,也可以是“分析+鉴赏"模式。
命题可能会要求考生归纳岀文本具体段落和相关事物的要点,并根据要求对文本材料的艺术性进行鉴赏;可能会要求考生在归纳岀文本要点后,针对文本所论述的问题提岀合理的解决方案;也可能会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观点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
从近年高考的实际命题看,一般是“归纳+分析"模式;从文本的选材看,以论述类文艺评论和时事评论为主;从设题的内容看,主要包括:总结文本论述的观点,归纳事物的鲜明特征,理解特殊词句的意思,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试题难度不是太大,要求考生答题思维严谨细致。
【真题典例】(2018江苏,26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 上建议用字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 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
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 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 ,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
以 QQ 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能力要求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备较高的文本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针对文本主要内容,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本;②文本中有相对集中的表述,有利于学生筛选答案。
审题关键 ①“表情符号的特点”,概括务必紧扣“特点”;②“简要”要求答案简洁, 不需要分析。
解题方法 ①提取法,即从文本中直接提取出可以概括特点的词语;②文意概括法,如根据“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等,可以概括出“时尚”的特解析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散落在材料第一段介绍 点。
北京卷(B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金卷
2023年北京高考模拟题(B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21年,舞路诗剧《只此青绿》登上舞台,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唤醒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全剧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叙事,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住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历程的故事。
青绿,是《千里江山图》最典型的视觉标识,也是全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剧中被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的符号性角色。
编导以“静”为出发点,以宋代绘画的内敛基调,设计了“静待”“险峰”“卧石”等造型动作。
舞动起来的“青绿”们动作端雅沉静,气息下沉内敛,以一派淡泊之感传递出青绿色彩特有的冷静、空寂况味,队形变化起伏中又营造出高远、深远、平远兼具的视觉美。
舞蹈设计化山为人,以人作山,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呈现。
青绿色彩也是全剧舞美设计的重要元素。
如篆刻人的服装为深沉的花青色,点缀朱砂红,与其动作稳健而具有顿挫感相匹配;织绢人从水色氤氲的画卷中徐徐走来,带着春天的气息,服装选用淡淡的艾绿。
又如舞台布景,七个篇章的背景颜色从清淡过渡到浓重,逐渐形成青绿色彩,打造出“于缤纷浓色,见空寂之美”的境界。
“远黛秀娥,只此青绿”,“青绿”这一中国传统色的大量运用,让人徜徉在淡泊、清雅、闲静的宋代美学意趣之中。
《只此青绿》大获成功,是一种必然。
(取材于刘淼、应杰、韩真、周莉亚等的文章)材料二《千里江山图》卷是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在设色和笔法上,《千里江山图》继承了隋唐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石青、石绿是主色调,主要用来敷染山头和山体;赭石、墨是次要颜色,用来皴染山脚和阴面。
画卷颜色有丰富层次,远山及天空上部用淡青绿颜色蘸淡墨刷染而成,既拉开了与近、中景山峰在视觉空间上的距离,也衬托了近、中景山峰颜色明亮的程度。
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2017(2)
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2017(2)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孔子特别强调① 。
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思而不学”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
由此看来,学固然重要,然而② ,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
“学而不思”往往容易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可怕。
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
所以,孔子③ ,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17.下面是江西“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除空白处皆为红色),请写出徽标主体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6分)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
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
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2017参考答案1.A范围扩大了,原文“最普遍、快捷的一种传播方式”是在“电子音乐、唱片以及乐谱等方式在诞生前”。
2.C因果绝对化,原文是“和音乐特有传播的方式密切相关”。
3.D“没有真实性,也降低了其收藏和保存的价值”表述不准,原文是与“传统的乐谱手稿”相比而言,这里太绝对了。
高考语文2017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2017真题及答案勤奋刻苦是高考成功的前提,学习方法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保证,祝广大考生在奔放的六月,考出水平,超常发挥,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2017真题,仅供大家参考!高考语文2017真题第一部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豆豉chǐ 间距jiàn 洁身自好hào 不愧不怍zuòB. 解剖pōu 侪辈chái 钟灵毓秀yù 前倨后恭jūC. 聒噪guō 咀嚼jué 忝列门墙tiǎn 怙恶不悛quānD. 木讷nè 戏谑xuè 洞见症结zhèng 稗官野史bài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羁绊口头禅淡装浓抹涸辙之鲋B.整饬文绉绉得陇望蜀宵衣旰食C.频率白废蜡封妻荫子拾人牙慧D.通牒露马脚丰功伟迹赳赳武夫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香港本地学者戴耀廷、陈健民及牧师朱耀明等人2013年3月发起的“占领中环”行动,2014年8、9月间参与人数达到19万,他们到处设置路障,阻断交通,经常非法集会,可谓是甚嚣尘上。
B.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名家名作大量涌现。
当时,贾平凹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
C.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高屋建瓴地为文艺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D.今年高票当选的罗市长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我市经济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长袖善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你要是把正楷字没有练好,就迫不及待地忙着去练行书、草书,很难在书法艺术上有大的收获。
B.为加强应对突发事件,我国内地市、县级公安部门已于2006年底全部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无论发生什么事件,群众都首先拨打110,再由公安机关统一调配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写作(B)一、(2015·山东省菏泽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理解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二、(2015·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勇于突破,活出精彩。
也有人说,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也能成功。
三、(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第四次诊断性考试·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80字的文章。
四、(2015·山东省淄博市高三5月阶段性诊断考试·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小明和小亮分别从父亲那里拿到两个梨子。
心急的小明很快就把梨子吃掉,酸涩的味道。
使他直吐舌头。
小亮则将自己的梨子藏起,想过一段时间再吃,当小亮想吃时,梨子却烂掉了。
后来,当父亲问到梨子的味道时,他们就把实情说了。
父亲对小明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会更好些。
”又对小亮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长久放置的,否则的话,结果会更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五、(2015·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在她的《不作不会活》里曾说:“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会死,但我今天想要大家记住的是“no zuo no life”,“作”是什么?“作”就是不安现状的瞎折腾,我这个人就爱“作”,我来参加《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被我哥骂了无数次,他说,你就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你又不是学表演的,你也不是学主持的,你一个学法律的参加这么一个电视节目,对你的未来有什么用?可能我就是爱“作”吧,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重复的日子太没意思,所以,我就来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800字。
专题17 写作(B)一、【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表达应用)。
【解析】材料提供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针对的是生活中人们习惯于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人云亦云,提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
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五首之一)中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这种“矮人看戏”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自己并没有看见,却随人说短长,被他人的说法所绑架,结果丧失自我,徒留笑柄。
提倡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发现并没有错,问题是现实是复杂的,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有时恰恰背离事情的真相,如果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到了就一定是真的,则有可能远离真相,被假象所欺骗,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最具有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确实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种观点相比较,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对第一种观点的修正和提升。
人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但凡事不问青红皂白,以为只要自己看到了就一定错不了,就切近了事物的本质,那就不对了。
在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用大脑去仔细过滤,用心去思考鉴别,应如鲁迅所说,涵养一双会看夜的眼睛,正面文章不妨从反面看,反面文章不妨从正面看,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一点质疑和批判,这样才不会陷入瞒和骗的泥淖。
【参考例文】慧眼存真拉封丹曾说:“天目,并非与生俱来,只因察世间百态而得。
”有人相信眼睛,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国之中,盲目的信任让他即使被骗也毫不察觉;有人不信眼睛,满腹的狐疑和猜忌让他变得敏感而多虑。
我们并非“生而知之者”,于是只能从过经验和教训中选择“信”或“不信”。
然而,其实这本不是是否相信眼睛的事情,而是当你在面对事物的表象时,是否有一双“慧眼”,是否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拥有清晰的判断力的问题。
民国时教育部长陈立夫曾下行政命令,要求西南联大必须按照教育部长规定,开设课程、考核学生。
这在当时,是“天经地义”,并被普遍遵守的规定。
然而哲学家冯友兰代表西南联大师生上书教育部,其言“同人不敏,窃有未喻”,独具慧眼,不苟同教育部之令,而坚持大学应有独立自由的办学精神。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冯友兰教授始终坚持着的底线和原则——一方面他没有盲目相信所看到的其他大学在教育部勒令下唯唯诺诺办学的情形,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同人不敏,窃有未喻”;另一方面,他拥有一双慧眼,提出行政不干预教育的原则,为西南联大在抗战时一枝独秀作了铺垫。
人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又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
”——其实这两句话看似不同,实则都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与信任,而多了几分猜疑的想法。
人们总是在担心自己被听到的话所欺骗,所以才有“眼见为实”;而又担心自己所看到的并非事实,又有了“不相信眼睛”。
究其根源,便是这物质丰富的社会有些人精于算计,而让公众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才会时刻担心被骗。
从掺假的毒奶粉,到“掺假”的学历;从伪造的虎照片,到被宰的游客……无不如此。
我们呼唤像冯友兰教授一样的人们,能在万目皆然时独具一双慧眼,参透现象,秉持正义;我们呼唤社会道德的回归,结束人们彼此之间的猜疑。
不论相不相信眼睛,只要社会拥有正义与道德,我们总能有一双“慧眼”,去辨识,去存真。
拜伦说:“我用双眼感知世界。
”的确,我们应存有一双慧眼,去感知,去改善这个世界,这个我们心灵栖息的世界……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
【解析】材料中表达了两种观点,“有人说,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勇于突破,活出精彩”强调人要勇于突破,活出精彩。
“也有人说,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也能成功”强调与其碰的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这样也会成功。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立意:(1)勇于突破,活出精彩;(2)追随别人亦能成功等。
【参考例文】活出自己的风采尘嚣浮动的世界,快节奏的年代,庸人总会被遗忘在角落。
低调也好,张狂也罢,只有于恣意中活出自己的风采才能傲立时代之巅,摘取成功桂冠。
不拘于世俗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李白自九天而来,醉酒入长安,金銮殿上,故作狂态。
他是让人啧舌的存在。
在讲究礼制法律的盛唐,他让国舅磨墨,力士脱靴,如刚冶炼的利剑,带着灼人热气挑断等级束缚。
他云游九州,凭浪吊沧。
他的放荡不羁,他的豪情万丈,描绘了时代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超越世俗,负手而立,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青史中,“诗圣二字万古留芳。
勇于突破,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韩寒,新生代”叛逆”作家,文学界无法理解传奇,辍学写作,以《杯中窥人》一举成名。
它冲破了传统教育的层层枷锁,桀骜不驯,行事张狂,言语犀利,撕开了社会蒙着的死气沉沉黑色幕布。
在他作品一路畅销之际,他没有继续耕耘于文坛,而是改行当赛车手,一下,韩寒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他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仍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他的特异独行,让世人远离,天才总是孤独的,韩寒如千寻瀑布,发出撕裂胸膛的怒吼,不断突破自我,活出自己的风采。
相信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林书豪,继姚明之后的中国最强黑马。
尽管他没有傲人身高,也没有其他队员的丰富经验,但他仍在NBA赛场自由驰聘。
“每天我都比别人多做几倍的训练,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都会鼓励自己说我一定会成功,然后继续”。
林书豪被问及成功的原因时说道。
相信自己,是林书豪幻化出双翼,追逐到了梦想,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就算是星星,也要做最亮的那颗;就算是小草,也要做最绿的那株;就算是蜗牛,也要留下存在的痕迹。
不拘于世俗,勇于突破相信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演绎自己的小时代。
三、【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
【解析】这道题的材料是一个小故事,事情的结果变得很有意思:小男孩彻夜难眠,小女孩睡得很香。
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怀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样藏起了最好吃的糖果,而小女孩却相信自己换来了最好看的石头。
这样自然可以引出“怀疑与信任”的话题,这也是本材料中最核心的立意方向。
顺着这个立意方向继续追问:为什么小男孩会怀疑,而小女孩却充满信任?因为小男孩有私心,或者说很有“心计”,小女孩却保持着淳朴的童真,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心计与童真”。
这则材料还可以这样追问:交换中明明是小男孩占了便宜,小女孩吃了亏,可得到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样我们又可以把它和“得到与失去”话题联系起来。
【参考例文】良知的叩问在普世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
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
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
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
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
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
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
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
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