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弗洛伊德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于1856年5月6日,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之父和精神分析学之父。

他提出了诸多有影响力的理论,例如无意识、童年体验在成年人行为中的重要性、性本能等。

“之父”这个称号也因此名正言顺。

弗洛伊德出身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毛皮商人。

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神经学和医学,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也曾在巴黎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病理学。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的研究生时代其实就已经开始探讨心灵和行为间的关系,并且经常借鉴自己的病人与痴呆症患者的案例,在精神诊断领域上取得重大发现。

1885年,弗洛伊德开始实践催眠疗法,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他逐渐发现了人类某些行为的真正原因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指导,而是人类内心潜在的一些感受和欲望在起作用。

1895年,他正式提出了心理学领域内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理论——“无意识”。

弗洛伊德深入研究了儿童时期和童年经验对成年人的影响,并提出了童年性感受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观和行为常常是由于童年不良体验在成年人的人格上暗中起作用的。

这个理论成为了弗洛伊德的另一个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即儿童心理学。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人的性本能理论。

他认为性是人类恒久的生理需求之一,并且性主要包括本能驱动、身体机能和了解自己的欲望。

这个理论引发了当代社会的许多争议和批评,但它在其时代里仍然是颇为受欢迎的理论之一。

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期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健康专家之一,并且他的理论引领了更多人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在1913年,他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成为了研究、教学和实践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织。

他开创了精神治疗的实践方法,人称“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治疗”。

除了他的心理学理论之外,弗洛伊德也发表了许多关于文学、文化、宗教和哲学等其他领域的作品。

尽管弗洛伊德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亦受到许多批评和争议,但他的学说仍然大大地影响到了现代心理学和其他领域的人们。

爱因斯坦论述易经即中国人对爱因斯坦的误读

爱因斯坦论述易经即中国人对爱因斯坦的误读

中国人对爱因斯坦的误读好几次,清晰地回想起过去跟着宗白华老师在北大未名湖畔散步时,在塔影湖光之间,关于爱因斯坦和莱布尼兹的谈话。

近年来又看到了国内许多著述,特别是一些研究《老子》、《易经》、人体特异功能和中国古代科学哲理的著述中,往往引用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段名言。

殊不知,对于这段名言的误读,已经持续了20多年,并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好好纠正!人们引用的这段话标题为《西方科学的基础和中国古代的发明》。

原引文如下——“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在我(爱因斯坦)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这段引文的出处是《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1976年商务印书馆初版。

引述者(包括许多知名的学问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已经做出了西方科学两个伟大的成就”的证据,无不沾沾自喜。

瞧,连爱因斯坦也说:“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

”这在引者心目中,就成了中国文明世界第一(至少是“领先”)的“铁证”!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经常跟着先师宗白华教授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散步,一面自由自在地观赏周围的景物,一面随心所欲地进行哲理的交谈。

当时我就向宗老师请教:一再被国人引用的这段爱因斯坦的名言,其真正含意究竟何在?宗老师坐在湖畔长椅上,凝视着绿水中的云天,提醒说:“明远,我跟你一样,对于这段引文也是有疑问的。

爱因斯坦自己果真是这个意思吗? 果真如引者认为的是颂扬了中国古代贤哲的伟大发现吗? 我看,先不必匆匆做什么结论。

你不妨直接到图书馆去查核原文,看看爱因斯坦的原话究竟是怎么说的?”不久,我在图书馆查到了原文,拿来跟宗老师一同阅读。

经过仔细参照,爱因斯坦原话的最后一段,实际上应该翻译为:“如果这些发现果然做了出来,那倒是令人惊奇的。

【弗洛伊德心理学】弗洛伊德介绍

【弗洛伊德心理学】弗洛伊德介绍

【弗洛伊德心理学】弗洛伊德介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05.06-1939.0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下面是五度学习分享的弗洛伊德介绍。

供大家参考!弗洛伊德介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05.06-1939.0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父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

父亲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时,他已41岁。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

弗洛伊德对母亲很孝顺。

他在著作中提到他母亲时说,他的自信以及对事业的乐观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

开创精神分析学说,建立精神分析法。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等。

2人物简介编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画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

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弗洛伊德方式

弗洛伊德方式

弗洛伊德方式摘要:看佛洛依德的油画,有一种震惊与不解,人体的美感完全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死人般的灰色和破烂不堪的场景氛围。

可在佛洛依德的作品中,人体却变得扭曲和丑陋。

在他的画中,人物常常被摆成十分蹩脚病态的姿势,画面上的一切,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物内心所呈现的空虚与孤独。

这也正是我们对他画作所表现出独特与深刻的钦佩之处。

本文仅以“弗洛伊德方式”来缅怀这位大师的逝去。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体绘画;空虚孤独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离世,人们用语言之花编织成各种美丽的光环和标签纪念、定义这位画家,“当代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价格最昂贵的在世画家”,“20世纪毕加索之外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影响了陈丹青、刘小东、朝戈、毛焰等一代中国画家。

尤以刘小东为代表,对此,刘小东说:“能有弗洛伊德的影子,是我的荣幸。

”。

陈丹青评论他是“最后一位堂吉可德式的大师”。

艺术家徐累曾被转发多次的微博评论似乎能表达对弗洛伊德致敬的另一种方式:“他死了,所有人脱帽致敬,可是弗洛伊德在乎吗?他不装置,不理论,不周旋,不在乎博物馆,不参加开幕式,不爱去派对,连女王想请他画像,也是来好几趟工作室,憋屈地坐在破椅子上犯呆相,给画张巴掌大的。

他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连窗外都不看一眼,画画,画画,用古怪和臃肿砸疼这个世界的脸,好准。

”弗洛伊德,链接着我的大学学习,还真有一段故事。

我称它为“弗洛伊德方式”。

我很喜欢画画,第一次听到弗洛伊德的名字缘于大学时代给我上人体素描的路明老师,他一直强调“把结构变成一种本能”,并把许多当代画家的人体作品做成课件展示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弗洛伊德和珀尔斯坦的人体作品。

我就是以这种方式认识了弗洛伊德,并在路明老师的影响下搜集各种关于弗洛伊德的资料,整整一个学期,和同学谈论最多的就是弗洛伊德,我逐渐摆脱对光影的依赖和束缚,获得直视结构的本能和勇气。

佛洛依德的作品很强大的气场感染着我们,我们越来越痴迷,在人体课中,我和同学千方百计的试图让模特接近,哪怕拥有一点“弗洛伊德式”的造型。

弗洛伊德关于尺寸的理论

弗洛伊德关于尺寸的理论

弗洛伊德关于尺寸的理论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是追求快乐、现实和善良。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的经验;潜意识是指不能或难以进入意识的经验,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尤其是性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

虽然两者有界限,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起着检查员的作用,防止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侵入意识;潜意识一直在积极活动。

当检查员放松警惕时,他们会伪装等待机会进入意识。

并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没有被人察觉,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扩展数据。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心理分析应该研究潜意识现象,但由于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自由联想、梦境解析和日常生活心理分析。

自由联想是一种没有任何思想限制或指导的联想。

心理分析师使病人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即头脑中出现什么就说什么,不给病人的思想提供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病人必须如实地报告他们所想到的一切。

心理分析师对病人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直到双方都认为病人发病的最初原因已经找到。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满足。

他把梦分为梦和梦两部分。

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

梦是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分析梦就是从梦中解读梦。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可以实现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如口误、笔误、误读、错误、遗忘、误解等。

弗洛伊德认为,导致错误的心理机制与梦想的心理机制相似,都是被抑制在意识中的愿望被扭曲掩盖后的表达。

通过分析这种错误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深层潜意识的内在动机。

关于,弗洛伊德三大理论,你是否都已经明白了呢?。

心理学十大失败案例

心理学十大失败案例

心理学十大失败案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心理学也有它的失败案例,这些失败案例揭示了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十大失败案例。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监狱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

然而,实验结果却被批评为过度引导和缺乏实验控制,导致实验数据无法被有效解释。

2. 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主张人的行为和情感都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然而,他的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许多人对于他的理论提出了反驳。

3. 心理学意义的测试题许多心理学家开发了大量的心理学意义测试题,认为这些测试题可以揭示人的性格、情绪、驱动力等方面内容。

然而,这些测试题缺乏科学的验证和标准化,结果难以被信任。

4. 种族主义心理学实验许多心理学家进行的种族主义心理学实验受到了广泛批评。

这些实验涉及到了种族歧视、偏见和歧视的主题,潜在地支持和鼓励这样的行为。

5. 多重人格障碍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被认为是由儿童遭受过度虐待和性侵犯所引发的。

然而,这个疾病的存在仍未得到完全的证明,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虚构的疾病。

6. 孟德尔遗传实验孟德尔是一位医生,他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遗传实验,探究遗传规律。

然而,他的实验结论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基因突变和历史转折等因素。

7. 费伯性奖学金费伯性奖学金是心理学领域享有盛名的奖项,但是却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奖项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中有一些获得奖项的人使用的理论和方法缺乏证据支持,甚至存在着重大的错误。

8. 神经语言编码算法神经语言编码算法是一种旨在破译人脑中的语言编码方式的算法。

然而,这项算法受到了广泛质疑,因为它的结果与现实不符,无法确认其准确性。

9. 反应时间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反应时间可以揭示人的思维方式,认为反应时间短的人更聪明和有条理等质素。

《世界哲学源流史》弗洛伊德主义之一:弗洛伊德

《世界哲学源流史》弗洛伊德主义之一:弗洛伊德

《世界哲学源流史》弗洛伊德主义之一: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义之一:弗洛伊德1.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无意识" 和" 性本能"弗洛伊德主义因其创始人而得名。

而严格地讲,弗洛伊德主义是指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即指他早期的两大发现——"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在社会历史、文化领域的运用。

因此,论述后期弗洛伊德主义必需先介绍其早期的两大发现。

弗洛伊德(1856-1939)。

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

1876年起在著名生理学家E .布鲁克的生理研究所研究低等动物的神经结构与功能。

1881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

1882年进入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脑解剖及精神病理学。

1885年到巴黎随精神病学家J .M .沙尔科进修精神病学,并且开始涉猎精神病的心理原因。

1886年回维也纳与生理学家J .布鲁尔合作研究歇斯底里及其疗法,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

其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理论三讲》(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超越快乐原则》(1920)、《文明及其不满》(192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和本我》(1923)等。

弗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时,提出" 无意识" 和" 性本能" ,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精神的物质的都是缘于这两个因素,并把这理论运用于解释社会历史、文化。

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即如此。

" 无意识" 是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时的独特发现。

他认为人的心理由三个系统:无意识系统、下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组成,三者具有不同的特性、起着不同的作用。

意识系统同直接感知相联,它面向外部世界,完成着感官的作用,是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下意识系统处于意识系统边缘,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故事】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他的理论对于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生平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讲述。

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就之一是开创了心理疗法的序幕。

他追求深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解释和理解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他的著名理论包括动力学、自由联想和梦境解析等。

在他早年的职业生涯中,弗洛伊德曾在维也纳一家医院工作,与当时的神经病学家卡尔·庞洛克(Karl von Rokitansky)合作研究神经病理学。

他的研究使他对潜意识和病因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他开始实施一种称为“自由联想”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冲动,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方法被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广泛采用,并构成了精神分析疗法的核心。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性格结构论”,即将人的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他认为本我是人的原始、本能和冲动驱使的部分,自我是人的意识和现实自我认同的部分,而超我则是道德和理想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源于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弗洛伊德还深入研究了梦境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梦境解析”理论。

他认为梦境是人的潜意识的表现,通过解析梦境中的隐喻和象征,可以了解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欲望。

他还提出了“误读行为”的概念,即通过研究人的口误、笔误和记忆失误,可以揭示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

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了许多争议和质疑,但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否认。

他的理论为后来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同时也为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不可否认,弗洛伊德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理的意义是巨大的。

他的理论提醒我们,人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存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受到更深层次的力量驱使。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主要创始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他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这一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她的《精神分析导论》这一书中简要的阐明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及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到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观点理论1,潜意识理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表层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结构中很小,很微弱的一部分。

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无意识包括本能的冲动欲望,人的行为是受本能支配的,但又现实的制约。

他把无意识的作用提到了一个高度,认为潜意识起决定作用,认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核心。

2、人格理论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一一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一一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弗洛伊德口误规则

弗洛伊德口误规则

弗洛伊德口误规则作者:梁秀梅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提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叫“弗洛伊德口误规则”。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精神世界好比一座冰山,清醒意识其实只占浮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在水面底下隐藏的大部分都是潜意识,潜意识里的任何冲突和纠葛都会给清醒意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口误就是潜意识改头换面的表现,口误的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反映和写照。

说错名字是一种常见的口误,弗洛伊德对此类口误的解释是:用一个名字替代另一个名字,错误地说出了另一个人的名字,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存在一种情感,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当时的情况下又不能完全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在心理学家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创造一种舒适的氛围,让那些与自己沟通的人感觉安逸,放松心理警戒,公开、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一个人说他今天跟母亲去逛街了,而事实上,他是跟自己的女朋友去逛街了,这就说明,这个人可能对母亲有某种超越了亲情的心理依恋。

喜欢《老友记》的朋友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罗斯和艾米丽在伦敦一座教堂举行婚礼,在悠扬的英格兰乐曲中,艾米丽跟着牧师宣誓:“我,艾米丽,将把罗斯当成我的合法丈夫,无论贫穷与富有、健康与疾病,都将厮守一生!”轮到罗斯宣誓:“我,罗斯,将把雷切尔——”在场亲友顿时大惊失色——罗斯居然把艾米丽的名字错说成原来的恋人雷切尔!如果弗洛伊德老人家在场,一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罗斯的内心深处依然爱着雷切尔!他的口误完全是他潜意识里冲突思维的流露!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房地产销售代表带着一对夫妇去看房。

这个房子本身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但是当他们在房前停下来的时候,那位女士的视线很快被房子后院的一棵正在开花的樱桃树所吸引。

她立刻对丈夫说:“看那棵开花的樱桃树!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家后院也有一棵,当它开花的时候也像现在这样美丽。

我从小就希望住在一幢有樱桃树的院子里。

”她对自己丈夫感慨时所透露出的信息,立刻被这位销售人员准确地捕捉到了。

弗洛伊德 百度百科

弗洛伊德 百度百科
1909年,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的邀请,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参加了该校20周年校庆,弗洛伊德本人也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与美国心理学届名人威廉·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这标志了精神分析理论终于赢得国际上的承认。
学派分裂
在精神分析影响日盛的时候,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矛盾日益加深,组织开始出现分裂,主要原因是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均因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风格。在1911年的精神分析小组的几次会议上,弗洛伊德对阿德勒的理论提出尖锐理学。这个时候弗洛伊德和他的指定继承人荣格的理念冲突也越来越严重。荣格对于弗洛伊德在关于人的发展和对神经症的分析中过度强调性感到不满,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恶化。1914年,荣格辞掉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正式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了分析心理学。
影响扩大
随着《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在弗洛伊德周围聚集了一批年轻的学者,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或称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1902年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协会。当时参加的人后来都变成了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包括阿德勒、兰克、费登、和荣格。
1904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探讨了种种生活中常见失误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
后期研究
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析》。弗洛伊德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声称自己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1919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到1938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5种杂志、150种书籍。1920年他26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

弗洛伊德自由联想法

弗洛伊德自由联想法

弗洛伊德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简介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对人类心理的研究和理论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

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其中之一就是自由联想法(Free Association)。

自由联想法的定义自由联想法是指让一个人自由地表达、叙述和记录他们思维中的各种想法、感受和回忆,而不对这些内容进行任何筛选或抑制。

通过自由联想法,人们可以深入探索自己的潜意识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解决内心的困惑。

自由联想法的基本原理自由联想法的基本原理是,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冲突和回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社会的压力和个人的抑制机制,我们往往不能自由地表达这些潜意识的内容。

自由联想法通过解除这种抑制和约束,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自由联想法的步骤自由联想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步骤和条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自由联想法的执行步骤:1.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舒适且私密的环境,以便人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或放松训练等方式,让自己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

3.自由表达: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回忆,不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任何筛选或抑制。

可以用口头表达或书面记录的方式进行。

4.不加评判:在表达过程中,不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判或批评。

只需要尽可能地真实和全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5.探索和分析:自由联想过程结束后,可以对自己的表达内容进行反思和分析。

探索其中的共同主题、隐含意义和潜在冲突等。

自由联想法的应用领域自由联想法在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治疗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自由联想法,患者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潜意识内容,从而帮助分析师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荣格、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荣格、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荣格、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无疑是我们爱恨交织的理论学派。

精神分析深入分析我们的心灵,挖掘我们的无意识。

它略显神秘,也十分有趣。

然而,他们总被诟病不够科学,甚至有很多宗教色彩,也成了心理学界污名的来源。

如今,精神分析学已经更名为心理动力学,结合了最新的哲学思潮而有了新的发展。

精神分析学开源于弗洛伊德,荣格曾是他的王储,阿德勒也曾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后来,荣格、阿德勒皆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歧而决裂不再相见。

弗洛伊德专注于性本能和个体潜意识;荣格则研究集体潜意识,关注于遗传带给人类的印记;阿德勒着眼于家庭内部关系,以人为本,更看重的是现实生活的影响。

如今,弗洛伊德学派已不是心理动力学的主流。

可是,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皆拜弗洛伊德为开山祖师。

他们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不谈弗洛伊德,就不好意思和人说是学心理咨询的。

个人不否认弗洛伊德的伟大贡献,确信性和无意识有强大的力量。

然而,我们现在用到他的理论,更多是在处理性幻想、性欲以及相关的情感问题。

之前,我看了《人类性幻想》一书,作者就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治疗师。

性幻想的研究证明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即性本能的压抑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在现实的咨询案例中,性的问题一直都是来访者避而不谈却严重影响他们...理的关键点。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开始研究相关文献,探究如何和来访者探讨性心理以解决他们的身心问题。

一般来说,关于荣格,老师能教给我们的是原型、集体潜意识等。

相较于弗洛伊德,荣格一直都不是我们的教学重点。

教材内所写下的是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只能带我们靠近他理论,却无法得入其门。

现今,我们离荣格心理分析距离较近的是沙盘心理治疗。

每一个心理咨询室都配备有沙盘。

沙盘心理治疗是以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配上了游戏治疗的实操技术。

然而,老师没法交给我们太极图是什么?且不说沙盘心理治疗,荣格本人也很重视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学说。

此外,荣格心理分析是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不要再相信弗洛伊德和荣格了,他们的心理分析已经彻底破产

不要再相信弗洛伊德和荣格了,他们的心理分析已经彻底破产

不要再相信弗洛伊德和荣格了,他们的心理分析已经彻底破产(本文前半部分见昨天的头条号文章)正当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逐渐被接受之时,弗洛伊德为首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却开始分裂。

1911年,阿德勒因为与弗洛伊德的学术分歧产生争论,带着他的追随者(和阿德勒一样,都是社会主义者。

阿德勒的妻子是俄国人,托洛茨基等人经常去她家里)分裂出去,另外成立了“自由精神分析协会”。

弗洛伊德很器重荣格,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荣格也因为和弗洛伊德学术观点分歧而关系破裂。

《20世纪思想史》显示,荣格虽然推崇弗洛伊德,但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概念。

在荣格看来,性欲并非如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样是童年的性本能,而是一种心理能量。

这就动摇了弗洛伊德童年性欲思想的基础,以及恋母情结等关系。

其次也许更重要的是——荣格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独立于弗洛伊德,自行发现了无意识的存在。

他说,自己早在苏黎世布尔格霍茨利精神病院,就从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看到了性欲的“回归”,并治疗了一名女子,她杀死自己最喜欢的孩子。

弗洛伊德1907年,荣格和弗洛伊德一起去了美国,他在那里意识到自己和弗洛伊德的意见分歧。

弗洛伊德重视将性行为视为无意识的驱动力所在,而荣格认为性是宗教冲动的一个方面,但并非唯一侧面。

他在东方宗教中发现,庙宇里供奉的神明被描述为非常色情的存在(注:本文作者疑为印度教和藏传佛教供奉的欢喜佛)。

荣格认为,这种坦率的性倾向表现出“高级思想”的一个侧面,他由此开始对宗教和深化的检视,以此作为无意识“在其他文明和时代”中的表现。

1912年,荣格在《精神分析年检》发表了《转化的象征》第二部分,这是他首次公开宣扬“集体无意识”思想。

荣格认为,深层次的无意识为每个人所共享,它是“种族记忆”的一部分。

随着他对宗教、深化、和哲学探索的逐渐深入,他和弗洛伊德的隔阂也随之扩大,与科学态度和方法也就越来越背道而驰。

按照荣格的理论,人们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此“弗洛伊德”非彼“弗洛伊德”

此“弗洛伊德”非彼“弗洛伊德”

此“弗洛伊德”非彼“弗洛伊德”此“弗洛伊德”非彼“弗洛伊德”文西山旦红最近一段时间,一个叫“弗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的人名极为热门,几乎家喻户晓。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发生的有关非洲裔美国人被暴力执法引发的骚动。

一听到这个“弗洛伊德”,让我立即联想到的却是另一个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这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对于心理学、心理分析与治疗理论与方法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物。

弗洛伊德创立了一套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

他提出的人类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与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的关系,性意识的起源及性紧张、恋母情结与精神病之关系,梦境与心理障碍分析等等一系列涉及广泛的理论与设想,并且身体力行,将这些理论运用于他的众多精神分析治疗之中,影响了他身后的几代心理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

他的许多著作如《梦的解析》、《歇斯底里症研究》、《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概要》以及有关他的学说和理论的研究、修正、批判的著作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到今天仍然热度不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1939然而在我国,由于弗洛伊德在学术上活跃和去世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清朝到民国,国内战乱和政治经济不稳定,学术界特别是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及其理论的引进与讨论并不像西方那样热闹。

只有进入到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解放的八十年代开始,大量的西方科技、哲学、美学思潮裹挟着心理学、医学汹涌的涌入我国。

而我们那一批七七七八届大学生们正是接受这些学说和思潮的最好载体。

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一大约是1979年的下半年,我正在浙江医科大学读大二。

因为外语基础很差,又非常渴望学习,对外语还特别感兴趣。

关于找两个老婆精神病费洛伊德的看法

关于找两个老婆精神病费洛伊德的看法

关于找两个老婆精神病费洛伊德的看法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

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

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这其中,《爱情心理学》也是弗洛伊德留下的经典哲学作品,它与《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及《性学三论》两书均围绕着“泛性论”的核心。

所谓“泛性论”,说的就是一切人类行为都是由性所主导的,又是因为性所结束的。

很多人将“性”误读为男女之事,其实这是一种谬误。

“性”的范围比较广泛,其本质的含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将其理解为“性爱”,无疑是狭隘的。

弗洛伊德所说的欲,其实是“原欲”,也就是动物(甚至是生物)的本能需求。

就像动物在饥饿时需要进食,植物在委顿时需要养料一样,原欲必须得到满足。

不过,满足原欲的方式有很多种。

因为寻求原欲的满足,所以生物必须要做出某些行为,由此而产生的能量就是“性欲冲动”。

“性欲冲动”即可直接使原欲得到发泄或满足,也可以转变为某种动力。

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源自这种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不是所有“性欲冲动”都能得到满足或转变为动力,在一些特定环境中它亦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这些都体现在人类异常行为的表征上。

由此可见,将弗洛伊德理论理解为男女之事,是相当狭隘的。

有不少人从未读过弗洛伊德的书籍,便从“性学大师”这一称谓上想当然地将弗洛伊德理解为一个对爱情随意且不负责任的人。

实际上,弗洛伊德是一个对婚姻忠贞,对爱情保守的正人君子。

弗洛伊德与自己的爱人玛莎自订婚开始,直到四年零三个月后才步入婚姻殿堂。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对情侣之间聚少离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足有三年异地分居。

因为弗洛伊德心中挂念玛莎,在异地恋三年中足足给爱人写了九百多封信。

弗洛伊德研究过的10个奇怪的案例

弗洛伊德研究过的10个奇怪的案例

弗洛伊德研究过的10个奇怪的案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观点和理论在今天看来可能过时了,但他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虽然,我们在弗洛伊德那里听到的所有事情都会归根到性,但他一些有趣的病人案例仍然值得一看。

10.玛蒂尔德·施莱歇玛蒂尔德·施莱歇尔(Mathilde Schleicher)是弗洛伊德于1886年成为一名私人的“精神病医生”后的首批病人之一。

她的故事令人心碎。

施莱歇尔是一位音乐家,她的麻烦始于她被未婚夫抛弃。

她总会偏头痛,而且心理健康问题也一团糟,导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1886年4月,她被送到弗洛伊德那里进行治疗,然后他开始进行一系列催眠疗法。

到了1889年6月,她已经不再抑郁,并且十分感激他的帮助,还送了他一本有题赠的书,以感谢他为她所做的一切。

但没过一个月,她的抑郁便转变成了躁狂和失眠。

她经常说她要从自己的音乐事业中获得荣誉和财富,并且时常会抽搐。

弗洛伊德将她转送到了威廉·斯威特林(Wilhelm Svetlin)医生的私人诊所,在那里她不仅被诊断出患上日后称作为躁郁症或是双向障碍的疾病,而且还被诊断为女性瘾者,因为她常常脱光衣服呼唤弗洛伊德。

其他的记录显示她的情况更糟。

显然,她相信自己每一次排便都是一次生产过程,并且试图把她的“孩子”藏在枕头下面。

施莱歇尔在接下来的七个月中都不断配着鸡尾酒服用像是罂粟、吗啡、水合氯醛甚至大麻之类的镇定剂。

渐渐地,也许可说是毫无意外地,她的躁狂症状消退了,在1890年5月允许离开。

她死于9月,那时弗洛伊德仍然在使用水合氯醛和一种叫索佛那的新药治疗她再次出现的抑郁症状。

不过,没人注意到她的尿里尽是血——是药物引起肝脏损伤的迹象——到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9.“小汉斯”案例弗洛伊德曾治疗过一名被他称为“小汉斯”(Little Hans)的5岁男孩,他是被他的父亲带到这里来的。

弗洛伊德案例

弗洛伊德案例

弗洛伊德案例:警醒我们需要改变警察执法
方式
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被警察逮捕期间,因遭警察膝盖
压制而窒息身亡。

这一事件引发全美游行示威,并引起了全球对种族
歧视和警察执法方式的关注。

这起事件凸显了美国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警察使用过度
武力、警察执法不公和警察对某些社区的种族歧视。

这些问题在美国
已经存在多年,但这起事件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呼吁改革。

事实上,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美国,也存在于其他国家。

警察执
法是保障社会安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需要平
衡不同利益和权益,尤其是需要尊重人权和遵守法律。

警察应该是人
们信任和支持的力量,而不是人们害怕和避讳的对象。

改革警察执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
同努力。

其中,包括加强警察培训,提高警察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建立更加公正和透明的执法机制,加强对警察行为的监督和问责,促
进社会公正和人权的实现。

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反思和批判自己的偏见和歧视,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活动,来推动社会的正义和平等。

这起
事件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改变警察执法方式和社会公正作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去关注这起事件,深入反思其中的问题,并探索如何协同合作,推动警察执法方式的改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和谐,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

《影响的焦虑》之误读-终结版

《影响的焦虑》之误读-终结版

对传统的继承和变异——《影响的焦虑》之误读2011.11.8王明霞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是当代西方把弗洛伊德理论运用到文艺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诗和诗论的传统价值观念持否定态度。

《影响的焦虑》是其代表作关于“诗的误读”的诗论。

在这本书中,布鲁姆声称“集中探讨类似家庭罗曼史的诗人之间的内部关系”。

他的两个主要观点是:⑴他认为诗的历史是无法和诗的影响截然区分的,因为一部诗的历史就是诗人中的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

所谓诗人中的强者,就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向威名显赫的前代巨擘进行至死不休的挑战的诗坛主将们。

天赋稍逊者将前人理想化,想象力丰富者取前人所有为己用,取前人所有者为己用就会产生由于受人恩惠而引起的负债之焦虑[3]。

⑵他认为当代诗人就象一个具有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儿子,无法摆脱“诗的传统”这一父亲形象。

两者绝对对立,不断地进行殊死搏斗,后者企图压制前者,不让人听到前者的声音,前者则用各种“误读”方式——即各种“修正比”来贬低前人,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以此达到树立自己诗人形象的目的。

为此,布鲁姆提出了六种基本方法(六种修正比)。

布鲁姆把这种反传统之道而行之的诗评称为“逆反式”批评(antithetical criticism) ,并且自认为在三个方面具有矫正作用[3]。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六种修正比究竟为何物。

布鲁姆对此作了说明。

修正比一:“克里纳门”或诗的误读(Clinamen or Poetic Misprision)1. 含义:“克里纳门”(Clinamen) ,即真正的诗的误读或有意误读。

2. 典故:此词出于卢克莱修的著作,本意是指原子的“偏移”促使宇宙发生某种变化。

此处指一个诗人“偏移”他的前驱,即通过误读前驱的作品,以引起相对于该作品的“克里纳门”。

3. 借用:误读在诗人自己的诗篇中表现为一种矫正运动。

这种矫正似乎在说前驱的诗的方向端正、不偏不倚地到达了某一点, 但到了这一点之后应偏移,而且应该沿着新诗的方向偏移。

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

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

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的犹太人,精神分析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梦的解析》。

美国心理史学家E. G.波林说:“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

他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了解人性每个临床心理学者和人格研究者在弗洛伊德理论的价值和准确性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看法。

优势弗洛伊德的观察为后来的人格理论和研究确立了方向。

在他之后的多数人格理论家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借用了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概念和假设,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

没有弗洛伊德,心理治疗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

诸如自由联想、催眠和释梦之类的方法,已经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调查发现,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或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的取向是“精神分析的”。

人们认为弗洛伊德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心理学者今天研究的许多课题都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尽管它们不再具有弗洛伊德风味。

批评弗洛伊德可能见过其他人的著作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前,许多“弗洛伊德”思想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弗洛伊德捍卫者认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许多零散观点组织成一套人类行为理论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能验证的支持者认为不能指责他不努力寻找证据支持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理论的很多部分都是“发现”是他在精神分析的各个阶段仔细考察患者的陈述后得出的结果。

一些批评针对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的重点和他的理论色调他们认为弗洛伊德忽视或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些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强调本能,而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

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倾向于关注人格障碍,而不是日常的心里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

以上观点归纳自《人格心理学》,Jerry M. Burger2017年9月10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时报/2006年/5月/22日/第G03版
阅读
被误读的弗洛伊德
2006年5月6日,是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

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巨著。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著名的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牛慧祥
“如果世上有什么事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对人类心灵的洞察。

”在弗洛伊德80岁诞辰来临之际,全世界200多位科学家和艺术家致信祝贺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人”。

心理的洞析
“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的思路中的思辩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

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

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爱因斯坦对弗洛伊德说。

今年5月6日,是《梦的解析》的作者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

1939年9月23日凌晨,他在伦敦去世,临终前,医生问他:“这是最后一场战争吗?”弗洛伊德平静地回答:“至少对我是这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1856年5月6日,他出生在奥地利弗赖堡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羊毛商,弗洛伊德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弗洛伊德和母亲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依恋关系。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巨著,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精神分析学说创立的标志。

百年解梦史和心理疗法
玛丽梦见一级级的台阶,她数到精疲力尽也数不完,这使她在生活中只要一走路,就忍不住数数。

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以使自己头脑繁忙来抵御渴望异性的心理现象,因为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玛丽始终没能恋爱结婚。

在对癔症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在清醒的时候是不被病人所觉察的,而只有在催眠时才能回忆起来。

这使得他提出了潜意识学说。

他还发现,鼓励病人把潜意识里的忧虑,无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甚至无论多么荒诞不经,通通说出来,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宣泄,病人的临床症状就奇迹般地消除了。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联想的治疗技术,被当时的病人称作是“谈话疗法”。

解梦现在仍然是一种心理疗法,据悉,中国第一解梦门诊诞生在上海长宁区一家医院,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说,“我从一个粉红色的面包车里下来,被人追赶,然后自己撞到柱子,胃里不舒服,醒来时口中有些泛酸(患者临睡前吃过汤圆)。


解梦师说:“粉红色的面包车代表你心情不错,被人追赶代表你人际关系紧张,胃不舒服说明你有胃病。


被同行称为“中国解梦第一人”的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朱建军反对把解梦庸俗化,他说,解梦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咨询,通过引导,让来访者去想象,就像做“白日梦”一样,通过这
种方式释放焦虑,一些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解梦在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基本得到了公认,心理学者和心理医生普遍的感受是,人们虽然不轻易袒露内心,却不介意给别人讲一个自己的梦。

对心理医生来说,一个梦所讲述的,也许比多次询问了解到的还要多。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督导周振基说,目前大部分临床的心理医生会用三种以上的心理学方法对病人进行整合治疗。

就他本人来说,他通常是用精神分析法找出病因,然后用认知学派和行为学派的方法进行治疗。

“实际上,找出病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治疗的过程。


来自科学的佐证
有人认为,弗洛伊德一生不过是在说梦话。

的确,他的研究建立在同大量患者谈话的基础上,结论也自己推断而出,并没有所谓的“客观”实证方法。

但是科学研究,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总在不遗余力地为他的理论提供佐证。

巴甫洛夫梦理论问世后就屹立在弗洛伊德对面,并一度被中国科学界奉为惟一正统。

但上世纪30年代,人们借助脑电波观察到,脑内负责清醒和睡眠切换的,并非巴甫洛夫所说的“警戒点”,而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网状系统。

这一发现表明,睡眠不是清醒的终结,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活动。

由此,对梦的考察便具有了实证价值。

最近,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研究员艾伦・布劳恩使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观察睡梦中的人,他发现大脑中主管情绪、性欲、攻击的部位,在梦中高度活跃,主管延迟满足感、克制冲动等的大脑额叶皮层的活性在梦中减低。

这一发现,说明我们在潜意识被压制的愿望,很可能通过梦境满足。

作为坚持实证方法的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仁来认为,功能性磁共振和神经成像技术,会成为解梦的强有力武器。

“这是一个解码问题,只要有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和记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不是不可能。

”他甚至认为,在未来,通过某种解码技术,会将梦的内容像放电影放出来。

俄狄浦斯的中国影响
“艺术家比心理学家更多地讨论和接受了弗洛伊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在1918年断言。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著名的是俄狄浦斯情结。

曹禺的《雷雨》,虽然曲折,但体现了“杀父恋母”的情结。

更多的作品,则更加隐晦,但俄狄浦斯情节都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动力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俄狄浦斯情节开始出现变体。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给记者讲述了它的中国变形记。

《伏羲伏羲》是刘恒的中篇小说,原作再现了一种传统的弗洛伊德式“男性中心”,故事的情节与“杀父恋母”的情结相仿,只是儿子变成了侄子。

1990年在由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菊豆》中,男性视角转为女性视角。

杨天白先后杀死自己的两个父亲,菊豆则凄凉地活下来,是女性中心地位的体现。

王宁认为,这种情形看似自然,实则掺进女权主义的成分,无意地迎合了西方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因此赢得西方的频繁讨论。

有的作家矢口否认这种的影响。

王安忆的“三恋”系列曾被指责为对弗洛伊德的图解,她回应说:“我从没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


但王宁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经过拉康、德里达重新阐释,经过无数艺术家各自理解,你看到这个影子,我看到那个影子,至今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各个领域映照着我们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