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化学教材的一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教版化学教材的一点建议
《必修1》主干知识元素化合物部分设计过于单薄和集中。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是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的重要素材。
新教材将元素化合物钠、铝、铁、硅、硫、氮压缩到化学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即不利于化学专业班学生学习,也不利于非化学班学生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必修2》有机内容显得过于简单,有些内容必修和选修重复太多。
必修2的有机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甲烷和烷烃、乙烯和苯,乙醇和乙酸,糖类和蛋白质,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加工,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乙炔、乙醛、乙酸乙酯等没有设计。
有机概念如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仅是作了简单介绍,官能团的概念更是没有,有机反应仅仅是设计了取代、加成、氧化和酯化,知识点和知识内容显得单薄,与当今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是格格不入的。
有些与生活联系较密但与当今高新发展无关的内容,如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却显得过入重视,在化学必修2第三章(基本营养物质)、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化学选修1(关注营养平衡)重复出现,虽说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干知识结构是相同的,还如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内容在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化学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也存在同样问题。
“科学探究”是新增的栏目,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化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将科学探究的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
例如:《必修1》第44页、《必修2》第53页的“科学探究”将探究结论以定论形式呈现在探究操作步骤之后,就可能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建议以留白的形式或结论分散安排的形式呈现。
教材是学生正式的学习文本,它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它不同于教辅资料,教材语言要符合汉语语法规则,学科用语要规范、科学严密,教材语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新教材在语言规范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常用语方面主要表现在:①关联词使用不当。
《必修1》第34页第3行“如果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就)可以分为两类。
”这里是假设复句,没有“就”,属于关联词残缺;语义重复。
例如:《必修2》第13页倒数第13行“人们在镍镉电池和氢能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镍氢电池,已经面世”,“研制出了镍氢电池”与“已经面世”语义相同,可将“已经面世”删去或改为“已经投入生产”。
在化学用语方面主要表现在:①某些术语界定不清,产生歧义。
例如,在《必修1》中,第24页倒数第10行“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中的“粒子”应为“分散质的粒子”。
②化学用语不规范。
例如,在《必修2》中,第39页图2-16中“氧”“氢”应为“氧气”“氢气”、第45页“科学史话”中C与O2及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没有标明反应条件,这样易导致师生不重视反应条件的现象发生,引起教学混乱。
③不严谨、不科学。
例如,在《必修1》中,第27页第13行“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应为“当含有相反电荷胶体粒子的胶体混合”;《必修2》第71页第4行“食物同时还是组织生长和修复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为“食物同时还为组织生长和修复提供必要的素材”。
人教版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在继承中创新,这对老师用教材有益,一些内容是老师熟悉的,拉近了教材与老师的距离,但在调整顺序后,有些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当作适当的更新。
例如《必修1》第78页第6行“ ”,这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而教材上以不可逆的形式呈现,学生不能理解氯水为什么有颜色,其实,从氯水中可以较直观地证明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此处引入可逆反应的概念比在后面引入更合理。
此外教材知识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选修与必修知识点应保持统一性,例如:氢键的表示方法选修3与必修版本中有差别;课后习题中有个别选择的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