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联系现实,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世界近代历史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如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蒸汽机的改进,工厂制度的确立等。
因此,教学中还要借助图片、相关史料的帮助,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史实,深入浅出,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过目不忘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20年8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3.6万千米。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今天,中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车是谁发明的吗?工业革命到底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心中有数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1)最早的国家——英国。
教师提问:你知道棉花、羊毛制作成衣服需要经过哪些工序吗?提示:纺线→织布→裁剪→缝制。
教师过渡:纺纱、织布均为纺织业领域,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便是棉纺织业。
(2)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材料展示: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交通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识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发明者自身的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铁路交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呢?它的力量何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一)工业革命的孕育1.教师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偶然吗?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上出现了首次工业化浪潮,史称“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非偶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殖民扩张中的财富掠夺,积聚下大量的资本:尤其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
此外,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已经极大丰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二)从蒸汽机到纺纱机1.教师提问: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学生回答:时间:1764年。
发明者:英国的哈格里夫斯。
名称:珍妮机。
2.教师提问: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学生回答:具有必然性。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
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为什么叫火车吗?这是因为最初的火车使用了蒸汽机,它是烧煤的。
蒸汽机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板书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新课教师提问: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学生回答:英国(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归纳:前提: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的政局一直相对稳定,同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内容: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时间轴。
(2)设计一些关于工业革命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目的:
(1)巩固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深入剖析其影响。
(3)组织实地考Βιβλιοθήκη ,让学生了解当地工业发展历程,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如制作科技发明时间轴、小组分享科技发明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1)论题自选,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2)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评价。
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手抄报,要求如下:
1.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兴趣浓厚,但对其背后的社会变革和影响认识不足。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技发明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史料分析、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一、学习需要的分析1、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单元共四个课时: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四个课时主要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基本形成与最终形成过程进行的。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与海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三个子目之间隐藏着一种因果关系。
前两个子目是因,后一个子目是果。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第一个子目是因,后两个子目是果。
而“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又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正是由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问世,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学习者分析:本次的授课对象是某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一学生已有了初中三年历史学习的基础,对基本历史事件已有了初步了解。
但对历史事件的内部分析能力仍有所欠缺。
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思维比较活跃,思考问题时具有创新精神。
但由于知识积累的限制,他们对史实的掌握不够全面,且对史料解析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通过史家论坛之比较,分析个中缘由是什么,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充分认识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人类影响是巨大的。
理解工业革命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到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技术创新以及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现象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化,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
3.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它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革命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深入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和相关教案。
2.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参考资料:准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20课,主要内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材通过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插图示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许多新的发明和技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理解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影响,掌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代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史料分析:运用史料分析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代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2.资料: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料、图片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板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影响。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工业革命的 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 生的直观感受。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 学习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信 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 计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社会变革
01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前的技术积累
03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本 节课的学习重点和任务。
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 发明或事件,探讨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鼓励学生 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案例分析
选取几个典型的工业革命时期的案例,如纺织业、蒸汽机 的发明等,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原 因和影响。
作业和测验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握情况 和应用能力。
项目或作品展示
要求学生完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项目或作品,如研究报告、 创意展示等,以展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及时反馈
在课后或作业批改后,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 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对工业革命的影革命的影响
教具
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以图片方`式导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2、明确任务、分组探索
将全班同学按自然分组,两人为一组,并做好组内分工2、抽取三个小组上来演示本课的知识之原因、过程、影响。台下各组同步进行。3、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准备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2、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及影响。
2.主要发明及其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发明成果。
2.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
3.课前作业: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主要发明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操练(10分钟)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回顾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及起止时间,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2.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珍妮机、蒸汽机车、纺织机械等,并分析这些发明和创新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
2.难点:理解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掌握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内容需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等方面。
2.收集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文献等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和重要成果。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2.对于难点内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如市场需求、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等。
(2)通过比较工业革命前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如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变革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实的内容,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特点及其与后续工业革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业革命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特点及其与后续工业革命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
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的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五、概念解读: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六、学习目标展示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准确说出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发明时间、发明者、作用)及出现的能源。
2、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七.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工业革命发生的的原因(背景)探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探究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八.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我国对策: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c扩大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九.归纳总结·整体感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原因纺织技术的革新:飞梭、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其他西方国家也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十、作业布置完成《基础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九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3.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虽处在学业压力较重的学段,但是经过两年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培养,学生依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历史课堂期待无限,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
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依旧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微知著培养其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六、教学过程导入:直接导入。
讲述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①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③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近代化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古代和近代的历史背景,对于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掌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史料分析:运用历史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史料。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运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它的发生有什么必然性?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瓦特等发明家的资料,寻找他们成功的轨迹。
使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和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汽机的改进;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教师首先介绍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活动二:学生展示成果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首先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2、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与运用有哪些?教师一边点评一边讲解、板书重点内容。
依次有:⑴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⑵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的相继出现,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棉纱堆积如山,促进织布业的技术革新;为克服水力作为动力的局限性,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
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物质生产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⑷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的大机器生产,并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总之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
3、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一边展示教师一边评价、就影响方面教师进行重点讲解(1)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及工业革命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学习瓦特勤于观察和爱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承前启后,承上课殖民扩张接下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了必修1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历史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观点,所以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引导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知历史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开成对历史事件的独到的认知。
不足之处:其一、课堂的节奏把握的不带到位有点快。
其二、若能把背景环境说的更细一点会更好。
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是无限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少讲、学生不会的和感兴趣的科学地讲,为师者只有“该出手时才出手”,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高效。如:当问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并不使很理解。后来,了解情况,原来学生对“工业革命”与“市场”的关系认识,也就是“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又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问题并没有准确的把握。`那么如如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呢,就需要教师经过点拨和引导。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安阳县二中曹小宁
科目
历史
授课时间节次
-2012年03月27日(星期三)第—节
指导教师
冯振平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一年级18班一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革命
课程目标
1、探讨“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
2、理解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D.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其次幻灯片展示从珍妮机到蒸汽机的一些发明成果,学生探讨属于哪个行业--再次课堂习题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最后对本节课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整体上这节课还是成功的:其一、学生准备充分老师
其二、课堂完整互动效果好
其三、多媒体运用的好生动形象课堂容量大效果好评。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亚非拉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教学流程图
教师和学生课前准备资料—多媒体互动讨论学习—作业布置
可以趁势提问:工业革命为什么最先开始于英国呢?学生回答,教师评价,之后出示
幻灯片2:演示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几个条件。让学生讨论,可以强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资产阶级统治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幻灯片3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展示讲解
珍妮机是在棉纺织业大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情况下吸收前人的成果面制成的蒸汽机。蒸汽机可不是他发明的噢,是另有其人呢。
幻灯片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建立;③城市化明显加快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④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⑤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消极: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亚非拉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通过本课的讲授,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1、应该仔细地解读课标要求,准确理解把握其内涵精髓;2、课堂中每一个细微处都要精心设计准备,每一个细小问题都不能忽略,在老师这里是小问题,在学生那里可能就是大问题;3、不要过高估计学生也不能完全的占据课堂,应该把教师的引导语学生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为主。在强化基础,落到实处的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才是有效的教学。
当然教学过程难免碰到这样哪样的问题,平时要多学习,多接受有经验老师指导。
授课类型
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师寻找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料
学生
预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育教学礼记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国家?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可以提问学生,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回答,最先开始于英国。如果学生不懂“工业革命”,可提示:我们学习完了再来探讨、归纳这个问题。
幻灯片4展示瓦特制造的第一台改良的蒸汽机图片,工业革命标志,及发明影响。
幻灯片5—6范例演示与练习尝试两道选择题
幻灯片7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1)时间:19世纪40年代
(2)标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幻灯片8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后,世界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请阅读教材“从工场到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幻灯片14小结
工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
课后作业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预习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引出
教学过程
教育教学礼记
幻灯片10—13课堂习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2、工业பைடு நூலகம்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
珍妮纺纱机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3.轮船和火车的发明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3、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B.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C.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