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大道之行也》目标:1掌握省略句及一词多义现象,积累文言字词。
2体会两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并比较异同。
一、知识积累:1、(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____。
请再举出学过的一篇课文,一首诗的题目。
(2)《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
《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
“大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大同”指。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鳏、鳏、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并思考古人这样省略有什么好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积累成语: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造句。
a.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今异义(1)交通(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2)妻子(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3)绝境(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4)不足(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5)无论(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6)鲜美(古义________今________)6、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寻病终()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天下为公7、加横线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具答之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翻译句子:温馨提示——文言翻译八字法你还记得吗?请回忆一下,然后做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大道之行也》。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领会课文所传达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语解释。
(2)课文中所传达的理想社会价值观的领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道之行也》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赏析与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学生解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课文所传达的理想社会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大道之行也》。
2. 分析并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
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
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
与(jǔ) 矜(guān) 分(fèn) 恶(wù) (2)关注句子停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三、理解文意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屏显如下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给文章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指导朗读。
八年级语文《大 道 之 行 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大道之行也》。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大道之行也”的含义。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学生对“天下为公”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大道之行也》。
2. 相关注释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大道之行也》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解答课文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共享学习成果。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解答和分享,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等。
(2)教师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天下为公”的理解和应用。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
(2)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和理解,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三篇
【导语】《⼤道之⾏也》,⼤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答问的著作。
其⼈认为在⼤道施⾏的时候,⼀定能形成⼀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个美好愿景。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第⼀课时 教学⽬标: 1、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意,理清课⽂层次。
2、领会本⽂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懂全⽂⼤意,积累词语。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领会全⽂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导⼊(4分钟) ⾸先,⽼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在我们的唐代,有⼀个商⼈,路过⼀个叫武阳的地⽅,丢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丧,很⽣⽓。
他把这件事跟当地的⼈讲,⼀个当地⼈就和他说:“⽼兄,不要着急,你丢的包袱在我们武阳⼀定能找到。
”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沿路返回,果然,发现那件⾐服还在那⾥,⽽且没有动过的痕迹。
后⼈根据这个故事,归纳了⼀个成语,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成语?(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很好。
还有⼀个成语和这个成语的含义很接近,说呀,晚上不⽤关⼤门,也不⽤担⼼⼩偷会偷你家的东西。
这个成语是什么?(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打⼀*。
有谁知道这部*是什么?(提⽰:那是04年热播,由葛优,刘德华,刘若英主演的贺岁⽚)(天下⽆贼)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贼,可以说使我们中国⼏千年来的梦想。
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也提出了⼀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同社会。
⼤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贼。
那么,⼤同社会到底是怎样⼀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进选⾃《礼记》的《⼤道之⾏也》(板书:⼤道之⾏也《礼记》) ⼆,课⽂分析 (⼀)作品介绍。
《礼记》,儒家经典之⼀,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答问的著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大道之行也》。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车轨”比喻法律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理想社会和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汇的理解。
2.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解读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道之行也》的背景和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4.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车轨”比喻法律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有关社会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文章,如《桃花源记》、《礼记·礼运》等,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理解《大道之行也》的独特之处。
2. 文化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理想国理念,了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庄子·齐物论》中章节“大道之行也”,是庄子哲学中的经典篇章之一。
本文通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简单的道理,将人生哲学、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道理娓娓道来。
这一内容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充满了深刻而具体的意义,深受年轻学生的喜爱和接受。
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人生智慧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中的语言和结构,深入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思想。
–学习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如“道、变化、人生哲学”。
2.能力目标–独立进行阅读,能够听懂课堂讲解和解释。
–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审美水平,在阅读精美课文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追求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弘扬传统文化。
–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策略本篇教学以阅读为主,辅以教师引领学生注意内容和讲解相关知识点。
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演示,并介绍庄子哲学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解读文章中的主要观点。
3.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课时1.引入向学生描述道家的哲学观点,讲解“道”、“变化”、“人生哲学”等基本概念。
提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2.内容讲解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语言和结构,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构。
3.阅读训练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文章后就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感悟进行短暂的分享和讨论。
第二课时1.复盘引导针对上节课的阅读训练,进行内容回顾和总结。
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
2.大类训练利用papaya软件对大类训练进行引导。
在结合文章的思想和语言,运用papaya软件进行用词理解和讨论。
第三课时1.学生自学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此篇课文,以提升学生的课前准备水平。
2.新的教学结构将学生分组,组内成员互相讨论此篇课文内涵,形成精彩的思想碰撞。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精选篇)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精选篇)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文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
3、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二、过程与方法: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大同社会的真正可取之处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大同”的社会特征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分钟,教师口述《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同学们背诵描写桃花源环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那么究竟《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作品介绍 2分钟,教师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补充四书五经的知识)三、朗读全文初步感知 5分钟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四、正音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10分钟1、结合投影读字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2、解释重点字词(投影)3、请一位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小组讨论,并对其解释作出分析评价。
4、参考译文政治上最高理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学案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中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学习过程一、自学积累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礼记》是(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篡而成,共篇,《礼运》是《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所写的著作,后来与、并称“三礼”。
“四书”包括、、和《礼记》。
2.生字注音废疾.()者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不兴.()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选贤与.()能3.重点词语释义大道:大同:二、朗读感知1.朗读课文(标出字音,划出朗读节奏)2.重点词语释义(标注于课文中)3.口头翻译,重点积累4.复述课文大意三、讨论交流1.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在文中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2.什么是“大道”、“大同”(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4.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四、当堂达标1.解释加点字:不独亲.其亲.:①亲:②亲:不独子.其子.:①子:②子:2.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五、课后作业(一)必做题1.熟背全文2.理解背诵课后注释。
(二)选做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
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2.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内容。
2.理解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在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巩固复习1.本文选自《》,是______ 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 ___末年或________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学案新人教版☆课文导读《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矜.(ɡuā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ɡ)二、词语释义大道之行也:大道,言道之广大而不偏私。
行,意谓通达于天下。
幼有所长:按《曲礼》注,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故知十九岁以前通称幼。
有所长,指幼小者皆能长大成人,得到良好的教育。
矜:通“鳏”,老而无妻或丧妻者皆曰矜。
寡:五十岁无夫曰寡,今妇人丧夫皆曰寡。
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者。
独:老而无子曰独。
废疾:谓精神或体力不完全者也。
男有分:男人各尽其责做适当的事,各安其业。
女有归:女人嫁不失时,找到适合人家。
《辞源》:“妇人谓嫁曰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指资源,“恶”指讨厌。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指包括体力与脑力的劳动力。
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
大同:指理想社会。
三、语句解读1.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矜”通“鳏”2.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为……亲,以为……子,意动用法)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名词作状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老年人,壮年人,形容词作名词)四、作家作品《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即对“礼”的解说。
《礼记》的作者相传为孔子弟子、再传弟子和后学,最后由汉初戴圣编写。
五、背景探视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请划掉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⑴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⑵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这两篇文言文都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篇目,《桃花源记》为讲读课,《大道之行也》为自读课,且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有相似之处。另外,《桃花源记》为课标推荐的16篇文言文之一。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学生能准确地翻译这两课中的重点句子。
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壮年人;幼童。)
6、谋闭而不兴 (动词作名词,耍奸邪之谋的行为。)
学生通过自行总结,能准确地识记这两课的文言词汇。
复习目标二:通过使用文言文翻译“五字诀”(替、留、删、补、调),准确地翻译这两课中的重点句子。
2、从桃花源的景的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用原文回答并加以概括)
3、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5、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2、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指男人的配偶。
3、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学案
《大道之行也》创新学案备课时间: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2、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3、掌握重点文言句的译义课前自学备受压迫剥削的古代劳动人民,一直都向往着一个没有森严等级,只有安宁幸福的理想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把这种愿望付诸文字,流传了下来,近代也因而有了“天下为公”的说法。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者本文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是《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背景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 à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
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基础自学正字音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鳏(guān)恶(wū)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guān)幼有所长(zhǎng)男有分(fèn)多音字wù厌恶 fēn 分数xīng兴旺è恶习 fèn 分外xìng兴奋ě恶心字形孤:孤独已:已经窍:窍门狐:狐狸巳:巳时窃:盗窃己:自己词语1)大道之行也∶大道,言道之广大而不偏私。
行,意谓通达于天下。
2)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其原旨亦即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
八年级语文上24大道之行也学案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学案班级:姓名:【课前小测】、解释加点字.()便要还家()()无案牍之劳形()()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甚异之()、默写.斯是陋室,,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写室外环境之幽雅地句子是:《爱莲说》中表达作者对追求名利,求取富贵地处世态度地强烈讽刺地句子是:签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主学习】、读准字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读出节奏.(请在文中用“”画出朗读停顿节奏)、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翻译.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子翻译: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句子翻译: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句子翻译: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合作探究】“大同”社会地根本特征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选举什么样地人管理国家?(用课文原句回答)、提倡什么样地人际关系?(用课文原句回答)、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大道:大同:、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地“大同”社会?【课堂总结】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地社会蓝图.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地梦.【课后作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选贤与能()男有分,女友归()货恶其弃于地也()、根据所给地意思用文中地词语回答老而无子地人.()老而无夫地人.()老而无妻地人.()幼而无父地人.()请写出几个出自本文地成语:、、、句子翻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能力提升)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地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地地方?【预习新知】、给下列加点地字注音.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文学常识填空()杜甫(~),字,别号,朝伟大地诗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杜甫地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朝由而地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试着背诵《望岳》、《春望》.家长签名:日期:。
初二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经典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初二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经典教学设计模板三篇《大道之行也》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二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经典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二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经典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的: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板书文题)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是故谋闭而不兴(*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
用门闩插门)3.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1、根据课*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复习学
案
学习目标
会写一些重要的词语。
2知道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请选择正确的注音。
①选贤与能
Aǔ
Bǔ
②矜、寡、孤、独
Aguān
Bīn
③男有分
Afēn
Bfèn
④货恶其弃于地
Aè
Bù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选贤与能(
)
②讲信修睦(
)(
)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
)
④不独子其子(
)
⑤矜、寡、孤、独(
)(
)(
)(
)⑥废疾(
)
⑦男有分(
)
⑧女有归(
)
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____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题目中的“大道”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原文填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内文段阅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外文段阅读: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
可运于掌。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③?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①语(ù):告诉。
②王(àng):统一天下。
③与:语气助词,无义。
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与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一基础知识:
①B②A③B④B
2①通“举”,选拔
②讲求;培养
③以……为亲
④以……为子
⑤老而无妻的人,通“鳏”;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⑥残疾人
⑦职分,指职业,职守
⑧指女子出嫁
3①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实行,就是天下为大家所有。
②因此人们不只以他的亲人为亲,不只以他的儿子为子。
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④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4礼记·礼运
儒
戴圣
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二按原文填空: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故外户而不闭
三内文段阅读:
就是说,政权(或者包括社会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2有三条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
有。
《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
四外文段阅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3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4①(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
”这确实是做不到。
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