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以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以及翻译《鱼我所欲也》原文以及翻译理解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先从这篇文章的翻译开始学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鱼我所欲也》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为什么不采用呢?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圣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圣人没有失去罢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其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其翻译《鱼我所欲也》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周敦颐所著的一篇文言文,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文学风格被誉为唐代文学的杰作。
该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考价值,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经典篇章。
原文:鱼之在水也,得水而活;人之在世也,得道而生。
水无鱼则无意,人无道则无生。
水引鱼出则蕴其肆,道引人出则蕴其德。
鱼出于水而不忘水,人处世而不忘道。
鱼且可以不思其得水,人弗可以无求其得道。
故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贵乎命,所贱乎多士。
夫如是,故不得已而舍之,则不朽矣。
翻译:鱼在水中得到水的滋养而活,人在世间得到道德的指引而生存。
如果水缺乏鱼,那么它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人失去了道德的引领,那么他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水引导鱼走出水域可以锻炼它的勇气,道德指引人走向前路可以提升他的道德高度。
犹如鱼身处水中并没有忘却水的重要性,人在生活中并不能忘记带着道德走向未来。
鱼可以在水中生存而不必思考水的重要性,人却无法不追求道德的引领。
因此,说“鱼是我所喜欢的”,同时,也“喜欢熊掌”,但是两个东西不能同时拥有,所以必须选一个。
同理,“生命也是我所渴望的”,但是,如果它与道义相违背,必须为道义舍弃生命。
生命是我所渴望的,但更重要的是指路的人。
因此,只有在不得不放弃之时,我们才不会被时光所淘汰。
周敦颐的这篇文章,或许文章表面上看似简单,但是却寓意深刻,哲理含量极高,他借鱼和熊掌的并用,表达了对“两难选择”的探讨和思考。
文章里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常常面临的困境,即“两难选择”,让人深思。
在《鱼我所欲也》中,周敦颐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句话来诠释人生中经常面临的抉择和选择,让人明白即使我们同时喜欢两个事物,也必须做出不可避免的选择,这就是人生的残酷性所在。
又比如“生亦我所欲也,所贵乎命,所贱乎多士”,尽管生命是最珍贵的,但是不能蔑视其价值极高的道德标准。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孟子写的《鱼我所欲也》,下面是相关原文与翻译的内容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人教版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人教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人教版《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鱼我所欲也原文译文对照版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假使。代指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的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止而不为,停止不干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来的思想
(如果这样做了)这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比)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超过,胜过所以
苟且取得,这里指只求利益不择手段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求利益不择手段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丧失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助词给过路的饥民践踏不愿意接受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鱼我所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言文注释
注释 (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38)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9)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40)宫室:住宅。 (41)奉:侍奉。 (42)得我:感激我。 (43)得:通“德”,感激。 (44)与:给。 (45)乡:通“向”,从前。 (46)已:停止,放弃。 (47)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 (27)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8)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29)则:就。
鱼我所欲也原文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 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 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 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 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想要的;熊掌是我想要的。
你不能两者兼得。
它也是一个放弃鱼,拿走熊掌的人。
生活就是我想要的;正义是我想要的。
你不能两者兼得。
它也是一个放弃生命,追求正义的人。
生活也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不仅仅是生活,所以我不想要它;死亡也是我所憎恨的,我所憎恨的比死人还多,所以有点不对劲。
如果一个人只想要生命,为什么不使用任何能活着的人呢?让人比死人更邪恶,那么为什么不做任何可以阻止病人的事情呢?从对到错,没有必要,从对到错,没有必要。
因此,欲望大于活人,邪恶大于死人。
不仅圣人有一颗心,每个人都有。
智者不能失去他的耳朵。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我想翻译的鱼: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为什么不采用呢?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圣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圣人没有失去罢了。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鱼我所欲也》的翻译以及注释,同学们可以前来了解。
《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①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②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③有所不辟④也。
如使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⑦耳。
一箪⑧食,一豆⑨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⑩,行道之人弗受;蹴⑪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⑫也。
万钟⑬则不辩⑭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⑮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⑯,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⑰?乡为身死而不受⑱,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⑳。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
标题是编者加的。
②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③患:祸患,灾难。
④辟:通“避”,躲避。
⑤如使:假如,假使。
⑥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⑦勿丧:不丢掉。
⑧箪:古代盛饭用的
圆柱器。
⑨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
⑩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
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⑪蹴(Cù):用脚踢。
⑫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⑬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⑭辩:通“辨”,辨别。
⑮何加:有什么益处。
⑯奉:侍奉。
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⑱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通“向”,从前。
⑲已:停止,放弃。
⑳本心:天性,天良。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能够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