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平面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画法和判断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平面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

3.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平面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四边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和判断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和模型,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直尺和三角板,供学生画图使用。

3.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供学生分析和判断。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讲义)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讲义)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认识多边形由几条边组成的封闭图形就是几边形,它们的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知识点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它相对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2.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说明了四边形容易变形。

重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难点: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开展空间观念。

考点一: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由几条边组成的封闭图形就是几边形,它们的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它相对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考点二:多边形由4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由5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封闭图形是五边形;由6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封闭图形是六边形;……一、选择题1.在下面图形上直直的剪一刀,一定不能将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的是()。

A.B.C.2.下面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B.C.3.把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个。

A.3 B.4 C.5 D.64.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A.B.C.D.5.能围成平行四边形的是()。

A.B.C.6.一张四边形纸剪去一个角,剩下的不可能是()图形?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二、填空题7.有( )条线段;有( )条线。

11.图中一共有( )个四边形。

三、判断题13.平行四边形一定是四边形。

( )14.平行四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的一定是四边形。

( )15.6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6.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7.图中,一共有2个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使学生了解多边形的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多边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厘米和米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应用。

2. 多边形的特点、识别和分类。

3. 观察物体的方法及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厘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多边形的识别和分类,观察物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厘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多边形的分类,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厘米尺、多边形模型、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直尺、量角器、纸张、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进行单位换算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特点,并通过实物模型展示多边形的分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多边形绘制和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2. 板书内容:(1)厘米和米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应用(2)多边形的特点、识别和分类(3)观察物体的方法及描述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判断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应用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关于长度测量、多边形识别和观察物体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docx

教学课题期末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课型复习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加深认识线段,进一步明晰 1 米、 1 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

3、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多边形及平行四边形;能正确识别线段,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教学难点:能识别平行四边形,会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这学期的数学课除了学习了100 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还学习了厘开门见山,点米和米、平行四边形。

今天就复习这部分内容。

明本节课复习的内(板书课题)容。

二、复习厘米和米。

1、回忆整理让学生自己整提问:还记得在“厘米和米” 这个单元学习了同桌讨论。

理单元内容,培养什么内容吗?同桌讨论讨论,不记得的同学可学生的归纳能力。

以再看一看课本。

交流:这个单元认识了哪些知识?指名学生进行交流。

能说说你对线段、厘米和米有哪些认识吗?(交流时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线段的图形和特点;比划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米和厘米的关系等)结合交流,画出线段并板书:线段是:直的两个端点结合交流,板书: 1 米=100 厘米2、做期末复习第11 题。

让学生画指定长度的线段,一般让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应要求学生从刻度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0”画起。

如果有指出:线段可以沿直尺的边来画,从尺上“ 0”学生交流画法。

其他画法要让学生刻度画起,画到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解释清楚。

厘米;画线段注意表示出两个端点。

3、“身体尺”举例引导:还记得身体上的“尺”吗?你有哪些“身体尺”?举例说一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区分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四边形。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对四边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用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平行四边形模型,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交流: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实践: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如剪贴平行四边形、拼组平行四边形等。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6.拓展: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可以设计如下:平行四边形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厘米和米”“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厘米和米”“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厘米和米”“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复习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位置和方向”。

复习目的:1.巩固所学的位置和方向及长度单位的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拓展相应知识学习的空间。

2.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探索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推理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吗?是啊,老师也很喜欢看,再过两天就是元旦了,羊村长打电话来,邀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去羊村参观呢!想不想去啊?(电脑演示课件)二、复习“位置和方向”相关知识师:村长告诉我们,羊村在小树林的北面(电脑演示课件),离我们学校很远,所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电脑演示课件)!可是,走着走着,我们在小树林里迷路了,不知道方向了,能有什么办法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早晨面向太阳站立,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看树的年轮;看指南针等)三、复习“厘米和米”相关知识1.看书回顾。

师:快要期末考试了,羊村长正在给喜羊羊班上的小朋友复习有关“厘米和米”的知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加入学习啊?那我们一定要精心准备,可不能输给喜羊羊哦!来,请小朋友打开数学书第48~53页,回顾一下“厘米和米”这个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可以与同桌先交流交流。

2.汇报反馈,板书梳理。

师:同学们,咱们也不能光自己学习,还应该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来,谁先说?(学生汇报反馈,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生1: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

生2: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

3.深化对1厘米和1米的认识。

师:1厘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那么,你能估计这块橡皮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吗?(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呢?(先估再实际测量)师:再请小朋友看作业本上的第3题,你能估一估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吗?师:估计得准不准呢,我们得测量一下。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字母表示
2.掌握厘米和米的关系,会换算
3.会进行简单计算
4.认识线段:会量、会画
【教学重点】掌握厘米和米的关系,会换算认识线段:会量、会画
【教学难点】掌握厘米和米换算的关系,会运用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答题卡。

2.学生准备:复习厘米、米的基本知识,知道换算关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明写了一则日记,今天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一下,看一看小明这篇日记是怎么写的。

(找生读)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

吃完早饭,急忙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75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m的课本看起来。

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笑呢?(板书课题)
二.复习厘米
1. 辩一辩:这样测量橡皮的长度可以吗?(小组讨论)
生答:生一:不可以,0刻度没有对齐。

生二:可以。

用6-2=4厘米
2.课堂练习:(1)铅笔长()厘米
(2)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长()厘米高()厘米
(3)填一填约()厘米约()厘米
约()厘米约()厘米
(4)判断:××√(并说一说理由)
三、复习米
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学生动手画)
四、厘米与米的关系量物体的长度用尺来量,量较长的物体用单位米,量较短物体的单位用厘米。

练一练:
第1 页共2 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行四边形》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对生活中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和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2.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出自己找到的平行四边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平行四边形,如窗户、桌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衣服、风筝、电梯等,让学生找出这些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学生可以举手回答,也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找到的平行四边形,并标注出其特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厘米、米的复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厘米、米的复习题)

平行四边形和厘米、米的复习题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口答)
操场跑道长100();小红的鞋子长约20();
妈妈的裤子长约1();数学课本厚大约1();
企鹅身高约50();小红的鞋子长20();
教室长8();长颈鹿高约4();
教室里门高约2();教室黑板的宽约1();
算术本长约19();一棵大树高约16();
教室里讲台高约();小学生一拃长约12();
一栋大楼高约19();一个热水瓶高约55();
一块橡皮厚约1();茶杯高约12();
旗杆高约15();一本字典厚约3();
小红的身高是1()24()。

六、补充其它相关变式练习。

①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排列:
6厘米、1米、60厘米、6米、95厘米
②数出下面每个图形中的线段有多少条。

③1米比27厘米长()厘米,60厘米比78厘米短()。

④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学生尺的刻度()画到刻度()。

如果从刻度4画到刻度8,这条线段长是()厘米。

⑤一根长78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10米,第二次剪去18米。

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⑥小明搭了一个三角形、小亮搭了一个正方形,小军搭了一个六边形,三人总共用去的小棒最少有多少根?
⑦我们已经认识的四边形有()、()和()。

⑧把一个五边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分成几个三角形?
⑨用一根15厘米长的彩带围成一个三条边都行相等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每条边长多少厘米?
⑩扎一个花环需要3米长的彩带,做8个这样的花环需要多长的彩带?一捆彩带有18米,可以扎几个这样的花环?
⑾一根彩带对折2次后,长度是6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复习 厘米和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理复习 厘米和米
本资料整理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关于厘米和米的基础知识。首先介绍了线段的特征,即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其长度。接着阐述了画线段的方法,可以先画一个端点,再引出一条线段,最后画上另一个端点。在认识厘米方面,当需要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为单位,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同时,也介绍了如何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在认识米方面,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用于测量较物体的长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每量出1米的长度后做上标记,再从标记处继续量,边量边数,标记的总数即为物体的长度(以米为单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的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的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 厘米和米的复习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厘米和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及运用。

3. 长度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厘米和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长度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换算关系的理解和运用,长度测量和计算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厘米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厘米和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换算关系及长度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厘米和米的复习2. 内容:厘米和米的概念、换算关系、长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计算题:长度测量和计算的应用题。

3. 实践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物品长度。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厘米和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理解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认识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的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认识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的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 认识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的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单位换算。

2. 使学生了解多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多边形。

3.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和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单位换算。

2. 多边形:定义、特征、分类。

3.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空间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认识、多边形的特征、观察物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换算、多边形的分类、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直尺、多边形模型、观察物体模型。

2. 学具:直尺、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多边形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多边形。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多边形制作和观察物体活动。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米的概念、单位换算。

2. 多边形:定义、特征、分类。

3. 观察物体:方法、空间关系。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长度单位、多边形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2. 收集身边的多边形,进行分类和观察,提高空间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在讲解多边形和观察物体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课后作业要适量,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4.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2023秋)
5.拓展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导ຫໍສະໝຸດ 生思考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2023秋)
1.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形成直观认识,增强量感。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能够理解长度数据的大小,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借助测量工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能够观察物体,进行合理的长度估计。
-能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物体进行准确测量。
3.增强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测量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1.丰富教学资源,引入更多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4.针对难点知识点,进行课后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厘米和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包括单位的概念、换算关系等。

2. 学习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进行测量,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度、比较大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卷尺、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引入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厘米和米的知识,包括单位的概念、换算关系等。

3. 演示:通过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基本步骤。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测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的概念2. 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3. 单位换算4.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5.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长度单位的概念、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等。

2. 判断题:判断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3. 应用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应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数学思维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引入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
图 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数 量 ( 12 )个 ( 6 )个 ( 4 )个
5.先估计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各是几厘米,再量一量。 ( 4 )厘米 ( 4 )厘米
6.连一连。
7.画一画,填一填。
3+1 2×3+1
4
7
3×3+1 ( 4×3+1 ) ( 5×3+1 )
10
( 13 )
( 16 )
期末复习 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
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的知识?
我们认识了线段。
长度单位有厘米和 米,1米=100厘米。
我们认识了多边形。
我会从前、后、左、 右观察物体。
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厘米和米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平行四边形
知识梳理
线段的初步认识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可以从刻度“0”开始 画,画到刻度“6”。
3.在合适答案的前面画“√”。
(1)一棵大树的高大约是15( )。
□ 厘米
□√ 米
(2)一块橡皮大约长4( )。
√□ 厘米
□米
(3)一只蜻蜓的身长大约是( )厘米。
□√ 8
□ 80
(4)一只东北虎的身长大约是( )米。
√□ 2
□ 20
4.数一数,填一填。
认识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 1厘米大约是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度。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讲台的高大约1米。
多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
五边形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8-6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教案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8-6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教案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8-6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8-6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这一课是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期末复习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性质以及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换算,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此外,教材还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知识,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度单位换算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复习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厘米和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性质,厘米和米的换算。

2.难点:长度单位换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行四边形模型、长度单位换算表、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平行四边形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有哪些吗?厘米和米之间如何换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长度单位换算表,并进行讲解。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求它的面积。

”让学生尝试解决,巩固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应用题,涉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性质以及长度单位换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 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日期: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8.3节,主要内容有厘米和米的认识、多边形的特征以及观察物体。

1. 厘米和米的认识:我们会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1米=100厘米,以及如何用这两个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多边形的特征:我们会复习多边形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多边形的边数、角数以及对称性。

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多边形。

3. 观察物体:我们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学生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进行长度测量。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多边形,并理解它们的特征。

3. 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在长度单位换算和多边形的特征的理解。

重点:学生需要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运用,以及多边形的特征的识别和描述。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物体,如尺子、 rulers 和多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图片和卡片。

学具:学生需要准备自己的尺子和 rulers ,以及一些纸和笔来记录和绘制。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如桌子、书本等,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1. 厘米和米的认识:我会用实际的尺子和 rulers 来展示1米等于100厘米,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个换算关系。

2. 多边形的特征:我会展示一些多边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如边数、角数和对称性。

3. 观察物体:我会给学生一些图片和卡片,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和特征。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八、期末复习 第2课时 复习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八、期末复习 第2课时 复习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认识》
8 期末复习
第2课时 复习平行四边形、厘 米和米的认识
课时目标
1.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 征,能够辨别多边形。
2.进一步认识1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 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培养自己的想象能 力和估计能力。
情景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 的加、减法及表内乘、除法,今 天我们来一起复习平行四边形、 厘米和米的认识。
看图,说一说它们是几边形。
1. 用手比划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一拃长
2. 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3
√ √ √ √
4. 数一数,填一填。
12
6
4
5. 先估计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各是几厘米, 再量一量。
4
4
课堂小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 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的复习一、引入大家好,我是二年级#班的数学老师。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平行四边形和长度单位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我们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孩子们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通过实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 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指有四条边的四边形,其中相对的两边平行。

2. 实例请大家看图。

这是一个由红色和绿色两条平行线和它们之间的四条线段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图片平行四边形图片3. 性质平行四边形有以下性质:1.对角线互相平分2.每对相邻角互补(即角和为180度)通过将平行四边形划分为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的知识,我们可以轻松证明这些性质。

三、厘米和米的复习1. 定义我们知道,长度是表示物体大小的一种量。

在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1厘米等于0.01米,1米等于100厘米。

2. 实例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片。

厘米和米的图片厘米和米的图片这是一个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的图片。

尺子上每条短线代表1厘米,每条长线代表10厘米。

在图片中,熊猫的长度是3厘米,书包的长度是30厘米。

如果我们把30厘米转换成米,就是0.3米。

3. 练习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在上面写出以下长度转换:1.15厘米 = ______ 米2.0.4米 = ______ 厘米3.84厘米 = ______ 米4.20厘米 = ______ 米四、总结通过今天的讲解,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长度单位的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长度单位的转换方法,这对我们实际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也非常有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里,你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
交流填表结果。
4、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先估一估
让学生量一量、填一填
交流:这个平行四边形每条边各长几厘米?比一比边的长度,你能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里有什么秘密吗?
请小朋友量一量你画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也有刚才的秘密吗?
归纳:这两次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
(板书: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练习:书本上期末复习第13题。
2、复习平行四边形。
(1)师:找一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交流画的平行四边形,说说自己怎样画成的。
3、平行四边形判断。
(2)比划或举例说明下面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1厘米、1米;
4厘米、4米;
8厘米、8米;
15厘米、15米。
(3)书本第12题.
三、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
1、复习多边形,出示: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图形,你能将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类么?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五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六边形?
师:你能来指一指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五边形?哪些是六边形么?
3、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多边形及平行四边形;能正确识别线段,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教学难点:能识别平行四边形,会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课题
期末复习——认识平行四边形、厘米和米
课型
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教时备课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线段,进一步明晰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这学期的数学课除了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还学习了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今天就复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厘米和米。
1、回忆整理
提问:还记得在“厘米和米”这个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同桌讨论讨论,不记得的同学可以再看一看课本。
学生: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指名学生去指一指。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填表结果。
学生指一指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画好后交流画法。
结合实际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先估计边的长度,在量一量,填写表格,完成后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
开门见山,点明本节课复习的内容。
让学生自己整理单元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让学生画指定长度的线段,一般应要求学生从刻度“0”画起。如果有其他画法要让学生解释清楚。
通过“身体尺”的举例,让学生感受物体长度。
做题前帮助学生回顾“厘米”和“米”的用法。
通过举例具体实物的长度,帮助学生再次感受具体的长度。
3、“身体尺”举例
引导:还记得身体上的“尺”吗?你有哪些“身体尺”?举例说一说。
提问:举例说说你可以用哪把“身体尺”去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
4、做期末复习第12题
(1)提问:米和厘米哪个长度单位大一些?怎样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做测量长度?用米做单位呢?
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米做单位。
在认识图形的同时,说说怎么样判断是几边形,指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四边形有14个,五边形有8个,六边形有5个,提醒学生边做记号边数,防止重复和遗漏。
让学生画平行四边形,并说说画平行四边形的画法。通过画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注意了解学生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要通过交流测量结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小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同桌讨论。
指名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学生交流画法。
指名学生说说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交流选择结果,适当说明理由。
学生仔细观察图形。
学生:能,将他们分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交流:这个单元认识了哪些知识?
能说说你对线段、厘米和米有哪些认识吗?
(交流时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线段的图形和特点;比划1厘米和1米的长度;米和厘米的关系等)
结合交流,画出线段并板书:
线段是:直的
两个端点
结合交流,板书:1米=100厘米
2、做期末复习第11题。
让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指出:线段可以沿直尺的边来画,从尺上“0”刻度画起,画到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画线段注意表示出两个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