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考试资料(20201123224010)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2.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学习能力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答案:D4. 德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答案:B6.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答案:B7.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成绩考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问卷调查答案:B8.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A. 严格要求学生B.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C. 以身作则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答案:C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
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抵制教育D. 忽视道德规范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
A.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B. 积极参与C. 忽视家庭教育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家庭教育E. 所有选项答案:E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E. 寓教于乐答案:ABCE3.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E. 所有选项答案:E4.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E.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CE5.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德育原理考试范围
德育原理考试范围一.填空题1.德育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是三条: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拉思斯和他的学生哈明、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的教育。
4.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5.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6.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7.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是皮亚杰。
8.德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9.社会环境对于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主要有:提供成长基地、创造内在的需求、.左右运作模式。
二.名词解释1.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3.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4.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5.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6.思维训练法:指的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三.简答题1.德育的主要功能(1)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2)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道德原则的学习相结合以形成社会理性,乃是个体发展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谈谈你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1)道德发展应当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的理解。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德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总结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过程的组织、德育评价的标准等。
3. 德育原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实施德育原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因素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要注重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简单地以成绩评价为唯一标准。
4.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制定和德育评价的标准;其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最后,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影响?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总结。
德育原理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贯彻德育原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德育原理,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德育原理》全书试题
德育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得。
1、德育得本质就就是(B)。
A、培养人得活动B、培养人得品德得活动C、培养人得法纪观念得活动D、培养人得思想政治观念得活动2、德育得价值标准就就是:( )。
A、善B、美C、真D、丑3、古代学校德育思想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德育专著就就是( )。
A、《大学》B、《论语》C、《墨子》D、《荀子》5、A、《共产党宣言》B、《反杜林论》C、《格达纲领批判》D、《费尔巴哈论》【参考答案】1、B2、A3、B4、A5、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德育学就就是研究德育规律得科学。
2、德育主要就就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与法纪教育(×)【参考答案】1、错误2、错误,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三维结构说”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就就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与(B)三者得有机统一体。
A、心理意识B、心理能力C、心理活动D、心理特征2、品德发展得内部矛盾有几种基本类型,在下面答案中,( )性质得矛盾不就就是品德发展得内部矛盾得表现。
A、认识B、能力C、思想D、情感3、在儿童品德发展研究中主要运用对偶故事法得学者就就是()。
A、哈桑B、皮亚杰C、科尔伯格D、班杜拉4、根据皮亚杰得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得道德发展就就是有律得,大致就就是从以( )为中心发展到“她律”,再从“她律”发展到“自律”。
5、童年期品德发展得主要特征就就是( )。
A、适应性B、情境性C、协调性D、动荡性参考答案】1、B2、D3、B4、D 5、C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品德就就就是道德品质。
2、品德结构就就就是指品德得基本构成要素。
3、影响品德发展得先天因素就就就是个体得遗传素质。
(√)4、人得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这就就是毫无疑问得。
德育原理
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
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
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完整版)《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德育原理》复习题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1.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1.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0个1. 德育目标的序列: 把同一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德育要求按程度不同的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合理组成一个承前启后、相互照应的目标体系。
2. 澄清反应法: 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以澄清其 理解能力、感情、抱负、态度、信仰,检查其生活、行动和思想。
3. 德育隐蔽课程: 在正规德育课程计划之外,并非教师有意设计但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 生积极促动与影响的道德教育内容。
4. 公正团体法: 旨在通过改变学校的道德气氛以形成一种集体协作、共同负责的精神并建 立一种有利于集体发展和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
5. 品德意应能力: 是个体面对道德情境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向、道德态度并推动道德行为 的能力。
6. 三维结构说: 班华认为,一切品德的形成都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一切品德的心理结构都 包括心理内容维、心理形式维和心理能力维,每一维都有自己的亚结构,个体的品德是这三 种要素的有机统一。
7.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乃指通过德育过程使个体实现自身的道德需要与愿望,以从中体 验到某种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的功能。
8. 德育: 乃是教育者依据教育对象品德生成的规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 德认识并引导其外化为道德实践,以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
质 言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9. 道德讨论法: (道德两难论法)又称为新苏格拉底法( the new-Socaraticapproach是旨在引导学生就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以诱发其认知冲突、促进其积极的道德思 维和道德判断发展的教育方法。
10. 道德能力: 个体处理道德意识与道德活动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自身活动予以调 节和支配的一种能力,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意应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等 成分。
11. 德育过程: 以促进学习者品德的生成、完善为目标,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互 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A. 知识教育B. 思想影响C. 道德影响D. 技能训练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德育的基本原则?A. 尊重学生个性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强调惩罚D.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答案:C3.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应该是()。
A. 命令与服从B. 权威与从属C. 引导与成长D. 控制与被控制答案:C4.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艺术修养D. 体育能力答案:B5.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以下哪项方法不恰当?A. 通过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B. 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C. 通过体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D.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个人主义教育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答案:A B D7. 德育的方法可以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惩罚法D. 角色扮演法答案:A B D8. 德育评价的方式有()。
A. 自我评价B. 同伴评价C. 教师评价D. 家长评价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9. 简述德育的重要性。
答案: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德育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10. 描述德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德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以及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11. 论述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德育。
答案:在现代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德育,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定义是什么?A.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B. 仅指传授学生道德知识C.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教育D.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德育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B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学生的个性B. 以身作则C. 强调惩罚D. 注重实践答案:A, B, D4.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严格的规则执行者B. 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C. 学生行为的批评者D. 学生道德发展的旁观者答案:B5.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B. 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C. 创设有利于德育的环境D. 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答案: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法制教育、环保教育3. 德育的实施策略应当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情感培养、行为训练4. 德育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基础,结合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处、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
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德育与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培养。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德育原理试题一:1. 德育原理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请列举并解释德育原理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或原则。
3. 在实际教育中如何贯彻德育原理?请提供一些实例。
答案一:1.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原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良好学校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基石。
2. 重要的德育原理包括:a.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个体的价值为中心,关注个体全面成长。
b. 身心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健康成长。
c. 以德育为纲:将德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
d. 情感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e. 行为规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3. 在实际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a. 设立德育课程: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教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念。
b. 情感关怀: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c. 值得效仿的榜样: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行为看齐。
d. 课堂实践: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e.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试题二:1. 请解释什么是“以德育为纲”原则,并说明其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2. 为什么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你认为如何有效开展情感教育?3. 请选择一个德育原理,并结合你的亲身经历,阐述你对该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二:1. “以德育为纲”原则是指在学校德育中,将德育教育置于首要位置,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置德育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注重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建设。
2. 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因为情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核心之一,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习惯C. 塑造人格D. 增强能力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循序渐进D. 所有选项都是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B. 日常生活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都是5.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学术成就D. 艺术修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_________的培养。
7. 德育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8.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教育。
9. 德育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锻炼等。
10. 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13. 描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如何将德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15. 论述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
请分析该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4. D5. B二、填空题6. 思想品德7. 知识传授品德培养8.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9. 言传身教情感陶冶10. 品德表现行为习惯三、简答题1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原理》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德育的概念? 广义: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
? 狭义: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道德认识(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
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决定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
道德情感(情):是在实践中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
情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动力中介作用。
道德意志(意):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自觉顽强地努力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行):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对其他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德育原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班集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产生巨大教育力量的教育主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模式。
2.简述德育过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德育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①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区别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因素的影响③德育过程的结果是学生形成与社③学生品德形成的结果可能与社会会要求相一致的品德德育过程要依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联系形成和发展规律来组织教育活动响和控制下得以实现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 )、( )。
( )、( )。
3、 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 )、( ) 4、 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 )、( )、( )5、 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 2、 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 )3、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 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 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 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2、德育的功能是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 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2、 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3、 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4、 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德育原理》(A )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 (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 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 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社 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 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 (德育活动条件)。
5、 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 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F)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F)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F)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F)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R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F)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R)8 、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F)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R)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R)三、简述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
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答:(1)人的品德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活动和交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自身思想和道德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3)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逐步过渡的过程;(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过程;(5)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6)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答:(1)德育的政治价值是:德育可以调节各种社会矛盾,使整个社会稳定和和谐;德育可以促进政治文明,引领政治活动的道德方向;德育可以为国家政治培养人才。
(2)德育的经济价值是:德育为良好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道德保障;德育可以为经济活动培养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德育可以形成人的正确的消费观。
(3)德育的文化价值:德育的文化维系价值;德育的文化发展价值;德育的文化创新价值。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1)德育过程是人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过程;(2)德育过程是人对道德的实践过程;(3)德育过程是人的道德主体性形成过程;(4)德育过程是人的道德生活能力的形成过程。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答:(1)启发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情感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针对性原则。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答:(1)有正确的价值方向;(2)有共同的奋斗目标;(3)有坚强的集体组织;(4)有自觉的纪律;(5)有系统的集体活动;(6)有健全的规章制度;(7)有正确的舆论;(8)优良的班风。
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答:答案要点:(1)强调教师榜样作用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模仿性;是德育过程的特点所要求,德育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教师的榜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是要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二是要有一定的教育威信,三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答:基本观点是不可行的。
原因是灌输存在着道德立场上的错误;灌输蔑视了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存在;灌输存在着方法上的弊端;所以,必须克服灌输现象。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答:答案要点:教会学生做人。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学生品德发展的示范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引领者、课内外活动的指导者、心理障碍的疏导者、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同时,还应该是班集体这个学生“精神家园”的设计者。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答:答案要点:(1)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
(2)了解问题学生的兴趣、特长,委以相应的集体工作。
(3)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渗入爱心,耐心教育。
(5)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成长心理。
(6)把握时机,找准教育的切入点。
(7)发挥集体力量,形成教育优势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 卷)( 2、德育价值分为(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从心理结构分析,品德由())和( )等要素构成。
)和( )。
( )、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的阶段分别是( )、 ()和( )4、以语言为媒介的方法包括( )、( )、( )、( )5、德育教学可分为( )和( )两条途径。
6德育主要的社会环境是( )、( )和()7、品德评价的作用是:( )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德育要求以政治教育为首,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
()2、 道德就是品德。
( )3、 德育与人类教育同时产生。
( )4、 德育的价值就是德育的功能。
( )5、 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区别的。
( ) 6德育必须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标。
()7、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 )8、 德育方法是检验德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
() 9、 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10、有道德的人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只写要点,不 做阐述)1、德育的个体价值是什么?2、养成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3、 以语言活动为主的德育方法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4、 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5、学生品德评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四、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2、 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惩罚是否可行?为什么?五、 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你是怎样理解我国“有道德的人”的特征? 2、 受教育者周围德育主体有哪些道德需要?《德育原理》(B )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从心理结构分析,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 德行为)等要素构成。
2、 德育价值分为(德育的个体价值)和(德育的社会价值)。
3、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的阶段分别是( 自我中心阶 段)、(权威阶段)和(可逆阶段)。
4、 以语言为媒介的方法包括(道德讲授法)、(道德谈话法)、(道德讨 论法)、(道德故事叙述法)。
5、德育教学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影响)两条途径。
6、德育主要的社会环境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7、品德评价的作用是:(可以促进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能够促进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学校德育要求以政治教育为首,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
( F )2、道德就是品德。
( F )3、德育与人类教育同时产生。
(R )4、德育的价值就是德育的功能。
( F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区别的。
( F )6、德育必须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标。
(R )7、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R )8 、德育方法是检验德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R )9、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R )10、有道德的人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R )三、简述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德育的个体价值是什么?答:(1)德育能够改变人性,使人成为人;(2)德育能够形成人正确的人生观,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明确的定向;(3)德育可以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让人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的顺畅;(4)德育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人格,使人顺利地实现道德社会化;(5)德育可以开发人的智能,培养人的道德智慧;(6)德育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的一生完美度过。
2、养成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答:(1)养成教育的意义: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既是形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又是道德教育的归宿。
少年儿童是成长中的一代,可塑性强,正是进行这种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从小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扎根基的工作,会使他们终身受其益。
否则,恶习一旦养成,矫正起来就十分困难。
特别是我国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关心吃穿用玩多,而对良好行为习慣的培养很少注意,以致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尊敬长辈、不爱惜东西、不团结友爱、劳动观念差、依赖性大、缺乏起码的道德约束力等现象。
因此,养成教育,不仅是少年做人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德面貌,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风气的好转、文明程度的提高,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和风貌。
(2)养成教育的内容: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良好人际习惯的养成、劳动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