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
简析各种版本的《伤寒论》,相对完好的是这一版
简析各种版本的《伤寒论》,相对完好的是这一版
《伤寒论》是我国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所撰著。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地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年至219年,他早年学医于同都张伯祖,由于他天资敏悟,刻苦钻研,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后世尊为医圣。
《伤寒论》大约写成于于公元200~210年,原书名叫《伤寒杂病论》,共16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书成之后,由于汉代末年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久便流散于民间,而不显于世,至西晋才由太医令王叔和收集到原书的外感病部分内容,予以整理、编次成书,并命名为《伤寒论》。
王叔和整理、编次的《伤寒论》不久又晦。从晋至隋唐,《伤寒论》主要流传在民间少数人手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抄本。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公元581年一683年) 在晚年才见到一种流传本,以致慨
配:“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书中分别收录了两种不完整的古本。从《千金翼方》九、十两卷收录的伤寒病内容看,已与后世流行的版本有不小的差别,但它仍可视为《伤寒论》最早的一种版本。
到了宋朝治平年间,由于考虑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才正式由宋政府命令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对经过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传本,进行校正、整理,便成为宋本《伤寒论》,共计10卷,共22篇,附加校正。其后又发现了“杂病”部分,经校定命名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分别颁行于世,从此,《伤寨杂病论》便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宋本原刻本现已不得见,只有明代赵开美的影宋刻本,称谓“赵本”,由于宋本的原刻已亡佚,赵本又为宋本的复刻本,故现今一般将“赵本”直称为“宋本”,赵氏影刻本,在清代后已经少见,国内仅有极少数的收藏。1959年由重庆中医学会出版的《伤寒论》一般认为也是“宋本”的复印本。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伤寒论
《伤寒论》概要
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 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是它的社会背景。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113⾸,应⽤药物82种.
第⼀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发展、治疗、预后的⼀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第⼗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2]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运⽤《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4]
《伤寒论》,古代《伤寒论》,古代汉医汉医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卷,东汉东汉张仲景张仲景撰于公元撰于公元3世纪初。初。张仲景张仲景[1] 原著《原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匮要略⽅论》。[2]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时期已经处于⼀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九⼗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选⾼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监雕版刊⾏,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宋凡⼋百余年传本歧出、条⽂错乱的局⾯。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
【原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
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
《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作者:张仲景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
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
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
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
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
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
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
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
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
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中医专论)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中医专论)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翟慕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四川省中医学会仲景专委会主任(《益生文化》2011年第三期专家专稿,请关注本刊,本刊信息、内容、主旨见置顶文章)
张仲景,名机。东汉时期南郡涅阳人(即河南南阳邓县),约于公元150—219年在世。《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名医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前后),三国鼎立,割据纷争,战争频起,灾疫连年,以致民不聊生,贫病交加。《伤寒论·自序》中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由此可知张仲景少年时即有才名,学习勤奋,钻研刻苦,又得名师指引,且当时疫病频繁,具备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加上举孝廉做官,亦为博采众方、信息的占有具备了有益的条件。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指导、影响了后世中医的发展,成为极有成就的医学大家,后世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广泛谈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从及外感如何传变为内伤杂病,它们之间的各种复杂表现、病机、法则、遣方用药等关系的书,由此总结出了有效的证治规律,使学习者有章法可循,成竹在胸,执简驭繁,有效地指导着历代的中国临床。故此书被誉为“启万世之法承”的经典。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在《神农本草经》里面都曾论述,而《伤寒杂病论》中的汤方亦多取于伊尹的《汤液经法》。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伊尹是商朝的宰相,《吕氏春秋·当染》曾有“汤染于伊尹”之说。中国最早的目录《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著作者姓名,可见汉代之前确有此书。南北朝梁·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中说“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为方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悯民疾苦,造福含灵。”此书支持了伊尹撰《汤液经法》的传说,并记载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师承《汤液经法》的事实,其认识和皇甫谧完全一致。考察《辅行决》所载之方,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相比较,二者有惊人的相似,很多汤方和条文原文一模一样,只是名称和排列不同。而且《辅行决》中还说“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之为识耳。”例如:小阳旦汤即桂枝汤;小青龙汤即麻黄汤;小朱雀汤即黄连阿胶汤等等。
张仲景: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张仲景: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张仲景
张仲景(生卒年不详),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肿药录》等,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辩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张仲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当时的读书人都想着如何当官,不关心民间疾苦,张仲景很瞧不起这类读书人。当时迷信盛行,人们有了病不去求医而相信巫师作法可以治好病。张仲景从小立下志向,想当个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疾病。为此,他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治病救人的本事,几年后便在乡里为人治病。汉灵帝时,张仲景被选拔出来做官,一直做长沙太守。他为官清廉,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繁,瘟疫大面积流行,很多人得病去世。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时间,就病死了五六十人,其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患伤寒这种流行病死的。那时候所说的伤寒病,包括霍乱、肺炎、痢疾、流行性感冒一类的急性传染病。当时,大多数医生对这种流行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人们成千上万地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
张仲景为了解救人们的疾苦,他下决心要找出一套治疗伤寒病的办法来。他总结自己给人治病的经验,对伤寒病的各种症状都做了详细记录,还细心地询问病人伤寒病发病的原因和服药以后的各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仲景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伤寒的诊断、治疗、用药的方法。他认为伤寒病从初起到病危,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病人,应当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病人需要让他出汗,有的病人则不能出汗;有的病人应当让他下泻,有的病人则绝对不能下泻;有的病人可以用针灸,有的病人则千万灸不得。
《伤寒论》新解,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人不病,叫行尸,易生意外
《伤寒论》新解,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不病,叫⾏⼫,易⽣意外
《伤寒论》原⽂:⼨⼝卫⽓盛,名⽇⾼,⾼者暴狂⽽肥。荣⽓盛,名⽈章。章者,
暴泽⽽光。⾼章相搏,名⽈纲。纲者⾝筋急,脉强直故也。卫⽓弱,名⽈⼼世⽊
(揲),(揲)者,⼼中⽓动迫怯。荣⽓弱,名⽈卑。卑者,⼼中常⾃羞愧。揲卑
相搏,名⽈损。损者,五脏六腑乏⽓,虚掇故也。卫⽓和,名⽈缓。缓者,四肢不
能⾃收。荣⽓和,名⽇⽈迟。迟者,⾝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沉。沉
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
我是传统医学分享者,欢迎传统医学的朋
友,可以关注我!
⼨⼝之脉,为脉之⼤会,荣卫之⽓会于⼨⼝。所以要了解荣卫盛衰、平和,应该在⼨⼝脉处
求。
⾼、章,指荣卫有余,⽓⾎刚强,揲(die)卑,指荣卫之⽓不⾜,⽓⾎为之减损,⽽少也。
缓迟,指荣卫相和,既不盛也不衰,处理和平的状态,是正常的,这样荣卫抱困,荣卫之⽓不
浮散了。
卫⽓太盛,脉也盛。所以名⽇⾼,⾼者⾼⼤。荣⽓盛 名⽇章,章者章注也。荣是阴⾎,荣⽓
太盛,就章。
⾼、章,反应了荣卫之⽓有余,太盛。
⾼章相搏,名⽇纲。这个纲,同于刚,刚强有⼒。荣卫太盛,⼈就刚强有⼒。
这个是不是好事呢?不是,是太过了,会得有余之病,得实证。
为什么荣卫太盛呢?那是病邪导致的,卫⽓弱,名⽇揲,是恐怯,不⾜。荣⽓弱,名⽇卑,荣
⾎之⽓不⾜,卑,低下了。
揲卑结合名⽇损,就是减少了,就是不⾜了,荣卫之⽓受到伤害了。这个样⼦,发病当中,都
是荣卫不⾜的疾病发现。伤寒论中,荣卫不⾜,⾎少故也,桂枝新加汤主之。
荣卫是灌溉周⾝,荣卫不⾜,就会周⾝疼痛,浑⾝⽆⼒。所以损指正⽓不⾜⽽⾔。
浅谈张仲景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浅谈张仲景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北宋时,太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就将家藏的《伤寒论》编录进上,起初被收载于《太平圣惠方》中;治平二年,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了《伤寒论》;治平三年,又校修了《伤寒论》的表里本《金匮玉函经》;根据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又将中、下卷校修为《金匮要略》,而且都署名为汉·张机;因此,张仲景就被北宋以后的儒医们逐渐公认为“医圣”了!而唐·甘伯宗在《名医录》中所谓的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也被后人们广泛认同了。但是,根据与张仲景和《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的史料发现,其实与历史真相差距很大!
一、张仲景是《汤液经法》的一个杰出传人,并非传说中的“长沙太守”
在《三国志》中,陈寿为华佗立传而无张仲景;至南北朝时,宋·范晔在《后汉书》,也只是在《何顒别传》中提及张仲景以“总角谒何顒”,何顒说:“君用思精,韵不高,后必为良医”;可见,当时张仲景已开始学医了;但也不能排除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对张仲景的推崇,范晔因势而为的可能!张仲景显于史书,也就仅此而已。可见,唐·甘伯宗在《名医录》中,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多是附会之辞!因为张仲景若真的是长沙太守,而且医术又好,即使《三国志》无传,但《后汉书》绝不会如此记载!而林亿辈的《伤寒论·序》,明显是摘录了皇甫谧和甘伯宗的文章;致于明·李濂的《张机补传》和清·陆九芝的《补后汉书张机传》,因距汉已久远了,所以可信度都不太高!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至南北朝时,梁·陶弘景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又说:“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二七三、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二七四、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二七五、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二七六、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二七七、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二七八、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二七九、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二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二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八〇、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伤寒论序
两汉-张仲景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东汉末年,连年混战,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张仲景目击心伤。“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杂病论》自序)。于是发愤研究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杂病论》自序)。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宗族中张伯祖做老师,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
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的著作,不仅是《伤寒杂病论》一部书,还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可惜只有《伤寒杂病论》流传下来,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 两大部分。由于当时局势混乱,《伤寒杂病论》亦有散失,到了公元3世纪时,经过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的整理,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到了北宋时代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两部书。
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二东汉·张仲景
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二东汉·张仲景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温故知新:《伤寒论》398条原文
温故知新:《伤寒论》398条原文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本书记载了398条,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伤寒论》一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
张仲景著
一九五六年重庆新辑宋本《伤寒论》
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惜。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味味,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左口右父,音fu2)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
已须臾,缀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上执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汗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十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十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十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十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十九、凡服桂枝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二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二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二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二五、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二麻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