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

合集下载

中医古籍《伤寒论》序全解

中医古籍《伤寒论》序全解

演:《说文》“长流也。‛
长流 长远 推衍;扩大 引申义 本义
终始:即始终。
一说,指诊病方法,古人以诊视十 二经脉之所终始,为诊病要务。《灵枢· 终 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 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诊脉法的发展 三部九候遍身诊脉法
三部诊脉法 三部九候寸口诊脉法
张仲景重视三部九候诊脉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 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 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 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 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 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 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 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 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 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 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 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 词:秀、曾、企踵、孜孜汲汲、婴、钦、赍、进、 退、游魂、徇、冰谷。 • 词类活用: 华其外而悴其内。使……华丽,使……憔悴。 • 特殊语序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宾语前置。宾语:安。) 唯名利是务。(宾语前置。宾语:名利。) 彼何荣势之云哉!(宾语前置。宾语:何荣势。)
第二段
• 游魂:游荡的鬼魂。喻苟延残喘的无用之人
华、悴:使其 外表华丽却使 其身体衰败。 注释: • 孜孜汲汲:急急忙忙迫不及待的样子。 ‚华‛、‚悴‛ • 崇饰:修饰。末,枝节。此指名利荣势。均为使动义。 • 忽弃:轻弃。本,根本。此指身体。
附焉?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 而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共分六十篇,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伤寒论的概念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张仲景所著。

它把伤寒病看作是由外感于寒热之气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个病在国内流行了数千年,因其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而著名,中医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寻求治疗的良方。

伤寒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其研究方法。

伤寒论主要采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伤寒病的确诊、分期及处理方案等方面,伤寒论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伤寒论的分类伤寒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初、中、重。

初伤寒和中伤寒都比较普遍,以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为表现,但重伤寒病情极其危险,症状严重,病人一旦中重伤寒就必须立即就医。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原则主要有解表、清热、降温、化湿、溶症、复原等疗法。

其中解表是初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清热治疗是针对发热等综合症状的处理,降温治疗旨在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及消除其他症状,化湿治疗关涉到胃肠、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的处理,溶症疗法是针对重度病人的强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预防伤寒论对于预防伤寒病也有所规定,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外来传染源的侵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全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手册,对中医治疗伤寒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96条原文

伤寒论96条原文

伤寒论96条原文《伤寒论》是唐朝医学大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它于六七世纪末期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伤寒论》以伤寒症的解剖、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伤寒症的学说,在东方医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共有96条,论述的课题涵盖伤寒症的病因、诊断、其他病症分类与实用鉴别、治疗等多个方面,是我国古代先生对于伤寒症认识的总结、思想和实践结果,深受当时临床医生和学者的认可,更受到当今社会不断的肯定与回顾。

第一条:伤寒者,多为热毒引起,以邪在寒,其症以寒汗出及恶寒为主,可久不愈,可致死。

经过张仲景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观察,他认为:伤寒症的病因多为热毒,是由邪气侵入体内,诱发身体经过新的一轮免疫反应后,产生异常的病理改变。

病人经常出现寒汗和恶寒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早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持续加重,甚至死亡。

第二条:伤寒者,以厥、贲、淋、痢、消渴、热病为主。

张仲景将伤寒症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主要包括厥、贲、淋、痢、消渴以及热病等症状。

厥指的是微弱的发冷,有些病人在发热时会有发冷的感觉,贲症指的是身热口渴,淋则指的是便血出现,痢则指的是痢疾症状,消渴是指身体出现渴而喝水而不消,还有热病指的是发热不下,中暑等。

第三条:伤寒者,可治以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

伤寒症的治疗以清利为主,所谓清利是指药物的清热止寒等药效作用,以温复与温源为辅,这是指温热性药物和阳虚型药物的使用,以及贴敷温源技术。

张仲景在治疗伤寒症上都采用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外用药物、饮食调养、就寝安排、服药护理等多项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过张仲景先生对伤寒症的认识,对于伤寒症的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他所提出的治疗方法更是被大力推介,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的96条包含了伤寒症的认识、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宝贵信息,其中提出的“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之理念,仍然是我们现代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思想。

《伤寒论》新解,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人不病,叫行尸,易生意外

《伤寒论》新解,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人不病,叫行尸,易生意外

《伤寒论》新解,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不病,叫⾏⼫,易⽣意外《伤寒论》原⽂:⼨⼝卫⽓盛,名⽇⾼,⾼者暴狂⽽肥。

荣⽓盛,名⽈章。

章者,暴泽⽽光。

⾼章相搏,名⽈纲。

纲者⾝筋急,脉强直故也。

卫⽓弱,名⽈⼼世⽊(揲),(揲)者,⼼中⽓动迫怯。

荣⽓弱,名⽈卑。

卑者,⼼中常⾃羞愧。

揲卑相搏,名⽈损。

损者,五脏六腑乏⽓,虚掇故也。

卫⽓和,名⽈缓。

缓者,四肢不能⾃收。

荣⽓和,名⽇⽈迟。

迟者,⾝体俱重,但欲眠也。

缓迟相搏,名⽈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

我是传统医学分享者,欢迎传统医学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之脉,为脉之⼤会,荣卫之⽓会于⼨⼝。

所以要了解荣卫盛衰、平和,应该在⼨⼝脉处求。

⾼、章,指荣卫有余,⽓⾎刚强,揲(die)卑,指荣卫之⽓不⾜,⽓⾎为之减损,⽽少也。

缓迟,指荣卫相和,既不盛也不衰,处理和平的状态,是正常的,这样荣卫抱困,荣卫之⽓不浮散了。

卫⽓太盛,脉也盛。

所以名⽇⾼,⾼者⾼⼤。

荣⽓盛 名⽇章,章者章注也。

荣是阴⾎,荣⽓太盛,就章。

⾼、章,反应了荣卫之⽓有余,太盛。

⾼章相搏,名⽇纲。

这个纲,同于刚,刚强有⼒。

荣卫太盛,⼈就刚强有⼒。

这个是不是好事呢?不是,是太过了,会得有余之病,得实证。

为什么荣卫太盛呢?那是病邪导致的,卫⽓弱,名⽇揲,是恐怯,不⾜。

荣⽓弱,名⽇卑,荣⾎之⽓不⾜,卑,低下了。

揲卑结合名⽇损,就是减少了,就是不⾜了,荣卫之⽓受到伤害了。

这个样⼦,发病当中,都是荣卫不⾜的疾病发现。

伤寒论中,荣卫不⾜,⾎少故也,桂枝新加汤主之。

荣卫是灌溉周⾝,荣卫不⾜,就会周⾝疼痛,浑⾝⽆⼒。

所以损指正⽓不⾜⽽⾔。

正常的,卫⽓和,名⽇缓,就是舒缓,很正常。

荣⽓和,名⽇迟,不快不慢,很徐,荣卫相和,名⽇沉。

这样,荣卫抱团了,不会散了,⽆太过⽆不及,脉就沉。

沉者荣卫互相结合,能够安静,不被邪扰。

这个就是正常的情况了。

这⼏条,因为脉,“脉为⾎脉,⽓⾎之先,⾎,⽓息应焉”,脉道就是荣卫之⾏,荣卫之⾏⽽辩见⼨⼝,就有盛衰、平和。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

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

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该著作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全文阅读和注解。

一、太阳病太阳病是指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表证,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

太阳病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散寒,常用桂枝汤、麻黄汤等药物。

二、阳明病阳明病是指热邪在阳明经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汗出、口渴、便秘等。

阳明病的治疗原则是清泄阳明,常用白虎汤、承气汤等药物。

三、少阳病少阳病是指邪在少阳,表现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症状。

少阳病的治疗原则是和解少阳,常用小柴胡汤等药物。

四、太阴病太阴病是指脾阳虚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太阴病的治疗原则是温中健脾,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药物。

五、少阴病少阴病是指心肾阳虚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畏寒肢冷、心悸、腰膝酸软等。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常用四逆汤、附子汤等药物。

六、厥阴病厥阴病是指邪在厥阴,表现为上热下寒,阴阳不交等症状。

厥阴病的治疗原则是调和厥阴,常用乌梅丸等药物。

七、霍乱病霍乱病是一种急性腹泻呕吐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泻、口渴等。

霍乱病的治疗原则是止呕止泻,补充体液,常用四逆散等药物。

八、阴阳易差后劳复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是指疾病愈后因劳累过度而复发,主要症状包括乏力、气短、心悸等。

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的治疗原则是补益气血,常用归脾汤等药物。

九、辨脉法辨脉法是《伤寒论》中介绍脉象的内容,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预后情况。

对于不同的脉象有不同的治法,需结合实际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和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中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圣经”。

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记录了他对传统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经验总结。

《伤寒论》共分为100篇,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以下是《伤寒论》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时烦,心下痞硬,渴而不欲饮,时幽幽恶寒,时腹痛,时胁下痞,小便不利而大便自可。

发热者,数日不愈者恶寒者,必发于阳;烦则神去也,心下痞硬者,乃传而合也;腹痛者,寒气下也;胁下痞者,肝传之也;小便不利者,不温也;大便自利者,胃气也。

胁下者,寒也,且传也。

译文:少阳病,刚开始得病时,病人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时常觉得烦躁不安,胸口下面有一种痞硬的感觉,口渴但是不愿意多喝水,有时会感到幽幽的寒意,时而腹痛,时而胁部下面也会有痞硬感,小便不排畅而大便却自行畅通。

如果发热的症状持续数日不见好转,而且伴有恶寒的感觉,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阳气方面的问题上;烦躁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气开始离体;胸口下面的痞硬感,是病气穿传而形成的;腹痛是由于寒气下降引起的;胁部下面的痞硬感是肝气受影响所致;小便不排畅是因为体内寒气太重而引起的;而大便自行畅通是由于胃气正常。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对少阳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他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描述,他为后人提供了诊断少阳病的重要线索。

《伤寒论》的语言简洁,但又深入浅出,非常符合古代医书的特点。

虽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古代医学术语,但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读和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

《伤寒论》作为一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医学经典,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它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医学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结起来,伤寒论是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以其详尽的描述和准确的诊断方式闻名于世。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的原文及译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疗效。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卜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伤寒论序两汉-张仲景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对照翻译:论曰:论是这样写的: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

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

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orG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作者:张仲景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是使用涌吐的`汤药,药已愈病就应停止服药,不必要服完一剂药。

症见胸中郁闷疼痛,想让人按压胸部,按后反而有痰涎唾出,腹泻一日十余次,脉象反迟,寸口脉微滑,这是实邪壅塞胸中,可用涌吐法治疗,吐后实邪得去,则腹泻就会停止。

宿食停滞在上脘的,应当用涌吐法治疗。

病人手足厥冷,脉象突然现结的,这是实邪壅塞在胸中。

由于实邪结于胸中,所以胸脘满闷、烦躁,想饮食却又吃不进东西,应当用吐法治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

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东汉末年,连年混战,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张仲景目击心伤。

“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杂病论》自序)。

于是发愤研究医学。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杂病论》自序)。

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宗族中张伯祖做老师,竟尽得其传。

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

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

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

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的著作,不仅是《伤寒杂病论》一部书,还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可惜只有《伤寒杂病论》流传下来,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 两大部分。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伤寒杂病论》亦有散失,到了公元3世纪时,经过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的整理,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

到了北宋时代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我国医学上,医生问病情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病人有些什么症状,比如头疼、发热、伯冷、咳嗽等等以及病人的表情,还要按一下病人的脉搏,这一系列的症状称做为症候群,综合在一起的症候群,中医就称它为“证”。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是中医名医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治疗伤寒病的经验,被誉为“伤寒论”的经典,成为了中医界的传世经典之一。

本文将结合《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第一条原文:“伤寒,发热,汗出,恶风。

”(1)译文:伤寒,指发热,出汗,对风寒的怨恨。

(2)注释:张仲景在该条中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症状特点,包括发热、汗出、对风的厌恶。

这是对伤寒病的首要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条原文:“脉浮,弦,疼痛,拘急。

”(1)译文:脉搏高涨,有弦力,伴随着疼痛和拘急感。

(2)注释:伤寒病患者脉搏的浮、弦等特点,以及伴随的疼痛和拘急感,是病情的重要体征,也需要在治疗中及时予以关注。

三、第三条原文:“胸满,胁痛,呕吐,苦谷。

”(1)译文:患者感到胸部满闷,胁部疼痛,伴有呕吐,对口中食物有苦涩味。

(2)注释:本条中描述了患者的症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苦谷的感觉是伤寒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四、第四条原文:“心烦,梦多。

”(1)译文:心情烦躁,多梦。

(2)注释:这一条中提到的心烦和多梦,也是伤寒病的常见表现,说明患者身心疲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第五条原文:“小便不利。

”(1)译文:小便不通畅。

(2)注释:小便不利是伤寒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中需要给予重视。

......(持续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通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的全面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和表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参考。

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医药的传统精华,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关于伤寒论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而《伤寒论》是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

外感病在古代通称伤寒,古人认为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这些病都是由受冷引起,通称“伤寒”。

现代医学上的伤寒和张仲景著书的伤寒现在定义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是由西晋的王叔和编整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在北宋国家藏书中被朝廷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的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全书一共有10卷,22篇有113个偏方,运用的药物为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第二卷是“伤寒例”,第三到六卷则是论述六经病的脉、诊、治疗与预后。

第七到是卷则是说霍乱等疾病的诊治以及伤寒的注意事项。

对张仲景伤寒论评价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

张仲景的《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历,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众方之祖”。

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他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称为后世从医人必读的医书。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还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特殊,他从小就能接触许多医书,而且他自身对医学的热爱,才能使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这本《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一、导言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伤寒论》的序言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二、《伤寒论》的背景《伤寒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书中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伤寒病是一种由感受外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伤寒论》的重要性《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个体化,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等。

这些方剂经过临床验证,对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这些方剂不仅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此外,《伤寒论》还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仅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四、《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全书分为六十篇,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其中,第一篇《伤寒论序》是全书的序言,通过对伤寒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的介绍,为后续篇章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在《伤寒论序》中,张仲景首先介绍了伤寒病的起源。

他认为伤寒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导致人体阳气受损而引起的。

他进一步指出,伤寒病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有关,治疗伤寒病就是要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介绍了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他提出了“辨证论治”的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他指出,伤寒病的治疗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症状的变化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张仲景著一九五六年重庆新辑宋本《伤寒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惜。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味味,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左口右父,音fu2)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缀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上执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汗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十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十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十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十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十九、凡服桂枝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二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将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二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二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二五、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二麻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二六、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二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芩白术汤主之。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茯芩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芩、白术。

二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三○、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

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三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六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三二、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三三、太阳与阳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六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三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以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三六、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三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八、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寒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