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江南中学20171227)

合集下载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这10篇《颐和园》教学设计是来自于作者的颐和园教学设计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颐和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较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颐和园》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较后一课。

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

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

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颐和园》教案5篇

《颐和园》教案5篇

《颐和园》教案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之五佚名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三)练习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难点(一)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二)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用声韵两拼法和三拼连续法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的读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用拆合法记“殿、昆、爽、葱、郁、堤、雕”的字形。

例如“殿”字。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煌、廊、葱”的字形。

“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

)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1一、品味领悟第一、三段1.齐读第一、三段2.领悟:(1)读了这两段,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

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3.师: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领悟第二段1.过度语:虽然颐和园的景色美得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但是作者还是怕我们没有时间去游览,所以还是选择几处重点作了具体介绍。

下面,我们来读第2-5自然节,看看作者重点给我们介绍了那几处景点?又是按怎样是顺序叙述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游览顺序。

)2.划分层次第一层(2):介绍长廊的景色第二层(3、4):介绍万寿山的景色第三层(5):介绍昆明湖的景色3.研读领悟第2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介绍长廊时,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最后介绍什么?(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2)按照上述给第二自然段分层。

分层的结果:第一层是第1-3句: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第二层是第4句:从内部介绍长廊;第三层是第5、6句: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由此可见,长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长、美)(3)怎样讲长廊的“长”的?(“一眼望不到头”,通过游人的感觉表现长廊的长;“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运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的长。

)(4)怎样讲长廊的“美”的?①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

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总共有8000多幅彩画。

颐和园ppt课件

颐和园ppt课件
九龙壁
位于德胜门内,是一座琉璃砖影壁,壁面以九条巨龙为主题图案,色彩鲜艳夺 目,工艺精湛绝伦。
03
颐和园内著名建筑解析
乐寿堂及内部陈设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内的一座重要建筑,位于颐和园的东部,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 。乐寿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建筑特色。
内部陈设
乐寿堂内部陈设豪华,摆满了各种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翡翠 西瓜”和“鱼藻纹大瓶”等文物,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乐寿堂内还有许多精美 的家具和挂画,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宫廷文化。
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具有居住、游玩、处理政务等多重功能, 是清朝皇帝休闲度假的重要场所。
园林设计师及建筑风格
设计师
颐和园的设计师是清朝宫廷画师、建 筑师雷发达等人,他们融合了中国传 统园林艺术和皇家建筑风格,创造了 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
建筑风格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以清代皇家建筑为 主,注重空间层次和景观变化,同时 融入江南园林的细腻和精巧,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04
颐和园文化价值及影响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代表作
古典园林艺术风格
颐和园融合南北园林特点,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山水园林景观
颐和园以山水为主题,结合山、水、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创造出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十七孔桥与玉带桥
十七孔桥
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 长150米,由17个券洞组成,造 型优美,独具匠心。
玉带桥
位于昆明湖上,桥身呈曲线形, 桥面两侧有汉白玉栏杆,远望如 一条玉带横卧在湖面上,景色十 分壮观。

《颐和园》,教学片段

《颐和园》,教学片段

《颐和园》教学片段一、初读导入: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里面有个世界上最长的走廊。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廊。

古人语: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世界之最的长廊是怎样的呢?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词句,请做上记号。

开始吧:师(跺脚提示停止阅读):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谁来说说:长廊给了你怎么样的印象?生:师:哦,你觉得长廊很长,你觉得长廊很美。

哦?大家都觉得长廊很长、很美?二、精读1、师:长廊又长又美,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说说:生:师:恩,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你说出了它的颜色美。

你呢“一眼望不到头”让你体会到了长廊的长。

师:是啊“一眼望不到头”,说明这长廊真长啊。

(板书:长)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就你吧?生:师:你的手语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再加上表情会更棒的,谁再来?哦,大家都想来,那就一起来吧!——一眼望不到头。

长廊到底有多长呢?生:师:你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你看到了长廊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

找得真准确。

老师问问你们,从一楼八年级到学前班的走廊长吗?生:师:一点点。

呵呵,那如果来回走40趟呢?生:师:这七百多米的长廊就有这么长。

我从同学们的惊叹表情中可以看出这了长廊真太“长”了。

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体会它的长。

生:师:这句话用了具体的数字:七百多米、二百七十三间,把长廊的“长”形象直观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来,再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谁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句子。

生:师:姚明长得真高啊,有2米26.很好。

2、师:这就是长廊(出示图),你们看,它不仅“长”,而且还特别的——对了,特别的美。

板书:美。

它美在哪儿呢?你说生:师:哦,你说画着人物,你说?哦?还画着花草、风景。

哇你还发现有很多很多的画,老师觉得你们越来越会观察了。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请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师:(跺脚提示停止阅读)大家找得真是快,你最先举手,你来说说。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颐和园》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提问: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有哪些印象?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造句。

4.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5.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不足:(1)课堂讲解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 师的问题。 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突出了长廊周围 的风景美。) 7、在 长 廊 上 游 玩 的 人 的 心 情 是 怎 样 7、学生通过 的? 查字典理解
(1)(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 “神清气爽” 人神清气爽。“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 并造句。 心情十分舒畅。) 8、造句。用“神清气爽”造句。 四、巩固 齐读课文,总结写法:原来,作者就 是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介绍长廊。游长 四、巩固 廊要有顺序,介绍某一个景物也要按一 1、学生知道 定的顺序介绍。 五、小结: 按一定的顺 序介绍景点。
教 学 反 思
情 学生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全 分 班有两位学生有残余听力。其中付雪瑞由于伴随智力障 析 碍,学习能力很弱,所以本节课她要达到的目标是参与
教学,通过图片欣赏长廊的美;另一位女生刚来,之前 落下很多课,所以上课很难跟上进度。本节课她主要是 参与教学 ,通过欣赏图片体会长廊的美。索朗卓玛和 班玛穷准 2 位学生语文基础较好,所以他们要理解课文 内容,说出长廊的特点,会用“神清气爽”造句,感受 长廊的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苏南拉、王江丽 等 8 名学生学习较认真,但方法不够灵活,所以本节课 他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用“神清气爽”造句,理解长廊的 特点,并感受长廊的美。
这一段作者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描写了 五、小结 长廊的颜色、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 1、学生说说
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让 这 一 段 的 主 我们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 要内容。 干。 六、作业 背诵今天学习的第二自然段。 七、板书 六:作业 1、学生背诵 今天学习的 自然段。
板 书
2、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去游 特点。 览一下颐和园吧。 三、新授 1、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新授 1、学生齐读 第二自然段。

《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扫除阅读障碍。

2、找出课文的中心句:“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3、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4、理清思路:游览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5、分小组,试着画出公园全景图。

(熟悉课文内容和描叙顺序)6、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讲总的印象:“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段(2 ~5):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6):.总结全文,赞叹颐和园景色之美。

文章结构:总—分—总三、细读课文,讨论问题1、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①长②美2、登上万寿山,能看到怎样的景色?①山上,佛香阁、排云殿②山下,昆明湖3、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四、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本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总结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作文:㈠写什么?(审题)确定中心:“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㈡怎么想?(选材)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㈢怎么写?(组材)1、按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重点介绍(有详有略)3、首尾照应。

2、《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方式连段成篇的,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2—6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几处景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找出各景物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两处景物,当一名导游,把自己了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在介绍当中积累词语。

教学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颐和园课文内容

颐和园课文内容

颐和园课文内容颐和园课文内容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颐和园课文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颐和园课文内容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教后反思。

一、媒体的运用。

课文是一篇游记,描写的是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

鉴于学生在学习中对长廊以及石狮子了解的需求,找了一些图片加以补充。

这些图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了长廊,特别是长廊上的画。

通过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在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石狮子的时候,也安排了一组石狮子的图片,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图片让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因此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比较具体。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百科名片流的宫廷画师,然后再制作“烫样”(立体模型)核算等。

颐和园设计图初稿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

在当时没有高科技绘图技术的情况下,刻画得如此准确、精妙、建筑分布有条有理,各部份建筑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砖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体布局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地理玄机的。

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传说故事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

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

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

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

这里景色优美,如仙境一般,已对外开放评价标准第一项遗产项目如果要列入世界遗产,必须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比如说雅典的卫城,它代表着当时古代希腊最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希腊人的创造力,反映了他们的智慧。

雅典卫城这个项目就符合世界遗产的第一项标准,特别是当中的这些神庙,是由希腊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建造完成。

第二项标准是讲遗产项目在一定的时期内或者在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它反映了建筑艺术或者这种纪念性建筑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包括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这样的一种人类观念的转变。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模糊约、堤岸、雕刻、狮子、姿势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4、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同学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民族骄傲感。

2、学习本课根据巡游的挨次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预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同学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老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奇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出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

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

今日,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漂亮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巡游颐和园。

(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欣赏美景,既巡游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诞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方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是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2)仔细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师:说说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巡游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根据的巡游挨次来介绍颐和园的。

《颐和园》教学设计四(2)

《颐和园》教学设计四(2)

《颐和园》教学设计四(2)一、教学目标(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观的景色特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会解答课后思考练习中的第1、2、3题中的有关问题。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

三、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

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长,一眼望不到头。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分层次写具体。

重点段分层,这是把文章写具体的常用方法。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1)分层的提示是: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2)分层的结果: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

长廊的外部: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颐和园》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学反思1《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

课文先写长廊的景色。

作者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接着写的是万寿山的景色。

分别介绍了从脚向上,和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

最后写昆明湖的景色。

主要介绍了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最后写颐和园处处有美景,看也看不完,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教学后,有以下几点感受: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境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四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教案:《颐和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一课为例,主要内容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以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颐和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学习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等,教师巡回指导。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如何欣赏古建筑、园林景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颐和园历史背景古建筑艺术品景观布局皇家园林自然风光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2. 谈谈你对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答案:1.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建于昆明湖畔,拥有精美的古建筑、艺术品和自然风光。

2.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颐和园优秀教案

颐和园优秀教案

颐和园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使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教学准备:课件、相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大闯关1、2、3、二、1、师: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颐和园走一走。

看老师写这个“颐”字,应该先写里面的,然后再关起门来,里边应该是一个“口”字。

我们一起来把题目读一读。

板书:颐和园颐和园建于1764年,到现在已经240多岁了,它是我国世界遗产之一。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

2、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个人间天堂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师:正像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概括的那样,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课件( 生齐读第一段 )3、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2—5小节。

听清楚要求:用笔划出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自己读一读。

课件开始(点评:让让学生划划,圈圈,记记等,一是良好的读书习惯,二可让学生人人动笔,课堂注意力集中,比那些仅仅听同学交流的学习,学生“学习面”大。

)学生汇报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白报纸出示)课件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山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一起来读这四句话。

注意要读好表示动作的词语。

作者就是按这样的游览路线游览的。

这样的写作方法叫按游览顺序叙述,也叫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持续体现新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界 上 最 颐 长 和 园的 长彩 廊绘 长 廊
——
排云门
智慧海
佛香阁 德辉殿 排云殿
排云门
福山寿海
“蝠”“福”同 音
叠山理水
改造前
改造后
一池三山: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 了长生不老药。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涵虚堂、 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 “海上仙山”。
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六单元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走近· 颐和园
透视· 颐和园
凝思· 颐和园
3
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290公顷,水面约占3/4, 园林建筑3000多座,是仅次于紫禁城的古建筑群
万寿山
乐 寿 C 堂
宜 芸 馆 B 玉 澜 A 堂
德 和 园
昆明湖
仁寿殿
东宫门
颐和园宫廷区平面图
园外借景
“北京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 一种杰出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 一体。……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 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世界遗产委员会
因山顺势,就地起阁,中轴对称
材料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 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就“中轴线”而言,有 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 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 理。 ——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 阅读材料,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 轴线布局予以说明。(4分。只做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 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 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4分)
情寄“江南”
找一找两处景点布局有何似之处?
颐和园的前生后世
修建时间 主导者 修建理由 费用来源 被毁时间 被毁原因 1750 1886 乾隆 慈禧
祝寿、灌溉
国库
1860 1900
英法联军 八国联军
颐养天年 海军军费
1902
1949
慈禧
颐养天年
国库
国库
民国
军阀混战
新中国 文物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