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学1
运动学-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直接随意运动通路
间接随意运动通路
协调随意运动 维持姿势
生理学基础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前索 躯干肌
皮质脊髓侧束
对侧脊髓侧束 四肢肌
皮质核束
脑干核团 双侧:
眼外肌肉、咀嚼肌、面上部表 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同侧软瘫
脊髓外侧索损伤:
同侧硬瘫
延髓椎体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硬瘫
椎体系损伤表现
椎体、桥脑基底、大 脑脚、内囊后肢损伤:
对侧上下肢硬瘫
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硬瘫
椎体外系
组成: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 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
单侧:
面下部表情肌、舌肌
上、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是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 脑干运动神经元以上的锥体系损伤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是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 脑干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的损伤
锥体系损伤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和下运动神 经元损伤
皮质脊髓束损伤损伤
上神经元损伤: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 射出现等;
颞侧、前运动皮层、神经系统其它部位
识别空间目标、设计运动
前运动皮层→运动皮层→脑干和脊髓
皮质脊髓束 皮质延髓系统
生理学基础
中枢运动系统
包括:
运动皮层 小脑 基底节
运动皮层
位于前叶,包括:
初级运动皮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运动皮层区
辅助运动区 外侧前运动区 背侧运动区 与顶叶感觉处理相关,关联基底节和小脑区,以确定运
第11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辅助检查
①生化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 HVA↓ ②基因检测: 用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 \DNA序列分析检查家族性PD基因突变 ③PET & SPECT检测: 早期可显示脑内DAT功能显 著 ↓ , DA递质合成↓, 可早期诊断&病情监测 ④血&CSF检查无异常, CT\MRI检查无特征性所见
治疗
1. 药物治疗
(3) DA替代药物(L-Dopa, 复方L-Dopa)
对运动迟缓&肌强直疗效好 可改善PD病人所有临床症状 目前控制症状最有效药物/PD治疗的金标准 早期小剂量、晚期可合用DA受体激动剂 替代机制: 外源性多巴胺前体(L-Dopa)→透过血 脑屏障(BBB)→DA能神经元摄取&脱羧→DA
MAO DOPAC + H2 O2
SOD
.OH
Amphetamine Cocaine
HVA + H2O2
hydroquinone
VMT
DA
Reserpine
reuptake 3-MT COMT Tasmar post-synaptic receptor DA
pre-synaptic receptor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
神经病学(第 6 版)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即锥体外系统 病(extraparamidial disease) 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肌力&感觉正常 病变部位为基底节(basal ganglia) (basal
治疗
1. 药物治疗
(2) 金刚烷胺(amantadine)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体育《障碍跑》PPT课件
2.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队形组织示意图:
(3)肩绕环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前后弓步压腿
(7)绕膝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7
障碍跑
8
游戏:“打野鸭”
9
整理放松
● 整队集合 ● 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 课堂总结 ● 收还器材 ● 宣布下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方法正确,姿势合理,安 全、快速通过。
教学
难点 灵敏、快速通过障碍物。
3
教学目标
通过进一步学习攀爬、跳跃、平衡的基本技术。 让学生了解爬、跨、踏、绕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通过攀爬、跳跃、平衡组合练习,使90%的学生 能熟练掌握爬、跨、踏、绕等过障的方法,提高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应激反应能力。
障碍跑
1Leabharlann 教材分析1 障碍跑是一项在行进间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障碍物的运 动,主要运用爬、滚、钻、跨、绕等方法通过障碍物。
2 障碍跑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 障碍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
3 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 养学生不怕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 2
通过障碍跑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 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社会 适应能力。
4
课程结构 开始部分 1 结束部分 4
2 准备部分 3 基本部分
5
课堂常规
1. 整队集合 2. 清点人数 3. 检查服装 4. 宣布课内容 5. 安排见习生
队形组织示意图:
6
热身跑、徒手操
1.热身跑
10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1)
精选课件
20
周围性瘫痪
神经丛:一侧肢体的弛缓性瘫痪、感觉障 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
精选课件
21
周围性瘫痪
周围神经:四肢的弛缓性瘫。伴有疼痛、 感觉缺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 性周围神经病。
精选课件
22
上运动神经元: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 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
其活动。
精选课件
6
运动神经元功能
下运动神经元:接受各方面冲动,将这 些冲动组合起来,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 运动终板,引起肌肉的收缩。
精选课件
7
运动障碍类型
精选课件
8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软瘫)。
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精选课件
1
成神 经 系 统 组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精选课件
2
成运 动 系 统 组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统 小脑
精选课件
3
锥体束组成: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脑干束
精选课件
4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精选课件
5பைடு நூலகம்
运动神经元功能
腰膨大部受损时则产生两下肢周围性瘫 痪。
精选课件
17
周围性瘫痪
脊髓前角细胞 前根 神经丛 周围神经
精选课件
18
周围性瘫痪
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有 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急性病损见于脊 髓灰质炎,慢性病损可出现肌纤维震颤, 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如脊髓肌萎缩症。
精选课件
19
周围性瘫痪
什么是运动障碍
什么是运动障碍不管是男女老少,我们在生活当中都会建议大家多运动锻炼,因为运动锻炼对身体保健可以发挥很好的功效,但是有一些人会出现运动障碍,那么你要注意了解过什么样的一个问题,才叫做运动障碍吗?下面就为大家具体来分析介绍一下,对这些运动常识也要注意。
随意运动兴奋、抑制或不能由意志控制的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外伤等。
运动功能有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类。
随意运动是有意识的,能随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运动,又称自主运动。
不随意运动指内脏运动神经和血管运动神经所支配的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是不经意识、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运动。
一般所说运动指随意运动而言。
运动神经系统指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系统)和皮质-脑桥-小脑系统,而由周围运动神经元发出冲动控制骨骼肌的活动。
主要类型肌肉随意运动能力丧失。
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1.痛性运动障碍。
见于癔症。
2.间歇性运动障碍。
见于血管性病变,肢体血液循环障碍,运动中肌肉不能得到相应的血液供应,因而发生运动障碍,休息或暂停运动后又可改善。
3.职业性运动障碍。
属于职业性精神官能症。
由于心理因素,患者一从事其职业所要求的运动时,就会出现肌肉痉挛或无力,以至不能运动或运动障碍,停止该种运动或做其他运动时则无运动障碍。
4.面-口运动障碍。
是一种专门累及面部肌肉的迟发型运动障碍,多有药物引起。
5.迟发性运动障碍。
面颊,口及颈部肌肉不自主的.典型的重复运动,主要有长期服用精神松弛剂,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常见于老年人,停药后可能长时间仍不能缓解。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常识问题,就是关于运动的一些常识了解,如果发现自己有这些运动障碍现象,那么当然应该注意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治疗以及缓解方法,这样才可以让自己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更好地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运动障碍疾病
一、概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 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为特征。
二、流行病学
全球:超400万名 中国:约200万名,每年新发10万以上 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7%左右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和发病率都上升 男性稍高于女性
包括: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核 旧
纹 状
苍白球 体 旧纹状体
纹状体
杏仁核
黑质
丘脑底核
二、解剖生理
大脑皮质
新纹状体 苍白球
红核
黑质
丘脑底核
网状结构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二、解剖生理
纹状体与运动皮质之间联系环路是基底核实现其运动 调节功能的主要结构
1.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内)—丘脑—皮质环路
2.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外)—丘脑底核— 苍白球(内)—丘脑—皮质环路
肌张力障碍)
根据临床特点,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两大症候群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帕金森病)旧纹状体病变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亨廷顿病)新纹状体病变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病理及生化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后 十一、中医
皮质基底核变性: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肌张力障碍、肌阵挛 等运动症状外,有皮质损害症状:如失用,感觉缺失,体检可发现病理 征阳性,眼球运动障碍等。
九、治疗
1.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首选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 不能阻止病情进展,更无法治愈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以较小的剂量达到满意的效果。 遵循一般原则,个体化治疗 药物治疗目标: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减 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临床震颤、步态障碍、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症状学和识别
临床震颤、步态障碍、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症状学和识别运动障碍疾病,是一组以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了解并识别运动障碍相关症状是这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震颤震颤是许多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疾病的震颤具有不同特点。
帕金森病(PD)震颤的特点是静止性(resting)震颤,更强调的放松状态下的震颤,以及重现性(re-emergent) 震颤。
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的特点是姿位性震颤,无潜伏期,患者做不同姿势时震颤程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红核震颤则表现为低频、高幅,混杂性震颤,并且静止性、姿位性和意向性均可出现。
对于家族性基底节钙化(CBD)患者,静止性、姿位性及意向性震颤均可出现。
直立性震颤患者仅在站立时出现震颤,表现为高频震颤,通常在12Hz以上。
慢和僵运动迟缓、肌强直是 PD 的临床表现。
具体而言,PD 患者早期检查摆臂减少比快复轮替减慢在更为敏感。
PD 和 CBD 患者均可表现为偏侧肌运动障碍。
两种疾病的区别之一是在进行快复轮替动作检查时,可查及 PD 患者快复轮替动作快速衰减,而皮质基底节变性患者在动作启动后衰减无差别。
步态障碍步态障碍中,痉挛性偏瘫步态、慌张步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滑稽步态则较为罕见。
异动症主要分布在口舌(表现为舔舌);MSA-C 型患者的异动可以累及全身。
图1 展示异动症的分布特点眼部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除了四肢之外,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可出现眼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症状。
不自主瞬目减少是PSP 患者的临床特征之一,PSP 患者每分钟瞬目次数可减少至0-3 次/分钟。
左旋多巴也可诱导出现眼球异动症,这是眼外肌异动症的表现,患者可能肢体异动不明显。
单纯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可表现为单纯的眼睑痉挛;如果患者未合并口、舌部肌张力障碍特征,则诊断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而非Meige 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在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PAF)十分突出。
发作性运动障碍1例报告
2 讨 论
感染 等 。本病 的发病 机 制 尚未 明 了 , 目前 越来 越 多 的 学者认 为 P KD是 一 种 离 子 通 道 病 , 能 与基 底 节 区 可
的功 能异常有 关 。卡 马西 平大 部 分病 例显 效 , 故早 期
夜 间发作 性 肌 张 力 障 碍 ( D) HP 。现 将 笔者 遇 到 的 1
例 P KD报 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d可 发作 1 0余 次 , 作 问 期无 异 常表 现 。1 6 0 发 9 7年 Kets 描 述第一 例 P rez KD病 例 后 , 后 相 继有 其他 学 此 者 描述 了一些病 例 。 P D可分 为 原 发 性 和继 发 性两 种 , 发 性 P K 原 KD 多有 明确家族 史 , 常 染 色体 显 性 遗传 , 发 性 P D 呈 继 K
・
病 例 报 告
・
发 作 性 运 动 障碍 1 报 告 例
牛勇爱
山 西 阳煤 集 团 总 医 院神 经 内科 阳泉 0 50 4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关键 词 】 发 作 性 运 动 障 碍 ; 例报 告 病 【 图分 类 号 】 R 4 中 71 【 献标 识 码 】 D 文
发作 性运动 障碍 是一 类 少 见 的神 经 系统 疾病 , 表 现为发作性 肌张 力障碍 、 舞蹈样 动作或 舞动样 动作 , 或 在正常活 动背景 下发生 的任何肌 张力 障碍性疾 患 。根 据诱 因 、 发作 时间和病 因学可分 为 四型 : 发作 性运动诱 发的异 常运动 ( KD 、 P ) 发作 性非 运 动诱 发 的异 常 运 动 ( NKD 、 P ) 发作 性持 续运动诱 发 的肌 张力 障碍 ( E 、 P D)
《运动障碍疾病》PPT课件
D2R
整理课件ppt
22
诊断及鉴别诊断
整理课件ppt
23
1.诊断
符合率 75-85%
2.鉴别诊断
(1)继发性PD(有明确病因) (a)脑炎后PDS (b)药物或中毒性PDS (c)动脉硬化性PDS
整理课件ppt
24
(2)抑郁症 (3)特发性震颤 (4)伴发帕金森表现的其他神 经变性疾病
整理课件ppt
39
④心血管系表现
起始的剂量过大或加量过快,可出现直 立性低血压,调整药量或自身逐渐耐受, 一般可缓解,严重者可用ß-肾上腺能阻 滞剂对症处理。部分患者有心悸、心律 失常,机制不明。
整理课件ppt
40
(4)DA受体激动剂:
疗效不如复方L-Dopa,一般主张合用或 早期患者可单独使用。其副作用与复方 L-Dopa相似,不同之处是症状波动和运 动障碍 发生率低。常用的DA受体激动 剂有:
• 环境因素
• 遗传因素
• 氧化应激
• 兴奋性毒性作用
• 钙细胞毒作用
• 免疫学异常
• 细胞凋亡
整理课件ppt
12
病理及生化病理
整理课件ppt
13
1.病 理
黑色素的神经元变性、缺失,尤以 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为著,胞浆内出 现特征性嗜酸性包涵体(Lewy小体), 类似改变也可见于其它组织。
整理课件ppt
标准片 控释片 者。 水溶片 等。
常规复方L-Dopa。 用于症状波动者,或早期轻症患 用于晨僵,吞咽困难,开期延迟
整理课件ppt
35
3)副作用:
• 中枢性
神经系统;精神行为异常
运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运动障碍的诊断标准运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一、病史收集1.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2.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及演变过程。
3.家族史、既往病史及药物使用情况。
4.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和社会环境因素。
二、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肌肉质量等。
2.运动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肌力、肌张力、姿势和步态等。
3.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感知、意识、反射和自主神经功能等。
4.特殊检查:针对某些特定运动障碍,可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肌肉活检、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三、神经检查1.脑部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手段观察脑部结构及功能状况,以判断是否存在脑部病变。
2.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检测神经传导速度,了解神经传导通路是否正常。
3.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活动的电信号,评估肌肉功能及神经肌肉传导是否正常。
四、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可发现骨折、脱位及骨病等异常。
2.CT:可了解脑部病变及骨骼内部结构。
3.MRI:可清晰地显示脑部结构及病变,对诊断运动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4.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可观察大脑在运动过程中的活动状态。
五、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及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2.尿液检查:可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
3.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了解脑部病变情况。
六、病理学检查1.肌肉活检:通过对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肌肉病变的性质及原因。
2.神经活检:通过对神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神经病变的性质及原因。
七、鉴别诊断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对不同运动障碍进行鉴别诊断。
2.需与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3.需与其它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4.注意排除药物性因素及心理因素对运动障碍的影响。
5.八、综合分析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运动障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运动障碍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障碍学的名词解释运动障碍学是一门研究运动障碍的学科,主要关注人体运动及其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运动障碍是指一系列影响人体正常运动的疾病或异常状态,可以涉及骨骼、肌肉、神经系统以及其他运动控制机制。
运动障碍学通过解释相关名词来帮助人们理解这个领域的概念和术语。
1.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指导和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路径从大脑或脊髓发送到相应的肌肉,实现准确、协调的运动控制。
但运动障碍可能导致这种控制机制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肌肉的运动功能。
2. 运动发育延迟:运动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运动技能习得的进程延迟超过正常范围。
这种延迟可能包括步行、跑步、跳跃等基本运动技能。
儿童在学习这些运动技巧时需要多次练习和反复尝试,但在运动发育延迟患者中,他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掌握这些技能。
3. 手部运动障碍:手部运动障碍是指影响手指、手腕和手臂运动的疾病或异常状态。
这可以涉及到手部协调、精确性和力量等方面的问题。
手部运动障碍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书写、握持物体等。
4. 运动障碍中性错误:运动障碍中性错误指在复杂的运动任务中,肌肉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协调,导致出现错误。
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运动不流畅、不协调和缺乏准确性。
理解这个概念有助于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分析运动障碍的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5. 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是指影响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协调的疾病。
当肌肉群和骨骼系统无法协调工作时,肢体的运动失去平衡,导致运动异常。
这种运动障碍可以在走路、跑步和其他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
6. 运动抖动:运动抖动是一种表现为不自主、有规律的肌肉震颤的运动障碍。
这种抖动可以涉及到肌肉的任何部位,包括手臂、腿部和面部。
运动抖动可能是由神经元活动异常引起的,对日常生活活动和精细运动技能产生明显影响。
总之,运动障碍学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运动障碍疾病讲课教案
运动障碍疾病讲课教案一、引言运动障碍疾病是一类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肌肉控制失常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听众深入了解运动障碍疾病的特点、诊断、治疗及护理,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二、运动障碍疾病概述1. 定义运动障碍疾病是一组主要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控制失常、动作异常等症状。
2. 常见类型•帕金森病•扭转痉挛•运动抽动症•肌张力障碍等3. 诊断方法•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等三、帕金森病1. 病因帕金森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
2. 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肌紧张•运动迟缓等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四、扭转痉挛1. 病因扭转痉挛是一种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
2. 临床表现•非自愿性的扭动•肌肉紧张•姿势异常等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五、教学内容1.运动障碍疾病的概念和分类2.诊断方法及评估3.不同类型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4.护理要点及护理常识六、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2.演示患者病例3.小组讨论和互动4.视频展示结语通过本教案的讲授,希望学习者能够对运动障碍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感谢各位的聆听与配合。
附件:相关疾病信息手册及案例以上是运动障碍疾病讲课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运动障碍概念
运动障碍概念
运动障碍通常是指机体运动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损伤,导致骨骼、肌肉活动出现异常,主要包括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瘫痪等。
随意运动兴奋、抑制或不能由意志控制的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外伤等。
1. 不自主运动:对于运动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不自主运动,主要是一部分肌肉不能够随意控制,导致其出现无目的的运动,主要表现为突然眨眼、转头、耸肩等。
2. 共济失调:机体的运动协调性主要通过深感觉、小脑前庭系统、锥体外系统等共同协作,如果以上任何结构受到损害,就会导致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语言障碍、身体平衡障碍、动作不协调等。
3. 瘫痪:若大脑皮质运动区到骨骼肌整个的上下神经元受到损害,可能会引起瘫痪情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截瘫、偏瘫、交叉瘫等。
当出现运动障碍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障碍学
深感觉(本体感觉)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至肌、
腱、关节、骨膜等处的感受器,部分至皮肤 的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沿后 角内侧进入脊髓后索,1/4纤维沿楔束、 薄束上升至延髓下部背侧楔束核、薄束核, 还有部分纤维止于后角细胞,再发纤维至楔 束核、薄束核;
特殊感觉
味觉、嗅觉、平衡感觉、听觉、视觉。均是 颅神经的感觉神经
与运动有关的是视觉、平衡感觉。
知觉障碍
感知perception 认知cognition
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
评定:肌力和肌肉张力、运动分析、ADL 治疗:
物理治疗:牵张、肌力、平衡/协调、步态、理疗 作业治疗:ADL 矫形器:AFO、KAFO、FO 药物:口服、鞘内、注射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心理治疗 手术治疗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方、头面代表区附近。 味觉中枢:顶叶的岛盖部和附近的脑岛周围皮质。 嗅觉区:海马旁回的钩回附近。 听区:大脑外侧裂下壁的颞横回上(41、42区)。 视区:位于Brodman17区,其传入纤维来自于外侧
膝状体核,左右交替止于视皮质。
躯体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性:周围神经性感觉障碍是由神经 丛、神经干、神经纤维损坏而引起,在神经 支配区域内出现异常。如多发性神经炎、糖 尿病性神经病等。
周围性神经疾病或损伤:出现典型的下运动 神经元瘫痪;深浅感觉障碍也会对运动机能 形成相应的影响
病因
骨关节疾病或损伤:运动范围异常,姿势异 常或畸形等运动障碍
肌肉病变或损伤:肌力异常,肌张力异常等 运动障碍
肌腱与韧带损伤:导致运动活动范围异常 神经肌肉接合处病变:肌力减退 呼吸循环代谢系统病变或损伤:全身体力下
儿童运动障碍的概念
儿童运动障碍的概念
儿童运动障碍是指儿童在运动能力方面出现异常,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运动不协调、运动控制困难等。
这些异常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行走、跑步、跳跃、抓握等基本运动能力,也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如书写、绘画等。
儿童运动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骨骼疾病、遗传因素等。
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包括脑瘫、发育性协调障碍、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对于儿童运动障碍,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
运动障碍学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障碍的不同
锥体系障碍 肌张力 痉挛 弹簧样阻力 运动起初有阻力 腱反射亢进 病理反射出现 皮肤反射消失 不伴 锥体外系障碍 强直 阻力始终一样 阻力始终一样 不一定亢进 无 无消失 多伴有
反射
不自主运动
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
主管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路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是指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下行至脊髓 前角运动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以前的部分,即大脑皮质运 动中枢的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锥体细胞体及其突起,称上 运动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是指从脊髓前角及其运动细胞经脊髓前 根和脊神经至身体周围部的纤维以及自脑运动神经核发出 纤维,分别组成的脑神经,称下运动神经元。 临床上将锥体系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 元;将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运 动核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 正常时,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上、下运动神经元不论那一个受损,都能引起骨骼肌瘫痪 (麻痹),分别称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
由瘫痪部位的分类
病灶与代表性瘫
大脑皮层或皮层下 内囊-大脑脚 桥脑(以下) 颈髓 胸髓(以下) 锥体交叉部 单瘫(上、下肢中的单个肢体瘫) 偏瘫(一侧身体瘫痪) 偏瘫(无颜面瘫) 四肢瘫(上下肢全瘫) 截瘫(双下肢瘫) 交叉性偏瘫
一、中枢运动神经系统障碍
(一)中央前回 (二)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 (三)内囊 (四)中脑 (五)桥脑 (六)延髓
(七)脊髓
1.脊髓休克 1.脊髓休克
脊髓突然受到横断性损伤且与高级中枢失去联 系后,功能处于暂时性生理停滞状态,损伤平面以 下感觉、运动和躯体、内脏反射功能完全丧失,进 入无反应状态; 是由器质性的脊髓损伤所致,脊髓低级中枢突 然失去了来自脑的高级中枢如大脑皮质、脑干网状 结构和前庭神经核的易化作用,暂时处于兴奋极低 下的状态;
运动障碍的分类
运动障碍的分类
以下是 6 条关于运动障碍分类的内容及例子:
1. 肌源性运动障碍,嘿,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出了问题一样,肌肉没劲儿了呀!比如重症肌无力的人,肌肉使不上劲,连眼皮都睁不开,这得多难受哇!
2. 神经源性运动障碍,这相当于大脑这个“指挥官”给身体的指令传达不顺畅啦!就像帕金森病人,手会不由自主地抖个不停,想拿个东西都困难重重呢。
3. 共济失调性运动障碍,这就好像走路的时候失去了平衡感,摇摇晃晃的。
像小脑病变的人,走路那叫一个不稳,好像随时会摔倒!这得有多让人心慌啊!
4. 骨源性运动障碍,不就像腿上绑了个大铁块嘛!骨头出问题了,行动能方便嘛。
比如骨折后恢复期的人,一瘸一拐的,心疼他们呀!
5. 精神性运动障碍,这简直就是心里那股劲儿不对劲啦。
有些人因为压力大等精神原因出现一些奇怪的动作,那真的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很无奈呢!
6. 血管性运动障碍,那血管好比是运输能量的通道,通道出故障了呀!比如脑血管病的人可能会突然半身不遂,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不能正常活动了呢,多让人揪心!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运动障碍的分类真的很复杂多样,每一种都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和挑战,我们得多多关注和了解这些呀,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受运动障碍影响的人!。
运动障碍试题
运动障碍试题
一、选择题:
1. 运动障碍是指:
A. 身体上的某种残疾
B. 心理上的某种障碍
C. 对运动活动有抵触情绪的表现
D. 运动表现不足
2. 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有:
A. 运动表现不足
B. 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C. 身体上的残疾
D. 对运动活动没有兴趣
3. 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生理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心理因素
D. 社会因素
4. 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有:
A. 药物治疗
B. 运动治疗
C. 心理治疗
D. 社会治疗
二、判断题:
1. 运动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
A. 对
B. 错
2. 运动障碍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因素。
A. 对
B. 错
3. 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A. 对
B. 错
4. 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对运动活动有抵触情绪的表现。
A. 对
B. 错。
小学体育《障碍跑》教学课件
2.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队形组织示意图:
(3)肩绕环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前后弓步压腿
(7)绕膝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7
障碍跑
8
障碍跑
9
游戏:“打野鸭”
10
整理放松
● 整队集合 ● 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 课堂总结 ● 收还器材 ● 宣布下课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方法正确,姿势合理,安 全、快速通过。
教学
难点 灵敏、快速通过障碍物。
3
教学目标
通过进一步学习攀爬、跳跃、平衡的基本技术。 让学生了解爬、跨、踏、绕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通过攀爬、跳跃、平衡组合练习,使90%的学生 能熟练掌握爬、跨、踏、绕等过障的方法,提高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应激反应能力。
通过障碍跑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 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社会 适应能力。
4
课程结构 开始部分 1 结束部分 4
2 合 2. 清点人数 3. 检查服装 4. 宣布课内容 5. 安排见习生
队形组织示意图:
6
热身跑、徒手操
1.热身跑
11
课后小结
平均心率: 90~130次/分
运动量:中等
练习密度: 40~45%
运动强度:大
12
课后小结
预计 脉搏 曲线
13
障碍跑
教材分析
1 障碍跑是一项在行进间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障碍物的运 动,主要运用爬、滚、钻、跨、绕等方法通过障碍物。
2 障碍跑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 障碍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徐动症
手足徐动症------又称指划动作
肢体远端游走性肌张力增高和减低动作,出现 缓缓的如蚯蚓在爬行的扭转样蠕动,伴肢体远 端过度伸展 表现为腕及手指作缓慢交替性的伸屈动作 见于:手足徐动型脑瘫、新生儿窒息、脑炎后 遗症、药物中毒
偏身投掷运动
为一侧肢体猛烈的投掷样不自主运动 可见于对侧丘脑底核及其与其联系的苍白 球外侧部急性损害如梗塞、小量出血等
脑干型
病变侧脑神经麻痹 和对侧肢体中枢性 瘫痪
脊髓横贯性损害, 双侧锥体束损害而 出现双侧肢体的瘫 痪
交叉性瘫 痪
截瘫,四 肢瘫
脑干肿瘤、脑干 血管闭塞
脊髓炎、外伤或 肿瘤压迫脊髓
脊髓型
30
大脑内部结构
投射尾状核头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内 囊 模 式 图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36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各部病变瘫痪特点
部位 主要特点 主要病因
脊髓前角病 变
节段性、弛缓性瘫痪而无感 觉障碍
脊髓灰质炎(急性起病) 缓慢伴肌束震颤-运动神经元 病变(Motor neuron disase,MND)
脊髓外肿瘤、脊膜炎症或椎骨 病变
前根
损伤节段呈弛缓性瘫痪,亦 无感觉障碍,若累及后根出 现根性疼痛和节段性障碍 累及一个肢体多数周围神经, 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和自 主神经功能障碍,并伴有疼 痛 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弛缓性 瘫痪,并伴有感觉及自主神 经功能障碍或疼痛
Wernicke 区
8.内脏活动中枢
边缘叶
17
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 10. 书写中枢(8) 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 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
27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基本特点(痉挛性瘫痪/硬瘫) 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性反射,无肌 萎缩(后期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投射与支配特点: 1.交叉、倒置、投射范围大小与精细灵敏成正比 2.眼肌、咀嚼肌、咽喉肌、额肌、颈肌和躯干肌( 除舌肌和面肌)受双侧支配 3.四肢远端比近端的同侧支配更少,远端瘫痪较重
61
共济运动
躯体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 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 统的协调与平衡。 动作过程是否准确顺利取决于这些肌肉在速度、 幅度和力量等方面的密切协调。 肌肉之间这种协调配合称为共济运动。
共济失调:
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 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
端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间脑 脑干
中脑
小脑
脑桥 延髓
-22-
运动神经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完成各种精细而协调的复 杂系统。
运动传导通路与锥体体系
运动传导通路:大脑皮质到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 经联系,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锥体系: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型细胞 ,及额叶、顶叶部分区域的锥型细胞的轴突共同 组成锥体束。
浅反射 肌萎缩
或消失 无 (短期内不出现)
消失 出现
(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 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 38 )
脑干损伤的 综合神经征
例子:中脑 综合征损伤 部位及表现
39
内部结构
中央管:脊髓中心部,纵贯脊髓全长,向下达脊髓圆锥处, 扩大称为终室。内含脑脊液。 灰质:中央管周围是呈“H”形的灰质,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 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尺神经
(1)组成与走行
内侧束发出,肱二头肌 内侧沟与肱动脉伴行; 过尺神经沟至前臂、手 掌
(2)分支分布 肌支:尺侧腕屈肌 、 指深屈肌尺侧半
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 拇指不能内收,无名指 和小指末节不能屈曲。 小鱼肌萎缩,掌骨肌萎 缩
运动减少
运动增多
• 舞蹈 • 抽动
10
拳王阿里在一九九六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11
12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大脑皮层
皮层及皮层下核团
延髓椎 体
脊髓
13
14
15
运动学研究的内容
运动神经系统 肌肉功能 骨骼 关节 代偿运动
16
运动障碍与PT、OT的关系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运动疗法( therapeutic exercise)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下运动神经元
效 应 器
26
大脑皮质
主要中枢的位置 1.(第一) 躯体运动中枢 2.(第一) 躯体感觉中枢 3. 听觉中枢 4. 视觉中枢
机能定位 6
4
31 42 41
2
(4、6 区) (3 、 1 、2 区)
Broca 区 5.平衡觉区
(41、42 区)
(17 区)
6 4 6. 嗅觉区 7. 味觉区
“ataxia” simply means ‘lack of coordination’.
速度
节律
不协调
幅度
力量
小脑性共济失调
64
65
66
周围运动神经障碍
67
眼球外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 — — — 瞳孔转向上内侧 瞳孔转向下内侧 瞳孔转向内侧 瞳孔转向外侧 上斜肌 上直肌 滑车 上斜肌腱 内直肌 外直肌
17
运动疗法 借助躯体的运动 改善: 主要应用 呼吸 功能
肌力
肌张力 ROM 协调性 平衡
• 促进运动功能
• 引出正确运动 模式
循环
神经 运动 代谢 儿童
• 预防和治疗继 发运动障碍
步行
心肺 内分泌与代谢
18
作业疗法组合箱
运动神经系统病损的功能障碍
20
神经系统的区分
21
脑分部: 端脑 间脑 小脑
23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发动 随意运动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皮 质 脊 髓 束
中央前回 下1/3
内囊膝 内囊后肢 中脑: 脚底中3/5
皮 质 核 束
躯沿 体途 运陆 动续 和离 特开 殊锥 内体 脏束 运, 动终 8 止 核于 。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又称扭转 性肌张力障碍,为躯体或肢体长轴 作缓慢旋转性不自主运动 痉挛性斜颈: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 使头部缓慢的不自主的弯曲和转动。
60
抽动秽语综合症
为多部位突发性快速无目的重复性肌肉抽 动 常累及面部肌肉、发音肌 表现为:挤眉弄眼、面肌抽动、噘嘴、 不自主发音、秽语等。 多见于:儿童,基底节区病变 也可以是精神因素所致
中央灰质:围绕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 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中央管前方和后方的灰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网状结构
-42-
前角
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 -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 维,直接引起运动。 2)γ -运动神经元: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 维,调节肌张力。
1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学
正常人体运动学 运动障碍学
2
3
运动障碍学
运动障碍学的概念
4
反射运动
模式化运动
随意运动
神经支配的躯体运动形式
5
6
7
8
儿童运动发育与患者功能恢复路径
反射运动
模式化运动
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
模式化运动
反射运动
高级运动功能的发展
9
运动障碍原因与表现多样
• 动作迟缓 • 肌强直 • 运动不能
脊髓休克:突然完全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 、发射消失,持续数周或数月,反射可逐渐恢复,传到难 再生,失去易化和抑制作用,深反射及肌张力升高
布朗色夸综合征: 1.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位置觉、振动觉、精细触觉丧失( 后索:薄束和楔束) 2. 同侧肢体硬瘫(皮质脊髓束) 3. 损伤平面以下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
上斜肌 — 瞳孔转向下外侧 下斜肌 — 瞳孔转向上外侧 上睑提肌 — 提上眼睑
额窦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展神经
提上睑肌
外直肌
视神经
下直肌
下斜肌
何谓面瘫?
是以面部神经麻痹,口眼向一侧 歪斜为主症的疾病。
71
-72-
中枢性:病灶对侧下部面肌 瘫痪,额纹不消失。鼻唇沟 变浅,口角轻度下垂。
周围性:病灶同侧上下部面肌 瘫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偏向 健侧。闭眼不能,鼓腮不能
2.中间带:前、后角之间
侧角:T1-L3中间带向外突出形成,内有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
脊髓白质
上行纤维束 薄束 楔束 T5 以下 T4 以上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 楔束
-46-
皮 质 脊 髓 束
脊 髓 丘 系
颈膨大 腰骶膨大
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与 上、下肢相连的区段。
55
1.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 静止性震颤特点: 安静时出现, 随意运动减轻 紧张时加剧, 入睡后消失
静止性震颤
◙ 拇指与食指“搓丸样”动 作 (pill-rolling), 4~6Hz
2.姿势性震颤
3.运动性震颤
舞蹈症
表现为肢体及头面部不规则的、无节 律的和无目的的动作 如:耸肩转颈、挤眉弄眼、噘嘴、伸 舌、伸臂等,上肢重,可出现步态不 稳 见于:各类舞蹈病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