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肢体活动障碍护理措施

肢体活动障碍护理措施

肢体活动障碍护理措施肢体活动障碍是指由于创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肢体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护理措施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下面是针对肢体活动障碍的护理措施:1.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训练项目和康复时间表。

康复计划需要合理安排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2.进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通过运动和理疗手段促进肌肉恢复和功能改善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温热疗法和电疗等。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废物的排出,缓解肌肉疼痛。

理疗可以通过拉伸、按压和热敷等手法,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度。

温热疗法可以通过热敷和水疗,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电疗可以通过电流的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

3.进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有计划的运动训练,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进行训练。

常见的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等。

主动运动训练是指患者主动进行的运动训练,包括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

被动运动训练是指治疗师通过外力帮助患者进行的运动训练,常用于肌肉无力或关节功能受限的患者。

功能性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训练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4.提供辅助器具: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助行器、轮椅、拐杖等。

助行器包括平衡杆、助行架等,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平衡和稳定。

轮椅可以代替行走,使患者在室内和室外能够自由移动。

拐杖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部分体重,提供额外的支撑。

5.提供心理支持:肢体活动障碍常常伴随着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困惑和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情绪,重建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运动障碍患者的_护理

运动障碍患者的_护理

二、临床分类
瘫痪的临床表现
1) 单瘫: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多为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病 变在大脑半球、脊髓前角、周围神经、肌肉。 2)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 病理征阳性等,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 脑梗死等。 3)交叉性瘫: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常见于脑干肿瘤、炎症、 血管性病变。 4)截瘫:指双下肢瘫痪。多见于脊髓胸腰段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的 脊髓横贯性损伤。 5)四肢瘫痪: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见于高颈段脊髓病变、周围神经 病变、如炎症、外伤、肿瘤,吉兰-巴雷综合症等。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体 征
瘫痪分布 肌张力 键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震颤 皮肤营养障碍 肌电图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增强 阳性 无或轻度萎缩 无 多无 神经传导正常,无失 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肌群为主 减低,呈迟缓性瘫痪 减低或消失 阴性 明显 有 常有 神经传导异常,有失 神经电位
七.评价
1. 病人能够适应运动障碍的状态,情绪稳定。 2. 能接受护士的照顾,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 能配合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或 恢复正常。 4. 未发生压疮、感染、外伤、肢体挛缩畸形等并 发症。

服务理念中的“点点” ◆理解多一点 真情浓一点 ◆学习勤一点 品质高一点 ◆理由少一点 效率高一点 ◆处理问题灵活点 工作过程用心点 ◆对待同事宽容点 互相协作快乐点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
(1)重视患侧刺激:通常患侧的体表感觉、视觉和听觉减 少,加强患侧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避免忽略患侧身体 和患侧空间,尽可能的使患侧接受更多的刺激;家属与病人 交谈时也应该握住患侧手,引导偏瘫病人头转向患侧;避免 手的损伤,尽量不在患侧输液;慎用热水袋热敷等。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功能障碍(functional impairment)是指因疾病、损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心理、认知等功能失调或丧失的状态。

功能障碍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其恢复功能或减少功能丧失。

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等。

以下是这些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

1.运动障碍康复护理:-物理治疗:利用各种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器械,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功能训练:通过日常生活活动与功能性训练相结合,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如上下楼梯、走路等。

-疼痛管理: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手段,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康复效果。

2.感觉障碍康复护理:-感觉理学疗法:通过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刺激,帮助患者恢复或弥补感觉功能的丧失。

-习惯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或适应日常生活中的感觉刺激,如语音提示、触觉提示等。

-辅助器具使用:提供适合的辅助器具,如助听器、眼镜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感觉障碍。

3.语言障碍康复护理:-言语疗法:通过练习说话、发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功能。

-交流技巧训练:教授患者使用替代性交流方式,如手势、表情、图示等,提高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声音强化:通过音量调整、音调变化等方法,增强患者的语言表达力和语音清晰度。

4.认知障碍康复护理:-认知训练:通过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认知功能。

-环境适应:调整患者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以适应其认知障碍,并减少认知困难。

-家属教育:教育患者的家属和照顾者,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患者认知障碍对其生活的影响。

5.情绪障碍康复护理:-社交技巧训练: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患者增加社交技巧和适应社交场合。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

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

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简介躯体移动障碍是指身体的某些部位无法自由且顺畅地移动或执行动作的一种状况。

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肌肉无力或其他身体因素引起的。

躯体移动障碍会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关怀。

症状评估在制定护理计划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躯体移动障碍进行全面的评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症状评估项目:1.肌肉活动度评估: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自由地移动四肢、头部和躯干。

记录任何异常的肌肉活动度或肢体僵硬的体征。

2.平衡能力评估:通过请求患者站立、行走或执行特定的平衡测试来评估其平衡能力。

注意任何走路不稳、失去平衡或摔倒的迹象。

3.面部表情评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特别关注是否有面部抽搐、扭曲或异常的表情。

4.动作协调性评估:让患者执行一系列的动作,如抓握、握笔、拧瓶盖等,以评估其动作协调性。

5.日常活动评估: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如进食、穿衣和梳洗等。

记录任何需要协助或无法完成的活动。

以上评估项目旨在了解患者的躯体移动障碍程度和症状表现,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基于患者的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以下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应对躯体移动障碍:1.安全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移除可能导致跌倒或撞伤的障碍物,并确保床边和浴室等关键区域配有扶手。

2.协助移动: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协助和支持。

这可能包括提供腋下拐杖、助行器或轮椅,以帮助患者在移动时保持稳定。

3.日常活动:根据患者的能力,为其设计适当的日常活动计划,以帮助保持肌肉强度和活动范围。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简单的伸展运动、抬腿、握力练习等。

4.营养和饮食: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液体摄入。

根据患者的能力,提供易于进食和消化的食物,并监测其体重变化和液体摄入量。

5.身体康复:根据患者的需要,推荐进行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这些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医院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运动障碍可分为瘫痪(paralysis)、僵硬(stiff)、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movement)和共济失调(ataxia)等。

(一)评估1.病因评估(1)瘫痪(paralysis):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称为瘫痪。

临床根据瘫痪程度分为完全性瘫痪(肌力完全丧失而不能运动)和不完全性瘫痪(保存部分运动的能力);根据瘫痪的不同分布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性瘫痪和局限性瘫痪等。

(2)僵硬(stiff):指肌张力增加所致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痉挛、僵直、强直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可由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的病变所引起。

(3)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movement):由锥体外系统病变引起的不随意志控制的无规律、无目的的面、舌、肢体、躯干等骨骼肌的不自主活动。

临床上可分为震颤、舞蹈、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动作等。

所有不随意运动的症状随睡眠而消失。

(4)共济失调(ataxia):有本体感觉、前庭和小脑系统病变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访调不能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大脑性共济失调。

2.症状评估(1)肌肉容积(musclebulk):肌肉的外形、体积、有无萎缩、肥大及其部位、范围和分布。

(2)肌张力(musculartension):肌张力是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3)肌力(muscleforce):肌力是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产生的收缩力。

分级临床表现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未达正常5级正常肌力(4)共济运动(coordinationmovement)和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movement):观察不自主运动的形式、部位、规律和过程,以及与休息、活动、情绪、睡眠和气温的关系。

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脑血管疾病。

在中国,每年有将近200万的新增脑卒中患者,且发病率在以每年近9%的速度增加。

脑卒中的致残率为75%,是致残率最高的单病种疾病。

其中,运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70%~80机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带来诸多问题,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与负担。

研究证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主要通过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建立代偿功能217—221来实现。

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脑卒中发病后,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大脑损伤灶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再生”、“发芽”,进而促进脑损伤后脑卒中功能重组。

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多表现为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无力,即偏瘫。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一般经过弛缓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早期康复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1.早期康复时机: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卒中康复管理)中指出急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h根据康复评定情况,开展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体位转移离床训练。

2.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分钟,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级推荐,A级证据)运动功能评估主要是评估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痉挛、步态分析、平衡功能等,常用的有BrUnnStron)6阶段评估法、简化FUg1-Meyer法、Bobath方法、上田敏法、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运动评估量表等。

Brunnstrom6阶段评估法是评估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估方法。

Brunnstrom6阶段评估法,根据脑卒中恢复过程中的变化,将手、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分为6个阶段或等级。

应用其能精细观察肢体完全瘫痪之后,先出现共同运动,以后又分解成单独运动的恢复过程(表1)表阶段评估法阶段运动特点上肢手下肢1无随意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2引出联合反应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仅有极细微的屈曲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共同运动3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可有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在坐和站立位上,有鼓、膝、踝的协同性屈曲4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

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这种障碍会影响呼பைடு நூலகம்道、耳朵和生殖系统的正常 功能。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病因
该疾病通常由纤毛结构或功能的遗传缺陷引起。
常见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症状
病人常表现为反复感染、呼吸困难、耳聋等症状 。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被诊断为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儿 童都需要专业护理。
护理应关注患者的全面健康需求。
谁需要护理? 家庭支持
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获得支持和教育,以 更好地照顾患者。
家庭的理解和配合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谁需要护理? 多学科团队
护理团队应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和物理 治疗师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
心理健康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健康状况监测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功能评估,监测患者的健 康状况。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生活质量。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护理满意度调查
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呼吸道管理
定期进行呼吸道排痰、雾化吸入等护理措施 。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有助于减少感染发 生。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饮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免疫力。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心理支持
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护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 护理的效果如何评估?

刻板性运动障碍护理PPT课件

刻板性运动障碍护理PPT课件
继发性刻板性运动障碍:由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或药物副作用引起,如帕金森病、脑外伤等。
病因与症状
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脑部 损伤、神经递质异
常等因素有关
症状:重复、刻板、 无意义的动作或行 为,如洗手、计数、
重复性言语等
严重程度:轻度、 中度、重度
发病率:约1%2%,女性多于男

病程:慢性,可能 持续多年
护理要点
药物治疗护理
01
药物剂量:根据医生处方,严 格控制药物剂量
03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05
药物使用:按照医生要求,按 时、按量使用药物
02
药物副作用:观察药物副作用, 及时报告医生
04
药物储存:按照说明书要求, 妥善储存药物
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3 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 4 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 5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康复过程
语言逻辑训练:提 高患者语言逻辑思
维和表达能力
认知训练
目的:提高患 者的认知功能
内容:包括注 意力、记忆力、 语言能力等方 面的训练
方法:采用游 戏、阅读、书 写等方式进行 训练
效果: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
01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 年龄、职业等
03
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05
护理建议:预防措施、 家庭护理等
02
症状表现:运动障碍、 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04
护理效果: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等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并发症之一是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的个案进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过程。

护理目标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3.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4.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护理措施1. 评估和监测在护理个案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运动功能损害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持续监测。

监测的重点包括患者的运动能力、肌力、协调性等。

监测结果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的核心内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内容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肌力训练可以通过抬举物品、做力量练习等方式进行。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站立平衡、单脚站立等方式进行。

协调性训练可以通过做手指操、手臂操等方式进行。

被动运动训练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

3. 日常护理除了运动康复训练,日常护理也是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常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患者的卧位和坐位姿势的正确性,预防肌肉的僵硬和疼痛。

•定期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等。

•提供适当的营养,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定期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运动障碍护理措施

运动障碍护理措施

运动障碍护理措施运动障碍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肢体运动障碍:对于发病早期的患者,需要保持良肢位的摆放,以对抗患肢的痉挛。

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并给予被动按摩,按摩手法要缓慢轻柔,且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2. 预防深静脉血栓: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补充水分、注重肢体保暖。

平躺时抬高患肢20到30度。

可以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及穿抗栓弹力袜。

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的患者,综合评估出血风险后,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治疗。

3. 避免压疮:穿着棉质的睡衣,定时翻身拍背,每两到三小时更换体位,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没有渣屑,建议每周进行皮肤擦浴一次。

4. 饮食调整: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喝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有便秘的患者则应该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5. 心理护理:家属应营造祥和的家庭气氛,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多抽时间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

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转移不良情绪。

6. 康复护理:对于完全丧失运动功能的患者,要被动的做一些运动,为了防止肌肉萎缩。

平时可以鼓励和尊重患者,并做适当的解释。

定时的给患者翻身,避免不舒适的体位,鼓励患者尽早的坐起。

地面要注意防滑、防湿,走廊最好有扶手,行走不稳的情况下要有专人陪护。

要定时定量的服用药物。

用药护理督促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发药到口,药片先溶解于水中,再用小勺把药送到舌根处,让患者自己吞咽。

多食低蛋白饮食与蔬菜、水果、或蜂蜜等食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如需护理运动障碍的患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

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个案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会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在护理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的个案中,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患者的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和运动范围进行定期评估,以了解康复进展和调整治疗计划。

2. 应用物理疗法:通过物理疗法,如肌肉放松、牵引、按摩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这些疗法有助于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并帮助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3. 提供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师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这可以包括各种运动和功能性活动,如抓握、行走、卧床转移等。

训练计划应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康复目标。

4. 提供支持和鼓励: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使患者感到沮丧和失望。

作为护士,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感受到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更积极地参与康复治疗并恢复运动功能。

5. 安全护理:在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时,确保提供安全护理。

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和手杖,以保证患者的稳定和平衡。

确保床上的护栏和防滑垫等设施的使用,预防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6. 教育患者和家属: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脑卒中影响运动功能的信息和教育。

解释康复过程中的期望和挑战,并提供适当的自我管理技巧和资源。

7. 促进独立性:在康复过程中,鼓励患者进行独立的日常活动和自我护理。

帮助患者通过逐步增加活动难度和持续性来逐渐恢复运动功能。

总而言之,护理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的个案需要综合的护理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情绪支持和安全护理。

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和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望得到改善。

运动障碍护理

运动障碍护理

间歇性运动障碍。

见于血管性病变,肢体血液循环障碍,运眼球运动障碍动中肌肉不能得到相应的血液供应,因而发生运动障碍,休息或暂停运动后又可改善。

运动障碍的护理
(1)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包括洗漱、大小便、饮食、坐轮椅,以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取物、洗漱、移动身体等。

(2)对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一次,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对突出容易受压部位用气垫保护;截瘫病人应卧于有活动开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肤被便器磨伤。

(3)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励病人多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及时吸出气管内不易咳出的分泌物。

进食应该缓慢、防止呛入气管,吞咽困难时用鼻饲。

(5)排尿困难的病人可按摩下腹部以助排尿,训练病人自主解小便,留置尿管的病人每4小时开放1次。

(6)急性期后(约发病1周左右)肌张力开始增强,患肢出现屈曲痉挛,应尽早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可促进自主神经的恢复,改善面部血循环及营养状况,被动运动还可对病人大脑形成反馈刺激;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病人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以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起坐、翻身和患肢运动;患肢肌肉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协助病人离床行走,逐步锻炼直到恢复运动功能,此时应避免碰伤、坠床。

当自主运动恢复后,尽早对病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以上就是运动障碍的护理要点,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儿科护理培训:小儿运动障碍的护理

儿科护理培训:小儿运动障碍的护理
护理评估与诊断
重点讲解了如何对小儿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心理评估等,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与实践
详细介绍了针对小儿运动障碍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包括康复训练、生活护理、心理支 持等,并分享了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小儿运动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更多 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转移技巧指导
根据患儿运动障碍程度,指导患 儿进行床与轮椅、轮椅与马桶等 转移训练。对于无法独立完成的 患儿,可进行辅助转移或使用转
移辅助器具。
坐姿、站姿及行走姿势纠正
01
坐姿纠正
指导患儿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坐姿调整

02
站姿纠正
对于站立时姿势异常的患儿,可进行站姿纠正训练,如使用站立架或特
治疗原则
以康复治疗为主,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同时,针对病因进行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家长应积极参与,配合医生进行家庭康复训 练。
02
小儿运动障碍护理基础
护理目标与原则
目标
促进小儿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 量。
原则
以儿童为中心,家庭参与,综合性护 理,个体化方案。
护理评估内容及方法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儿童可能表现出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落后等 症状。严重病例可能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
根据儿童运动发育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头颅MRI 、脑电图等),可进行综合诊断。
预后评估及治疗原则
预后评估
运动障碍儿童的预后因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及时性而异。轻症患者经过积 极治疗和康复训练,预后较好;重症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阿尔茨海默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这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挑战。

因此,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首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动作迟缓和协调能力减退。

这使得他们在日常行走、站立和坐下等基本动作上遇到了很多困难。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护理。

首先,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和环境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需要有一个安全而无障碍的居住环境,确保他们的日常活动不会受到限制或危险。

此外,他们可以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设备来增加稳定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其次,进行定期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运动能力通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恶化,因此定期参加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简单的肌肉锻炼、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

这不仅可以延缓运动功能的衰退,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此外,家庭护理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和帮助来帮助患者克服运动障碍。

例如,他们可以提供疼痛管理、扶卧立坐、行走和上下楼梯等方面的指导和援助。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包括疾病管理、药物管理和定期复诊等方面。

最后,心理护理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患者的运动能力受到限制,他们可能会感到挫败和沮丧。

心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此外,进行认知训练和瑜伽等活动也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心理状态。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和环境、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家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残疾人护理中的运动障碍支持与康复

残疾人护理中的运动障碍支持与康复

残疾人护理中的运动障碍支持与康复在残疾人护理中,运动障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残疾人来说,运动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因此,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护理中的运动障碍支持与康复,介绍目前常用的康复方法以及其意义。

一、运动障碍的定义和影响运动障碍是指由于身体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常见的运动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失调等。

这些运动障碍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活动能力。

他们可能无法自如地行走、站立或进行家务等日常活动,甚至无法自己进行基本的生活自理。

这使得他们更加依赖他人的帮助,增加了生活的不便。

其次,运动障碍对残疾人的社交活动造成了限制。

由于身体上的障碍,残疾人可能无法参与一些体育活动、社交聚会或者其他集体活动。

这使得他们更加孤立和边缘化,缺乏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机会。

因此,对于残疾人护理中的运动障碍,必须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康复,以帮助他们恢复和提高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针对残疾人的运动障碍设计的一种康复方法。

它包括各种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的目的是通过运动和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张力异常和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物理疗法可以包括热敷、按摩、牵引、理疗等各种手段。

这些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疼痛和疲劳,促进残疾人的康复和功能改善。

2. 职业疗法职业疗法是一种通过帮助残疾人恢复和发展日常生活技能来提高其功能独立性的康复方法。

对于运动障碍的残疾人来说,职业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学习和开发基本生活技能,如自理、进食、穿衣等。

职业疗法师会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活动,帮助残疾人恢复和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

职业疗法还可以提供特殊辅助设备和工具,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适应他们的运动障碍,实现功能独立性。

3.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调整残疾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来改善他们的运动障碍的康复方法。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心理支持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放松疗法: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 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技巧, 增强自信心和应对社交场合的能力
2
护理措施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预防并发症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等
02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疾病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04
加强护理人员的 培训,提高护理 质量,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3
预后及康复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预后情况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预后因人
01 而异,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
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存在。
03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对 改 善 预 后 有积极作用。
02 预后与发病年龄、病程长 短、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
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改善预
04 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康复计划
定期进行康复 评估,调整康 复计划
康复治疗
01
物理治疗:运动疗法、 电刺激疗法等
03
职业治疗:日常生活技 能训练、环境适应等
05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等
07
康复护理:日常护理、 健康教育等
02
言语治疗:言语训练、 发音矫正等
04
心理治疗:心理辅导、 支持性治疗等
06
辅助器具:轮椅、拐杖 等
心理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4)心理护理:给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 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和病人交谈,鼓励病人 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适应病 人角色的转变;避免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 鼓励病人克服困难,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 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营造和谐与舒适的修养环境, 建立医院、家庭、社区的协助支持系统。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2)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减轻患肢的 痉挛、水肿、增加舒适感。不同的体位均应备数个不同大小和 形状的软枕以支持,避免被褥太重或过紧,翻身主要是躯干的 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 压最具意义的活动。1.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 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 在最高处,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2.仰卧位:为过渡卧 位,因为受颈牵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 强,应尽可能减短时间。3.健侧卧位:患肩前屈,手平放于枕 头上,伸肘,下肢膝、髋屈曲,髋稍内旋,偏瘫、截瘫病人每 2小时翻身一次。
良肢位的摆放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3)床上运动训练:正确的运动训练有助于缓解痉挛 和改善已形成的异常运动模式,鼓励病人每天多次练 习,不能自行活动的给予被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与 肢体挛缩畸形。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2)恢复期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转移动作训练、坐位训 练、站立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应在康复师指 导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综合康复治疗: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合理选用针灸, 理疗、按摩等辅助治疗,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临床分类
3.共济失调
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 路、小脑系统损害所引起 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 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 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 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 调。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1.病史
了解病人起病的缓急,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布、 程度及伴随症状,注意有无发热、抽搐、疼痛,是否 继发损伤;饮食情况;有无类似发作病史;是否因肢 体运动障碍而产生急躁、焦虑情绪或悲观、抑郁心理。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4)协调与平衡功能:协调是指人体完成平稳、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平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重 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四肢及躯干有意识或反射性活动 以恢复身体直立稳定的能力。以预测是否有发生跌倒 的危险性。 5)姿势和步态:是指人行走、站立的运动形式与姿态。 观察病人坐、卧、立和行走的姿势,注意起步、抬足、 落足等的协调性以及卧床时是否被动或强迫体位,以 便给予协助、辅助或支持等。
七.评价
1. 病人能够适应运动障碍的状态,情绪稳定。 2. 能接受护士的照顾,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 能配合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或 恢复正常。 4. 未发生压疮、感染、外伤、肢体挛缩畸形等并 发症。
五、护理目标
1. 病人能够适应进食、穿衣、沐浴或卫生自理缺 陷的状态。 2. 能接受护士的照顾,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 能配合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4. 不发生受伤、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挛 缩畸形等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1.躯体活动障碍
1)生活护理: 可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病人的日常生活 能力,给予相应的协助。卧床及瘫痪病人应保持床单位清洁、 干燥、无渣屑,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应用气垫床,抬高患肢, 预防压疮及静脉血栓的形成;协助翻身、扣背、温水擦浴,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进睡眠;指导、协助患者使用便器,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鼓励患者摄取充足的水分和均衡 的饮食,适当运动和按摩下腹部,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口腔护理2-3次;协助病人洗漱、进食、 如厕、沐浴等,增进舒适感和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求。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2.身体评估
1)肌肉容积:检查肌肉的外形、体积,有无萎缩、肥 大及其部位、范围和分布,确定是全身性、偏侧性、 对称性还是局限性。肌肉萎缩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肌肉隆起、硬度增加,多表示肌张力增加。 2)肌张力: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检查 主要触摸肌肉的硬度和被动活动时有无阻力,有无关 节僵硬、活动受限和不自主运动,被动活动时阻力是 否均匀一致等。脑卒中早期一般肌张力低下。
二、临床分类
瘫痪的临床表现
1) 单瘫: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运动无力,多为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病 变在大脑半球、脊髓前角、周围神经、肌肉。 2)偏瘫: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有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 病理征阳性等,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内囊出血、大脑半球肿瘤、 脑梗死等。 3)交叉性瘫: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常见于脑干肿瘤、炎症、 血管性病变。 4)截瘫:指双下肢瘫痪。多见于脊髓胸腰段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的 脊髓横贯性损伤。 5)四肢瘫痪: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力减退,见于高颈段脊髓病变、周围神经 病变、如炎症、外伤、肿瘤,吉兰-巴雷综合症等。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3)安全护理:运动障碍的病人重点要防止跌倒和坠床,确保 安全。床铺高度适中,应用床挡;呼叫器及常用物品置于床头 病人伸手可及处;运动场所要宽敞、明亮,无障碍物阻挡;走 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病人穿 防滑软橡胶底鞋,衣着应宽松;病人行走时不要在其身旁擦过 或在其前面穿过,避免突然呼叫病人,以免分散其注意力;上 肢肌力下降的病人不要自行打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防止烫伤; 行走不稳或步态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 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及计分法
项目 自理 进食 10 洗澡 5 修饰(洗脸,梳头、刷牙) 5 穿衣 10 控制大便 10 控制小便 10 如厕 10 床旁转移 15 行走(平地45M) 15 上下楼梯 10 稍依赖 5 0 0 5 5 5 5 10 10 5 较大依赖 0 0 0 0 0 0 0 5 5 0 完全依赖 0 0 0 0 0
体 征
瘫痪分布 肌张力 键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震颤 皮肤营养障碍 肌电图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增强 阳性 无或轻度萎缩 无 多无 神经传导正常,无失 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肌群为主 减低,呈迟缓性瘫痪 减低或消失 阴性 明显 有 常有 神经传导异常,有失 神经电位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7)全身情况: 评估营养和皮肤情况, 注意皮肤有无发红、皮疹、 破损、水肿;观察有无吞 咽、构音和呼吸的异常。
四、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躯体活动障碍 与大脑、小脑、脊髓病变及神经肌肉受损、肢体 瘫痪或协调能力有关。 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瘫痪、僵硬、长期卧床、体位不当或异常 运动模式有关。
二、临床分类
2.不随意运动 指病人在意识清醒的 情况下,出现不受主观控 制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
二、临床分类
不随意运动临床分为:
1)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小脑病变、老年人出现的摇头、 手抖等症状。 2)舞蹈样运动: 表现为弄眉、挤眼、吐舌、噘嘴、肢体舞动、 扭曲、步行时跌撞等无规律的躯干扭曲等症状。 3) 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指肌张力忽高忽低的肢体、手指缓 慢交替进行的屈曲动作,如肝豆状核变性。 4 )偏身投掷:指一侧肢体猛烈的投掷样不自主动作,肢体近 端重,故运动幅度大,力量强。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
(1)重视患侧刺激:通常患侧的体表感觉、视觉和听觉减 少,加强患侧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避免忽略患侧身体 和患侧空间,尽可能的使患侧接受更多的刺激;家属与病人 交谈时也应该握住患侧手,引导偏瘫病人头转向患侧;避免 手的损伤,尽量不在患侧输液;慎用热水袋热敷等。
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运动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运动障碍指运动系统 的任何部位受损所导致的 骨骼肌活动异常,可分为 瘫痪、不随意运动及共济 失调。
二、临床分类
1.瘫痪 是指肌力下降或丧失而导致的运动障碍,系运动 神经元损害所引起。按病变部位和瘫痪的性质可分上 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按瘫痪的 程度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按瘫痪的形式 可分为偏瘫、交叉性、四肢瘫、截瘫、单瘫等。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使用生存环境每天必须 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常使用 Barthel指数评定,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有轻度功 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者有中度功能障碍,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0分以下者有重度功能障碍,大 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0分以下生活完全需要帮助。 一般40分以上康复治疗意义大。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2)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应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体 能、疾病性质及程度,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持续时 间、运动频度和进展速度。训练前帮助病人做好相应 准备,注意合适的衣着、管路的固定等。并观察病人 的一般情况,注意重要体征、皮温、颜色以及有无局 部疼痛不适;同时注意保护或辅助,注意安全,并逐 渐减少保护或辅助量。
六、护理措施及依据
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1)早期康复干预:告知病人及家属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早期康复有助于抑制和减轻肢体痉挛的出现与发展, 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减轻致残程度和提高生活 质量。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只要意识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进行;多 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10-14天开始;其他疾病,只要 不妨碍治疗,康复训练开展的越早,功能康复的可能 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
三、运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评估
3)肌力:肌力是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主要观察活动的速度、 幅度、耐久度及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力的分级 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 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不能抬起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肢体能做抗阻力的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肌力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