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补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09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七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0分,每空1分)(1)今宵酒醒何处?。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3)人生如梦,。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5)楚天千里清秋,。

(6)舞榭歌台,。

(7),帘卷西风,。

(8)三杯两盏淡酒,。

(9)吾所以为此者,。

2、填空(10分)(1)文学常识(5分)①关汉卿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元杂剧代表作家,他和、、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②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范晔的《》、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的影响。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5分)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③副有罪,当相坐。

坐④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⑤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3、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

(3分)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调查记录:①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②繁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③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④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⑤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⑥落榜考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⑦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⑧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⑨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⑩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4、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比如见风使舵的人,我们称其为变色龙;不明事理的人,我们称其为糊涂虫。

下面的各种人如何称呼呢?(4分)⑪兢兢业业的人⑫代人受过的人⑬依附别人的人⑭恩将仇报的人⑪⑫⑬⑭5、请从下列各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然后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5分)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袁隆平与周杰伦【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进行比较。

【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理科)【答案】

【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理科)【答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理科)参考答案第一卷基础部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单项选择题II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三、填空和实验题(本题共25小题)31.[6分]0.5s32、(1)[5分]BD(2)[6分] 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天平;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刻度尺。

33.[8分] 7.62,7.57第二卷提高部分(50分)四、多项选择题III: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的得2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8.(14分)(1)由自由落体规律得,………………………3分。

…………………………………………………………………………4分(2)由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得,………………3分。

…………………………………………………………………..4分39.(16分)(1)物体P从A下滑经B到C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经C点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P对C点的压力-----------------5分(2)从C到E机械能守恒----------------------2分E与D间高度差--------------------------------3分(3)物体P最后在B与其等高的圆弧轨道上来回运动时,经C点压力最小,由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6分说明:本题学生解法较多,分步给分请各位评委确定。

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横.蛮/纵横.交错悄.然/悄.声细语矫.饰/矫.枉过正B.宿.命/宿.雨餐风挨.饿/挨.家挨户慰藉./杯盘狼藉.C.送丧./丧.心病狂门槛./直栏横槛.朱拓./开拓.进取D.纤.绳/纤.尘不染下载./载.歌载舞殷.切/民殷.财阜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B.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C.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课本是我们撷取写作素材的“富矿”,一个人、一件事、一句名言等都可“剪裁”入文,并可多角度思考运用。

请参考下面的例子,完成问题。

(5分)例:课本素材: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适用话题:①在其位,谋其政。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课本素材: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鲁迅《拿来主义》)适用话题:▲▲4.根据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4分)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根据工商总局1日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

根据这一办法,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既可以是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I卷(50 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 分,共 6 题,总分12 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袅娜.(nuó)揩.油(kǎ)澄澈.(.chè)戛.然而止(gá)B.荣膺.(yàn )拖累.(lèi)忖.度(cǔn)蓦.然回首(mò)C.稽.首(qǐ )地壳.(qiào)编纂.(.zuǎn)宁缺毋.滥(wú)D.聒.噪(guā )珍馐.(xiū)文绉.绉.(.zhòu)汗流浃.背(jiā)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是()A.报歉妨碍皇天后土老奸巨猾B.端祥诀窍鸦雀无声成群结队C.震慑敝端金碧辉煌喧然大波D.观摩凋懈难以置信和颜悦色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了。

(2)这些精美的文章,是作家生命激情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晶。

(3)我们诵读、《前赤壁赋》,会得到丰富的景的感受、情的熏陶和理的启迪。

A.风致灌注品味B.风致贯注品味C.标致灌注品位D.标致贯注品位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B.他是遇事豁达忍让、为人开朗的“好好先生”,平常并不为人事纷纭所恼,但遇到强制性指令,免不了也会作些抗争,这种随和中包含原则,是所谓绵.里.藏.针.的性格。

C.对成绩不好的同学,不能一味责备,更不能另.眼.看.待.,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赶上来。

D.有这样一个法庭,法官们为了确保辖区内5 个乡镇社会治安稳定,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多年如一日,奔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化.干.戈.为.玉.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被国人称为“墨宝”。

辽宁省锦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语文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语文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9分)1.D 2.C 3.B二、(36分)(一)(19分)4.(3分)B(夺:强行改变。

)5.(3分)C(①放囚犯回家,是他体恤囚犯思亲之苦,以忠信换忠信,但不是“大举其职”,恰有违规之嫌。

③是朝廷诏书的内容,不分是非,是元膺反对的做法。

)6.(3分)B(吐突丞璀兵败,是皇上用人不当,并非元膺致使。

)7.(10分)(1)我们这些臣子不能广求正直之士,又不能屡次进谏忠言,辜负了您的圣明之心,应当受到怪罪责罚。

(给分点:“端”“孤负”“合当”“罪戾”各1分,句意1分。

)(2)吕元膺坚守皇城门,指挥军队、部属,神态安闲自若,因此城中人都很安定。

(给分点:“指使”“部分”“以故”“帖然”各1分,句意1分。

)(二)(11分)8.①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

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

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

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

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

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

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5分,答对一点给一分)9.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②运用衬托的手法。

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③运用拟人的手法。

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6分,答对两点即满分)(三)(6分)10.(6分)⑴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⑵朽木不折金石可镂⑶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11.⑴A、CA(文章后半部分与“翻浆”也有密切关系,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猛烈地震击,并为自己的狭隘和残忍感到愧疚与不安,内心深处亦如翻浆一般的不平与疼痛。

)C(本文不属于先锋派小说,不体现荒诞性特点。

)(5分)⑵文中的“青年”是一个纯朴善良、知恩图报、不怕辛苦、执着尽孝的困苦农民。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光明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10. 06)高一化学试卷提醒考生:1、选择题的答案请用H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2、考试结束时,只上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自己保管好试卷,以备评讲之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氨水C. 纯碱D. 二氧化碳2.造成大气污染的SO2主要来源于()A. 自然界含硫化合物的分解和氧化B. 火山喷发C. 大量燃烧含硫燃料D. 工厂排出的废气3.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C. 将氮转化为硝酸,再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D. 豆科植物把含氮化合物转变为蛋白质4.从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提取硫,最合理的方法是()A. 用磁铁吸去混合物中的铁粉B. 将混合物溶于二硫化碳后过滤C. 将混合物溶解于稀盐酸后过滤D. 将混合物加热升华5.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将甲溶于水后得到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时溴水褪色,乙变为丙;在丙中加入硫化钠又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溶液乙得到沉淀戊。

物质甲、乙、丙、丁、戊中均含有硫元素,它们依次应是()A. SO3H2SO4H2SO3H2S SB. SO2H2SO3H2SO4H2S SO3C. SO2H2SO3H2SO4H2S SD. SO2H2SO3H2S H2SO4Na2S2O36.下列物质:①干燥C12 ②NaCIO ③SO2 ④活性炭⑤O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 ③④⑤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①②③④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40 g氢氧化钠溶于2 L水中,得到溶液的浓度是0.5 mol/LB. 在200 mL的硫酸溶液中,溶有19.6 g H2SO4,此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 将1.12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00 mL的盐酸溶液,得到溶液的浓度是0.25 mol/LD. 将1.17 g氯化钠溶于水,配制成50 mL溶液,得到溶液的浓度为0.000 4 mol/L8.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又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 NH3B. SO2C. H2SD. HCl9.向50 mL 18 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A. 小于0.45 molB. 大于0.45 mol,小于0.9 molC. 等于0.45 molD. 等于0.9 mol10.下列能够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事实是()A. 取少量试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 取少量试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C. 取少量试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取少量试液,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1.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A. 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B. 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很难破坏C. 氮原子的半径较小D. 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12.在标准状况下,在一个容积为V L的圆底烧瓶中收集满NH3,配上塞子、导管等进行喷泉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V/22.4 mol/LB. V/33.6 mol/LC. 1/22.4 mol/LD. 1/33.6 mol/L13.当氨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铂催化剂时,下列物质不可能产生的是()A. H2B. NO2C. HNO3D. NH4NO314.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加水溶解,再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溶液B. 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滴入酚酞试液15. 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一组( )A. NH 3和O 2B. NH 3和CI 2C. NH 3和H 2D. NH 3和CO 216.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2C CO CO +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和CO 2不再反应B. 外界条件不变,平衡混合物中CO 和CO 2的浓度不变C. 在平衡混合物中CO 的浓度一定是CO 2的两倍D. 平衡混合物中C 、CO 2、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1:217. 对下列平衡体系,改变外界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32()()()CaCO s CaO s CO g Q +- (增加CaCO 3的量) B. 2()()2()C s CO s CO g Q +- (增大压强) C. 223()3()2()N g H g NH g Q ++ (减小压强)D. 2232()()2()SO g O g SO g Q ++(降低温度)18. 下列情况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冒出大量气泡B. 对密闭容器中的NO 2气体加压使体积缩小,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 对H 2(g)+I 2(g) 2HI(g)平衡体系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 如果人体发生酸中毒,血红素的输氧能力下降。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

光明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2010.6(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做在答题卡上)1、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唐朝)的思想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这一论点的是A.新罗学生到长安留学B.鉴真东渡传播建筑医学C.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D.文臣公主入藏传播文化2、隋唐实行科举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A. 扩大了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B. 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权C.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发展D. 削弱了门阀士族的特权3、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4、唐末以来,一向是“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宋太祖登位以后,随即策划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历史闹剧,这就是A.推恩令B.托古改制C.杯酒释兵权D.重文轻武5、北宋的科举制度在隋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中有防范考试作弊、保证考试公正的措施A.实行“弥封”、“誊录”制度B.形成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C.取消考诗赋,以策论考试为主D.殿试成为定制,由皇帝掌握录取权利6、“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

”南宋诗人楼钥的这一诗句反映了当时农民因地制宜开辟了A. 圩田B.梯田C.沙田D.旱田7、明朝有一种“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的机构。

这种机构直接听命于A.内阁B.皇帝C.刑部D.锦衣卫8、以下反映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形成文官体制②废除丞相制度③设立军机处④创设三省六部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9、“流寇起于陕西。

先是明室以辽军起,屡次加赋。

又值荒年。

于是叛卒、驿夫、饥民,结伙群起。

”(钱穆《国史大纲》)文中谈及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①矿监、税吏对工商市民恣意盘剥②赋税之外加派苛捐杂税③连年饥荒,民不聊生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A. ①③B.①② C. ③④ D.②③10、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曾极尽讽刺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外贸易,说它对外围小国来说是一本万利的。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A CBDD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 330. 12. 34-. 13. 14. 32.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解答须写出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 解:(必修4第2.4节例1、例2、例3的变式题) (1) 1cos 601212⋅=︒=⨯⨯=a b a b -------------------3分 ()()143-∙+=-=-=-22a b a b a b ------------┄┄┄┄┄6分(2) -==a b ---------------------9分==┄-----┄┄┄┄12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解:(必修4第1.4节例2、例5的变式题)1cos 2()222x f x x +=+ -----------------------------------2分11cos 2222x x =+ 1sin cos 2cos sin 2266x x ππ=++------------------------------4分 1sin(2)26x π=++-------------------------------------------6分 (1)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2T ππ==.---------------------------8分 另解:用周期的定义,得()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8分 (2)当222()262k x k k πππππ-≤+≤+∈Z 时,()f x 的单调递增,-----10分故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6k k k ππππ⎡⎤-+∈⎢⎥⎣⎦Z 。

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1 Na +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 化学 参考答案(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 2.C 3.B 4.C 5.D 6.C 7.A 8.D 9.C 10.B11.A 12.C 13.B 14.A 15.D 16.A17.(8分,每空2分)18.(6分,每空2分)(1)反应时间 (2)> (3)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对照研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9.(12分,除(1)外,其余每空2分)(1)2、ⅥA (2分,各1分) O 2、O 3 (2分,各1分)(2)(3)Na 2O 2 3.020.(10分)(1)CH 3CHO (2分) (2)加成反应(1分)(3)CH 3CH 2OH + CH 3CO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4)①防止暴沸(1分) ②上(1分) 分液漏斗(1分) 防止倒吸(1分)21.(10分)(1)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1分)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1分)(2)MnO 2 + 4HCl (浓)△ MnCl 2 + Cl 2↑ + 2H 2O (2分) HCl (1分)(3)Cl 2 + 2OH - == Cl - + ClO - + H 2O (2分)(4)③(1分) Cl 2 + 2KI == 2KCl + I 2(2分)22.(6分,每项过程1分,结果1分。

)c(CO 2) = 0.02 mol·L -1(2分);m(H 2O)= 5.4 g (2分);υ(CO 2) = 0.01 mol·L -1·s -1(2分。

其中,反应速率也可用其他物质表示)。

20092010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参考答案与录音原文)一、参考答案第Ⅰ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5 BAACC 6-10 CBABA 11-15 BACBB 16-20 BAACB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35小题,满分45分;其中21-35小题,每小题1分,36-55小题,每小题1.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21-25 DDBCA 26-30 BCDAC 31-35 CDCAB第二节:完型填空36-40 BDCAD 41-45 ABADC46-50 ACABC 51-55 DABCB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56-60 BADCD 61-65 ACADC 66-70 CBCAD 71-75 BBDCB第II卷(共35分)第四部分: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e改为using 77.which后加was或去掉which 78.正确79.去掉the 80.either改为too 81.去掉it 82.became改为become83.told 改为said 84. people前加of 85. Send 改为Sending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一、评分原则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4、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试。

5、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内容要点:1、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与人打交道;2、要做一个诚实的人;3、要做到表里如一;4、要谦虚;5、骄傲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更不用说友谊了;6、不能自私,要学会关心他人。

广东省执信中学等四校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答案

广东省执信中学等四校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答案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A(A.ruò/nuò yàn/yǎn qì/qiè B.yīn/ān xuàn/xuàn yǔ/yú C.xiáo/xiáo ráo/r ǎo yán/xián D.dí/zhé càn/cán chù/ chù)2.C(A.冥顽不化B.心慌意乱出言无状 D.聊以慰藉如坐针毡)3.D(A.门户之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多用于学术上或艺术上。

门户:派别;见:成见。

B.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

微,微小,隐约;著,明显。

C.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D.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是耳聋的人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人,用于形容列车轰隆声不恰当)4.B(李商隐是晚唐诗人)5.B(王:动词,统一天下)6.A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B.副词,表示判断,是/副词,表示转折,竟然。

C.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来。

D.代词,它们的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7.C(其余三项“之”都是代词)8.C(“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话并非孟子所说。

“夫子之谓也”应理解为:(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9.(1)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宜:应该,应当,1分;爱:吝啬,1分;主谓倒装句式1分)(2)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见:表示被动,1分;为:因为,1分;大意1分。

)10.第四句运用虚写(想象、曲笔)手法(1分),不直接写征人思亲,而是设想亲人思亲之愁(2分),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征人思乡之愁绪,感染力强(1分)。

[4分。

手法1分,分析2分,作用(含表达效果关键词或情感)1分。

]11.这首诗表述的是久戍不归,思慕亲人的愁情(2分),而《从军行》之四表现了戍边战士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2分)。

09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09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 16 Na—23 S —32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Ba(OH)2B、H2SO4C、NH4NO3D、H2O2、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A、反应物的结构B、压强C、催化剂D、温度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一水合氨B、纯碱C、硫酸铜晶体D、二氧化碳4、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当处于相同同温度时,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ml 0.1mol/ LNa2S2O3和10ml 0.1mol/ LH2SO4B、10ml 0.2mol/ LNa2S2O3和10ml 0.1mol/ LH2SO4C、10ml 0.1mol/ LNa2S2O3和10ml 0.2mol/ LH2SO4D、10ml 0.2mol/ LNa2S2O3和10ml 0.2mol/ LH2SO45、下列溶液碱性最强的是:A、4g氢氧化钠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B、0.0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D、c(H+)= 1×10-14 mol/ L的溶液6、配置250mL0.1mol/ L的盐酸,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25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玻璃棒、烧杯、托盘天平B、250mL容量瓶、碱式滴定管、玻璃棒、烧杯、药匙C、25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D、250mL容量瓶、碱式滴定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7、对于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氢气的生产,其中有一步是:CO(g) + H2O(g) CO 2(g) + H2(g) + Q然后通过加压、冷却使CO2转化为干冰,分离出H2,可获得二种有价值的物质。

为使上述反应的平衡尽可能向正方向移动,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增大CO浓度B、增大H2O蒸气浓度C、加压D、适度降温8、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A、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B、氮原子的半径较小C、氮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很难破环D、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9、氯水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氯水里含有:A、HClB、HClOC、Cl-D、Cl210、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产物是:A、H2、NaOHB、Cl2 、NaOHC、H2D、Cl211、下列措施能使纯水中:H2O H+ + OH-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是:A、加热B、加盐酸C、加烧碱D、加蒸馏水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盐酸:OH-+ H+ -→ H2OB、铁和稀硫酸:Fe + H+ -→ Fe3+ + H2↑C、硫酸铜和氢氧化钾:Cu2+ + 2OH--→Cu(OH)2↓D、亚硫酸钠和稀硫酸溶液:Na2SO3 + 2H+-→2Na+ + SO2↑ + H2O13、下列反应中,不能用CO32-+ 2H+-→CO2↑ + H2O来表示的是:A、大理石与盐酸B、碳酸钠与硫酸C、碳酸钾与盐酸D、碳酸钠与硝酸1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OH-、SO-24B、Ag+、NO3-、Na+、I-C、Na+、K+、H+、HCO3-D、Na+、Mg2+、Cl-、SO-2415、下列物质溶液PH>7的是:A、NaNO3B、K2CO3C、NaHSO4D、NaCl16、把醋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溶液PH=7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B、氢氧化钠稍过量C、醋酸稍过量D、无法判断17、下列物质中所含氯化氢分子个数最多的是:A 、20g 氯化氢B 、标准状况下22.4L 氯化氢气体C 、2L ,0.75mol /L 盐酸D 、6.02×1024个氯化氢分子18、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补考试卷.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补考试卷.

奉化职教中心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10=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暑假里,小王跟随旅游团去观赏塞.外风光,没想到半路上车辆严重堵塞.,只得胡乱塞.几块饼干权充午餐。

B、据沈从文《边城》记载.,这位老人默守渡口,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天天渡船载.客,已有五十载.了。

C、他行.伍出身,野营拉练、行.军打仗,自然在行.。

D、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又纯朴本分.,为爷爷分.担劳务占据了她生活最重的分.量。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慎重栅栏点缀禁锢B、咳嗽洗漱羞愧倩影C、慷概清澈凝惑溺爱D、娇喘姣花骄傲矫健3、一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只是长方形的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

②这将是被后代怀着之情朝拜的圣地。

A、土堆陪伴敬畏庄严B、土丘陪伴敬仰庄严C、土丘荫庇敬仰尊严D、土堆荫庇敬畏尊严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地一句是(A、赵本山炮轰央视是炒作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

..尚小。

B、黛玉连忙起身接见C、可怜....不俗。

..辜负好韶光。

D、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6、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那么为什么常人没有感觉到科学美呢?责任在科学家。

(反问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C、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拟人D、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比喻7、下列介绍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曹禺原名万家宝,《雷雨》是他的处女作,创作于1933年,主要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高一期末语文补考试卷答案

高一期末语文补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yǎn)B. 遥不可及(jí)C. 惊涛骇浪(hài)D. 漫不经心(m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便捷,这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决定增加课外辅导时间。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长,但内容空洞,没有深度。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水落石出B. 车水马龙C. 满载而归D. 一帆风顺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湖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她的声音非常悦耳。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破旧B. 看见C. 破晓D. 看书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什么是幸福?B.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C. 他的成绩如何?D. 他是否去了图书馆?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雨滴跳跃着落在地上。

C.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引导我走进知识的海洋。

D. 那只小鸟欢快地歌唱着。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座山。

B. 那本书厚得像一本字典。

C. 那个湖宽广得像一片海洋。

D. 她的笑容美得像一朵花。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名词的是:A. 快乐B. 学校C. 老师D. 学习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聪明、勇敢、善良。

B.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小鸟唱起了歌。

C. 他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

D.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离骚》是我国古代哪位诗人的代表作?3. 《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__________。

高一语文期末补考试卷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补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qì)B. 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比赛不得不推迟。

D.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显然是生病了。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B. 轻车熟路C. 神采奕奕D. 一丝不苟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每天早出晚归。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雨后的天空像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明亮。

D.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落B. 等C. 做D. 来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

答案:追求真理7. 《庐山谣》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答案:拟人8. 《桃花源记》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的世外桃源。

答案:和谐美好9. 《兰亭集序》中,作者通过描绘兰亭的景色和文人雅集的盛况,表达了对()的赞美。

答案: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10. 《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等章节。

答案:《颜渊》、《雍也》、《八佾》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要概括《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的主要内涵。

20009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20009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A诌zhōu B呱gū D颀qí)2、A (A回溯B盘踞藕断丝连C幅员戛然而止D征募标新立异)3、D(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用在这里不当。

)4、A(B项赘余,去掉“造成”;C“能否”不当;D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与“农民”互换位置。

)5 C(A括号里的解释应紧贴被注释的词,应为: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B冒号应改为破折号;D句号应放在引号后面。

)6、C(原文是“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无“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的信息。

)7、B(能刺激蘑菇生长的是“链霉素”,而不是“活细菌”。

)8、D (A项“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不一样的,原文是“不同的‘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B项“很容易遭受虫害侵袭”的是“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而不是“轮作”;C项原文语句是“今后应可仿此研发”,而未“正准备着手研发”。

)9、B 项“稍”应为“逐渐”。

10、A (D项“而”都表示修饰;A项第一个“以”表示因为,第二个“以”表示目的; B项“既”都表示已经;C项“之”都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C(诸侯背叛项羽,是因为他杀了义帝。

)12、(1)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忌的君主呢?(3分)(2)不采纳他的意见,却杀掉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3分)(3)为范增设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不能就离开他,难道不是坚毅的大丈夫吗?(4分)13、(1)答案一:“薄薄轻轻”和“重重叠叠”这两个叠词用得妙。

“薄薄轻轻”写出了雾的虚无缥缈,“重重叠叠”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这两个叠词写出了山间清秋黎明特有的朦胧美。

(答出两个叠词给2分,分析恰当给2分,意思对即可)答案二:“冲”和“放”用得妙。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广州市七区联考试题(语文)答案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广州市七区联考试题(语文)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断句和翻译】(1)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3分。

每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中间可断可不断。

](2)①各位老先生从此都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他。

[3分。

“于是”、“及”各1分,大意1分]②这正是不善于在困穷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表现。

[3分。

判断句式1分,“穷”1分,大意1分]12.【古诗鉴赏】(1)苏词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无成的感慨,戴词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慨。

[2分。

1空1分,意思对即可](2)①同:都突出表现周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将军的特点。

(重点表现周瑜是一个年少有为的军事统帅形象)。

②异:但两词的写法及表现的侧重点不同。

苏词着墨多(从其服饰、神态、动作等方面具体地描写,既正面描写,又侧面烘托),重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儒将(英气勃发、儒雅潇洒、指挥若定的青年将军)形象;戴词着墨少(对周瑜在大战过程中的形象缺乏具体的刻画),仅用“气吞区宇”四字高度概括地(笼统地表现)写出他的英雄气概。

[5分。

“同”1分。

“异”4分。

从详略的角度去写法各1分,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各1分。

]13.【名句名篇识记】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②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④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6分。

任选三句作答,多答按前三句计算。

每空1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给分。

]14.【信息筛整】B、E(B项是既雅且高的现象,E项是不雅且不高的现象。

)15.【信息筛整】C(“豪门”化、“帝王”化的物质设施有可能与人的言行举止相得益彰,更有可能是相形见拙。

)16.【概括要点】“雅”是指各种体现物质文明进步的现象和事物,“高”是指高尚的、文明的行为和风尚。

要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要增强文化底蕴,要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或“将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谐调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政治期末测试试卷答案(90 分钟完
成)
(满分100分,闭卷)
一。

单项选择题(16分)
1。

C 2.D 3.D 4.A
5.D
6.D
7.D
8.B
二.不定项选择(24分)
1.ABCD
2.AD
3.ABCD
4.ABD
5.B
6.BCD
7.C
8.BD
三.简答题(34分)
1.①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

(3分)
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深化改革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

(5分)
2.①公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3分)
②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分)
③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对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分)
3.存美元合算,一年后,存美元获得的利息是140元,存人民币获得的利息是135元(3分)。

(2)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的高低及调整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向;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消费水平提高得过程中,相应调整消费项目,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5分)
四.运用分析题(15分)
1.(1)2007年四个季度GDP增长速度都高于11%偏快。

(1分)
2008年前3季度GDP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

第3季度GDP 增速低于9.5%,要防止出现明显下滑。

(2分)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计划手段。

(各1分)
(3)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分)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发展;(3分)保障民生,住有所居;社会和谐发展;( 3分)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