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6.诫子书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
4.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家族背景,认识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5.主题探讨:通过学习《诫子书》,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
6.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1)句子解析: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尤其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举例:解释“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中的“夫”字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2)文化背景的把握:对于诸葛亮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举例:讲解三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教育观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诫子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自我勉励、自我约束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家书中的教育智慧。
(3)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家族背景,认识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举例:介绍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阐述古代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4)主题探讨:深入探讨勤奋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克制欲望、培养品德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得相当顺利。他们能够将《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出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时,应更加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便让学生们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讨论成果,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这类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横线字注音.教huì ( ) 劝miǎn ( )年与时chí()险zào ( )遂成枯落( ) 淫慢( )淡泊( ) 夫君子之行( )2.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语。
(1)诫子书(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下列句子的画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陈太丘与友期行B .非淡泊无以明志博学而笃志C .意与日去目似瞑,意暇甚D .将复何及及其家穿井5.下列句子的画横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君子之行因往晓之B .静以修身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C .夫君子之行逝者如斯夫D .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只要用心,词性区分并不难:“桌子”“头发”是名词;“强壮”“苍白”是形容词;“这”“他”是代词。
B .“令尊”“高寿”是敬辞,“家君”“寒舍”是谦辞。
C .汉语中不少词语带有感彩,如“见异思迁发暴虚荣”是褒义词,“随声附和”“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D .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使句子更具感彩和说服力。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就有两组反义词“虚心”和“骄傲”,“进步”和“落后”。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全文不足百字,以议论为主,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B .诸葛亮在信中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学习,第三是惜时。
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C .诸葛亮在文中指出“静”是学习的前提,只有“静”オ可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心无旁鹜地学习、沉思及反思自己的作为。
D .诸葛亮在信中对儿子晓之以理,先从反面论述了不静之害,又从正面说静理,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课时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将复何及.(来得及)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3.下列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提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是“静”和“俭”。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淫慢”和“险躁”的害处。
D.文章最后一句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顾野有麦场,场王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5.某中学开展“秉承诗书传家,传承优良家风”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在写“耕读传家”时,小卉同学对使用哪种字体很是犹豫,请你帮他选择并简述理由。
(楷书)(隶书)(行书)(2)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
(只填字母)从中,我明白了“家”满载着爱和期望;从中,我明白了“家”是一份真诚和信任;从中,我明白了“家”是绵绵的思念和温暖的避风湾;从中,我明白了“家”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诸葛亮《诫子书》C.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D.曾子杀猪(3)活动结束后,小卉写了一段感言,请你修改。
【甲】对个人而言,家风是我们从哪儿来的根、到哪儿去的魂,对社会而言,家风是一种情怀、一种积淀、一种信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16 诫子书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ú) (2)淫.慢(yín)(3)遂.成枯落(suì)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4)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6)意与日.去(岁月)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5课 诫子书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15 诫子书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2.选出对《诫子书》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A.选文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劝诫。
B.选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
C.诸葛亮劝诫刘禅要亲贤远佞,做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
D.选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生的总结。
3.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理屈词穷B.穷追猛打C.穷乡僻壤D.山穷水尽4.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5.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6.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等。
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
(不能重复)成语:故事:(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下联: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
(100字左右)二、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3)年与时驰.(4)淫慢则不能励.精8.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理由:9.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
(用原文词语填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人教版(2016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诫子书》中诸葛亮的教育观念,包括静心修身、勤俭养德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诫子书》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挑战和乐趣。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出与学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讨论诸葛亮教育观念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提升审美情趣:感悟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4.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5. 塑造良好品格:学习诸葛亮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7. 拓展阅读:推荐与《诫子书》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提高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 培养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诸葛亮的教育观念,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解读,提高思辨能力。
3. 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解其含义和修辞手法。
4. 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探讨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诫子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精湛短小,作者诸葛亮通过书信形式的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3、熟读成诵,感悟先哲情怀,立志修身笃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湾诗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学们这两句诗里面的“书”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诫子书》。
明确学习目标:(白板显示)关于作者的一些文学(白板显示以下内容)诸葛亮字(),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八年级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诗歌《书愤》中这样赞颂他:,。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师提问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指出优缺点)2、师明确读音及停顿。
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 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白板显示《诫子书》楷书书法,学生看书法原文大声朗读。
(书法作品无句读,既能考查学生的停顿及朗读水平,又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书法)4、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第15课《诫子书》同步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同步作业2021—2022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句子默写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2.(1)《诫子书》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三国时蜀汉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诫子书》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作者从__________、修身、__________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三、文言文阅读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B.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C.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2)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成现代汉语。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出,作者认为“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条件。
B.“夫学须静也”说明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静”只是表示单纯的内心宁静专一,没有丝毫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说明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5 《诫子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参考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二、说说你对以下两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不内心恬淡,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静、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1.2.3.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背诵全文。
点拨:理解文意并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
3.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你对诸葛亮的了解,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段作文。
有关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隆中对》等。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挥泪斩马谡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三顾茅庐舌战群儒有关诸葛亮的俗语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有关诸葛亮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八阵图》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杜甫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陆游跟诸葛亮有关的作品及创作《隆中对》连弩木牛流马八阵图有关诸葛亮的成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欲擒故纵淡泊明志苟全性命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三顾茅庐有关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摆设八阵图)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指平定南中时,诸葛亮七次设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一心只为酬三顾:(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恩情)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刘璋,夺得根据地)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平定)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面与曹魏对抗→→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战船,大获全胜)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最新:16-诫子书
品德高尚的人。
明确志向。明,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明确,坚定。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 神,不分散精力。
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
9/14/2019
12
放纵懈怠。淫,放 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 相对而言。险,轻薄。
疾行,指迅速逝去。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9/14/2019
36
1.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 高尚的品德。
2.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 平和清净、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9/14/2019
37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 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9/14/2019
14
非学无以广才( 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 )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古义:轻薄 治,古义:修养
今义:危险,惊险 今义:治理
)
年与时驰(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9/14/2019
15
◆一词多义
意与日去( 消失 ) 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离开 )
以
9/14/2019
了哪种论证方法?
9/14/2019
22
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 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 果一个人“淫慢”“险躁”,无静心, 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运 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9/14/2019
2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诫子书课后作业习题 新人教版
诫子书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淡泊.()致.远()励.精()yín()慢险zào() suì()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________________(2)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________________(3)非学无以广才..广才:______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________________(5)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3)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阅读拓展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及答案第15课《诫子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及答案第15课《诫子书》课时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自《周公诫子》,有删改)3.写出下边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险躁则不能治性 ()(2)子无以鲁国骄士 ()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文:课时训练答案一、1.D 点拨:D项正确的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险躁则不能治性二、3.(1)修养 (2)因为4.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5. (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诫子书(第02课时)-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1.主旨归纳。
诸葛亮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做起,切忌“淫慢”“险躁”,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并珍惜时间。
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淡泊.()淫.慢()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悲守穷庐.()2.fúbóyín zào chílú1.怎样理解文中的“静”字?“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
因此,修身养德时需要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
“静”是学习的前提。
“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要做到“静”,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
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明确坚定,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
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2.文中是如何在简短的语言中表达深长的意味的?本文仅仅86字,却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志与学,等等。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因此,他告诫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而志向的树立和实现又以“淡泊”“宁静”为前提。
因此,诸葛亮在开篇就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指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君子之行”。
3.分析文章严谨的说理结构。
文章一开头,作者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
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
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必须学习。
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堂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15课诫子书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淡泊.(bó) 险躁.(zào)B.致.远(zhì) 枯.落(kū)C.淫.慢(yíng) 穷庐.(lú)D.励.精(lì) 治.性(zh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君子:(2)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3)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4)险躁则不能治.性治:(5)年与时驰.驰:(6)将复何.及何:3.下列句中“以”的意思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志无以.成学C.非淡泊无以.明志D.非学无以.广才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B.非淡泊/无以明志C.夫学/须静也D.淫慢/则不能励精☞5.下面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年与时驰.B.意与日去.C.非志.无以成学D.险.躁则不能治性6.根据提示默写。
(1)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来劝勉他们。
(2)《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达到)B.夫.学须静也(夫:大丈夫)C.夫君子之行.(行:行为)D.遂成枯落..(枯落:凋落,衰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9.作者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10.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11.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测试时间:20分钟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淡泊.(bó)险躁.(zào)B.致.远(zhì)枯.落(kū)C.淫.慢(yínɡ)穷庐.(lú)D.励.精(lì)治.性(zh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淫慢则不能励.精(2)意.与日去(3)将复何及.3.古人既取名,也取字,且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来取,别有趣味。
“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____”与“____”同义。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____”与“____”反义。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阐述如何实现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2)《诫子书》中阐述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修身养性有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5.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A.千古仰威仪B.功定属元勋C.宁静而致远D.一对足千秋6.(2023湖北黄冈部分学校第一次测评)语文实践活动。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为此,学校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结束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打算怎样劝说他?答:二、阅读题(2023重庆江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1.《説文解字》: 敕也。
从言,戒聲。
左“舌”上加一小横,表示从口出,由舌头发出的声音。
作偏旁多与说话等语言行为有关。
右“戒”下部两只手,拿着武器“戈”,表示手拿着武器警戒的意思。
2.《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
这一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
北伐前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北伐中54岁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辞谆谆的《诫子书》。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与兄瑾言子瞻书》
第一课时 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1.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②“君子怀德”——《论语》
③“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德”左边部分的含义是道路或者方向。
右边上半部分是眼睛上加一竖线,表示目光向前直视;下半部分“心”,表示心胸的坦荡,也表示发自内心。
合起来的意思是:目正、心正、行动正直才算是有德君子。
3.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第二课时 课后练习。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6课 诫子书 课时练含答案(1)
《诫子书》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淡泊.(bó)险躁.(zào)B.致.远(zhì)枯.落(kū)C.淫.慢(yíng)穷庐.(lú)D.励.精(lì)治.性(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非淡薄无以明志B.非宁静无以至远C.淫慢则不能厉精D.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2)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5)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6)多不接世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习题资料:16《诫子书》 (含答案)-可打印精品
16《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答案: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淡泊.()致.远()励.精()
yín()慢险zào()suì()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
..无以明志淡泊:________________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________________
(3)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________________
(4)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慢:________________
(5)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非宁静
..无以致远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阅读拓展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
(1)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0·山西)请摘录一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0·山西)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
(用原文词语填空)
三、自主探究
10.(2020·江西抚州)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走进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观察下边的文字:
山水鸟羊
从古人造字方法的角度,写出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抚州又称“羊城”,如果把“羊”作为抚州的城市形象,请你仿照“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的形式,换一个字为“抚州城市形象”拟个名字,并简要说明拟名理由。
(3)鲁迅对中国文字的评价: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从汉字音、形、义的角度,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汉字的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ózhìlì淫躁遂
2.(1)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达到远大目标
(3)增长才干
(4)放纵懈怠
(5)疾行,指迅速逝去
3.(1)精力集中。
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2)轻薄。
危险,不安全。
(3)懈怠。
指速度低,与“快”相对。
4.(1)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精力集中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C 解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1)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明确”。
(2)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
7.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8.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
9.淫慢险躁
10.(1)它们都是象形文字,这些字都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而造出的。
(2)示例一:沸羊羊。
寓沸腾、飞翔的抚州。
示例二:乐羊羊。
寓快乐、祥和的抚州。
示例三:富羊羊。
寓富裕、幸福的抚州。
(3)示例:汉字,听是一首歌;汉字,看像一幅画;汉字,品似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