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里学复习系列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相关问题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施幼儿教育。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 儿童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儿期:触觉和听觉是初级感觉,视觉和嗅觉逐渐发展;幼儿期:感觉运动整合能力增强,动作逐渐精细;学龄前期:感觉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手眼协调进一步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幼儿期:能进行简单的类比思维,但思维仍受限于具体情境;学龄前期:操作思维逐渐发展,开始具备逆向思维能力;早期学龄期:逐渐具备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3. 儿童的情感发展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依恋行为和情感反应;幼儿期: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和情感调节能力;学龄前期:情感表达更加成熟,开始体验到社会情感。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重点关注儿童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以刺激和反应的连续性为基础,强调通过条件反射和塑造形成习惯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学习。

3.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注重社会情境对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影响。

4.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实践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2. 游戏教学法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亲子共读通过和家长一起阅读、讨论和互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案例1. 游戏中的认知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如堆积积木、穿珠子等,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幼儿心理学复习汇编

幼儿心理学复习汇编

选择题1、动机的基础是人在(D )。

A、感知B、思维C、想象D、需要2、心理是(B )的机能。

A、心脏B、人脑C、客观现实D、生理成熟3、(C )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A、心脏B、人脑C、客观现实D、生理成熟4、正常的(A )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客观现实D、能动反映5、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B )提出的。

A、格赛尔B、劳伦兹C、皮亚杰D、普莱尔6、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C )作用。

A、决定B、诱导C、主导D、控制7、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 D )。

A、能力B、性格C、兴趣D、需要8、(C )能调动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A、想象B、幻想C、兴趣D、需要9、注意是感知觉的( A )A 、开端B 、条件C 、发展D 、目的10、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C )A、清晰性和指向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指向性和集中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11、3-6 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 )A 、无意注意占优势B 、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12、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 这是( 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3、“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A )A.广度B.稳定性C.选择D.范围14、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D )A、15 分钟B、5分钟C、7 分钟D、10分钟15、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 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B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6、儿童在唱歌时常常忘了做动作, 说明儿童注意的( C )较差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7、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每个小朋友复述的故事却不一样,这说明幼儿具有( A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18、小朋友正在听老师讲故事,教室里突然响起鸟叫声,幼儿就会去关注小鸟,说明幼儿注意具有(B )的特性A、转移B、分散C、分配D选择19、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D )A、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C 、幼儿的方位辩别能力比较弱D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幼儿心理学复习章节练习(1-2章)含答案

幼儿心理学复习章节练习(1-2章)含答案

暑假练习(一)1.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B )A 感知觉B 认识过程C 情感过程D 意志过程2.大脑部分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 A )A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B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 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D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3.看到、听到、想象、记忆是( A )A 心理过程B 心理状态C 个性特征D 能力倾向4.( B )的顺序性为幼儿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 遗传B 生理成熟C 环境D 教育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 D )A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B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 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D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6.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B )A 脑的成熟B 遗传素质C 实践活动D 教育7.狼孩的经历主要反应了( C )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 遗传B 生理成熟C 环境教育D实践活动8.双生子爬楼梯说明( B )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 遗传B 生理成熟C 环境D 教育9.推动人的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D )A 意识B 心理C 意志D 动机10.影响幼儿心理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是( A )A 幼儿的需要B 幼儿的能力C 幼儿的性格D幼儿的行为习惯11.在一定程度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 遗传B 生理成熟C 环境D 教育12.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是( C )A 心脏B 大脑C 客观现实D 大自然13.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是( D )所作。

A 皮亚杰B 劳伦兹C 维果茨基D 格赛尔14.关键期概念是( B )提出的。

A 皮亚杰B 劳伦兹C 维果茨基D 格赛尔15.最近发展区概念是( C )提出。

A 皮亚杰B 劳伦兹C 维果茨基D 格赛尔16.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

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这是( D )认为的。

A 皮亚杰B 劳伦兹C 维果茨基D 格赛尔17.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C )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 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3、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需要,二是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

4、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5、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6、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②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③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在教师指导下,同龄伙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心理,特别是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家庭中父母有意识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行为态度、是非爱憎等,给予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7、教育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幼儿心理的发展。

教育总是要通过幼儿的积极活动,引起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领会、掌握,才有可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主观能动性)8、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在每一个阶段中既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一个阶段里总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9、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判断 &改错)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10、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

《幼儿心理学》作业一●复习要点一: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是在1879年。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能力、气质、性格。

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4.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游戏。

5.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6.人的大脑皮层中的颞叶是跟人的哪种感觉有关联听觉。

7.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8.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谈虎色变。

9.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10.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3岁~6、7岁。

1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行为主义学说的是人的发展中遗传起到极大的作用。

13.下列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学一般应用的研究方法写作法。

14.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15.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复习要点二:1.心理是主客观在具体活动中的对立统一。

2.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3.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由于观察法能主动引起一定的心理现象,所以常用于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

5.让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

6.心理活动不是由心脏产生的,是由大脑产生的,所以,心理是大脑的机能。

7.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8.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跟像镜子对人的反映不同。

9.儿童身体发展的顺序是从头部—下部,从上肢—下肢逐渐发展。

10.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也学不会这些行为。

1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12.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13.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4.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材料业精于勤荒于嬉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3-6岁阶段幼儿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和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0-17岁●幼儿心理学(0-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第一章关于心理(实质)1、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1)人脑对现实的反应,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应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例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个人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现实的反应(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4)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婴幼儿身上,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实证研究横向研究观察法调查法研究方法纵向研究实验法理论研究知识点1.按时间上的取向把研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概念见课本11页纵向研究-----------------------------知识点2、观察法概念:----------------------------------------------------------------见课本12页地位:观察法是实证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最常用最实用的方法知识点3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3、作品分析法(研究者从儿童的艺术作品中、作业、考卷中分析幼儿心理特点)知识点3实验法概念--------------------------见课本地位:是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童⼼理学复习资料⼉童⼼理学复习资料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条件:⼉童的需要能得到即时的满⾜;母亲能积极、敏感的回应孩⼦的需要。

社会化代理⼈:母亲1-3岁⾃主对羞愧危机:获得⾃主感,克服⾃我怀疑、羞耻感。

条件:给孩⼦⾃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的事情⾃⼰做。

社会化代理⼈:⽗母亲。

3-6岁主动对内疚危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

条件:让⼉童承担责任和社会义务,对孩⼦的失败给与保护性态度。

社会化代理⼈:家⼈。

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态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化)之间的⼏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童个体本⾝发⽣交互作⽤,这种作⽤结果导致⼉童不同的发展⽔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态学理论由⾥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态圈微观系统处于中⼼点,是指⼉童在即时环境中的作⽤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童⾃⼰主动接受和探索外部信息,属于⼀种相对封闭的⾃为系统。

其⾏为带有很强的个体⾊彩,这就是他们的⽣理能⼒、⽓质体系以及外部塑造的⼼理⾏为体系。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的外围,相对于微观系统它的交互作⽤范围更⼤⼀些,包括伙伴、⽗母、居家邻居、托幼学校、诊所、社区活动场所等即时环境。

⼉童和这些环境要因相互影响,每种状态都是双⽅共同作⽤的结果,⼉童和⼤⼈以及伙伴⼀样都是主动的,直到建⽴⼀种氛围和价值的平衡。

中间系统保证了家庭氛围中社会因素的加⼊。

外层系统在中间系统的外围,是⼉童环境中那些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要素,是⼉童⾮即时性的环境。

正式组织,如⽗母的⼯作室、宗教机构和社团的健康福利服务。

⾮正式的组织,如⽗母的社会⽹络——提供建议、友谊和经济帮助的朋友和家庭成员。

这些系统提供了⼉童发展的制约和⽀持。

外系统的衰弱会带来消极影响。

由于个⼈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童的⽐率在增加。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章节练习复习(含答案)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章节练习复习(含答案)

1. 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 C )A.能辨认左右B.能辨别上下和前后C.能辨别上下D.能辨别上下和前后,并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2.无论是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D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3.幼儿认为“早上就是起床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则是妈妈来接的时候”,这说明儿童知觉是( B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B.依据他们具体生活活动C. 根据日夜和季节的变化D.依靠成人教授4. ( B )开始能够正确地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A.3-5岁儿童B. 5岁儿童C.3岁儿童D. 2~5岁儿童5.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6.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橘子,会感到橘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 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7.( D )幼儿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A.幼儿前期B.幼儿初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8.( B )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东、西、南、北、的知觉。

A.空间知觉B.方位知觉C.时间知觉D.距离知觉9.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们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的( B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花瓶人头双关图中的花瓶、人头都易被感知”,这体现的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开来。

它受( B )的影响。

A.对象的活动性B.对象与背景的差别C.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D.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的相结合11.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 D )。

A. 方位知觉B. 形状知觉C.距离知觉D. 颜色知觉12.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节幼儿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心理现象。

心理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生理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包括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在进长的过程中的不同的阶段依次形成。

第一部分:是脑最古老的一部分,位于头颅内的最底层,称为脊髓、延脑、中脑和旧小脑,负责的基本的生理机能,如呼吸、心跳、血压、反射、视听感觉综合、动作平衡和身体协调等。

第二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中间位置,称为间脑和新小脑,间脑主要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维持大脑各部位的兴奋、负责处理反应。

新小脑主管运动协调等。

第三部分:位于头颅骨部的是高层,是进化过程中较后形成的部分,称为大脑。

大脑主要负责神经活动。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有关,额叶控制着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二、什么是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和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幼儿理学是:主要研究是3-6岁幼儿,是研究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一门学科。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儿童是有他物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是想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幼儿心理学的任务是:(1)阐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的趋势。

(2)提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年龄特征: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通、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第二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一、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是科学的基本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示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幼儿心里学复习

幼儿心里学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B. 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C.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D. 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变化2.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A. 心理的种系发展B. 心理的种族发展C. 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D. 个体心理发展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 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 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 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 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 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A. 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B. 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C. 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D.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6. 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

A. 科学心理学B. 科学儿童心理学C. 科学发展心理学D. 科学社会心理学7.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

A. 1879B. 1882C. 1900D. 19058.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 达尔文于1876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B.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D. 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9.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A. 横断研究B. 纵向研究C. 个按研究D. 因果研究10.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

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相关研究D. 因果研究11.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趋势.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复现过程 4动机过程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 2紧张型 3淡漠型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差,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 2阅读理解障碍 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症.1、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1)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2)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去适应(3)连续与阶段问题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或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4)关键期问题2、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P55(1)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生态化: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日益现代化(3)研究中的综合化趋势了解.在同一研究中使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去考察问题;强调多变量设计;研究方式综合(4)研究中的跨文化趋势跨文化研究:指就同一问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3、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P621格塞而尔美——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主要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2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美——人格发展渐成说3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美——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美——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加——社会认知理论4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5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6)朱智贤、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651人格结构和动力观早期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部分,后来又从另一角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由自我分化而来,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至善原则”.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5、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人格发展渐成说P716、强化P761按性质分: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2按强化物分:条件强化、无条件强化3按强化程式分:连续强化、间隙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变化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化比率强化7、幼儿心理学中着名的研究方法P501陌生情境研究法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2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8、观察学习的过程P80注意: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的开始;保持:观察者在头脑中保持先前观察到的信息运动复现:把头脑中保持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在现实生活或游戏中表现出来动机作用: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9、幼儿观察力的特征P115: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10、幼儿创造力的特点及表现P1671特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2表现:在幼儿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表现.11、幼儿言语的分类P212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初步的书面言语;过度言语;内部言语. 12、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2451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3情绪对幼儿交往发展的作用1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P2751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尊、自信3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1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811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2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很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评价15、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P150泛灵论: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自我中心主义: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16、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P3031有利于儿童发展社会认知与社会技能2对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3有利于儿童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需要17、幼儿游戏的分类P3671按认知水平分类皮亚杰: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思维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前运算阶段2~7岁;有规则游戏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创造性游戏形式运算阶段11~18岁.2按社会性水平分帕登: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3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18、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373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3丰富和调节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19、幼儿综合性发展障碍类型的问题行为P4301多动症ADHD: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性,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2自闭症: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语言交往方面的障碍,兴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3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湛碍即急性焦虑症20、印刻:奥地利习性学家落伦茨提出,小鸡、小鸭等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最基本特征是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P1121、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也被认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P2422、吉普森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视崖实验用于测量幼儿的深度知觉.P109。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分为①手把手的操作:学习运动技能时;②尝试错误的操作。通过幼儿自发的尝试错误性质的操作,幼儿可能顿悟,获得学习成果;(举例:P79)③模仿示范的操作。④反复练习的操作。
3)语言理解的学习:用于成人讲解和指导下对行为与态度的学习。与婴儿相比,幼儿大量使用语言理解的学习方式;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学习更多依赖从感性入手的方式;从归纳入手的学习方式。
2)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提出。他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发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是由于联系和迁移之间有相同的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则迁移性越强;反之则迁移性越弱。
3)概化理论:概化理论否定了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的发生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强调儿童能否概括出可迁移性的原则与概念。
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别差异。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认知和理解。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拟学习、操作尝试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等。
1)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同时,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与模仿相联系。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表面的现象,4岁以后模仿逐渐内化,开始模仿学习,大量用于行为与态度方面。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直观形象性是幼儿学习的突出特点。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语言指导下使用直观材料或实际活动最适合幼儿。
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幼儿的学习,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幼儿需要安全的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的安全环境,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安全氛围。处于安全及受尊重的群体环境中,幼儿才能获得最佳的习本身感兴趣,由此引发的动机。这种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即活动本身构成了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与需求。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笔记1.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大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育,感知、认知、语言和情感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社交发展:幼儿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表达情感和需求,逐渐发展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能力。

-自我意识:幼儿逐渐认识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具备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2.情绪和情感发展-基本情绪:幼儿能够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但还需要学会适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情感发展: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关系,幼儿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情感依恋的基础。

3.认知发展-感觉和运动发展:幼儿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并通过运动行为进行探索和学习。

-语言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会说话,通过模仿和重复来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发展:幼儿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开始理解数量、空间、时间等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推理。

4.社交与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幼儿开始与同龄孩子进行互动,建立起友谊和合作的关系。

-家庭关系:家庭是幼儿社交关系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5.游戏与玩耍-游戏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类型和特点:幼儿的游戏包括自由游戏、角色扮演、建构性游戏等,它们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和虚构性的特点。

6.幼儿教育的原则-个别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节奏,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化的教学。

-情感支持:营造温暖、支持和关爱的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亲子参与: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7.儿童行为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可能因为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和激励方法。

-冲动与焦虑: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和焦虑的行为,需要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容第一章绪论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主要的研究设计:(常见题型:名词解释)纵向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聚合交叉设计: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6.研究报告的主要容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整体到部分D. 从外部到内部答案:A2.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二、填空题1.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快速发展和可塑性强2.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开始能够区分_________和他人。

答案:自己3. 幼儿期的社交能力发展包括_________、合作和分享等。

答案:轮流三、简答题1. 简述幼儿期语言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案: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词汇量迅速增加,开始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和交流。

2. 描述幼儿期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期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任务。

四、论述题1. 论述幼儿期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幼儿期情绪发展表现出情绪表达的直接性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逐渐增强。

教育者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幼儿学习情绪表达和调节,培养他们的情绪智力。

结束语幼儿心理学的复习不仅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而且对于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以上的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必然涉及以下三个变量:1.幼儿学习者2.幼儿教育者3.环境及教学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响及操作性反响把那种只是由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响称为“应答性反响〞,而把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响称为“操作性反响。

〞前者常常是个体无意、随意、不自觉的行为;而后者大多数是有意的、有目的的行为。

2、强化原理正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获得教师〔家长或他人〕的奖励性刺激。

负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他原先不喜欢的厌恶性刺激得到了解除。

3、强化原理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代币强化的方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

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之间有上下层次之分:〔1〕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的需要,如饥饿、口渴、求食等;〔2〕平安需要:指获得平安感,防止威胁的需求;〔3〕爱及附属需要:寻求温暖与友好的关系,包括被他人接纳、保护、关注等;〔4〕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及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精神层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平安需要的满足对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布置与安排幼儿学习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要营造学习的平安、温馨环境。

奥苏贝尔提出了“后括学习〞。

在分析“后括学习〞的根底上,他提出了“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构造之间建立非随意性与非临时性的联系,这也是区分意义学习及机械学习的主要标准。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即广义的观察来学习。

幼儿的观察学习常常及模仿相联系。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及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第一,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第二,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弥补语音理解与表达的缺乏。

第三,幼儿的学习很多提醒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是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B. 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C.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D. 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变化2.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A. 心理的种系发展B. 心理的种族发展C. 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D. 个体心理发展3.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 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 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4.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 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 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 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5.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A. 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B. 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C. 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D.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6. 普莱尔(W.Preyer)是()的奠基人。

A. 科学心理学B. 科学儿童心理学C. 科学发展心理学D. 科学社会心理学7.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

A. 1879B. 1882C. 1900D. 19058.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 达尔文于1876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B.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D. 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人的后半生》9.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A. 横断研究B. 纵向研究C. 个按研究D. 因果研究10. 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

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相关研究D. 因果研究11.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

A. 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B. 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缺点C. 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设计方式D. 在无法实施横断研究或纵向研究后迫不得已选择的一种研究方式12.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1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14.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15.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 先天的成熟B. 后天的经验C. 动作D. 吸吮16. 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17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 2B.3C.4D.518.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 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B. 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C. 获得了守恒概念D. 思维具有可逆性19. 客体永久性是指()A. 客体是永久存在的B. 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的思维特征C. 客体的耐用性D.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20.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 客体永久性B. 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 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D. 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21.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个阶段。

A. 3B. 4C. 6D. 822.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A. 力比多B. 心理社会危机C. 自我的调节作用D. 心理防御机制23.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24.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 或的亲密感,避免孤独感25.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26.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27.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28.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25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29.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30.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1.“最近发展区”是指()。

A. 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B. 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D. 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32.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A. 0岁~1岁B. 0岁~3岁C. 1岁~2岁D. 1岁~3岁3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时()。

A.动作B.感觉C.知觉D.条件反射34.婴儿感知觉的发展()A. 是被动的过程B. 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C. 过程非常缓慢D. 成熟较晚35.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这是()。

A.兴奋B.抑制C.习惯化D.去习惯化36.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

这是()。

A.习惯化 B.去习惯化 C.兴奋 D.抑制37. 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置。

A.形状知觉B.颜色知觉C.动作发展D.深度知觉38.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3个月B.6个月C.1岁D.2岁39.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40.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A.在动作之外思考B.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C.借助表象思维D.对行动结果有预见性41.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时()。

A.8个月B.1岁左右C.2岁左右D.3岁左右42.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B.无条件发射性的笑、条件发射性的笑C.对声音的笑、对陌生人的笑、对熟悉人的笑D.无笑、无条件发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43婴儿出生一两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发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4. 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数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A.条件发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5. 4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6.婴儿恐惧可分为()。

A.生理性恐惧和社会性恐惧B.无条件反射的恐惧和条件发射的恐惧C.先天恐惧和后天习得的恐惧D.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47.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

A.本能的恐惧怕生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C.怕生D.预测性恐惧48.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

A.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B.多雪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C.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D.兴奋型、抑郁型49.()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BA.情感B.依恋C.亲子关系D.母子关系50.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

A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D.差别的社会反映、有差别的社会反映、特殊情感联结51.()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52.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B.2岁~5岁C.3岁~6岁D.3岁~8岁53.()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婴儿期B.婴儿早期C.幼儿期D.童年期54.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排列为()。

A.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B.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C.数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D.量词、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55.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抽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56.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

A.从独立的评价发展到依从成人的评价B.从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向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转化C.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D.从初步客观性评价向主观情绪性评价发展57. 延迟满足是指()。

A.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映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C.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D.抑制某些行动58. 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A. 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 独白言语D. 连贯言语59. 根据动机和目的的关系解释这类现象:为什么有的幼儿争着擦桌子,翻来覆去擦不完?()。

A. 他的行为动机和目的是一样的B. 他的行为动机与目的毫不相关C. 他正在学习劳动的方式方法D. 他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不是一致的60.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

A. 应该非常详细,越长越好B. 应该用亲切商量的语气C. 应该一次性地布置完所有地任务D. 应该用简明地语气和肯定的语气61. 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A. 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B. 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C. 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 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62.教师使用“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说明幼儿理解的特点是()。

A. 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理解B. 只能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C. 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D. 不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63.进入正在反映的电影厅,几分钟后才能看清物体,这是()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