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诗歌的题材(附解析)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三、【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2019全国各地高考语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汇编及诗文翻译(2019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4. D 【解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15.【答】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翻译: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

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

二(2019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2019年高考真题——诗歌专题

2019年高考真题——诗歌专题

一中高一语文组“读写一体化”之泛读:诗词之美,读题之旅201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诗歌专题一、(2019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C 【详解】C项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其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一窗”指的是这幅画的尺幅和一扇窗差不多大,或者是说画就像是为观者打开的一扇窗子,让人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

【选项命题分析】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析:写了江山淡远之景,抒了悠然心会之情。

写水“满眼”,写山“苍然”,写林“含晚”,写云“不还”,简淡而不事雕琢,肯定错不了。

如果说首、颈联重在写景的话,那么颔、尾联重在抒情。

而抒情也含蓄有味,因为这四句的情是隐藏在对画作的评价中的,这在分析C项与简答题时再说。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析:这是对首联的赏析。

诗人观画,首先看到的是盈目的江水,不管原画留白也好,彀纹满纸也好,“满眼”即可证实。

而山应该占据画幅上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山,但“苍然”。

一个“苍然”,就写尽了山之远,有树而不可细辨。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最新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

最新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
东南大学教授、美学家孔寿山《中国题画诗大观》:诗人从大处着 眼,略去细小景物,写晚秋的高山危石,野水远岚,展示这幅名画 的气势和艺术境界。尾联颇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之意境。 [5]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2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谈中见新奇。古人认为 “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 然”,简斋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 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纯”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 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 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6] 名家点评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是画中之景、物, 为实。但是景中含情,“满眼”“苍然”“含晚”“不还”,这些词中饱含 诗人的情感。尤其是“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句,让静物有了动态感, 有了人的情怀,有了人生的况味。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诗人对画作由 衷的赞美,赞叹,还有赞美之外的感悟、思索。韵味悠长,意在画外,意在 言外。诗歌在唐朝后,诗歌的意境很多都跑到宋词里去了。宋诗哲理有余, 而情韵不足。这首题画诗,情韵还算充沛。
原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
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1送别诗(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1送别诗(含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1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

诗歌所表达的是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正如江淹《别赋》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可以说是诗歌中重要题材之一。

在阅读和欣赏这类诗词,要注意离别的场所、时间、人物以及抒情视角。

可以说,这是阅读与欣赏送别诗的关键。

一、送别类别1、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

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019届高考语文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5 边塞诗(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5 边塞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5 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2019高考 诗歌真题(共29张PPT)

2019高考  诗歌真题(共29张PPT)
• 【答案】C • 【解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

•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 【答案】 •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
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
• 【答案】 •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 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 • 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 【解析】
•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已经明确了手法是
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
• “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
【补充1】一般说来,回答语言风格从两个方面作答。 一是诗歌语言整体风貌或效果,一般四字概括,如“清新流丽”“典雅庄重”“通俗易 懂”等; 二是语言的具体特点,这个角度多,可从选词、韵律、修辞的特点上作答。
首先,从选词上言。 《插田歌》多选用口语化词语,似是农民口中讲出,通俗易懂。 《酬乐天》则选用典雅的词语来指称意象表达感情,如“烂柯人”“沉舟”“翻似”
• 【答案】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
语言雅丽平整。 •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
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 四、【2019年高考江苏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注释】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译文学】:仿效。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诗歌的题材(附解析)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阅读预热专题6 诗歌的题材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景)抒怀诗等几种类型。

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

明确这几类常考题材的大致情感,准确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能确保答题方向正确。

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送别怀人诗教材链接:《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

(“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典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理解诗歌。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读诗探骊】 1.抓标志:送、归蜀,意象有社燕、下马、征衣、水,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2.读注释: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恬淡闲适。

暗示回到家中。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望、远壑;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②[景、事] (写景)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何遁山人刚刚返乡,燕子也随即归来了。

(叙事)作者想象所送之人何遁山人回家时的情景。

羁旅思乡诗教材链接:《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志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典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理解诗歌。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读诗探骊】 1.抓标志:含山店(地点)、梦觉作(事由)、客,意象有灯、山月,暗示羁旅思乡。

2.读注释:介绍作者,交代其为长安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暗示思乡的主题。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流离、别家、客天涯、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②[景、事] (写景)写眼前灯火迷离,起床后看到山月西斜的景象,令人无限惆怅。

(叙事)诗人因“流离”“别家”成为一种习惯,漂泊天涯已成为生活常态,梦醒望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学科!网山水田园诗教材链接:《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标志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典例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理解诗歌。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读诗探骊】 1.抓标志:山居,意象有柴扉、落晖、松树、荜门、绿竹、红莲、渡头。

2.看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②[景、事] (写景)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

(叙事)诗歌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心态,虽是生活惬意,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

边塞征战诗教材链接:《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标志①标题往往有“行”“军” “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情感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典例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理解诗歌。

塞下曲(其六) 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V�V(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读诗探骊】 1.抓标志:塞下,意象有北风、白草、胡马、戍楼、铁衣、战马、烟尘,表明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

2.读注释:“�V�V”的解释表明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卢龙塞”为边塞特有的地名。

暗示所写内容与边塞战争有关。

学科¥网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夜后戍楼月”“铁衣霜露重”“烟尘飞至今”。

②[景、事] (写景)白草为北风所凋,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

(叙事)写月夜戍楼中的老将,在恶劣的边塞环境中戍守边关国土,思念家乡,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咏史怀古诗教材链接:《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典例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理解诗歌。

荆门道怀古① 刘禹锡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②,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①这首诗作于中唐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连州(今属广州)刺史之任时。

②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

【读诗探骊】 1.抓标志:荆门道(地点)、怀古。

2.读注释:①交代写作背景,诗作于被贬赴连州刺史之任时;介绍作者情况,中唐诗人刘禹锡“永贞革新”失败。

②介绍“庾开府”,暗示此处运用典故。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咸阳终日苦思归。

②[景、事] (写景)古树之下,烈马嘶鸣,行人歇息,空城之中,遍种禾黍,野雉乱飞。

寒风萧瑟,落叶飘零,宫井已被泥土、枯枝和败叶填塞殆满;陵园被火,棺椁以及宝衣皆焚烧净尽。

(叙事)在赴任路上看到江山易主的南国山川,古都破败的景象。

咏物言志诗教材链接:《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