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讲解及教案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3篇)作者简介篇一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安妮·莎莉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
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教育方法,20岁开始教海伦。
她的教授方法是:将字母按入海伦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称。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二1、知识与能力:了解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1)理清心理活动变化的轨迹,感知莎莉文老师的教学过程。
(2)品味相关心理描写的句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1、重点:通过揣摩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题目的内涵一、导入新课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建立起一家家盲人、聋哑人的慈善机构,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打开求知之门(一)不幸的童年五官三残,19个月时(一岁零七个月)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音了。
从一岁零七个月到六岁零九个月,五年多来海伦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二)幸运地遇到了莎莉文老师1、启示真理、给予深爱2、布娃娃见证了我最初打开求知之门的心路历程A(朗读)激动B(朗读)烦躁C(朗读)愧疚井水唤醒了我的灵魂A井房散步B水流手上C拼写水字理解句子: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三、感恩老师(一)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此前:渴望光明、愤怒苦恼、疲倦不堪参考语句:雾中行船的比喻此后:光明、希望、快乐、自由理解语句:1、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堂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记叙了作者海伦·凯勒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后在莎莉文老师耐心教育下,学会讲话,重现光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文章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拥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本文语言优美,感人至深,对学生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较差。
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感受作者不屈不挠精神的同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学习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欣赏课文语言美,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简介、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出课文主题。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整理了6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基础知识认识本文作者,了解其生平。
b、基本技能学习本文优作文吧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c、学法指导自学兼指导d、思想教育1、学习作者坚韧不拔的的精神。
2、培养自己在学习上的意志品质。
3、理解体会老师热爱学生的感情。
4、激励学生发奋图强。
e、能力培养1、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老师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和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抒情性的文字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法选择指导学生提高独立阅读水平。
教学用具投影仪或者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美国有一个小女孩,她出生19个月即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
她十岁时才一次学会说话,生活的磨难迫使她不断的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在小读书期间,她的成绩优秀,从1904年他24岁开始,从事写作与演讲的职业,她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名的有《海伦。
凯勒日记》《我的生活故事》等。
她就是美国杰出的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
凯勒。
在海伦。
凯勒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对她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海伦。
凯勒的启蒙教师——再塑海伦。
凯勒生命的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老师在海伦。
凯勒7岁时开始教她,莎莉文老师原来也是盲目,经过治疗恢复了部分视力,是美国一所盲人学校的毕业生。
她用独特的方式教海伦。
凯勒听话、写字,为海伦。
凯勒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一个改变作者命运的人,这也是作者以“再塑生命”为本文题目的原因所在。
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海伦。
凯勒和她的老师。
二、自读要求: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注意文中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优选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人》;(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向学生介绍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关爱身边的人。
7. 课堂小结:(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巩固课文内容;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语文素养;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精讲
再塑生命的人一、章节划分《再塑生命的人》可以按照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交代了“我”的学习背景和开始学习之前的状态,以及遇到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描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启蒙教育过程,包括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理解抽象概念、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讲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她对“我”的影响和意义。
第四部分(第20-23自然段):总结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成果,以及对“我”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章节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二、文章赏析《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作者海伦·凯勒的视角,讲述了她遇到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后的人生转变和成长历程。
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莎莉文老师的高超教育艺术和对海伦的深沉爱心,更体现了知识的力量和生命的价值。
文章通过海伦的视角,生动描绘了她遇到莎莉文老师之前的生活状态。
海伦是一个盲聋哑人,生活在一片黑暗和沉寂之中,无法感知外界的美好和丰富。
然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为海伦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莎莉文老师不仅教会了海伦认字、识物,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唤醒了海伦的灵魂,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通过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互动,展现了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价值。
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海伦开始逐渐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她的心灵也开始得到滋养和升华。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海伦的认知能力上,更体现在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海伦开始懂得感恩、尊重和关爱他人,她的生命也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文章通过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教育的敬意和对生命的珍视。
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因为她不仅教会了海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她让海伦重新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搓捻、企盼、繁衍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学习她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及高超的教育艺术。
过程与方法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的独特性。
3、找出文中有关“爱”的句子并进行仿写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海伦对光明的渴望,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1、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2、海伦的对光明的渴望。
教学难点什么是爱及海伦成功的因素。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材料,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自备道具,让一位学生蒙住眼睛,塞住耳朵,从台前走回座位,并谈自己的感受。
刚才我们通过这个游戏感受到了聋盲人生活的不容易,那么对于既看不见,又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海伦·凯勒来说的人来说,她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是谁把她从黑暗、无声、无语的世界拯救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海伦·凯勒写的《再塑生命》。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小嘴也不会说话了。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分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
2.体味作者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设计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模拟聋哑人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教师导入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略生命的辉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命运多舛的海伦?凯勒如何焕发生命的光彩。
我们先看一段介绍海伦?凯勒的视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作者简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介绍。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余映潮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余映潮【教案】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再塑生命的人”这一概念,并能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将了解一些成功案例,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面对困境并寻找解决方法。
3. 学生将学会向别人传递希望和正能量,关心他人并鼓励他人面对挑战。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实例引入本课的主题:“再塑生命的人”。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详细阅读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3. 讨论分享: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的故事和案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成功的“再塑生命的人”案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如何面对困境、接受挑战,并最终获得成功的。
鼓励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5. 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别人传递希望和正能量,关心他人并鼓励他人面对挑战。
6. 小结复习: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复习学生所学内容,并对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本课的主题。
7. 作业布置:布置一篇作文或其他相关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再塑生命的人”的感想和启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1.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2. 相关案例分享材料;3. 讨论与小组活动所需的任务表或其他支持材料。
教学评估:1. 教师将通过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师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激励人心的演讲嘉宾或相关专家来进行讲座或座谈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潜能,并提供更多的成功案例作为学生的学习和参考。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爱社会行动,深入了解和帮助“再塑生命的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位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课文所选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成长经历,感受到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哑女作家、教育家。
她出生后19个月便被一场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同时嘴巴也不能发声了。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看起来她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可是世界上真的有奇迹。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
本文叙述了安妮·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
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具体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塑造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光辉形象。
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我”的性格特征和作为盲童的心路历程。
莎莉文老师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对“我”而言,她是再塑生命的人。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默读能力,但是还需要继续学习,要达到课标要求的7-9年级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突患猩红热,连日高烧,昏迷不醒。
而醒来之后的她,眼睛失明,耳朵失聪,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从此坠入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痛苦的深渊。
在这之后,她却慢慢走出黑暗,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靠她自身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她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写下此文,文题所指便是莎莉文老师。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一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走出黑暗》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感慨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
绽zhàn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争执zhí: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惭愧cán kuì: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截jié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yì: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不求甚shèn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hùn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huǎng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二、主题概述课文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后,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识。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总是想给我的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帮助。
本次教学,我们讲解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去了解人生的道理,去探索人类的情感以及感悟一个人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2.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生探讨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要抓住文章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生要了解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张图片:“活着,是为了什么?”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文章请学生在课前预习这篇文章,预习时要注意文章的大意、情感和细节。
在课堂上讲解时,老师要注意文本翻译、注释和解释。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文章的感受、细节及自身的经验,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文学鉴赏通过学生分组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来评价文章,评价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探讨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5.总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成果1. 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够将文章的主题与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价值。
五、结语这是一节精彩的课程,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和拓展,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创造,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人生远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了活着的意义以及追求幸福和成长的重要性。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一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二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三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四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第五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更多相关范文【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领会莎莉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理解作者对莎莉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3.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的思路结构。
2、结合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凯勒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3、有关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图片资料一组幻灯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千手观音》有关视频。
由《千手观音》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看后谈感受。
这是震撼全世界的舞蹈,可是你们知道吗,跳舞的这一群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声音的,所以他们为自己的社团取了个名字叫“花开社”,意思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
过渡: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的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他们以其坚强的意志,使他们的生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永远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比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
二、介绍作者据你们了解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介绍,教师补充:⑴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图片资料。
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国籍、成就、生平、他人评价,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
⑵教师准备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归纳)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一岁半就又盲又聋又哑巴,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顽强的生活下来了,长大后成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人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残疾人成长的足迹。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4.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研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设计一、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分读课文,余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下列词语:企盼迁徙繁衍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3.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
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二《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舒芜和他创造了的“再塑生命装置”。
•理解再塑生命技术的作用。
•理解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再塑生命技术的作用。
•理解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心路历程。
3. 教学难点•了解舒芜和他创造了的“再塑生命装置”。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思考参与其中,从而了解“再塑生命装置”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小说中情节的理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就文中的问题或情境展开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交流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再塑生命技术的作用与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心路历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述教材“再塑生命的人”,回顾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学习(1)了解再塑生命技术介绍再塑生命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教材的情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再塑生命技术:再塑生命技术能够通过科学手段,把已死去的生物的基本物质清洗净、冻结,用高科技手段修复并再生新的生命。
(2)了解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心路历程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舒芜创造再塑生命技术的背景和心路历程,让学生了解他为什么要创造再塑生命技术,它背后所承载的理想与追求。
(3)再塑生命的应用结合教材,让学生理解再塑生命技术的应用,如生物再生、细胞治疗等,从而明确了解再塑生命技术的现实价值。
3.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人能够用科学手段创造出新生命吗?这是否超越了人类的能量范畴?4. 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查询资料,了解关于细胞治疗的相关知识,捕捉生活中的新闻报道,体验科技带来的改变,并结合下集教材内容,预习“桥”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展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3.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法学法:诵读法,质疑研讨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用名言导入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马克·吐温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
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二、解题1、“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她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2、课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一、课程概述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张宗昌的普通人,在遭受车祸严重受伤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重新回到生活中,成为了塑造器官的医学专家。
故事通过张宗昌的经历,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弘扬了奋斗自强的精神,也展示了医学科技的成果,使我们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医学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学习和理解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了解被动语态的用法;•掌握使用合适的语言抒发感情的能力。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培养学生奋斗自强,顽强拼搏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和核心内容;•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被动语态的用法。
四、教学难点•对文章中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进行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理解被动语态的使用。
五、教学环节1.预习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车祸后的修复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重要性,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们课前阅读《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认真理解文章中的措辞和修辞手法,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对文章中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启示作出点评。
3.语言运用教师向学生解释被动语态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其用法和特性,并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
4.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张宗昌经历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要求在文章中使用被动语态,并体现出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进行点评,营造出积极向上、欣赏分享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手段黑板、投影仪、图片、教案、课件、学生写作笔记本。
七、教学评估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评估。
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质量、写作质量、课堂表现、合作能力以及对被动语态和拟人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八、教学参考资源1.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语文课件;3.语文联考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讲解及教案(蓝色字体为教参中内容)【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写作背景】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然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而且最终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外,与她的老师莎莉文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莎莉文,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
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巨任务时还不到21岁。
海伦是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的学生,莎莉文在她身上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
没有莎莉文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海伦·凯勒写了此文。
【课文讲解】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 年3 月3 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
(强调这一天,从侧面说明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问题探究1】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后“我”的生活开始与此前截然不同了。
②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③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环境描写,烘托出海伦期待新生的心情。
“搓捻”“抚弄”这些下意识的动作,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六岁多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直抒胸臆,写出了“我”内心浓烈的幸福,说明莎莉文老师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学会很多词之后的无比喜悦和幸福感受。
)层意: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殊的教育方法开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第二部分(6-13段):写莎莉文老师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
【问题探究7】文中的“我”和莎莉文老师分别是怎样的人?“我”是一位好学、聪明、坚忍不拔而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人。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可以说,莎莉文老师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问题探究8】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美妙的感受。
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她还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什么。
【问题探究9】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莎莉文老师是个富有爱心、耐心、慧心的出色的教育家。
初次见面,她就通过拥抱表达了对海伦·凯勒的关爱。
“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她懂得儿童心理,“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
一个布娃娃使海伦·凯勒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
莎莉文老师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海伦·凯勒的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是从游戏入手的。
“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这样的方式使海伦·凯勒对拼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面对大发脾气、摔碎娃娃的“我”,莎莉文老师极富耐心,把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便领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散步”让“我”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赢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
然后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了井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在井房,“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盲聋哑人只有通过触觉来感知事物,当水从主人公的手中流过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则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着“water”这个词,时机抓得这么准确,教学方法也是这么的巧妙。
正是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问题探究10】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我”这个人物的?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海伦·凯勒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
由于生理缺陷,海伦·凯勒脾气古怪,动辄就大发雷霆。
文中也有描述:“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这种性格,即使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也时有表现:“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这些都是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我”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
文章还形象展示了这一阶段的心灵历程:“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这时她充满迷茫,心理非常脆弱。
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
正是这些细致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认识了好学、坚毅、有极高悟性以及丰富情感的海伦·凯勒。
【问题探究1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海伦的生命被莎莉文老师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引领出来,重新感受到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使生命绽放出新的光彩。
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我”写字(方法)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时机)教育有方让“我”获得幸福(爱心耐心)富有爱心共再塑生命的人——无比的敬爱与感激创热爱生活(爱心)奇海伦·凯勒敏而好学(好学)主观努力迹坚忍不拔(坚毅)【主旨】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同时也反映了海伦发愤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学会概括事件的方法。
3.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法情感熏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1.学会概括事件的方法。
2.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她,一岁半时,不幸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17岁时,考入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一个盲、聋、哑人能有成就,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而引导她创造奇迹的人,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首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能把这些字词大声朗读给大家听?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析字正音,疏通字词。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塑”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塑造)。
师:同学们觉得“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地默读课文: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默读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这篇课文中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划出来,请同学回答海伦“此前”的生活。
学生回答(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师:同学们想一下,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吗?学生发言。
师: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
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教案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
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
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她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学生发言(在课文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教案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
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