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定义自然带沿着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带沿着变化(垂直于海岸线)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 方向) 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2(1)写出美洲、非洲陆地自然带及气候分布3.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自然带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条件 (1)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 变化规律。
(2)基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 。
(3)山地垂直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 、海拔及 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谱越 。
(4)同一种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 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 降低。
(5)一般山地阳坡垂直带数目 阴坡垂直带数目。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 方向)更替方向 变化方向 典型地区纬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地典型景观变化例证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地方、地方、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2)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和的规律。
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3)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地貌部位、、等。
二、土壤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空间因素成土母质风化作用使岩石,形成结构疏松的,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化学性质,决定土壤的成分和养分状况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与强度,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速度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
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形成生物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是土壤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因素,可促进土壤矿物质。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和意义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 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植被类 型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因素
主导 影响 典型地区 因素 因素
由赤道到两 极的分异 水 (纬度地带 平 性)
9、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山峰位于42°N、128°E附近,该山峰属于我国 的_____长__白______山地。该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属于 ___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叶__林___。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 分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 苔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 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 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 限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 然带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BC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记忆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形成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2.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影响 形成基础
因素
分布规律 文字
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分异(纬度地带性)
太阳 沿纬线延伸、纬度变化的方向 热量
辐射 更替,低、高纬度地区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海陆 沿经线延伸、经度变化的方向
水分变化
分异(干湿度地带性)
位置 更替,中纬度地区明显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低纬度高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
山、高原地区明显
三、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与实例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 相等的地带。
水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象。非地带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现
实例分析
地带性自然带 由于56°S~65°S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
的缺失
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两侧,同处于温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带性自然带
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因而形成荒漠带,而西侧却是温带 分布的改变
落叶阔叶林带Leabharlann 地带性自然带 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
空间分布范围 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
受到约束
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自然地理现象 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
的斑块状分布 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
高一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2018年高一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
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基础, 呈经向带状分布。
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练习湘教版必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答题时间:30分钟)1。
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A. 干湿度地带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B。
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C.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D。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相同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2。
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3~4题.**3。
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4。
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地处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
高三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所示。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①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例子。
②图为地表植被破坏引起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
①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
②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导致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4、世界陆地个自然带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一览表1、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分析(2、陆地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2)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特点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有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④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雨阴坡自然带数目。
(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4)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应用①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素材 湘教版必修1(2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素材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素材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素材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最基本的地理规律――地带性规律太阳辐射不仅给地球表层输送来热量,而且引起了大气的环流运动,大气环流引起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使得地球上不同地方得到不同的水汽,保持不同的气温,形成不同的气候。
以太阳辐射为动力,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导致了地球上形成平行或近平行纬度的景观分异,这种现象就是纬度地带性. 仅考虑太阳辐射的地球纬度地带,它是地球上的基本地带。
实际上由于气候过程的复杂性及地形的影响,纬度带是变形的,每个气候带也并不严格地限定在图中标定的范围内。
例如,“亚热带”往往可向极地或赤道方向扩展几个纬度,并且“避开”高原地区.关于各带划分的标准,各国科学家常有差异.高纬度国家的学者,与我国学者相比,往往把亚热带、温带(中纬度带)的位置定得较北。
尽管辐射决定了气候带沿纬度的基本分异,但是气候过程不仅取决于辐射,而且与地貌、水文的过程与分布有关,是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低纬和高纬地区纬度地带性较明显。
高纬的冰原地带、泰加林地带和低纬的热带雨林地带、萨王纳地带都表现出大致沿纬线横跨大陆的特点.在中纬度,气候景观受海陆分布、地质地貌影响较大,地带不能横跨整个大陆,且与纬线相偏离,但纬度地带性仍然是基本特征,在纬度地带内形成地带段。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1(2013·安徽文综)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2)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增强、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空间尺度划分: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高考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湘教版必修1
1.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
主导 因素 影 响 重要 因 因素 素 成因 总结
热量 (太阳辐射)
水分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即以热量为
基础
水分 (海陆位置)
热量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 化的方向变化,即
以水分为基础
延伸方向 分布 特征
↓ 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
↓ 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两极
针叶林、苔原、冰原
↓ 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递―→减 内陆
↓ 降水量:沿海―递―→减 内陆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 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 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 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 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 律
从___低__纬__度______到高纬度更替
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
从____沿__海_______向内陆更替
垂直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地方性分异规律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常表现出 有序性和重复性
3.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地域分异规律 主导因素
3.某贸易代表团 7 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 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B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导学案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2..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非地带性因素。
【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2.难点 :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区别【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课本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
2. 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
3. 研读《步步高》p75∽76相关内容。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默写)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2.规律:地表景观随⑯______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⑰________越低,,垂直地 ⑱ 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域分异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⑲________条件、⑳______状况及其, 组合的垂直变化))(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21 、○22 、○23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二、基础自测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 .随海拔升高而递增B .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 .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 .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反思归纳】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方法1.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______。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导学案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识记自然带的概念、名称与分布规律。
2..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难点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形成【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课本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
2. 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
3. 研读《步步高》p73∽75相关内容。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默写)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①________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②________、③__________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的形成 , (带状)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影响因素:⑨________,(1)由赤道到两极 形成基础:⑩________,的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⑪____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从沿海向 _影响因素:⑫________,内陆的地形成基础:⑬_______ 域分异 分布规律:⑭__________方向延伸,⑮__________方向更替基础自测(2011·徐州模拟)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④____位置,⑤____位置 ⑥____状况及其组合 代表性⑦____和⑧____ (带状)分布 自然带A.热量 B.水分C.地形 D.洋流2.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3.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我的疑惑]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2..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2.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课本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
2. 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
3. 研读《步步高》p70∽72相关内容。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默写)(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变化性: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⑩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⑪______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变化:⑫__________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⑬______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问题思考】1.说一说: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2.试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3.请以植被破坏为例,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二、基础自测读下表,回答1~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转化来源旱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湿地类型河渠489 -7 0 235 18海涂43 -155 2 027 0 17 627水库坑塘25 657 -33 -211 5 694 926水田76 -793 -1 053 0 0注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2011·南通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导学案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不同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彼此关系。
2.明白得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互换【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得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互换2.难点:明白得地理要素间彼此作用产生新功能【利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讲义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
2. 独立完成预习案,探讨案和训练案。
3. 研读《步步高》p70∽72相关内容。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默写)(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互换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2.物质和能量互换的途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间通过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程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互换。
3.意义:各要素彼此联系、彼此制约、彼此阻碍,形成一个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彼此联系的整体。
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理要素间彼此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⑦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特点:要紧依托于⑧____________。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平稳功能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互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维持⑨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二、基础自测1.以下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树绿化能够调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峻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域干旱的气候致使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进展的2.以下关于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要紧依托于光合作用B.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C.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D.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3.关于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的显现增进了土壤的形成B.生物能够参与各类岩石与矿物的形成C.生物能够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份D.生物能够使地球面貌发生全然改变4.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假设干年后草原环境将A.恶化后慢慢变成丛林环境B.可不能发生专门大的转变C.草原植食动物大量减少D.植食动物数量增加,草原可能慢慢退化5.综合的地理环境是由以下哪些要素组成的A.地形、大气、生物、土壤、水文B.水文、土壤、空气、阳光、土地C.阳光、大气、土壤、生物、地形D.生物、土壤、水文、动物、丛林[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 3.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 识记自然带的概念、名称与分布规律。
2..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难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形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课本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
2. 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
3. 研读《步步高》p73∽75相关内容。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默写)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①________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②________、③__________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的形成 , (带状)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
影响因素:⑨________,
(1)由赤道到两极形成基础:⑩________,
的地域分异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⑪____方向延伸,南北方,
向更替
(2)从沿海向 _影响因素:⑫________,
内陆的地形成基础:⑬_______
域分异分布规律:⑭__________
方向延伸,⑮__________方向更替
基础自测
(2011·徐州模拟)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洋流
2.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 )
A .江南丘陵
B .伊朗高原
C .巴西高原
D .撒哈拉沙漠
3.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 .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 .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 .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是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__,其雨季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_。
(4)没有画出序号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即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________延伸(东西延伸),沿着______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________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影响,即以______为基础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______延伸(南北延伸),沿着______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二、总结整理: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是
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B.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C.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植物区D.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2.由于海陆分布形成的分异
A.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水分B.在中纬度最为明显
C.沿经线方向更替D.越是干旱地区越明显
3.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B.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州共有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
5.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6.北纬20度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7.(2009·上海地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
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
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形成非洲这种地域分异,主要是受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4)图中C自然带直通西海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赤道穿过的地区东部形成B自然带,西部形成A自然带,试分析其原因。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步步高》(p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