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背后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论语背后的故事

——《流浪的君子》序言

初三(6)张依依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孔子的认识是单纯而浅薄的。我只知道他是个出色的老师,身边有着一群对他恭敬又出色的学生。而他“周游列国”的做法,我认为就是一场漫长、愉悦的旅行,所到之处,是备受礼遇、风光无限的。至于论语里的内容,我只觉得那是一些有哲理的句子。然而,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事实与我所想的大相径庭。

本书主要讲述了周游列国时的孔子,用书中的话概括说“那是一趟集悲切、焦虑、困顿、危殆、时不与我的心情与遭遇于一身的漫长旅程”,旅途中的孔子处处碰壁,因为不合时宜,他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孔子生命中最后的20年,充满了无可派遣的悲剧意味,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的结局,但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

在堕三都事件失败后,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带着弟子们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涯。“庶、富、教”的施政三部曲是孔子出发时怀抱着的期待。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篇)但是,旅途并非他想象得那么顺利,于是便有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和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坚定而无惧的演说。——六十岁以前的孔子,始终顽固地不向命运低头,也始终坚定地寻找现实中的政治出口,遭逢任何困厄,他总是相信“天未丧斯文”。但看到各国的君子那么不尽人意时,孔子是那般无奈,如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的好色和他对孔子所讲的礼乐制度不感兴趣是孔子离开卫国的原因。时光飞逝,孔子一行人却仍在旷野奔波磨难,“行道”之路是那么艰难,终于,他意识到了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在行道的穷途末路,这位老人,在现实世界津渡难寻,只好诉诸于“另一个世界”。然而,天真的子路信了并准备随夫子成行,所以孔子的解释“无所取材”说破了“海”的虚构性,没有打造另一个世界的原料呀。后来,鲁昭公卒,临终时知道了“孔子的好”有意召回,可是手下却只召回了孔子的学生。就这样,孔子的先进弟子走入了政坛,反鲁后的孔子与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多,矛盾日益深化。这就是“非不说子之道的”由来吧。对于说出这样话的冉有,孔子倍感失望认为这是堕落,但是我觉得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是在实践中行道,只不过形式手段不合乎所谓“情理”,心未改。“道”在人间,是以转

化后的形式呈现的。虽然众弟子在鲁国身居高位,但是孔子只是被供奉着,位尊而无权。可想而知,当时的孔子在政治中的最后一击失败、众叛“亲”离,(可是造成这种情况,是否也和他死板守旧的思想有关呢,比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新思想,而他却认为违背礼义,是他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吧。)他陷入了痛苦的漩涡中,然而,颜回之死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孔子倾心于颜回,原因有四:1颜回在知识和道德上成就较高2颜回总能最了解他的心意3颜回既能体会孔子所谓的道又能坚定地相信“道”的价值,道的理想而不动摇。4颜回面对实践的困境时,能够从容面对,永远平心静气,不受外界干扰。孔子对他评价算是很高了: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以上出自雍也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子罕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先进篇)

失去了两个最爱的弟子后,晚年的孔子,在一生的挫败后,承认“道”之不行,在坚持一生之后放弃了现实世界中“行道”的努力,退而在著作中建构他的理想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