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mbcua免费分享--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0)
教育学311考试大纲
教育学311考试大纲一、课程概述教育学311是一门深入探讨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方法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教育现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教育的多维影响因素,并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4. 学习如何设计、实施和评估教育研究项目。
三、课程内容1. 教育学理论基础- 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政策与法律2. 教育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研究- 教育研究设计3. 教育实践与改革- 教学法与学习理论- 课程设计与开发- 教育技术与创新- 教育评估与评价4. 当代教育问题- 全球化与教育- 教育公平与包容性-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四、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论文撰写- 研究项目报告2. 评分标准-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30%)- 研究方法运用能力(30%)-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 论文撰写与研究项目的质量(20%)五、考试范围与重点1. 教育学理论基础- 理解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 了解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政策的启示。
2. 教育研究方法- 熟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
- 能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教育研究项目。
3. 教育实践与改革- 掌握教学法与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技巧。
- 理解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及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4. 当代教育问题-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探讨教育公平与包容性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六、参考书目与资料1. 教育学基础理论书籍2. 教育研究方法论专著3. 当代教育问题研究报告4. 教育政策与法律文献七、学习建议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观点和经验。
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教育综合考试是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评估,旨在测试考生对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份311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概要内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的定义、目的和价值-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当代教育的挑战与趋势3. 教育理论- 古典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改革理论4.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类型和特点- 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比较5.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二、心理学基础1.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2. 学习心理学-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风格与策略3. 教育心理学- 教师角色与学生心理 - 学习环境与学习效果4. 社会心理学- 群体心理与教育-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三、教育管理学1. 教育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 教育管理的模式与方法2. 学校管理-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管理的策略与技巧3.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 教育评价的实施与改进4. 教育领导- 教育领导的理论与实践 - 教育领导的挑战与应对四、教育技术1. 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3.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 远程教育的实施与管理五、教育伦理1.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尊重、公正、责任- 教育伦理的实践问题2.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3. 学生权益保护- 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 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措施六、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研究的类型-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2. 教育研究的设计- 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 数据分析与解释-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4. 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 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 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应能够全面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教育实践。
311教育学2024考试大纲
311教育学2024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已由教育部发布。
以下是关于311教育学考试大纲的简要介绍:
一、考试性质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的综合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主要考察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
教育学原理:考察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学原理分析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史: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重要教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育心理学: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考察学生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实践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分值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7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60分。
四、考试难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教育学相关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分析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11考试大纲
311考试大纲摘要:1.了解311考试大纲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311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3.解读311考试大纲的关键要点4.探讨如何应对311考试5.总结311考试大纲对考生备考的指导作用正文:一、了解311考试大纲的背景和意义311考试大纲,全称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是我国高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依据。
掌握311考试大纲,有助于考生了解考试范围、明确复习重点,提高备考效率。
二、分析311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1.教育学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教育心理学:涉及认知发展、情绪情感、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管理学:涵盖教育管理原理、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评价、教育行政等方面的内容。
4.教育改革与实验:关注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实验的理论及实践成果。
5.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媒体、教育网络、教育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6.比较教育学:对比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
三、解读311考试大纲的关键要点1.重视理论联系实际:311考试大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教育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了解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关注教育发展的趋势。
3.强化综合素质:311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
四、探讨如何应对311考试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311考试大纲,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个知识点得到充分复习。
2.建立知识体系:通过整理和归纳,将311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形成体系,加深理解。
3.做真题、模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4.参加培训课程:如有条件,可报名参加311考试的相关培训课程,以提高备考效果。
五、总结311考试大纲对考生备考的指导作用311考试大纲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复习范围和重点,有助于考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多个学科。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对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内容进行概述和解读。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研究内容。
其中包括: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等。
3. 学习与发展的心理过程: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4.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育评价、学生管理等。
二、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人力资本理论、投资回报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
3.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教育设施的建设与利用等。
4.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政策中的应用:教育投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等。
三、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管理与领导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 教育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等。
3. 教育组织与领导:教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教育领导的角色与职责等。
4. 教育管理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行政管理、教育领导能力培养等。
四、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学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1. 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学的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考点】不同别派提出的教育学研究任务。
【答案】A【解析】经验科学是“理论科学”的对称,指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的科学,一般较少抽象的理论概括性。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
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考点】不同教育起源说的基本观点。
【答案】B【解析】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其中,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其主要观点包括:①教育活动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②教育活动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动物世界中;③教育起源于动物将天赋的本能传给后代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题中所述的就是沛西·能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是对学生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对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论述,力求让考生全面了解教育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它探索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教育学包含众多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如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是学生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知识的基础。
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对教育学各个领域理论的系统整合和归纳,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
学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便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各个领域的教育问题。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者进行教育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进行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
五、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便能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教育问题。
六、教育学的实践应用教育学的实践应用是将教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如教育管理、教学设计、教育评价等。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实践应用,以便能够将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结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实践应用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教育学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考生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注:此为正文,无需再次重复题目或其他内容。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部分: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 哲学基础
2. 心理学基础
3. 社会学基础
4. 生理学基础
五、教育学的价值
1. 教育学的理论价值
2. 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六、课程与教学论
1. 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的取向
-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教师与课程
2. 课程评价
- 课程评价的含义
- 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
- 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3. 课程改革
-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七、德育论
八、教师与学生发展
九、教育管理
十、现代教育技术
十一、中国教育史
十二、外国教育史
十三、教育心理学
十四、教育研究方法
十五、综合考试
以上是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参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专业有所调整,建议查阅相关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学科,其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对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针对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论述,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考试。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考核考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对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教育学知识体系,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内容,考生需熟悉并深入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学派、教育原理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问题。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考生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教育心理评价等内容。
同时,考生还需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教育辅导、教育评价等。
3.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涉及到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4.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考生需了解教育与社会变革、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等内容。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以及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等话题。
5.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考生需了解学校组织与管理、教育领导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与决策等内容。
考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以应对教育管理中的挑战。
三、考试形式与标准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试标准将根据考生对教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复习方法与技巧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的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并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计划中,要兼顾对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与对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约100分约100分约40分约30分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III.考査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H标】分分分5 5 04 7 9 共共共1 .考查H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屮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吋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吋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屮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屮选取一道作答。
第I道题考II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牛若两题都回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答, 只按第T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3小题,每小题15分,5小题,每小题15分,3小题,每小题30分,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见《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部分1 •“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见《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三节”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见《教育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参考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参考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是考研教育学专业学位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大纲的解读和对相关参考书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下面将对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参考书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的内容结构。
该大纲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共同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模块: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学英语,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管理与决策;第二部分为学科专业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模块: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社会学。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介绍这些模块的参考书。
在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学英语模块中,参考书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概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法制》等,这些书籍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同时也涵盖了国内外教育学的发展动态。
在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管理与决策模块中,参考书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使考生能够掌握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理论与实践。
在教育心理学模块中,参考书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教育应用》等,这些书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帮助考生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在比较教育学模块中,参考书包括《教育学与比较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国际比较教育》、《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问题与改革》等,这些书籍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研究了国内外的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帮助考生了解教育的国别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在教育社会学模块中,参考书包括《教育社会学概论》、《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教育与社会问题》、《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等,这些书籍通过分析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教育在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帮助考生了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对学生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旨在检验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教育思维和创新意识。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教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学科要点,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二、考试范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学基础理论主要涵盖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发展历程、研究范畴等内容。
考生需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流派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2.教育学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
考生需要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能够正确选择并灵活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3.教育心理学主要涵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要求考生熟悉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个体差异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4.课程与教学论考生需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
要求考生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与改革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5.教育法学主要包括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法规法规范以及青少年法等内容。
考生需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理解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具备运用法学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育经济与管理考生需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教育经济与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考试形式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本科优秀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题型。
三、考查内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门类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
具体考查内容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美育、教师与学生等。
四、考查要求1、考生应掌握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
2、考生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考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
五、考试评价标准考试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考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包括对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总体来说,2024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要认真备考,全面掌握各科目的考试内容,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
311考试大纲教育研究方法
311考试大纲教育研究方法
根据311考试大纲,教育研究方法是311考试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以下内容:
1. 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介绍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2. 教育研究设计:介绍教育研究的不同设计方法,如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观察研究、个案研究等。
重点讲解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3. 数据收集与处理:介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质性分析等。
4. 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介绍教育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审核程序,提醒研究者注意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等。
5. 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展示教育研究方法在实际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教育政策评估、教育项目评估、教育改进等。
以上内容仅为基本大纲,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涉及的知识点还需根据311考试的详细大纲进行学习和复习。
考研教育学311大纲
考研教育学311大纲
根据中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教育学311课程的大纲大致如下: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
-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 中国和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 教育学研究的过程和要素
3.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 教育哲学和教育人类学
- 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学
- 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历史学
- 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
-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
- 教育法学和教育评价学
4. 教育学的主要问题和热点:
- 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
- 教育公平和教育的权利
- 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的本质
-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的目标
5.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
- 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 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教育学研究的国际化和跨学科性
请注意,具体的课程大纲可能因各大学和年份而有所不同,以上仅作为一般参考。
建议您在报考学校或咨询相关教育学专业的教师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教育学311课程大纲。
311全国统考大纲
311全国统考大纲311全国统考大纲是指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次统一的高等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的高等教育考试。
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311全国统考大纲对于考生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文将就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内容311全国统考大纲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考试内容。
其中,语文科目的考试范围为高中语文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文言文、古诗文、文学作品等。
数学科目的考试范围为高中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题等。
英语科目的考试范围为高中英语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等内容。
二、311全国统考大纲的考试形式311全国统考大纲的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方式。
笔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其中语文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形式,数学和英语科目考试形式为开卷形式。
面试则主要针对语文科目,考试形式为朗读和朗读文段。
三、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命题特点与过去几年的全国统一高考相比,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命题更加注重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对阅读理解、信息提取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察。
此外,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命题还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311全国统考大纲的考试影响对于考生来说,311全国统考大纲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通过认真备考311全国统考大纲,考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国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为未来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论总之,311全国统考大纲是每年全国高考考生们的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认真备考311全国统考大纲,考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全国高考,实现自己的高考梦想。
311大纲
311大纲311大纲是指三.一一学习纲要,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的指导标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311大纲的主要内容。
311大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领域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311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311大纲对学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规定。
大纲明确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其中,语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外语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
这些学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11大纲还明确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大纲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家庭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311大纲还对评价与考试进行了规定。
大纲提出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机械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考查。
同时,大纲还对学校如何合理进行评价和科学使用评价结果提供了指导。
总的来说,311大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教育目标和内容,强调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等方面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高。
这份大纲的实施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2)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导论本文档将介绍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的概况和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课程概况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机会。
该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教育学基础,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分析和评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4.发展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达到以上目标,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并为将来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涵盖以下方面: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介绍教育学的定义、范畴和基本理论框架,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教育研究方法:介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综述等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教育研究的流程和要点。
3.教育实践分析:分析和评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和改进实践的能力。
4.反思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教育问题,并且能够提出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5.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组织能力。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参与、小组项目、论文等。
具体评估方式将在课程开始前详细说明,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和反馈。
六、总结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本课程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
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Ⅲ.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见《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部分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见《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三节”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见《教育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第二节”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三节”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见《教育学》“第三章”;又见《教育概论》“第二、三章”(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二章”;又见《教育概论》“第四、五章”(—)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见《教育学》“第四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三章”;《现代教育论》“第五章”(一)教育目的l.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4.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见《教育学》“第五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四章”(—)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各级学校系统4.各类学校系统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七、课程见《教育学》“第六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六章”(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编制1.泰勒原理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3.课程日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见《教育学》“第七、八、九、十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七章”(一)教学概述l.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1.教学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五)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2.班级授课制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学业成就评价4.教学评价的改革九、德育见《教育学》“第十一、十二章”;又见《现代教育论》“第九章”(一)德育概述1.德育概念2.德育任务(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l.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要素2.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见《教育学》“第十九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九、十章”及《博仁教育考研辅导内部资料一》(一)教师1.教育的概念与类别2.教育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劳动的特点5.教师的专业素养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二)学生1.学生及学生观2.学生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一章”1.学校萌芽的传说2.两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二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二、三章”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