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读书笔记(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读书笔记
2018年9月26日读《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如果被爱他会回家;一个不爱听课的孩子如果被老师读懂和滋养,他会爱上学习;一个处在愤怒状态的伴侣,如果被聆听他会变得平静;一个经常在外面游离的孩子,如果有一个温暖的家,他会愿意待在家里。
”这段话让我感觉无比温暖,确实如此,如果有足够的爱,就会有足够的理解与配合。
不论是对同事、家人、还是孩子、学生,“提升爱,万事万物皆会好转。
”一切顺境,因为有爱;一切逆境,用爱化解吧!
2018年9月27日《幸福从接纳开始》
读了两章,一是关于爱的付出:爱一直在决定着我们的生活。
当爱的天平一边增加了,所有你想要的都会倾斜过来;当爱减少了,所有你想要的都会离开。
爱的重量、等级、长度、方向、空间不一样,态度就会不一样,相处的方式,结果也就不一样。
这些道理我们何尝不懂呢?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依然经常因为爱多爱少,而影响着对家人对孩子的态度。
二是关于生命的价值:“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等同于“花不开,蜜蜂不会来”的价值法则。
花开蜂来,花谢蜂走。
你有什么样的价值,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积累价值,耐心等候。
你只需要思考,你想吸引什么来自己的生命里,那你就试着去创造什么价值吧。
2018.9.28《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内在拥有,外在成为。
一个人外在所有的表现都是他内在的呈现。
如果想要创造自己想要的外在环境,那么只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在环境就可以了。
放下不代表软弱,而是爱的等级比较高。
当一个人觉得非什么不可时,人生就会痛苦,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对我们而言,我们不缺少“快”的能力,可能会缺少“慢”的能力。
因为“快”在意的是结果,内在充满焦虑和害怕,而“慢”在意的是过程,背后是信心和可能性。
所以让我们学会放下,渐渐地让脚步慢下来。
不要害怕失去,要勇于面对一切的关系。
因为放下才能看到真相,才能改变温度,提升爱的等级,才能成为那个影响所有人的太阳。
2018.9.29《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期待是我们最大的障碍,也是关系中最难维持的功课。
接纳是幸福的开始,当你看到他背后有限正面的动机和背后的爱时,接纳已经发生了。
学会接纳,因为接纳是爱的第一步。
我们要敢于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会在他有限的资源范畴内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东西动机都是对的。
敢于面对,找到真实的状态,给关系一个机会。
玫瑰代表爱,那向日葵就代表生命力,生命力的底层也是爱。
我也喜欢向日葵,每次看到它们心里都会不由的阳光起来。
它在我心里代表的是希望。
生命中曾经的阳光灿烂一晃而过,心里扬起了无边的失落。
但还是没有想过回到过去的世界。
因为如今的一切,虽不够美好,但也终归不易。
9月30日读《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这些天都很累,真心没精力去读书了。
躺倒在床上,去想书,思考《幸福》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感觉里面大多充斥着佛家思想中的大爱。
这种大爱无私无畏,不是看了几本书,或是读了几段经文就能真正懂得的。
而是人到了一定年龄段,经历了事情之后,渐渐活明白了,才会有深刻的感受吧。
今天没读书,但是听书了,听了一段曹文轩的《细米》。
不用猜,这又是一个人的名字,读后才发现,细米跟桑桑一样,也是校长的儿子,不过细米爸爸是中学校长。
细米跟桑桑一样,是
个有个性有思想的男孩。
他比较桑桑,更天真老实一些。
碰到了舒文,他的人生一定会发生大改变。
什么改变呢?肯定与雕刻有关。
2018.10.1
《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接纳等于宽容,宽容等于包容,用一颗懂得大爱的心,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18.10.2《幸福从接纳开始》
感悟:今天读11-13节。
明白了①与人相处时要少问“你怎么……”,多问“我感受到……”,学会关注心情背后的力量:对自己有信心,活出太阳的品质,能给予充足、信任、无条件的爱。
②教育孩子或学生时,要学会留意问题背后的期待。
当父母开始关注培养孩子的好行为,他们就会看到一个卓越的孩子。
③有时候我们在外面做了太阳,回到家却可能要做黑洞,去索取爱。
所以当你觉得缺爱的时候,请深呼吸一下,让自己一点点慢下来,看看自己拥有的是什么,看看花草蜂蝶,你会发现如何爱自己。
18.10.3《微教育》
感悟:读了一段时间《幸福》,几乎被里面的宽容、大爱洗脑。
确实,做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必要的胸襟与包容。
凡事无绝对,想开了就看得开,幸福从不计较的胸襟中来。
明白了这些,便拿出这本《微教育》。
看这本书之前,我预测这本书只是讲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所以言之“微教育”。
翻看之后,才明白,课堂及学校教育仅仅占孩子受教育过程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对于“教育”的意义而言,再细小的地方都是教育。
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里,甚至所有你可以感觉或无法感觉的地方,都存在着教育的痕迹——教育无处不在!
就像学校刚举行的家风家训演讲所传播的一样:在餐桌、游玩时、走路时……跟孩子相处的每分每秒,都存在教育的契机与痕迹。
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不经意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比学校他所受的影响要更为深刻。
做家长和老师的,都是教育的直接责任人,让我们一起谨言慎行,做最好的教育传播者吧!
【时间】2018年10月4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猜它主要讲:
读到《“人事处”的教育》,我以为“人事”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方式。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
原来“人事处教育”指的是,人人是老师,事事是教案,处处是学校。
③我的读书感悟:
“只要带着空杯的心,人人都是老师”——意思是说再精通的行业,也需要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掌握诀窍。
“只要带着觉察的心,处处都是教案”——意思是说,无论是父母、老人,在家、在外,何时何地何人,都要注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环境就是课堂”,孩子们在任何场景的耳濡目染,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
还是那句话“教育无处不在”,把握好教育的契机,才能将微教育发挥到最佳!
【时间】2018年10月5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生活的智慧在于“度”》时,我猜它主要讲:生活中做人做事“度”的把握,均衡关系,不能过激。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确实如此,所谓“度”的把握,就是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理念指导合适的行为。
③我的读书感悟:一阴一阳之谓道,凡事都有正反面。
我们要做好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才不会活得很辛苦。
另一方面,我们要懂得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道理,要处理好一切关系,考虑别人的想法,不能过于我行我素。
作为父母,我们要教育孩子去“乐于助人”且不忽视自己的学习成长;也要教育孩子“心地善良,不争名利”,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实。
听起来很难,做起来也不容易,需要我们做家长老师的用“智慧”去品味了。
【时间】2018年10月6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微资本”时,我猜测它的主旨还是在说:教育无处不在,需要家长有意识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微资本”无处不在,它指的是我们被别人选择的原因。
一个人的能力、品德、礼貌、谦逊、热情……都是资本。
之所以成为“微资本”,是因为,我们了解一个人,往往是从细微的小事中去感觉他。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他举手投足微小资本的积累。
③我的读书感悟:“微资本”的背后,还是父母的教育。
学校教育给予孩子的是知识,而父母给予孩子的更多是性格、习惯和价值观。
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教育不断积累,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如同滴水穿石。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微教育”,就会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微资本”。
【时间】2018年10月7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第二辑《大树理念》,先看了目录,初步认为大树和小树苗应该指父母和孩子。
大树该如何形象小树健康成长呢?仅仅赋予其生命就可以了吗?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确实如此,小树苗的生命来自于大树,它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合格的“护苗人”。
树根是父母的教育,树干是生长中的孩子,树叶是孩子的优缺点。
但是要改正孩子的缺点,关键不在于清楚黄叶,而在于从根部找原因,也就是从父母的教育中找原因。
③我的读书感悟:认真思考,我们成年后的所有行为,都能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出生的家)找到影子。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从现在起,在我们的新生家庭(结婚后的家)种下一颗善的种子,用心教育,结出美的果实!
【时间】2018年10月7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智者畏因,愚者畏果”,心里明白,是说要做智者,遇到事情去看事情的根本,从根本里找原因。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智慧的人可以站在更长的时空中觉知到因果。
只关注眼前利益往往会失去未来,看到未来的结果而做当下教育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③我的读书感悟: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如果希望培养出一个好的孩子,一定要在原因上下功夫。
说到底,还是要做好言传身教!
【时间】2018年10月9日
【书目】《微教育》之《自我修行理念》
【感悟】
①读到“谁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心里十分明了,说的就是家长本身。
“父母如何明辨是非对错”也是我想要了解的内容。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如果一个孩子,在同样的学校上学,同样的老师教,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面,只有父母不一样,10年后,培养出的孩子一样吗?”此言道破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问题孩子的根源还在家庭教育。
“是非对错”是个大问题,家长也不一定都能辨识,就更难教育孩子去清晰辨别。
③我的读书感悟:父母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如何”是判断一件事情好坏的基本标准,唯有父母按照自己希望的也去做,孩子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比多少知识,更为重要!
【时间】2018年10月10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二八定律和金字塔尖”时,我猜它主要讲:这两种现象对教育的影响。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作者主要利用意大利经济学者帕雷托对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总结,阐述了为什么财富总是在少数20%人手中的原因。
而且这20%会永远站在社会金字塔尖。
因为他们掌握了成功的秘诀,就算没有钱也能挣到钱,而不掌握秘诀的人们,即使拥有了钱,最后也可能会身无分文。
③我的读书感悟:这个定律听起来让我感觉惶恐。
什么是财富的秘诀?怎么得到它呢?作者介绍的方法很简单:善于在问题中找答案;放眼长远;做简单的事情;常常赞美鼓励,而不是谩骂批评;敢于面对困难;会坚持;懂得计划未来;坚持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知道懂得还得做到,并坚持去做,才能由量变演变成质变!让我们选好教育的方向,坚持对的大步向前吧!
【时间】2018年10月11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今天读《静心才能清醒教育》,其中的含义显而易见。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父母在心不够静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教育。
在负面情绪下的教育,往往都是负面的输入。
指责与抱怨,或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最后只会对孩子造成伤
害。
③我的读书感悟:父母不易,静心也不易。
但我们要学会控制和压抑。
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智慧就会来敲门!
【时间】2018年10月11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今天读《静心才能清醒教育》,其中的含义显而易见。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父母在心不够静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教育。
在负面情绪下的教育,往往都是负面的输入。
指责与抱怨,或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最后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③我的读书感悟:父母不易,静心也不易。
但我们要学会控制和压抑。
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智慧就会来敲门!
【时间】2018年10月12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父母的担忧是对孩子的诅咒》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心仿佛被戳了一下。
②阅读后,明白了:对孩子的干预和控制越多,反而不够顺其自然。
当担忧过度,不仅不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反而会使情况朝着自己所期待的相反面发展。
③我的读书感悟:我就是那个总是容易担忧的母亲,对孩子常会这样,有时候对学生也会如此。
不可否认,所有担忧都来源于爱,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不可能时刻帮他们抵挡风雨,但是也不要害怕失败,而是要交给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失败,战胜它!
【时间】2018年10月13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夫妻同修福上加福”,我以为是要讲父母关系和谐,给孩子个健康温暖的环境。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父母有一方开始学习,对孩子就是一种福气了,俩人都能坚持学习,对孩子就是福上加福!
③我的感悟:夫妻今生相遇本就是与彼此的一场较量与修行,不是你改变我或是我改变你,而是我们一起改变,互不改变对方,但是依然可以幸福地在一起。
所以,让我们怀着空杯的心态,给自己一份成长,给孩子一个更灿烂的明天吧!
【时间】2018年10月14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分秒察觉,时时修行“的时候,我猜是讲如何提升自己的。
②读后,我发现这主要讲:一个人不要对周边的一切要求太多,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脚踏实地,分秒觉察,才是真修行!
③我的阅读感悟:人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总是在意自己没有得到的和失去了的,却不在意自己已经得到的和拥有的。
如何”修行“昵?最关键的一步的是”觉察“。
尤其在要发火时,觉察到这样的情绪对孩子教育造成的影响。
其实,"觉察”就是控制!分秒觉察,时刻修行!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你想过自己孩子30岁是什么样子吗?》,我的心里不禁惶恐、担忧,我希望他们自信、阳光、积极、乐观,可是我不确定我为此付出了什么。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一个老师要备课,会先写目标,家长教育孩子却很少提前备课;一幢大楼盖起前,要先设计图纸,家长教育孩子却很少先设计规划……
③我的读书感悟:
如果要孩子长大后积极乐观,健康阳光,我们就应该自己做到这些,从现在起按这个目标努力去教育。
当我们心中有设计图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加清楚怎么去教育,知道该在哪方面花时间!
2018.10.16《微教育》
感悟:没时间照顾孩子的父母,谈何教育?枉为父母。
【时间】2018年10月17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想”是一切行为的开始》,我猜它主要讲:
内心对事情的需求。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如何大胆地“想”,并且付诸行动。
③我的读书感悟:文中的观点我很赞同——“只有当你真正想做的时候,那个结果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如果你真心想做,无论多难,你都不会放弃;如果你不想做,无论谁来劝你,都是徒劳!”作为一名教师,激发孩子的梦想(兴趣),最重要!一件事的结果成功与否,真心地“想”带来的内驱力,大到无法衡量!
【时间】2018年10月18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到“陪孩子一起找到人生的梦想并坚决相信”时,我心里明白梦想的力量,却不明白如何帮孩子确立。
②阅读后,我发现它讲:如果希望孩子未来考上一所好大学,与其天天念叨大学的重要性,不如带他去心仪的大学看看;希望孩子成为企业家,不如带他去拜访或了解几个大企业家;希望孩子成为行业领袖,不如每天提醒他:“你是行业领袖啊,行业领袖吃饭都是快快的,都是特别爱学习的!”
③我的读书感悟:相信孩子,帮助他确立寻找梦想的方向,在鼓励与信任中助他成才!
本周阅读模板:
【时间】2018年10月19日
【书目】《微教育》
【感悟】
①读完第四辑,它主要讲了:家长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学会平和心态,换位思考,还要帮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怎么树立?从自身做起!其实说的还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②我的读书感悟:教育孩子,要给孩子建立梦想中心,然后帮他有阶段性的实现,当孩子学
会了吃苦、吃亏、忍辱,学会了与人相处、勤奋努力、包容谦卑、坚韧奋斗——这就进入了“道中心”——“借梦想修真道”,才是最高的境界!
2018.10.22《阅读力》
今天终于有时间阅读“推测力”这个章节。
没想到这么短,很快就读完了。
读完才发现“推测”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如果用于图画书的话。
但是要用于整本书,它的作用,以及它可利用的价值,目前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激趣的手段,但是它也不失为一种“填补作者语言空白,锻炼孩子思维”的好阅读策略。
想让学生主动去推测,并养成这种习惯,需要日日训练,只是某节课用一下,恐怕他们永远也不记得这是个阅读的好方法。
2018.10.26《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
今天算是正式开始本书的阅读,从朱永新老师写的序言读起——“在读写中思考与创造”。
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写作是阅读的自然成果,也是真正思考的开始。
阅读力、写作力都是思考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阅读正是用语言去“破译”文字背后的意义,阅读的重要作用是触发学生的思考。
但是我们却很少教“思考”。
一个思考力很弱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不会取得太高成就。
阅读策略需要教才能获得,教师可以通过解释并示范,学生合作练习,独立使用,熟练掌握,并应用于实践。
这“策略”,有如打开阅读之门的法宝,是必须的金钥匙。
2018.10.27《阅读力》
感悟:①“阅读力”着重强调在阅读时,阅读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思考上。
即是教授专门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具互动性和思考性,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②老师应该致力于“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阅读者”。
③最能推动一个孩子读写进步的就是示范性的教学活动。
④联结、提问、图像化、确定重点、推测、分析和综合、监控理解——是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如的策略,更是一个不太擅长阅读的人应该需要的东西。
⑤阅读既是阅读文字,也是阅读文字背后的含义:教阅读既要教文字,也要交给学生如何从文本中获得意义。
2018.10.28《阅读力》
感悟:利用“霍华德”大脑模块来教授阅读力的概念,是个不错的做法,我也想设计并如此开场,本周的阅读课就尝试一下吧!
2018.10.29《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
感悟:阿德利安的老师曾经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给我们的学生朗读。
”每天对学生朗读,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们在教学和练习策略时,把阅读难度稍微降低一点,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就会容易很多。
所以我们在教授阅读力的时候,可以用图画书入手,打开孩子与阅读力的联结。
2018.10.30《阅读力》
感悟:虽然不早了,但是不阅读心虚不踏实。
读了,还是有收获的。
关于阅读力教学,作者阿德丽安首先提到的就是“示范”,她强调“我们有两种声音:除了讲话的声音,另一种是思考的声音,它存在于脑中,也是好的阅读者在阅读时所关注的,可以帮他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声音。
尤其在默读的时候,思考的声音最为响亮。
”就像教孩子系鞋带,你必须要不停的示范,孩子
不停地练习,才能真正熟练掌握。
阅读课上你要适当的提下来,告诉孩子你在想什么,花时间做“大声朗读”或“有声思考”,就是教孩子系鞋带的过程。
如果不去示范,他们很可能会被绊倒。
我们也试试像学生展示我们的思考之声,最好的做法是:安静联结竖拇指。
这种做法很奇特,好玩,但不知道好用不?
2018.10.29《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
感悟:阿德利安的老师曾经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给我们的学生朗读。
”每天对学生朗读,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们在教学和练习策略时,把阅读难度稍微降低一点,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就会容易很多。
所以我们在教授阅读力的时候,可以用图画书入手,打开孩子与阅读力的联结。
2018.10.31《阅读力.策略》
感悟:阅读力教学的四个步骤包含了教师示范,小组练习,自行练习,体验成功。
除此以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和思考的语言整合到你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思考。
还学到了几种技巧:①多强调“好的阅读者”。
②利用便利贴及时记录想到的,贴在书上。
③尝试使用阅读力代码。
然后在一大段时间内强化。
不过,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我还需要继续实践反思,才能真正弄懂,期待那时的收获。
2018.11.1《阅读力》
感悟:今天读到第三章《联结力》,明白了与文本产生联结的能力可能是孩子们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策略。
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孩子学习如何赋予文本属于自己的意义时,不是要告诉他们去思考什么,而是要告诉他们如何思考,让他们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来理解文本。
“我的生活是一个故事,你的生活也是……让我们假装已经把自己的故事写在纸上了,它会是多厚的一本书呢?”喜欢这个开场白。
2018.11.3《阅读力》
感悟:今天继续阅读“联结力”这个章节,了解了“安静联结竖拇指”、便利贴记录联结的做法。
其实我们在课堂上也经常不自觉地使用了“联结”,我相信语数英等任何课堂都用过,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有意地去使用这种能力。
作者在文中提到“选择你之前做过的一条联结,通过把它写在一张图表纸上——要有细节、姓名和感受——来示范如何将联结扩展为写作。
”这让我想到,以后我们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的“联结力”,对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帮助。
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在班里开始关于“联结力”的训练了——就从“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开始!
2018.11.4《阅读力》
感悟:今天读到“提问力”这个章节。
平时的课堂经常提到提问的技巧和有效性,所以个人感觉提问力应该是很难的,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指导。
因为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在阅读时,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但一遇到拓展延伸自由发挥的题目,便不知从何说起。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问力的训练也是势在必行!
2018.11.5《阅读力》
感悟:今天继续阅读“提问力”这部分内容,读着读着发现所谓的“提问力”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课堂强调的引导学生“质疑”的能力。
想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主动质疑,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如果每个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在天长日久的训练中,他的思维能力该会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