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
解:(2)由于纸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逸走,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 应物的质量减小。
解:(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 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 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锰酸钾、二氧化 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散,所以剩余固体 的质量必然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98)
2.选择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B )。
①种原类子⑥√数 物目 质② 的分 总√子 质×数量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说法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 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3)错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反应物是铁 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个反应同样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生成 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
(1)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 成,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2)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反应前所称量的仅 少量白烟(MgO)逸散, 仅是镁带的质量 只称取部分生成物的质量
● 方案二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1、称量反应前盛有硫酸
铜溶液的烧杯和用砂纸打磨干 净的铁钉的质量总和m1。
2、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 液中,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标分析】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材分析】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然后以化学史上的实验事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再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如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质量守恒的概念学生并不陌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认识了能量守恒。

在前四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四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同时通过对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加之第三单元原子、分子等有关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莫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解释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问题。

【评价任务】1.能通过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分组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完成具体课堂评价题目,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应用解决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问题。

3.通过对电解水的微观分析,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并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总结归纳化学反应中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图片:波义耳与拉瓦锡的学术争论——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不会改变?学生积极思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1、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导课、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指导实验探究引导再探究思考、猜想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四: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体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组实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尊重事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析交流中让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引出本节课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体会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定量实验要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三、结论与解释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该如何描述?2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结合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特别要注意不要漏掉气体或沉淀(chéndiàn)物质 的质量。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
总和(zǒnghé)
1.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____,这总个和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 ,特别要注意(zhù yì)不要漏掉气体或沉淀物质的质量。(c+d+b-a)。9.(2016·昆明)下图为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实验现象】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氨味的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9.(2016·昆明)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C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
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huàxué biànhuà)中不可分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D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biànhu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15.(2015·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 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92~P9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并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

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变化?【引导】根据同学们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提出要求】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讨论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②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③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④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设计方案】参与交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方案.适时提出修改惫见。

【指导实验】为探究前面的假设中哪一种正确,要求学生利用所设计的方案加以验证,一半学生做白磷燃烧反应的实验,一半学生做铁与硫酸钢反应的实验。

在实验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交流与讨论】(1)主持学生的交流发言,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

(2)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3)提醒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注意点。

【小结】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拓展与提高】【提问】任何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演示实验】P94实验5一1和实验5一2。

【提问】引导分析改进方案。

问:①为何天平不平衡?由此可知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上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②若要对此装置进行改进,你应当如何设计?【交流与讨论】讨论交流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解析】由图可知,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 g+(20
10. 16 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论断正确的 是( C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⑦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A. ①④⑦ B. ①②⑤ C. ①②⑥ D. ①④⑤
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
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9
g×16=8 1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1
g×32=8 44
g,两者的质量和为16
g,
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 g-8 g=12 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W中
11.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
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锥形瓶、小试管、系有一个气球的玻璃管、橡皮塞、碳酸钠、稀盐酸、粗铁丝、烧杯、白磷、镁条石棉网。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可以说是从“质”的角度研究的化学变化,这节课开始我们从“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

二、新课教学:师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吗?生思考,回答:略(学生会有两个认识方向: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出发,认为相等;也有从生活实际出发认为不相等。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师演示,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结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1: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提问2: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活动与探究: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完成,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结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即略师小结:根据无数实验事实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阅读:教材中的资料p92活动与探究:三、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敞口容器中进行)四、镁条燃烧(敞口容器中进行)讨论: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活动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内容] 实验 1:把红磷放在一个密闭的锥形瓶中,用天平称量红 磷燃烧前后锥形瓶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2:把一定质量的铁钉放在装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 液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前后烧杯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实验1:待锥形瓶冷却后,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 然平衡,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2: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反 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典例]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 烛的质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 了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 相等 D.100 g 水与 100 g 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 200 g
【知识精讲】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参__加__化__学__反__应___的各物质的_____质__量__总__和_____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只能解释_____化__学__变__化_____,不能解释物理 变化。如 100 g 水降温后变成 100 g 冰,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 但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 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一定含有__C__(或__碳__)__元素。
4.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 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 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 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1)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___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各物质质量包括固态、液态、__________所有物质的质量。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__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六个不变宏观:(1)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1)__________可能改变。

(2)__________可能改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比。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取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照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以C +O 2=====点燃CO 2为例):(1)质: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2)量:每_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每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整理2019年11月)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整理2019年11月)

练习:
1、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n克共热后完全分
解得到氧气a克,剩余固体中经测定含有氯
化钾和n克二氧化锰。
a.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是( D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氧化剂
D.催化剂
b.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 B)
A.(m+n-a)g B.(m-a)g
C.(m-n)g
D.(m-n-a)g
2、某物质在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 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 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 )
⑵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 的分子数。( 错 )
总质量
= 总质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存 在3个不变,即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 语文培训机构加盟 大语文加盟品牌有哪些
间存在什么关系? 你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
物质的质量没有改变吗?
探究现象与结论:
1、白磷燃烧,生成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 小,冷却后称量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P O2 点燃P2O5
总质量 = 总质量
2、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淡绿色,铁钉表面附 着一层红色物质(Cu)
Fe CuSO4 Cu FeS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惠阳实验学校张海峰
【学习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知识类型与知识结构:由于质量守恒定律是我们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依据,所以本节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应用。

同时由于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必须从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研究,所以本节难点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呈现方式与编排特点:(1)创设实验情境,引入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改进实验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最后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微观的角度展示化学反应实质,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等有关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基本具备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2.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验证实验的装置如何设计?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3.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与积极性:由于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的实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主动地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对有关实验进行操作并能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培养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合作实验操作以及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倾听、分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理解“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含义【设计思想】
学生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水平,对实验问题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只需启发、点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

又由于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为克服认识的肤浅和片面,学习还必需采用合作交流的学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教学策略】
1.教法依据: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教师创设的一定问题情景中展开教学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师生间协作互动、平等对话,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知识。

2. 教学方法: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中,采用实验引探法,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质量守恒定律,最终让学生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具学具准备
(1)实验用品准备:
药品: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盐酸、镁条等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小试管、气
球、坩埚钳等
(2)媒体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学案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学流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流程图
3、教学过程
A.12g
B.9g
C. 4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