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详细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l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灾异与人事葛剑雄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

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

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

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

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

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

“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蚀、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

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

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

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古诗文阅读理解必修1-5文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A.静言.思之(《氓》)言:说B.忍尤.而攘诟(《离骚》)尤:责难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离:离开D.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引:带领2.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3分)A.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C.人不敢与忤视。

悟言一室之内D.遂与秦王会渑池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 与“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B.顾.计不知所出耳C.荆轲顾.笑武阳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做《师说》以.贻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弃甲曳兵而.走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君何以知燕王?A.子卿尚复谁为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课外文言文段阅读部分(共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7-10小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1.doc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1.doc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jué nè chī zhīA.谲.诈口讷.妍媸.毕露胼手胝.足jiàn nào fútūnB.僭.称濯淖.祓.除朝暾.夕月nān qiāng xuè tiānC.赧.然强.颜欢谑.暴殄.天物sǒng dá wǔ zhìD.惶悚.惨怛.怃.然栉.风沐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追溯告罄出类拔粹面面相觑B.慰籍睥睨光风霁月迥然不同C.蛊惑部暑芸芸众生视若草芥D.罹难棰楚烟消云散出言无状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区”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不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粥系列产品。

二、科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尹鸿:大片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尚无来者的最高票房记录。

2017届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和解释)

2017届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和解释)

2017届高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和解释)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试卷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化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riben、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

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往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感悟。

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大类。

自然意象主要包括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它们通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宇宙的敬畏。

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广袤无垠的沙漠风光和壮丽的夕阳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人文意象则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它们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例如,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通过对公瑾(周瑜)这一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意象的组合与叠加,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境。

诗人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的意象,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基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多个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只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与思想无关。

B. 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分类是绝对的,不能相互交叉。

C. 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能够创造出更丰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只有自然意象,没有人文意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然后分别从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与叠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高三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满分160分;包括5分卷面书写分;时间150分钟)(27+14=4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3分)A.狭隘(ài)沉溺(nì)慰藉(jí)花剌(la)子模B.麻痹(bì)戕(qiāng)害参省(shěng)金石可镂(lòu)C.跬(kuǐ)步驽(nú)马炽(chì)热锲(qì)而不舍D.炙(zhì)热拙(zhuō)劣谚(yàn)语出类拔萃(c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俨然寒喧宽宏大量无是生非B.辖制仰杖惴惴不安气象万千C.周济撮合百无聊赖无足轻重D.踌躇讥诮再接再励汪洋兴叹3.给下列加点字释义有错的一组()(3分)A.①想入非非..(半步)千里..(虚幻的境界)②跬步B.①走.(牵)马看花②置之度.(考虑、打算)外C.①了.(完全、一点)无一物②锲.(用刀雕刻)而不舍D.①金石可镂.(雕刻)②应接不暇.(空闲)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对下列两组加黑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3分)A.不拘于时;学于余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3分)(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会宁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现实”与“历史”“未来”形成对应关系,尽管历史和未来题材创作同样可以表达现实意蕴,但现实题材创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直接,更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显见的作用,因而,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创作,这是很自然的,也有利于文学创作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现实主义的本意包括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写照现实的要求。

肯定这一要求,表现了国家的自信。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声誉,正说明现实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繁荣发达的主要途径。

当然,现实主义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样态,近年来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在相当规模上带来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新气象,打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但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最高水平的创作。

特别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代表)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小说创作为代表)两方面,具有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无法比肩的优势,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现实主义的力量,体现于其深厚的美学价值。

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试卷 人教版高三上册

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试卷  人教版高三上册

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试卷人教版高三上册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汉语试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禅偈(jì)混沌(hùn)胚胎(pēi)影影绰绰(chuò)B.唱和(hè)不可限量(liáng)空白(kóng)自由散漫(s àn)C.恣情(zī)星宿(xiù)屏气(bǐng)叱咤风云(chà)D.旖旎(ní)薄暮(bò)浑身解数(jiě)自力更生(gē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欲壑难填直截了当出神入化不记其数B.好高骛远熨帖博闻强识欺世盗名C.豁然开朗刚愎自用按步就班饱经苍桑D.浅尝辄止脍灸人口无精打采本色当行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坚甲利兵坚守阵地无坚不摧B.兴办兴利除弊新兴C.敢作敢为一分为二大有可为D.逃亡流亡亡命4.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完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宽敞——狭窄犹豫——果断敏捷——迟钝B.细心——马虎垂直——邪恶模糊——清楚C.干燥——潮湿柔弱——强壮光滑——黑暗D.简单——复杂招架——抵挡奉献——索取5.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的知识瘦削的脸庞丰美的牧场巍峨的青山B.美好的明天神秘的传说热辣的劲舞精准的投篮C.精湛的艺术精致的未来热心的观众精彩的演出D.素洁的莲花素朴的语言素雅的衣着素净的陈设6.下列词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A.削足适履为虎作伥罄竹难书无所不为B.死得其所挑拨是非倚老卖老铤而走险C.歪门邪道无所适从惊世骇俗明火执仗D.自欺欺人执迷不悟前仆后继揠苗助长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一、(24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尽.快/尽.数胳.膊/胳.肢窝躯壳./金蝉脱壳.折.耗/损兵折.将B.省.心/省.亲模.范/模.样儿蹊.跷/另辟蹊.径辟.谣/鞭辟.入里C.给.以/给.予刹.车/刹.那间咀嚼./咬文嚼.字稍.息/稍.纵即逝D.传.颂/经传.震颤./颤.巍巍落.后/丢三落.四隽.秀/含蓄隽.永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一项是A.飞镖.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B.鞭笞.懈怠.甘之如饴.贻.害无穷C.湍.急喘.息不揣.冒味惴.惴不安D.茁.壮笨拙.罢黜.百家相形见绌.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大意微言大义风声谈笑风生B.漫延火势曼延株连珠联璧合C.直接直截了当精心漫不经心D.陈规墨守成规旁证旁征博引4.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狗苟蝇营嘻笑怒骂针贬时弊贪脏枉法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冥顽不灵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穿凿附会积毁消骨D.以儆效尤草菅人命人才汇萃步履维艰5.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多数人不会留意到,每一项这样的工程,都会留下一片建设者的坟茔,他们不再魂归故里,而是永远与这伟大的工程相依相伴。

②他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从不自己的过失。

③新区位于城乡部,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混乱的地方。

A.告竣隐讳接合B.告罄隐瞒接合C.告竣隐瞒结合D.告罄隐讳结合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奥斯卡奖” ①国际电影节奖项,②一个美国本土电影评奖,③由于美国电影文化影响了全球电影游戏规则,它④超越本土性,被视为世界电影“至尊”。

⑤为了增强国际性,它⑥设置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专门颁给优秀的非英语影片。

①②③④⑤⑥A 不仅是更是只是才然而又B 不是而是只是才同时/C 不是而是正是就同时/D 既是也是正是就然而又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肖邦故园不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高三(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三(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

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

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

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

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

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

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

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

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

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

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

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

1998年,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

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

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

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

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

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

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

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

河南省偃师高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偃师高中2017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语文化及其他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NBA”“GDP”“WTO”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

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

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 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

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

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

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

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

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

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

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7届)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枷.锁(jiā)瞭.望(liào)契.约(qì)悲天悯.人(mǐng)B.旖.旎(yǐ)悼.念(dǎo)嗔.视(chēn)市廛.云集(chán)C.遐.想(xiá)熨.帖(yù)赎.罪(shú) 义愤填膺.(yīng)D.蹒.跚(mán)颦.蹙(pín)屠.杀(tú)挑拨离间.(jiàn)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出神.入化(神妙)心有余悸.(害怕)如释.重负(放下)众口铄.金(熔化)B.浑身解.数(全部)如泣如诉.(诉说)浅尝辄.止(全,都)尽态极妍.(美丽)C.莫可名.状(明白)安之若素.(白色)饱.经沧桑(充分)相形见绌.(优点)D.死而后已.(停止)义愤填膺.(胸)欺世盗.名(窃取)所向披靡.(浪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愁怅叱咤风云粲然息息相通B. 嫉恨两袖清风诽谤豁然开朗C. 山岚惊宏一瞥崩溃天济于事D. 蜕变如释重负诅咒气像万千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白塔宛如一位身披白纱的仙女,在万绿丛中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B.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C.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D.站在风动石下面的海滩上仰望,巨石好像从天而降,惊险极了,令人目眩。

5.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千篇一律——形形色色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浓妆艳抹——洗尽铅华B.漫不经心——全神贯注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波澜不惊——波澜壮阔C.出神入化——平淡无奇息息相通——漠不关心豁然开朗——百思莫解D.浅尝辄止——浮光掠影飞扬跋扈——平易近人安之若素——如坐针毡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B.李老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C.庆功会上,人们给抗震求灾的英模戴上五颜六色....的大红花。

D.文学创作中的题材,有的需要浓墨重泼,有的需要轻描淡写....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雅安地震中,儿子抱着88岁的老父亲排队等待救治,之情让人感动。

(2)近来,日本针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

(3)莫言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忘我写作,有人从身边经过他都。

(4)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相比实在是。

A.反哺义愤填膺浑然不觉相形见拙B.哺育义正辞严浑然不觉捉襟见肘C.反哺义正辞严混沌不知相形见拙D.哺育义愤填膺混沌不知捉襟见肘8. 下列短语结构全部相同一项是()A.朝气蓬勃沾沾自喜庞然大物辛勤耕耘B.不卑不亢风尘仆仆铤而走险悬崖陡壁C.恬不知耻为富不仁描写景物激动不已D.历史悠久全神贯注气氛热烈前程远大9. 选出填入划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可以使万吨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因为所以而且B.既又从而C.既所以从而D.因为又而且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11.下面句式变换后改变了原意的是()A.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改为主动句:家务和耕种占去了她的大半时间。

B.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改为肯定句: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应该批评。

C.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改为反问句:难道沙漠可以征服的吗?D.由于带的钱不够,他只好打消了买这本书的念头。

改为双重否定句:由于带的钱不够,他不得不打消了买这本书的念头。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主席在汽车边站定,慈祥的望着全体送行的人。

B.广州百货大厦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C.考生在考场里专心答题,而考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13.下列提取句子主干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主干:我们推测情况。

B.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

主干:他们去看书。

C.在经过数百公里的跋涉后,藏羚羊出现在楚玛尔河西岸的山坡上。

主干:藏羚羊出现。

D.当时的政府不关心农业生活事业。

主干:政府关心事业。

14.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是递进复句。

B.“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这是条件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这是条件复句。

D.“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

”这是因果复句。

1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

②这也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

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④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⑤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A.③①④②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③④②⑤1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繁星》《春水》是著名女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的作品,原名谢婉莹。

B.《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

C.《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代表作,著有《水经注》。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宗元、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第Ⅱ卷二、阅读题(30分)(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7—26题。

(30分)人,总要仰望点儿什么厉行濂①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向着远。

这样,才能支撑起有灵魂的生命。

②仰望就是追寻,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精神上的增长力量。

这种力量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

它.是推动生命的涌动之流,贯穿于人的躯体.与心智之中,贯穿于大自然以至宇宙的一切之中,就像鲜花绽放、泉水喷涌般地无穷无尽。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升起。

突然,他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

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那一刻,他的心灵得到启发,激起灵感的浪花,涌动着一种对艺术完美追求的激情。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深夜仰望星空。

每当我静静地凝视那浩渺深邃的夜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庄严便油然而生,使他得到某种启示,领悟到宇宙的神秘和生命的崇高。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夜幕降临时,贝多芬满怀惊奇,仰望星空,坠入沉思。

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

此时此刻,他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思绪超越了群星。

渐渐地,他把那种激情转化为音乐——打开心坎的东西,来自仰望的天空!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着我们行走;让崇高穿透灵魂,直接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支柱,把匍匐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让崇高的精神支撑起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世界。

⑦有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深夜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鸣泉、惊鸟、山岚、夜露,掩不住心中的渴望和激动。

黎明的曙光踏着朝露款款而来,苏醒了的泰山在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身影。

一轮朝阳从云海中喷薄而出,光芒万丈,普照世界!喷涌,奔流,一股热流浸透我的全身,一切狂妄、贪婪、猥琐都被挤压出去。

我感觉到了崇高的不可企及,我充满着憧憬。

⑧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

漫山遍野的泉水从一绿色的灌木林中冒出,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我走近瀑布,抬头仰望,云雾迷蒙的天空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惊心动魄。

我直感到自己是漫天飘荡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

仰望大瀑布,心中那一点怨天尤人的悲哀、可怜,又有何资格絮叨呢?⑨我确信,人在天地之间,总要仰望点什么。

从宇宙万物中吸收精神,吸收正气,使自己壮大。

因为,人毕竟是万物之灵,除了血肉之躯,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有改动)17.给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8.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9.②自然段,下面加点的“它”指代什么?20.③自然段中,俄罗斯画家仰望月亮时得到的收获,错误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的灵感B.追求完美艺术的激情C.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艺术D.“满月初升”的创作题材21.⑤自然段中,贝多芬仰望天空时,收获的是什么?22.⑥自然段,作者对“崇高”的态度,错误的一项是( )A.心向往之B.亦步亦趋C.仰之弥高D.推崇备至23.⑧自然段,作者观赏瀑布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由近及远B.由远及近C.由面到点D.由点到面24.⑨自然段照应的是前面哪一个自然段?25.下列内容,本文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仰望星空会获得许多天文知识B.追寻的是一种崇高精神C.追寻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存姿态D.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能够净化人的灵魂26.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记B.说明文C.议论性散文D.记叙性散文三、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分(每空2分)(1),,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

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五分钟左右后,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