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3)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 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 版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和与人合作等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滑轮的作用
教具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勾码、测力计、课件、实验报告单;视频:定滑轮;动滑轮;
学具准备:铁架台、滑轮、线绳、勾码、测力计、实验报告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5.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课后小结:。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的教学内一,从教材体系上看,前面已学过简单机械、杠杆、轮轴等知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本课内容难度小,学生容易认识,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机械打下基础,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这一部分内容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学习本节课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定滑轮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熟悉。

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为数不多,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所以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我在课前搜集一些滑轮的图片,学生先观察滑轮图片,对滑轮有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六年级学生思维敏捷,敢于大胆猜想,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基本的实验结论,所以对于滑轮的作用的学习,采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猜想一实验证明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了解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四、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滑轮的作用。

五、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科学知识”,所以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及原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探究的乐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1、师: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问那些是定滑轮,那么剩下的又是什么滑轮呢?明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师:那么我们自己来组装一个动滑轮,小组活动。
3、师:那么动滑轮有些什么特点呢?研究动滑轮时,各组学生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动手操作。
4、学生动手操作
(1)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展示升旗资料,启发学生对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以实验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定滑轮的研究】
4.定滑轮是个()。
5.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来帮助搬运。
二、选择题
1.像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
A.轮轴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杠杆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
B.可以靠定滑轮来提升重物
C.测力计能够测量滑轮的省力情况
D.升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3.下列应用了动滑轮的是()
B、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物体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
C、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3、师提问:
(1)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
(2)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
4、学生继续动手实验,填表。
5、师总结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费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研究】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资料,以达到开阔眼界,感受神奇的目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的实质,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滑轮?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滑轮,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分类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5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章第五节。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能用语言和图示描述滑轮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滑轮的工作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应用和优缺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视频、实验器材(滑轮组、绳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滑轮组、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实例(如吊车、升国旗等),引导学生关注滑轮,并提问:“你们知道滑轮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呈现(10分钟)呈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并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它们的工作原理。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或实物。

2. 绳子、重物等实验材料。

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滑轮知识,如简易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二、探究定滑轮(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定滑轮的定义和特点,如固定位置、改变力的方向等。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如力的大小、移动的距离等。

4. 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三、探究动滑轮(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如可以移动位置、改变力的方向等。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如力的大小、移动的距离等。

4. 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区别。

2. 提问: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3. 让学生举例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如升旗、吊车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滑轮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够分析数据,探讨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材建议】定滑轮的研究和动滑轮的研究是有层次性的,定滑轮的研究以教师引入,动滑轮的研究强调学生自学的探究,要让学生自主制订一个研究计划。

对“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的问题,建议学生用图示法来解释。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这节课也是本单元重要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对于农村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汇报交流法、总结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

2. 绳子。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使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5.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 拓展: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对滑轮的认识。

2. 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和特点。

3. 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4.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3)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3)

动滑轮和定滑轮教课课题:动滑轮和定滑轮教课内容:动滑轮和定滑轮教课目标:科学看法:经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解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一样作用.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及合作精神.教课要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课难点:经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课型:新授教法:讲解、谈论教课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定滑轮和动滑轮、重物(钩码)、橡筋、测力计等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升旗片段或出示有关图片资料.问:为何向下一拉绳索,旌旗就升上去了?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1.指引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升旗仪式),想想为何轻轻一拉绳,旌旗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2. 联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脑筋中的问题逐渐清楚.并经过指引学生把思虑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 P104.实验操作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索时,挂有旌旗的那部分绳索会如何运动?(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5.认真领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一样?(指名学生发言,把商讨内容引到省力上)6.可以用挂秤实质测试 .三、会挪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2.谈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获得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一样 .四、拓展训练假如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地点吗?板书设计:动滑轮和定滑轮为何向下一拉绳索,旌旗就升上去了?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后记:经过学习,学生基本知道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5.定滑轮与动滑轮【教材简析】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在本单元的前面几课学习中,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两种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两种方法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同时,本课也为后续的学习《滑轮组》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可以用铁架台做支架,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帜就会随着绳子上升。

这里强调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向上升的现象,初步认识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

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来搬运,这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它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这里可以参照研究定滑轮的实验进行,如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的学习过程,对机械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历,知道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机械是否可以省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校里每周都要进行升旗仪式,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由于定滑轮的位置较高,真正看清的孩子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常组合在一起使用,因而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科版

用什么装置升国旗?
预设:滑轮
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 熟悉的现象引 发学生思考,激 发探究兴趣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认真观看同学演示
预设:力的方向的特点
向相反
3.学生回答问题 2.组织学生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同
预设:可以省力、不可以省力、 学升旗时向哪个方向用力,说明

己动手实验,验

案。
5.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记 证假设,培养学
5.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录单
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出示视频,
引导学生认识挂了钩码后平衡了 记录数据。 6.总结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不能 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问题 猜测
实验 记录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左边钩码 右边钩码 个数/个 个数/个
验方案。 4. 小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让学生自己设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
计实验方案,操
案。
问题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吗? 作探究,培养合
猜测
4.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进一步明确
直 接 提 升 重 用 动 滑 轮 提 作我们探的究、分析总
物用的力/N 升 重 物 用 的 结发的现 素养。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播放视频, 实验
机械的作用。本课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旗杆顶部的滑轮,第二部分是会移动的滑轮。在课堂上
学生将经历猜测——制定方案——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
也将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杠杆,轮轴两种简单机械,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定滑
轮和动滑轮,但是学生不留心观察也难以发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本课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定滑轮与动滑轮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定滑轮与动滑轮表格式教案
3、
1)、学生观察测力计,并了解力的单位。
2)、学生观察老师的示范。
3)、
a、学生之间小组合作运用测力计测量不同数量的钩码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b、学生对比数据进行观察发现了什么。
4)、
a、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省多少的力。
b、小组代表回答: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一半的力)。
轮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学生猜想起名字。
3、
a、学生思考升旗时的用力方向
b、个别学生代表回答(向下用
力)
C、学生思考个别学生代表回答(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学生思考
5、
a、学生以小组位单位做实验,并且做好试验单。
b、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了什么。
c、挂在绳子左右两边的钩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滑轮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d、学生小组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
1、学生集体讨论个别代表回答:不是,因为滑轮在移动。
学生通过浏览课本回答问题。
2、
a、学生安装定滑轮,并推测定滑轮的作用。
b、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c、小组代表回答实验方案
d、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拉绳子时,动滑轮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这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能省一半的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教师: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
五、用杠杆的原理理解滑轮的作用
1、考虑:为什么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3).doc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3).doc

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课题: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内容: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课型:新授教法:讲解、讨论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定滑轮和动滑轮、重物(钩码)、橡筋、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升旗片段或出示有关图片资料。

问: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升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P10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1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6.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训练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板书设计:动滑轮和定滑轮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后记:通过学习,学生基本知道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新的简单机械在平时的生活中真正能见到过的并不多。

在实际的应用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也常常是组合在一起,与吊钩、塔吊等一起组合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收集拍摄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和视频。

因此本课的教学从模拟的升旗仪式开始引出滑轮,让学生通过对滑轮的观察认识滑轮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和亲身探究验证,从而获得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难点: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亲自探究验证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滑轮1.出示自制旗杆,模拟升旗仪式。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举行一个升起仪式。

(2)生:敬礼!升国旗唱国歌。

【一位学生上台主持】【一位学生上台唱国歌】【全班学生敬礼,老师缓缓升旗】(3)生:升旗仪式到此结束,礼毕。

2.教师提问,引出滑轮。

(1)提问:国旗是怎么升到旗杆顶端的? 预设:拉绳子的一端。

(2)追问:光靠绳子可以吗? 预设:还有滑轮。

3.出示滑轮,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又将了解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滑轮。

请你仔细观察,它有哪些特点?【出示滑轮】【各小组从抽屉中拿出滑轮进行观察】4.反馈交流,认识滑轮特点。

(1)师:这个滑轮有哪些特点? 预设:有个轮子。

【教师板书】(2)追问:这个轮子会转动吗? 预设:会。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

教科小学科学六上《1.5、定滑轮和动滑轮》word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课目标】科学看法: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可以跟着物体的挪动而挪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跟侧重物的挪动而挪动.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样.过程与方法:经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能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一样作用.感情、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一样作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课要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课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下学校清晨升国旗的过程,并发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索,为什么国旗就往上涨上去了呢?”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点转动而不挪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况,并思虑: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使劲?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依据学生回答进行指引“定滑轮能否拥有省力作用”(一般状况下,学生已屡见不鲜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拥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能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供给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能否能省力展望是()否()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侧钩码个数右侧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5、全班内进行交流报告.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可以省力.三、会挪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3、请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虑:“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高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使劲?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使劲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能否拥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牢固练习,拉出3N 、 5N 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丈量将重物不经过动滑轮提高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丈量将重物经过动滑轮提高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序次分别丈量不一样个数(1~5 个)的钩码直接提高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 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一样五、想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一样,那么我们在什么状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精品】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精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2)【精品】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3)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3)

定滑轮和动滑轮一、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几课中,从学生熟悉的工具出发来研究杠杆、轮轴。

这一课将继续以提出问题——做出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原理。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学习《科学》这门课程已有三年的时间。

但对于定滑轮与动滑轮学生听过这样的简单机械,但对于他们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还处于模糊状态,似懂非懂的。

所以,他们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于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

这样也就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是指固定在一个地方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滑轮,铁架台,测力计,钩码,细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进行升旗仪式,你看过没有,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去?”生:滑轮师:是的,滑轮。

(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今天我们就来学新的一课,板书——《定滑轮与动滑轮》(出示课件旗杆顶部的滑轮)师: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板:定滑轮)(二)、科学探究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模拟实验(教师演示)将钩码当作五行红旗,当我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我的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生: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生:改变用力方向板书: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师:那我们知道定滑轮是让我们工作很方便,但是到底省不省力呢?我们来进行实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课题: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内容: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课型:新授
教法:讲解、讨论
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定滑轮和动滑轮、重物(钩码)、橡筋、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升旗片段或出示有关图片资料。

问: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升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
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P10
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
6.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训练
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板书设计:
动滑轮和定滑轮
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知道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