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导学案 可用李

合集下载

1.1 体味文化+导学案

1.1 体味文化+导学案

高一导学案学科:政治编号:3-1-1-1 编写人:李志兴审核人:刘朝春使用时间:第16周班级:姓名:小组序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1.1 体味文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熟记文化的内涵等相关知识,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自身文化素质,增强为综合国力而贡献力量的意识。

激情参与,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4--9页内容,对原理、概念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 )②市民观看奥运会开幕式 ( )③黄山自然风光 ( )④泰山石碑 ( )⑤人民币利率上调 ( )⑥南海争端 ( )⑦《致青春》、《窃听风云2》等电影作品 ( )2、我们想想,看电视可以抵御饥饿吗?不能。

但是,每看到一段感人的节目,阅读到一段奋进的文字,都会泪流满面或者热血澎湃。

这说明了什么呢?二、知识梳理(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二)文化是什么(内涵、特点、作用)1.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区别文化现象)(1)文化的内涵(什么是文化?它包括哪两个方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活动。

体味文化学案

体味文化学案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温暖1.1.1.《体味文化》导学案【课标要求】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的力量。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学习重点】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文化的实质【学习难点】文化的内涵【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定位(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知识)1、从自己对文化生活的感受,说说文化是什么——内涵?2、你是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的——特征?3、文化对社会、个人有哪些作用——作用?(二)自主建构本框知识体系(合作探究)情景探究一感受文化现象[大家说说]:(1)你你能描述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现象(2)你在暑假期间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谈谈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3)你的家乡文化有什么特色(饮食、艺术、民俗)?(情景探究二):阅读教材P6~P7,问题探讨:(1)有人认为,文化就是艺术,文化就是知识,这些说法对吗?不对。

(2)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内涵:“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理解: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如文学作品、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温暖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实例探究]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情景探究三)文化的特征请从下面事例探究中归纳文化的特点:[实例探究1] 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实例探究2]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高中政治 1.1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

高中政治 1.1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理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3.提高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学习难点:理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预习案的指引下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限定25分钟,独立完成。

课前预习(15分钟)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1)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2)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也呈现出各自特有的二、文化是什么1.含义(1)从本质上看: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1)文化是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是一种素养。

①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和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和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具有多样性(1)文化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文化活动:人们进行、、、、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力量(1)本质:文化是一种。

(2)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且表现在中,而且表现在和的历史中。

①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则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1 体味文化导学案

1.1 体味文化导学案

第一课第一框题体味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知道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各自特有发色彩。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3、了解文化的多种形式,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要点晨背】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4、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探究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1)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

(2)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

2、文化环境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都呈现出各自的色彩。

探究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2、两方面内容意识形态部分、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语言和等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出来的。

(3)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探究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1)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教育、、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社会作用(1)本质:是一种。

(2)作用途径: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表现:不仅表现在中,而且表现在中。

【基础自测】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属于文化现象是()①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②三清山自然风光③万里长城④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⑤淮安市人大代表的选举⑥阅读名著《红楼梦》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的有()①工人从事生产活动②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③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④克隆技术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3、文化可以穿越历史的天空,从“人猿相揖别”时的原始图腾,到今天“九天揽月”时的太空放歌;文化可以跨越广袤的地域,从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到风靡世界的流行音乐。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导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1.知识方面识记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三、认知探究——夯实基础,探究提高【基础认知】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既包括,又包括。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特有的现象。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产物。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3、广义的文化是指,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是指。

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的“文化”概念。

4、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是一种力量,能够在人们的过程中转化为,对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1)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

(2)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如文字作品、音乐、舞蹈、美术作品等。

(3)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4)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如“学文化”“文化课”等。

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它包括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

四、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五、达标检测——勤学苦练,游刃有余1.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种庄稼、盖房舍,这是我们的物质财富。

在种庄稼、盖房舍的过程中,产生了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在思想精神领域有很多书籍和音乐、绘画等,这更是我们的财富。

体味文化导学案理科

体味文化导学案理科

导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一、学习目标:识记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的涵义三、基础梳理:(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象。

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1.文化的内涵:(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其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的部分。

(2)广义上的“文化”与狭义上的“文化”的不同:前者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和精神成果;后者专指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的程度。

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上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上的“文化”,是中的“文化”。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1).文化是特有的现象。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三)文化的形式和力量1.文化的形式: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都属于;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

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和的历史中。

四、预习自测:1.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技术③语言文字④选举人大代表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2.理解文化的内涵,辨正误:(1)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3)文化素养是天生具有的()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下列不属于文化形式的是()A唯物主义 B文化生产 C科学文学 D商品交换4.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知识对人的发展有深刻影响C.一个民族,只要在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D.文化只对社会发展起作用五、课堂检测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

1.1文化生活《体味文化》导学案

1.1文化生活《体味文化》导学案

1.1《体味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的概念2、理解: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养成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的正确态度,树立重视文化生活的态度。

【B案----夯实基础】(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2)文化现象:,,即文化具有普遍性(3)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有不同的,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二)文化是什么⑴文化的内涵①含义:。

②内容: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⑵文化的特点①从文化的产生看:;②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看:;③从文化的载体看:。

(3)文化的外延静态看: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

动态看:人们进行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点评拓展】们所讲的文化,是指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能够。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点评拓展】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课前导读和探究】(一)什么是文化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扩展到对人的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了“教化”的涵义。

当前得到公认的最早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的界定:“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经过人类意识作用加工出来的东西。

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1.1.1《体味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1.1.1《体味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1.1《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1.1《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1.1.1《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1。

1。

1 《体味文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1)通过感知、分析文化现象,发现文化的内涵的过程,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观察、分析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表现形式,培养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3)通过讨论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作用,培养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文化是什么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

在课前预习的指引下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的内涵、力量.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

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

【知识梳理】(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等等。

2.文化现象:、。

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时期。

3.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生活”的文化是相对于和而言的,是指。

文化包括和两个部分。

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属于。

体味文化导学案

体味文化导学案

3-1-1《体味文化》一、学习目标与探究:通过自学后,试着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文化?你能举出身边几种文化现象吗?2、文化具有什么特点?3、文化有什么作用?二、思考与探究:通过阅读课文讨论如何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用文化的特征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注重保护文化遗址及文物?2、有人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请你就这个观点发表你的看法三、训练与巩固:1.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4.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

这表明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有时候也是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材料一: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

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学习重点、难点】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1. 文化现象无时_______,无处_________。

2.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文化、__________文化、__________文化。

人人都有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

3.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

4.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5. 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特有的现象。

纯粹“_________”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___________的产物。

6.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____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7. 人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

8.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体味文化》的导学案

1.1《体味文化》的导学案

泸县四中高2013级政治学科导学案时间:2014年秋期总第节一、最佳选择题:1.“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 D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2.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

这说明( A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一说法表明( D )A.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 B.文化是经济的基础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4.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们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5.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

这说明( D )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6.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体味文化》导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堂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一、学习目标1、明确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2、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 1、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2、文化的内涵。

三、自学引导知识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文化内涵的理解“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1)“大文化”(广义):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含义相近);(2)“中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文明”)。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小文化”(狭义):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拓展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非物质现象)(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非自然现象)(3)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非天生具有)(4)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物质活动、物质载体: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人们的社会行为等。

(非独立存在)知识点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1、文化的内容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静态——产品)(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动态——活动)知识点三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知识补充1、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非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

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五、课内探究探究一:1、学生一说:文化就是知识,人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就是指的他很有知识。

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他就一定是个没文化的人。

学生二说:文化并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电影中的画面和故事、各种摄影作品、建筑、文艺节目等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也应该属于文化的内容。

学生三说:墙上贴的市民文明公约,它与我们说的文化有密切关系,我觉得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呢!各抒己见:你同意他们三个人当中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说说你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考考你: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1)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探究二:1、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石头是否是文化?有一位登山者在这敦石头上写下了“我来也!”三个字。

这时是否体现了一种文化?从上述三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情景:迟到进教室三位上课迟到学生不同的进门方式甲:直接旁若无人的走进教室乙:喊报告后待老师允许后进入丙:从后门悄悄的潜入问:谁更有文化?说明什么道理?文化也是人的一种素养,流露于举手投足之间3、辩文化:各抒己见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六、拓展练习情景一:近年来,全国出现许多学习《论语》的私塾。

一位带着5岁的孩子来学习的母亲说:“我最想教孩子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也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她在家里每天都放《论语》的CD,全家一块学《论语》。

情景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倡议的《巴黎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无独有偶,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山东曲阜孔庙后感慨道:“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

”这位母亲为什么如此重视《论语》?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儒家,这说明什么?七、自主检测 DCCCDB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太阳和月亮B.长江和黄河C.泰山和黄山D.长城和故宫2.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3.文化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文化()A.是广义的“文化” B.是狭义的“文化”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D.是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4.《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

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

这说明()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B.文化是神的恩赐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动物的反映5.之所以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开展红色旅游实践活动,是因为()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某些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C.文化场馆建得越多,人的文化素养就会越高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传承发展6.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这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八、课后强化AAABC BDA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 D.具有复杂性2.“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右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4.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6.“《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把相关的内容放到埃及,它就是《阿依达》。

”本音乐剧()①是一种文化现象②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③就是文化④可以提高人们文化素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8.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

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美国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

这说明()A.文化素养不是遗传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 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9.党中央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