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系统中的“对话”——以宇文所安《文心雕龙·通变》篇研究为例

合集下载

《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作者:刘春芳李俊郭鹏妥静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心雕龙》“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的内涵,对一些研究结果中将“通变”定位为“复古”思想的论调进行辨析,并探讨这一理论中所体现的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思想。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继承《文心雕龙》所阐述的理论,很多都涉及了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其中“通变”理论体现得最为突出,对后来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变”属于文学创作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刘勰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主题特点、文辞运用等方面的变化,并针对当时文坛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文学创作如何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他提出,文学创作应坚持的规律是继承与发展,即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在发展引领下的继承,这一文学创作理论的辩证观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内涵六朝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坛上形式主义风气严重,过度地追求言语的对仗和辞藻的华丽,而且浮糜之风愈演愈烈;到齐梁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后世称为“六朝遗风”。

刘勰生于这个时代,对文坛的不良风气感触很深,他认为当时的文风已经严重偏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舍本逐末,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扭转,至此提出了“通变”说。

“通变”理论中的“通”,首先指文学外在的创作规律不变,如风格多样化、人文社会题材、文辞的流畅优美等。

在刘勰看来,这四者是文学之“体”,文之体要“有常”。

其次指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有常”性,如“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即文学通过文字艺术来表达情感、反映观点、映射现实社会,在这一点上要坚持创作原则,不能改变。

“通变”中的“变”,指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与时俱进,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明传承、表达的载体,要实现多样化、不拘一格。

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上,应避免空洞无物,而应做到形式与情感、观念与主张的统一。

谈_文心雕龙_通变观

谈_文心雕龙_通变观

九州文谈・12・2012.04谈《文心雕龙》通变观王 静(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文心雕龙》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通变观是刘勰关于文学的创作论的重要理论之一,研究者对这一理论观点不一、派别多样。

本文着重阐述笔者对“通变”一词的看法,以及对全文的理解和揣摩。

关键词:文心雕龙 通变观 会通适变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Talk about the Concept of Tongbian in WenxindiaolongW ANG Jing(Anhui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039)Abstract: Wenxindiaolong in our country has the very high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one of Liu Xie's important theories about the creation theory of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 this theory, factions and vari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pinion of the word "Tongbian", as well as to the full text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onder.Key words: Wenxindiaolong; the concept of Tongbian; optimum is motivated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最全面、最有系统性的理论著作,故有“体大虑周”,“笼罩群言”之说。

刘勰的通变观是其创作论体系中一个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理论。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主旨概说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主旨概说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主旨概说《文心雕龙·通变》篇阐述文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就古、今关系,论文学的历史发展;就雅、俗关系,论文学风格的演变;就情、辞关系,论文学创作的准则。

形成了以文体规则为基准,以宗经思想为主导的文学发展论。

刘勰阐述了”通变”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这对于指导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当时的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标签:通变;文风;雅俗;文质魏晋以前的文论家谈文学的发展变化问题,一般侧重于从文学的外部规律上,揭示社会历史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决定或带动作用,他们的观点是建立在时移势改的历史发展观之上的,因此对文学发展的原因,也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来加以解释。

较早就文学来谈自身发展问题的是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陆机在此是要求作家的创作要有创新,要在广泛研阅和采摘前人遗产的基础上,体现作者的创造性,这里体现了对前人遗产继承与革新的观点。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在陆机认识的基础上,首次开辟《通变》专篇,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问题。

刘勰的“通变”论从文学体裁规格着眼,但并没有仅仅在制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层面上作论,而是从古今、雅俗、文质、情辞关系几方面阐述了文学通变的原理,并把这一问题放到文风建设的高度上来对待,这也成为《文心雕龙》论文纲领的一个指导思想。

一刘勰论文学的通变,就古今文章的体制规格而论,他把文体的写作规范视为“通”,而把后世作家创作的个性表现视为“变”。

从文体写作的角度来看,所谓“通”,就是指“设文之体”,即各体文章的体制规格。

《定势》篇说:“熔范所拟,各有司匠,虽无严郛,难以逾越。

”这里说的就是文章体制自然有其特定的规范性,作家写作不能忽略文体固有的要求。

所谓“变”,就是指“变文之术”,即作家驾驭文辞气力的方法。

《定势》篇有云:“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文心雕龙》通变观的内在关键论

《文心雕龙》通变观的内在关键论

I文丨艺I杂I谈I &学教育2。

1806《文心雕龙》通变观的内在关键论内容摘要:通变理论是《文心雕龙》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在“通”与“变”的关系上,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 最主要的根源是对通变的关键把握有所差异。

“变”和“通”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 承,循环往复,持续螺旋状前进。

通变之关键应立足于这样的整体脉络,进而得出,通变篇主旨之关键不仅仅在 于情与气,而在于情与气的关系,情是气的基础,气是情 续。

关键词:通变 新情气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通 变》篇是其理论体系性中十分重要的篇目,其全面论析了文学“通 变”这一问题,这在中国文学理论史应该是第一次。

这一问题是《文 心雕龙》一条主线。

也是刘勰在四 论(包含文史论、风格论、文体论、创作论)中自始至终所链接全书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

此外,更 是刘勰批评作家作品的一个衡量标准。

5.综述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为 例,截止到2018年2月20日,篇含文心雕龙”的学术论文 -《文心雕龙》学术论文3479篇,其 中论文195篇,篇名含通 变”60篇,论文4篇,系论述“通变”理论在系的,《文心雕龙》是中国 文学理论展的一座里程碑,学者对其中“通变”篇的理解主在议,梳理 学者的 ,主要四,第一是“通变”古 ,自”,、文 其 ,这 学者的 在一:一 面 ,其主 为第 是“纟1创 ,此 ,于一 一年,B通变为发展。

此,学者其,对-通变》体,文之体 ,变文 ,术 创 系的 题以通,以变,术 创的 系的题 ,,创作原则文学展的系的题。

三层概念连带三个题成了刘韶文学通变的骨架。

”/1122樊德三、姚文放学者以历史的 对“通变”理论进行仔细考察,对“通变”观的渊源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此外,一些学者以“革 为立足对“通变”重 ,终是回归到对创 的根 系中来,在这些学者在些面些分歧,但就 创的没变,这些学者主要苏爱民、钟文华、刘军政、王运熙,这为“通变”的理解供了一条第一的 第 是 变 革。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132016年11月上青春岁月《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文心雕龙·通变》中的“通”与“变”,历来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

刘勰对“通”即师古十分重视,在他看来,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变”必须先“通”。

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受《周易》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自黄侃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自90年代开始,有不少学者从《周易》出发,从词源学的角度对刘勰“通变”进行解释,尝试探索“通变”所包含的所有含义。

詹福瑞对《周易》当中诸如“变”、“通”、“通其变”、“变通”等词条,逐一进行详细的深入研究分析,探究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于“通变”论主旨的解释,前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的研究,本文试图就前人对“通变”论的主旨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一、对“复古”说的重新认识“复古”说是流传最为久远的学说,是最早的“通变”主旨的阐释,正是由于刘勰“通变”论自身存在着局限性,才为“复古”理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坚持此观点的学者人数最少。

纪昀的那句“复古而名以通变”开创了“复古”说的先河。

许多学者就从传统文学着手,从传统观念里找寻“通变”的概念,并由此带来了“复古”学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现代理念和方法诠释《文心雕龙》中“通变”的概念,正是由此“复古”说逐步开始没落。

胡继华先生在《“会通”与“适变”:〈文心雕龙〉的艺术历史哲学》一文中认为“复古”的说法过于片面,不能直观的解释“通变”说。

他认为“复古说”从根本上忽略了刘勰思想矛盾中的另一面,即“趋慕新声”,这就是对“通变”学说的整体性进行了割裂。

叶继奋先生在《“还宗经诰”谈刘勰的通变观》中认为刘勰的“宗经”思想与初唐陈子昂、中唐白居易及柳宗元所提倡的文学“复古”运动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的。

并由此引申出“刘勰的‘宗经’及其他诗人的‘复古’都是吸取了孔子文学思想中积极进化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从文学上说是较为符合刘勰书中的原意。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再探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再探
美意 象 的 造 ,很 多 作 品 内容 贫乏 ,格 调低 下 , 风格 柔 靡 。 对 于这 种 不 良倾 向,和 刘 勰 削 时代 的钟 嵘 、苏 绰 等人 已
也 。 ”另 外 在 《 对 》 篇 巾有 这 样 ‘ 话 : “ 其 火 体 所 议 句 故
其 数 。通 其 变 ,遂 成 天下 之 文 :极 其 数 ,遂 定 天 F 象 。非 之
极数 知 来之 谓 占,通 “ 中 国文学 史 上 ,魏 晋 南 北 朝 是一 个 酝酿 着 新 变 的 时 天 下之 至 变 ,其 孰 能 与于 此 。 ”又有 “ 在 物 期 ,许 多 新 的文 学 现象 孕 育 着 , 萌生 着 ,成 长着 ,透 露 出新 变 之谓 事 。 ”韩 康 伯 注 : “ 穷 则变 ,变而 通 之 ,事 之所 由 物之 穷 极 ,欲 使 开通 ,须 知其 变 化 ,乃 的 生机 。 ”…在 这 一 时 期 ,传 统 儒 家 学 说随 着 政 局 的动 荡 而 也 。 ”孔 颖 达疏 : “
巾说 : 《 变 》篇 是 “ 讨 文学创 作 的继承 与创新 『题 ”∞。 通 探 u J ] 冯春 田在 《 心 雕 龙词 语 通 释 》 中将 “ 变 ”解 释 为 : “ 文 通 前 后拥 承 为通 ,趋 时 变化 为 变 ;善 于 继 承为 通 ( 会通 ),适 时
变化 为变 ( 适变 )。 ”H但存 《 变 》篇 巾, “ ”与 “ ” J 通 通 变
集中阐释 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对于 “ 变”的解释 , 目前 学术界并未统一意见。本文尝试在文学 史发展 的视 野 通
中 ,从 对 “ ”的 分 析入 手 ,换 一 个视 角对 刘勰 的 “ 变” 思 想进 行 探 索 变 通 关键 词 : 丈 心雕 龙 变 通 变 与 不 变

论刘勰的文学通变观:《文心雕龙·通变》再探

论刘勰的文学通变观:《文心雕龙·通变》再探

论刘勰的文学通变观:《文心雕龙·通变》再探作者:徐素平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11期内容摘要:刘勰通变论针对的是现实文坛的绮靡之风,具体指向文学创作中“文辞气力”的通变,涉及个体创作、时代文学与历代文学。

个体文章“文辞气力”的通变,依赖时代文学的新声、历代文学的法则,而时代文学的开创、历代文学的延续又依靠个体创作的通变,三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刘勰的文学通变观包含整体的文学发展与具体的个人创作,不是关于文学的“复古”或者“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个体创作时代文学历代文学、“通变”一词源自《周易·系辞》,其涵义主要有二:一是蕴涵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的一切事物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二是包含了“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2]的通晓变化之理,后者立足于前者的事实基础上。

詹瑛认为,刘勰是具体运用周易通变理论以解释文学现象的第一人[3]。

唐辉则进一步认为,易学通变理论具有支持文学创新的积极意义[4]。

《通变》篇的研究者大多能从《周易·系辞》中寻找“通变”概念的根源,且主要集中在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通变》,如詹福瑞《“通变”解义》[5]、石家宜《换个角度看“通变”》[6]、蔡钟翔《释“通变”》[7]等。

扩大和深化对“通变”观念的了解和研究,不失为《文心雕龙·通变》篇的一种解读方式。

但研究者先阐释概念再解释内容的方法,容易为自己分析出来的概念所限。

因而,重新对《通变》篇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从《通变》文本分析来看,刘勰通变论具体指向文学创作中“文辞气力”的通变,涉及个体创作、时代文学与历代文学。

一.通变与个体创作“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

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

”[8]各种文学体裁有其自身的体制规范及写作要求,即“有常之体”。

各类文章中的辞采、风骨没有一定规则可循,因人、因事、因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即“无方之数”。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关 键 词 ] 文 心 雕 龙 ;通 变 ;有 常 之 体 ;循 环 相 因 ;意 义 转 换 [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19)03-0027-13
《文心雕龙》文 论 概 念 研 究 中 的 热 点 和 争 议 很 多 ,《通 变 》篇 核 心 概 念 “通 变 ”一 词 内 涵 的 阐 释 也 是 其中之一,举其大端已 有“新 变”说① 、“复 古”说② 、 “继承与革新”说③ 、“会 通 与 适 变”说④ 、“通 则 与 变 化”说⑤ ,等 等。 这 些 理 解 或 比 较 接 近,或 相 差 很 远,甚或相互对 立。 这 种 研 究 状 况 一 方 面 表 明 《文 心雕龙·通变》篇 文 本 自 身 的 复 杂 性 和 丰 富 性,另
28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9 年 第 3 期 (总 第 273 期 )
[收 稿 日 期 ] 2017-05-19 [基金 项 目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中 国 古 代 文 体 论 概 念 史 研 究 (先 秦 至 隋 唐 )” (15JJD750004),国 家 社 科 基 金 一 般 项 目 “中 国 文 体 论 的 原 初 生 成 与 现 代 嬗 变 ”(13BZW016)。 ① 吴圣昔:《评以“变”论文———〈文心雕龙〉综论之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 期;牟 世 金:《文 律 运 周 日 新 其业 ———〈文心雕龙·通变〉新探》,《文史哲》,1989年第3期;石家宜:《〈通变〉:并非“通”“变”对 举,而 是 以“变”求 “通 ”》,《〈文 心 雕 龙 〉系 统 观 》,南 京 :江 苏 古 籍 出 版 社 ,2001 年 版 。 ② (清)纪昀:《文心雕龙·通变》篇评注,《纪晓岚 评 文 心 雕 龙》,扬 州:江 苏 广 陵 古 籍 刻 印 社,1997 年 版,第 265 页;黄 侃 :《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范文澜:《文心雕 龙 注》,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58 年 版 ,第 521 页 ;郭 绍 虞 :《中 国 文 学 批 评 史 》,天 津 :百 花 文 艺 出 版 社 ,1999 年 版 ,第 149 页 。 ③ 程天祜:《〈文心雕龙〉的“通变”论》,《吉林大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1962 年 第 3 期;邱 世 友:《变 则 可 久,通 则 不 乏——— 〈文心雕龙〉探究之三》,《水明楼小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缪俊杰:《“变 则 可 久,通 则 不 乏”———刘 勰“通 变”说的理论意义》,《文心雕龙美学》,北京:文 化 艺 术 出 版 社,1987 年 版;钟 子 翱、黄 安 桢:《凭 情 以 会 通 负 气 以 适 变 ———谈〈通变〉》,《刘勰论写作之道》,北京:长征出版社,1984年版。 ④ 祖 保 泉 :《〈文 心 · 通 变 〉通 解 》,《艺 谭 》,1985 年 第 2 期 ;贾 树 新 :《试 释 通 变 》,《松 辽 学 刊 》,1992 年 第 4 期 。 ⑤ 马茂元:《说通变》,《江海学刊》,1961年11月号;詹锳:《刘勰与〈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 66 页; 郭 晋 稀 :《文 心 雕 龙 译 注 十 八 篇 》,兰 州 :甘 肃 人 民 出 版 社 ,1963 年 版 ,第 103 页 。

寻通求变《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

寻通求变《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3卷第2期2021年4月Vol.23,No.2Apr.2021DOI : 10.15916/j.issnl674-327x.2021.02.020寻通求变:《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曲秀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 要:刘勰的创作论主要写作目的之一在于纠正南朝时期“讹濫”的文风,基于这个角度,他在《文心雕 龙》中的"通变”观旨在树立为文的正确标准以及论述革新和适变的具体表现。

对刘勰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对现实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通变;历时研究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2021)02-0074-03《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体大思精的鸿篇巨著,其中包含了刘勰(? 465—? 520)关于古代文学理 论批评的诸多精妙见解。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 篇中介绍了全书的基本内容和创作体系,其中“论 文叙笔” “剖情析采”两个部分在涉及到分析文学作品时,都是以历时研究为主,以前人或同代人的 写作特点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文心雕龙•通变》 篇中刘勰通过论述前人的诗文创造及其发展情况, 总结了文章写作中的规范与革新问题,同时其寻通 求变的研究思想也体现在创作论的很多篇章之中。

本文从“通”与“变”两个角度分别阐述刘勰的思 想理论,尝试重新定义“通”字的内涵,并探讨“变” 的具体写作方法,试图更明确地揭示“通变”问题 的实际价值和深远意义。

最早把“通”与“变”拿来比较的,是《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E 寥寥数语, 道破了 “通”与“变”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里的“通” 指的是不受阻滞,“变”即当文学在某个历史时期 发展到了极点,文学作品的辞釆、音律、语言风格等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文心雕龙》研究方法论

《文心雕龙》研究方法论

《文心雕龙》研究方法论摘要: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作为西方汉学界一位重要的学者,他的《文心雕龙》研究抛弃了传统“观念式”、“下定义”的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对作品的无限还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重新激活为视角,来对《文心雕龙》文本进行新的研究。

关键词:宇文所安;《文心雕龙》;方法论一、关于文本还原的方法论文本还原,是宇文所安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一大特色,采用解说的方式深入文本内部,只有进入到内部才能真正洞悉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

宇文所安选择了“通过文本来讲述文学思想”的方式还原文本,集中体现在结构还原和语境还原两个方面。

在宇文所安的研究中,他认为修辞“分析”方法在《文心雕龙》书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心雕龙》近乎穷尽式的论说方式直接体现为由一个本源发展到若干变体的模式。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本源,本源会分化为若干变体,大致包含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本源中每分化出一个变体,后来的变体都不得不以之前的变体为基础,所以它们都以“递进”的方式与本源发生关系。

第二种模式,本源分化出一个变体,再由变体分化出另一变体。

第三种模式,本源保持不变,不断生发出不同变体,每一变体都从不同方位“环绕”在本源周围。

三者中,宇文所安更倾向于第三种模式,因为在第一种模式中,事物本身特征由于变体不断“递进”而变得混乱;而第二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因变体增多而出现远离本源的危险。

只有第三种模式使变体与本源一直产生对应关系,既不会混淆,也不会远离。

这种本源与变体的关系还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第一、本源与变体以“车轮”形式出现。

本源是车毂,是核心,它可以无条件地向四周放射,产生不同的变体。

从刘勰对经书与文体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将每种文体都纳入到五经的范畴中,建立起一个以宗经为体系的文体发展脉络。

所有文体的创作风格及规范都应遵循五经,每种文体也就是五经的变体,它们以放射式围绕在五经周围。

第二、本源与变体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文心雕龙》“通变”篇之探微

《文心雕龙》“通变”篇之探微

《文心雕龙》“通变”篇之探微作者:郑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5期摘要:讲述《文心雕龙》通变篇“本色”论提出的原因及其内涵;分析刘勰在论变通时列举的五个例子;阐释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与其他创作论诸篇间的关系,彰显“通变”篇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通变;“本色”论;继承;革新作者简介:郑重,湖北民族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说的就是事情在穷尽的时候应当有所变动,变动之后就能够通达,通达之后就可以运行长久。

王国维也说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2]他要表明的是每个时代最主要的文学创造体裁都是不同的,强调的是一个“变”字。

《文心雕龙》“通变”一篇与《周易》说的变通有类似之处。

但其内涵与《周易》之变通其实大不相同。

前者主要是强调一个“通”字,在“通”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创作手法有所革新。

后者的“通”是因为变化才能通达,而变化的根源是事物已经处于穷尽或者说穷尽的边缘。

为此,两者发展的逻辑其实是大相径庭的。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千百年来,人们把这句话概括为“青出于蓝胜于蓝”来表扬有为的后辈。

刘勰却一反常人的思维,说“虽踰本色,不能复化”。

意思是虽然这两种颜色都超过了本身的那两种颜色,但是却不能再作变化。

读到这里,让人很难不想起那段著名的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所谓“绘事后素”,说的就是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孔子和刘勰关于“本色”的理解虽然有内涵上的相通之处,但两者的侧重点还是有很大不同。

孔子强调的是要在好的、无污染底子上进行艺术加工,从而是可以超越原始底子的。

“通变”观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体系的开题报告

“通变”观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体系的开题报告

“通变”观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体系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文艺创作理论专着,它对后世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变”观,即艺术创作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体系,分析其与“通变”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二、文献综述
《文心雕龙》是东晋文学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创作理论专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该书共分为六十篇,主要内容涉及文艺创作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文艺史和文学批评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刘勰提出的“通变”观,即
艺术创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通变”观是刘勰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他认为,虽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会对创作产生影响,但是创作过程本身具有广泛的通性和变化的可
能性。

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变化,以实现作品的与众不
同和独特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首先,我们将对《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体系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和分析,探讨其中的理论内涵和实际应用。

然后,结合具体
的文学作品,分析其创作过程中应用了何种创作原则和技巧,并探讨其是否符合“通变”观。

四、预期结果
本文的预期结果是全面分析《文心雕龙》创作论体系的内涵和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说明《文心雕龙》创作论体系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并探讨其对当前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姚爱斌【摘要】《文心雕龙》“通变”论并非《周易》“通变”论在文论中的直接运用.在《周易》“通变”论中,“变”是天然合理的,“变”是“通”的条件,“通”是“变”的结果.但在刘勰看来,南朝以来的文学“新变”产生了太多的“爱奇”之风、“浮诡”之言和“淫丽”之辞,导致了“文体解散”的严重弊端,使文章之“变”成为需要反思和批判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刘勰文学“通变”论的独特思路和特殊内涵:其论述重点不是提倡和推动文章之“变”,而是强调通过对源于经典的“有常之体”的“相因”来规范文章之“变”,以克服“新变”之弊;其所说的“通”也主要不是指向文章之“变”的结果,而是指向文章之“变”的前提,即对传统“有常之体”的“会通”.刘勰将传统“通变”论置入《文心雕龙》“以正驭奇、以常驭变”的整体论文思路,创造性地重建了“通变”概念的意义结构和具体内涵,从而将《周易》“变而通之”意义上的一般“通变”论,转换成了《文心雕龙·通变》篇“会通—适变”意义上的文学“通变”论.【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13页(P27-39)【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有常之体;循环相因;意义转换【作者】姚爱斌【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1《文心雕龙》文论概念研究中的热点和争议很多,《通变》篇核心概念“通变”一词内涵的阐释也是其中之一,举其大端已有“新变”说[注]吴圣昔:《评以“变”论文——〈文心雕龙〉综论之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牟世金:《文律运周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文史哲》,1989年第3期;石家宜:《〈通变〉:并非“通”“变”对举,而是以“变”求“通”》,《〈文心雕龙〉系统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理解透彻,表达流畅——宇文所安《文心雕龙》部分译文赏析

理解透彻,表达流畅——宇文所安《文心雕龙》部分译文赏析

理解透彻,表达流畅——宇文所安《文心雕龙》部分译文赏析何晓冬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8(000)013
【摘要】宇文所安凭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其文论译文历来成为西方高等学府汉学研究的教材,堪称经典.然而,毕竟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还要逾越文化的鸿沟.文论翻译还牵涉语内翻译的问题,情形更加复杂.本文从狭义的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两方面分析其译文,同时指出其可商榷之处.
【总页数】2页(P168,167)
【作者】何晓冬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译文赏析
2.透彻领会准确表达——参赛译文评析
3.《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译文杂合——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4.《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译文杂合
——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5.原文理解需准确译文表达贵推敲——评《大学英语参考译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读者意识——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读者意识——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读者意识——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胡作友;曹馨
【期刊名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5)1
【摘要】读者不是译文的消极消费者,而是译文意义的能动建构者。

读者意识是译者以读者视角观照翻译、使翻译行为围绕读者中心逐步向前推进的心理机制。

宇文所安的读者意识体现在内容导向、沟通途径、主流诗学和读者接受四个方面,表现为材料选择的贴近意识、思想交流的贴心意识、表达习惯的贴合意识、服务读者的体贴意识。

得益于读者意识,宇文所安充分履行了译者的职责,妥善处理了译者、作者和读者的三方关系,促进了《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

中国文论要走向世界,译者的翻译能力是前提与基础,而读者意识是确保译者翻译能力得到充分展示的思想保证。

读者意识有助于译文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有利于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的进一步传播。

【总页数】8页(P32-38)
【作者】胡作友;曹馨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英译本评析
2.《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译文杂合——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3.从主体与客体看翻译暴力--以
《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4.《文心雕龙》差异性的异域重构——以宇文
所安英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

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

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谷鹏飞【摘要】国内学术界惯于将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称为新批评方法,这一指称有其合理性.但就宇氏对《文心雕龙》文本的总体性翻译释读与研究方法而论,它应归于文学解释学而非新批评.新批评方法只是其具体分析工具,文学解释学才是其真正的研究方法论.宇文所安对文学解释学方法论征用的意义在于,它使《文心雕龙》在一种效果历史的辨证结构中走上了再经典化的道路,从而为探索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理论提供了可能.【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3)002【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文心雕龙》;宇文所安;新批评方法;解释学方法论【作者】谷鹏飞【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海外《文心雕龙》研究,不管是文本层面的翻译介绍,还是范畴层面的词义训释,不管是语体层面的辞韵笺疏,抑或是观念层面的义理考辨,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文心雕龙》研究,都构成了海外“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主要表现在其于1992年出版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一书中。

在该书中,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18个重要范畴——“原道”“宗经”“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熔裁”“章句”“丽辞”“比兴”“隐秀”“附会”“总术”“物色”“知音”“序志”等一一作了细致的翻译、释读与比较研究,内容涵盖著者生平、篇目疏证、篇章注解、词义考辨、历史影响、比较阐释等多个方面,成为近年来海外“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

然而,在对宇文所安《文心雕龙》研究的评价中,一个重要的争议性问题就是其研究的方法问题。

不少研究者认为,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是受了英美新批评理论的影响①参见黄维樑:《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陈引驰、赵颖之:《与“观念史”对峙:“思想文本的本来面目”——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评》,《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王晓路、史东东:《西方汉学语境中的中国文学阐释与话语模式——以宇文所安的解读模式为例》,《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15)等。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再探-最新文档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再探-最新文档

《文心雕龙》“通变”思想再探主“变”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重要思想,但该书中的很多篇章中,“变”字很少单独出现,而多是和“通”字连用,或为“变通”或为“通变”。

在本书的创作论部分,刘勰还专设《通变》一篇,论述为文之变。

那么,该如何理解刘勰为文之“变”及其“通变”观呢?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透露出新的生机。

”[1]在这一时期,传统儒家学说随着政局的动荡而丧失了统治地位,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又为文学创作增加了新的因素,中国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自觉,注重个性。

在文学自觉和情感的个性化过程中,骈文、抒情小赋、七言古诗、小说等文学样式逐渐兴盛起来,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永明体”的创立在声律、词藻、对偶等方面为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过渡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而且,在长期的南北分裂中,形成了南北朝不同的文风。

这些成就为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贵族阶级、官僚阶层、门阀士族片面发展了文艺娱情悦性的作用,用文学来点缀腐朽没落的生活,使得绮丽淫靡的文风逐渐泛滥开来。

特别是到了齐梁,由于最高统治集团的倡导,宫体诗出现,这种重声色、轻内容的文风更为盛行。

主导文坛的风尚是重词藻、典故、声律等具体的技巧,而忽视整体审美意象的塑造,很多作品内容贫乏,格调低下,风格柔靡。

对于这种不良倾向,和刘勰同时代的钟嵘、苏绰等人已经在理论上提出批评。

钟嵘在《诗品》中提倡自然美和“建安风力”,反对刻意追求文辞藻饰之美的文风。

苏绰在协助权臣宇文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也着手运用行政的手段改革文风。

对文风的改革,苏绰侧重在体裁、形式的复古上,针对“世道雕丧”、“大乱滋甚”的现实状况,主张“移风易俗,还淳反素”。

苏绰的改革主张只是从政治上硬性地推行一种古奥的文体形式,并没有解决人们认识上的问题,所以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所 安 观 点 的局 限 、 有 效性 及 其 价 值 , 并 借 助 字 文 所 安 论 说 方 式 的 特 点 呈 现 其 研 究 中 的 问题 之 所 在 。借 用
多元系统理论 , 在 解 决 问 题 的 同 时 反 思 中西 “ 对话 ” 的可能及最终路 向, 认 为中西“ 对话 ” 达 成 的 最 终 路 向 是
本文 试 图从 实 践 的角度 与宇 文所 安关 涉 《 文
文 所安 《 通变》 篇的研究为例 , 我们认为“ 对话 ”
实践首 先应 当是 讨论 性 的 , 需要 我 们研 究 并 正面
心雕 龙 ・ 通变 》 篇 的研 究 “ 对话 ” , 并 思 考 多元 系
统 中中西 “ 对话 ” 的问题 。
题, 是 否就 意 味 着 这 种 “ 对话 ” 的 失 效 呢 ? 以 宇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1 —1 0
话” 精 神 的研究 并 未 出现 。因为诸 多研 究并 没 有
基 于宇文 所安 的研 究 深 入 探讨 《 通 变》 篇 的 诸 问
作者简介 : 王晓玉( 1 9 8 9一) , 女, 北京平谷人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学 院 2 0 1 3级 博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古代 文论 研 究 。
叙述九代文学发展的句法话语机器形式上的致暗示了一个稳定的直线发展却掩饰了相通之中包含的差异和危机向颓废发展的轨迹它不顾无穷新变承自周易的变的理论以另外一种叙事代替了它这种叙事来自毛诗序中的正变之变由此刘勰的文学史观点从通变转化成了正变
9 3
论 多元 系统中的“ 对话 ”
以宇 文所 安 《 文 心雕 龙 ・ 通 变》 篇研 究 为 例
王 晓 玉
(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 北京 1 0 0 8 7 5 )
摘 要 : “ 通变” 是 刘 勰 诗 学 思想 的重 要 范 畴 之 一 , 自清 代 纪 昀 开 始 颇 受 学 者 重 视 。汉 学 家 宇 文 所 安 对 “ 通
变” 观 的研 究 颇 具 特 色 。 我 们试 图 从 实 践 的 角 度 与 宇 文 所 安 关 涉 《 文心雕龙 ・ 通变》 的研 究 “ 对话 ” , 辨 析 宇
论 研究 的适 时 出现 , 为 国内学 者 提供 了很好 的参 照 。众 多学 者 就 宇 文 所 安 独 特 的 研 究 方 法 及其 创 造力 给予 了很 高 的评价 , 也 更 多地 关 注到 他 者
方 文化 传统 的过 程 中达成 , 任重 道远 。 虽 然宇 文所 安 《 通 变》 篇 的研 究 理路 与 国 内 学 者 的研 究 路 向 大 相 径 庭 , 存 在 着 对 话 的 可 能, 但对 话 的 实 践 却 不 甚 理 想 。 自 2 0 0 3年 宇 文
说; 以陆 侃 如 、 牟世金 、 王运 熙 为代 表 的继 承 与革 新 说 ; 以刘 永 济 为代 表 的常 变 说 ; 以 童 庆 炳 为 代 表 的会 通 适 变 说 ; 其二 , 从 词 源 学角 度 。 考察“ 通变” 一 词 的原 始 意 义 及 《 周易》 对“ 通变” 说 的影 响 ; 其三 , 从“ 通变” 与“ 宗经 ” 二思想之关系角度诠释“ 通变 ” ; 另有, 陈允 锋 以通
回应宇 文所 安 的观点 , 在 回应 中逐 步建 立 一个 交
流 对话 的平 台 , 并 使之 成为 一个 学 术交 流 和 提升 的理想 渠 道 。其 次 , 深 层 的 中西 “ 对 话” 需 要 还 原 汉学 家观 点生 成 的语 境 , 也需 要 我们 在 追 溯对
借助 对宇 文所 安接 受情 况 的研 究 , 我们 可 以
所安 的研 究 翻译 到 国内至今 , 古 代 文论 领域 的相 关研 究 论文 中没 有 一篇 对 宇 文 所 安 的观 点 加 以 集 中研究 和 回应 。 只是 汉 学 研 究 领 域 屡 屡 提 及
的 阐释视 域 问题 。通过 王兵 的描 述 我们 发 现 , 国
内学者 与汉 学家 宇 文所 安 的“ 对话 ” 是 一 种 凸显 汉 学 家研 究 “ 差异 ” 的“ 对话 ” , 宇 文 所 安 独 学 界 对 宇 文所 安汉 学 研 究 的接 受 》, 载《 汉 学 研究 通 讯》, 2 0 1 1年 第 2期 。
②就 目前《 通变》 篇的研究现状来看 , 国内有以下几种观点或研究路 向: 其一, 对《 通变》 篇主旨的研究: 以纪昀 、 黄侃 、 范文澜为代表 的复古
发现一 些 “ 对 话 ”的蛛 丝 马迹 。王 兵 《 论 国 内 学
界对 宇文 所 安 汉 学 研 究 的接 受 》 一 文中指出, 9 0年代 以来 , 学界 开始 关 注 “ 中 国古 代文 论 的失 语” 、 “ 现代 转换 ” 等 问题 , 而2 0 0 3年 宇 文 所 安 文
《 刘 勰 与话语 机 器》 在研 究 视 角 上 的启 发 意 义 并
研 究方 法 域论 成 为 国 内学 者关 注 和 学 习 的 目 以此 证 明宇文 _ 圜 冒 圜 圈 圈 嚣 一和视 王 晓 玉 多 元 系 统 中 的 对 话 ● 以 宇 文 所 安 ^ 文 心 雕 龙. 通 变 v 篇研 究 为 例 所安 独特 的学术 眼 光 。也就 是 说 , 标 。凸显 “ 差异 ” 的“ 对话 ” 是 否有 效 呢 ?如 果说 还是 回到“ 对话” 有效 性 的 问题 上 , 真正体现“ 对 “ 差异” 未能 使 国 内学 者 提 出新 问题 或 解 决 旧 问
变 观为 《 文 0雕 龙 》 全 书 的 批评 方 法 , 并 呈 现 出 随 事立 体 、 遵 时取 论 和 随文 立 言 三个 特 点 。上 述 研 究 者 或从 创 作论 的 角度 人 手 研 究 其 宗
去 寻 找 对 方 的文 化 传 统 本 身 , 而不仅仅是研究方法 。 关键词 : 通变 ; 论说方式 ; 对话; 多 元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0 0 1 2 ( 2 0 1 4 ) 0 2— 0 0 9 3— 0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