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论”一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观点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
佐哈尔于1978年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
佐哈尔认为不应把翻译活动视作个别的文化现象,而应联系到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探讨。
多元系统论实现了对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突破,并结合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
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
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1]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
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
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
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变化因素联系起来研究。
多元系统论
多元系统论
多元系统论是系统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多元系统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元系统,它不可分割,也不可能等同,这意味着一种事物必须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把它分割成若干部分。
多元系统论指出,每个单元都与系统其他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同一多元系统,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行为。
此外,有许多外部变量也可以影响多元系统。
多元系统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描述大多数自然界的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等。
多元系统论为研究各种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深入揭示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复杂联系。
多元系统论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变迁,把握发展机遇,实施系统调控和有效干预,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它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深入探讨社会的发展问题,更好地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准确的规划。
多元系统理论presentation
01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目
02 东欧学者有关翻译研究
----依瑞·列维 Jiří Levý
录
03 图里旳规范研究及描述
翻译学
01
背景起源
1、背景
发源地:以色列 历史:1948年建国 地理: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旳结合处 文化: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诞生
在中东这一地域 语言:希伯来语(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
依瑞·列维 Jiří Levý
主要翻译思想、贡献、应用
一、 列维旳主要翻译思想:
1.翻译旳忠实性问题
列维在《翻译旳艺术》一书中指出,翻译旳忠 实性就像描写旳真实性或论证旳合理性一样,都是 一种总范围中旳部分现象。
(错觉论、语义综合体、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 分)
2. 翻译规范:再现规范(即忠实性、精确性旳原则) 和艺术性规范(即美旳原则)
• 文学系统由一种中心构成,它往往处于主导旳、受 尊敬旳、权威旳地位,并伴随时间旳推移而逐渐僵
化,最终被系统边沿发展产生旳更新、更灵活旳形 式所取代,文学旳演进就在于“系统旳变异”。
•
蒂尼亚诺夫《论文学旳演进》
小结
① 系统、系统旳系统 ② 系统旳异质性和层级性 ③ 系统动态旳演变过程
东欧学者翻译研究
• 俄国形式主义者旳这种建立在陌生化作用之上旳形式辩证自 生理论,其缺陷就在于完全断绝了文学与文学形式之外旳一 切联络,否定了文学演变中外因旳作用,企图在纯粹旳和封 闭旳文学系列 内 部 揭 示 出 形 式 发 展 旳 内 在 规 律 性”-----巴赫金
• “将非文学原因逐出文学批评旳殿堂是愚蠢可笑旳。”---穆 卡洛夫斯基
Even-Zohar Polysystem Theory
多元系统理论9.26
多元系统理论的起源多元系统理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以色列学者Even-Zohar提出,然而其源头却可追溯到俄国形式主义时期。
形式主义对多元系统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形式主义提出了系统的概念,形式主义认为,系统是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其构成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Baker, 2005: 176)。
形式主义者给文学研究带来革新,提出将文学作品看作是有次序、分等级的结构,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他们看重的不是元素本身,而是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形式主义概念中,文学革命的推动力是用陌生的取代熟悉的,用新鲜的取代传统的那股持续力量。
”在形式主义思想中,Yury Tynjanov 的思想与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关系最为密切。
Tynjanov是将文学视为“系统”的第一人。
他认为一个“文学事实”是一个相对的实体。
他声称“一个‘文学作品’、一种‘文体’、一个‘时期’、一种‘文学’、或者‘文学’本身,都代表了各种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在与其它元素构成的网络中获得自身价值”。
他还提出了“中心/边缘对立”的概念,这一概念后被Even-Zohar采用。
多元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以Tynjanov和其他形式主义者的研究成果为起点,Even-Zohar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启了他自己的系统方法。
当时他的直接目标是解决与翻译理论以及希伯来文学的历史结构相关的问题。
他在这些领域对形式主义概念的运用最终导致了“多元系统理论”的诞生。
根据Even-Zohar的观点,“多元系统”指异质的、分等级的多个系统的聚合,各个系统相互作用,整个多元系统维持一种持续的、动态的发展状态。
在这种模式中,有三组对立:(1)“经典化的”产品或模式和“非经典化的”产品或模式的对立,类似于“高级”文学和“低级”文学的对立。
“经典化”的或“高级”的形式指“被一个文化的统治阶层视为合乎正统的文学规范和作品(即模式和文本),其最突出的产品被社会保存下来,成为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Even-Zohar, 1990b:15)“非经典化”的或“低级”的形式指“被那个阶层视为不合正统的规范和作品,其产品通常最终被社会遗忘(除非其地位有所改变)”。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定义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定义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框架,旨在探讨翻译活动中的多种因素和变量对翻译结果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和跨语言之间的复杂交流过程。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考虑了诸多因素,如语言结构、文化差异、认知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以深入理解并解释翻译的本质和实践。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1. 翻译是多维度的交互过程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多维度的交互过程,涉及到多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系统包括源语言系统、目标语言系统、文化系统、认知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等。
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在这些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转换与传递,以达到准确和适宜的翻译效果。
2. 翻译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结果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翻译结果受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语言结构、文化背景、个体认知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等。
不同的因素和变量在不同的翻译任务中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翻译结果往往是多样的。
3. 翻译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任务时,需要对源语言文本进行理解、加工和转换,然后生成目标语言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运用各种认知策略和技巧,如注意力分配、信息加工、概括和推理等,以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可以指导翻译实践中的决策和行为。
在实践应用中,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得到体现:1. 跨文化适应性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认为跨文化适应性是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翻译者需要充分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结果的影响,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在实践中,翻译者可以通过增加文化背景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并在翻译过程中善于处理文化差异。
2. 专业化知识与素养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化知识和素养。
多元系统理论总结报告
多元系统理论报告1埃文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1.1翻译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既可以占主要(中心)位,也可以占次要(边缘)位置。
埃文一佐哈尔认为,人们一致认为翻译是一种次要系统,这是不准确的。
埃文一佐哈尔在阐述多元系统理论时,着重讨论了翻译作为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文学多元系统里所占的位置。
他认为,翻译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既可以占主要位置,可以占次要位置。
具体要根据该文化里其它文学的状态而定。
占主要位置时,翻译在塑造多元系统的中心部分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即翻译文学积极参与建造多元系统的中心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体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况:(l)某一文学处于未成形发展的初期,也就是说该文学还处于“年轻”阶段(即发展初期);(2)某一文学还处于“边缘”或处于“弱势”阶段或两者兼而有之;(3)某一文学处于转折时期,危机时期或出现文学真空时期。
1.2“充分性”与“可接受性”佐哈尔认为,任何系统的产品,制造和使用方式都是由“形式库”控制。
形式库由规则和材料两部分组成。
例如,语言的形式库就是语法加词汇。
保守的系统严格按照形式库定下的模式制造产品,可测性很高,称为二级产品;革新的系统则会注人一些新元素,从而扩大和改造形式库,使产品的可测性一个比一个低,结果就是一级产品。
一级模式在形式库中占支配地位,从而走进系统的中心时,系统就会发生变化,但这些模式走进中心之后,不久就会固定下来,变成二级模式,系统就会处于稳定状态,形成新的保守主义。
一个系统的行为模式,有时又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有关。
以翻译文学为例,它处于中心时,往往参与创造一级模式,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处于边缘时,则往往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
前者的翻译策略,着重译文的“充分性”,后者则着重“可接受性”。
(佐哈尔所说的一级二级、革新保守,并无褒贬之意)。
2多元系统的合理性2.1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置于更加广阔的文化场景中观照翻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域,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多元系统论简介
多元系统论简介多元系统论的创始人是以色列的埃文·佐哈尔(Even Zohar)。
1970年,他以“多元系统假说”(polysystem hypothesis)的名称提出,直到1979年才正名为“多元系统论”,他针对的首先是语言系统,其次是文学系统,自1990年代起,他又转向文化系统研究。
在1976年,他发表《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一文,首次把多元系统论直接应用于文学翻译研究。
产生背景:他不满于1960年代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面向原文,局限于语言层面的静态对比,脱离译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孤立地对译本进行价值判断,认为当时没有一种理论工具能用来描述已发生的现象而不带价值判断。
基本理念: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一组假定能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网。
系统的特征在于动态、开放、异质,多元系统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之间互相交叉,互相依存,这些系统并不平等,而是在多元系统中处于不同的阶层,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各个阶层之间无休止的斗争,构成了系统的动态状态。
他还用一级(primary)和二级(secondary)两个术语来表示形式库里革新和保守的对立。
任何一级模式一旦得以进入经典化形式库的中心并且持久化,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二级模式。
翻译文学可视为目标文化里的一个系统,翻译文学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而只有在三种情况下占据中心:第一,多元系统尚未形成,文学系统依然年轻,仍在建立过程中第二,文学系统处于大系统中的边缘位置,处于虚弱状态第三,文学系统出现了转折点,危机,真空。
翻译文学处于中心时,它是革新力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译者的主要任务是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参与创造新的一级模式,译文接近原文可能性较大,翻译策略倾向于充分性。
在翻译文学居于边缘时,译文只会模仿目标文学早已确立的规范,成为保守力量的一大支柱,译者的任务是在本国的文学中寻找现成的模式,把原文套进来。
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组织管理理论,它可以帮助经理们更好地理解组织中发生的各种复杂现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组织。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组成的。
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影响,从而影响组织的运行。
例如,组织内部的激励政策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工作积极性又可以影响组织的生产力和效率。
多元系统理论还试图找出组织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组织中发生的各种复杂现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组织。
例如,可以分析组织中的激励政策、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握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多元系统理论还认为,组织的发展不仅受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组织可能会受到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会影响组织内部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此,管理者需要考虑这些外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变化。
多元系统理论是一种有用的组织管理理论,它可以帮助经理们更好地理解组织中发生的各种复杂现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组织。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外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论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论”一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观点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
佐哈尔于1978年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
佐哈尔认为不应把翻译活动视作个别的文化现象,而应联系到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探讨。
多元系统论实现了对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突破,并结合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
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
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1]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
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
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
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变化因素联系起来研究。
多元系统论
多元系统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Even-Zohar, Itamar 2001. “多元系統論[Polysystem Theory]”, Translated to Chinese by Chang Nam Fung.. Chung Wai Literary Monthly, Vol. 30, No. 3 (August2001), pp. 18-36.多元系統論1伊塔馬?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著張南峰譯1. 現代功能主義中的系統與多元系統:靜態觀與動態觀各種符號現象,也就是由符號主導的人類交際形式:例如文化、語言、文學、社會:,須視為系統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組成的混合體, 才能較充分地理解和研究;這種觀念,已經成為當今大多數人類科學的主要觀念之一。
以前流行的,是實證主義研究途徑,即搜集數據,然後以經驗主義理由將之接受,並分析其物質內容;如今流行的,則是功能主義途徑,以分析現象之間的關係為基礎。
把符號現象視為系統,就有可能對各種符號集成體的運作方式提出假說,從而邁向現代科學產生以來一直為之奮鬥的最終目標:找出支配著各種現象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的規律,而不是對這些現象進行登記和分類。
由於功能主義之前的研究途徑很少設法尋找這些規律,以前視之為「現象」:即觀察或研究對象: 的,與功能主義所能夠假設的「現象」其實並不重疊。
因此,抱著系統觀念進行研究,不單可能充分解釋「已知」的現象,而且可能發現完全「未知」的現象。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深化,翻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多元系统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分析其在翻译实践、翻译教学以及翻译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了多元系统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观点,然后重点分析了该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翻译策略的多样性、翻译规范的多元性以及翻译实践的跨文化性等方面。
文章展望了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强跨学科研究、深化理论创新等建议,以期推动翻译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多元系统理论是由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将翻译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
在多元系统理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不同语言、文化和文学系统之间进行的交流和互动。
多元系统理论强调翻译活动在文学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认为翻译文学是目标语言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原创文学、口传文学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翻译文学对源语言文学的借鉴和模仿上,也体现在翻译文学对目标语言文学的创新和推动上。
多元系统理论还提出了“翻译规范”的概念,即翻译活动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这些规范可能因时代、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异,但它们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翻译规范的存在使得翻译活动在多元系统理论中具有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面貌。
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将翻译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翻译活动在文学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以及翻译规范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三、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多元系统理论,由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是一种将文学和社会视为开放、动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伊塔玛埃文佐哈尔
佐哈尔在阐述多元系统的设想之前,对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 了界定,认为传统的研究侧重于实证主义,“即搜集资料, 然后以经验主义理由将之接受,并分析其物质内容”。而现 行的研究方法则应该是功能主义的: 以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把符号现象视为系统,就有 可能对各种符号集成体的运作方式提出假说,从而迈向现代 科学产生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找出支配着各种现 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规律,而不是对这些现象进行登记和 分类。 与此同时,佐哈尔批评索绪尔及其学派将“系统构想为一个 静态(共时)的关系网”,使“历史层面在实质上被排除到 语言的领域之外”。可以看出,佐哈尔首先是要对复杂多样 的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然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去发现规 律,对未来的文学现象进行预测。
多元系统(polysystem)由“poly”与“system”合成。 它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 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佐哈尔吸 取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一般系统理论与文化 符号学的积极因素,将翻译文学视为文学多元系统 中的子系统,客观描述翻译文学在主体文化中的接 受与影响,以期有效揭示制约文学翻译的规范与规 律。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而并非一成不变;翻 译活动取决于它在一定文化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参见 Shuttleworth:178)传统规约性(prescriptive)的翻译标准始终认 为存在绝对、完美的或理想的翻译文本,而译文中出现的所谓 迁移、变异常常被指责为“不忠实”、歪曲或谬误。多元系统 采用描述性(descriptive)的研究方法,不斤斤计较于一字一句的 忠实与得失,而是将翻译文本视作目标系统中的存在实体,从 目标系统的意识形态、诗学、规范,甚至赞助系统等角度描述 翻译活动的性质,解释翻译文本的生成、消费,以及在目标文 化系统中的功能与运作。虽然多元系统还存在某些局限性, “还有待于修正和精化”(refinement),但它开辟了一条“翻译 最终超越规约美学的道路”,为翻译,特别是外国文学的译介 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是近年来应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研究理论。
它通
过结合多种现实的多元因素,建立了一套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多元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系统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复杂的模型,而且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特性,它们会相互影响。
系统和它的元素之间有着动态的关系,它们会交互作用,相互依赖,从而使系统更具有弹性。
多元系统理论由多个元素构成,它们是多维关系模型,主要包括人、文化、技术、组织、环境、资源等6个元素,它们构成系统,他们之间有着交互作用和依存性,以及有效实现组织有效运行的规则。
多元系统理论是一个概念性的理论,它将系统建构与具体的组织实践相结合,
强调动态的协同模式,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并有效控制组织的性能。
其特点是严格的理论���结合复杂的实践,将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变化融入到关系分析中,以实现模型和实践的理论依据,进而促进组织高效管理。
最终,多元系统理论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效率和促进可持续成长发展。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多元系统论是一门研究系统在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学科,其中规范概念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种理论的发展衍生出来的规范概念,包括定义、特性、建模、分析、优化等等。
这些基本的概念是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是系统行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
首先,以定义为例,它是多元系统论中的重要概念,它的概念体现了一个系统的本质,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一个系统的特征和规律性,并为系统行为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比如,一个机器学习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能力从数据中学习模式的系统”。
此外,它还可以被定义为“以特定方式识别数据中的重要信息的系统”。
这两个定义的不同,反映出系统机器学习的不同特征,为系统设计和行为分析提供不同的视角,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系统。
其次,特性是多元系统论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一个系统的状态,是系统行为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它由一系列重要的参数组成,比如系统运行时间、多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信息传递的时间等等。
例如,一个系统可以被定义为“包含三个部件的系统”,它的特性就可以是“三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这就描述了这个系统在运行时多个组件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建模是多元系统论中的另一重要概念,它是生成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分析系统的状态、建立模型、构建系统结构等等步骤。
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更好地控制系统的性能,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目标。
例如,一个机器学习系统可以建模为一个由输入数据、函数、参数和模型参数等元素组成的模型,它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根据给定的函数和参数来拟合模型。
再次,分析是多元系统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目的是研究一个系统的行为,分析它是怎样运行的,它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它的性能如何等等。
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运行的原理,为控制系统性能提供有效的策略。
例如,一个数据挖掘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系统运行的原理,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最后,优化是多元系统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系统的某些方面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9.多元系统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本志小说之大体有二: 一曰译,二曰撰。 他山之玉,可以攻错,则译之不可缓者也。 ------- 《月月小说》发刊词
处今日只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 一义。 ------梁启超
翻译地位与翻译策略
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成为影响译者采取 何种翻译规范或方法的重要因素。
如何产生影响?
翻译文学处于边缘时,作品必须迎合读 者的品味,因此倾向于可接受性; 翻译文学处于中心时,读者的阅读动机 很强,作品不必迎合固有的文化品味,甚至 还必须带有异国风味才有吸引力,即译作倾 向于充分性。
1)由于其强调历史和文化因素的研究,扩 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提高了它的理论 性和学术性;
在西方,令翻译研究取得学科地位并走 到学术研究系统的中心的,是多元系统论 以及其他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 ------ 张南峰
2)提高了翻译研究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同 时也把译本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带到了与其他各 种文本平等的位置。证明了翻译对文化发展的 重大贡献,改变了文学界对翻译作品的轻视。
多元系统论概况
何为多元系统? 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 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是有多个相交甚 至相叠的系统组成。 所谓“多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 相关的系统---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所有相关系 统的集成,用以解释该文化中全部的文本现 象。
系统是有层级之分的。
多元系统理论就是要解释在某种特定文化 中各种系统的功能。
安娜貌颇佚丽,肤色雪白,柔腻如凝脂, 双眸点漆,似意大利产,斜波流媚。轻盈动 人,而卷发压额, 厥色深墨,状尤美观,性 体略短削,微嫌美中不足。 ——《海军密约》
翻译者如先锋,自著为后劲,以译本小说为开道 之骅骝。
多元系统论的贡献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引言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是一种关于语言翻译的理论框架,它探讨了语言翻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一理论视角认为,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多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规则。
通过研究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由一套特定的规则和结构组成,用于构建意义和表达言语。
这些子系统可以是语法系统、语义系统、语用系统等等。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这些不同系统,并进行相应的转换和调整。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不同的语言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异质性。
这意味着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涉及到更加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
例如,在某些语言中,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句子结构的排列方式;而在其他语言中,时间顺序的表达可能与句子结构无关。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考虑这些差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应用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跨语言之间的差异。
它对于翻译实践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提醒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
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不同子系统,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转换。
这样可以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歧义和误解,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启发了翻译教育的改革。
传统的翻译教育主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的翻译技巧的训练。
然而,这些教育方法忽视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翻译的挑战。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者需要具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敏感性,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因此,在翻译教育中引入多元系统翻译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更全面的翻译能力。
第四讲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多元系统论
第四讲翻译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是一种理论方法,用于研究中文翻译文学。
它强调翻译是一个多维度、多元素的系统,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个方面。
多元系统论的关键概念包括:系统、层次、相互作用和适应性。
系统指的是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
这些要素可以是语言、文化、历史等。
层次表示翻译中的不同级别,例如,翻译可以在单词、句子和篇章等不同层次进行。
相互作用指的是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适应性是指翻译过程中的要素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和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多元系统论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多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者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来探索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等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多元系统论在中文翻译文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翻译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并且可以提供有关如何进行优秀的翻译的指导。
此外,多元系统论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比较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文学作品,从而拓展我们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多元系统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文翻译文学作品。
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多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揭示翻译作品的独特之处,并为翻译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左哈尔多元系统论
1.在国内的发展
在中国大陆,多元系统理论一直没有引起注意,直2001年第 3期《中外文学》推出多元系统研究专辑,多元系统理论才开 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中国学者高度赞赏多元系统理 论。 2002年第4期的《中国翻译》上刊印了Even—Zohar的《多 元系统论》的中译文,其译者张南峰教授认为该理论“由于 强调历史和文化因素的研究,因而提高了翻译研究在文学研 究中的地位, 同时也把译本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带到了与其它 各种文本平等的位置”,其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使得翻译研 究取得学科地位并进入学术研究系统的中心位置。他的观点 得到 了许多学者的支持。谢天振“用丰富的例证证明了多元系统 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 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 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 阔的研究领域”。 张柏然和辛红娟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就是从翻译和翻译文学 对目标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入手,研究目标文化对外国文学的 接受能力
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完全忽视,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文学 中的一些特例无法作出合理解释,适用范围有限。 如果将多元系统理论用于解释翻译策略的选择, 它无法解释 我国晚清的翻译实际。晚清时中国的翻译文学应该处于中 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根据多元系统理论, 译者会遵 守出发语文化的规范, 采取异化翻译策略, 但是, 事实并非 如此。晚清的文学翻译家, 他们渴望传播民族文化, 拥有文 化优越感, 在译文中大量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因此多 元系统理论只考虑了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客观文化因素, 而忽视了作为翻译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使我们对其 理论的周密性产生了疑问。对此,王东风是这样评价的: 多 元系统理论关注的是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制约, 但忽 略了译者的主体地位。
二.多元系统理论的含义1.义:埃氏多元系统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就
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的指导
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的指导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在翻译活动中,作为源语作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沟通媒介的译者,必须考虑到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多元系统理论是怎样阐释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一、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由以色列当代著名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埃文-佐哈尔(even-zohar)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
该学派主要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认为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8年,埃文-佐哈尔出版了《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
根据该理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也就是由符号主导人类交际形式,诸如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等,须视为系统而非又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较充分地理解和研究。
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大的“多元”系统。
要全面并充分的理解各个系统,就必须将其置于多元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中来研究。
后来佐哈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文学翻译研究中。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文学本身是一个多元系统。
作为整个文化和社会系统的次系统,文学系统是各种文学子系统的集合。
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研究翻译文学,就必须将其置于大的文学系统中来研究。
二、多元系统理论指导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作品时要考虑其文化因素。
翻译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过程涉及最少两个文化系统,即源语文化系统和译入语文化系统。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考虑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从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取决于其在译入语文化中所占的地位。
多元翻译系统理论及规范PPT课件
2020/3/26
14
小结:
伊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从对转换 的静态语言分析和一对一等值的执迷中摆脱出来,进 而在目标文化历史的和文学的系统中,考察翻译文学 的整体地位。图里注重为描述性翻译研究寻找方法论, 他所提出的译文导向的理论框架,结合了对原文与译 文的语言比较和对译文文化框架的思考,目的是发现 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从而“重构”翻译过程中的 规范。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去发现可能的 翻译法则,而这些法则或许能为将来的译者和研究人 员提供帮助。
翻译的直接性
10
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母体规范
2020/3/26
篇章语言规范
11
3、翻译“法则”
图里希望通过描述性研究揭示翻译的规 范,累积起来,能够形成翻译的可能性 “法则”(laws),并由此形成“翻译的 普遍法则”。下面就是他提出的一些初 步法则:
(a)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法则 (b)干涉 (interference)法则
4
二、理论提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 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 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
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
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
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
多元翻译系统理论及规范
1
目
录
Contents
01
02
什么是多元系统理论
03
提出背景
04
图里的翻译行为规范及法则
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
2
一、何为多元系统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
1978年,埃文-佐哈尔把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虽然在西方学术界早就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但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特殊的国情,所以直至八十年代末国内学术界对它仍知之甚微。
直至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学者越来越多,才开始有人接触到了多元系统理论。
但是真正把它介绍到国内学术界来,那也已经是九十年代末的事了。
比起国内学术界,我国香港台湾的学者与多元系统理论的接触显然要比大陆学者早,他们在1994年即已直接聆听了埃文-佐哈尔的报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在台港也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很大的廻响”。
1在台港,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也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2001年第3期《中外文学》推出的“多元系统研究专辑”也许可视作这方面的一个标志。
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之所以迟迟未能在华人文化圈内产生较为热烈的反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本身比较艰涩,牵涉的学科又过于庞杂,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等,无不涉及;另一方面,更因为我国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和关注较多地仍旧停留在文本以内,而对翻译从文化层面上进行外部研究的意识尚未确立,这使得他们即使接触到了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也一时会觉得它似乎与他们心目中的翻译研究相距甚远,甚至没有关系。
另外,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文章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文恐怕也是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大陆传播不广的一个原因。
最近,2002年第4期《中国翻译》刊印了张南峰教授翻译的《多元系统论》译文,不知能否引发国内译界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埃氏多元系统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
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2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
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
简言之,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到世界文化、小到国别(民族)文化的活动图。
按理说,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主要着眼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系统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斗争和地位的演变(为此,我最初接触到埃氏的Polysystem theory一词时,曾把它翻译成“多1 1994年11月22-25日埃文-佐哈应台湾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之邀,在台大外文系做了两场学术演讲。
参见2001年8月《中外文学》第4页。
2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0页。
元文化理论”,以突显其文化理论的本质),其中提到翻译之处也并不算多。
但是,不无有趣的是,恰恰是翻译界最先接过了多元系统论,并把它成功地应用到了翻译研究的实践中去,这很值得人们玩味和深思。
当然,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也确实对我们从事翻译研究有诸多的启迪和指导。
首先,它“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以及对“批评”(criticism)与“研究”(research)之间的差别的强调,对我们国内的翻译研究就很有启发意义。
我们翻译研究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算起,已经长达一、两千年,但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焦点大多放在埃文-佐哈尔所说的“批评”(criticism)上,也即往往集中在价值判断上:不是说某某人译得好、译得出色,就是说某部译作、或某篇译文、段落、句子译得不确、有错误,等等,却忽视了翻译研究存在的另外一个天地,也即埃文-佐哈尔所说的“研究”(research)。
指出“批评”与“研究”的差异,强调不要把两者相混淆,并不意味着肯定后者和否定前者。
事实上,两者各有其不可相互替代的功能。
前者属于应用性研究,偏重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而后者则属于描述性研究,更着重对翻译实践活动的描述、揭示和认识,是一种比较超脱的纯学术研究。
应用性研究我们做得比较多,既有个人翻译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也有具体译作的分析和点评。
譬如,翻译家赵萝蕤以她前后翻译过的长诗《荒原》两个不同译本中的一些片断为例,谈她如何从三十年代版的“不彻底的直译法”转到七十年代末的“比较彻底的直译法”,以及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原作中的各种不同的语体的体会,等等。
3再如翻译家叶君健批评我们在中译外的工作中,曾经为了所谓的“忠于原文”,画蛇添足地把“老虎”译成old tiger,把“肥猪”译成fat pig,令懂外文的人啼笑皆非。
更有甚者,有人还把我们哲学中的一个术语“两点论”依样画葫芦译成法文的la thèse en deux points,结果“两点论”变成了“冒号论”,使得法文读者不知所云,想求忠实反而不忠实。
4不难发现,应用性研究多为文本内研究,或是把译文与原文对照,辨其信达与否,或是把两种或几种译文进行比较,判其孰优孰劣。
描述性研究近年也开始多了。
譬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出版的翻译史类的著作即是一种,从较早的《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著)、《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主编),到近几年出版的《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孙致礼编著)、《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著)、《汉籍外译史》(马祖毅、任荣珍著)等,对我国历史上的各种翻译活动和事件从史的角度进行了梳理。
这类著作一般不会关心文本内的研究(个别著作也有涉及),但避免不了价值判断,如对某翻译家或某译作在历史上的作用、意义的评价等。
还有一类著作,就明显地属于纯学术的研究了,如蔡新乐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和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等。
前者借鉴当代西方的语言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理论,对文学翻译进行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研究的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后者在全书的开篇即援引埃文-佐哈尔的一段话作为题头语,指出“尽管文化史家普遍承认翻译在国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描述层面上,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这实在令人感到惊讶。
”5然后,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分别对严复、鲁迅、瞿秋白的翻译理论和思想、梁启超和晚清政治小说的翻译、晚清翻译外国小说的行为和模式等,在大量的中外文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在文化层面上对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理论、翻译思想和事件等,进行了新的阐发和研究。
有人也许会感到担心,跳出文本之外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有什么关系呢这种研究会不会流3赵萝蕤《我是怎第翻译文学作品的》,载《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05-614页。
4叶君健《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载《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3页。
5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1页。
于空谈呢因为迄今为止,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既然是翻译研究,就应该结合具体的翻译实际。
离开了翻译的实例谈翻译,有什么用呢其实,有这种担心的人只看到了应用性研究的意义,却没有看到描述性研究的价值。
即以王宏志教授的研究为例,王教授的研究虽然没有具体指出哪一句句子译错了,或哪一句句子译得很好,但是他的研究却能帮助我们更正确地把握严复的翻译思想:我们不少人以前总以为在严复的“信达雅”观点里,“信”是占第一位的。
但王教授的研究揭示,原来在严复的翻译思想里“达”才是占据首位的。
王教授的研究还让我们看清,原来鲁迅与梁实秋、赵景深的翻译之争,本质并不在于对翻译标准理解的差异,而是背后有更深刻的政治因素在起作用,等等。
诚然,文本内的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似乎更有用。
但是,有些问题如果仅限于文本内进行研究,却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眼下正好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前不久《中华读书报》(2003年1月29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谁来向国外译介中国作品》,正如该文的副标题――为我国对外英语编译水平一辨――所示,文章作者举出好几个令人信服的例子,从半个多世纪英国前首相邱吉尔称赞已故国民政府的外交官顾维钧的英语水平了得,足可与之“平起平坐”,到最近几十年我国翻译家许孟雄、英若诚等人的比外国人翻译的质量“高出一筹”的译作,等等,说明我国翻译家完全有能力、有水平把中国作品译介给世界。
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要指望由西方人出钱来弘扬中华文化,那是一厢情愿,万不可能。
”文章最后,作者满怀热情地说,“因此,只要我们编得好,译得好,市场肯定不成问题,前景一定无比灿烂。
”应该说,作者为中国对外英语编译水平的辩解是有说服力的,我们国家确实有一批翻译家,他们的中译英水平绝不输给外国人。
我这里甚至还可补充好几个例子,如方重翻译的陶渊明的诗,孙大雨翻译的屈原的《楚辞》,国外有关学者在进行过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后,也心悦诚服地指出,它们比国外翻译家翻译得还要好。
但是,文章最后的结论却未免失之偏颇,这是因为译介(向国外译介中国作品)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翻译质量的高低。
译得好(这里主要指译得正确),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有市场。
对此,我想我们每个喜欢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譬如,我就喜欢傅雷的译作,见一本买一本,毫不犹豫。
但是,假若有某个精通中文的法国人,他把巴尔扎克的作品也译成了中文,而且他对巴尔扎克的作品的理解要比傅雷正确得多,我会不会买呢我想不会。
而且不光我不会买,许多和我一样喜爱傅译的读者也不会买。
不要说这个虚构的法国人的译本我不会买,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好几家出版社也推出了不少新的、相信比傅译译得更加正确的巴尔扎克作品的中译本,但是购买者和读者有多少呢恐怕根本无法与傅译的购买者和读者相比吧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与钱钟书情愿一本接一本地重读林纾的译本,而不愿读后来出版的、“无疑也是比较正确的译本”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