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地民族混农林复合文明的历史记忆库——黔湘桂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特质辨析

合集下载

清水江文书概念考析

清水江文书概念考析

清水江文书概念考析清水江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河流,属长江水系,省内河长452.2公里,流域面积为17 157平方公里。

该流域地处苗疆腹地,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仫佬族、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随着中央王朝对苗疆的不断开发及其对苗木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原本封闭的清水江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为显著的是其发达的林业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林业契约及其它相关文书。

20世纪60代前后,贵州民族研究所的杨有赓、廖耀南等人对清水江流域的部分林业契约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随后数十年来,中外相关机构及其学者争相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搜集、整理与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011年10月,以张应强、徐晓光、张新民为首席专家的《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成功申报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并获得立项。

目前,从事清水江文书研究的队伍主要由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锦屏县档案局与史志办、贵州省档案馆、凯里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及贵州民族文化宫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这些队伍里以杨有赓、单洪根、王宗勋、徐晓光、张应强、吴大华、罗洪洋、梁聪、罗康隆、龙宇晓、张新民、龚晓康等人为代表。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日本学者。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对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已达半个世纪,研究机构及学者众多,成绩斐然。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清水江文书的概念,学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清水江文书使用到这个概念时,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为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清水江文书的内涵与外延方面进行考察,来对清水江文书的概念进行正名。

二、清水江文书概念文献综述关于清水江文书的概念,在众多从事清水江文书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大致有张应强、徐晓光、龙泽江、张新民、朱荫贵、韦建丽、吴苏民、林东杰、吴述松、魏郭辉、史达宁、张继渊、胡展耀等人尝试对清水江文书的概念进行过定义。

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

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

黄 岗侗 族 居 民不 仅 以他 们 拥 有 的 这 些 琳 琅 满 目的糯稻品种而 自豪 , 也可以通过他们对这些 糯稻品种的选育成功和保种可靠 , 展示他们的聪 明才智 , 可 以通过 这 些 糯 稻 品种 的生 物 适 应 能 还 力, 揭示黄岗侗族居 民补救 自然 资源短缺能力潜 力的 巨大 。
20 0 9年 第 4期
No. , 4 2009




2 0 年 8月 09
A u ., g 2009
Ac ade i E xpl at on m c or i
从糯稻品种昀多枉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昀生态适应成效
崔海洋
( 贵州大 学 人文 学院, 贵州 贵 阳 ’5 35 5(2 ) 1
释。

黄 岗侗寨糯稻传承现状概 述
贵州省 黎 平 县 双 江 乡 黄 岗村 是 一 个 边 远 的 侗族山寨 , 但该村东、 西三个方 向都与从江县 南、 毗邻 , 只有 该 村 的北 面 与 双 江 乡 相 连 , 目前 还 没 有正式 的公路抵达该村 , 无论从黎平县城还是从 江县城抵达该村都要大费周折 , 也正 因为该村地 处偏僻 , 侗族 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 了相对完好 的保存 。因而成 了探讨侗族传统 生计 的理想 田 野调查 点。
传统农业方面的研究 。
7 4
照不足 。不少 田块一天 当 中阳光直接照 射的时 间少于四小时, 日照不足是水稻种植 的大 害。其 二, 同样 是 因为 森林 密 布 , 表 水 域 接 收 日照 的 地 时间太短, 因而水温普遍偏低 , 笔者的实测 表明, 黄岗许多稻 田夏季最 高水温都达不到摄 氏二 十 五度 , 同样是水稻种植 的大害。 这 【其三, 岗地 3 黄 区海拔偏高又处 于冷暖空气交汇 的锋面带 , 因而 阴天多 晴天少 , 年 晴 天不 到 9 全 6天 , 秋 两 季更 春 会遇上连天 的雾雨 , 弥天大雾 中夹杂 牛毛细雨。 秋季 时常 常会连 续 4 —5天浓 雾不 散 , 对水 稻 的扬 花而 言会造 成致 命 性 的损 害 , 更 是 水 稻 种植 的 这 大害。其四, 岗地 区正处 于溪流 的源 头, 黄 加上 山高坡陡 , 致使雨量虽 然丰沛 , 但海拔 较高地段 稻 田容易脱水是水稻种植的大害, l海拔较底 的 4 地带水资源虽然有保证 , 但水温又偏低稻 田容易 漏水 , 也不利 于水稻种 植。其 五, 春秋 两季气温 偏低 而 且波 动幅 度 大 , 特别 是 早 霜 和秋 霜 对 水 稻 育秧 和 收割都 极 为 不 利 , 植水 稻 即要 防止 烂 【种 5 秧, 收割 时 又 要 防 止 出牙 和霜 害 , 也 是 水 稻 种 这 植的大害。其六 , 不同田块的 自然资源配置差异 太大, 没有任何一个水稻 品种能普适于黄 岗的所 有 田块 , 这也是 水 稻 种植 的大 害 。上 述 六 项 自然 资源短缺 , 虽然是不能 回避 的客 观事实 , 我们 但 的调查结论却证 实, 这里 的水稻 种植不仅稳 产, 而且高产 , 即使碰上 了严重 的 自然 灾害 , 稻也 水 不会明显减产。足 以证 明黄岗人琳 琅满 目的糯 稻品种 , 确实具有补救 自然资源短缺 的 自然性适 应能力 。以下分别就上述各糯稻 品种展开 资源 短缺补救能力的评估 。

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

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
— —
Ba s e d o n Hmo ng & Ka m Ag r o f o r e s t r y Co n t r a c t u a l Ma n us c r i p t s
HU Zh a n — y a o
( G u i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A d v a n c e d S t u d y i n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nd a E h t n o l o y, g
当今 社会 , 全 人类 日渐 面 I } 缶 人 口膨 胀 、 资 源枯 竭、 环 境恶 化 、 生 态 失 衡等 问题 的 困扰 , 地 球 及 其 所承 载 的所有 生命 体 的存 续受 到严 重 威胁 。在此 背景 下 , 以人 一自然关 系为 观 照基 点 的生 态 问题 已然 成 为社会 各 界关 注 的焦点 。人 是 生态 系 统 中 的一 员 而非孤 立 于生 态系 统之 外 的个 体 的生 态观 念 得 到普 遍认 可 。尤 其是 2 O世 纪 6 0年 代 中后 期 以来 , 作 为 人 类 学 新 兴 分 支 的生 态 人 类 学 ( E c o — l o g i c 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 创 造 性 地 引 入 了 文 化 生 态 共 同体 的概 念 , 强调人 类依 赖 于 自然 环境 , 同时其 活动 又会 对 自然 环 境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 呼 吁要 从 人 类群 体 与 自然环 境 之 间互 相 影 响 、 互 相 塑造 的 角 度来 认 识 和理解 人 类 的经 济 、 政 治生 活方 式乃 至 其他一切风俗 习惯 , 也就是人类文化。关 于这一 点, 实际上马克思在其《 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民族杂居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重建的耦合

民族杂居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重建的耦合

民族杂居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重建的耦合作者:王振杰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6期摘要: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共同体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机制与乡村共同体的重建机制是同构的耦合。

在民族杂居地区的两个村落案例中,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来看,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构成融合共生的内在动力贯穿于乡村共同体之中,从而激活了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使乡村共同体得到复兴。

目前在人口规模化常态化流动背景下,诸多因素给乡村共同体带来挑战,应利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共同体重建的耦合实践向度,以互惠共生文化传承乡村伦理,以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以公共文化激活公众集体意识,以利益共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杂居地区;乡村振兴;共同体;乡村文化;耦合向度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3)06-0059-09引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乡风文明是保障,文化振兴是关键。

乡村文化是乡村建设的根和魂,也是乡村共同体内生凝心聚力的源泉。

在乡村共同体重建过程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战略,是其题中应有之义[1]。

我国的大多数乡村是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聚合存在的地域共同体。

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单向度流向城镇,一些村落逐渐出现了“空心化”,“邻里互助”式传统乡村社会结构逐渐消解,乡村文化也随之削弱,村落共同体日渐式微的趋势似乎难以扭转。

然而在甘青交界地带民族杂居地区的一些乡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村民内生发展动力被激活,乡村共同体得到复兴。

这些案例说明,所谓“村落的终结”宿命论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许只是历时性的阶段性问题,在共时性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不可逆的[2],将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机制与乡村共同体的重建机制同构耦合,能够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格局。

关于苗蛮图研究的一点商榷与一个建议

关于苗蛮图研究的一点商榷与一个建议

关于苗蛮图研究的一点商榷与一个建议张琏【摘要】Since 20th century, the study of Miaomantu has gradually occupied a position in the ethnology. The Annotation of Baimiaotu in 2001 by Li Han-lin is admirable due to Li Han-lin’s greatendeavors.“Baimiaotu”refers to the general name for“Eighty-two kinds of Miao Maps”by Chen Hao in Qing Dynasty and its later series of copies. However, some commentators remarked that“the map by Chen Hao is possessed of rich information and graphical drawings”, and that The Annotation of Baimiaotu“h as recovered some original words or expressions of Chen’s work”, and this remark is not right, just a kind of misreading of literature. In addition,“Baimiaotu”shoul-d not be used because it is not a rigorous name, and even the book title should notuse“Baimiaotu”for it is not a name fit for a book.%自20世纪迄今,苗蛮图研究已逐渐在民族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保卫苗侗民族的宝贵历史记忆库

保卫苗侗民族的宝贵历史记忆库

保卫苗侗民族的宝贵历史记忆库———黔东南“锦屏文书”抢救保护的回顾与展望杨通永(黔东南州档案馆,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自2007 年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档案部门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锦屏文书”(“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工作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本文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认为以往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抢救保护、轻编研出版”的倾向,提出今后不仅要继续重视抢救保护,同时也要在编研出版和开发利用方面齐头并进,力争使“锦屏文书”早日成功申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成为苗侗人民的世界文化品牌。

[关键词]锦屏文书;苗侗民族;抢救保护;档案编研;世界记忆名录一、前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沿岸及湖南沅江上游的苗乡侗寨散存着大量的契约文书,这是自明清时代以来当地苗侗人民在长期的林业生产中形成的交易记录和历史档案文献。

这些契约主要以纸契数量最多,也有石契、布契和木契,最早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最晚的则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20 世纪50 年代)。

因为它在锦屏县境内率先被发现,人们把它叫做“锦屏文书”。

后来,有关学者和黔东南州档案及文化部门都发现,这类文书的分布区域其实覆盖了清水江中流域各县市,一些县的藏量甚至超过锦屏,学术界才逐渐改称为“清水江文书”。

[1]不过,由于近年来在湖南省境内沅江上游的靖州、会同、新晃等地和贵州省的都柳江流域、舞阳河流域各县苗村侗寨里也陆续发现有这类契约文书的存在,于是“清水江文书”一名是否恰当也成了问题,为此贵州民族民间文献遗产保护研究专家杨有赓建议:应根据这些文书的民族属性和内涵特征,将其定名为“中国苗侗民族混农林契约文书”。

[2]但是,目前贵州省档案局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类正式文件中还在使用“锦屏文书”这一官方名称,尚未予以更名。

因此,为了本文在文献引述上的称呼连贯性和论述的方便,笔者也仍将沿用“锦屏文书”一名来指称一些学者们所说的“清水江文书”或“苗侗混农林契约文书”,但本文所论仅限于黔东南州档案馆“锦屏文书”专项工作重点覆盖的清水江流域各县,暂不涉及其它地区“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

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著录整理规范问题思考——以《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姜于休家藏卷》

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著录整理规范问题思考——以《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姜于休家藏卷》

业契约文书汇编 ( 一七三六 一 一九五。年 ) ( 3 》共 卷) 张应强 、 , 王宗勋主编的《 清水江文书》 共 3 ( 辑
3 3册 ) 陈金 全 、 , 杜万 华 主编 的《 贵州 文 斗寨 苗族 契 约法 律文 书 汇编— — 姜元 泽家 藏 契约 文 书》 。 《 州苗 族林 业契 约 文 书 汇 编 ( 七 三六 一一 贵 一
将杨有赓前后三次获赠 的中国苗族混农林契 约文
书共 83件 以影像 图片 和 原件 释 文 相 对 应 的方 式 5 编 排 , 有 契约 文 书 统 一分 类 编 号 , 一篇 释 文前 所 每
冠 以编 号 和该件 契 约文 书 的 “ 名 ” “ 主”、 买 契 、卖 “
主”、地名 ” “ “ 、 价银 ” “ 代 ” “ 注 ” 、年 、附 等基 本 著 录 信 息 。依 据契 约所 涉及 内容 性 质 的不 同 , 编者 还将


中国苗族混农林契 约文书
学 、 史 学 、 学 、 学 、 态 学 等 多学 科 研 究极 为 历 农 林 生
及 称 “ 锦屏文 书”
或“ 清水 江 文 书 ” 是 明朝 末 年 至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
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 值。
这 些文 书 分为 : A) ( 山林 卖 契 , 2 9件 ; B) 租 共 7 ( 含 佃 关 系 的 山林 卖 契 , 2 7件 ; C) 共 7 ( 山林 租佃 契 约
状、 分家文书、 契簿 、 账册等 。这些契约文书绝大多 数还分散保藏于贵州省黔东南苗侗侗族 自治州境 内的锦 屏 、 黎平 、 天柱 、 三穗 、 河 、 里 、 剑 凯 台江 等 县 市 苗村 侗寨 的农 民家 中 。藏 量 丰富 、 涉及 内容广 泛

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

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开题报告:“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2013年4月27日,由龙耀宏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12&ZD181)开题报告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隆重举行。

贵州省文联,贵州省文史馆,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会长,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会,贵州省社科规划办,项目责任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文科技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部分在校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吴有富教授主持。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吴晓萍教授代表学校致词,对课题获得立项和成功举行开题报告会表示热烈祝贺,认为该课题的立项实现了贵州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史性突破,学校全力支持项目组成员优质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请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课题的研究提出指导和帮助。

会议第二阶段由专家组组长史昭乐研究员主持。

首先课题首席专家龙耀宏教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详细汇报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总体框架、基本内容、研究思路,课题组的任务分工、预期目标,目前开展的工作等,向与会的专家展示了部分搜集到的文献,重点就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寻求解决办法和帮助。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大家一致认为本课题是一个全面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对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在古籍整理方法和理论总结、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充分肯定了课题的总体设计、特色、研究思路和团队构成,同时也对研究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

主持人语:透视中国山地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当代变迁

主持人语:透视中国山地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当代变迁

要的意义 和 作 用。我 在《 现代 背 景 下 的族 群 建构》

成 的生存 性 智慧 的历 史记 忆 库 。他 梳 理 了文 书所 反 映的混 农 林 生 产 经 营 模 式 的形 成 和发 展 过 程 ,
书 中曾对 此颇 费周章 地 进行 过论 述 。时至 今 日,
这 一点似 已成 为 学界 的共识 。但 是 , 一 个 民族 或族
指 出 目前 对 文书 的命 名不 足 以反 映 和 表现 其 核心 内涵 和 性 质 , 应 以其 本 质 特 性 为 基 本 依 据 , 称 为
“ 苗侗 民族 混农 林 文书 ” 。尽 管作 者 关于 文 书 内涵 本质 是混 农 林 记 忆 库 的这 一 结 论 是 否 能 够 确 立 。 学者 们可 能会见 仁 见 智 , 还 可 继 续讨 论 , 但 这 篇论 文有 一个 独到 而重 要 的学 术 贡献 就 在 于 明确 提 出 了苗 侗 民 族 契 约 文 书 “ 名 实 之 辨 ”的 问 题 。 “ 名
记忆, 看 似 只 与 过 去有 关 , 其 实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和 当代 紧 密相 连 ; 来 自历 史 的 集 体 记 , } 乙 或 族 群 记 忆, 不仅传 世 于 当代 , 而且 往 往 指 向未 来。 正 如保
胡展耀 的《 中国 山地 民族 混 农林 复合 文 明的历 史记忆库—— 黔 湘桂 边 区 苗侗 土 著混 农林 文 书 特 质辨析》, 是2 0 1 1 年 凯里 学院获 得 立项 的 国家社 科 基金重 大招标项 目“ 清 水 江 文 书整 理 与研 究 ” 的子 课题阶 段 性成 果 。作者 认 为 我 国黔 湘 桂边 区苗 侗 民族 中流传的混农 林 文 书 ( 部分 被 称 为 “ 清水 江 文

香禾糯品系命名与分类的语言人类学考察——中国山地民族农业认知研究系列之一

香禾糯品系命名与分类的语言人类学考察——中国山地民族农业认知研究系列之一
作者简介 : 潘永荣( 1 9 6 8一) , 侗族 , 贵州从江人 , 贵 州 省 民族 研 究 院 民族 语 言 研 究 室 副 主任 , 研 究 方 向为 语 言 民族 学 、 山地 民族 生 态 智 慧 ; 龙
宇晓( 1 9 6 6一) , 贵州天柱人 , 贵州师范学院教授 、 贵州 民族学与人类学 高等研究 院常务副 院长, 凯里学 院讲 座教授 , 研究 方 向为 山地生 物多样性 与文化 多样性保 护 、 认 知人类 学。
黄 岗村 等侗 寨调研 糯 稻命 名 和分 类 系统过 程 中获得 的第一 手 田野调 查 资料 , 从语 言人 类 学和 农
业 生物 认知 的 角度 对侗 族香 禾糯 品种 系列名 称及 其 分类体 系进 行 了初 步分析 , 旨在 透视 侗 族 关
于香 禾糯 遗 传 资源 的语 言命 名分 类 系统在 侗 族 农 业认 知 中的重要 地位 及 其 与 侗 族传 统农 业 实
( 1 . 贵 州 省 民族 研 究 院民族 语 言研 究室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4 ; 2 . 贵 州 师范学 院 贵 州 民族 学与 人类 学 高等研 究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1 8 ) 摘 要: 本 文 系作者 多年 开展 山地 民族农 业认 知研 究 的 系列成 果之 一 , 根据 2 0 0 7年 在 贵 州黎 平
对 土著 农 业 智 慧 的 无 知 。 为 此 , 本 文 将 研 究 的 视 角重 新投 放 到最 基 础 的原 点 , 根据我们 2 0 0 7年 实
施福 特 基金会 资 助 的研 究项 目过 程 中在 贵 州黎 平
地 民 族 与

黄 岗侗寨 等 地 所 获 的第 一 手 田野 调 查 资 料 , 从 命 名 和分 类 出发探 讨侗 族 的传统 农业 智 慧。 侗族 是 一个 主要 栖息 于 山地 近 水小 坝 子 地 形

贵州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山林契约文书比较研究

贵州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山林契约文书比较研究

作者 简介 : 岸本美绪 ( 1 9 5 2一 ) , 女, 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 日本知名汉学家 , 御 茶水 女子大学 大学 院人 同文化劁成科学 研究科教 授, 研究方 向为中国法制史和古代法律文书 ; 张 微( 1 9 8 7 一) , 女, 贵州 师范学 院外 国语学 院 日语教师 、 海 外山地 民族文 献翻译 研究 中心研究人员 , 贵州 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 究员 , 主要研究方 向为 日文中国学文献翻译研究 、 日 本 民族学。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4—1 0
基金项 目: 贵, k l l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中国山地 民族研究中心基地建设项 目“ 日 本对 贵州 苗族混农林 契约文书 的研 究” ( 2 0 1 4 ) ; 贵
州师范学 院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 目( 2 0 1 3 ) 。
中图分 类号 : K 2 9
绪 言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6 2 1 X( 2 0 1 4 ) 0 2—0 0 7 1— 0 9



期; 黔 东南 苗 族 侗 族 自治 州 地 方 志 编纂 委 员会 编 《 黔 东 南 州志 ・ 林 业 志》, 中 国林 业 出版 社 1 9 9 0年 出版 ; 武内房司 的《 清 代 贵 州 东 南 部 苗 族 中所 见 “ 汉化 ” 情形 的一 个 侧 面 : 以林 业 经 营 为 中心 的研 究》, 载竹 村 卓 二编 《 仪 礼 ・民族 ・ 境 界— — 华 南 诸 民族 的 “ 汉化 ” 形 态》 , 风 响社 1 9 9 4年 出版 ; 相 原
文 书 齐名 , 是研 究 中国清代林 业 经济状 况的 珍 贵 文献 资 料 。徽 州 地 区木 材 生 产历 史悠 久 , 而 贵 州的林 业经济 兴起 于苗 族聚居 地 , 兴 盛 于清代 中期 , 年代相 距较 远 , 其 经营形 式 必 然不 同。但 二 者都 以栽 种杉 木 为主 , 且都 因当时木 材 市场 的 需 求 而生 , 必然 又有 共 同之 处 。对 贵 州 苗族 山林 契约 文 书与徽 州 山林 契约文 书进行 比较 研 究 , 必有 重要 学术收 获 。 关键 词 : 山林 契约 文书 ; 贵州; 徽 州; 苗 族

地景、族群与古茶树的共生

地景、族群与古茶树的共生

地景、族群与古茶树的共生作者:肖坤冰来源:《乡村地理》2020年第01期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遗产”框架体系外,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

与大部分世界遗产将眼光聚焦于精妙的古代建筑或雄浑的自然景观不同, GIAHS更强调人类为了生存对自然环境进行的改造利用,将眼光转向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农业,强调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尤其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复合系统(Systems)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效能。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号召,自2012年开始,我国农业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久安乡: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群的发现在2011年5月之前,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的古茶树群一直安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中的小山村中,仅为当地村民采摘加工。

这些古茶树,或几株散落,或相聚成林,分布于各山头田埂。

久安乡人只知道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从这茶树上撷取芬芳,却从未留意过这些茶树是哪朝哪代留下来的。

走进久安乡各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古老的大茶蔸和大茶蓬,有的老树树干上已经爬满了青苔藓。

在最为集中的一片茶树林里,足有碗口粗的茶树干互相交错缠绕着,墨绿的青苔静静地爬上老茶树粗粝的树皮……最為惹眼的是一株“茶王”:“茶王”高5米左右,盘踞于一块岩石之上,树冠足足覆盖了3间小瓦房,遮蔽了70多平方米的面积。

当地村民们说小时候曾在上面搭床睡觉。

每年冬季来临时,“茶王”那饱经沧桑的面容总是让人以为它会永远地沉睡过去,随岁月的流逝,逐渐与脚下的土壤岩石融为一体。

但当次年春回大地之时,这古老的茶树精灵总是最先绽放出树冠的点点青翠,如期地加入久安乡的春之序曲。

2011年,久安古茶树经过来自中国农科院的古茶树专家团鉴定,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

贵州苗族与湘西苗族体成分分析

贵州苗族与湘西苗族体成分分析

贵州苗族与湘西苗族体成分分析贵州苗族与湘西苗族体成分分析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和湖南省的湘西地区。

两个地区的苗族在语言、文化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和人类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苗族的体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贵州苗族和湘西苗族的体成分,可以更好地了解苗族的遗传背景及其在中国民族中的地位。

首先,对于体成分的分析,可以从遗传角度入手。

研究表明,苗族的遗传基因主要来源于祖先群体,其祖先群体分别来自独立氏族和外来民族的融合。

贵州苗族中,主要祖先群体包括巴西苗族、建始苗族和麻阳苗族等,而湘西苗族主要祖先群体则包括湘西北苗族、湘西南苗族和湘中苗族等。

这些祖先群体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苗族独特的遗传特征,如色素沉着、眼皮褶皱和发型等。

此外,苗族的遗传基因还受到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影响,如满族、壮族和藏族等。

其次,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苗族的体成分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类学家通过对贵州苗族和湘西苗族的体量比例、身体特征、生理结构以及疾病易感性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两个地区的苗族在体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贵州苗族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方面要高于湘西苗族。

这可能与气候、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此外,苗族体内的维生素C合成能力较弱,易出现坏血病等相关疾病,而湘西苗族在这方面相对较为健康。

最后,通过对贵州苗族和湘西苗族的遗传和人类学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苗族的体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祖先群体和遗传背景。

其次,两个地区的苗族在体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历史演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后,苗族的体成分分析不仅对我们深入了解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苗族和湘西苗族的体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苗族的遗传背景和身体特征。

关于加勉苗族的历史

关于加勉苗族的历史

关于加勉苗族的历史
加勉苗族是中国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

关于加勉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据历史记载,唐代时,苗族先民已经在湘黔边界地区繁衍生息。

加勉苗族的祖先是从湘南逃避战乱迁移到湘西地区的苗族人。

他们在湘西地区找到了适合居住的山地,在那里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

因此,加勉苗族在文化、习俗和语言方面都有一定的独特性。

明清时期,加勉苗族的人口逐渐增多。

他们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同时也从事狩猎、捕鱼和手工艺等活动。

加勉苗族的传统信仰是“混元一贯道”,他们崇拜山神、水神和土地神,同时也信奉道教和民间信仰。

20世纪以来,加勉苗族逐渐融入中国主流社会,受到现代化
和城市化的影响。

然而,他们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如苗族服饰、舞蹈、音乐和节日等。

总体而言,加勉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他们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

如今,他们作为中国苗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苗族农耕文化是啥?贵州苗族的农耕文化简介

苗族农耕文化是啥?贵州苗族的农耕文化简介

苗族农耕文化是啥?贵州苗族的农耕文化简介>贵州因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立体农业特征明显,故贵州省山地梯田较多,是旅游观光、摄影创作的优势资源。

贵州的梯田虽然没有广西龙胜、云南元阳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逊于前者,甚至更胜一筹。

贵州的加榜、摆榜、野钟、堂安、高要等地的梯田,都是“秒杀菲林”的圣地。

这些梯田更和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美不可言。

贵州中西部的苗族分布较分散,大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

由于不同地区的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各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

但总体说来,黔东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安顺、遵义地区的苗族很早就进入了犁耕农业阶段。

苗族的农业社会持续了几千年之久。

苗族迁徙到贵州并扎根下来后,他们就用已掌握的农耕技术播种水稻,在稻田里养鱼。

这为苗族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蔽体、保暖和审美的需要,苗族还用他们掌握的养蚕、缫丝技术来纺纱织布,缝制了苗族特有的艳丽的五彩服饰。

可以说,苗族在自己的居住区内世世代代地传承从蚩尤时代延续下来的农耕文明,从未间断。

贵州,吸引我们的固然有那鬼斧神工的鼓楼、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岜沙彪悍的枪手、逢亥即开堂斗牛的盛况、瑶族同胞那浪漫神秘的瑶浴以及大山深处苗、侗、壮、瑶、布依等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风、民居……然而,真正让人们魂牵梦绕的、神往无羁的,是山腰腹地如梦如幻的梯田及世代创造和传承的农耕文化。

同样,传统而古老的农耕文明虽失去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态环境,但其传承同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的传承问题一样,需注重保护和培养“传承人”这个最关键的人为因素,在适当的政府行为的支持下,传统的农耕文明仍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时代元素发生新的积极的变异和发展,实现与时代的接轨,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贵州糯食考

贵州糯食考

贵州糯食考秦维阳文糯米,北方人称为“江米”,是一种从糯稻碾出、富于粘性的米,产地一般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

贵州是种植糯米的主要省份之一,黔西南、黔南等地是糯米的重要产地,黔西南州贞丰县素有“中国糯食之乡”的美誉。

黔人深爱糯米,其布依族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的习俗,黔地侗人、苗人更是以糯米为主食,由此兴起了贵州灿烂的糯食文化。

一、试析黔地先民选择糯米的初衷糯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据考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便已出现了“糯”字。

糯米与稻米比起来有其独特的优势。

其一,糯米可以入药,脾胃虚寒、霍乱吐逆、痘疮痔疮者可以之为药,内服外用颇有功效,《证类本草》等医典就曾记载,糯米“脾病宜食”“主痔疾”“止鼻衄血”。

其二,糯米富含多种营养素,适当食之可治脾胃虚寒、气虚出汗之症,《本草纲目》中就曾载糯米可“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

糯米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加上其有药用和滋补的功效,因此不少人或许会认为黔人选择以糯米为主食是理所当然之举。

其实不然,糯米虽然有着丰富的药用和滋补价值,然而它却并非十全十美。

糯米其性黏,食之不易消化,尤其是小孩与老人,其消化系统不够健全,一般而言更不宜多食。

然而,黔地多个民族以糯米为主食,非但青壮年食之,老弱之人亦食之,究其原因,都在糯米“不易消化”的属性上。

旧时,黔地百姓常在外劳作,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也为了节省家庭粮食开销,他们通常于早餐食糯一顿,而后在田间劳作一天,腹中的糯食可供一日的消化而不会产生饥饿之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黔地古代先民最初选择以糯米为主食主要看中的是其能够果腹充饥的实用价值,而非拿来滋补甚至入药。

我们从贵州省地形图上也不难看出,凡是盛产糯食的地方,其地貌多沟壑坑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比如黔西南州,世人概括其地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欲用半分之田养活一州之民,食糯恐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此可以说,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贵州先民为了糊口活命,迫切需要糯米,才进而选择将其广泛种植。

湘桂黔地区侗族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湘桂黔地区侗族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湘桂黔地区侗族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李珉青;韦明新;樊亚明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37)1
【摘要】选取湘桂黔地区25个侗族乡村聚落作为研究样本,在图底分析法的基础上,基于长宽比、形状指数、分维数量化指标探讨侗族乡村聚落边界的形态特征、破碎程度。

结果发现:样本聚落形态呈现团状、带状、带状倾向的团状3种类型,其中团状聚落有10个,带状聚落有10个,带状倾向的团状聚落有5个,聚落形态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影响;聚落边界图形呈现出简单平滑和破碎复杂2种状态,其形成受自然环境、宗族理念以及聚落形态特征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为侗族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126-134)
【作者】李珉青;韦明新;樊亚明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TU986.1
【相关文献】
1.乡村聚落的边界形态探析
2.高寒民族地区乡村聚落边界形态量化研究——以甘南州夏河县为例
3.乡村聚落边界形态求取的量化方法探析
4.基于文化基因的侗族
乡村聚落形态研究——以榕江县为例5.不同形状类型乡村聚落道路平面形态量化研究--以陕南地区乡村聚落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标签: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

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1、黔中布依文化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

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

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

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

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

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

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

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

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

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ou r n a l o f Or i g i n a l Ec o l o g i c a l Na t i 0 n a l Cu l t u r e
中 国 山地 民 族 混 农 林 复 合 文 明 的 历 史 记 忆 库
— —
黔 湘桂 苗侗 民族 混农 林 文 书特 质 辨析
展 的速 度加 快 , 人类 环境 的两 个 方面 , 即天 然 和 人 为的两 个 方面 , 对 于 人 类 的幸 福 和 对于 享 受 基 本 人权 , 甚至 生存 本 身 , 都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 包 括 人 类在 内 的所 有 生物 , 都 必 须 从 环 境 中 获取 诸 如 空
尹 绍亭在对 云 南 等 山地 民 族 刀耕 火 种 生计 方式 进
行 多次深入 系 统 的研 究后 明确 指 出 : “ 刀耕 火种 是 山地 民族 的一种 生计 , 是他们 对 山地森 林 环境 的 适 应 方式 , 是森 林 孕 育 的农 耕 文 化 , 是 一 个 山地 人 类 生态系统 , 是 一个 文 化 生 态体 系 。 ” 刀耕 火 种 , 实 际上就是我 国古老 的撂荒 耕作 和轮 荒耕 作 制度 , 是

人 与环 境 的 关 系 , 一 直 是 人 类 孜 孜 探 求 的 重 要 问题 。 1 9 7 2年 6月 5 日, 联 合 国 在 瑞 典 首 都斯
德哥 尔摩召 开 了第 一 个 世 界 性 的 “ 环 境 与 发 展 大


会” , 并 通过 了《 联 合 国人 类 环境 会 议 宣 言》( U n i t —
济 发展 阶段 , 便 构成 为 基 础 , 人 们 的 国 家制 度 、 法
的观 点 、 艺术 以至 宗教 观 念 , 就是 从 这 个基 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 , 因而 , 也 必须 由这 个基 础来 解释 。 ” … 然而 , 人 类 与动 物 不 同在 于 人 类 有 文化 , 不 至 于像 动物一 样 完全 依 赖 于 环境 所提 供 的物 质摩宣言 ” ( T h e S t o c k h o l m D e — c l a r a t i o n ) 。宣 言 第一条 就 明确 阐述 : “ 人 类 是 环境 的创造 物 , 又 是 环 境 的 塑 造 者 。环 境 给 予 人 以维 持 生存 的东西 , 并 提 供 给 了他 在 智 力 、 道德 、 社 会
作者简介 : 胡展耀 ( 1 9 8 4一) , 男, 河南南 阳人 ,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 学高等研究 院研究人员 , 研究方 向为民族文献遗产保护 与开
发利用 。
①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 斯德哥尔摩 , 1 9 7 2年 6月 5日。
201 3年 第 5卷 第 3期
胡展 耀
( 贵 州 师范 学院贵 州 民族 学与人 类 学高等 研 究院 , 贵州 贵阳 5 5 0 0 1 8 )
摘 要: 我 国黔 湘桂 边 区苗侗 民族 的混农 林 文书是 山地 民族 基 于 山地 自然环境 所形 成 的 生存性
智 慧 的历 史记 忆 库 。立足 于这 一基 本事 实, 梳 理 了文 书所反 映 的混农 林 生产 经营模 式 的 形成 和 发展 过 程 , 指 出对文 书 的命 名 应 以其本 质特 性 为 基 本依 据 , 并 进 一 步 阐释 了混农 林 经 营在 现 代
e d N a t i o n s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t h e H u m a n E n v i r o n me n t ) ,
存, 而是会通过调 适 以达 至 自身 的需 求与 环境潜 能
之 间的动 态平 衡 。可 以说 , 人 类 文 明的 发展 历 史 , 是人 类不 断利 用 环境 、 适 应 环境 的过 程 , 在 与环 境 的互动共生 中得 以存 续 和发展 。所 以 , 美 国著 名人

气、 水、 阳光等 最 基 本 的 物 质 , 从 而 使 生命 得 以延
续 。正 如恩 格斯 《 在 马 克 思 墓 前 的 讲 话》中所 言 : “ 人们 首先 必须 吃 、 喝、 住、 穿, 然 后 才 能从 事 政 治 、 科学、 艺术 、 宗教 等等 ; 所 以, 直接 的物 质 的 生活 资
类学 家斯 图尔 德 曾借 助 生 物学 中的 适应 理论 来 分
析人 类文化和环境 的关 系 , 认 为人 类从 自然环境 中 获取 食物等维持 生命体 延续 所 必需 的物 质 的方式 , 对人 类 的生计 方式 有 直接 的影 响。我 国著 名学 者
和 精神 等 方面获 得 发展 的机 会 。 由于 科学 技 术 发
背景 下的 生 态价值 。
关 键词 : 山地 民族 ; 混 农林 文 明 ; 契约文 书 中图分 类号 : G 2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6 2 1 X( 2 0 1 3 ) 0 3— 0 0 7 5— 0 5


混农 林 生产 : 基于 山地 环境 的 生存性 智 慧
J ou r na l o f Or i g i n a l EC o l o g i c a l Na t i 0 n a l Cu l c U r e
料 的生 产 , 因而 一 个 民族 或 一 个 时代 的 一 定 的 经
种 典型 的混 农林生产 方式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8—0 1
基金项 目: 国 家社 科 基 金 重 大 招 标 项 目“ 清 水 江 文 书 整理 与 研究 ” ( 项 目批 准 号 : 1 1 & Z D 0 9 6) 子课题 阶段性成果 ; 贵州 师 范 学 院 民族 学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项 目“ 中国山地民族学研究” 阶段 性 成 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