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质转化的规律(第4课时)
《物质的转化》PPT课件(第4课时)
1、利用酸碱性
2、生成气体
指示剂或PH试纸变色
碳酸根离子(CO32 _)的检验:
加入稀盐酸溶液,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3、生成沉淀 鉴别硫酸根离子(SO42-):
Ba(NO3)2
HNO3
鉴别氯离子(Cl-):
AgNO3
HNO3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4、气体燃烧
根据气体燃烧现象及产物的不同,区别气体。 如:H2、CO2、O2、CO
(二)化学方法 1、利用酸碱性 2、生成气体 3、生成沉淀 4、气体燃烧
课堂小结
3、溶解性
碱的溶解性 盐的溶解性
谢谢观看!
浅绿色
3、溶解性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1)碱的溶解性
可溶性碱:NaOH、KOH、Ca(OH)2、Ba(OH)2
(2) 盐的溶解性
①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② 盐酸盐:除AgCl难溶外,其余可溶于水;
③ 硫酸盐:BaSO4难溶, CaSO4、Ag2SO4 微溶, 其余可溶于水;
1.掌握用物理方法鉴别物质 2.掌握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
例2、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 MgCl2 、②KCl、③NaOH、 ④CuSO4 ,
不用任何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
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A)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一)物理方法
1、颜色 2、气味
Fe(OH)3
BaSO4、AgCl、 BaCO3、CaCO3、 Mg(OH)2等
② 固体
CuO、MnO2、C、Fe3O4 Fe2O3、红磷 硫单质
浙教版物质转化的规律第四课时
根据此 图来说说 酸具有哪 些性质?
试分析制 取盐的可 能途径有 几条?
制取盐的可能途径:(8条) 横 线
1.金属 + 非金属 → 无氧酸盐 2.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 3.酸 + 碱 → 盐 + H2O
4.盐 + 盐→ 新盐 + 新盐 交 5.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H O 2
6、煤中含有杂质硫等,燃烧后的产物污染环境。一般将其通过烧碱 SO2+2NaOH=Na2SO3+H2O 溶液吸收而除去,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Ba2+有毒,但对胃作X光造影时,BaSO4常用作钡餐而不造成中毒,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BaCO3代替BaSO4 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 BaCO3+2HCl=BaCl2+H2O+CO2↑ 将发生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钡杂质,需依次加 入哪一组物质 ( D ) A、AgNO3、稀H2SO4 B、稀 H2SO4、 AgNO3 C、K2SO4、 AgNO3 D、Na2SO4、AgNO3 9、某化学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铜、氢氧 化钠溶液。乙橱是空橱。现还有A、碳酸钙;B、稀硫酸;C、锌 D、氧化铜;E、浓盐酸 。 请你指出它们应分别存放入哪个橱中? (用编号填写) 铜、氢氧化钠溶液、A、C、D 甲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 乙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题中,甲、乙两橱中的物质两两反应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 ( B ) A、6个 B、8个 C、10个 D、11个
名师导学——2.2 物质转化的规律
2.2物质转化的规律(2)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
2.用作还原剂的物质:碳(C)、一氧化碳(CO)和氢气(H 2)。
(1)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CO 2↑+2Cu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 △H 2O+Cu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H2在通入之前要先检验纯度。
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目的是赶走试管中残留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导致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操作顺口溜:先通氢,再点灯;先撤灯,再停氢)(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3CO2+2Fe现象:红色的铁锈变黑,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一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
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污染大气,应对着火焰烧掉。
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
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作氧化剂。
如CuO、Fe2O3等。
4.有关纯度问题的计算(1)根据混合物的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刨的质量: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某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3)求工业产品中含杂质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净物质量/纯度二、重要提示1.自然界中仅有少量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多数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金属冶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
高中化学转化规律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转化规律教案全册单元:转化规律课时: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规律,能够解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平衡中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3. 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和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课: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第二课: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2. 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第三课:影响平衡的因素1.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2. 压力对平衡的影响3.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第四课:平衡常数和麦克劳架动理论1.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2. 麦克劳架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五课: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1. 配平和计算2. 摩尔比和计算3. 理想气体定律和实际气体定律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 教师通过实验或示意图介绍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 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第二课:化学平衡1.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
2. 学生学习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基本概念。
第三课:影响平衡的因素1. 教师介绍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2. 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实现平衡的移动。
第四课:平衡常数和麦克劳架动理论1. 教师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2. 学生学习麦克劳架动理论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第五课: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1.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配平和计算的方法。
2. 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摩尔比和理想气体定律的计算。
评价方法:1. 定期组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布置实验和作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资源:1. 课本、习题册和实验手册。
2. 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实验器材。
3.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网站和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规律,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计算方法,提高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能力。
名师导学——2.2 物质转化的规律
2.2物质转化的规律(4)点击要点1.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2.物质转化的规律(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如:Ca →CaO →Ca(OH)2→CaCO3(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如:C→C O2→H2CO3→Na2CO3(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如:2Na+C12点燃(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含氧酸盐。
如:Na2O+CO2====(5)酸+碱一盐+水。
如:HCl+NaOH====(6)盐+盐→新盐+新盐。
如:NaCl+AgNO3====(7)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如:Fe2O3+6HCl====(8)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SO2+2NaOH====(9)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如:Fe+CuSO4====(10)金属+酸→盐+氢气。
如:Fe+2HCl====★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典题分析例1 现有石灰石、水、碳酸钠,怎样制取火碱?(不引入外来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巩固训练1 在以纯碱、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烧碱所发生的三个反应中,没有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例2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里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标出),A、B 为常见的气体,C为常见液体,C和乙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红色固体,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
(1)写出甲、C、F的化学式:甲;C ;F ;(2)E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某兴趣小组利用丁和戊反应在实验室制取物质己,根据所得的物质己的质量,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丁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丁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巩固训练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 )+H2SO4====FeSO4+H2↑ 2.CuO+( ) ====CuSO4+( ) 3.Fe(OH)3+( ) ====FeCl3+( ) 4.( )+( ) ====NaCl+H2O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某碱A的实验变化如下:该碱是下列中的( )A.Cu(OH)2B.KOHC.NaOH D.Ca(OH)22.下列物质的变化不需要加酸也能一步实现的是( )A.Mg(OH)2→MgCl2 B.CaCO3→CaCl2 C.BaCl2→HCl D.Zn→ZnCl2 3.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Na2CO3、HCl四种溶液。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联想情景导入你一定非常熟悉明代诗人于谦所写的《石灰吟》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这首诗中真实地描写了从石灰石到碳酸钙的变化过程。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科学家常利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制造出许多新的物质,使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哪些种类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呢?物质之间的反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呢?重点知识详解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将淡黄色的硫黄粉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S+O 2 点燃 SO 2,2.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可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如将二氧化碳通往紫色的石蕊试液,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将红色溶液加热,又变成原来的紫色。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O 2+H 2O=H 2CO 3 H 2CO 3 △ 2↑+H 2O3.非金属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CO 2+2NaOH=Na 2CO 3+H 2O4.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转化的一般规律。
C→CO 2→H 2CO 3非金属单质−→−2O 非金属氧化物−−→−OH 2酸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金属与非金属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S+Fe 点燃FeS 2Fe+3Cl 点燃2FeCl 32.金属与氧气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F 2+2O 2 点燃 Fe 3O 4 2Mg+O 2 点燃 2MgO3.有些金属氧化物可以和水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CaO+H 2O=Ca(OH)24.金属氧化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
C+2CuO=2Cu+CO 2↑ CO+CuO△ Cu+CO 2 H 2+CuO △2O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四条横线。
(1)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3)碱+酸→盐+水(4)盐1+盐2→盐3+盐42.两条纵线。
2.2化学平衡图像(第4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化学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第四课时化学平衡图像aA+bB cC+dD(A、B、C、D均不是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反应减小反应增大生成减小生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a A(g)+b B(g)c C(g)+d D(g)a+b>c+d a A(g)+b B(g)c C(g)+d D(g)a+b<c+da A(g)+b B(g)c C(g)+d D(g)a+b=c+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方向回顾创设化学事故情兴趣和探究的【回顾导入1】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受温度的影响。
2.升高温度,v放、v吸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降低温度,v放、v吸均减小,但v吸减小程度大。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由图像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已知反应:m A(g)+n B(g)p C(g)ΔH<0,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平衡常数的重要2.“连续”的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3.“平台”的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气体积无变化)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的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体体积无变化)4.全程速率—时间图像例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所示情况。
物质转化规律2 浙教版(PPT)4-4
三、相互反应的关系:
1、金属 + 非金属 = 无氧酸盐 2、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含氧酸盐 3、酸 + 碱 = 盐+水 4、酸 + 盐 = 酸 + 盐 5、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水 6、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7、盐 + 盐 = 盐 + 盐 8、碱 + 盐 = 碱 + 盐 9、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10、金属 + 盐 = 金属 + 盐
+ +
金属
盐
碱性 金 氧化物 属
盐 碱
盐
盐+水 碱+盐
非金属
盐
酸性
氢 气
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酸
盐 酸+盐
盐
盐+盐
辑 锂的电子排布 锂的电子排布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锂辉石、锂云母及磷铝石矿的形式存在。 锂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为万吨,可开采储量4万吨。4年,世界 锂开采量为吨, 其中,智利开采7 吨,澳大利亚 吨,中国吨,俄罗斯吨,阿根廷 7吨。 锂号称“稀有金属”,其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不算“稀有”,地壳中 约有.%的锂,其丰度居第二十七位。已知; 热门小说在线阅读 ;含锂的矿物有多种,其中主要有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海水中 锂的含量不算少,总储量达亿吨,可惜浓度太小,提炼实在困难。某些矿泉水和植物机体里,含有丰富的锂。如有些红色、黄色的海藻和烟草中,往往含有 较多的锂化合物,可供开发利用。中国的锂矿资源丰富,以中国的锂盐产量计算,仅江西云母锂矿就可供开采上百年。 [] 理化性质编辑 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 属。质较软,可用刀切割。是最轻的金属,密度比所有的油和液态烃都小,故应存放于固体石蜡或者白凡士林中(在液体石蜡中锂也会浮起)。 锂的密度非常 小,仅有.4g/cm,为非气态单质中最小的一个。 因为锂原子半径小,故其比起其他的碱金属,压缩性最小,硬度最大,熔点最高。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富锂 巨星的示意图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富锂巨星的示意图 温度高于-7℃时,金属锂是典型的体心立方结构,但当温度降至-℃时,开始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温度 越低,转变程度越大,但是转变不完全。在℃时,锂的晶格常数为.?,电导约为银的五分之一。*锂容易地与铁以外的任意一种金属熔合。 锂的焰色反应为紫 红色。 [] 同位素 锂共有七个同位素,其中有两个是稳定的,分别是 Li-和Li-7,除了稳定的之外,半衰期最长的就是Li-,它的半衰期有毫秒,接下来是Li- , 有7.毫秒,之后其他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毫秒以下。而Li-4是所有同位素里面半衰期最短的同位素,只有 7.4×-秒。 Li-捕捉低速中子能力很强,可以用来控 制铀反应堆中核反应发生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在防辐射和延长核导弹的使用寿命方面及将来在核动力飞机和宇宙飞船中得到应用。Li-在原子核反应堆中用中
2021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转化的规律教案 浙教版
2021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物质转化的规律教案2 浙教版课题2.2物质转化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重点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难点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硫磺,氧气,二氧化碳,铁粉,蒸馏水,试管,烧杯,燃烧匙,火柴等。
板书设计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一)引入新课提问:在自然界里仅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知道是为什么吗?――大部分的金属都较活泼,在空气和土壤中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
(二)新课教学讲授:由于人类所需的金属主要是游离态的,所以需要通过冶炼,将化合物转变为单质。
常用的金属冶炼的方法是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
演示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观察现象?试管中的变化和石灰水中的变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CuO――*介绍其它有关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C+CO2――CO+CuO――*铁的冶炼(介绍)1、注意观察装置的特点,比较与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2、实验的现象如何?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演示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1、观察它的状态和颜色2、加热前用湿润的pH试纸贴在试管壁上,以观察它的颜色变化3、粉末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什么变化*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演示3:氢气的性质1、氢气的制取(观察氢气的发生装置,说说它的特点)2、爆炸试验――说明氢气在点燃前需要进行纯度的检验。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H2+CuO――小结: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某些含氧化合物失去氧,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三)布置作业1、课本P53第二题。
2、作业本第2节第二部分。
]j/ 34563 8703 蜃27503 6B6F 歯22423 5797 垗36795 8FBB 辻32246 7DF6 緶31799 7C37 簷=27865 6CD9 泙24378 5F3A 强30544 7750 睐。
九年级科学物质转化的规律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举例
陶瓷
作为建筑材料、餐具、艺术品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陶瓷材料具 有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等特点。
玻璃
用于制造窗户、镜子、手机屏幕等。玻璃具有透明、易加工、绝缘等 特性。
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复杂的分子结构。
官能团
02
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主要结构,如羟基、羧基、氨基等。
同分异构现象
03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分享
逆合成分析
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推导合成步骤,确定关键中间体和合成路 线。
反应条件和试剂选择
根据反应机理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提高反 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如碳与氧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失去电 子被氧化,氧得到电子被还原。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实现 了电子的转移和物质的转化。
如铜与硝酸银的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铜 失去电子被氧化,银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 。
04 电解质溶液中物质转化规 律
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关系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不一定引发化学 反应。
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或共享,形成新 的化学键,从而生成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内部粒子 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02 酸碱盐反应中物质转化规 律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及实例分析
水解过程剖析
盐类水解一般分为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和弱酸弱碱盐三种情况。例如,氯 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铵根离子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 氨和氢离子,导致溶液呈酸性。
物质转化的规律 八年级科学课件
红色 无色
KMnO4溶液 钠盐(Na+)、钾盐(K+)、钙盐(Ca2+)、
钡盐(Ba2+)等溶液
4、离子的鉴别
离子 H+
OH- Cl- SO42- CO32-
检验试剂
4、离子的鉴别
离子 H+
OH- Cl- SO42- CO32-
检验试剂 紫色石蕊
紫色石蕊或酚酞 AgNO3溶液和稀HNO3 含Ba2+ 的溶液和稀硝酸 酸或含Ca2+ 、Ba2+的溶液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8、从H2、O2、Fe、CuO、H2SO4、Ca(OH)2、FeCl3、 Na2CO3中选出适当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方 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实验1:木炭还原氧化铜
一、实验演示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H2O
Ca(OH)2
3、碱转化为盐
Ca(OH)2+CO2==CaCO3↓+H2O
物质的转化规律为
CaCO3
Ca → CaO → Ca(OH)2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金属单质与其化铁粉合被物吸的引转。化
一、 1.硫磺与铁粉混合。
(物质的性质没有改变)
2硫.磁磺铁与靠近铁混粉合漫物漫,燃现烧象。?
6、现有六种物质Fe 、CO2、 NaOH、
CuSO4、 H2SO4 、 BaCI2两两混合能发
生的反应有(
)
A、5 B、6 C、7 D、4
7、从Fe H2O CO2 NaOH KMnO4 H2SO4 CuCl2 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按要求各写一个方程式
九年级科学上:第2节 物质的转化规律(第四课时)课件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酸性 氧化物
高温
Na2O+CO2=== Na2CO3
3、碱+酸 盐+水
酸
NaOH+HCl== NaCl+H2O
两种新盐 盐
4、盐+盐 新盐+新盐 盐 NaCl+AgNO3== NaNO3+AgCl
第六页,共十三页。
一、单质(dānzhì)、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氧属化+物新盐
和 金
Fe + CuSO4= Cu + FeSO4
属
盐和氢气
盐和水
碱
酸
碱和盐
酸和盐
两种新盐
盐
盐
第十页,共十三页。
一、单质(dānzhì)、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jīnshǔ)
非金属
盐
碱性 氧化物 盐 和 金 属
酸性 氧化物
盐和水
碱
酸
碱和盐
酸和盐
两种新盐
盐
盐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4、写出非金属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CO2
5、写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学方程式。
C
O2
CO2
CO2+H2O==H2CO3
H2O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6、写出酸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
第四页,共十三页。
H2CO3
酸
Ca(OH)2
CaCO3
酸性 氧化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第4课时导学案设计
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第四课时)知识点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离子的检验.1、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OH-:酚酞试液/石蕊试液3、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5、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6、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7、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8、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二)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例题剖析例1: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 .①②③④ B.①③ C .②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鉴别。
溶液中氯离子的鉴定通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在食盐和纯碱中加入食醋,能产生气体的是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我们只要在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即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食醋将其除去。
综上所述,②③④三个实验可以在厨房中完成。
答案:D例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4
点燃
O2
CO2 H2O
H2CO3
酸
酸性 氧化物
CO2+H2O==H2CO3
6、写出酸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
Ca(OH)2
CaCO3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盐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盐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碱 碱和盐
盐和水
酸
酸和盐 两种新盐
盐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9、金属 + 酸
盐 和 金 属
盐
盐 + 氢气
盐和氢气
碱性 Zn +2 HCl==ZnCl 2+ H2 酸性 氧化物 10、金属 + 盐 金属 +新盐 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 碱 盐+水
盐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CO2 氧化物
+ Ca(OH)2 ==CaCO3 +H2O
碱 碱和盐
盐和水
3、碱 + 盐 新碱 + 新盐 2NaOH+CuSO4== Na2SO4+Cu(OH)2
酸
酸和盐
4、酸 + 盐
新酸 + 新盐
两种新盐
H2SO4 + BaCl2==BaSO4 +2HCl
碱
酸
盐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常见无机物间相互关系
Ca
以金属钙为例,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金属到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O2
碱性 氧化物
CaO
2Ca+O2==2CaO
2、写出碱性氧化物到碱的化学方程式
H2O
碱
CaO+H2O==2Ca(OH)2
3、写出碱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2、酸性氧化物 + 碱 盐+水
盐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CO2 氧化物
+ Ca(OH)2 ==CaCO3 +H2O
碱 碱和盐
盐和水
3、碱 + 盐 新碱 + 新盐 2NaOH+CuSO4== Na2SO4+Cu(OH)2
酸
酸和盐
4、酸 + 盐
新酸 + 新盐
两种新盐
H2SO4 + BaCl2==BaSO4 +2HCl
盐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盐
碱性 氧化物 盐 和 金 属 碱 碱和盐 两种新盐 盐和水 酸性 氧化物 盐和氢气
酸 酸和盐
盐
盐
讨论:设计制备ZnSO4 的4种方法。
Zn + H2SO4 ===== ZnSO4 + H2↑
ZnO + H2SO4 ===== ZnSO4 + H2O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出该首诗中所包含的三个化学反应及 其反应方程式
学会观察
实验:蛋壳的变化:将一只生鸡蛋放在盛有 稀盐酸的容器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问题: (1)2分钟后取出,洗净后蛋壳发生了什么化? (2)将该鸡蛋继续投入稀盐酸中,观察有何 现象? (3)10分钟后取出,洗净,又有什么变化? (4)解释原因。
酸
酸性 氧化物
CO2+H2O==H2CO3
6、写出酸到盐的化学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
Ca(OH)2
CaCO3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盐
碱性 氧化物
1.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 非金属 点燃 2Na+Cl2===2NaCl
酸性 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高温
盐
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9、金属 + 酸
盐 和 金 属
盐
盐 + 氢气
盐和氢气
碱性 Zn +2 HCl==ZnCl 2+ H2 酸性 氧化物 10、金属 + 盐 金属 +新盐 氧化物
Fe + CuSO4= Cu + FeSO4
碱 碱和盐 两种新盐 盐和水
酸
酸和盐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物质的转化规律(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石灰岩地区溶洞的形成过程
溶洞的形成原因: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 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 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古诗中的科 学
Zn(OH)2 + H2SO4 =====
ZnSO4 + 2H2O
ZnCO3 + H2SO4 ==== ZnSO4 + CO2↑ + H2O
Ca(OH)2
HCl
盐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以非金属碳为例,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非金属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C
非金属
C+O2===CO2
5、写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O2
CO2 H2O
H2CO3
含氧酸盐
CaO+SiO2=== CaSiO3
3.碱+酸 盐 +水
碱
盐和水
酸
NaOH+HCl== NaCl+H2O
4.盐+盐 新盐+新盐
两种新盐
盐
盐
NaCl+AgNO3== NaNO3+AgCl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1、碱性氧化物 + 酸
金属 非金属
盐+水
CuO + H2SO4==CuSO4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