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3)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教学大纲
《生物安全》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生物安全》的学习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以及世界各国对生物安全的管理等,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案例分析来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各个方面及入侵生物可能产生的潜在安全问题及其安全管理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述1.现代生物技术的成就2.生物安全的由来3.生物安全的概念本章重点、难点:生物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掌握生物安全的概念。
第二章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2.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3.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4.兽用生物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5.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6.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7.医学生物工程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本章重点、难点:转基因植物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教学要求:了解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和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章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1.生物入侵的概念2.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过程3.生物入侵的危害4.生物入侵的预防与管理法规本章重点、难点:生物入侵的概念与危害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以及生物入侵的危害性,了解控制生物入侵的途径,熟悉相关法规。
第四篇生物安全的管理法规1、美国和欧盟的生物安全管理法规2、日本与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法规本章重点、难点:比较各国间对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的异同。
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美国以及欧盟对生物安全管理的差异。
第五章生物安全网络资源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与生物安全有关的网络资源,学会利用这些资源收集与生物安全相关的资料。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组成:1)到课率;2)课堂表现;3)课程论文。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刘谦朱鑫泉. 生物安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ISBN:, 7030090705樊龙江周雪平.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与事实.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ISBN:7-109-06731- 9朱守一. 生物安全与防止污染.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ISBN:750252577曾北危. 转基因生物安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ISBN:750255434马文丽郑文岭.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ISBN :7030120051马文丽郑文岭. 生物恐怖的危害与预防.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ISBN : 750256071曾北危. 生物入侵.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ISBN :7502556079徐汝梅叶万辉. 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ISBN:7030113454李振宇解焱. 中国外来入侵种.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ISBN:7503832770薛达元等. 生物安全管理与实践.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ISBN:9787801358981大纲修订人:苏建亚大纲审定人:吴耀清修订日期:2008年12月14日。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与应对措施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与应对措施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扩散和占领生态空间,对原生生物造成危害的过程。
入侵生物会与本地生物争夺生存资源,占据原有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甚至会威胁人类健康。
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二、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影响1. 对生态系统的攻击入侵物种从而导致局部野生物种数量减少到灭绝。
2. 经济和社会影响入侵物种给农业、林业、渔业、园林、观赏、旅游等经济和社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入侵物种还对维持科技等领域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3.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取代本地物种,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三、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类型及特征1. 通用入侵物种通用入侵物种(General invasive species),指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生物,种类较少,但能在全球范围内入侵,比如黑颈鹤、秃鹫、狼、鬣狗等。
2. 场地指定的入侵物种场地指定的入侵物种(Site-designated invasive species),指入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特征受到限制,比如蚊子草、沙漠前胡等。
四、应对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的措施1. 预防措施2. 早期检测和报告3. 管理措施4. 生态系统恢复五、结语生态系统生物入侵严重危害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我们应该重视其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它。
预防措施、早期检测和报告、管理措施和生态系统恢复是有效防止入侵物种的关键措施。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美好。
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调查问卷篇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及保护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及保护研究报告》中国国土辽阔,海域宽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有较古老的地质历史(早在中生代末,大部分地区已抬升为陆地),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繁复多彩的生态组合,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
中国是地球上种子植物区系起源中心之一,承袭了北方第三纪、古地中海古南大陆的区系成分;动物则汇合了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大部分种类。
中国的种子植物有30000余种,仅次于世界种子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有脊椎动物6300余种,其中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数的13.7%,中国有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数的20.0%,都居世界前列。
不仅如此,特有类型之多,更是中国生物区系的特点。
已知脊椎动物有667个特有种,为中国脊椎动物总种数1的10.5%,种子植物有5个特有科,247个特有属,17300种以上的特有种。
中国拥有众多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白鳍豚(Lipotesvexillifer)、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鹦鹉螺(Nautiluspompilius)、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biloba)、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和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等等,是人所共知的。
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中国农民开发利用和培育繁育了大量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不仅许多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至今还保有它们的大量野生原型及近缘种。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
生态学中的生物入侵:探索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入侵机制与防治策略摘要生物入侵是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入侵的定义、影响、入侵机制以及防治策略。
通过分析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各种防治措施的优缺点,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期为生物入侵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社会经济造成损害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生物入侵的影响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会导致本地物种的衰退甚至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入侵物种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捕食本地物种、传播疾病,从而改变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
2. 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例如,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入侵动物可能会改变食物网结构。
3. 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生物入侵可能对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水葫芦的入侵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红火蚁的入侵会危害农作物和人类健康。
生物入侵机制生物入侵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 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物种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入侵潜力。
2. 入侵地的环境条件:入侵地的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环境条件决定了其对入侵物种的接纳程度。
3. 传播途径: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包括自然传播(如风力、水流)和人为传播(如国际贸易、旅游)。
人为传播是导致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
生物入侵的防治策略生物入侵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及解决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及解决方法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及解决方法[生物]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悬赏点数10 该提问已被关闭4个回答匿名提问2008-11-19 19:19:26生物入侵者的例子及解决方法最佳答案liangcx69 2008-11-19 19:20:50外来生物入侵一、生物入侵的概念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它指的是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植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植)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而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外来入侵动植物种类的系统报道,据有关文献查证,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
与外来入侵动植物相比,我国对外来微生物种类的调查更为少见。
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有11种。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每年以0.1%~1.1%的速率在急剧减少。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极度锐减,除了人类大规模开垦土地导致自然生境快速丧失外,它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生物入侵。
随着全球化、商业和旅游的增长以及对自由贸易的重视,有意或无意地为物种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数千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为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化所必须的隔离环境。
然而,在短短数百年间,全球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来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生境,成为外来入侵。
外来入侵种不仅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解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们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
专题讲座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
一枝黄花
2005年,繁殖能力极强的“一枝黄花” 在大连被发现,经调查,是大连市民 从国外空运来的,因为没按照规范种 植,花粉飘到室外,结果成片繁殖。 一棵肥,对绿化灌木及农作物 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豚草
豚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茎粗0.3 厘米~ 3 厘 米,株高一般1 米以下,个别可高达2.5 米。全株表面布满糙毛;茎呈淡黄 绿色或褐紫色,多分枝;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 叶一至二回羽裂, 裂片0.2 厘米~ 1 厘米,边缘具小裂片状齿。植株上部叶渐小, 叶柄渐短 到无柄,有时上部叶不裂而呈披针形。雄花序总苞碟形。豚草可通过农机 具、水、鸟类、牲畜传播。多生于荒地、路边、沟旁或农田中,适应性广, 种子产量高。豚草4 月中旬至5 月初出苗,7 月下旬~ 8 月末开花,8 月中 旬~ 10 月初种子成熟。 危害性 ①豚草产生的花粉是人类花粉过敏症(枯草热,也称花粉症) 的主要致病原,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危害人类健康。②豚草 由于具有强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地上营养体,长势凶猛,与作物争水争肥, 它释放出来的多种化学物质对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能 迅速压倒本地一年生植物,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并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③它是多种病虫害寄主,易引发多种病虫害。④被奶牛取食后引起牛奶品 质下降。
三、部分外来入侵种介绍
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了已对我国 造成严重灾害的16种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它 们是:水葫芦、紫茎泽兰、薇甘菊、大米草、 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飞机草、假高粱、 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红脂大小蠹、美国白 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 木。具惊人的繁殖力,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 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 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借 风力传播种子,迅速扩张占据大量农地和草场,使其他植物无法 生存。紫茎泽兰植株含有毒素,人畜若误食会引起中毒。 紫茎泽兰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缅甸, 不久传入我国云南,现已蔓延到四川南部和贵州西南部。 泽兰实 蝇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 以上。用 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 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其根部防治效果较差。
生物入侵的危害3篇
生物入侵的危害第一篇: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侵入并在新环境中繁殖、扩散、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的过程。
生物入侵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物种通常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并繁殖,从而在新环境中形成自我维持的种群。
原有的本地物种由于生态位被占据,逐渐被挤出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生物入侵物种通常具有很强的竞争和捕食能力,会对原有生物群落产生压力和影响,进一步加速本地物种的灭绝。
2、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物种能够改变生态系统的生态位结构和物种组成,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功能。
例如,入侵植物通常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会垄断养分和水分资源,进一步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入侵物种常常是具有强烈竞争和抑制作用的生物,它们会抑制或者完全消灭本地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深刻影响。
3、对经济的影响生物入侵物种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入侵植物会迅速扩散和繁殖,占据大量着陆面积,影响农业生产和林业资源的利用。
入侵物种还会对旅游业产生影响,破坏旅游环境,降低旅游收益。
此外,生物入侵物种还会破坏公共设施并产生教育和健康费用等社会成本,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
生物入侵是世界各国应对的重要生态问题。
为了控制生物入侵,我们需要加强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尽可能掌握生物入侵物种的信息,并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生物入侵对农业的危害生物入侵对农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生物入侵物种能够抢占土地资源,繁殖快速,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以下是生物入侵对农业的危害表现。
1、种子和幼苗入侵生物入侵物种常常从种子或者幼苗开始入侵,这些物种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扩散。
生物入侵者教案:警惕生物安全隐患,保障人类未来
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不安稳,其中之一就是由生物入侵者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
生物入侵者是指跨越其正常分布范围、繁殖并危害当地生态系统或人类经济利益的外来物种。
这些外来物种由于与当地生物不同的侵略性、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特征,往往可以不断扩大其领土和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进而对人类店成产生极大危害。
人类社会对外来物种的侵略一直持续至今,进而形成了今天万物争霸张的环境。
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自然生态平衡被人类活动破坏的同时,许多原本在它们所在的生态环境中是平衡的物种,成为了入侵者。
不但成为了新的物种而且许多物种有时候会从一个地方跨越到另一个地方,成为了对当地原生动植物造成威胁的一类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往往具有更大的繁殖能力,通过快速繁殖,大量的吞噬、摧毁当地的生态结构和存储能力,导致原生动植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大大降低,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甚至崩溃,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生产、生活压力,威胁着人类发展和未来生存的前景。
为了保证自然生态的运营,我们需要做出相应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策略,遏制入侵物种的扩散和繁殖,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生物多样性更加完整和繁茂。
有关生物安全的教育也应成为我们对未来的关注和关注的核心。
这里,我们分享一套适用于生物入侵者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老师和学生了解、掌握和应对生物入侵者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提高生物安全意识,有效保障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课程名称生物入侵者——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二、课程目标1.了解生物入侵者及其影响,认识生物安全重要性。
2.学习生物入侵者防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理念,并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3.增强学生跨学科和实践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环保科研活动。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入侵者: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的威胁。
第二章生物入侵者的类型和影响:探索生物入侵者的几种类型,了解它们的影响。
(完整word版)生物入侵及其危害(word文档良心出品)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因此,那些外来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
而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旦某种生物人为绝灭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所以国外有学者将盲目引种与生境的缩小和碎裂,过度捕杀,物种绝灭的次生效应列为引起物种绝灭的四大原因,并形象化地称为“魔鬼四重奏”。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
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解决“生物入侵”这个生物界的“非法移民”问题,使它们不在异国他乡形成危害?专家们的回答是:第一要谨慎引种,并加强对已引进物种的管理;第二要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及危害状况;第三要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过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中指出:“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隔离性天然屏障。
在近几百年间,这些屏障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变得无效,外来入侵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并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
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
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光滑,叶柄长或短,中部以下膨大如球,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茎单生,中部亦具鞘状苞片,穗状花序呈蓝紫色。
附:为水葫芦正名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种内遗传 变异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称,包括 所有陆生、水生、空气生物及其所构 成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 态系统稳定、保障人类福祉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
物种数量减少
通过保障生物安全,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促进生物 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两者关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相互依存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方的 发展都离不开另一方的支持。
共同发展
只有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的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 和地球的健康与安全。
全球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 推动两者关系的协调发展。
全球生物安全形势分析
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日 益严峻,生物技术发 展带来的潜在威胁不 断增加。
国际社会也在加强生 物安全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生物安全挑战 。
各国纷纷加强生物安 全法律法规建设,提 高生物安全监管水平 。
生物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生物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生物技术既带来巨大利益,也带来潜在风险。如 何平衡利益与风险,是生物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
条例》等,旨在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03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
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
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等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
政策法规实施效果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我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 保护。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台州学院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台州学院台州学院第一章测试1.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A:鸟类活动B:人类活动C:风吹扩散D:动物迁移答案:人类活动2.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者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_______的物种()。
A: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没有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损害B: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很好存活,没有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损害C: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损害或者影响D: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很好存活,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损害或者影响答案: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明显损害或者影响3.下列哪些不是生态安全的特点()。
A:自然B:健康C:平衡D:不受威胁答案:自然4.下列哪些不是入侵物种必备的条件()。
A:造成生态、经济等危害B:缺乏经济效益C:已建立自然种群D:不是本地物种答案:缺乏经济效益5.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A:生态安全“代际”化B: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C: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答案:生态安全“代际”化;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生态安全全民化6.以下哪些物种属于我国入侵物种()A:互花米草B:加拿大一枝黄花C:棉花D:美国白蛾答案: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7.对待外来物种的不正确态度是()A: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进本国生物多样化B: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物种C: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D: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极大生态危害,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答案: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进本国生物多样化;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物种;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B:生物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9.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来自国外的有害物质及含有害物质成分的入侵。
九年级上册《生物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生物生态安全》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生态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理解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的概念。
4. 研究如何保护和维护生物生态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和生态的基本概念- 生物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组成和互动关系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征3. 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的概念和影响-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4. 保护和维护生物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案例分析以及图表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实验、观察和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和生态的现象和规律。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促进思维交流和知识共享。
四、教学评价1. 日常作业:布置课堂笔记、课后题等,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生物教材《生物生态安全》。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教学图表和案例分析。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器材。
六、教学计划安排第一周:生物和生态的基本概念(2课时)- 研究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
- 探索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互动关系。
第二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3课时)- 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分类和特征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第三周: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2课时)- 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和对生态的影响。
- 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第四周:保护和维护生物生态安全(3课时)- 理解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七、课外拓展活动- 组织参观生态保护区或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生物入侵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入侵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即非本地种)引入到某一地区并对该地区的本地生物群落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大,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
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还对经济、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生物入侵威胁地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外来物种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容易快速繁殖并形成种群。
这些物种往往抢占本地物种的生存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
例如,美洲红火蚁在中国的入侵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对原有物种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也可以有效预防生物入侵。
地方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减缓外来物种的入侵速度和范围。
当本地生物种类丰富时,外来物种往往难以获得所需资源并建立稳定的种群。
因此,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
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
首先,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监测体系非常重要。
这包括对外来物种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入侵物种。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特别是对于易受入侵的生态系统,应采取措施防止入侵的发生。
例如,在水域保护方面,可以加强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治理,控制水生外来物种的扩散。
此外,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也是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究生物入侵机制,探索对策和方法,提升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水平。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遗传修饰等,可以更好地应对入侵物种,抑制其繁殖和扩散。
此外,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也是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保护行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共同参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总之,生物入侵对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严峻挑战。
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是减缓和阻止生物入侵的关键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类、基因和生境的多样性。
它既包括陆地上的动植物,也包括水生生物,以及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森林被大规模砍伐,湿地被填埋,草原被过度放牧等等。
这些行为影响了很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导致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可持续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其次,保护物种多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物种正面临严重的灭绝威胁,这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各类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同时,扩大保护区的范围,加强动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
此外,我们还应该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共同努力保护迁徙物种,确保它们的跨国迁徙路线得到保护。
第三,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全球贸易和旅游的增加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入侵现象,给本地物种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入境检疫措施,以防止外来物种的传入和扩散。
此外,加强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打击,减少狩猎、捕鱼和采集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最后,宣传教育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大多数人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了解不足,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媒体的宣传,增加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同时,加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和决策者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使其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总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物种多样性,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加强宣传教育。
遗传多样性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遗传多样性与生物入侵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入侵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简单来说,生物入侵指的是一种物种从它原本生活的地方移植到一个它本来不存在的地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种群的过程。
不同物种的生物入侵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原有种群以及破坏生态多样性等问题。
而导致生物入侵的原因则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多样性的缺乏。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系统。
遗传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物种或群体各个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不同程度。
比如说,一个大熊猫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大熊猫,这就体现了它们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而遗传多样性不仅对物种的进化、适应性、遗传稳定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某一物种没有足够多的遗传多样性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被外来物种取代。
因为这些新的入侵物种往往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适应能力,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更容易地生存和繁殖,而原有物种则无法与之抗衡。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美国洲细蜥的入侵。
美国洲细蜥原产地为墨西哥,但是它和众多的种群定居在了美国南部。
美国洲细蜥的普及和其他生物的生态破坏一样,对美国南部的生态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为在它的原产区中,美洲细蜥的天敌比较多,而在美国南部却没有天敌这个问题,所以这种入侵物种缺乏天敌的威胁,能够更容易地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此外,美洲细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只有几十年)就能适应新环境,原因就是它具有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能力,在新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自身的优势。
此外,研究表明,生物入侵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
而生物入侵导致的问题更多与基因适应力弱、生长速度慢、免疫力低等特征有关,通常是由于传统的生境失去而不得不进行移民。
同时,生物入侵还会对人类的健康、经济、安全等领域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无意中带入的病毒和疾病,对农业和林业以及乡村地区等造成的破坏等问题。
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范文
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导入】前面的学习使我们对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从生物入侵的途径来看,生物入侵的范围很广,惟独了解到生物是有怎样的入侵途径,我们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切断生物入侵,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防治生物入侵?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防治这些生物入侵者,它们有多猖狂,反击就应该有多厉害,可是不同的生物入侵者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治手段?1 、了解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2 、掌握有效的管理生物入侵的方法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 分钟第一节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视频素材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里,经过自然的选择淘汰,小部份物种生存下来,而且进一步繁殖、生长,经过长期的过程,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
生物入侵成功,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外来物种在入侵地成为优势种,缺少了天敌的制约,在入侵地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竞争生存营养、生存空间,当地物种得不到足够的空间、营养成份,数量大大减少,大大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这方面的实例不少,拿植物杀手薇甘菊来说,薇甘菊所到地,会死死的缠住当地植物,几十米高的树木都被缠的密不透风,把植物罩住,宛然密网一样,许多树木都不堪薇甘菊的重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都枯萎,后来会慢慢死掉。
就连生长周期很短的桉树还是敌无非薇甘菊的生长速度。
水葫芦也是一个实例,水葫芦作为饲料从国外引进,初期成效很好,可是由于没有注意控制面积,现在已经在入侵地弥漫了湖面,滇池的水域由于水葫芦的存在,鱼的种类由六十多种下降到三十种,足以看出这植株的杀伤力。
飞机草也是报导的入侵比较严重的植物,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使穿叶蓼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
罗非鱼也被列入入侵份子的名单,现在在珠江水系下网捞鱼,收获最多的是罗非鱼,本地的鱼种已经很少见到,足见罗非鱼的入侵力有多大。
对生物多样性跟生态安全的认识
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认识王育礼摘要:本文是读《大自然可不那么简单》(大卫•铃木)一文的读后感想,大卫•铃木这篇文章从通俗易懂的一个角度提出了大自然深奥而又脆弱的一面,揭示了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作为一次作业,本文参考相关文献,仅从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从而带来生态安全的隐患,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的防护手段和措施。
引言近年来,世界生物多样性受到日趋严重的威胁,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其中,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历史上,由于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等自然障碍隔离,使各地形成许多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
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外来物种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原栖息地之外的其它地方,使自然隔离作用大大减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对生态、经济和社会形成的不利影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学术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
1、生物入侵生物入侵(biologicalin vasion ) 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的过程。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alien organism ) 。
因而外来生物或外来种( alien species) 通常是指物种出现在它正常的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一个相对概念。
而外来入侵种( alienin vasive species,AIS ) 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外来物种可通过3种途径成功入侵: 一是引人用于农林牧渔生产、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物种尔后演变为入侵种( 有意识地引进); 二是随着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无意识地引进); 三是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自然人侵) 。
伴随着外来种有意无意的引进和传播,高山大海等自然屏障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 本地种、外来种及外来入侵种三者之间 的界限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如外来种在 侵入1000年后就很难从本地种中区分开 来,有相当的物种难以判定是本地种还 是外来种。
• 目前我们所定义的外来种中潜伏着一些 未来的入侵种,这也常常是外来种管理 上的疏漏之处,因为人们通常只注重那 些已经产生危害的入侵种,而忽视了即 将出现的入侵种。 如:巴西胡椒(Brazil pepper) 许多年来被人们栽种于院落作为 观赏树种,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突然爆发,至今人们还无法解释其泛滥 成灾的真正原因。
水盾草 • 水盾草
• • • • •
四、入侵机制 外来种的生物学特性 入侵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 群落的可侵入性 生境变化
• 入侵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 • 缺乏天敌的控制。但不完全是如此。如 喜旱莲子草。 • 种间抑制。有时是导致入侵成功的主要 因素。 • 外来种与本地种间的竞争。外来种在新 生境中的竞争能力往往强于生态位相似 的本地种,通过排挤后者获得成功。如 火蚁。
• 澳大利亚 • 1996年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 护国家策略》,其中设计外来种管理。 1997年,与新西兰共同发布了《国家杂 草策略》。 建立了一套杂草风险评价系 统。 • 对压舱水管理十分严格,1991年制定了 全球第一部《压题的国家能力建设(中长 期)。包括监管能力、阻击能力、预警 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教育宣传能力。 • 生物入侵问题的研究能力建设。 • 完善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加强危害和 防治的系统研究,发展环境影响及风险 评估系统,加强对入侵生态系统的恢复 研究,创建示范区,研制技术程序和指 南。
• 生物入侵还从多方面对社会构成威胁。 生物入侵还破坏基础自然资源。 • 外来种对中国的巨大威胁: 国际贸易。 国际往来及旅游 。 逼近周边地区。 自然传播。一些严重的虫害、病害可通过 几种途径传播。
对策
• • • • • 建立健全立法。 中长期预报。 高、新技术的应用。 公众教育。 全球共同努力。
• 生境变化 • 干扰的影响。一般认为生境受到干扰有 利于生物入侵的发生。但也不完全这样: 过强的干扰使物种多样性下降而促进入 侵,适当的干扰则结果相反。 在缺乏干 扰的情况下,一些本地种会爆发,使物 种多样性降低,减弱群落的抵抗力。 入 侵可能使群落特征改变,反过来影响群 落受干扰的难易程度。
• 全球变化。全球变化也促进生物入侵的 发生。如CO2浓度增加会延缓草原的演替 进程,这样就为外来种入侵提供了更多 的机会。生物入侵又在全球范围内影响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反过来影响全 球环境,因而全球变化对生物入侵的促 进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
• 我国控制外来种案例 • 用红胸叶虫釉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控制椰子红胸叶虫 (Brontispa logissima)。
八、展望
• 面临的威胁
• 对策
• 几个国家对入侵种的管理对策
面临的威胁
•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 外交往来、旅游业等都将显著增长。在 这种情况下,外来种的传播入侵机率亦 将随之上升。 生物入侵带来的“生物污 染”(biological pollution )比化学污染要 可怕得多。
•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假说 把“生态位机遇”作为阐述群落可侵入 性的着手点。 三种因素影响着外来种的 生长速率:资源、天敌和物理环境。它 们均有随时空变化的特性,物种对这三 种因素及其时空变化的反应决定着其入 侵能力。 成功的入侵者正是利用各种机 遇的胜者,它在群落中缺乏专性甚至兼 性天敌,波动的资源正好被它利用,本 地竞争者对资源的利用不如它、且兼性 天敌对其的控制力很强使其无法与入侵 者竞争,物理环境也对其有利。
• 2. 外来种*alien/non-native/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species; • *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 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繁殖的、 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 动就不能繁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 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 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美国的生物 区系中至少有5万种为外来种,我国外来 种的比例可能也较高。 • 广义的外来种包括遗传饰变生物体 (GMOs) 。
外来种的类型 • 有益。如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 辣椒、番茄、棉花、花生、番薯。又称 引进种。 • 中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维持相对稳定。 如广玉兰、桉树属植物等。 • 有害。外来有害种,入侵种。
• 3. 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 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 居下来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 • &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微甘菊、松 材线虫、美洲斑潜蝇、紫茎泽兰等。 外 来种成为入侵种的概率约为1/1000。
• • • • • •
七、外来种的控制 法规防治 扑灭 传统生物防治 综合治理 我国控制外来种案例
• 法规防治控制外来种传播危害的最直接 手段就是阻止其传入,即检疫 (quarantine)。 美国1912年第一部“植物 检疫法”生效; 中国1991年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通过 立法采取强制手段禁止危险性的外来种 传入,是控制外来种的首要措施。
• 生物多样性有时对抵抗外来种入侵起着 关键性的作用。物种组成较丰富的群落 比组成简单的群落对生物入侵的抵抗力 强( Elton,1958) 。 另外一种观点:多样 性高的群落因其生境条件较好,反而以 利于外来种入侵。
• 群落的可侵入性一些结论*岛屿比大陆易 受入侵; 结构简单的群落比结构复杂的 群落易受入侵; 新世界(New World) 比旧世界(Old World)更易入侵; 温 带生态系统比热带生态系统易受入侵; 热带岛屿比欧洲和北美的岛屿易受入侵 ; 某一区域中参观者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外 来种数量的增加。
• 二、外来种的传播 • 人为传播。包括两种情况: • 有意引进。如引进各种农作物或畜禽优良品种、 观赏植物、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等 。如喜旱莲 子草、凤眼莲、米草、水盾草、薇甘菊 。 • 无意传入。在各种国际交往的过程中,随进口 的货物、交通工具及其他载体,偶然传入新的 区域。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和旅游等活动是外 来种跨越高山大洋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 如松 材线虫、斑潜蝇。 • 非人为传播。借助自然因子传播到达新的区域, 这些自然因子包括风雨、气流、江河、动物的 迁移等等。 如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 豚草
• 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
水葫芦
• 水葫芦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
松材线虫
• 薇甘菊
薇甘菊
非洲大蜗牛
• 烟粉虱非洲大蜗牛
烟粉虱
• 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稻水象甲
• 三、入侵种的主要特点 • 传播能力强(关键) (如美国白蛾,薇甘 菊,紫茎泽兰,凤眼莲 ,水盾草) • 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谷斑皮蠹) • 生命力强(如马铃薯金线虫) “非典” 冠状病毒
几个国家对入侵种的管理对策
美国: • 野葛、芦苇、千屈菜、凤眼莲、穗花狐 尾藻、鲫鱼等危害严重。 • 1999年2月3日,克林顿签署总统令,旨 在强调一项联邦政策,这项政策涉及入 侵动植物物种对美国环境及经济的威胁 等内容。
入侵植物管理国家策略目标: • 有效的预防,有效的控制,有效的恢复; • 为合作、教育和科研所提供机遇。 • 相关政策(列两点) 农业部在90多个港 口派驻1300多名检查员检查入侵农产品 以防治入侵种; • 克林顿总统的2000年度财政给防治外来 种的基金拨2880万美元。
• 外来种入侵的一般过程
1. Native Elsewhere
2. Survival in Transport
3. Establish in New Areas
5. Spread
4. Lag Period
喜旱莲子草
• 喜旱莲子草
喜旱莲子草
凤眼莲 • 凤眼莲
凤眼莲
水盾草
• 水盾草
水盾草
• 豚草紫茎泽兰
4. 生物入侵** •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 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 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 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 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 被认为是新千年三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另两个为全球变暖和生境丧失。
• 扑灭有害外来种传入新区后,为彻底消 灭这一外来种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一种 紧急措施。
• 传统生物防治 • 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突出特点是: 对环境安全,经济合算,效果持久。 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主要采用 此法。
• 综合治理 •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3R问题,造成严 重的恶果。 过量地滥用农药破坏生物安 全,污染生态系统,危及人类健康。 有 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是当前国际上 普遍公认并广泛采用的有害生物治理策 略。
第五节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
一、基本概念 二、外来种的传播 三、入侵种的主要特点 四、入侵机制 五、入侵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六、入侵种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七、外来种的控制 八、展望
• • • • •
一、基本概念 本地种 外来种 外来入侵种 生物入侵
• 1. 本地种native species,indigenous species; •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 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 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 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 的分类群。
• 外来种的协同入侵。如携带病原体或寄 生虫的外来种。 • 杂交促进入侵。外来种与本地种杂交产 生的后代可能兼具双亲的有利性状,还 能产生双亲不具备的新特征,使其能生 活于双亲不能生存的生境中。同时,杂 交种往往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摆脱 双亲有害基因的影响,有利于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