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2012中级)(姜逸青)
出版考试基础(中级)笔记第三章第五讲9
六、国民党办的出版机构
早期 (1928年):民智书局
出版《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孙中山著);
《全民政治》(廖仲恺著)
《社会进化史》(蔡和森著)
《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宣传民主政治图书。
1928 年以后:正中书局
正中书局:
规模较大,成为中国六大出版社之一。
新生命书局、独立出版社、正中书局、中国文化服务社、拔提书店、胜利出版社等。
训练
1 .关于我国近现代出版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 ADFI)
A.20世纪初民营出版占据主体地位
B.鸦片战争时期官方出版与教会出版并驾齐驱
C.点石斋书局是文化团体办出版机构
D.教会出版机构印刷宗教宣传品
E.地方官书局出版的“局刻本”质量好,价格高
F.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G.三大民营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正中书局
H.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民智书局、正中书局是国民党办出版机构
I.文化团体曾是我国近现代期刊编辑出版的主力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三)三大时期
1.1840~1919.5.4: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救亡图存,上篇) 2.1919.5.4~1949.10.1: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走向解放, 中篇) 3.1949.10.1~21世纪:辉煌的历史进程(奔向富强,下篇)
(四)主流本质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 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 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 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 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 义新中国的历史。
导言
本讲内容
一.中国近现代史简介 二.开设课程的缘由 三. 学习的要求方法
一.中国1949年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二)学科性质
它是中国各族人民为求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真理,从而取得了辉煌胜利的历史;它是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 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开设课程的缘由
(一)了解国史国情 (二)坚定理想信念 (三)拥护党的领导 (四)提供历史基础
三.学习的要求方法
(一)刻苦努力 (二)实事求是 (三)尊重历史
教学思考
1.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与本质? 2. 你将如何学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大学学习近现代史与在高中学近现代史应有哪些区别?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阅读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料目录(节选)一、有关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及研究的工具书(一)综合性书目《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目录总汇》(1980—1990),徐舸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清史稿·艺文志》,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7月版。
《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附索引)。
全二册,章钰、武作成等编。
中华书局1982年。
(二)专题性书目《太平天国资料目录》,张秀民、王会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姜秉正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版。
《教案史料编目》(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丛书第五种),吴盛德、陈增辉合编,1932年。
《辛亥革命资料目录》,南京图书馆编,1981年7月印。
《武汉地区辛亥革命史料联合目录》,湖北省图书馆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1981年印。
《辛亥革命书刊目录》(初稿),上海图书馆1962年编印。
《中国会党史论著汇要》,魏建猷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第一版。
《京津地区所藏有关北洋军阀的书目》,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民国笔记概观》,郑逸梅著,上海书店1991年6月版。
《清季各国照会目录》,张德泽著。
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孙中山著作及研究书目资料索引》,中山大学图书馆等编印,1979年印。
《馆藏广东辛亥革命资料索引》,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81年编印。
《孙中山研究总目》,苏爱荣、刘永为编,团结出版社1990年3月版。
《晚清戏曲小说书目》,阿英编,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三)期刊目录《1833—1949年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史学论文分类索引》,周迅、李凡、李小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版。
《太平天国史报刊资料索引》(1949,10—1961,12,1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61年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隐性知识结构点击
《中国近代现代史》隐性知识结构点击《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的诸多知识结构是显而易见的,如外国侵华史、中华民族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国共关系史、共和国发展史等;但是教材里也存在着大量隐性的知识结构,这类知识结构的特点是:知识点不多,零散地分布于不同的章节之中,不易被学生察觉和把握,而它们往往又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着重考查的内容。
因此,笔者对这类隐性知识结构进行了发掘,现将《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的隐性隐性知识结构整合如下。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3次变化:1840—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以后是社会主义社会。
2、近代以来,中国政局的3次演变:1840—1912年属晚清统治时期,1912—1949年属中华民国时期,1949年以后属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3、近代史上出现的民族资产阶级3个政治派别及其主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良方案。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③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3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3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探索活动的3个阶段及特征: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阶段,主要仿效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
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阶段,主要由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发展到走十月革命道路。
7、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党的工作重心的3次转移:①1927年开始,从城市逐步转移到农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1949年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农村时期。
③1978年开始,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4章 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
第四章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重点提示: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地方官书局和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近代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图书种类。
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近代建立的出版行业协会组织。
第一节近代印刷业的发展本书中的中国近代出版历史部分,主要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的出版业情况。
中国古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曾经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到了近代,中国的印刷技术落后于西方。
19世纪初,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印刷技术也逐渐传人中国。
一、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西方印刷术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采用了机械、光学、电器、化学等方面新发明的技术手段。
它的传人,直接导致了中国印刷术及印刷业的迅速发展和重大变革。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人19世纪初,欧洲兴起研究、制造中文铅活字的热潮。
当时各国研制中文活字,有单纯制造中文活字和先制字模再铸活字两种办法。
《华英字典》所用的铅活字,即是用前一种方法制造出来的。
后一种方法由传教士戴尔最先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
1.近代造字技术1815年左右,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成立。
为了印制《华英字典》,传教士汤姆斯专门刻制了一套中文铅合金活字,数量多达10万枚。
这是最早的中文铅合金活字。
1838年,传教士米怜发明用钢冲压制造中文字模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快就传人中国。
1858年,威廉·姜别利主持宁波花华圣经书房工作,发明了用电解法铸造汉字字模的新方法,并以这种方法制成了大小铅字七种,分成一至七号,称“美华字”。
此后,美华书馆大量制造这种字模和铅字,出售给上海、北京等地的报馆和书局。
“美华字”由此成为在中国通用几十年的字模和铅字。
2.近代印刷技术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首先在中国引进用铅活字排版的机械印刷。
中国近代史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逐渐从雏形阶段发展到繁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出版业在普及新闻知识、传播新闻学术、辅助新闻教育、指导新闻业务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815年,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
随后,新闻出版业逐渐传入中国,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中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
这一阶段,新闻出版业的主要特点是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开始,以传教为名,入侵中国宣传。
到了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字已经接近200种。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外国传教士主办的。
这一阶段,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成为主流,他们出版了大量的中文报刊,如 遐迩贯珍》、 丛谈》、 中西闻见录》和 益闻录》等。
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了《 申报》,这是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申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此后,新闻出版业逐渐走向繁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报纸,如 大公报》等。
在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教育也逐步兴起。
1918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新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萌芽。
1919年,该学会创办的《 新闻周刊》成为中国最早的传播新闻学知识的业务刊物。
至1949年,中国陆续出版新闻学刊物30余种,它们在普及新闻知识、传播新闻学术、辅助新闻教育、指导新闻业务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经历了从雏形阶段到繁荣阶段的发展过程,不仅推动了新闻事业的繁荣,还为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出版业在普及新闻知识、传播新闻学术、辅助新闻教育、指导新闻业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近代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专题重点解析
中国近代史专题重点解析中国近代史专题重点解析邯郸一中曲现龙■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社会的变化(一)西方列强侵华的简要过程和阶段特征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年前)。
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因而他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并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中国的主权,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
从1894年至1900年,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列强还以武力威胁和战争手段吞食中国广大边疆地区,掀起瓜分狂潮,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以“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中国市场,并妄图实现“以华制华”的目的。
它们先是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后又扶持袁世凯。
1916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国家又各自寻找和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
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制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
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一、背景介绍1.1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的定义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指的是从晚清时期(184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期间,中国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和变革。
1.2 近代编辑出版的意义近代编辑出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和社会进步,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晚清时期的编辑出版2.1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业发展的起点在晚清时期,中国与西方接触增多,许多翻译文化书刊陆续出现,为中国编辑出版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2 翻译文化的影响与局限翻译文化对晚清社会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传播了许多西方思想和知识。
然而,翻译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
2.3 期刊的出现和发展晚清时期,期刊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编辑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务报》、《自由报》等刊物的出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三、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3.1 政治因素对编辑出版业的影响民国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编辑出版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限制。
但是,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动,编辑出版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3.2 新文化运动对编辑出版业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进步,编辑出版业成为了新思潮传播的重要工具。
《新青年》等刊物的出版对中国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图书出版的发展民国时期,图书出版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出版机构和图书作品。
《实用百科》、《国民政府图书馆馆志》等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编辑出版4.1 政治环境对编辑出版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辑出版业被纳入国家管理体系,政治因素对编辑出版的影响较大。
出版物的审查制度和宣传导向对编辑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2 控制与突破:编辑出版的两难境地在宣传导向的约束下,编辑出版业面临着控制与突破的两难境地。
2012年中级出版本资格基础知识第4章第3节
2012年中级出版本资格基础知识第4章第3节第三节近现代出版物(了解)一、近代报纸1.报纸的大量发行,是中国近代出版一大特点。
最早的报纸是教会及外商办的。
上海、天津、北京、汉口、广州、福州、东北等地均创办了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的中外报纸,如《上海新报》(1861上海)、《申报》(1872上海)、《闽报》(1897福州)《全闽新报》等。
2.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是中国人主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3.《大公报》于1902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1925年11月停刊,1926年9月复刊,成为近代很有影响的报纸。
4.由英商美查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历史最长、影响的一份中文报纸,1949停刊。
二、近代期刊1.最早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在马六甲创办,木版雕印;国内最早创办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1857年在上海的《六合丛谈》;也有学者认为苏州唐大烈于1792年纂辑的《吴医汇讲》已是期刊。
2.1868年,教会创办《中国教会新报》,1874改名《万国公报》,是外国传教士所办最有影响的一种刊物;3.1872年的《瀛寰琐记》,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种文艺刊物;4.1896年,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是第一种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5.1900年杜亚泉创办的《亚泉杂志》,是国人创办的第一种自然科学杂志;6.190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的综合性杂志。
7.1904年上海书业商会创办的《图书月报》,是中国第一种出版专业杂志。
三、近代图书(一)教科书与教育类图书1.近现代教育发展为教科书出版开辟了市场,商务、中华等大型出版机构崛起,带动其他教育类图书销售;2.抗战前,教科书编写采用”审定制”;抗战后转变为”部编制”。
3.1942年,教科书编辑委员会改成国立编译馆的教科书用书组;4.1943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商务印书馆等7家联合供应处,简称”七联处”。
出版历史知识-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我国古代刻书业(二)
(2)私刻。私刻中最多的是家刻,私刻也称为家刻。 江苏常熟的汲古阁是私刻的代表。私刻的特点:主体 是士人学者,都以崇尚文化为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 珍视青史留名,多以质量为重,精益求精;利用自己 丰富的藏书编印大部头丛书。明清学者编纂出版丛书 是私家出版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出版的一大特色。 (3)坊刻。出版主体是书商。坊间刻书,内容无特殊 限制,经史子集都有刊行,面向民间需求,所刻图书 以大众文化类为多。出版商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远 比官刻要高。中国历史上出版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大 多出现在以坊刻为代表的民间出版活动中。坊刻常为 谋利而粗制滥造、弄虚作假。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二)
(2)雕版印刷的产生。南北朝、隋唐期间,为了满足对经文佛教 的大量需求借助于民间工匠的复制技术,产生了最早的印刷品。2. 雕版印刷的早期应用。唐代的印刷出版物,以佛经与佛像为最多, 其次是历书、韵书。晚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已高度成熟,《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为最重要的代表。五代时期,冯道刻《九经》成为 雕版印刷推广应用的历史转折点,影响深远。《九经》最终刻成十 二经,比《十三经》少《孟子》。3.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制作活 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陶瓷等,铅活字是德国人于15世纪发 15 明的。(1)泥活字印刷。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 明的。泥活字印刷的三个步骤:刻字、排字和印刷。现存最早的泥 活字印件有俄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2)木 活字印刷。活字印刷以使用木活字最为普遍。木活字印刷首先在西 夏试验成功并付诸使用。中国出版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武英殿聚珍丛书》(简称聚珍版)。
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二)
(4)简牍。简牍是“简”和“牍”的合称。加工成细长条、可书 写文字的竹片和木条,称作“简”,把很多“简”编联在一起称作 “策”(册)。加工后可书写文字的木片称为“牍”,比“简”宽, 呈版状。竹简的加工需要的工序是:杀青、截断与片解、编绳联简。 杀青是指烘干新竹中的水分,削去不易着墨的竹青。截断与片解是 指将木材截断,加工成薄片。编绳联简是指用麻线、丝线获牛皮条 将简固定。和简牍有关的术语“杀青”、“尺牍”、“版图”、 “书札”、“篇籍”、“卷”、“册”。(5)缣帛。帛书也有 “缯书”、“缣书”或素书的称谓。帛书的出现是书籍载体的一次 重大变化。缣帛质地柔软,易于着墨书写,便于携带收藏和阅读, 体积小,重量轻,适宜绘图,但是价格昂贵,难以在民间流行。目 前能看到的最完整的帛书是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帛书 的发展最终导致纸的发明。
黑龙江省考研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整理
黑龙江省考研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整理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在政治、军事和思想上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朝国力衰退、内外交困的背景下。
封建帝制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逼迫使中国人民产生了反抗的决心。
2. 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包括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清朝的退位。
3. 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摧毁了满清帝制,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束缚。
它为中国引入西方新知识、新思想、新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大规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它对于中国革命和文化变革具有重要影响。
1. 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运动爆发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它是中国学生与知识分子为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主义束缚而发起的一场民主革命运动。
2. 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运动;二是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三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四是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核心力量。
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和其他革命组织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秘密会议最终成立的。
2.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秘密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四、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全民族抵抗外侮的战争,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引起的广泛愤慨。
2. 抗日战争的过程抗日战争的过程是中国人民和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
3. 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破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控制,保卫了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中考历史关于现代史的知识点汇总
2024中考历史关于现代史的知识点汇总现代史是中考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下面为大家汇总一下 2024 中考历史中关于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巩固政权的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1953 年开始执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到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三大改造:1953 年至 1956 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共八大:1956 年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
四、“文化大革命”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五、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全面复习海南省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整理
全面复习海南省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整理中国近代史是海南省考研历史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复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海南省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考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国家面临危机。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状况,并理解导致晚清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近代化思潮的兴起晚清时期,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化思潮,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兴起的一项变革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考生需要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目标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三、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考生需要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考生需要了解革命的导火索、推动革命的诸多因素,同时也要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如民主思想的传播、国共合作的形成等。
四、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与发展中国近代史中,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党的早期实践和斗争经历,以及党内外的联合斗争等。
此外,还需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党的领导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贡献。
五、中国抗日战争及其背后的故事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考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此时期有许多英勇的抗日将领和抗日民主基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近代史的最终章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考生需要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同时也需要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战略。
例如,中国的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全面复习上述内容的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
初中知识点整理——现代史篇
初中知识点整理——现代史篇现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掌握现代史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下面将对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一、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也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目标。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3. 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是对英国殖民统治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抗议。
五卅运动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5.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二、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
这场战争导致了欧洲格局的巨变,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2. 二战及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战争,全球范围内的战场,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其深刻和巨大的灾难。
纳粹德国的出现和侵略行为成为二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冷战与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是1947年到1991年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对抗时期。
苏联解体则是冷战的结束标志,也标志着20世纪末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4. 古巴危机:古巴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爆发的一次重要危机,核武器在古巴的部署引发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在外交斡旋下得以化解。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朱以青
【期刊名称】《文史哲》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西学、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和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近代出版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页数】7页(P102-108)
【作者】朱以青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论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缘起、特点与实绩 [J], 李良品;尹维
2.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J], 马小侠
3.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出版主体的演变 [J], 石维娜
4.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的实绩——《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读后 [J], 张磊
5.从广州到上海: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端与成长 [J], 吴心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设立的机构
(2)附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海关总
署造册所/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
(3)附厂:福州船政学堂和江南机器制造总
局翻译馆
(4)作用:促进近代科学发展/影响思想界
六、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
1.民营出版机构产生背景(P116-117) (1)鼓吹维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 制考》、《西学书目表》、《校邠庐抗议》/
年中国著作权协会成立
十二、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
1.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P134-136)
(1)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著作权考》/第
一个国际著作权公约诞生(1886/《伯尔尼公
约》)/中国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1910/
《大清著作权律》)
(2)《中华民国著作权法》1915颁布/1928 修订/1944颁布/1949再次修订。
1.中国近代外资出版机构(P114)
英华书院(马六甲)/华英书院(新加坡)/ 花华圣经书房(澳门) 2.教会或外商办的近代出版机构(P114) 墨海书馆(传教士麦都思,1843,上海)/ 土山湾印书馆/申报馆/点石斋书局/益智书会/ 图书集成局/广学会等
五、地方官书局和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1.地方官书局(P115)
十二、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
2.出版行业协会(P136-137) (1)书业公会的建立:北京书业商会与上 海书业商会建立/1906年上海书业商会创办 《图书月报》/1927年上海书业商会奉命改
组/1930年召开同业代表大会,正式合组上海
书业公会
(2)1927年建立上海著作权人公会/1932
机械印刷:平版机/轮转机 (2)石印技术的兴盛: 麦都思/广州印刷所/点石斋书局/同文 书局拜石山房/《古今图书集成》石印/
三部统计石印图书的目录/珂罗版
图片
• 字模与早期石印机
一、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3)铅印技术主导地位形成:
条件完备:字模字体/小型印刷机/ 纸型/铅印取代石印。 2.近代印刷业的发展(P111-112) (1)新式印刷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采用 (2)出版机构印刷生产力保持领先地位
十一、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及重要图书种类*** 2.近代期刊(P130) (1)最早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 马礼逊· 米怜 1815年 马六甲 (2)国内最早:《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33) /《吴医汇讲》(1792) (3)相继出版的刊物:《万国公报》/《瀛 寰琐记》/《时务报》/《亚泉杂志》、《东 方杂志》/《图书月报》
北新书局/良友图书公司等
八、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行模式***
1.机构组织和人员构成(P121-122) 规模/资金/职工
2.资本构成(P122-123)
独资/合伙/股份制/稿酬入股/预订款
3.选题开发(P123)
广泛/创新/改进提高/独辟蹊径
4.发行方式(P124)
分支机构/特约经销/邮购/代购代销
十一、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及重要图书种类*** 1.近代报纸(P129) (1)早期教会外商办的《上海新报》(1861) (2)中国人首次主办的《中外新报》(1858)/
1873年王韬创办香港首份个人独资出版的
大型日报《循环日报》
(3)近代很有影响的《大公报》(1902)
(4)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申报》(1872)
《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
七、近代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
3.书界书局(P120) (1)时间:1917年创办/1921年改股份制
(2)规模:“红屋”/第三/总资本近100万
(3)业务:以商务中华为竞争对象
4.其他(P120-121)
大东(第四)/开明(第五)
神州国光社/亚东图书馆/泰东图书局/
三、中国近代出版机构的种类
中国近代出版机构有如下六种(记住其 主要出版内容及出版物代表品种):
(1)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2)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
(3)民营出版机构***
(4)文化团体办的出版机构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6)国民党办的出版机构*
四、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界论》、《穆勒名学》、《法意》5种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
录》、《鲁滨逊漂流记》3种
据《译书经眼录》、《涵芬楼新书分类
目录》统计,当时出版翻译小说有400多种。
十一、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及重要图书种类*** (3)古籍 商务:《四部丛刊》、《百纳本二十四 史》、《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十通》、
《选印宛委别藏》、《国立北平图书馆善
本丛书》
中华:《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
开明:《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补编》
十一、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及重要图书种类***
(4)工具书
《辞源》、《辞海》、《辞通》、 《中华大字典》 专科字典/年鉴与索引类/书目类 (5)丛书 综合性丛书/图书种类*** 3.近代图书(P130-134) (1)教科书与教育类图书:商务中华崛起/
1937改“审定制”为“部编制”/1943指定 七家 出版
(2)翻译作品:林则徐最早在广州设立译
馆/编译《四洲志》/魏源整理扩编为《海国
图志》(1852)
十一、近代出版的报纸期刊及重要图书种类*** 商务出版翻译作品 严复:《天演论》、《原富》、《群己权
《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
(2)宣传民主革命:《訄书》、《猛回
头》、《警世钟》、《苏报》、《国民日报》
等推动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展壮大。
六、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
2.民营出版机构中心形成(P117-118)
(1)时期:清末最后十年/清末民初
(2)形成:商务等一批民营出版机构先后
1932年/邹韬奋/上海/《生活》周刊社
出版马列/哲学/经济/历史及29种期刊薛暮桥等办
1948年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十、国民党版的出版机构*
• 1922年明智书局(孙中山《建国方略》、
《三民主义》;廖仲恺《全民政治》、 蔡和森《社会进化史》等) • 1928年后成立:新生命书局、独立出版 社、正中书局(规模大,成为当时六 大出版机构之一)、中国文化服务社。
图片
• 早期小型铅印设备/纸型
二、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1)开本:基本采用32开或大32开
(2)排式:出现横排/《无师自通英语录》 中文从右至左;英文从左至右 (3)装帧:整体设计意识加强/部件底封、 书脊、勒口、环衬、衬页、扉 页、目录、广告页等进入设计 (4)样式:出现精平装本/左翻本/切边书
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1.创办报刊(P125-126)
前:《共产党》、《劳动者》、《劳动音》
后:《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
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2.成立出版社(P126)
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店/无产阶级
书店/北方人民出版社
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3.苏区和解放区图书出版(P126-127)
兴起,确立了上海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中
心地位。
(3)发展:中华等创立,中心地位得到强化
设立分支,形成网络,辐射全国。
七、近代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
1.商务印书馆(P119)
(1)时间:1897年创办/1902年设编译所
(2)规模:总厂分厂/分馆支馆/代销处
(3)业务:编印教科书/翻译西方文化名著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复习 专业基础(2012中级)
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
上海文艺出版社 姜逸青 josianjiang@
一、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1.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P108-111)
(1)造字与印刷技术的传入:
刻制:汤姆斯/最早的中文铅合金活字
模制:米怜冲压/姜别利电解/美华字
(1)苏区中央出版局/出版报刊书籍及课本
(2)川陕根据地/成立12家出版社和工农书
店/出版《共产党》《斧头》《红旗》
(3)西安事变后/组成中央党报委员会/创办
解放周刊/设立解放社出版《列宁选集》/成立
中央出版发部及新华书店
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4.领导民营进步书店(P127-128) (1)生活书店:
(严复与林纾)/出版新式工具书/
创办期刊(1903年,《绣像小说》
《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七、近代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
2.中华书局(P119-120)
(1)时间:1912年1月1日在沪创办/1913年改
组股份
(2)规模:第二大/四所/分局40余处/全盛
(3)业务:教科书/古籍/字典/八大期刊 (《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 《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 《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
(1)时期:19世纪60年代/地方官绅创办
(2)首办:金陵书局(曾国藩,1864年)
(3)其他:淮南(扬州)/崇文(武昌)/思贤(长
沙)/广雅(广州)
(4)特点:利用政府力量,大量刊刻传统文
化典籍/“局刻本”校勘精良,价格低廉。
五、地方官书局和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2.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P115-116) (1)性质:最早翻译机构,附设于洋务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