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2

合集下载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分封制
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 姓的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历史 上称“授民授疆土”。
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 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 起了重要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 继承制。 作用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 社会秩序的作用。
家天下
背景 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首领权力的性质发生了变 夏 人物 化启 结果 夏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夏朝。至 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 替了公天下。
你能否根据刚才所学内容完成图的填写?

( 禅让 下 )制

(王位世袭)制 “家 下 ”天
“公 ”天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起止时间
义务
作用
内容 宗法制
作用
时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候国各 自为政。一些强大的诸候国打出“尊王攘 夷”的旗号,争当霸主。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大部分小国被吞并,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 立,周王几乎被人们遗忘。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先实 行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1)秦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成 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2)秦的国势日趋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 了基础。
作用
禅让制
从 公 天 下 到 家 天 下
含义 人物 条件
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
大禹治 水
尧、舜、禹。 德才兼备;当选后,他们的地位显要,但在 处理重大事情时,还得征询四方首领的意见。 时间地点 尧舜时期的黄河流域。 禹的父亲鲧用堵办法,结果水灾更凶。 过程 禹用疏的办法,结果降服了洪水。 启示 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他治水期间“三过家 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国家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国家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A__司母戊鼎_B__四羊方尊_C_青铜立人像 (2)商朝。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青铜制造业技术水平高
材料一 :西周等级示意图
材料二 这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一段话:“天子适诸 侯(到诸侯国去视察),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视察诸 侯管理诸侯国的情况)。诸侯朝(朝见)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汇报管理诸侯国的情况)。无非事者 (没有特殊的事情)……一不朝(第一次不来朝见)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派军队去攻打)。”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 “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哪个等级 的人发动的?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又是哪个等级的人?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 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
(2)材料二中的“这一时期”指的是何时?(2分) (3)结合课文,列举认为材料二中的“这一时期”有 哪些大变革?(只要列出三点即可)(3分) (4)结合材料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良行 为,你认为应该怎么遏制?(结合儒、法、道三家或其 它一家的观点)(2分) (2)春秋战国时期。 (3)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封建经济开始发展。 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在战 国时期确立。 外交、军事上,争霸战争演变为兼并战争。 思想领域,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相互争鸣局面盛况空前。 (4)儒家:批评、教育。法家:严厉惩罚。 道家:顺其 自然。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 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复杂的 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 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 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 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 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 要时期。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这样一些思想:“为 政以德”、 “无为而治”、“严刑峻法”等。请回答: (1)从材料一找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福建专用)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福建专用)

内容 1.把土地、的平民、
2.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 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商鞅变法
1、变法的背景
生产力发展 土地私有出现 剥削方式改变
奴隶主→封建地主 奴隶制 奴 隶→ 封建农民 2、变法的时间
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社 会 的 变 革
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形成;各国通过变法确立 封建制度,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典型。 见“第九单元 想文化”部分 思
思想文化的变革: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夏朝的建立
朝代名称 夏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 2070年 开国国王
封建制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内 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经济发展 国富 兵强
商鞅变法
奖励耕战
军队战斗力增强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4、商鞅变法的作用 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法?反
映的是变法的原因、目的,还是作用?
商鞅变法。反映的是变法的作用。
(2)与以上材料相关的变法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免除徭役。 材料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这次变法与与秦国实现灭六国、统一中 国有什么关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人教版)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楚 庄 王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吴 王 阖 闾
齐 桓 公
一 匡 天 下
霸 诸 侯 ,
管 仲 相 桓 公 ,
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
齐桓公争霸优势
经济上 政治上 外交上 结果
齐国位居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足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
三、工艺精美
三 星 堆 青 铜 立 人 像
青铜面具
青 铜 树
军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争霸 西 周 东 周 战国兼并
由统一走向分裂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由分裂走向统一
(公元前475年—前220年)
提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政治:三朝的兴亡(建立者、暴君) 制度:①世袭制的标志、影响 ②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 春秋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对比) 战国七雄(七雄的形成、位置、三大战役) 经济:青铜文明(发展过程、代表) 商鞅变法(时间人物、目的、内容、作用) 文化: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的演变、历法、医学、 音乐、百家争鸣)
作用/地位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农业的发展
铁农具
牛 耕 都江堰
劳动工具的改进
耕作方法的改进
水利工程的建设
土地利用 率和农作 物产量显 著提高。
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
公田 奴 隶 制
奴隶
私田
封建农民 封建地主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革命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革命

便国不法古。
——商 鞅
3.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4.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反 对 派
秦孝公
改 革 派 商鞅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秦孝公的支持; 2.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 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 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 鞅
3.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4.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4.历史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历史影响: 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1.禹死后, 启 启继父位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世袭制” 代替了 “禅让制” ; 2.大禹传启的意义:①从此,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②“ “ ”。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
晋国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楚国
春秋时,著名的霸主有:

晋文公
晋 秦
秦穆公

齐 鲁 宋
宋襄公
齐桓公

城濮之战 楚
楚庄王


春秋争霸形势图
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齐桓公称霸 地理条件: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①任用 管仲 为相,积 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管仲改革: ②改革军制;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屈原和“钟鼓之乐”
屈 原
名 片
生平资料
1.生活时期:
2.生活国家:
战国末期 楚国
3.代表作品: 《离骚》 4.世界地位: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
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纪念屈原,怀念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作用(或者说是历史意义 和伟大功绩):。(5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填空题答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都城:阳城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启继承王位。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
灭亡:统治400多年,暴君夏桀时灭亡。
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年,成汤建立朝。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纣发明了的一种酷刑叫。
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
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西周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
都江堰
概况:战国时期,秦国在成都岷江中游附近修建。
作用:具有和 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是我国古代的一座生态型综合水利枢纽。(本题4分)
商鞅变法
原因:。(本题2分)
时间:公元前年,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本共10分,每题2分)
①。
②。③。
④。⑤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称霸的共同原因:⑴任用贤才。⑵改革内政。⑶发展生产。⑷重视军事。
战国七雄指:。(7分)
著名战役:之战[交战双方是齐国(田忌和孙膑)与魏国(庞娟):围魏救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役、之战(赵括约上谈兵)。(本题6分)
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铁农具出现时间:时期;得到推广时间:时期
牛耕出现时间:末年推广时间:时期。(牛耕的使用意义,是农业动力上的一次革命,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2-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半坡居民
距今约6000年 ⑦黄河流域
1.住⑧半地穴式房屋 2.种植⑨粟 3.使用⑩磨制石器 4.饲养猪狗和水牛 5.会制作陶器
远古的 传说
炎帝黄帝 尧舜禹
五六千年前 黄河流域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 华夏族,被尊称为 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 禅让制
传说与史实的联系: 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发现又印证了我国 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考点1 北京人、原始农耕文化、炎帝、黄帝的传说(识记) 「3年1考」
代表
时间、区域
主要特征
意义
早期 人类的 代表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 —20万年

1.会直立行走 2.使用①打制石器 3.过群居生活 4.会使用②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③通过对北京 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 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对比归纳
1.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居民为例,比较南北两种原始农耕文化的不同。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时间 距今约七千年 距今约六千年
工具生产
生活区域
磨制石器,耒耜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黄河流域
建筑
原始农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畜牧业
干栏式房屋 水稻
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猪狗等
半地穴式房屋 粟
制作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猪狗等


⑥战争影响。利: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原华夏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
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推动了各国的变法改革。 弊:小诸侯国备受战争之苦,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2 国家的产生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2 国家的产生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考点2:国家的产生☺说明全解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夏朝1、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中国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2、建立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出现“家天下”)建立了国家政权机构(出现军队、刑法、监狱)3、兴衰:前21世纪,启建立、都阳城;前16世纪,桀残暴,夏灭亡4、意义:我国历史社会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

二、商朝1、兴衰:前16世纪,汤建立、都亳;前11世纪,纣残暴,武王伐纣灭商2、重大事件:盘庚迁都到殷,故商朝又称殷三、西周1、建立: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都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制度:分封制度(1)目的;为巩固统治,抵御周边民族(2)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受民受疆土”;受封者服从周王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3)作用: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3、社会结构:以血缘亲疏区分尊卑等级(1)贵族:统治阶级,依次包括诸侯、卿大夫和士(2)平民:有自由,是主要的社会劳动者(3)奴隶:无人身自由(4)结束: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二、夏商西周的统治工具: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军队、刑法: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来维护统治五、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比较发达,是主要的行业,“五谷”已经齐备2、畜牧业:今天后代的家禽家畜商朝已经有了☺备考建议:此考点在历届中考试题中还没有出现过。

但西周内容与陕西乡土历史有联系,复习备考时仍要加以关注。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知道怎样考例解1(2005,陕西模拟)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期,其标志是()A.文字出现了B.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了C.禅让制度确立了D.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考点】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思路】从时间入手,选出正确答案;也可抓住中心词“文明时期”,推断出国家产生标志着进入文明时代,从而选择【解答】B【评注】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2课 精湛的青铜器[课件][中图版]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2课 精湛的青铜器[课件][中图版]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D)
A、奴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课 堂 练 3、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习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国家是(A)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B、③②① B C、③①② D、②①③ A、①②③ 4、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D)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 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 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 青铜器。
青铜工艺
1、组成成分:铜 (85%)锡 (12%)铅(3%)
2、特点:硬度高 、耐磨 、 锋利 、青灰色 “青铜文明”
器颈和足上部 均装饰着兽面 纹 101.9厘米
大盂鼎 高1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厘米, 重153.5千克
93厘 米
大孟鼎
腹部饰环带纹、
足饰半浮雕的兽面纹
二、青铜器具的用途
1、祭祀 :(礼器)祭神 、猛兽 权威的象征
2 、战争:(兵器)刀 剑
3、贵族生活用具:(乐器、盛器)身份地位 铜昂贵 4、极少用于农业生产:
只供贵族享用显示 其身份权威
夏爵
商爵
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簋(guǐ)
盛放煮熟的 黍、稷、稻、 粱等饭食

容酒器
觥(gōng)
酒器
兽面纹觯(zhì ) 西周 酒器
高:16.6cm 拍卖价: RMB32,000,000
商朝龙纹钺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商、西周(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禹传子,启继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河南安阳)(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5)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公元前221年结束。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6)启示:①明君兴国,暴君亡国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分封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瓦解)(1)目的:为巩固统治(2)内容:周王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其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并世袭。

诸侯须服从周王命令、纳贡,战时派兵随同作战。

(3)实质: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4)影响:①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②消极影响:地方权力很大,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和周王室衰微,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4、战国七雄①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②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③战国时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齐)、长平之战(秦赵决战,从此东方无力抵御秦军进攻)④与战国有关的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鸡鸣狗盗5、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1)背景:①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②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统治,获得政治上的权利③思想原因:百家争鸣为各国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④军事原因:大国争霸,各国都想富国强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问题串烧】 1.西周分封制的利弊是什么? (1)利:在西周建立之初,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 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 构建起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有些诸侯国成为开疆拓土 的重要力量,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2)弊:西周的分封制使诸侯享有很大的权力,随着诸侯 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 封制遭到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关键词 出现:春秋时期 评价: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5.商鞅铜方量
关键词 事件:商鞅变法 内容:统一度量衡
6.都江堰
关键词 修建: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评价: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反映出我国人民 的智慧
7.孔子
关键词 主张: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 政。教育上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真题精选 实战演练答案 ADABD ACACA AC
3.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_年__代__最早、_体__系__较 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商__朝__开始。
考点5 商鞅变法 1.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方面 政治
措施 确立_县__制__,由国君直 接派官吏治理
考点6 都江堰 1.概况: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_李__冰__在成都附近的 岷江中游设计和主持修筑。 2.作用:具有_防__洪__、_灌__溉__、_水__运__等多方面的作用。
3.意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天__府__之__国__”;两 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民办水 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二)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了()A. 禅让制开始出现B.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 分封制开始出现D.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2、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法;④礼仪教化。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从夏、商、西周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 重视教育B. 勤政爱民C. 发展经济D. 增强军事力量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 西周、春秋B. 春秋、战国C. 西周、东周D. 东周、战国5、分封制是周朝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实行的主要目的是( )A. 犒赏宗亲和功臣B. 保证国家的兵源C. 巩固奴隶主政权D. 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6、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A. 夏朝和商朝B. 商朝和周朝C. 西周和东周D. 春秋和战国7、《中国青铜器辞典》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青铜器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青铜器辞典领域的空白。

下列文物最有可能入选该书的是( )A. 甲骨文B. 司母戊鼎C. 商朝的玉虎和玉象D. 人面鱼纹彩陶盆8、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

”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 《史记》B. 金文C. 甲骨文D. 铭文9、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当时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B. 手工业的规模扩大C. 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开始被使用D. 与一些诸侯国的改革有关10、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其表现不包括( )A. 战争频繁发生B. 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C. 原始农业兴起D. 诸子百家争鸣11、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培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的有关史实,培养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认识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培养在比较中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对齐桓公、商鞅、孔子、李冰等历史人物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演,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行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社会成员等级示意图,加深对宗法制、分封制的进一步理解;在读图的基础上画图,并标出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战役的发生时间和战役地点,培养历史时空感;用表格形式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会受到后世的崇敬;从齐桓公、勾践、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身上,学习他们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对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的认知、欣赏,激发民族自豪感。

探究新问题春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较活跃的时期。

当时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扩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彼此互相争论批判。

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法,以表格形式归纳当时主要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张,并试着思考一下:“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知识点击1、分门别类。

①约前2070年②约前1600 ③前1046年④阳城⑤毫⑥镐京⑦禹⑧周武王⑨汤A、夏朝:B、商朝:C、西周:2、你来问,我来答。

①家天下②王位世袭制③启④九州⑤九鼎3、火眼金睛找错误。

1046年,泾水流域的周族首领周文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阪泉击败商纣军队,纣王被俘,商朝灭亡,周文王建立周朝定都洛阳。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先秦时期。

时间跨度从夏朝建立及秦统一前,相当于约公207
商周三朝,都是在宗族血缘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政权。

进入东周以后,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用,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诸侯国相继进行改革。

,但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太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教学过程应
边,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可我在教学中,常常仓促上阵,
会多下些功夫,教学准备尽量充分一些,如讲商鞅变法,多收集一些当前改革的资料,讲讲当代的改革,
历史的距离。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PPT教学课件2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PPT教学课件2

.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 .广东省 .广西省 .四川省 .陕西省
.都江堰的作用是( .防洪排水 .防洪灌溉
) .防洪蓄水 . 蓄水防旱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句话赞美的是( )
.李白
.李耳
.李斯
.李冰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继位的惠 文王下令处死,但新法仍继续实 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防洪 意义: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
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巩固练习】
.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是在( )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百姓的欢迎 .个人才能卓越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 好的办法应该是( )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 公、晋文公、楚 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 韩)
战国后期,秦国最为
强大
赏十金

立木取信 说



一、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秦国——商鞅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总第(6)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2.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父位,开始了“”的历史。

从此,制代替了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联合周边部落起兵打败了,建立,建都在。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把都城迁到,后代又把商朝称为。

3.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联合800多个部落在击败商朝军队。

自焚,商朝灭亡,建立,定都,)史称。

4.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公元前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第二年(即公元前王迁都,历史上称为。

6.列举夏、商、西周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二、合作探究1.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2.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从他们的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三、训练巩固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 禹传位给伯益B 禹传子,家天下C 舜传位给禹D 启打败有扈氏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 )A 公元21世纪B 公元16世纪C 公元前21世纪D 公元前16世纪3.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此时是()A.公元20世纪B.公元前20世纪C.公元21世纪D.公元前21世纪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5.右图是“夏桀把人当坐骑”,它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是一种体育活动B.奴隶地位低下 C.夏桀残暴无道 D.没有交通工具6.(山东烟台中考)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7.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9.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B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10.下列哪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①甲骨文②司母戎鼎③《史记》④《资治通鉴》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五、作业布置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6课讲学稿B(选做题)列出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总第(7)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主要内容、作用。

2.了解夏、商、西周的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等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

学习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西周初年,为了加强统治,周王大规模分封 ,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制度。

主要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起着的作用。

2.西周时,周王以下的、、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构成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是3.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制定了严酷的。

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稳定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1.完成下列表格:(在大方框内写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三、训练巩固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赋②交纳租赋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⑤治理诸侯国⑥朝觐与服役⑦保卫周王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①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A.亲戚 B.功臣 C.前代贵族后裔 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4.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A.诸侯 B.士 C.平民 D.奴隶5.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B.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C.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D.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是A.维护奴隶制土地制度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D.巩固奴隶制国家7.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A.农夫 B.工匠 C.奴隶 D.卿大夫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法④礼仪教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四、拓展延伸材料分析: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⑵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大意:周朝分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代疏远了,诸侯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五、作业布置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7课讲学稿B(选做题)归纳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总第(8)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并能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式图上找出其相对应的地理位置。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

学习重点:春秋战国的形势,齐桓公称霸学习难点: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实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2.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出现了、、、、五个霸主,史称。

最先称霸的是,他任用为相。

发展经济,改革内政,使国家富强起来。

3.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有、、、、、、。

史称。

著名外交策略有、等。

3.填图乐园①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②编制口诀,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4.列举与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典故。

二、合作探究1.如果你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想做霸主,你需要哪些条件,你又会怎样去争霸主之位?齐桓公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是“合纵”和“连横”?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的策略?三、训练巩固1.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A.城濮之战 B.葵丘之盟 C.长平之战 D.问鼎中原2. (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2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3.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A.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4.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A.楚国 B.燕国 C.秦国 D.齐国6.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退避三舍 D.老马识途7.朝秦暮楚这一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A.诸侯争霸 B.三家分晋 C.周王室衰微 D.合纵连横8.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它反映的史实是()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 D.秦并六国9.成语“一鸣惊人”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10.(2011年山东·莱芜).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C.秦朝统一D.三国鼎立四、拓展延伸1.材料分析题“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阅读材料回答: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五、作业布置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8课讲学稿B(选做题):归纳诸侯争霸的作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富总第(9)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2.在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等史实的基础上,认识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及历史作用学习难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战国时期和的使用和推广,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国的的改革。

4.战国时期,史书上记载着一时期“”“”,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列举战国时期进行改革的国家及改革家。

6.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主要内容:作用:二、合作探究1.“战国”的含义是什么?处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厄运?2.讨论: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原因何在?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三、训练巩固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4商鞅变法后,如果小明想得到秦国的爵位,他最好的途径是()A.从事商业B.贿赂旧贵族C.在战斗中立功D.多生产粮食和布帛5.“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于:()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6.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A 魏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8.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9.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商鞅变法令中,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最主要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县制10.材料阅读甘龙、杜挚和顽固大臣反对商鞅变法的主张,他们的意见如下:甘龙:聪明的人是不会通过变法法令来治理国家的,采取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啊!杜挚: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