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米,用米量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 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米的长度单位,学会用米作为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米的长度单位,并能够用米来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他们的测量和估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米的长度单位,能够用米来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米的长度单位,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度物体,如尺子、绳子等,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等,并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它们的长度。

2. 概念讲解:我会向学生们介绍米的长度单位,并通过实际的长度物体来帮助他们理解米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测量一张纸的长度,让学生们用米来量。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些物体,并用米来量它们的长度,以巩固他们对于米的理解。

5. 小组活动: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量一量对方的身高,并用米来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米长度单位例子:测量一张纸的长度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身高来量一量课桌的高度,并用米来表示。

答案:课桌的高度是1米。

2. 请学生们量一量自己的鞋子长度,并用米来表示。

答案:鞋子的长度是0.2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米的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用米来量物体的长度。

但在换算方面,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用米来量一量家里的家具长度,如电视、沙发等,并记录下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描述,对米的长度单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认识米、用米量ppt课件

3、认识米、用米量ppt课件

)
你还见过哪些 测量长度的工具?
学生用尺 米尺 直尺 量衣尺、皮尺 卷尺
做一做。
• • • • • 10米+35米=( )米 25厘米—7厘米=( )厘米 65米—30米=( )米 8厘米+37厘米=( )厘米 90米( )90厘米
到篮球场上,去量量篮球场的长和宽是多少?
当堂训练
练习一第3、4、5题 。 要求:做在书上 测量准确 数字写规范
这样太 麻烦了。
拿这把尺子 来试试看。
学习目标 • 1、认识长度单位米,知 道1米=100厘米; • 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 体的长度。
认识长度单位
1小格代表1厘米
0
10 20 30 40
米 (m) 1米
50 60 70 80 90
100
1大格代表10厘米
这是米尺,看看 1米有多长?
•拿一把米尺,量一下伸直 的两臂,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 •量身高 •量出2米、3米……
填上“米”或“厘米。”
长 2(

长 8(

高70(

长 3(

估 计
数学书 铅 笔 (25 )cm (15 )cm
测 量
(26 )cm (17 )cm
你的食指
( 5 )cm
( 6)cm
判断题:
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

×
)
3.教室的长约8厘米. ( × )
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
.
.
×
认识长度10厘米
这把1米的尺子上有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黑 板
1米 1米
长约2米
宽 约 80 厘 米

认识米用米量(精选9篇)

认识米用米量(精选9篇)

认识米用米量(精选9篇)认识米用米量篇1认识米用米量内容P.4—5 例3 P.6 练习一 4、5题预设目标1、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教具准备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预设过程整改与设想一、创设情景、认识米尺1、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来,用自己的尺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2、问学生:用小尺子量,你有什么感觉?(尺子不够长,量起来很麻烦。

)3、把米尺递给学生:拿这把尺试试看。

问:用这根尺量觉得怎样?引出:这就是米尺。

(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度量比较方便。

)4、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一、和厘米(例3)1、请大家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绳子。

2、这条绳子有1米长,想知道它有多少厘米吗?3、请你用尺子量一量。

(100厘米)4、你是怎样量出有100厘米的?(用20厘米的尺子量了5 次就是100厘米……)5、所以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二、实践应用 1、出示卷尺。

这叫卷尺,因为它比较长,有时量长的物体我们为了测量方便,就用卷尺测量。

2、你用卷尺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

可以发现比用小尺子量的快,而且更精确。

3、你还可以用卷尺测量什么?(量量我们能跳多远)4、生跳远,师演示测量方法。

5、请学生上来量。

6、完成练习一第4题。

量身高用什么?量床呢?量桌子有多宽?7、完成练习一第5题8、你还知道哪些测量工具?四、课堂小结课后录认识米用米量篇2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务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页,《认识米用米量》的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米的概念和用米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用米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个操作将演示用米量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用米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学会运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举例: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测量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量感的建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尤其是1米的量感是一个难点。
举例:通过多种方式,如让学生走1米、比较1米与常见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米和用米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或是测量桌子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度测量的奥秘。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设计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米来煮饭、做粥、糕点等食品。

相信大家都知道米的重量单位是千克,但是在烹饪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精确地控制米的用量,那么如何用米量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米的基础知识和用米量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米的种类和特点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米种类繁多,但从基础上说,米主要分为粳米和籼米两大类。

1、粳米粳米也称糯米或糯性米,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小粒米种,粘性较强,易于煮熟。

粳米含有较多的胶质,口感稍微有些软糯,特别适合制作粘性米饭、日本料理中的寿司、饭团等食品。

2、籼米籼米也称香米或非粘性米,籽粒较长,口感较松散,适合制作干爽的米饭和菜肴。

籼米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和维生素等物质。

二、用米量的方法在烹饪过程中,精确控制米的用量是保证食品口感的关键之一。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用米量方法。

1、用量勺用量勺是一种常见的用米量工具,通常可以买到各种规格的用量勺。

在使用用量勺的时候,需要注意勺的规格,以及米的品种,因为不同规格的用量勺对应不同的米量,而不同品种的米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用量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米杯米杯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米的容器,通常有不同的规格和容量。

使用米杯的时候,需要注意杯的容量和米的重量要对应。

例如,一杯水大约是240ml,而一杯米粒的重量不同于一杯水,因此使用米杯时需要注意杯的标准和对应的实际重量。

3、重量秤重量秤是一种精确测量用米量的工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精确到克或毫升级别。

在选择重量秤时,需要注意秤的精度和重量范围,一般而言,精度越高、范围越广的重量秤,使用起来越方便。

4、按比例计算按比例计算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用米量方法,它根据食品的比例来确定米的用量。

例如,做米饭一般是一杯米对应两杯水,做粥一般是一杯米对应八杯水,按照这种比例计算,可以快速确定米的用量。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了解米是什么,以及米的用途。

2.认识米量的大、中、小单位,并能使用它们进行简单的长度量的比较。

3.学会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相应的米量单位表示数值。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拿出一包米,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回答是米饭、米粉、米线等。

教师可以解释一下,米是从稻子中获得的谷物,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主食之一。

活动1.认识米量的大、中、小单位下面给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米量单位:•最大的单位是千米,可以表示非常远的距离。

例如,中国的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000千米。

•其次是米,这是长度测量的常用单位,例如我们经常使用尺子或者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最小的单位是毫米,通常用于非常精确的测量,例如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大小。

然后,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实物,并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单位来描述它们的长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测试桌子的长度,并询问他们使用哪个单位来表示:•使用千米,会变成3km•使用米,会变成3m•使用毫米,会变成3000mm2.测量物体的长度接着,教师会教授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米量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例如,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一些学生,并让他们用卷尺来测量自己的手臂的长度。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米或者毫米的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3.小结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并向学生推荐一些测量长度的游戏和其他资源。

教学材料•米、尺子、卷尺等工具。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米量的大、中、小单位,并且能够使用尺子或者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表示结果。

可以给学生一些测量实物长度的题目以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认识米,学习用米量物品的长度,并能够简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米的换算,并能够简单运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米的概念和换算,并能够简单运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准备:米尺、绳子、米的图片、米的实物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一张米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图片,有什么关系等。

2.问一下学生身边有没有听过米这个词,有没有用过米这个词,如果有,那米是什么单位?二、授课1.认识米的概念:教师介绍什么是米,并将米的图片和实物拿出来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看看米的实物和其他长度单位的物品有哪些区别。

2.米的换算:针对学生在认识米的概念前,先让学生认识一下厘米和分米,然后再介绍米的换算方法。

教师可以用米尺或者一把绳子来跟学生做演示,让学生自己操作,让他们在测量时感受米的长度。

3.用米量物品的长度:教师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例如:教师可以拿一张纸,让学生观察它,然后问学生这张纸有多长?教师拿出测量用的米尺,让学生试着量一下,看看能不能量出纸的长度。

4.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

教师可以将问题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回答。

三、巩固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米的概念和用米量物品的长度的方法。

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所学,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让学生用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将这些数字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用这些数字来计算教室的面积和体积等等。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米尺来量一些小物品的长度,如筷子、橡皮擦、笔等等。

四、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米的概念、换算,以及用米量物品的长度。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注重于实践和操作,让学习更加深刻和系统。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参考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参考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务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页,《认识米用米量》的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

2、米尺量会用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用米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实际长度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10厘米长的纸条、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

(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师讲述: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黑板的长很麻烦。

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能很快地量出黑板的长,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二、实践操作,认识米。

1.建立表象。

(1)(出示米尺)大家看,这个宝贝就叫做米尺,它的长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就方便多了。

数学教案-认识米 用米量

数学教案-认识米 用米量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米,并能正确使用适合的单位来量米。

2.能够通过实际测量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米。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米的问题。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认识米并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2.提问:你们平时有没有听过“米”这个单位?它是用来量什么的呢?步骤二:认识米1.讲解:米是长度的单位,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

2.示意图:画出一张米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一米的大致长度。

步骤三:测量物体长度1.准备物体:准备几个常见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教室的桌子等。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测量。

3.使用尺子:给每个小组发放一把尺子,让他们使用尺子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

4.记录结果:学生将测量结果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用米作为单位。

步骤四:讨论结果1.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对比。

2.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组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步骤五:应用1.练习题:给学生发放一些关于米的应用题,让他们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答案:让学生交换答案并互相批改,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步骤六:总结1.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提问:学生自由提问,解答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疑惑。

三、教学资源1.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尺子。

3.相关的物体。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自主选择一个物体,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写出结果。

以上是本次数学教案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米,并掌握用米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米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三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三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三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米的概念和学习用米量。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长度单位,比如厘米和米的概念,这节课将延伸到米的应用场景。

教学目标1.认识米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什么是米。

2.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来测量长度,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米的概念和用米量。

•难点:将米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准确测量长度。

教具准备1.白板和彩色粉笔2.米尺3.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桌子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厘米和米的概念,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认识的长度单位。

2.学习米的概念(10分钟)–通过举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米的概念,比如身高是多少米等。

–让学生自己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是多少米。

3.测量用米量(20分钟)–讲解使用米尺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实际应用(15分钟)–出示几个实际场景中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测量图片中物体的长度。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长度单位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米和厘米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会用米这个单位等。

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复习今天学到的知识。

2.让学生在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物体,测量其长度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总结本节课通过认识米的概念和用米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测量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米和米量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认知米和米量的基本概念。

2.进行米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将米量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米和米量的认知水平。

2.给予学生合适的计算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白板、笔、教学课件。

学生:教材、作业本。

教学内容及方法1. 获取学生已有的知识1.1 提问:“你们都知道米是什么吗?” 1.2 引导学生回忆米的来源,比如说稻谷、玉米等。

1.3 提问:“米有哪些单位量?” 1.4 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单位量,如斤、千克等,再将其转化为米量的单位量,如千克转化为公斤和毫克等。

2. 具体呈现米和米量的概念2.1 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米量,如1千克、5公斤等,让学生对米量进行形象化的认知。

2.2 教师向学生展示常用的米量转换关系,如1千克=1000克,1公斤=2斤等。

2.3 引导学生进行米量的简单计算,如1千克+300克=1300克,5公斤-3斤=2公斤等。

3. 运用米量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3.1 给学生出具体生活中运用米量进行计算的题目,如:“王叔叔买了一袋米,重5千克,一周内吃了1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3.2 让学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3.3 对于计算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计算指导和帮助。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米和米量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同时,本课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让学生在家中实践运用米量,将所实践的过程以文字形式写出来。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米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2.能够利用米作为度量长度的量具,测量日常生活中的长度;3.能够简单应用米作为度量长度的单位,解决与米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米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能够准确使用米来度量长度;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米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长度问题,并且能够将米和其他长度单位进行相互转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展示几个常见的长度单位,例如厘米、分米、米等,并让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2.引入米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并解释为何米比较适合作为基本单位;3.给学生介绍使用尺子或者卷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2. 讲授新知识1.给学生讲解米的基本概念,即“米”是用来度量长度的基本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2.展示一些标有长度单位的物品(如校门、教室门等),让学生利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记录所测长度并将其转化为“米”;3.通过多次测量和记录,让学生形成对“米”的直观理解。

3. 巩固与拓展1.给学生出示一些长度单位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尝试用米来解决问题;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如何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进行转化;3.引导学生思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相互转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4.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总结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度量长度中的重要性;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长度测量并记录,将所测长度转化成米。

四、板书设计1.米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2.使用尺子或者卷尺进行长度测量;3.1米等于100厘米;4.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相互转换。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授课,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米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用法,能够通过尺子或者卷尺测量长度并将其转化为“米”。

在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也得到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真正地掌握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技巧。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1. 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米饭是最为常见的主食之一。

米饭是大部分人的饮食基础,因此了解米的种类、特点和用米量的计算方法对于掌握米饭的烹饪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不同种类的米、米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计量米的用量。

2. 米的种类市场上常见的米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大米、糯米、香米等。

每种米的特点和用途都有所不同。

•大米:大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米,它通常是白色的,粒度较大。

大米在烹饪时会变得松软,口感细腻,适合煮饭、炒饭等不同的烹饪方式。

•糯米:糯米是一种颗粒有粘性的米,它的特点是煮熟后粘稠度较高。

糯米在东南亚地区非常常见,主要用于制作粽子、糯米饭等传统食物。

•香米:香米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米,它的香味来自于米粒内部的芳香物质。

香米煮熟后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适合煲粥、蒸饭等烹饪方式。

3. 用米量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米的用量是做好米饭的关键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用米量的计算方法。

3.1 按人数计算按人数计算是最常见的一种用米量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用米量在150克到200克之间。

具体用米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饭量和饭菜搭配需求进行调整。

如果是大饭局或者有客人到访,可以稍微增加一些米的用量。

3.2 按饭碗计算按饭碗计算是一种更加实际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一餐需要约1-2碗的米饭。

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所需的米的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饭量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3 按比例计算按比例计算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它需要根据米的品质和烹饪方式来决定用米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煮熟的米与水的比例为1:2,即每一杯米需要两杯水。

如果是蒸饭的话,米与水的比例为1:1。

不同的烹饪方式和米种类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结论了解米的种类、特点以及正确计量米的用量对于烹饪美味的米饭非常重要。

不同的米种类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正确计算米的用量可以确保做出口感适宜的米饭。

二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认识米,用米量-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认识米,用米量-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认识米,用米量-西师大版一、认识米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

它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是整颗的大米、或是碎小的米粒,也可以是用来制作米饭、粥等食品的糯米和大米等。

我们通常所用的米,主要是指大米。

大米通常是指已经去除了外壳、糠层和胚芽的稻谷。

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粮食之一。

二、用米量米是我们饮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食材,不同的菜肴,使用的米的量也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用米量。

1. 量米杯通常,我们使用量米杯来量米。

量米杯是一种专门用于量米的精准工具,可以让我们精确地知道使用多少米。

在使用量米杯量米时,需要将米倒入量米杯中,直至达到标记线位置。

标记线通常有“1、2、3、4…”等不同的数字,表示使用的米的量。

在使用量米杯量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将米杯竖直放置,不要倾斜或倒过来;•在量米时,需要将米杯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以保证量米的准确性;•量米杯是专门用于量米的工具,不要将其他食材或者水直接倒入米杯中。

2. 用称重器量米除了使用量米杯外,我们也可以使用称重器来量米。

不过,在使用称重器量米时,需要我们将米放到一个容器中,然后再使用称重器进行称重。

在使用称重器量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将容器放置于称重器的平台上,注意称重器的承重能力,不要超过承重限制;•在称重时,需要将容器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不要晃动容器,以免影响称重的准确性;•称重之后需要减去容器的重量,结果即为实际使用的米的重量。

3. 使用勺子勺子也可以用来量米。

不过在使用勺子时,需要选择一个标准的勺子,并且同样需要注意倾注的大小和量的准确。

在使用勺子量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选择一个标准的勺子,每个勺子倾倒的米的重量应该一致;•在倾注米的时候,需要注意倾注的大小和角度,以保证使用的米的量的准确性。

三、小结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使用米的量的准确性对于菜肴的口感和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知识点详解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知识点详解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知识点详解知识点详解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米、能用米量。

2.能熟练使用米来衡量物体的长度。

3.能够自主完成数学练习。

二、教学重点1.认识米的含义和用途。

2.能够熟练使用米来衡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米来衡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将米的概念和现实中的物体相联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些使用米长度来衡量的常见物体的图片,例如:桌子、书、铅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长度如何用米来衡量。

2.讲授部分2.1.米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物体、图片或者实物来引导学生认识米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2.用米量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来猜测物体长度的大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使学生理解使用米来量度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意义。

3.操练部分在掌握了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比如让学生用米计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同时可以设置比赛、活动等形式来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总结归纳通过上述学习过程,学生应已经对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来对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来定制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案,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来进行教学。

2.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置适当的补充或者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发展空间。

六、教学效果评估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测试、测验,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教师应该和家长活跃沟通、联系,做好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页例3及练习一的4〜5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二100厘米。

3、会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

教学重点: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媒体:米尺、卷尺、绳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 认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指两名同学到板前量)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

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感知米的实际长度I.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

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3.认识米 用米量

3.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认识米用米量课时数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2.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提出问题1.要想知道我们教室黑板的长,有什么办法?(用尺子)2.学生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用厘米尺量,要很多次,太麻烦了,那么我们怎么办?3.引出米尺:看来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很不方便,我们一般就要选用米尺了。

三、探究(一)认识米尺1.认识米尺观察米尺,你发现了什么?2.比较米尺和厘米尺有什么不同?3.数一数1米里有几个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4.比一比大家仔细观察,看看1米有多长,大家能比划一下吗?好,现在,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5.说一说,估一估,量一量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周围那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米呢?并量一量(二)用米量1. 请同学们互相用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两人再互相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

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2. 出示一根绳子,先估再量3. 再出示一根更长的绳子,再估再量4. 估一估我们的教室大约有几米长?请同学估一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 用米尺量,你碰到了什么问题,认识卷尺等其他测量工具6. 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度,看大约是几米几厘米?四、巩固深化1. 括号里应填“米”,还是“厘米”?(1)一棵大树大约高15()(2)一支铅笔大约长20()(3)国旗旗杆大约高20()(4)老师身高165()2、算一算5厘米+8厘米=()厘米20米+18米=()米1米-30厘米=()厘米3、要测量下列物体长度,用什么尺子比较好?(1)测量操场的长(2)测量练习本的宽(3)测量小朋友的腰围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在已经有了学习认识厘米的经验,对于米的认识相对来说简单了,各种活动都积极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绥江县银厂小学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
陈英平
日期
8.31
课题
认识米 用米量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
教学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达标检测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铅笔长15米。( )
2课桌高70米。( )
3一棵树高16厘米。( )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置
完成练习一第3—5题。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一、导学达标
(1)提问: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2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