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一章直线运动全章

合集下载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4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答案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4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答案

第4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巩固1.(2016北京海淀期中,11)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综合提能1.(2016北京东城期末,1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们将质量为m1的物体1与质量为m2的物体2(m1<m2)通过轻绳悬挂在定滑轮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物体1通过铁夹与纸带相连接.开始时物体1与物体2均处于静止状态,之后将它们同时释放.图1图2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图2(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释放物体(选填“前”或“后”);(3)将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依次记为s1、s2、s3、s4…,测得s2=1.60 cm,s4=6.40 cm,请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m/s;(4)同学们根据测出的物体1上升高度s与相应的时间t,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s-t2图线,由此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图32.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 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的宽度减小一些.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0、1、2、…、6点所示.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 (x6)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e.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 -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①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和.(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F.重锤②将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则x2= cm,x5= cm.③该同学在图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线.④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m/s2.答案精解精析基础巩固1.A A、B在竖直下落过程中与墙面没有弹力,所以也没有摩擦力,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均只受重力,故A正确.2.C 对三根绳子的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A与F B合成的合力与F C等大反向,由力的三角形各边关系得F A>F C>F B.3.答案B 以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重力mg、绳对球的拉力F1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F2,根据平衡条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保持不变,运用合成法,结合几何知识有:F1=,F2=mg tan θ把绳OA的长度加长一些,则θ减小,可知F1减小,F2减小,A、C、D错误,B正确.4.C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推力以及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力平衡可画出力的三角形,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三角形可知F<G<N,故C正确.甲乙5.D 将两小球及弹簧B视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F C=F A sin 30°F C=kx CF A=kx AF A∶F C=1∶sin 30°=2∶1x A∶x C=2∶1故D正确,A、B、C错误.6.C 小物块在斜面上匀速上升时楔形物块保持静止,两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把小物块与楔形物块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如图所示,故有F N=(M+m)g-F sin θ.7.A 玻璃球受到重力和碗的支持力,因其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并不是它实际受到的单独的一个力,A项正确.8.AC 对于m1、m2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方向:f=F cos θ竖直方向:N+F sin θ=m1g+m2g得N=m1g+m2g-F sin θ,正确选项为A、C.9.答案(1)图见解析(2)100 N (3)0.2解析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箱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 cos θ-f=0F sin θ+N-mg=0设木箱对地面的正压力为N'则N'=N,f=μN'解得N=100 N,μ=0.2综合提能1.B 施加F后,球和木块受力分别如图甲、乙,N2'=G+F,N'=N2' tan θ,由牛顿第三定律知N=N'=(G+F)tan θ,f=f'=N1=N sin θ=(G+F)tan θ,则知施加力F后N、f均增大.2.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会随F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当F=mg tan α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重力mg、水平力F、支持力N的合力为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0.当F>mg tan α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此时f的方向为沿斜面向下,N、f的合力F1在N的左侧,此时β>α.当F<mg tan α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此时f的方向为沿斜面向上,N、f的合力F1在N的右侧(但没有超过竖直方向),此时β<α.3.BD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2F f=(2m+M)g,F f=g,与两挡板间距离无关,B正确;以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硬杆OO1、OO2之间的夹角θ变大,F==变大,又F N=F sin 变大,则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F N变大,D正确.4.BD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大小T1等于物块a的重力G a,C项错误;以O'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T1恒定,夹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知,绳OO'的张力T2恒定不变,A项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则F N+T1 cos θ+F sin α-G b=0f+T1 sin θ-F cos α=0F N、f均随F的变化而变化,故B、D项正确.5.答案(1)Mg+mg,方向竖直向下(2)解析(1)以木块M和两个小环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2F N=(M+2m)g,即F N=Mg+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环对杆的压力F N'=Mg+mg,方向竖直向下.(2)对M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2F T cos 30°=Mg临界状态,小环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则有F T sin 30°=μF N可得,动摩擦因数μm=.则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

【高考复习强化】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直线运动阶段综合测评

【高考复习强化】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直线运动阶段综合测评

阶段综合测评一直线运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 1.2011年6月16日凌晨发生的月全食从当天凌晨2时22分24秒开始初亏,整个月食过程持续时间为3时39分58秒.这次月食较大的一个特点是全食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达到了1小时41分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时22分2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B.3时39分58秒指的是时间间隔C.在观测月全食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D.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这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解析: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所以2时22分24秒指的是时刻,3时39分58秒指的是时间间隔,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在观测月全食时不可将地球看成质点,在地球上的人观察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故选项A、C错误,选项B、D正确.答案:BD2.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解析: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选项A正确,选项B、D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选项C错误.答案:A3.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5 m处有一石子以2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石子所受阻力,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子恰能击中气球B .石子一定不能击中气球C .若气球速度增大,石子一定能击中气球D .若气球速度减小,石子可能不能击中气球解析:以气球为参考系,石子做初速度为10 m/s ,加速度为10 m/s 2的匀减速运动,当石子速度为零时,经历的时间为1 s ,位移为5 m ,此时恰能击中气球,即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气球速度增大,相当于石子初速度减小,则石子一定不能击中气球,即选项C 错误;气球速度减小,相当于石子初速度增大,则石子一定能击中气球,即选项D 错误.答案:A4.(2014届上海市奉贤区期末)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4 s 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 .4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 时方向改变D .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解析:4 s 内物体在做直线运动,4 s 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 、B 错误;物体的速度在2.5 s 时方向改变,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 ,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答案:D5.如图为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在0~1 s 内加速度为正,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 s 末的速度为2 m/s,1~2 s 内加速度为0,物体以2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2~3 s 内又做匀加速运动,末速度为 3 m/s,3~4 s 内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1 m/s ,选项A 项正确.答案:A6.(2014届武汉市武昌区联考)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且A 、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 2,则( )A .t 1>t 2B .t 1=t 2C .v 1∶v 2=1∶2D .v 1∶v 2=1∶3解析:由题意可知L =12at 21,L +3L =12a (t 1+t 2)2,故t 1=t 2,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而v 1=at 1,v 2=a (t 1+t 2),故v 1∶v 2=1∶2,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7.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1 s 内导弹匀加速上升B .1~2 s 内导弹静止不动C .3 s 末导弹回到出发点D .5 s 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解析:在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0~1 s 内导弹匀加速上升,1~2 s 内导弹匀速上升,第3 s 时导弹速度为0,即上升到最高点,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错误;v ­t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3 s 内,x 1=12×(1+3)×30 m=60 m ,在3~5 s 内,x 2=-12×2×60 m=-60 m ,所以x =x 1+x 2=0,即5 s 末导弹又回到出发点,选项D 正确.答案:AD8.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 =6 m ,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当t =4 s 时两车相遇B .当t =4 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 .两车有两次相遇D .两车有三次相遇解析:t =4 s 时两车速度相等,甲车的位移x 1=(16+8)×2=48 m ,乙车的位移x 2 =40 m ,x 1-x 2=8 m >6 m ,故两车在4 s 前就已经相遇,选项A 错误;t =4 s 时甲在乙前2 m 处,故选项B 错误;当t =6 s 时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此后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匀减速运动在t =10 s 时两车第三次相遇,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答案:D9.(2015届甘肃省河西三校高三月考)一步行者以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0 m 处时,绿灯亮了,汽车即刻以1.0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 .人经6 s 时间能追上公共汽车B .人追不上公共汽车,人车之间的最近距离为2 m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36 mD .人追不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解析:设两者速度相等时用时为t ,对汽车:v =v 0+at ,即:6=0+1×t ,解得:t =6 s ,此时:x 人=vt =6×6=36 m ,x 车=v ×t =6+02×6=18 m ,x 车+d -x 人=18+20-36=2 m ,此时未追上,以后就追不上,相距最近为2 m ,在人追车的过程中,当人的速度比车大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当车的速度增加到比人的速度大时,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故选项B 、D 正确.10.(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月考)右图描述了一位骑自行车者从原点出发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ⅠB.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ⅡC.此人距离出发点最远时位于C点D.此人距离出发点最远时位于B点解析:由位移时间图线知,在区间Ⅱ内,图线的斜率最大,则速度最大.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图象直接得出,人距离出发点最远时处于B点.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答案:B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11.(8分)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 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①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______________.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2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 cm,s2=4.14 cm,s3=5.69 cm,s4=7.22 cm,s5=8.75 cm,s6=10.2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 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闭电源.②由逐差法求解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s4+s5+s6-s1+s2+s3T2=s4+s5+s6-s1+s2+s336T2=9.60 m/s2(2)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是因为重锤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过大或者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可以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换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采用频闪照相法.答案:(1)①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关闭电源②s 4+s 5+s 6-s 1+s 2+s 336T 2 9.60 (2)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换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采用频闪照相法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2.(10分)一矿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g =10 m/s 2,问:(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解析:(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 ,根据h =12gt 2, 解得t =3 s ,则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Δt =t 6=0.5 s. (2)这时第3个小球下落的距离 h 3=12g (t -2Δt )2=20 m ,第5个小球下落的距离 h 5=12g (2Δt )2=5 m ,则Δh =h 3-h 5=15 m.答案:(1)0.5秒 (2)15米13.(12分)(2015届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一模)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 m 接力(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解析:(1)乙起跑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 21=2ax 1 v 22=2ax 2v 2=v 1×80%得x 2=0.64x 1=16 m故乙在接力区需奔出的距离为16 m ;(2)设乙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位移x 2=0+v 22t =0.4v 1t =16 m 、x 1=v 1t 则Δx =x 甲-x 2=0.6v 1t =24 m ;故乙应在距离甲24 m 处起跑.答案:(1)16 m (2)24 m14.(14分)汽车前方120 m 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解析:(1)设经t 1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 v 汽t 1=v 自t 1+x解得t 1=10 s.(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设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 2,则 v 自t 2=v 汽t 2-12at 22解得t 2=12 s.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 3,则: t 3=v 汽a=9 s <t 2 故自行车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停车前汽车的位移x 汽=0+v 汽2t 3 设经t 4时间追上,则v 自t 4=0+v 汽2t 3 解得t 4=13.5 s再经过13.5 s 两车第二次相遇.答案:(1)10 s (2)13.5 s15.(16分)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6.0 m ,若汽车启动时都以a =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 =10.0 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 =40.0 s ,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Δt =0.90 s 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个司机迟后0.90 s 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解析:(1)汽车加速时间t 1=v a=4.0 s t =40.0 s 时间内,汽车能行驶的位移x =12at 21+v (t -t 1)=380 mn =x l≈63.3, 根据题意,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2)记t 0=3.0 s ,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第65辆汽车行驶的位移x 1=12at 21+v (t -t 1-t 0)=350 m 此时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x 2=64l -x 1=34 m 第65辆车刹车的加速度:a ′=v 22x 2≈1.47 m/s 2. (3)设能通过k 辆汽车,则第k 辆汽车能通过路口要满足:12at 21+v (t -t 1-k Δt )>(k -1)l 数据代入后解得k <25.7所以能通过25辆汽车.答案:(1)64辆 (2)1.47 m/s 2 (3)25辆。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A卷)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直线运动A卷)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直线运动>>测试题(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1、一个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 .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 指向BC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2、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B. t=2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 t=4s 物体回到出发点 D .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第2题图 第5题图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变小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4、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 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A .s tB .2s tC .2s tD .s t 到2s t 之间的某个值 5、一个小孩在绷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绷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

在他从高处开始下 落到弹回至原高度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Oa 段和 de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可知 ( )A .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51~t tB.小孩和绷床接触的时间段为42~t tC.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3tD.在运动过程中小孩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2t 、4t 6、物体A 、B 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v /ms-1 t /s 0 1 4 2 3 20 -2第6题图 第8题图7、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 v t -v 0t,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 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 v t -v 0s,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2019年全国卷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2019年全国卷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一:直线运动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1v v ⋅C .21222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点评1:(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点评2: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1)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2)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 ,那么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tsv =,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2.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 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例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 .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例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例7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5-2t ,式中x 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

【北京卷B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课件:专题1-质点的直线运动(含答案)

【北京卷B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课件:专题1-质点的直线运动(含答案)
高考物理
(北京市专用)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五年高考
考点一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6课标Ⅲ,16,6分)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 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t2
s
匀变速直线运动
)
B. 2t 2
3s
C. t2
4s
D. t2
3v v0 3v v s ,s= 0 0 · t,解得a= 2 .A正确。 t 2 t
答案 BD
本题考查对v-t图线的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v-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车运动的位移,t2时刻两车并排行驶,故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所以A错,B对。v-t图线上各点
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由此可知,C错,D对。
关联知识 v-t图线的物理意义 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1 2
1 2
1 2
1 2 1 1 =x乙-x甲=7.5 m,B项正确。t=1 s时,x甲'= a甲t'2=5 m,x乙'=v0t'+ a乙t'2=12.5 m,此时x乙'=x甲'+L=12.5 m, 2 2
10×32 m=45 m,x乙=v0t+ a乙t2=10×3 m+ ×5×32 m=52.5 m,所以t=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
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1 4 9 16
1 2 3 4
32 130 298 526
25
36 49 64
5
6 7 8

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学案

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1讲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和参考系 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自测1 (多选)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可以将马龙看成质点B.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次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可以将子弹看成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地面为参考系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答案 BCD 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2.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自测2 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直跑道)和男子200 m 决赛(弯曲跑道)中分别以9.63 s 和19.32 s 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获得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 决赛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2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C.1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D.100 m 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 m/s 答案 C解析 200 m 比赛跑道是弯曲的,位移小于200 m ,100 m 比赛跑道是直线,A 错;200 m 19.32 s≈10.35 m/s 是平均速率,B 错;100 m9.63 s ≈10.38 m/s 是平均速度,C 对;最大速度由已知条件无法求出,D 错. 三、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来决定.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 自测3 教材P29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说法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答案 ABCD命题点一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2)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2.三点注意(1)对于质点要从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角度来理解.(2)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使分析和计算更简单.(3)位移的矢量性是研究问题时应切记的性质.例1 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 D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 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 变式1 (2018·陕西铜川模拟)下列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论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为800 m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的位移大小为4.50 mC.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硬币可以看做质点D.阅兵预演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观众是静止的答案 A命题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区别与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方法和技巧(1)判断是否为瞬时速度,关键是看该速度是否对应“位置”或“时刻”.(2)求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例2 (多选)如图2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图2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答案BC解析从A到B位移为9 km,用时112h,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故A错,B对;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故C对;经过C时速度的方向沿C点切线指向运动方向,故D错.变式2 (多选)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 s 、第2 s 、第3 s 、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在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 C.第3 s 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AB变式3 (2018·贵州遵义模拟)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2 s 时的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s 39 m/s B.24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24 m/s 13 m/s答案 B解析 由v =6t 2(m/s)得,当t =2 s 时,v =24 m/s ;根据质点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得:当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则质点在t =2 s 到t =3 s 时间内的位移Δx =x 3-x 2=38 m ,v =Δx Δt =381 m/s =38 m/s ,故选B.拓展点 用平均速度法求解瞬时速度——极限思想的应用 1.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 =ΔxΔt 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2)公式a =ΔvΔt 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2.注意(1)用v =ΔxΔt 求瞬时速度时,求出的是粗略值,Δt (Δx )越小,求出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表示物体在这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例3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3.0 cm 的遮光板,如图3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图3A.0.067 m/s 2B.0.67 m/s 2C.6.7 m/s 2D.不能计算出 答案 A解析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1=d Δt 1=0.030.30 m/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2=d Δt 2=0.030.10 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0.067 m/s 2,选项A 正确.变式4 (2018·甘肃天水质检)如图4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图4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 A命题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三个概念的比较2.判断直线运动中的“加速”或“减速”方法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或反向增加a 增大,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或反向增加得越来越慢例4 (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可能运动情况为( )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 AD解析 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时,a =v -v 0t =10-41m/s 2=6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时,a =v -v 0t =-10-41m/s 2=-14 m/s 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 错误,D 正确.变式5 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答案 A解析 “房价上涨”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减缓趋势”则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度减小”.变式 6 (多选)(2018·湖北荆州调研)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v 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 答案 AD解析 从表格中可得火车的加速度a 火=Δv 火Δt 火=-0.51 m/s 2=-0.5 m/s 2,汽车的加速度a 汽=Δv 汽Δt 汽=1.21m/s 2=1.2 m/s 2,故火车的加速度较小,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A 正确,B 错误;由于汽车和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都增加,C 错误,D 正确.。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一章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一章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基础巩固1、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B、C、D、2、(2016北京东城期中,5)某人大雾天驾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已知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A、2、5m/sB、15m/sC、10m/sD、60m/s3、(2016北京东城期中,4)一个小石子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测量此段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

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A点约为( )A、6、5mB、7mC、10mD、20m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5、公交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前方黄灯亮起后,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下。

开始制动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依次为x1=8m和x2=4m。

求:(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开始制动时汽车的速度大小v0;(3)开始制动后的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s。

6、小型试验火箭的质量为m=100kg,点火后燃料能为火箭提供竖直向上的恒定推力。

某次试验中,火箭从地面点火升空后,恒定推力持续了t1=10s,之后又经过t2=20s火箭落回地面。

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火箭质量的变化,取g=10m/s2。

求:(1)火箭加速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火箭飞行过程达到的最大高度h;(3)燃料提供的恒定推力对火箭做的功W。

综合提能1、(2017北京朝阳期中,11,3分)小明同学为了估测某“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他从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下落,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一章直线运动全章 Word版含答案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一章直线运动全章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直线运动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 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一定相等,选项A错误;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选项B错误;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但是速度是指平均速度在时间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选项C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答案 B 空中加油时两飞机保持相对静止,以“歼-10”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本题选B。

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C、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D、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答案 B 匀速行驶的列车,加速度为0,A项错误;由a=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相同,B项正确;加速度不变(不为零)时,速度均匀地变化,故C项错误;如果加速度逐渐增加但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将做减速运动,故D项错误。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2s内的位移是10mB、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答案 C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式可知,该质点的初速度v0=3m/s,加速度a=4m/s2,所以第2s内的位移s2=(3×2+2×22)m-(3×1+2×12)m=9m,A项错误;前3s内的位移x=(3×3+2×32)m=27m,前3s内的平均速度=m/s=9m/s,B 项错误;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Δx=aT2=4×12m=4m,C项正确;任意1s内速度增量Δv=at=4m/s,D项错误。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01章 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01章 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测【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离地面足够高的地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速度大小变为10m/s。

此时()A. 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上B. 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下C. 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上D. 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答案】 A点睛:要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成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分段研究,两个过程有对称性.也可以看成一种有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进行处理.2.如图所示,在水平线OO′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h)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1将与小球B同时落地B. 在小球B下落过程中,轻绳对B的拉力竖直向上C. 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D. 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点睛】小球1、2以及AB 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即可正确解答.3.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

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

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

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

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A. v t =v 0+atB.2xk T ∆= C. v t 2-v 02=2ax D. 312222124......s s s k t t t === 【答案】D【解析】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心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kt ;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x=k′•t 2,即: 2'xk t= ,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2xt即可: 121321x t =; 222213032.5=21x t =; 322329833=31x t =; 42245263341x t ≈=; 52258243351x t ≈=; 6226119233=61x t =; 7227160032.65=71x t =; 822821043381x t ≈=;由以上的数据比较可知,各组数据中2x t 都约等于33,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2x t是一个常数,即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四个选项中,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4.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基础课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多选)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通过与出发点相距x 1的P 点,再经过时间t ,到达与出发点相距x 2的Q 点,则该质点通过P 点的瞬时速度为( )A.2x 1tB.x 22t C.x 2-x 1tD.x 2-2x 1t解析:选ABD 设加速度为a ,由O 到P :x 1=12at 2,a =2x 1t 2,v P =at =2x 1t ,A 对;由O到Q :t 总=t +t =2t ,由平均速度推论知,质点过P 的速度v P =x 2t 总=x 22t,B 对;由P 到Q :x PQ =x 2-x 1,x PO =x 1,x PQ -x PO =at 2,得a =x 2-2x 1t 2,v P =at =x 2-2x 1t,D 对. 2.(2019届河北唐山模拟)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的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的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6号车厢经过他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s 2B .1 m/s 2C .0.5 m/s 2D .0.2 m/s 2解析:选C 设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动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从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v 02=2a ·2l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计时,2 s 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5∶4B .4∶5C .3∶4D .4∶3解析:选C 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v 0a=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1=v 0t -12at 2=30 m,5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2=v 022a =40 m ,所以2 s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C 正确.4. (2019届吕梁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 的质量比B 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可能在空中相撞 B .A 、B 落地时的速度相等C .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选C 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故物体仅受重力,则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A 、B 不可能在空中相撞,故A 错误,C 正确;根据v 2=2gh 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gh ,由于两物体从不同高度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故B 错误;由v =v2可知落地的速度不相等,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D 错误.5.(多选)(2018届温州五校联考)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 =2 s 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B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C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解析:选AD 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 0=0-v 0a =-8-5s =1.6 s<2s ,所以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大小x 1=⎪⎪⎪⎪⎪⎪-v 022a =6410m =6.4 m ,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 m-6.4 m =1.6 m ,故A 正确;如果汽车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故B 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可做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 m ,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8) s =0.2 s 时,汽车刚好能停在停车线处让人,故C 错误,D 正确.6.(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解析:选ACD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0+v2求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上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 m/s ,方向竖直向上,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下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竖直向上,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h =v 2-v 02-2g=15 m ,D 正确.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关于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正确的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解析:选D 用“逆向思维”法解答,则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 ,则v 32=2a ·L ,v 22=2a ·2L ,v 12=2a ·3L ,v 3、v 2、v 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 、2L 、3L 时的速度,则v 1∶v 2∶v 3=3∶2∶1,选项A 、B 错误;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 1∶t 2∶t 3=(3-2)∶(2-1)∶1,选项C 错误,D 正确.8.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tt tt解析:选C 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则t =2v 0g,物体上升至最大高度的一半处的速度v x2=v 022,则用时间t 1=x2v 0+vx 22,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与上升时间相同,即t 2=t 1,故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t 总=t 1+t 2=2t 1=2xv 0+v 02=2v 01+2gt ,选项C 正确. 9.(多选)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大小为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 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a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 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 .若物体以速度v 0匀速通过AB 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 ,则( )A .v =2v 0 B.1a 1+1a 2=t vC.1a 1-1a 2=12vD.1a 1+1a 2=t 2v解析:选AB 根据题意可知,A 、B 两点间距x =v2t =v 0t ,解得v =2v 0,选项A 正确;由t 1=v a 1,t 2=v a 2,t =t 1+t 2可解得1a 1+1a 2=tv,选项B 正确,C 、D 错误.10. (2018届河南洛阳一模)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34 m B.43 m C.825m D.258m 解析:选D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通过O 、A 之间的距离l 的时间为t ,通过l 1、l 2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2at 2,l +l 1=12a (t +T )2,l +l 1+l 2=12a (t +2T )2,l 2-l 1=aT 2,联立解得l =258m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届南昌调研)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 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求:(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 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解析:(1)由题意可知经过10 s 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1=15 m/s 由速度公式v =v 0+at 得a =v -v 0t =v 1t 1=1.5 m/s 2由位移公式得x 1=12at 12=12×1.5×102 m =75 m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是75 m.(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2=108 km/h =30 m/s 时,由v 22=2ax 2得x 2=v 222a=300 m ,这时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t 2,可根据速度公式得t 2=v 2a =301.5s =20 s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出租车继续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 3为80 s ,通过位移x 3=v 2t 3=30×80 m=2 400 m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x =x 2+x 3=(300+2 400)m =2 700 m.答案:(1)75 m (2)2 700 m12.(2018届乌鲁木齐期末)我国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家庭轿车以30 m/s 内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收费站时,轿车开始减速,至收费站窗口恰好停止,再用10 s 时间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若进入ETC 通道.轿车从某位置开始减速至15 m/s 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5 m 即可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两种情况下,轿车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3 m/s 2.求:(1)轿车从开始减速至通过人工收费通道再加速至30 m/s 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2)两种情况相比较,轿车通过ETC 交费通道所节省的时间. 解析:(1)设车匀减速至停止通过的路程为x 1x 1=v 022a=150 m车匀加速和匀减速通过的路程相等,设通过人工收费通道通过的路程为x 2x 2=2x 1=300 m车匀减速至停止需要的时间为t 1=v 0-0a=10 s 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用时间为t 2=2t 1+10=30 s.(2)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需时间为30 s .此过程总位移为300 m ,通过ETC 通道时,速度由30 m/s 减至15 m/s 所需时间t 3,通过的路程为x 3t 3=v 0-v 1a=5 s路程x 3=v 02-v 122a=112.5 m车以15 m/s 匀速行驶15 m 所用时间t 4=1 s车在x 2=300 m 路程内以30 m/s 匀速行驶的路程x 4和所需时间t 5x 4=x 2-2x 3-15=60 m t 5=x 4v 0=2 sΔt =t 2-2t 3-t 4-t 5=17 s 故通过ETC 的节省的时间为17 s. 答案:(1)30 s (2)17 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训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训练(含解析)

第一章 能力课知识巩固练习1.(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对于减小误差有效的是( )A .选取计数点时,常使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记录点为好B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C .选计数点时,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D .最好用v -t 图像来求加速度 【答案】ACD【解析】选取计数点时,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则实际间隔为0.1 s ,有利于减少误差,故A 正确;实验中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B 错误;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便于减少测量误差,故C 正确;把计算出的速度值和对应的时刻,运用描点法和拟合曲线法作出v -t 图像,计算该图像的斜率来求加速度,可以减少偶然误差,故D 正确.2.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对加速度的测量合理的是( ) A .任意选择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ΔvΔt算出B .根据数据作v -t 图像,取图线上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Δv Δt算出C .测出从第一个点到所选点的距离和时间,用x =12at 2计算D .算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计数点的速度,再用a =ΔvΔt 算出【答案】B【解析】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像,考虑到误差,不可能使所有点都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ΔvΔt 算出加速度,误差小,故A 错误,B 正确;第一个点不一定是出发点,因此对应的速度不一定是零,那么公式x =12at 2不适用,C 错误;算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计数点的速度,再用a =ΔvΔt 算出加速度,若其中一点速度误差较大,则计算不合理,D 错误.3.(2021年葫芦岛模拟)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1)电火花计时器需要接的电源是________. A .8 V 以下直流电源 B .220 V 交流电源 C .8 V 以下交流电源D .220 V 直流电源(2)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________(填编号).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变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⑦停表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3)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4)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 、A 、B 、C 、D 、E 、F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E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B (2)②③⑦【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利用220 V 交流电源工作,B 正确.(2)本实验不必测量质量,不需要天平;电火花计时器利用220 V 交流电源工作,不需要低压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有计时功能,不需要停表,故不需要②③⑦.(3)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小车刚开始运动时打出的点比较密集,可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4)根据逐差法,加速度为a=x C F -x O C9T2=11.99+10.01+7.98-6.02-3.96-2.00×10-22m/s 2=2.00 m/s 2.E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DF 之间的平均速度,v E =11.99+10.01×10-20.2m/s =1.10 m/s .4.在暗室中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 ,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m/s 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 8=_________m/s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解析】(1)后一水滴经过一个频闪间隔运动到前一水滴的位置,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即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水滴仿佛不动.(2)g =h 8,10-h 6,8⎝ ⎛⎭⎪⎫2f 2=43.67-26.39-26.39-13.43⎝ ⎛⎭⎪⎫2302 cm/s 2=9.72 m/s 2,v 8=h 7,92f=,230) cm/s ≈2.27 m/s .(3)存在空气阻力对水滴的运动产生影响,水滴滴落的频率不恒定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综合提升练习5.(2021年贵州名校质检)(1)在下列学生实验中,需要用到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有________(填字母).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C.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D.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在“探究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中段粘上均匀的薄沙纸,沙面朝上,还选用了质量为100 g 的长方体木块、一段较长的棉绳、一盒钩码(单个质量为50 g)、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学生电源和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在木块上加载4个钩码,在棉绳的右端悬挂3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木块,成功打出一条纸带,纸带的局部如图乙所示,大部分点的时刻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已经描绘在图丙里.①根据图乙,请计算0.20 s时刻点的瞬时速度,并将其填入下表中.时刻/s速度/(m·s-1)②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的坐标中描绘出对应的5个点,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出木块运动性质的v-t图像.丙③根据上述图像,说明滑块的运动性质:__.④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所给的条件,可进一步推算出________.A.滑块与薄沙纸间的动摩擦因数B.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C.薄沙纸的长度D.钩码下落的高度【答案】(1)A (2)①0.68 ②见解析图③滑块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加速运动④ABC【解析】(1)需要刻度尺的实验有A、B、C、D, 而需要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为A,则需要用到刻度尺和测力计的实验为A.(2)①0.20 s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4.20-11.48×10-20.04m/s=0.68 m/s.②作出的v-t图像如图所示.③由图线可知,滑块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加速运动.④根据中段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共点力平衡,可求得滑块与薄沙纸间的动摩擦因数;再根据末端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根据匀速运动经过的位移可求得薄沙纸的长度;由于不能确定最后打的点,因此无法确定下落的高度.故A、B、C正确,D错误.。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含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含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含解析)【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下列一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高速公路旁限速牌上的数字是指平均速度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时,可将人造地球卫星视为质点【答案】D考点:物理学基本概念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与bc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B.bc段与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ab段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bc段质点通过的位移为2m【答案】C考点:v-t图线.3.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4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

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4.9s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4m/s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10m/s D.10s内位移可能为-100m【答案】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4.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已知物体在第1s 内的位移为8.0m ,在第3s 内的位移为0.5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 2B .物体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m/s 2C .物体在第0.5s 末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D .物体在第2.5s 末速度大小一定为0.5m/s.【答案】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x at ∆=,由题意知2312x x at -=解得a=3.75 m/s 2,如果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汽车匀速行驶, 由甲地到乙地时速率为v 1, 由乙地返回甲地时速率v 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率是: ( )A .v v 122+B .v v v v 1212+C .v v v v 1212+D .21212v v v v + 【答案】D考点: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为甲、乙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 (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1s mB.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2/s mC. 运动到甲、乙速度相同时,甲、乙的位移均为50mD. 甲、乙沿同向运动,乙开始运动时间比甲晚5s【答案】C也正确,据题意应该选择C 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直线运动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 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一定相等,选项A错误;质点
不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选项B错误;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但是速度是指平均速度在时间趋近于零时的极限值,选项C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 B 空中加油时两飞机保持相对静止,以“歼-10”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本题选B。

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C.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
D.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答案 B 匀速行驶的列车,加速度为0,A项错误;由a=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相同,B 项正确;加速度不变(不为零)时,速度均匀地变化,故C项错误;如果加速度逐渐增加但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将做减速运动,故D项错误。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2 s内的位移是10 m
B.前3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4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 m/s
答案 C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式可知,该质点的初速度v0=3 m/s,加速度a=4 m/s2,所以第2 s内的位移s2=(3×2+2×22) m-(3×1+2×12) m=9 m,A项错误;前 3 s 内的位移x=(3×3+2×32)m=27 m,
前3 s内的平均速度= m/s=9 m/s,B项错误;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Δx=aT2=4×12 m=4 m,C项正确;任意1 s内速度增量Δv=at=4 m/s,D项错误。

5.小球每隔0.2 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 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 m/s2)(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答案 C 小球在抛出点上方运动的时间t== s=1.2 s。

因每隔0.2 s在抛出点抛出一个小球,
因此第一个小球在1.2 s 的时间内能遇上n=-1=5个小球,故选项C正确。

6.火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答案 C 由Δx=-aT2知a=-2 m/s2,在第1 s内,由x1=v0t1+a得v0=10 m/s,汽车减速时间t=-=5 s,
则 6 s 内的位移应为运动 5 s 内的位移,x=·t=25 m,C正确。

7.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前2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3秒末物体速度为6 m/s
C.前5秒物体的位移为30 m
D.5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答案 B 前2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错误;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可计算出前5秒
物体的位移为:x=(2+5)×6 m=21 m,所以C、D选项均错误。

由图可直接读出3 s末物体的速度为6 m/s,B 正确。

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 AB=BC=CD=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2t B=t C=2t D/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 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v C=v E-v D
答案 D 由-=2ax及v0=0得v B∶v C∶v D∶v E=1∶∶∶2,即A正确。

由x=at2得t=,则t B=,t C=,t D=,t E=,由此可知B正确。

由=得 t AB=t BE,即物体经过B点的时刻
为整个过程的中间时刻,故=v B,C正确。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时间相等(而不是位移相等),则速度增量相等,故D错误。

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答案 C 质点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照相机照相时,闪光时间间隔都相同,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通过的位移为x1,第二次、第三次闪光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为x2,第三、四次闪光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为x3,则有x3-x2=x2-x1,所以x2=5 m。

由于不知道闪光的周期,无法求初速度、第1次闪光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故只有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0.(12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
②小车在B点的速度v B= m/s,CE间的平均速度= 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答案①0.1②0.250.45 ③1.0
解析①由题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5× s=0.1 s
②v B=== m/s=0.25 m/s
== m/s=0.45 m/s
③由Δx=aT2知
a=
=×10-2 m/s2
=1.0 m/s2
11.(17分)如图1所示,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 位置,如图2所示。

已知x AB=5 km,x BC=10 km。

问:
(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直升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1)100 m/s (2)1 m/s2
答案(1)设BC段直升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运动的时间为t2。

在AB段直升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度的大小为a。

对AB段,由平均速度公式得到:
(v+0)/2=x AB/t1①
对BC段,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
v=x BC/t2②
根据直升机10时56分40秒由A出发,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得:
t1+t2=200 s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v=100 m/s
(2)在AB段,由运动学公式-=2ax得:
a==1 m/s2
12.(17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 m/s,B车在后,速度v 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 才能停下来。

求:
(1)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度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 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答案见解析
解析(1)B车刹车至停下来的过程中,由v2-=2a B x
解得a B=-=-2.5 m/s2
画出A、B两列火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计算出两列火车速度相等时的位移分别为:
x A=10×8 m=80 m
x B=×8 m=160 m
因x B>x0+x A=155 m,故两车会相撞。

(2)设A车加速度为a A时两车恰不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 B+a B t=v A+a A(t-Δt) 此时B车的位移x B'=v B t+a B t2
A车的位移x A'=v A t+a A(t-Δt)2
为使两车不相撞,两车的位移关系满足x B'≤x0+x A'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A'≥0.83 m/s2
即A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83 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