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处处伤离黍,旧燕飞飞觅画梁——论朱中楣诗词中的“家国之思”

合集下载

《黄钟·人月圆》(倪瓒)译文赏析

《黄钟·人月圆》(倪瓒)译文赏析

《黄钟·人月圆》(倪瓒)译文赏析
黄钟·人月圆
倪瓒
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
黄钟·人月圆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一],鹧鸪啼处[二],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齐木苍苔[三]。

当时月明,依依素影[四],何处飞来?
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

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限消魂。

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

闲身空老,孤篷听雨,灯火江村。

注释
[一]越王台:当是越王勾践所筑的台榭。

[二]鹧鸪啼处:朱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遮鸪飞。

」这里用其意,而以「东风草绿,残照花开」,烘托其荒凉的景象。

[三]青山故国「二句:故国已成青山,乔木已长苍苔,极力形容其荒凉寂寞的景象。

[四]素影:指明月。

旧式诗词中的兴亡意象

旧式诗词中的兴亡意象

旧式诗词中的兴亡意象作者:周宇清来源:《寻根》2019年第03期中国历史上留有大量的兴亡感怀诗,时势变迁后,再次释读这些从细腻的心灵深处吟哦而出的诗句,品味这些动人诗篇中营造的意象,追溯我们民族曾经走过的岁月,仍可以窥见其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生存图景,可以知晓我们民族曾经的辉煌与哀愁。

由自身情境发出联想的诗篇最早可追溯到《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西周灭亡后,周大夫路过旧都镐京,旧时宫殿已成废墟,禾黍遍地,荒草萋萋,悲从中来,作下这首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情不能禁,發出悲鸣:“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流露的只是一个臣子的亡国悲情,而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的哀鸣则痛彻心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浪淘沙》)由原来万乘之尊的皇帝沦为万劫不复的阶下囚,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曲《虞美人》,凄美中浸透哀悯,打动过多少忧伤的心灵,这种锥心刺骨的痛是身外之人难以真切体味的。

没有千年不变的江山,“谁家兴废谁成败”(宋方壶:《山坡羊·道情》),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盈虚消长的底蕴却令人回味。

晚唐诗人章碣的《焚书坑》堪称经典:“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凭借崤函之固、秦军之勇,似乎可以圆了始皇帝的万世帝业梦,然而统治者的暴政最终走向了愿望的反面,秦二世而亡。

用暴烈的手段终究禁锢不了人们的思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灭秦的并不是那些议论时政的儒生,而是“不读书”的刘邦和项羽。

与这首诗相媲美的是唐末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强盛但短暂的王朝,与历史上许多渐进衰亡的王朝不同,它们都是在其缔造者手中臻于鼎盛忽而崩摧的,它们灭亡的相似点都是统治者的苛政与滥用民力。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言】《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宋)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

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忽惊春到小桃枝”中的“惊”字如果换成“见”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4分)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4分)5、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此词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3、(1)不好。

“惊”字与句首“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还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

“见”字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4、(2)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快乐,反衬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浓重的爱国之思。

示例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快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令人悲伤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

(手法1分,分析3分,写出一种即可)二1.“分明一觉华胥梦”是本词的“词眼”。

由此看到词人情感变化。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上阕前三句主要写悲,下阕则转写欢乐,结尾又由乐转为更悲(2分)。

上阕末句“记得┅┅”过度,引起对比性回忆,便有了下阕开头的“花弄影,月流辉”和“五云飞”的欢乐之高潮(2分),结尾二句是诗人情感又乐跌入更加悲怆的深渊(2分)。

全词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攫住读者的心灵。

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

(2分)(以上四个得分点,每一点2分,答对任意三个即可得满分。

)【答案】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

(3分)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

古诗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翻译赏析

古诗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翻译赏析

古诗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翻译赏析
《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作者为唐朝诗人毛熙震。

其古诗全文如下: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支无力上秋千,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前言】《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是唐末五代词人毛熙震的词作。

全词上片三十字,下片二十八字,描写美人春思的情状。

【注释】①金鸭句——金鸭香炉内沉香烟已熄灭。

②玉箸——晶莹的泪行。

【翻译】无。

【赏析】这首词上片由“梁燕双飞”兴起,而抒“寂寥”、“孤眠”、“想君怜”之情。

下片承上写女主人公愁损容颜、泪湿香钿的春思情态,并以“花谢”、“艳阳天”的迟暮之感,加强了春思的感受。

结尾一语,形情并茂,蕴藉有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处处无家处处家

处处无家处处家

处处无家处处家
张莹
【期刊名称】《世界汽车》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当我们不能负担城市的喧嚣,便总有种想要逃离的欲望,然而在城市安居乐业久了.一旦出游.总难免希望处处是家.道道方便。

所谓颠沛流离、孤帆远影.那种苦行僧式的经历都与逃离的精神相去甚远。

我们理想中的交通工具.要拥有能充分舒展的空间.家一样的舒适和方便,充足的食品供应.无论必需品、奢侈品……只要我们想带的.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张莹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72.88
【相关文献】
1.荒城处处伤离黍,旧燕飞飞觅画梁——论朱中楣诗词中的“家国之思” [J], 曹月
2.建设建材是一家整体优化才是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建筑业处处长李德全访谈录 [J], 宋小瑛
3.青山周平:处处无家处处家 [J], 周甜
4.文心岁月一样长生活处处皆文章\r——与散文家王本道的对话 [J], 林喦;王本道
5.何以为家,处处乡关处处情
——评王安忆小说《乡关处处》 [J], 郑思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诗祝英台近·晚春翻译赏析

古诗祝英台近·晚春翻译赏析

古诗祝英台近·晚春翻译赏析《祝英台近·晚春》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全文如下: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前言】《祝英台近·晚春》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如果我们联系辛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一生的经历来看,这首词很可能寄托了作者由于祖国长期遭受分裂、不得统一而引起的悲痛。

【注释】①宝钗分:古代男女分别,有分钗赠别的习俗,即夫妇离别之意,南宋犹盛此风。

钗:女子头饰物。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杜牧《送人》:“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

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晋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之处。

《六朝事迹编类》卷五《图经》云:“(桃叶渡)在(江宁)县南一里秦淮口。

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

”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新修南昌府志》卷三:“南浦,在郡城广润门外。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以南浦为送别之处。

④断肠:多用以形容悲伤到极点,飞红:飘落的花瓣。

⑤鬓边觑:觑为细看,斜视之意。

斜视鬓边所插之花。

⑥把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占卜丈夫归来的日期。

⑦簪:作动词用,意思是戴簪。

⑧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⑨“是他”三句:是思妇梦中语。

赵德庄《鹊桥仙》(来时夹道):“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

”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翻译】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

我怕登上层层的高楼,十天里有九天风号雨骤。

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悲愁,风雨摧花却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鸢儿将啼声罢休?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

朱中楣——明宗室女诗人的淡泊情怀!

朱中楣——明宗室女诗人的淡泊情怀!

朱中楣——明宗室女诗人的淡泊情怀!本文导读:诗句中透露着清新和舒朗的氛围,细雨洗尽纤尘,荷叶连绵不绝,上面荡漾着露珠一样的雨滴。

翠绿的柳叶,蝉噪渐弱。

作者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抚琴填词,好似到了秋天一样清朗怡人。

身为女诗人,难得能脱离春闺秋怨的主题,写出如此明丽动人的诗行,字里行间透露了自己高洁、恬淡的心性。

朱中楣,字懿则,一字远山,江西南昌人。

她有着非比寻常的显赫出身。

她是明宗室辅国中尉议汶次女,吉水少司马李元鼎的夫人,礼部尚书李振裕的母亲。

李振裕《显妣朱淑人行述》中记载:“淑人生于天启壬戌(1622)年五月初二子时,殁于今康熙壬子(1672)年二月十九日未时,年仅五十有一岁。

”朱中楣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社会动荡的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本身又是明朝宗室的眷属,一生患难频仍,升沉不定。

朱中楣的少年时代是快乐的,与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一样,无忧无虑。

后嫁得一个如意郎君,生活幸福美满。

三十二岁(1653)以后是偕隐归里的淡泊余生。

期间她经历了太多的“风浪波涛,云烟变幻”然“虽处万变而不失其常”,这与她不凡的性情与识见密切相关。

公元1670年丈夫十月李元鼎去世,夫亡后,她伤痛不已,遂于两年后即壬子年(1672)二月卒于家。

作为明朝宗室,朱中楣一方面经历了鼎革的沧桑,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丈夫另仕新朝的无奈与悲哀。

而身为贰臣的日子并不好过,宦海的波澜、人事的诡谲尤其让她为丈夫的安危而终日伤神,心力交瘁。

如《长相思·思归》:忆家山,盼家山,世乱纷纷求退难。

罗衣泪染斑。

昔为官,又为官,甚日归兮把钓竿。

空看枫叶丹。

身为女子,在当时的时代亦无可作为。

她惟一可以选择的,只是退隐林下,在相对平静的生活中尽可能地远离尘世中难以面对的风波与巨变,以看似闲散优游的日子来沉默地掩饰或渐渐淡去曾经的创伤与隐痛。

她在题为《孟冬感怀》的诗中却展露无遗:为客他乡已六年,几经沧海变桑田。

清霜凛凛凋残叶,澹月溶溶罩晚烟。

怨逐漏声悲汉阙,愁随梦影到吴川。

读书随笔 《黍离》:家国不再的咏叹调

读书随笔 《黍离》:家国不再的咏叹调

读书随笔《黍离》:家国不再的咏叹调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黍离之悲”,渐渐迁移成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转化成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幻化成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实际上,这一家国之恨的源头恰在《诗经》的《黍离》。

《黍离》是一首真正的家国不再的咏叹调。

全诗三个小节,小节于小节之间的只有三个字是不同。

“苗”长而为“穗”,“穗”结而为“实”,时间在推移,庄稼在生长,而家国复兴无望。

正因为如此,才从“中心摇摇”到“中心如醉”,再到“中心如噎”。

诗人看到故国的宗庙宫室之上,长满禾黍。

眼见着从小苗到结穗,再到成熟。

家国不再的伤悲渐次泛上心头,从开始的伤心到步履摇晃,到心神飘摇,人如醉酒,再到情绪不能自已、泣噎不成声。

家国恨不能报的愤懑,溢于言表。

这首诗的妙处恰在于三个变字的递进,使得整个小节都水涨船高,情绪越来越高涨、直至愤懑到无以言表的程度。

(宗庙宫室上)稻黍一行行,谷苗也在长。

行远步履重,内心摇摇晃。

知道我的人啊,说我是内心忧愁所致,不知道我的人啊,说我还有什么可贪求。

苍天啊,站在这个境地里的我算是什么人啊?(宗庙宫室上)稻黍一行行,谷穗也在长。

行远步履重,步履随心荡。

知道我的人啊,说我是内心忧愁所致,不知道我的人啊,说我还有什么好贪求。

苍天啊,还站在这个境地里无可如何的我算是什么人啊?(宗庙宫室上)稻黍一行行,谷穗收在望。

行远步履重,内心多彷徨。

知道我的人啊,说我是内心忧愁所致,不知道我的人啊,说我还有什么去贪求。

苍天啊,还站在这个境地里,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我,这算是什么人啊?《黍离》在归类上属于王风。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1原文:湖山经醉惯。

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诗词赏析:吴文英在杭州居时曾纳一妾,能歌善舞,相爱甚深,不幸别后不久去世。

这首词为重过旧居时的悼亡之作,是悼念其杭州亡妾的。

上片描写重游旧地的所见的凋零景象,下片追忆往昔生活的欢乐幸福,在对比中抒发感时伤世之哀悼,突出感伤失落的情怀。

开头三句从分别时写起,联系今昔。

陈绚《海绡说词》云:过故居,思故国也。

读罢此词,即可见作者别时的酒痕啼痕依稀还在,当年悲欢离合种种情事的痕迹犹在。

以下又缘情布景,“又客长安”三句词极沉痛深婉,委婉地表现出昔日爱姬对作者的体贴温存,及词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紫曲”以下写重访旧居的经过和深慨。

既写出物是人非之感,也婉转地写出时代之衰乱。

尾句用双燕反衬词人之孤独,又引出下片对往昔双宿双飞幸福生活之回忆。

“绣屋”三句一写室内,一写夜晚,无时无地不欢乐。

最后几句折到眼前。

以景写情。

作者带着满襟泪痕,满眼泪花,满心酸楚在夕阳中告别旧居。

情境俱现,余味悠长。

此词有两条抒情线索:一条是词人的.私情,即忆姬这情;另一条是表现当时国人的公愤,即亡国之惧。

把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对国家盛衰存亡的关心结合起来,正是这首词的特色。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赏析2《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吴文英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沉,花未减红颜先变。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原文_翻译及赏析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原文_翻译及赏析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原文_翻译及赏析古柳迷烟,荒苔掩石,徘徊重认红桥。

锦壁珠帘,空怜野草萧萧。

萤飞鬼唱黄昏后,想当时、灯人笙萧。

剩年年,细雨香泥,燕子寻巢。

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娇娆。

家国飘零,泪痕都化寒潮。

美人纨扇归何处?任桃花、开遍江皋。

更伤心,朔雪胡尘,尚话前朝。

zs笺曰:楼为明末名妓李香君所居,在南京城南秦淮何上,故词中颇及桃花扇传奇事。

——现代·沈祖棻《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古柳迷烟,荒苔掩石,徘徊重认红桥。

锦壁珠帘,空怜野草萧萧。

萤飞鬼唱黄昏后,想当时、灯人笙萧。

剩年年,细雨香泥,燕子寻巢。

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娇娆。

家国飘零,泪痕都化寒潮。

美人纨扇归何处?任桃花、开遍江皋。

更伤心,朔雪胡尘,尚话前朝。

zs笺曰:楼为明末名妓李香君所居,在南京城南秦淮何上,故词中颇及桃花扇传奇事。

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

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清代·冷士嵋《哭文与也》哭文与也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

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照海惊烽,早处处空城,寒角吹遍。

转尽车尘,才得间关重见。

杯酒待换悲凉,可奈旧狂都减。

未凭高客意先倦,凄绝故园心眼。

夜窗秋雨灯重翦。

有离人、泪珠千点。

伤心更作天涯别,回首巴山远。

愁寄一叶怨题,写不尽、吟边万感。

剩断魂夜夜,分付与,寒潮管。

——现代·沈祖棻《玲珑四犯寄怀素秋用清真体》玲珑四犯寄怀素秋用清真体现代沈祖棻展开阅读全文∨ 照海惊烽,早处处空城,寒角吹遍。

转尽车尘,才得间关重见。

杯酒待换悲凉,可奈旧狂都减。

未凭高客意先倦,凄绝故园心眼。

夜窗秋雨灯重翦。

有离人、泪珠千点。

伤心更作天涯别,回首巴山远。

愁寄一叶怨题,写不尽、吟边万感。

剩断魂夜夜,分付与,寒潮管。

▲窈窕春山路不迷,桃花到处锦浮溪。

行来半日无人迹,惟有深林一鸟啼。

——未知·程显爵《黄山》黄山窈窕春山路不迷,桃花到处锦浮溪。

宋词: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译文赏析这是一首感旧伤怀词,萍踪浪迹的词人吴梦窗一日路过都城临安,来到当年曾栖息过的住处看望,但见荒草填门,井垣颓败,不禁感触纷纭,情不自胜,于是吟成此词,以抒襟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宋词: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原文译文赏析。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宋代:吴文英湖山经醉惯。

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译文】那湖光山色仿佛也看惯了我的醉熏熏的嘴脸,满身都是啼痛酒迹,渍污了我的春衫。

我再一次来到京都临安客居,想到残破污浊的衣服,再也无人缝补洗涮,不免感到哀伤。

热闹的街头巷陌门径一早已经荒芜了,我沿着残破的断瓦残垣,看到的是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荒草野蔓。

东邻的屋里传来燕语呢喃,那是一对曾在朱门大院居住过的双燕。

我知道人间的欢乐是非常短暂的,仿佛一场短短的春梦很快就梦醒了。

只可惜当年,美好的梦竟然是那样的短暂。

在锦绣的帷幄中弹奏秦筝,依傍着海棠花缠绵缱绻,在深夜里歌舞盛宴。

到现在那欢乐的歌舞早已经渺无踪迹,虽然花儿的颜色还没有褪减,但是人的红颜早已改变。

我站立在河桥上不想离去,斜阳下,辛酸的泪水早已经溢满了我的两只眼睛。

【赏析】这是一首感旧伤怀词,萍踪浪迹的词人吴梦窗一日路过都城临安(今杭州),来到当年曾栖息过的住处看望,但见荒草填门,井垣颓败,不禁感触纷纭,情不自胜,于是吟成此词,以抒襟怀。

上阕着重描写故居现时的荒凉景象。

开头三句交代自己自离开故居之后这许多年来的飘零生涯:“湖山经醉惯。

”寥寥五字便作了一个形象的概括。

“湖山”表现浪迹江湖;“醉”意味着借酒浇愁,生不得意;而“惯”则表示这样的生活已习以为常,成为习惯。

三月李云飞的赏析

三月李云飞的赏析

三月李云飞的赏析三月韩偓〔唐代〕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译文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

三月三踏青过后,直到清明前三月里的这段日子,正是四季里最美好的时节,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

当此之时,遥远的吴地,江流入海,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惹人肠断。

新愁旧恨萦绕心头,自知无法消除,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

赏析整首诗由春天短暂的三月写到人生的少年,又寄寓着家国灭亡的哀痛。

春天的三月快的让人无奈,少年的大好光阴逝去让人无奈,国家变迁更让人无奈。

这首诗倾注着诗人对国家的眷恋,环境的变化往往会让诗人的诗作风格有着质的改变,和李煜一样,社会动荡、王室颠覆给予韩偓诗歌创作以重大影响。

他的诗常有以不写而写来传达窈妙之情,一句“一去不回唯少年”,无伤而让人感伤;一句“新愁旧恨真无奈”,不明言其愁,而愁己不言而喻。

李云飞个人赏析李云飞弃医从艺,是个天才书画家!艺术家总是一些异类,他们身上有一种神秘的特质,从远处看,绚丽夺目,缤纷斑斓,造成了他们作品非同凡响的品质。

但赋予他们作品奇异的精神元素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精神的歧义。

艺术家是天生的。

因为,在他们精神中有一种普通人不具备的素质(我选择怎样的字眼好呢):疯狂、迷幻、极度的忧郁或痛苦、不能控制的激情、专注于自我、幽闭或狂躁等等。

翻开一部艺术史,令人伤心地看到,那些一流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都感到自己处在一种精神崩溃的边缘;有的则直接走向精神崩溃的深渊。

精神分析家们从中可以找到丰富的个案进行研究,并毫无困难地宣称,心理的异常正是造成他们作品非凡的根源。

《金陵驿》赏析

《金陵驿》赏析

《金陵驿》赏析
《金陵驿》赏析
《金陵驿》
年代:宋作者: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而自己也像那天边漂浮的孤云,不知归宿在哪里。

面对南宋朝廷如夕阳般的沉沦,诗人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感慨极深。

接着,他又以「满地芦花」和「旧家燕子」表达了家国沧桑之感。

自己同秋天的芦花一样随风飘零,一片浩劫之后,旧家燕子将飞往何处呢?诗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义和望帝死后化杜鹃的神话,表示现在我虽被迫离开故乡,绝无生还的希望,但即使死了,我也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飞回江南。

诗人这种心志,可谓哀苦之至,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同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更是感动了后世许多人。

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这首诗是代表作之一。

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沉挚悲壮,柔惋含蓄但又淋漓尽致。

这种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值得珍视。

白居易《西楼》诗词注释与评析

白居易《西楼》诗词注释与评析

白居易《西楼》诗词注释与评析
西楼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注释】
危楼:高楼。

泬寥:空旷清朗。

陈蔡:陈州、蔡州,今河南淮阳、汝南。

元和年间,淮西吴元济叛乱,朝廷派兵,于陈、蔡一带转战三年,方始平定。

【评析】
“小郡”“大江”,“危楼”“夕照”,一片冷峭凄清。

诗人先声夺人,起句突兀,意境冷寂,奠定全诗基调。

颔联写西楼远眺,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并由此联想到故乡。

思乡却不得传书,原因何在?从而逗出尾联,以战乱作结,将情感升华至家国之思,戛然而止。

此诗与杜甫《登岳阳楼》在结构和情感走向上颇为近似,在意境和风格上却有所不同:杜诗悲壮,白诗悲戚;杜诗雄浑,白诗绵渺;杜诗开阔,白诗深沉。

这不但是二人之间的差异,也跟盛唐与中唐的差异有关。

内宴奉诏作全诗赏析_关于《铜雀妓》的全诗赏析

内宴奉诏作全诗赏析_关于《铜雀妓》的全诗赏析

内宴奉诏作全诗赏析_关于《铜雀妓》的全诗赏析铜雀妓何逊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

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

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赏析《铜雀妓》的体裁是五言古诗,作者是南朝梁的何逊。

此诗用了多个对比,以秋景为背景,与乐声结合在一起,一股凄凉之一油然而起,起笔就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萧瑟的秋景与各种乐声相和,使人感觉分外悲伤。

人皆有一死,无论英雄豪杰,还是乞丐痴儿。

但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历史,支配着许多人命运的雄豪之士,尽管懂得这一点,却比常人更难接受死的事实。

因为他们曾是那样有力量,似乎是无所不能,而顷刻间,一切都化为乌有。

他们于生死之际的留恋、挣扎,也特别令人感慨。

曹操一生,倥偬戎马,横行天下,无所忌避。

临终之际,忽然多愁善感,遗嘱中絮絮叨叨,交代了许多琐碎事,竟不似往日英雄行径。

生前,曹操酷爱音乐,“倡优在侧,常以夕达旦”,又常自作歌辞,令伎女演唱。

此时,他便下令,让伎女们每逢初一、十五,依旧在铜雀台上演奏歌舞,向着他的陵墓。

以曹操的性格,未必相信死后之事,这不过是死前还想抓住什么东西,来逃避对那纯然寂灭的畏惧。

后人有感于此,创作了名为《铜雀妓》(这里的“妓”指以歌舞为业的女子)的乐府歌曲,咏唱这件事。

南朝许多诗人写过此题,何逊这首较为出色。

起笔以秋日风物为背景,衬托乐声,造成凄切的气氛。

在那寒凉的秋风中,落叶萧萧,笛、箫(管乐)和琴、瑟(弦乐)相和而起,竟也是充满寒意,悲哀伤情。

这里,“萧瑟”是主观感受,它由前一句而生,又连贯地笼罩了下一句,使二者混为一体。

“清”则是指音乐的调子高。

这种亢厉的乐声,在曹操生前,自然演奏过很多次。

那时,虽然也有苍凉的感觉,但绝不像现在听来这般凄切。

这里有人的情绪在起作用。

铜雀台上,按曹操的遗命,本来一年四季都有演奏。

这里专写秋天,因为在中国文学中,将秋视为万物销落、令人愁哀的季节,已经成了习惯。

作者利用这一习惯,来求得所需的心理效应。

【诗歌鉴赏】杜牧《屏风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杜牧《屏风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杜牧《屏风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杜牧《屏风绝句》原文电影周?画纤细的腰身,岁月悠长的淡蓝色半针。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杜牧电影绝句的翻译待更新杜牧屏风绝句赏析《屏风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屏风绝句》写画而充分发挥了诗的特长,就是它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诗歌和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和不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直观形式的生动表现是绘画的强项,诗歌的弱项。

因此,“手像柳絮,皮肤像凝固的脂肪,衣领像打印机,牙齿像瓶犀牛,头像飞蛾的眉毛”。

详尽的描述不好;但“微笑与期待”,从动态的书写来看,绘画存在困难;从美的效果写美是诗歌的特色。

周?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

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

杜牧此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银幕周?画纤腰”、“纤腰”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诗意词汇,能给人一种特殊的诗意感受。

它不仅是美的同义词,而且给人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形象感,让人感觉到苗条、丰满、轻盈的美。

事实上,在唐代的绘画和雕塑中,大多数女性都是丰满的,并且有周?绘画美是肥胖的。

如果把“细腰”理解为楚国宫廷风格的细腰,那肯定是愚蠢的;如果坚持按事实把“细腰”改为“肥腰”,只会让人目瞪口呆。

说到“画纤腰”,还没有详细描述。

出乎意料的是,下一句话变成了“老药丸,蓝色,半卖”,?由于时间的侵蚀,画面人物画不再是旧的观点。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笔触,但作者巧妙地避免了对画中人物的正面描述。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

”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

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

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

“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

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临江仙暮春》吕胜己 赏析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临江仙暮春》吕胜己 赏析

【宋词精选】宋词精选《临江仙暮春》吕胜己赏析【宋词精选】宋词精选《临江仙?暮春》吕胜己赏析原文: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谁怜悯这憔悴的春天?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

看到河头雾气缭绕的春波,他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送回船上。

别来此处最萦牵。

南浦雨棚短,柳树稀疏,断桥冒烟。

注释(1)郑红:就是郑岩。

梁姜彦南朝诗作《赤顶柱》:“心何其远,云近有正鸿。

”宋晨亮的《好事近在眼前》说:“懒到云霄深处去问郑弘的消息。

”⑵故园:旧家园;故乡。

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3)空白:模糊的外观;未知的外表。

庄子?偷“我看不见”⑷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介愤而隐于绵山。

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

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

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5)中度酒精:醉酒。

金章华《自然史》第9卷:“人们不懂酒,用汤来治疗,从污渍中治愈。

”⑹见说: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也有听说的意思。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热情:热情。

⑻萦牵:牵挂。

南朝宋鲍照《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萦牵。

”唐黄滔《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

”(9)天篷:指小船。

元代萨杜拉的《第二韵》和《德明的小朋友》:“烟雨中,短篷的进水口在石山前。

”⑽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11)断桥:位于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地相连。

它的名字是从唐朝起的。

还是真名宝藏?这座桥,也被称为断甲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唐章虎的诗《杭州孤山寺》:“断桥,青苔贫瘠涩,院空花深。

”译文作者生活在异国他乡,望着北方的雁和南方的燕子,家乡的消息不知所措,他不禁充满了惆怅。

整个春天我都想念家乡。

人们都很憔悴。

谁在乎呢?因此,在落花季节的寒食之夜,我不得不用酒来倾诉我的悲伤。

【诗歌鉴赏】张继《冯翊西楼》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张继《冯翊西楼》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张继《冯翊西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张继《冯翊西楼》原文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张继《冯翊西楼》翻译
待更新
张继《冯翊西楼》赏析
《冯翊西楼》是唐朝诗人张继的诗词作品之一,张继字懿孙,生卒年不详,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死后,其托孤挚友刘长卿在《哭张员外继》中写道“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

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直接点出张继的故乡是“故园荒岘曲”,即岘山和襄水曲的所在地襄州,今湖北襄阳。

张继流传下的诗词作品很少,
全唐诗
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彩 。

该词 是一首感 和作 品 , 陈素 巷夫人 即徐灿 , 也 是明末 清
初 著 名 女 词 人 。邓 红 梅 《 女性词 史》 称其词 “ 如 月 光 下一 段 如
怨如慕 的箫 音 , 感人 至深 , 发人 白想 , 却 又 使人 难 以阐发 尽
其美感 。” 而 徐 灿 作 品 巾 沉 厚 的 “ 家 国之 思 ” 一 直 为 人 所 称 道 。许 是 受 徐 灿 作 品 巾 的 强 烈 情 感 的触 动 , 朱 中楣 也 终 于 丢 弃 隐 晦 曲折 的 外 壳 , 刻 意 直 白地 吐 露 心 中 情 感 。词 的 上 片 运 用直抒 胸臆 的笔法 , 宣泄 出那满心 炽热 的痛苦 , “ 怨怨怨 , 天 无分 别” 这七 字直击读 者心 头 . 让 我 们 充 分 感 受 到 了词 人 心 中满 溢 的 深 挚 痛 苦 。词 人 沉 积 在 心 巾 的 情 绪 一 下 子 如 排 山 倒海般 袭来 , 词人 找不到 可以化解 愁绪 的方法 , 只 能 被 愁 海
中楣对 故明怀 有很深 的感情 ,宗室倾 覆对 她 的打击 自然要
比常 人 更 为 深 刻 。在 她 的 作 品 巾 时 时 流 露 出对 故 国 逝 去 的 不 舍 与痛 苦 之 情 。如 : 青 春 作 伴 已还 乡, 赢得 新诗 富草 堂。苏 圃漫添湖 水绿 ,
柴 桑 难 问径 花黄
编》 、 《 亦 园嗣响》 、 《 侣和初 集》 等, 收入《 石 园全集》 巾。 清 熊文 举《 侣鸥 阁近集 》 称: “ 豫章有 远 山夫 人者 , 淑德 著于 闺帏 , 诗 词溢 于海 字 。盖班婕 妤 、 左贵嫔 、 谢 道韫 以上之 才 。而迩 来
名媛 卿 阀之所仅 见者 也 。 ” …熊 文 举 认 为 朱 中楣 在 文 学 不 仅 是 同时代 女 性 文人 巾的佼 佼 者 , 而且 与 历朝 才 女 如 “ 班 婕 好、 左 贵嫔 、 谢道 韫 ” 相比, 才 华 也 在 她 们 之 上 。这 虽 然 不 免 有 些 夸 张 溢 美 之 词 ,但 也 可 看 出 时 人 对 其 文 学 才 华 的 看
朱 巾楣 , 字远 山 , 又字懿 则 , 江西庐 陵人 , 生 于 明 天 启 二
“ 处处 ” 饱含深情 , 诗人犹 如那 只不舍故 国的“ 旧燕 ” 还希冀 着
寻找故 国的温 暖 , 然诗 人越是 对故 国不舍 , 其 隐 含 的感 情 越 深 刻 动 人 。末 两 句 因 景 激 情 , 直抒 胸臆 , 抒 发 了 国 破 家 亡 的 凄凉之感 , 读来不禁 令人潸然泪下 。 又如《 满江红 ・ 丁 酉 仲 夏 读 陈素 巷 夫 人 词 感 和 其 一 》 : 乍雨还 晴, 怨怨 怨 、 天 无 分 别 。 更 那堪 . 淮流泾水 , 共 人 悲咽。 佳 节 每 从 愁 里过 , 清 光 又 向云 中 没 。 怪 啼痕 、 欲 续 调 难
古代文学研究
荒 城 处 处 伤 离 黍 ,旧 燕 飞 飞 觅 画 梁
论 朱 中楣 诗 词 中的“ 家国之 思”
曹 月
( 南 京师范大学 ,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9 7 ) 摘 要 :明 末 清 初 女 性 文 人 朱 中楣 因 其 身 世 的 坎 坷 跌 宕 , 不 凡的性情与识见 , 卓 然 特 立 于 一般 女 性 文 人 之 中。 朱 中楣 作 为 明代 宗 室 , 亲 眼看到明代 的灭亡 , 经 历 了 变代 异 姓 的历 史 沧 桑 。 因这特殊的境遇 , “ 家 国之 思 ” 俨 然 成 为 她 诗 词 作 品 中的 重 要 组成部 分 , 其情 感表达哀 大思深 , 颇具 感染力 。 关 键 词 :朱 中楣 宗 室之 女 家 国之 思
切? 举 目关 河 空拭 泪 , 伤 心 杯 酒 空邀 月 。 叹人生 、 如梦许 多般, 皆虚 掷 。
重 。目前学 界对朱 巾楣 的研究 仍 比较 薄弱 , 笔者 不揣谫 陋 。 试通过 具体 的文 本解 读 , 关 注其 作 品 中的“ 家 围之思 ” 的表
达. 剖 析 作 品 巾传 达 出 来 的 思 想 感 情 和 生 命 真 相 , 计 我 们 更 真切 地走 进朱 中楣 , 让 被 历 史 湮 灭 的 女 性 声 音 重 新 焕 发
淹没 。下 片寄情于景 , 因这莫大 的愁 绪 , 悲咽 的心态 , 目之所
及, 皆 是 愁 情 愁 景 。那 迷 乱 的花 影 残 红 , 寒冷 的冰荷 , 被歇置 的瑶琴 , 以及和词 人一样 有着无 限心事 的燕 子 , 都 向我们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 了词人那 哀难 自禁 的痛苦 心境 。“ 举 目关河 空拭泪 , 伤心

“ 家国之思” 的 内容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朱 中 楣 为 明 宗 室 辅 国 巾 尉 之 女 ,系 瑞 吕 王 府 。 因这 特 殊 的 境 遇 , “ 家 国之 思 ” 俨 然 成 为 她 诗 词 作 品 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朱 巾楣 亲 身 经 历 了 明朝 的 灭 亡 , 作 为明朝 宗室后 嗣 , 朱
杯 酒空邀 月” , 举 目关 河 让 人 黯 然 神 伤 , 借酒 浇愁邀 月相伴 ,
荒 城 处 处 伤 离黍 , 旧 燕 飞 飞 觅 画梁 。 家 国 可 堪 寥 落 甚 ,
恰情何地是 沧浪?
— —
可惜无论 心中怎样 痛苦 , 词人难 以割舍 的故 国还是 逝去 了 ,
《 春 日感 怀 》

切空空如也 . 两个“ 空” 字包含着 多少无奈之情 。结句 荡开
成。柔肠绝 。 花 弄影 , 红 残 缬 。冰 荷 覆 , 瑶琴歇 。问梁问燕子 , 共 谁 凄
年( 1 6 2 2 ) 年. 卒 于 清康 熙 十 一 年 ( 1 6 7 2 ) 年, 为 明 末 清 初 著
名 女性文人 , 著有《 随草》 、 《 随草诗余 》 、 《 镜 阁新声 》 、 《 随草 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