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半衰期
常用药物半衰期附表
44~60
赖诺普利
12
溴隐亭
40~50
苯那普利
10
氨氯地平
35~50
福辛普利
12
依那普利
30~35
特拉唑嗪
12
二氮嗪
21~36
多沙唑嗪
20
按碘酮
13天
阿罗洛尔
10
来氟米特
8天
比索洛尔
10~12
拉米夫特
5天
氯沙坦
6~9
硝普钠
7天
药物分类 半衰期(小时)
药物分类 半衰期(小时)
左旋甲状腺素
9天
米氮平
20~40
硝西泮
8~36
利培酮
24
氟哌啶醇
13~35
美沙酮
15
奥氮平
33
苯丙胺
7~14
乙琥胺
50~60
格列苯脲
10
地高辛
32~48
萘普生
12~14
甲地高辛
60
美洛昔康
20
洋地黄毒苷
120~200
塞来昔布
11
氮磺丙脲
25~42
罗非昔布
17
别嘌醇
14~28
吲达帕胺
14~18
氟尿嘧啶
20
非洛地平
11~16
锂盐
14~24
甲丙氨酯
5~16
阿奇霉素
35~48
苯妥英钠
22
氟康唑
30
卡马西平
12~17
伊曲康唑
20~30
扑米酮
10
利巴韦林
36
丙戊酸钠
7~10
磺胺甲基异恶唑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的速度,表示了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它是决定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
为什么有的药一日服3到4次,而有的药一日只需服1到2次呢?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最终结果是单位时间内药物的消除量随血液浓度而变化,血液的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量就越大。
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进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间隔时间给药是必要的。
临床上,可适当根据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给药时间。
按半衰期的长短,常用药物分为四类。
欲使超快消除类药物(半衰期≤1小时)在血浆中维持某一合适浓度,给药次数就得较其它类药物频繁些,但治疗指数大的药物可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为保证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无论超快或快速消除类(半衰期=1小时~ 4小时),都以静脉滴注为宜,如氨苄青霉素半衰期为1.O小时~1.5小时,因此可以持续滴注。
中等消除类(半衰期=4小时~8/小时)可取半衰期的长短作为给药间隔,如磺胺异恶唑半衰期为6.O小时,因此每隔6小时一次,即一日4次给药;又如灭滴灵的半衰期为6小时~11.5小时,因此给药每天3次。
消除慢(半衰期=8 小时~12小时)的药物,如抗癫痫药扑痫酮半衰期为8士4.8,因此一日2~3次给药为宜;美西律半衰期是1O 小时~2O小时,因此每天给药2次。
还有极慢消除类(半衰期为>24小时)可按每天给药一次。
因为在给药间隔期间内,这类药物浓度的波动幅度决不会像快速消除类药物引起的幅度大,如磺胺甲基嘧啶半衰期为15.O 小时~45.O小时,因此一日只给药一次。
稳态血浓度是指多次定时定量规律服药后,药物的吸收量与排泄量接近相等时的血浓度。
药物达到这个稳态浓度的时间一般大约是该药的5个半衰期。
化学反应中的半衰期
化学反应中的半衰期化学反应中的半衰期是指反应物质数量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放射性衰变、化学反应速率以及药物代谢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半衰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1. 半衰期的定义半衰期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质数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对于一级反应(一种反应物转变为产物),半衰期是恒定的。
而对于高阶反应,半衰期可能与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相关。
2. 计算半衰期计算半衰期的方法取决于反应的级数。
对于一级反应,半衰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1/2 = 0.693 / k其中,t1/2代表半衰期,k代表反应速率常数。
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对于二级反应,半衰期的计算公式为:t1/2 = 1 / (k[A]0)其中,[A]0代表初始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
3. 半衰期的应用3.1 放射性衰变半衰期被广泛应用于描述放射性衰变的速率。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其活度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不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同的半衰期,在核能的应用、放射性医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3.2 化学反应速率半衰期可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速率常数成反比,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半衰期来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
了解反应速率对于优化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理解自然界中的化学变化非常重要。
3.3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分解、消除的过程。
半衰期被用于描述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
药物的半衰期越长,其对病患的作用时间越长。
了解药物的半衰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用药剂量和频率,以确保药物达到理想的疗效。
4. 结论半衰期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描述反应物质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通过计算半衰期,我们可以了解放射性衰变、化学反应速率以及药物代谢等的特性。
半衰期在核能、医学、工业和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研究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药物半衰期 附表最新版本
8
头孢匹罗
1.7~2.3
阿米洛利
6
头孢哌酮
2.3
茶碱
4~7
链霉素
2.5
卡铂
2.6~5.9
卡那霉素
2
替加氟
5
庆大霉素
2
格列波脲
8
阿米卡星
2~2.5
格列美脲
5~8
依替米星
1.5
二甲双胍
1.7~4.5
西索米星
1.8~2.2
甲苯磺丁脲
6~9
奈替米星
2.5
慢速消除类(t1/2≤8~24小时)
妥布霉素
格鲁米特
5~22
超慢速消除类(t1/2>24小时)
锂盐
14~24
甲丙氨酯
5~16
阿奇霉素
35~48
苯妥英钠22氟Fra bibliotek唑30
卡马西平
12~17
伊曲康唑
20~30
扑米酮
10
利巴韦林
36
丙戊酸钠
7~10
磺胺甲基异恶唑
15~45
氟哌啶醇
21
苯巴比妥
50
舒必利
8
异戊巴比妥
14~40
帕罗西汀
24
氯丙嗪
30
阿普唑仑
1
纳洛酮
1.5
异丙酚
0.16
尼美舒利
2~3
尿激酶
0.25
氯按酮
2~3
呋塞米
0.50
丙磺舒
3~8
阿曲庫铵
0.33
氨茶碱
3~9
胰岛素
0.10
华法林
2
可的松
0.5
什么是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的注意事项_0
什么是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的注意事项篇一: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蔡明虹谈恒山李金恒药物半衰期(t1/2)有称生物半衰期与生物半效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一房室模型)、t1/2(二房室模型)t1/2(三房室模型)来表示。
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地位,其越来越被临床医师认识、接纳、重视。
1通过消除相半衰期可预知体内药物的变化轨迹1.1一次性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5个t1/2(指消除相半衰期以下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已消除95%,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消除,没有特殊病理,生理等因素造成t1/2的明显改变的话,就没有监测血药浓度的必要,如氨茶碱停药3d[t1/2(8±12h)],地高辛停药10d[t1/2(36~51)h]。
若患者停药时间小于5个半衰期突然发病,此时加用静脉负荷用药需注意用量,用药速度不易过快,否则非常容易引起药物的中毒。
1.2连续用药达7个消除相t1/2,血药浓度可达99%稳态。
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这时监测血药浓度,对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最具有价值。
医、药工作者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给患者调整一个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如某患者服氨茶碱0.1g,1次/8h,共3d后测得茶碱血浓度为6ug/ml,患者肝、肾功能稳定,无增减用药的话,即可改用药方案为氨茶碱0.2g,1次8h。
若患者病情严重,多脏器衰竭,药物品种用的较多,其中不乏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最好在用药2~3个t1/2时即监测血药浓度,如此时血药浓度已达治疗范围,说明患者t1/2较长,用药量偏大,需立即减量应用,否则稳态时会造成药物中毒。
等到药物达稳态时再复测一次血药浓度,同时,测肝、肾功能,这样可使医药工作者心中有数。
如患者病情不稳定,特别是肝、肾、心脏等功能变化较大,此时患者药物半衰期往往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随时监测血药浓度,方可保证用药方案的准确性。
试论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试论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药物的半衰期又称为药效减半期,一般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减半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反应药物在体内转化、排泄的速度,代表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的关系,主要决定给药剂量和次数,药物半衰期长的则表示该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慢,给药时间则间隔长些,转化排泄快的药物,则给药时间间隔短些。
如药物的半衰期长,给药时间间隔短,剂量大,则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如药物的半衰期短,给药时间间隔长,剂量小,则会由于体内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掌握没种药物对半衰期,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标签:药物半衰期;合理用药通过药物半衰期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患者在用药超过5个半衰期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95%了,即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基本消除,药物半衰期在没有受到其他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不需要监测患者血药浓度,患者突然发病时,可根据正常用量给药;如患者在用药后少于5个半衰期,患者突然发病的话,则要注意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给药剂量要小于正常量,避免药物的积蓄引起中毒[1]。
患者连续用药达7个半衰期,体内的药物基本消除,血药浓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此时,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可帮助医务人员给患者调整理想的用药方案,此时的血药浓度检测具有较大的意义[2]。
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用药种类比较多,则会产生相互作用,最佳监测血药浓度为3个半衰期,此时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则说明药物半衰期比较长,用药量偏大,需要立即减少用药量,否则导致患者药物中毒。
到患者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再对患者进行监测,同时对患者的心肾功能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给患者安全用药。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方案药物的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给药息息相关,当疾病被确诊后,医生必须正确的选择药物,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案,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新理论的不断发展,为确定正确的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也提高了临床用药水平。
但是,药物的半衰期却被忽视了,例如庆大霉素的半衰期是1.5个小时,临床却让患者1天服药2次,1次8万U肌注,这样药物在体内消除的较快,血药浓度较低,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磺胺类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为9小时,医务人员却按常规量给药3次/日,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蓄积,出现不良反应,对肾脏造成伤害。
药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药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以下哪个药物的半衰期最长?A. 阿司匹林B. 地西泮C. 布洛芬D. 阿莫西林答案:B2. 以下哪个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四环素B. 青霉素C. 甲硝唑D. 红霉素答案:B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副作用B. 毒性作用C. 过敏反应D. 治疗效果答案:D二、多选题4. 药师在审核处方时需要关注以下哪些方面?A. 药物剂量是否合理B. 药物是否过期C. 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D. 处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疗效?A. 药物的剂量B. 患者的年龄C. 患者的性别D. 患者的体重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所有药物都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答案:正确7. 药师可以随意更改处方中的药物剂量。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请简述药师在药品管理中的职责。
答案:药师在药品管理中的职责主要包括: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审核处方的合理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参与药品的采购、储存和分发,以及进行药品信息的咨询和教育。
9. 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药效的增强或减弱,也可以是不良反应的增加。
例如,抗凝血药物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五、案例分析题10. 患者,男性,65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正在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最近因感冒发烧,医生开了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
请问药师在审核此处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药师在审核此处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需要确认抗生素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针对患者感冒发烧的病因;其次,要检查解热镇痛药是否与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再次,要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因为这些功能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最后,要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可能的副作用。
试分析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试分析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一、概括药物半衰期是指在生物体内,药物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的50所需的时间。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密切相关,因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药物半衰期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试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1. 介绍药物半衰期的概念和作用;药物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经历生物转化或排出体外的一个过程。
它是指在药物治疗结束后,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50所需的时间。
药物半衰期对于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规律,从而制定更合适的用药方案。
首先了解药物半衰期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的疗效,不同药物的半衰期长短不同,有些药物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疗效,而有些药物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疗效。
通过比较不同药物的半衰期,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药物半衰期对于监测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浓度变化也非常重要。
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癌症等严重疾病时,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药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监测药物浓度的变化来判断药物是否达到治疗目标,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药物半衰期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药物在体内的持续时间,从而为患者提供更详细的用药指导。
药物半衰期对于预防药物副作用和过量中毒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药物的半衰期,医生可以提醒患者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药物,避免因过量使用而导致药物中毒。
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药物半衰期,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药物半衰期是衡量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和患者应充分了解药物半衰期的概念和作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理药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药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原浓度的:A. 50%B. 75%C. 25%D. 10%2.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不良反应?A. 副作用B. 毒性作用C. 治疗作用D. 过敏反应3. 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通常呈现为: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S形曲线D. 抛物线关系4.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β-受体拮抗剂?A. 阿司匹林B. 硝酸甘油C. 普萘洛尔D. 胰岛素5.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B.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C.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循环的相对量D. 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所需的时间。
7.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所需的时间。
8.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率常数。
9.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浓度。
10. 药物的_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的浓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药物的首过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12. 描述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
13. 解释药物耐受性的概念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患者,男性,65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正在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请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15. 一位患者因慢性疼痛需要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如何评估和预防药物依赖性?五、论述题(共10分)16. 论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角色。
结束语:本次护理药理考试试题覆盖了药物的基本理论、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考察考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临床应用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次考试,加深对药理学的理解,提高临床护理的专业水平。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
只要求得某一药的K值,即可按上式计算出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例如某药服用2小时后的血药浓度为25ug%,5小时后血药浓度为19ug%,则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Inco-Inc/t=In25-In19/5-2=0.091h。
该药物的半衰期t1/2=0.693/k=7.6小时。
知道药物半衰期后,就可以适当参考半衰期的长短指导临床用药。
如庆大霉素在正常人的半衰期为1.798±0.419小时。
通过计算合理药用剂量方案,对于肾功基本正常的人,应为每日三次,每次肌注1.5mg/kg,这样句使药物在血中保持有效治疗浓度,也不会发生严重副反应,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药物半衰期的作用药物半衰期能够指导合理配伍在临床上可以利用药物半衰期对药物间配伍进行合理指导,比如说三磺合剂小儿用因为共包含三种半衰期不同的磺胺,如果儿童多次服药,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毒副反应,由于副作用大现已淘汰;又比如说TMP药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时间近似于磺胺甲恶唑SMZ,再加上TMP与SMZ药物血药浓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达时间和药物半衰期时间保持一致[3-4],所以可将这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药物半衰期能够确定给药间隔现在临床医学一般会使用多次给药方式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而药物给药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会通过药物半衰期来判断。
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是药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像洋地黄类以及地高辛类药物由于治疗剂量以及中毒剂量间隔非常狭窄,给药间隔时间需略小于t1/2。
如果药物半衰期比较短,而且治疗指数小,像去甲肾上腺素给药方法一定要选择静脉滴注方法,又比如青霉素G类药物由于半衰期一般为30min~1h,没有毒性,所以能够大剂量给药或者是给药间隔可以稍微超过半衰期间隔,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疗效。
常用药物半衰期 附表
药物分类 半衰期(小时)
羟基脲
3~4
头孢曲松
7.6~8.3
雷尼替丁
2~3
林可霉素
4~6
肼屈嗪
3~7
去甲万古霉素
6~8
卡托普利
3
四环素
7~9
哌唑嗪
2~3
磺胺异恶唑
6
地尔硫䓬
3.5
甲苄啶
9
尼群地平
2~4
吡喹酮
5.5
尼卡地平
8.6
氧氟沙星
4~7
尼莫地平
1~2
左氧氟沙星
4~7
氨苄西林
1.9~2.2
大观霉素
2.5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12
阿司米星
1.8~2
米诺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12~20
氯霉素
1.7~2.8
磺胺嘧啶
10
克林霉素
2.4~3
两性霉素B
硝唑
11
异烟肼
3.5
罗红霉素
8.4~15.5
利福平
3
培氟沙星
8~12
阿昔洛伟
2.5
氟罗沙星
9~12
諾氟沙星
3~4
司帕沙星
双香豆素乙酯
8
头孢匹罗
1.7~2.3
阿米洛利
6
头孢哌酮
2.3
茶碱
4~7
链霉素
2.5
卡铂
2.6~5.9
卡那霉素
2
替加氟
5
庆大霉素
2
格列波脲
8
阿米卡星
2~2.5
格列美脲
5~8
依替米星
1.5
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
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那么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药物半衰期的计算公式药物半衰期(t1/2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度常数。
只要求得某一药的K值,即可按上式计算出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例如某药服用2小时后的血药浓度为25ug%,5小时后血药浓度为19ug%,则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Inco-Inc)/t=(In25-In19)/(5-2)=0.091h。
该药物的半衰期t1/2=0.693/k=7.6小时。
知道药物半衰期后,就可以适当参考半衰期的长短指导临床用药。
如庆大霉素在正常人的半衰期为1.798±0.419小时。
通过计算合理药用剂量方案,对于肾功基本正常的人,应为每日三次,每次肌注1.5mg/kg,这样句使药物在血中保持有效治疗浓度,也不会发生严重副反应,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药物半衰期的作用药物半衰期能够指导合理配伍在临床上可以利用药物半衰期对药物间配伍进行合理指导,比如说三磺合剂(小儿用)因为共包含三种半衰期不同的磺胺,如果儿童多次服药,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毒副反应,由于副作用大现已淘汰;又比如说TMP药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时间近似于磺胺甲恶唑(SMZ),再加上TMP与SMZ药物血药浓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达时间和药物半衰期时间保持一致[3-4] ,所以可将这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药物半衰期能够确定给药间隔现在临床医学一般会使用多次给药方式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而药物给药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会通过药物半衰期来判断。
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是药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像洋地黄类以及地高辛类药物由于治疗剂量以及中毒剂量间隔非常狭窄,给药间隔时间需略小于t1/2。
如果药物半衰期比较短,而且治疗指数小,像去甲肾上腺素给药方法一定要选择静脉滴注方法,又比如青霉素G类药物由于半衰期一般为30min~1h,没有毒性,所以能够大剂量给药或者是给药间隔可以稍微超过半衰期间隔,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疗效。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改变给药间隔的不良影响
• 案例2:开具青霉素(t1/20.5h)等一天多次 给药的药物时减少给药频次。
• 不良影响:使药物有效血药浓度的维持 时间缩短,药物疗效下降。
#
改变给药间隔的不良影响
• 案例3:半衰期短的一天多次给药的药物 将剂量一次性给予。
• 不良影响:短期内药物有效血药浓度易 超过中毒浓度,但药物很快被消除,有 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易引起毒副 作用而降低药物疗效)
超快速、快速消除类(t1/2≤4h)
特点:吸收快,消除快,不易在体内蓄积。 给药频次:多次给药 代表药物:有青霉素t1/20.5h、卡托普利等
#
中速消除类(t1/2=4-8h)
特点:吸收或消除一般。 给药频次:3-4次每天 代表药物:有茶碱片、二甲双胍片等;
#
慢速消除类(t1/2=8-12h)
#
t1/2与稳态血药浓度
连续用药5个半衰期才能达到有效浓度。如某些抗生素 用药时间不足会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t1/2与药物负荷剂量
给予负荷剂量可以使药物快速达到有效浓度。
●需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浓度的药物
●药物的治疗窗范围大,不易引起中毒
#
t1/2与药物负荷剂量
ACS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2
什么是半衰期?
血
药
浓
度
(
C1/2
)
t1/2
时间(t)
c
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
度从最高值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
示,单位min或h。
#
半衰期的类型
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_药物半衰期是什么
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_药物半衰期是什么药物的半衰期听就听的多,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药物的半衰期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简写为“t1/2”,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
在某种特定剂量范围中大部分药物消除速度为一级,所以能够利用K(消除速率常数)来计算t1/2,也就是t1/2=0.693/K。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药物半衰期差别很大,比如说洋地黄毒甙的药物半衰期是9d、青霉素的药物半衰期是30min;结构相似药物以及同一种族药物,也会出现差别较大的药物半衰期。
药物半衰期的作用药物半衰期能够指导合理配伍在临床上可以利用药物半衰期对药物间配伍进行合理指导,比如说三磺合剂(小儿用)因为共包含三种半衰期不同的磺胺,如果儿童多次服药,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毒副反应,由于副作用大现已淘汰;又比如说TMP药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时间近似于磺胺甲恶唑(SMZ),再加上TMP与SMZ药物血药浓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达时间和药物半衰期时间保持一致[3-4] ,所以可将这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药物半衰期能够确定给药间隔现在临床医学一般会使用多次给药方式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而药物给药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会通过药物半衰期来判断。
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是药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像洋地黄类以及地高辛类药物由于治疗剂量以及中毒剂量间隔非常狭窄,给药间隔时间需略小于t1/2。
如果药物半衰期比较短,而且治疗指数小,像去甲肾上腺素给药方法一定要选择静脉滴注方法,又比如青霉素G类药物由于半衰期一般为30min~1h,没有毒性,所以能够大剂量给药或者是给药间隔可以稍微超过半衰期间隔,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疗效。
药物半衰期的应用用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为了维持药物疗效,通常采用多次给药以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测定一种普遍使用的药物——阿司匹林的血浆中半
衰期。
方法是通过观察药物消失的速率,来计算半衰期。
结果表明,半衰期为2.4小时。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阿司匹林的药效是相当短暂的,患者需要经常服用以维持药效。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需要以下试剂和设备:阿司匹林、水、人血浆、显微镜、实验室用计算机。
首先,向几个人群中的志愿者口服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
接着,收集这些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血液样本。
样本被稀释,并注入
到C18的HR-MS/MS系统中。
之后,从数据中计算出药物在血液
中的浓度和消失的速率。
计算半衰期的公式为:半衰期=ln2/k (其
中k为消失速率常数)。
结果:
本实验测量了志愿者血浆中的阿司匹林浓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 (小时) 浓度 (mg/L)
0 80
0.5 67
1 54
2 35
3 20.5
4 11.2
使用对数比值法计算出药物消失速率常数为0.289/h。
将消失速率常数代入公式计算,得出阿司匹林的半衰期为2.4小时。
结论:
本实验测定了阿司匹林在人血浆中的半衰期,结果显示其半衰
期约为2.4小时。
这也意味着,如果患者想要保持药物的有效水平,每2.4小时需要服用一次。
此外,我们的数据可能对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代谢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引言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评估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消失速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探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实验动物(小鼠)、待测药物、药物浓度测定仪器等。
首先,选取一组小鼠作为实验组,按照一定剂量给予待测药物。
然后,通过定期采集小鼠血样,并使用药物浓度测定仪器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
实验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药物的半衰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讨论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半衰期与药物的代谢途径、排泄途径、药物本身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从而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实验的结果显示,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这表明药物在小鼠体内经历了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的消失速度。
通过计算药物的半衰期,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药物的半衰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酶的活性、肾功能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消失速度,并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是评估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定,特别是肝、肾、心脏等功能变化较大,此时患者药物半衰期
往往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随时监测血药浓度,方可保证用药方 案的准确性。
2 .通过消除相半衰期确定给药方案
2.1 超快速消除类(t l/2 ≤lh)。此类药物大多吸收快,消除亦快。 不易在体内蓄积,可多次应用。如用药不当,亦可使血中药物浓 度偏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如青霉素静脉用药,若静滴时间过长, 虽然体内维持药物浓度的时间较长,但达不到最小抑菌浓度 (MIC),疗效差,还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因此,此类药物易快速 进入体内,使血药浓度升高而达治疗目的,或可加大用药量,使 血药浓度高出MlC数倍,用冲击治疗的方法,使血中药物较高浓 度保持较长时间以达较好的疗效。但必须注意的是血药浓度并非 无限制的越高越好,要注意过高的血药浓度是否会引起患者药物 不良反应。因此,合理的用药方案,必须兼顾。如青霉素可溶在 100ml~ 200ml液体中,根据用量的大小,0.5~l.0h内滴完,如 超剂量应用,应延长滴注速度或增加输液量。对于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仍主张每日多次大剂量给药的方法。
1. 通过消除相半衰期可预知体内药物的变化轨迹
1.1 一次性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5个t l/2,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已 消除95%。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消除,没有 特殊病理,生理等因素造成t l/2的明显改变的话,就没有监测血 药浓度的必要,如氨茶碱停药3d[t l/2(8±12h)]地高辛停药10d[t l/ 2(36~51)h)]。若患者停药时间小于5个半衰期突然发病,此时加 用静脉负荷用药需注意用量,用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非常容易 引起药物的中毒。
2.2 快速消除类(t l/2 =1-4h)。此类药物吸收亦较快,消除偏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 A)A 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的一半所需的时间D 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E 药物排出一般所需的时间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原因是(E)A 吸收快慢B 作用强弱C 体内分布速度D 体内转化速度E 体内消除速度3.葡萄糖的转运方式是(D)A 过滤B 简单扩散C 主动转运D 易化扩散E 胞饮4.药学参数不包括(D)A 消除速率常数B 表面分布容积C 半衰期D 半数致死量E 血浆清除率5.多数药物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A 肾排泄B 肝排泄C 肠道排泄D 呼吸道排泄E 腺体排泄6.阿托品药理作用不包括(B)A 抑制腺体分泌B 降低眼压C 解除小血管痉挛D 松弛内脏平滑肌E 兴奋心脏7.氨基苷类抗生素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A 链霉素B 庆大霉素C 阿米卡星D 妥布霉素E 奈替米星8.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E)A头孢氨苄B硫酸阿米卡星C氯霉素D头孢唑啉E琥乙红霉素9.毛果芸香碱作用最明显的效应器是(B)A心B眼C血管D骨骼肌E内脏平滑肌10.阿司匹林过量引起水杨酸反映时,静滴何药治疗最为有效(E) A生理盐水B葡萄糖溶液C甘露醇D高渗葡萄糖E碳酸氢钠11.具有抗阿米巴和抗滴虫作用的药物(C)A依米丁B氯喹C甲硝唑D伯氨奎E替硝唑12.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D) A吡啰昔康B双氯芬酸C萘普生D对乙酰氨基酚E布洛芬13.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是(A)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乙琥胺D丙戊酸钠E硝西泮14.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A)A在中枢转变为多巴胺B促进中枢多巴胺的释放C抑制中枢多巴胺的再摄取D激动中枢多巴胺的受体E阻断中枢胆碱受体15.促进铁剂吸收的因素是(C)A抗酸药B四环素类C维生素CD茶叶E高钙,高磷食物16.奥美拉唑用于治疗(E)A消化不良B胃肠绞痛C慢性便秘D慢性腹泻E胃,十二指肠溃疡17.可用于抗真菌感染的药物是(B)A利巴韦林B酮康唑C环丙沙星D甲硝唑E盐酸小檗碱18.氯霉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D)A造血细胞障碍B灰婴综合症C胃肠道反应D心脏毒性E神经毒性19.链霉素引起过敏休克时可用来治疗的药物是(A)A葡萄糖酸钙B异丙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普萘洛尔E利多卡因20.下列不属于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D)A青霉素B头孢菌素类C万古霉素D林可霉素E杆菌肽21.无中枢兴奋作用的H1受体阻断药是(E)A苯海拉明B氯苯拉敏C赛庚啶D异丙嗪E氯雷他定22.急性严重中毒性感染时,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A大剂量突击静脉滴注B大剂量肌内注射C小剂量多次给药D一次负荷量,然后给予维持量E较长时间大剂量给药23.属于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是A特布他林B乙酰半胱氨酸C布地奈德D氨茶碱E酮替芬24.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最宜选用的降压药物是(C)A呋塞米B利血平C尼群地平D卡托普利E硝普钠25.伴有哮喘的高血压患者,最宜选用的降压药物是(E) A吲达帕胺B普萘洛尔C氯沙坦D卡托普利E硝苯地平26.可作为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药的降压药是(D)A美加明B哌唑嗪C胍乙啶E肼屈嗪27.预防腰麻是血压降低可选用的药物是(E)A异丙肾上腺素B多巴胺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麻黄碱28.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D)A叶酸还原酶B二氢叶酸还原酶C二氢叶酸合成酶D DNA回旋酶E依赖DNA的RNA聚合酶29.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不包括(D)A泌尿系统感染B呼吸道感染C肠道感染D病毒感染E软组织感染30.强心苷的主要用途是治疗(E)B室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动过缓D房室传到阻滞E慢性心功能不全31.强心苷和利尿药合用治疗心衰时应注意补充(B) A钠盐B钾盐C钙剂D铁剂E高渗葡萄糖32.强心苷中毒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C)A消化系统反应B中枢神经系统反应C心脏毒性D肝损害E肾损害33.属于中效类强心苷的是(B)A洋地黄毒苷B地高辛C去乙酰毛花苷丙D毒毛花苷K34.苯唑西林钠属于(C)A耐酸青霉素类B广谱青霉素类C耐酶青霉素类D氯霉素类E头孢菌素类35.静滴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的药物是(B)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去氧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垂体后叶素36..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时采用的给药方法是(B)A大剂量突击疗法B小剂量替代疗法C一般剂量长程疗法D隔日疗法E全效量法37.关于胰岛素的作用,错误的是(E)A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B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C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蛋白分解D降低血糖E升高血钾38.哌替啶的临床应用不包括(E)A急性锐痛B人工冬眠C麻醉前给药D心源性哮喘E急,慢性消耗性腹泻39.属于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的是(C) A吗啡B哌替啶C喷他佐辛D氯丙嗪E去甲肾上腺素40.H1受体阻断要不能用于治疗(B) A荨麻疹B消化性溃疡C过敏性哮喘D过敏性鼻炎E湿疹41.属于普萘洛尔禁忌症的是(C)A充血性心力衰竭B窦性心动过速C支气管哮喘D高血压E心绞痛42.氨甲苯酸的止血作用机制是(D)A促进凝血因子生成B增强凝血因子活性C促进血小板生成,并增强其聚集能力D对抗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E收缩血管43.肝素抗凝作用的特点是(C)A仅在体内有效B仅在体外又效C体内,体外都有效D口服有效E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44.属于降血脂药的是(E)A盐酸普萘洛尔B卡托普利C利舍平D盐酸维拉帕米E洛伐他定45.下列哪种药对吗啡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效果较好(C) A咖啡因B哌甲酯C尼可刹米D二甲弗林E洛呗林46.新斯的明在临床使用中不用于(A)A琥珀胆碱过量中毒B手术后尿潴留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手术后腹气胀E重症肌无力47.氯雷他定临床用于治疗(A)A过敏性鼻炎B病毒感染C肿瘤D类风湿关节炎E红斑狼疮48.内在活性高的药物在机体内(D)A排泄慢B起效快D产生作用所需的浓度较底E产生作用所需的浓度较高49.对硝酸甘油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扩张脑血管B扩张冠脉血管C心率减慢D降低外周血管阻力E扩张静脉50静脉注射甘露醇的药理作用有(B)A下泻作用B脱水作用C抗凝作用D增高眼内压作用E增加眼房水作用51.苯二氮卓类呃不良反应不包括(E)A乏力,头昏B嗜睡C大剂量可致共济失调D静脉注射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E药酶诱导作用52.下列药物中属于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广谱青霉素类的药物是(C)B阿莫西林C羧苄西林D苯唑西林E氯唑西林53.关于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叙述正确的是(C)A由与耳毒性严重,是临床上应用最少的氨基苷类抗生素B主要用于G+杆菌感染C主要用于G-杆菌感染D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E口服用于全身感染54.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E)A胃肠液的成分B胃排空C食物D循环系统的转运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55.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是(C)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56.氯丙嗪过量引起血压下降时,应选用(B)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胺E阿托品57.可用于治疗尿崩的利尿药物是(C)A乙酰唑胺B螺内酯C氢氯噻嗪D呋塞米E甘露醇58.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E)A抗炎B抗毒C抗免疫D抗休克E降血糖59.抗肝素过量的药物是(C)A维生素KB维生素CC硫酸鱼精蛋白D氨甲苯酸E氨甲环酸60.不能阻滞钠通道的药物是(D) A奎尼丁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D普萘洛尔E胺碘酮61.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宜选用(D) A异丙肾上腺素B氨茶碱C麻黄碱D糖皮质激素E沙丁胺醇62.广谱驱肠虫作用的药物是(A) A甲苯达唑B哌嗪C左旋咪唑D吡喹酮E甲硝唑63.属于黄酰脲类降血糖药的是(C)A二甲双胍B米格列醇C甲苯磺丁脲D阿卡波糖E胰岛素64.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D)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症C影响骨,牙生长D骨髓造血功能抑制E视神经炎,皮疹,药热65.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是(E)A红霉素B阿奇霉素C克拉霉素D罗红霉素E克林霉素66.关于注射剂的特点,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迅速,作用可靠B所有能口服的药物都可以制成注射剂C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D生产成本较高E适用于不能口服与禁食的患者67.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成分中PH调节剂的作用是(B)A维生素CB碳酸氢钠C亚硫酸氢钠D依地酸二钠E注射用水68. O2, CO2. N2. 尿素,乙醇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渗透E受体介导式入胞69.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E)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顺电位梯度D只转运气体分子E需要膜蛋白介导70.人体主要的造血原料是(C)A维生素B12B叶酸C蛋白质和铁D维生素B12和铁E叶酸和铁71.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D)A脊髓B中脑C延髓D下丘脑E大脑皮质72.乙醇消毒最适宜的浓度应是(D)A20% B25% C50% D75% E90%73.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A)A7%~8% B15% C20% D25% E30%二,以下提供若干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处方书写应当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74.由开具处方医师注明,处方有效期限延长,不得超过(C)A5日B4日C3日D2日1日75.每张处方中开具的西药药品,一般不得超过(E)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76.必须限定“一种处方中只能开具一类普通药品”的是(C)A西药B中成药C中药饮片D中药注射剂E中西复方制剂用药指导的内容涉及及用药注意事项,禁忌症,用药的适当方式,时间和疗程,潜在的不良反映及个体给药差异等。
79. 药物与牛奶同服可避免或减轻用药后轻微的不良反应,例如(D) A口干B便秘C轻度心悸D胃部不适感E鼻与喉咙干80. 用药后,如果发生下列不良反应,则最应该及时就诊的是(E)A便秘B水肿C血压升高D鼻腔呼吸不畅E眼部出现病变81. 用药后,需要定期检查或细心观察的不良反应是(A)A肝,肾功能B胃肠道反应C血压升高D血糖变化E皮肤反应患者,男性,60岁。
半年前出现肌肉僵硬,运动不自由,继而手颤,去医院就诊。
82.医生给开了此药(B)A吲哚美辛B左旋多巴C丙米嗪D哌替啶E氯丙嗪83.应用12个月后,出现“开关现象”可换用的药物是(B)A吲哚美辛B苯海索C丙米嗪D哌替啶E氯丙嗪患者,女性26岁。
孕38周入院待产,B超检查胎儿发育良好。
84.剖宫产手术前应选用的药物是(C)A麦角新碱B麦角胺C小剂量缩宫素D大剂量缩宫素85.假设患者手术后出现大量出血,立即给以药物止血,不宜选用的药物是(B)A麦角新碱B硫酸镁C麦角胺D大剂量缩宫素E以上都是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