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单元第5课时 练习课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按比例分配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按比例分配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药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40,药粉为400克时, 需加水:40×400=16000(克)。 (2)400克水中应该加入药粉多少克? 水为400克时,应加药粉400÷40=10(克)。
7.校园里玫瑰花和月季花棵数的比是 3 : 5。
(1)如果玫瑰和月季一共有120棵,这两种花各有多少棵?
3+5=8 玫瑰花:120 3 45 (棵)
8
月季花:120 5 75 (棵)
8
答:玫瑰花有45棵,月季花有75棵。
(2)如果月季有120棵,玫瑰有多少棵?
玫瑰花:120
3 5
72
(棵)
答:玫瑰花有72棵。
小试牛刀
8.下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有材料的份数。
((123))这要如种 配 果混制这1凝三2土种0吨的材这三料样种各的材有混料18凝是吨土按,,怎配三样制种的这材比种料例混个配凝需制土要的,多?当少黄吨沙?
80÷2=40(米)
40×
3
2 +
2=16(米)
3
40× 3 + 2=24(米) 24×16=384(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384平方米。
辨析:总量和给出的份数不对应。给出的是周长, 应该先求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和,再求出长和 宽分别是多少,最后算面积。
易错提醒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68cm,长、宽、高的比是4∶2∶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需加药1.2千克。 ③现要配制1002千克这种药水,需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1
药:1002× 1 + 500 =2(千克) 水:1002× 500 =1000(千克)
1 + 500
答:需药2千克,需水1000千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和解方程的方法,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方程来解答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和列出方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系列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

问题可以包括购物、长度、面积等方面,难度可以适当增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分数除法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 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深;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3. 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3. 运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4. 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5.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2.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3. 准备与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学习,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除法。

同时,教师讲解分数除法的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练习题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_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 教案【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_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 教案【精品】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第5课时 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35--36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六第6-9题。

教学目标:1、学会计算分数的连乘,知道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问:分数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

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数是一班的8/9,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

三班做了多少朵?学生读题,尝试画线段图。

问: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学生列式。

分步:135×98=120(朵) ×149 32×109120×43=90(朵) 综合:135×98×43 2、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能算吗?讨论计算过程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比较不同算法。

问: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3、归纳方法。

问:今天的分数乘法,和以前计算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算简便?4、练习。

做“练一练”。

做后全班订正,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①37 与23的积的21倍是多少? ②一个数是32 的19 ,这个数的45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是56 米,宽是25 米,高是38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练习六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算比较简便?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6、8、9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5课时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第5课时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时复习(5)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填一填。

(1)修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米数比是5∶3。

那么,已修的占全长的。

已修的比未修的多。

如果全长是160米,那么已修的比未修的多( )米。

(2)一根绳子长8米,对折再对折,每段绳长是( )米,每段绳长是这根绳子的。

(3)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

把这个正方体任意上抛,落下后,”5”朝上的可能性是,朝上的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是。

(4)桌上反扣着1到10的数字卡片,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5的可能性是( ),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 ),摸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养殖场一共有鸡和鸭4000只,其中鸡与鸭的只数比是3∶5,这时又购进一批鸡,此时鸡的只数占鸭的80%,养殖场又购进( )只鸡。

2. 选一选。

(1)一杯糖水的含糖率是18%,现在分别加入10克糖和10克水后,这杯糖水的含糖率比原来( )。

A. 提高了B. 降低了C. 不变D. 无法判断(2)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5%,( )。

A. 五年级出勤的人数比六年级的多B. 五年级出勤的人数比六年级的少C. 可能是五年级出勤的人数多,也可能是六年级出勤的人数多D. 五年级和六年级出勤的人数一样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除以14,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4倍B. 假分数的倒数可能是真分数,也可能是假分数C. 种植98棵树,未成活2棵,成活率是98%D. 如果a 和b 的比是7∶2,那么a 就是b 的27X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在下面方格纸中,画一个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把所画的三角形按1∶2的比例分成两个三角形。

4. 解决问题。

(1)有一批水果,用大筐80只可装运完,用小筐120只也可装运完。

已知每只大筐比每只小筐多装运20千克,那么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2)王大伯用40米长的篱笆(接头处不计)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如何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于问题分析不深入、列出的方程不够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准确列出方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准确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

2.准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尝试着用列方程的方式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54页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共计9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例1)……1课时用乘法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2)……1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3)练习八……1课时2、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例4、例5)……1课时分数连乘(例6)……2时倒数的认识……1课时“整理与练习”……2时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 P38~39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5。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分数的有关运算加深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他人学习的自我完善意识。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直观的学习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类推思考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5课时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5课时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优秀教学案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5.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情境: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2/3)×(5/4)÷(1/2)?”
2.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3.总结讨论要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要点,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理解。
10.教学设计合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个与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一件商品原价是24元,现在打八折,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如“小明和小华赛跑”,引出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课堂】第1页二、 5厘米第3页二、 1. A 2. C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4. 12平方米5. 302.5平方分米第5页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2. 40平方米第6页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第8页二、 1.╳ 2. ╳ 3. √4. ╳5. ╳6. ╳第11页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第15页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第16页二、 1. √ 2. ╳ 3. √ 4. ╳第18页二、 1. √2. ╳ 3. √ 4. ╳ 5. ╳第22页二、 6份拓展应用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第2页 4 3 12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 4 5 3. 8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单元练习二、 1. √ 2.╳ 3.╳ 4.╳ 5. ╳ 6.╳7.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7. A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米五、 1. 70平方米21千克 2. 337.5千克3. 125厘米4. 2100平方厘米5. 5040块6. 4分米7. 0.5厘米8. 126平方厘米9. 2.5厘米10. 96立方厘米11. 217.6<220,不真实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课堂】第1页二、 5厘米第3页二、 1. A 2. C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4. 12平方米5. 302.5平方分米第5页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2. 40平方米第6页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第8页二、 1.╳ 2. ╳ 3. √4. ╳5. ╳6. ╳第11页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第15页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第16页二、 1. √ 2. ╳ 3. √ 4. ╳第18页二、 1. √2. ╳ 3. √ 4. ╳ 5. ╳第22页二、 6份拓展应用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第2页 4 3 12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第9页 1. 7 4 5 3. 8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单元练习二、 1. √ 2.╳ 3.╳ 4.╳ 5. ╳ 6.╳7.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7. A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米五、 1. 70平方米21千克 2. 337.5千克3. 125厘米4. 2100平方厘米5. 5040块6. 4分米7. 0.5厘米8. 126平方厘米9. 2.5厘米10. 96立方厘米11. 217.6<220,不真实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课堂】第1页二、 5厘米第3页二、 1. A 2. C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4. 12平方米5. 302.5平方分米第5页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2. 40平方米第6页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第8页二、 1.╳ 2. ╳ 3. √4. ╳5. ╳6. ╳第11页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第15页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第16页二、 1. √ 2. ╳ 3. √ 4. ╳第18页二、 1. √2. ╳ 3. √ 4. ╳ 5. ╳第22页二、 6份拓展应用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第2页 4 3 12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第9页 1. 7 4 5 3. 8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单元练习二、 1. √ 2.╳ 3.╳ 4.╳ 5. ╳ 6.╳7.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7. A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米五、 1. 70平方米21千克 2. 337.5千克3. 125厘米4. 2100平方厘米5. 5040块6. 4分米7. 0.5厘米8. 126平方厘米9. 2.5厘米10. 96立方厘米11. 217.6<220,不真实。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练习
课本第51-52页练习八第5-9题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学课时Hale Waihona Puke 共14课时第5课时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解题的过程和结果,并比较两题在解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2、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②一桶油,用去了
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女生的人数× =男生的人数
三、小组合作研讨
1、完成课本第51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课本第51页练习八第6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小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展示
教师:指导、组织、协助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重点思考过程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重点体会“现在的水稻产量相当于原来水稻产量的 ”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五、课堂总结反思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
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 练习课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81页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计算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5/8=()()×(1+5/8)=()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1/4=()()×(1-1/4)=()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1、一种商品原价100元,先降价1/10后又提价1/10,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2、某建筑队修一条长120千米的公路,先修好了1/2,后又修好了余下的1/2,这时还有多少千米没修?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教学反思:。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试题及答案(全册)

六上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 )的面完全相同,( )的棱相等。

正方体的面( ),棱( )。

3.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个面。

4.长方体的棱可分( )组,每组的( )条棱长度相等。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答案:1. 6、12、 8。

2.相对、相对、完全一样、都相等。

3.三。

4.三、四。

5. (长+宽+高)×4。

六上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1.正方体展开图一共有( )种类型,共计( )种。

2.正方体展开图可分为( )型、( )型、( )型、( )型。

3.长方体展开图都是由( )对长方形组成的,每对长方形的大小( )。

4.长方体的展开图中同样大小的两个长方形中间( )只隔一个其他的长方形。

5.最长的这一行一定在中间。

最长的这一行可以是( )个,可以是( )个,也可以是( )个。

答案:1. 4、11。

2.141、132、222、33。

3. 3、完全相同。

4. 一定。

5. 4、3、2。

六上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个面的()叫做它的表面积。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3.一个长方体木块,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把它放在桌子上,所占桌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4. 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5. 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1.六、面积总和2.384平方分米。

3.40平方厘米。

4.54平方厘米。

5.10平方厘米。

六上第一单元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1:赵明做了无盖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如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2: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

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如右图),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3、农民伯伯要做一个不带盖的正方体水桶,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型,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4、工人叔叔要做一个长方体烟囱,长宽都是3分米,高是10分米,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5、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长方体影集封套(如右图),长31厘米,宽27厘米,高2.5厘米,封套的左面不封口。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会对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律理解不深,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情境,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的知识之后的一节练习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概念,提高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建立方程、求解方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或者在列方程时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方程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熟练地求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合适的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步骤。

3.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列出合适的方程3.求解方程4.检验解的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第5课时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8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感知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2.通过对比,掌握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和1升、1毫升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准备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体积和容积。

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吗?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三堆由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不同形状的物体(12个、12个、16个),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的体积大小,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设疑:假如有这样两个物体,一个是由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另一个是由7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你能比较它们的体积吗?出示由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正方体和由7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但两个物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

提问:为什么刚才很多同学都判断错了?小结:要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可以怎样做?二、新课1.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

出示例8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提问:请大家看这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认为哪个的体积大?学生中可以出现不同的意见。

启发:怎样才能让大家看清楚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哪一个大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明确:把它们分成同样大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

演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割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的过程,使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大。

讲解: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立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3”表示,立方分米可以用符号“dm3”表示,立方米可以用符号“m3”表示。

2.认识1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谈话:这是一个棱长l厘米的正方体。

我们规定,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苏教版六上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上数学第三单元第5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原来水稻产量的 4 。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多少吨?
3
解:设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x吨。
4 3
x=12
x=12×34
x=9
答: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9吨。
7.一种扬子鳄的尾长 4 米,是它身长的 1 。这条扬子鳄身长多少
3
2
米?
解:设这条扬子鳄的身长 x米。
1 2
x=43
x=43 ×2
x=83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回顾:
1.怎样的分数实际问题需要列方程解答? 2.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要经历哪些步骤?
5.解方程。
1 3
x
=
2 3
解: x = 23×3
x=2
10 21
x
=
5 7
解: x =
5×21
7 10
x
=
3 2
3 8
x
=
48
解: x = 48×83
x = 128
5
15×
3 5
= 9(千克)
答:吃了9千克。
(2)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 3 ,正好是9千克。原来这袋面
5
粉重多少千克?
解:设原来面粉重x千克。
3 5
x=9
x=9×53
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未知—列方程解。
x=15
答:原来这袋面粉重15千克。
9.李庄村玉米的种植面积相当于水稻的 5 。
答:这条扬子鳄的身长 8米。
3
8.(1)冬冬家买来一袋15千克的面粉,吃了 3 ,吃了多少千克?
5
(2)冬冬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3 ,正好是9千克。原来这袋面

(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5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5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5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分数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第5课时(1)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开,书写工整、清晰。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除法的计算题。

2. 提高题:分数除法的应用题。

3. 拓展题: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分数除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1. 导入部分应该简洁有趣,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

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法等。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讲解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引导学生一起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51页练习八第5-9题。

教学目标: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4÷5/8 1/2÷4/5 5/6÷1/2 4/5÷1/5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4/5
②一桶油,用去了3/8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4/5=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方法同上。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八第6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2、做练习八第7题。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八第8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5、9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